拯救与逍遥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受到了一次中西思想史的洗礼,中西文化精神的品质存在巨大差异,它们并不能互译,最为根本性的不同就是拯救与逍遥。
中国精神中,恬然之乐的逍遥是最高精神的境界,孔子也说“吾与点也”。
佛道更不必说。
而西方精神,受难的人类通过耶稣基督的上帝之爱而得拯救,人与亲临苦难深渊的上帝重新和好是最高境界。
这两种精神品质的差异乃是“乐惠文化”(李泽厚语)与“罪恶”“爱恶”文化,超脱与救赎的精神冲突。
本书是在救赎与超脱,拯救与逍遥这两种不同的精神方式之间展开的这场精神冲突的对话
《拯救与逍遥》共分为七个部分。
包括:引言作为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简单讲述了东西方在精神品质上的差异就是拯救与逍遥) 绪论诗人自杀的意义(讲述了诗人在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时,寻找不到而绝望,或是持守的信念倒榻,因而走向自杀的道路)一“天问”与超验之问(讲述了屈原所持的儒家历史王道的信念受到现实的冲击,因而质疑上天。
但屈原没有一个超验的神圣上帝可以给他答复,他的提问仍然停留在现世而不是超验之问)
二适性得意与精神分裂(比较了中西方诗人在面对绝望的环境时所走向的不同的精神道路。
中国诗人自屈原之后就少有自杀,而且走向陶渊明和苏轼式的逍遥之路——政治失意,信念受挫时回归田园,或自怡自乐。
直到近代王国维在受到西方叔本华悲观思想,才又看见中国诗人的自杀。
而在西方诗人那里,自杀、发疯似乎已见怪不怪。
在启蒙运动之后人性复苏,人本主义至上的思想浪潮中,在抛弃了神圣的上帝而以人的理性至上自居时,诗人们发现不知要如何来面对人性中的恶,现世中的恶、苦难与虚无,失去了神帝上帝的诗人们只能走向绝望的道路)
三走出劫难的世界与返回恶的深渊(比较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以基督受苦的爱去对抗恶及曹雪芹以情抗恶的不同结局。
当西方的理性复苏后,人们企图以历史理性主义来解释终极意义与价值。
但是历史理性主义无法解决个人痛苦的问题,并且令人看到理性取代上帝的可怕后果。
陀斯妥耶夫斯基主张爱非常无法消除恶,但仍要与恶抗争,以爱抗恶,返回恶的深渊。
而曹雪芹以情为新人进入到石头的世界,却最终遭遇失败,不得已只能走出劫难的世界。
)
四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介绍了经证明而得来的本体论、宇宙论的上帝所面临的危机,因为这个上帝无力解释自然法则下存在的恶。
并且令人看到以卡拉马佐夫中主人公伊凡所提出的“小孩子的眼泪”对本体论乃至圣经中的上帝、原罪论的质疑。
)凭什么无辜的孩子要遭遇如此的不幸?上帝永恒的计划就可以牺牲无辜的孩子吗?对这样的质疑和诘难,陀斯妥耶夫斯基自己似乎也无可奈何。
他无力证明上帝的存在,只能以“如果上帝不存在”这样的命题,令人看到没有上帝存在的世界的虚无及荒诞。
在充满苦难和恶的世界上,在充满绝望的思想里,绝有基督神圣受苦的爱能给人于希望。
作者以鲁迅的思想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做了对比。
阐述了鲁迅的思想本质是以恶抗恶,借助恶的力量来达到维持生命自然力的更新。
以恶抗恶最终只会走向没有路口的道路,在希望中走向了绝望。
)五担当荒诞的欢乐与背负十字架的苦行(本章脱离中西方对比的途径,详细阐述了现代西方的虚无主义,荒诞主义的思想,并对此予以批判。
作者以基督思想的立场认为只能以基督的受苦与神圣的爱,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
圣经说,只有上帝才能断善恶.
