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_部编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
两,絹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岁币)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北宋获得胜利为什么还要签订和议?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 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契丹族、党项族都去哪儿了?
契丹
大部分与其他民族融合 达斡[wò]尔族
党 项
大部分与其他民族 融合
蒙古族
知识拓展
中华民族历史是 由五十六个民族 共同缔造——
三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战争
(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耶律阿保机( 872—926)
想一想 契丹族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治国措施: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货币Fra bibliotek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一 契丹族与党项族
2.党项族与西夏政权 (1)党项族的兴起与发展
隋
隋
唐
唐
朝
末
初
末
11世纪 前期
有文献记载 党项诸部开 党项族内 党项族内迁 始强盛起来 附于唐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质教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龙八部》剧照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的兄弟虚竹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阅读教材P29《北宋形势图(1111年)》,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地图上找出各政权名称,并说出各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提示: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2.引导深入思考:(1)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生活方式如何?(2)隋唐时期,他们与汉族的关系怎样?(3)与汉族的交往,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变化?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提示:(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阅读教材“辽与北宋的和战”一目,概括辽宋关系的变化。
归纳:战→和→战→和。
2.史料解读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材料二:3.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提示:(1)背景:辽军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分组讨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地评价澶渊之盟?提示: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1005年
寇准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
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统一了 中国,与其并存的有契丹在北部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 夏政权。历史上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耶律阿保机和元昊 分别是他们的民族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导入新知
萧峰是契丹的血统,那么契丹是 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与北宋有怎样 的关系呢?同时期和契丹并立的民 族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 一课。
契丹族与 党项族
找到下图中并立的政权
知识延展
契丹族的起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 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 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 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 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 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30分13秒上午2时30分02:30:1321.9.6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知 识 延 展 — —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
北宋与辽、西夏并存中有战也有和,但和平相处是辽宋、夏宋关系的主 流。其中辽对北宋的大举进攻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 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后来,北宋与辽、西夏等,通过和议维持了较 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各民族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核心目标课标要求核心提要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思维导学课堂突破合作探究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请回答:(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即时训练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A.金B.西夏C.辽D.蒙古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课后作业基础过关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3.《宋史·夏国传》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6.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②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 ③都向汉人学习 ④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C)
宋真宗
从此,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 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 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
寇 准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于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 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
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 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
第三目
民族: 契丹族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措施),国力不断增强(作用)。
契丹文铜镜
契丹文字及大字银币
2、党项族的崛起
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党项族的崛起
11世纪前期 时间: 兴庆(今宁夏银川) 都城: 建立者: 元昊 大夏,史称西夏 国号: 党项族 民族: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逐与汉族的 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 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 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 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1、契丹的崛起 10世纪初 时间: 都城:上京临潢府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建立者: 国号:契丹(有时又称辽)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 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 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 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有党项族建立 的西夏。
第7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0张PPT)
A.阿骨打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之间的盟约
D.南宋与金
3.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寇准 B权之间的交战情景(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 D.金与南宋
上京 东京 (开封)
兴庆
1038年 党项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的扩张
辽太宗时,辽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 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 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 与辽苦战数十年
占领幽云十六州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 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 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 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辽、西夏与宋的关系特点:
有战有和
澶 澶 州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 渊 大 之 兴庆 战 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盟 北宋
议一议:怎么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 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 的抗辽、与西夏的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 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
6.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
A.阿骨打
B.元昊
C.辽太宗
D.阿保机
7.“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尺,不知从何 觅市声。”是刻在上京遗址的一首诗。诗中的辽国是哪一少数民族 建立的(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突厥族 D.女真族 8.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 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9.“澶渊之盟”的后果有(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宋辽之间仍 处于战争状态③宋辽之间展开了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 财政危机 A.①②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西夏 11世纪 前期
建立 民族
建立者
汉族 赵匡胤
(宋太祖)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辽太祖)
党项族
元昊
都城 开封 (东京) 上京临潢府
兴庆府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背景: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
王朝的冲突加剧。
和: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
使节。
