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名词解释2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0.1mm)的总称。

2.模式生物:背景清晰,基因组小,易于测量和分析,可以从中获得经验,改进技术方法。

例如大肠杆菌和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

3.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4.霉菌:它是丝状真菌的通用名称。

通常指菌丝体较发达且不产生大的肉质子固体结构的真菌。

5.病毒:由一个或数个rna或dna分子构成的感染性因子,通常(但并非必须)覆盖有由一种或数种蛋白质构成的外壳,有的外壳外还有更为复杂的膜结构;这些因子能将其核酸从一个宿主细胞传递给另一个宿主细胞;它们能利用宿主的酶系统进行细胞内的复制;有些病毒还能将其基因组整合入宿主细胞dna,依靠这种机制,或是导致持续性感染发生,或是导致细胞转化,肿瘤形成。

6.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和病毒的传染性形式。

它是一组可以独立复制的遗传物质(DNA或RNA)。

它们被自己编码的蛋白质外壳所包围。

有些人还有一个胶囊,保护他们的遗传物质免受环境损害,并作为载体将遗传物质从一个宿主细胞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细胞。

7.衣壳粒:病毒的最小形态单位,由1-6个多肽分子折叠缠绕成的蛋白质亚单位(三级结构)。

8.衣壳(壳):由衣壳颗粒以对称形式规则排列而成的病毒壳。

它含有核酸,形状各异。

9.核衣壳(核壳):病毒蛋白质壳体与病毒核酸的合称,为病毒的基本结构。

10.暴露毒物颗粒:只有核壳基本结构的毒物颗粒称为暴露毒物颗粒。

如烟草花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病毒颗粒。

11.包膜毒粒: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在核壳外还具有包膜,有的包膜上还有刺突,这类毒粒称为包膜毒粒。

包膜的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

12.强效噬菌体: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它可以在细胞内正常复制,最终杀死细胞,形成一个裂解周期。

13.轻度(溶原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复制周期无法完成。

微生物名词解释2

微生物名词解释2

1微生物是对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微小生物的统称。

(特点: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类群庞杂)2细胞质:细胞内除了核物质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的物质的总称。

3核糖体:核糖核蛋白体,一种颗粒状物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65%RNA+35%蛋白质4内含物贮藏颗粒: 细菌在某种营养物过剩时的贮藏物气泡—特殊结构,只存在某些光合细菌、水中细菌细胞中。

5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能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可在细胞间转移。

核物质——原核,没有固定形状、核膜和核仁,只有环状DNA丝高度折叠缠绕所在核区。

6荚膜: 某些细菌在壁外分泌的一种松散透明的粘液状物质。

7粘液层:较薄松散没有一定外形和明显边缘的粘液物。

8菌胶团:许多细菌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连成一体,组成共同的荚膜,形成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

(保护细菌抵抗不良环境提供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栖息场所和食料是构成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主体,有较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9菌鞘:有些种类的细菌其单个细胞可排列成丝状,外有一层透明的管状物由粘液层逐渐硬质化形成10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圆柱形的内生孢子。

一种休眠体。

11鞭毛: 是运动性的微生物细胞表面着生的一根或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毛发状的丝状物。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为旋转)繖毛: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的丝状体(作用:(1)粘附作用。

(2)性繖毛在遗传中起作用。

)12芽殖少数细菌先在母细胞表面形成一个小突起,长到与母细胞大小接近时再分离。

12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来源于一个母细胞、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

13放线菌:单细胞、丝状原核微生物。

因菌体是丝状的、且呈放射状生长。

(大多由分支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约1um,丝内无隔膜,多核,单细胞,革兰氏阳性多为异养型,多为腐生,少数寄生,大多好氧)14.丝状细菌(鞘细菌、衣细菌):单细胞原核生物,菌体细胞能排列成丝状,外有一层共有的鞘。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生理代、遗传变异、生态分类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3. 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酸醇磷酸。

4. 原核微生物:即广义的细菌。

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6.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7. 固质空间:在G-细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约12~15nm),其中存在着多种固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等。