我无法理解圣经里过于朴素又对立的善恶观.我要承认人的本性,人即是肉体又是灵魂,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每个人都有善与恶的一面.所谓善恶都是相对的,我们怎么知道善是真正的善,恶是真正的恶呢,标准是什么?如果以善的念头做了恶事,或者以恶的念头做了善事,又怎样来评判呢?审判的到底是动机,行为还是结果?
这个世界并非黑白分明.很多宗教教义已不再适用于复杂的道德困境.电影<天使与魔鬼>里红衣主教说:科学并非错误,只是太年轻.我想再加一句:宗教并非谬误,只是太狭隘.我并不相信神偏爱人类.之所以无法笃信耶和华是因为他看起来太像一个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产物.如果世界上存在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道而不是偏爱人的耶和华,那么基督教看起来更像人类的一种自恋.
但近代理性主义也有局限性.理性无法解决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事物.如果无法证明,就拒绝其存在了吗?笛卡尔问,如果人们心中没有比自己更完善的观念,怎么会有怀疑和欲望?我相信神的存在.如果我们将对未知的敬畏归于神,在神的面前,至少我们能保持自知与谦逊,好奇并探索.但我所相信的神不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形象,而是一种道,之所以称之为道而不是规则是因为“道是自然运行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庄子,齐物论)(关于神的形象,我仍有许多疑惑)但宗教精神在规范社会道德方面的功用不容忽略.信仰在中国社会有尤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因信仰带来的精神折磨如良心不安就是一种自我审判的结果.
“中国是个基于耻辱感的社会,这和基于内疚感的西方社会有根本的区别.在西方社会,因为有宗教作为导向,对罪恶的惩罚及对地狱的恐惧将犯罪防范于未然.但在中国,这种恐惧是来自于被揭露的罪恶给家族带来的耻辱感.因此, 只要不被发现,中国人可以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这种环境下,使法律和社会次序有效的唯一方式便是强硬并无处不在的中央政府,以此增加事发后被抓住的可能性.”(麦陆健,十亿消费者)这是一种有说服力解释,但没人知道中国社会道德的出路是宗教还是儒学复兴.或者纯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相应转变.当整个社会物质水平提高,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时,人与人之间利益摩擦便会得到缓和.也许,中国会重复西方工业社会的历程.当财富积累达到顶端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便集体转向内敛,不再炫耀性消费并开始真正的重视内心幸福,公共道德与社会责任.
那么,怎样去平衡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我的答案是理性的信仰.即借信仰来弥补自己某种信念以及爱的缺失,将自己从过去的定势思维中释放出来,赋意识予真正的自由.而不是借宗教来摆脱当下的人生困境,通过幻想超然的好运来麻痹自我.如果前者是良药,后者则是鸦片.因为信,则有被操控的风险.所以,宗教信仰是鸦片还是良药更多的取决于信仰的目的而不是信仰本身.
我一直期待着一种与神的交流与对话.而不仅仅在内心自言自语.但基督教无法给予我抚慰并使我感受到因上帝的无处不在所带来的欢愉.我内心坚信的仍是怀疑论,对一切看上去很美的事物本能的怀疑,包括基督之爱.即便如此,刘小枫也给我指了一条救赎之路---爱.爱是对他人的信心也是对自己的信心.而冷漠,不过是过度自我保护的借口.我终于明白,我无法激越的成为自我的太阳,义无反顾的轻蔑人间的阳光.道庄最后的虚无,才是一种真正的孤独.庄禅的自我保存是防守,爱才是进攻.如果我希望对这个世界做出一些改变,那么,防守的力量远远不够.
拯救不仅仅是拯救他人更是自我的拯救,拯救自己拯救自己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能够自我拯救后我们便能达到一种逍遥。
逍遥并不是庄子笔下的那种天地任我行,没有束缚,不依赖任何人的洒脱与自由。
逍遥是自己内心的无所羁绊,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读完此书我的内心少了份空虚多了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