战:宋好太采宗 取即 防位 御后措,施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 “岁币”成为北
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但是澶渊,之从盟中签华订民后族,发边境展上的长远利益 来看,澶渊“生之育盟繁使息辽,宋牛人羊民被野得,到了相对稳
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定的和平环境,对双方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促进了民族融合。
2.西夏议和原因:
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 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的损失,人民处于困苦 之中。
3. 协议内容: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4. 议和作用:
促进了双方边界地区的生产和贸易发展,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课堂小结
回顾: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1、民族迁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辽概
况
与
北
宋澶
的渊
和
之 盟
战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 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即 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1)背景: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 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 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 打退辽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辽、宋、夏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辽的建立与兴衰、西夏的建立与衰落以及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唐朝的衰落、五代十国的分裂等。
但他们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掌握我国辽、宋、夏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我国辽、宋、夏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和和议,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3.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契丹在10世纪初建立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
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 吐蕃B. 西夏C. 辽D. 金2.“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材料中的“首领”是指()A. 松赞干布B. 元昊C. 完颜阿骨打D. 耶律阿保机3.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
他来自于( )A. 契丹B. 女真C. 党项D. 突厥4.元昊仿效唐宋制度,采取的治国措施有()(1)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2)鼓励垦荒(3)发展农牧经济(4)创制文字A. (2)(3)B. (1)(2)(4)C. (1)(2)(3)(4)D. (1)(3)(4)5.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直逼东京,宋危在旦夕。
当时,劝说宋真宗亲征打败辽军的宰相是()A. 魏征B. 岳飞C. 寇准D. 赵构6.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 辽B. 西夏C. 金D. 蒙古政权7.斯塔夫里阿诺斯是这样说到宋朝的: “甚至每年向游牧民'送礼', 这实际上是变相的纳贡。
”接受北宋“送礼”的政权有()A. 1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8.有时候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就是在妥协中完成的,谈判议和不失为一种特殊形式。
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的是()A. 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 大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 各政权之间形成长期对峙局面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9.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 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 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A. 寇准B. 宋真宗C. 宋高宗D. 明太祖10.“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100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
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A. 背景B. 目的C. 内容D. 影响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 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 宋朝都需交纳“岁币”C.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1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1、寇准劝帝亲征,北宋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从宋真宗到大臣 却主张与辽议和? 2、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皇帝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战争 与辽三次对战 高粱河之战(979年) 满城之战 雁门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980年) 歧沟关之战(986年) 辽攻宋(999年) 辽攻宋(1003年) 澶州之战
战争结果 北宋均失败
辽 北宋
二、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劝帝亲征,澶州退敌
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 。辽国乘宋主新 立,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999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大掠而还。 1003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又败。1004年九月,20万辽军大举攻 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希望用躲避辽国的办法,应付辽国的入侵。宋真宗 本来就无心抗敌,更表现得惶恐不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力劝宋 真宗亲征。怯弱的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宋真宗亲临澶州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射杀,极大地动 摇了契丹军心。
遭遇排挤 罢去相职
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王钦若是曾被寇凖斥之为 “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恨之入骨。澶渊之盟后,王 钦若对宋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 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 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 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1006年,寇准遭诬陷被免去相职。
材料一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 汉制待汉人”,置南、北面官。南 面官设三省、六部、台、院、寺、 监。 材料二 辽圣宗时开始采用科举取 士。西夏中后期开始科举取士。 材料三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 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2张PPT)
基础巩固
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金 C.辽 D.元
C
)
2.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B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 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 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C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
基础巩固
4.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A 5.“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6.“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 A 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四时畋猎是生涯。
辽墓壁画 《契丹人引马图》
统一了契丹各部,
建立契丹国(辽) 率军四处征讨, 统一东北地区 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
制定制度
发展农业,手工业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少数 民族,是羌族的一支。
元昊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 在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在位时 任用汉人中有才能的人,效仿唐 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倡导农业生产,注重手工业发 展。
契丹文字
它们的字形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想想这 说明什么?
和汉族交往频繁,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①积极: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②消极:
和议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赋税负担,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检测提升
B 1、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朱温
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党项族建西夏
D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导入新课
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 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 羊内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 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 头”、“软羊”等数种。
—— 《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问题思考:北宋吃的 羊肉从哪里来?
一、契丹族与辽的建立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游 牧民族。9世纪后期 ,契丹已经有了先进 的农耕、冶铁和纺织 等产业,开始建筑房 屋、城邑。
西夏政权信息:
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大夏皇帝) 民族:党项族 国号:西夏 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李元昊
1003—1048年
西夏王陵 元昊
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造西夏文字、 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 革。在政治体制上,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 政管理组织。
西夏货币
“辽”抑或“宋”?