8. L-型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9. 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

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细菌外膜层)的原生质体。

10.外膜: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11.脂多糖(LPS):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D-特异侧链等部分组成。

12.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13.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14. 间体:由细胞膜褶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充满着层状或管状泡囊。

多见于G+菌。

15.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挑选性强的休眠结构。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1.Plasmid(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的环状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2.Colony(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3.Prophage(前噬菌体):在溶原状态下,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4.Conjugation(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5.Lysongenic conversion(溶原性转变):温和噬菌体的DNA作为一种外源性基因与细菌染色体通过溶原性整合而重组,使细菌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细菌性状的改变.6.Bacteremia(菌血症):在局部生长繁殖的病原菌一过性或间歇性进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全身中毒症状轻.7.Endotoxemia(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死亡分解释放出大量的内毒素或细菌在局部繁殖后,分解释放大量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如发热,DIC,休克等轻重不同的临床症状.8.Toxoid(类毒素):外毒素可用人工方法处理脱毒,但保留抗原性,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制剂称为类毒素.9.Tuberculin test(结核菌素试验):用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为试剂做皮肤实验,通过观察注射局部是否出现红肿,硬节等迟发型超敏反应,判断机体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对该菌的免疫力,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10.Inapparent infection(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细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又称亚临床感染.11.SPA(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12.Nucleocapsid(核衣壳):病毒核心与衣壳共称为核衣壳,是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结构,病毒核酸构成核心,包围在核心周围的蛋白质构成衣壳.13.Abortive infection(顿挫感染/流产性感染):是指有些宿主细胞不能全部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必要因子,致使所复制的病毒为不完整的、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或亚颗粒.这种感染过程称称流产性感染.14.Horizontal transmission(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15.Slow viral infection(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或致病因子感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有的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直至死亡.16.Viral neutralizing antibody(病毒中和抗体):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此抗体可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后阻碍病毒吸附,并能消除或减弱病毒感染性,成为中和抗体.17.Antigenic shift(抗原转换):指甲型流感病毒每隔十数年发生抗原性大变异(或质变)而产生新的亚型.抗原转变可分为大组变异(HA和NA均变异)和亚型变异(仅HA变异.而NA未变或小变异)两种.18.HBeAg(乙肝病毒e抗原):由HBV的前C和C基因编码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可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聚合酶的消长基本一致,故HBeAg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血液具有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19.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核心为单正链RNA二聚体,含有逆转录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垂直传播三种方式传播.20.Prion(朊病毒):又称传染性蛋白粒子.其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对各种理化作用的抵抗力强,不含核酸.它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在人和动物中引起以海绵状脑病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疾病.21.Widal test(肥达氏试验):系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的含量和动态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伤寒、副伤寒的一种血清学试验.22.IMViC test(IMViC试验):吲哚试验(I),甲基红试验(M)、VP试验(V)、柠檬酸试验(C)四种试验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别,合称IMViC试验.23.TAT(破伤风抗毒素):能中和破伤风毒素的特异性抗体.主要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和紧急预防.。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第1章1.微生物(mi cr oor g an is m):通常描述一切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这类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古菌、真菌、原生生物和某些藻类。

2.微生物学(m icr o bi ol og y):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3.分子微生物学(mo le cu la r mi cro b io lo gy):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 ll ul ar mi cr ob i ol og y):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 cr ob ic g eno m ic s):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 po nta n eo us ge ne ra ti on):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

7.安东·列文虎克(An to ny va n Le e uw en ho ek,1632-1723):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 ui s Pa st eur,1822-1895):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乙醇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是由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微生物名词解释2

微生物名词解释2

初生代谢途径: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途径,称为初生代谢途径。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细胞内各种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各个反应过程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协调可随环境调节的变化,而迅速改变代谢反应的速度,叫做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细菌生长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时间内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做出一条反应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叫做生长曲线。

生长: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的、不可逆的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

繁殖: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和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既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比生长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产物量。

迟缓期: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而处于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并不马上分裂,细菌数量维持恒定,或增加很少。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PH值变化环境条件逐渐不适宜细菌生长,导致细菌生长率降低直至零,对数生长期结束,进入稳定生长期。

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细菌死亡速率逐步增加或细菌逐步减少,标志细菌的群体进入衰亡期。

代时:在细菌个体生长里,每个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

同步培养:是一种培养方法,它使群体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

连续培养: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是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并能维持生长下去的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是指微生物在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培养。

培养过程中不对培养基进行更换。

同步生长: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

恒浊器:通过连续培养装置中的供电系统保持培养基中菌体浓度恒定,是细菌生长连续进行的一种培养系统。

恒化器:通过保持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的方式,使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恒定的培养系统。

断裂繁殖:菌丝断裂成断片,这些断片生长成新的菌丝,菌丝在固体培养基或在液体培养基中静止培养时形成菌落。

微生物名词解释 (2)

微生物名词解释 (2)

微生物:肉眼瞧不见的、必须自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瞧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生物。

她们只具有简单的独特结构,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蛋白质衣壳: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由一种或几种多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即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装配: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核酸与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温与噬菌体: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当它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与宿主的核酸共同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

)溶原细胞:含有温与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溶原性就是遗传特性)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溶原细胞内的温与噬菌体核酸原核微生物:无核膜包被,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微生物。

极端微生物(亦叫嗜极微生物):喜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生活的微生物。

组要包括嗜酸菌、嗜盐菌、嗜热菌、嗜冷菌及嗜压菌等。

细胞壁:包围在细菌体表最外层的、坚韧而有弹性的薄膜。

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膜(原生质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

细胞质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侧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薄膜。

就是半渗透膜。

核糖体:原核微生物的核糖体就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亚微颗粒,就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

内含颗粒:细菌生长到成熟阶段,因营养过剩形成的一些贮藏颗粒。

荚膜: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的黏性物质。

黏液层:有些细菌不产荚膜,其细胞表面仍可分泌黏性的多糖,疏松地附着在细菌细胞壁表面上,与外界没有明显边缘。

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得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

(一定要先形成荚膜、黏液层才能黏成菌胶团) 衣鞘:丝状体表面的黏液层或荚膜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空韧的空壳。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 菌落:单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

2.荚膜:某些细菌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粘度极大的胶状物质。

3.鞭毛:起源于细胞质膜内侧的基粒,穿过细胞壁而生出于菌体外的纤细、弯曲、能收缩的丝状物。

4.芽孢:有许多细菌发育到某个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抗性的特殊结构称为芽孢,又称内生孢子。

5. 质粒:细菌细胞中尚存有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

为分子量较小的环状DNA分子,能自我复制。

6. 菌胶团:多个细菌的荚膜连在一起的,其中包含着许多细菌。

7.微荚膜:有些细菌的荚膜很薄(20nm)就称为微荚膜。

8. 微生物: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

9.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10、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无鞭毛、含叶绿素a、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的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1. 子实体:大型真菌的产孢结构。

2. 同宗接合:接合发生在相同类型的菌丝细胞之间。

3. 异宗接合:接合发生在不相同类型的菌丝细胞之间。

4. 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5. 次生菌丝:性别不同的两条初生菌丝结合形成的双核菌丝。

6. 有隔菌丝:菌丝管腔中有横隔膜。

7. 无隔菌丝:菌丝管腔中无横隔膜、为一个细胞,内有多个核。

8. 假菌丝:有些酵母菌的芽体成熟后并不脱离母体细胞,而是在成熟的芽体上进一步出芽,形成藕节状的细胞连接体,期间以狭小的面积相连,称之为假菌丝。

9. 吸器:有些寄生性真菌的菌丝在侵入寄主细胞后形成的伸入细胞吸收营养的旁支10. 菌核:高等真菌菌丝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的颗粒休眠体11. 菌索:菌丝平行排列形成的绳索状结构12. 假根:根霉属真菌的匍匐丝与基质接触分化形成的固着和吸收作用的根状菌丝非细胞型微生物1. 噬菌斑:指在细菌培养平板上接种噬菌体后,出现的透明的溶菌空斑。