材料11:(宋辽之间)每年贸易总值,仅河北地区,就逼近百五十万贯,对宋 来说,每年可以获得四十余万的利润。而这种利润的收益,大致可以补偿宋在岁 币上所受的损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尽管存在战争,但三方也通过缔结和约、互市等方式进行和平交往,如澶渊之盟 等。
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经济交流
辽、西夏和北宋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 三方通过贸易、朝贡等方式进行经济 交流,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
文化融合
在文化方面,三方互相学习、借鉴, 形成了文化上的融合现象,如辽朝的 “番汉分治”政策就体现了对汉族文 化的吸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民族团结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基础,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 盛。
加强制度建设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 久安。
注重经济发展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支撑,只有注重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 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录
CONTENTS
• 辽朝的兴起 •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 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 辽、西夏与北宋的灭亡 • 本课的总结与启示
01 辽朝的兴起
CHAPTER
契丹的起源与崛起
契丹族起源
建国背景
契丹族源于东胡鲜卑,是鲜卑宇文部 的一支,早期以游牧和渔猎为主。
CHAPTER
党项的起源与崛起
党项族起源
党项族源于青藏高原的羌族,在 唐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
党项的崛起
唐朝末期,党项族在今青海、甘 肃一带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西夏的建立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 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今 宁夏银川市)。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共29张PPT)
探史明理
3.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 带来什么影响?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 ❖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
争灾难; ❖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
经济文化交流; ❖激化了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
总结提高
西夏(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战
辽(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和 澶澶 渊渊
战
之之
盟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部编人教版
二、西夏 北宋之间的 战争与和平
建立时间:1038年
西
建立者:元昊
夏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 916年
契 丹 (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辽 )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 960年
北
建立者:赵匡胤
宋
都城:汴京
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战争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
3.宋夏和议的时间和内容分别 是什么?
1044年
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 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 边境贸易市场。
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 贸易的发展
西夏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 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西夏 处西凉地区,是游牧民族,经济并不发达,西夏 经济的来源是靠侵占宋的土地而成的。宋仁宗时 期,西夏经济大大的发展,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在西夏统治者的倡导下,党项族是同时期接受汉 文化较多的一个民族,可以说,西夏文化的核心 是儒家文化。西夏末期,朝政长期处于内乱之中, 政敌和宗党间的斗争激烈。蒙古汗国建立后,几 次征讨西夏,经过长期的抗争,西夏于公元1227 年被蒙古所灭。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北宋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汴京
辽(契丹)
建立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聚焦学习目标
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并立的政权;
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并立的政权; 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2)边境地区的互市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开发与贸易。
(4)概况:宋太祖在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澶渊之盟 宋夏议和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贰: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并对两次和 ……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
(2)边境地区的互市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开发与贸易。 这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 关系,促进民族的交融。 弊:宋向辽、西夏交纳的岁币由人民承担,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 民的负担 。
有战有和
辽、西夏与宋的关系特点:
澶澶
渊州
战是兴短庆暂的,是历史的支流
之大 盟战
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辽史·百官志》
阿保机雕塑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治国措施:
•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 增强。
契丹人引马图
契 丹 货 币
契 丹 文 字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
2、党项族 支。
国号:夏(史称西夏)
概 建立者: 元昊 况 时间: 11世纪前期
定都: 兴庆(今宁夏银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
仿效唐宋制度,订
族
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立官制、军制、法
律,创制西夏文字。
契丹、党项与汉族毗邻而居,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紧密, 学习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推动本民族壮大。
从此图可知,
辽、西夏、
北宋时期的
特征是什么?
建立时间:1038年
西
建立者:元昊
夏
都城:兴庆
契 建立时间: 916年 丹 (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辽 ) 都城:上京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西夏与北宋的战
(1)概况:多次战争 (2)影响:双方各有损失。
2、西夏与北宋的和
(1)宋夏合约:(内容?) (2)影响:边界贸易兴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17张PPT)
深化主题 :民族交融的形式
1、民族迁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人南迁。
2、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秦汉时期,
北击匈奴。 3、少数民族统治者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
唐朝,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文成公主入藏。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 使辽兵免于战争,还得到了“岁币”。 对北宋: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中华民族整体的发展来看,促进了宋辽等边境的经济文化 交流和民族融合,也促进了我国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17张PPT)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阅读课本P33--34页,勾画出问题答案。
1.契丹政权的建立
①时间:
②建立者:
③都城:
④国号:
⑤巩固措施:
2.西夏政权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④国号:
⑤巩固措施:
要求:认真默读课本P33-34.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上述题的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辽、西夏统治的共同点
过渡语:同学们,有关契丹族与党项族的知识点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活动二辽与北宋的和战(3分钟)
阅读课本P35页,勾画出问题答案
1.北宋各时期与辽的关系
2.澶渊之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2. 巩固政权
(1)仿效唐宋制度, 订立官制、军制和法 律;
(2)鼓励垦荒,发展
农牧经济;
西
(3)创制西夏文字。
夏 铜
牌
西夏货币
3.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 分组制表。
民族 政权
契丹族 辽
汉族 北宋
党项羌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材料一 是年(916),阿保机始自称皇 帝……置百官,建元曰神册,国号契丹。 初,唐末藩镇骄横,互相并吞邻藩,燕 人军士多亡归契丹,契丹日益强大。
——(南宋)叶隆礼著:《契丹国志》 思考:契丹族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唐末藩镇割据为其提供了有利时机; 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杨家将的故事》
(1)澶州之战
概况: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 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 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 督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了辽军。宋辽议和,签订 “澶渊之盟”。
交战时间:1004年 交战地点:澶州
交战双方:攻方——辽 守方——北宋
宋辽、宋夏和议带来了什么影响?