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2)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2)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2)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33.局限性转导:在转导过程中,如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则称为局限性或特异性转导.34.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35.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36.噬菌体: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37.毒性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38.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其DNA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传至子代的噬菌体是温和噬菌体.39.前噬菌体:前噬菌体是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40.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是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41.侵袭力:侵袭力是指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包括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等.42.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43.类毒素:类毒素是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外毒素,在0.3%-0.4%甲醛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可以脱去毒性,但仍然保留有免疫原性.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诱发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44.外毒素:外毒素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也有少数存在于菌体内,待菌体溶解后释放出来.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45.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是指疾病发病急,病程短,痊愈后病原体从机体中消失.46.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是指病情缓慢,病程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47.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 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是指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制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作为判断细菌毒力的参考.48.毒血症: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并均不进行血循环,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49.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是当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引起的症状.50.菌血症:菌血症是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只是通过血循环,并且无明显中毒症状.51.败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52.外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53.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54.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是指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者.55.菌群失调:由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病症,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称菌群失调.56.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中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特殊条件下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57.胞外菌:指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细菌.胞外菌主要停留在细胞外的体液(血液、淋巴液、组织液)中.人类的多数致病菌属胞外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以及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58.胞内菌:少数致病菌主要寄生于细胞内,称为胞内菌(又称兼性胞内菌).对人类致病的兼性胞内菌有结合分歧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氏杆菌、肺炎军团菌和李斯特菌等.59.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够引起人类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的脑膜炎球菌、淋球菌.60.SPA: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单链多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动物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致超敏反应和损伤血小板等活性.61.假膜性肠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耐药的葡萄球菌趁机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其本质是菌群失调性肠炎.病理特点是肠黏膜被一层炎性假膜所覆盖,由肠黏膜坏死块、炎性渗出物和细菌组成.62.血浆凝固酶:是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大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通常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2.capsule(荚膜或大荚膜):粘液状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厚度:>0.2μm3.flagella(鞭毛):从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体结构,使细菌具有运动性。

4.菌落:将单个细菌细胞接种到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菌迅速的生长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的里面或表面聚集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5.假菌丝: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继续出芽生殖,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6.出芽痕和诞生痕:酵母出芽繁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

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

7.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8.病毒粒子: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又称病毒体。

9.烈性噬菌体:指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够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10.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11.噬菌斑:将少量噬菌体与大量敏感菌混合培养在营养琼脂中,在平板表面布满宿主细胞的菌苔上,可以用肉眼看到一个个透明的不长菌的小圆斑,称为噬菌斑。

12.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即整合在宿主核DNA上的噬菌体的核酸。

13.溶原性噬菌体:同1014.营养(或营养作用,nutrition):微生物从外界摄取对其生命所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称为营养。

15.碳源(carbon source):凡是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的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源,称为碳源。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64.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特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发生特征性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
65.选择培养基: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将所需微生物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分离出来。
66.透过屏障:微生物细胞表面由原生质膜、细胞壁、荚膜及粘液层组成的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屏障。
9.霉菌:以多细胞丝状群体形式生存的真菌。
10.真菌:有线粒体,无叶绿体,没有根茎叶分化,以无性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
11.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12.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微生物。
13.原生动物:缺少真正细胞壁,具有运动能力,进行吞噬营养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14.原核生物:一大类细胞微小,只有称作核区(无细胞膜包裹的裸露DNA)的原核单细胞生物。所有原核生物都是微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1基因组由无核膜包裹的双链DNA环组成。2缺少单位膜分隔而成的细胞器。3核糖体为70S型。
1、晶体: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内毒素),称为半胞晶体。
2、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糖被有数种:1,形态固定、层次厚的为荚膜。2、形态固定,层次薄的为微荚膜。3、形态不固定、结构松散的为黏液层。4、包裹在细菌群体上有一定形态的糖被称菌胶团。糖被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或被宿主免疫活性细胞吞噬。
1.菌落:单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2.菌苔: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所形成的微生物生长群体。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二.1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二.1

第四章1,营养(nutrition):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2,营养物(nutrient):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等在内。

总之,微生物的营养物可为他们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必要的生理环境。

3,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

除水分外,碳源是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微生物细胞含碳量约占干重的50%。

4碳源谱:若把所有生物当做一整体来考察,其可利用的碳源范围。

5,糖蜜:为糖精制过程后的副产品,有深褐色和浅褐色两种,似浓糖浆,一般用于香味较浓,颜色较深的产品中,像全麦面包。

6.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

氮是构成重要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主要元素。

N占细菌干重的12%到15%。

故与碳源相似,氮源也是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

7.氮源谱:微生物能利用的氮源范围。

8,蛋白胨(peptone):由动,植物蛋白质经酶消化后制成的9.氨基酸自养型生物(amino acid autotrophs):一部分微生物是不需要利用氨基酸作氮源的,他们能把尿素,铵盐,硝酸盐甚至氮气自行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

所有的绿色植物和不少微生物如酿酒酵母,多数放线菌和真菌都是氨基酸自养型生物。

10,氨基酸异养型微生物(amino acid hererotrophs):凡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氮源的微生物。

所有的动物和大量的异养微生物属于氨基酸异养型生物。

11,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对于光能营养型生物,辐射能是他们的能源。

12,单功能营养物:某一具体营养物只有一种营养要素功能。

如光辐射呢是单功能营养物(能源)。

13,双功能营养物:某一具体营养物同时兼有两种营养要素功能。

如还原态的无机物NH4+是双功能营养物(能源,氮源)。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微生物(microorganism):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bes):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病毒害的微生物。

3.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但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并具有一定致病性的细菌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4.中介体(mesosome):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5.质粒(plasmid):指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遗传性状的闭合环状双链DNA,是存在于细胞质中,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自行复制,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

6.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本质为多糖或蛋白质多聚体的黏液性物质牢固地与细胞壁结合,厚度≥μm,边界明显者称为荚膜。

7.鞭毛(flagellum):附着于菌体上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8.菌毛(pilus):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的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

9.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10.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的细菌;当有游离氧存在时,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且还将受其毒害,甚至死亡。

11.热原质(pyrogen):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又称致热原。

12.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微生物:指所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荚膜:细菌的特殊结构。

是指覆盖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有明显界限的一层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水以及多糖或多肽。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所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菱形或双椎形碱溶性蛋白晶体。

伴胞晶体对昆虫尤其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集团,称为菌落。

L型细菌:一种自发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损细菌。

它的细胞膨大,对渗透压敏感,在固体表面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

原生质体:用人工方法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完全缺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一般由G+细菌形成趋性:是指生物体对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子作有方向性的应答运动。

菌毛: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密布在固体培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称营养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则称气生菌丝体。

真菌:是指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体、营异养生活、以产孢子繁殖为主的真核微生物。

病毒:是一类只含一种类型核酸、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活性的超显微非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宿主后,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光镜下可见、形态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小体。

微生物名词解释(2)

微生物名词解释(2)

100.分解代谢(catabolism) 也称产能代谢,生物氧化,是指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内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101.合成代谢(anabolism) 是指利用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复杂大分子物质,并消耗能量的过程。

102.糖酵解(glycolysis) 无氧条件下,异养生物降解葡萄糖生成两个丙酮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是葡萄糖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

103.发酵(fermentation) 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4.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高能化合物的生成,这些高能化合物可以直接偶联ATP或GTP的生成。

105.呼吸(respiration) 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106.电子传递系统(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一系列膜相关电子载体,把电子传递给最终的电子受体,除了泛醌之外,电子载体在膜上的排列顺序为还原电位最负到最正。