1、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 2.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 3.促进了民族交融; 4.给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课堂小结
兴庆
建立时间:1038年 西
建立者:元昊 夏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 916年
契
丹
( 辽
建立者:耶律阿保
)机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 北 960年
宋 建立者:赵 匡胤 都城:汴京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一)冲突加剧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对燕云十六州的争夺是 辽宋战争的起因。
(二)保持友好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 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来源:] (三)从战到和
1. 宋太宗时期,对辽战争屡 屡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 宋真宗时期,宋辽之间爆 发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 国东北和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 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燕云十六州,也 叫“幽云十六州”“幽 蓟十六州”,是五代后 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 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 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 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后唐将领石敬瑭,以 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 兵力,当上了皇帝,将 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宋辽和战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 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 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 盟”。
为什么北宋打了胜仗还要签订盟约呢?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认外为忧内不患过对边皇事权,的皆威可胁预大防于。外惟忧奸邪无状,若 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北贯通,互市不断;②双方和平相处并开展频繁 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和统一。
消极影。 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来源:学科网]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 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四、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战 元昊称帝后,屡次攻打北宋,北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二)议和 1. 原因:西夏建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连年战争损失巨大,人民 生活困苦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澶渊“之北盟方是的辽强与敌北,宋一在时双既方无力法量驱相除对,均而衡建的都 开条封件,下尤互使相宋妥室协处的一产极物不利的形势下。……这 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 们无法改计。”——钱穆《国史大纲》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明确: 积极影响:①保持了辽宋百余年的和平,使南
四、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分析北宋在与辽、西夏战争中为什么连连 失败?
• 1.军事制度不足。 • 2.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3.统治集团腐朽。 • 4.阶级矛盾尖锐。
你如何评价北宋与辽、西夏订立的和约?
➢ 消极:对宋而言,带有一定的屈辱性质 ➢ 积极:带来了和平局面(尤其是宋辽之间);
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 促进了民族交融。
2. 宋夏合约 (1)主要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思考: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 1. 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 2. 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 3. 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
关键人物:萧太后 寇准 宋真宗
战争(2结)澶果渊:之双盟 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签来订源时:间学:科10网05年]
主要内容:(1)宋辽议和,辽军撤军,双方各守疆界;(2)北宋 给辽岁币,即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宋 真 宗
1004年秋,辽军进 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 抵抗,宋真宗亲征,在 澶州打退辽军。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重大事 件
澶渊之盟
陈桥兵变 重文轻武
宋夏议和
思考:契丹族(辽)和党项族(西夏)的 兴起并逐渐强大有哪些相同点?
明确:
1. 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典章制度, 并创制本民族文字;
2. 重视农耕,发展经济。自辽与西夏建立政 权之后,形式变为北宋、辽和西夏并立。
一、契丹族和党项族
1、契丹政权(辽) 建立
时间:10世纪初
民族:契丹族
人物: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2、治国措施及效果:
①措施: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
②效果:国力不断增
强
契丹鸡冠
契丹货
党项族
(一)党项族的崛起
1. 原因: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 表现:①党项族生活在我 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
②唐朝时,集中到甘肃东部、 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 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 发展。
(二)西夏的建立 1. 建立政权 国号:西夏 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民族:党项族
元昊
2、西夏的建立
辽(契丹 北宋
党项,汉西羌之别种…… 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 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 称“大夏”。又因其在西 方,宋人称之为“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