一般电子传递系统的组成及电子传递方向为:NAD(P)一FP(黄素蛋白)一Fes(铁硫蛋白)一CoQ(辅酶Q)一cytb_Cytc_Cyt aCyta3。

107.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H和FADH:,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他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合成的生物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分解代谢(catabolism) 也称产能代谢,生物氧化,是指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内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101.合成代谢(anabolism) 是指利用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复杂大分子物质,并消耗能量的过程。

102.糖酵解(glycolysis) 无氧条件下,异养生物降解葡萄糖生成两个丙酮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是葡萄糖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

103.发酵(fermentation) 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4.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高能化合物的生成,这些高能化合物可以直接偶联ATP或GTP的生成。

105.呼吸(respiration) 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106.电子传递系统(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一系列膜相关电子载体,把电子传递给最终的电子受体,除了泛醌之外,电子载体在膜上的排列顺序为还原电位最负到最正。

一般电子传递系统的组成及电子传递方向为:NAD(P)一FP(黄素蛋白)一Fes(铁硫蛋白)一CoQ(辅酶Q)一cyt b_Cyt c_Cyt aCyta3。

107.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H和FADH:,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他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合成的生物过程。

108.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当微生物从厌氧条件转换到有氧条件时,微生物转向有氧呼吸,糖分解代谢速率降低。

109.Stickland反应(Stickland reaction) 某些微生物利用氨基酸作为碳源、能源和氮源。

以一种氨基酸作为供氢体而氧化,另一种氨基酸作为电子受体被还原的生物氧化产能方式,产能效率低,每分子氨基酸产生1个ATP。

110.化能自养菌(chemoautotrophs) 还原CO2的ATP和还原力[H]是通过还原性无机化合物(NH4+、NO2_、H2S、S0、H2和Fe2+)的氧化而获得的,产能途径是氧化磷酸化,一般为好氧菌。

111.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 又称环式光合磷酸化,光合细菌所特有。

光能驱动下,电子从菌绿素分子出发,通过电子传递链的循环,又回到菌绿素,期间产生ATP,还原力来自环境中的无机化合物供氢,不产生氧气。

112.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 又称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

光能驱动下,电子从光反应中心I(Ps I)的叶绿素a出发,通过电子传递链,连同光反应中心Ⅱ(PsⅡ)水的光解生成的H’,生成还原力;光反应中心Ⅱ(PsⅡ)由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给光反应中心Ps I,期间生成ATP。

113.初级代谢(primary metabolism) 微生物细胞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分解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114.次级代谢(secondary metabolism) 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115.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 代谢途径的终端产物常常抑制第一步反应的可调控酶的活性,此调控作用称为反馈抑制。

116.酶合成阻遏(repression of enzyme synthesis) 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可以与操纵元上的操纵子部位结合,因此关闭了mRNA的转录,阻止了蛋白质的合成。

117.酶合成诱导(induction of enzyme synthesis) 培养基中加入诱导物,诱导物与阻遏蛋白结合,阻止了阻遏蛋白与操纵子部位的结合,操纵子开放,基因转录发生。

118.二分裂(binary fission) 细胞核首先进行有丝分裂,然后细胞质通过胞质分裂而分开,从而形成两个相同的个体的分裂方式。

119.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是指微生物在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培养,培养过程中不对培养基进行更换。

120.迟缓期(1agphase) 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基时,其数量并不立即增加,这个阶段被称为迟缓期或延滞期。

121.对数生长期(exponentialphase) 微生物经过延滞期后,以最大的速度进行生长和分裂,导致微生物数量呈对数增加的时期。

在对数生长期微生物各成分按比例有规律地增加,微生物呈平衡生长。

122.稳定生长期(stationaryphase) 微生物经过对数生长期后,生长速度降低至零(细菌分裂增加的数量等于细菌死亡数量)的时期。

稳定期的微生物数量最大并维持稳定。

123.衰亡期(deathphase) 稳定期后,由于营养物质的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使微生物死亡速度逐步增加,活菌减少的时期。

124.二次生长(diauxic growth) 微生物在同时含有速效碳源(或氮源)和迟效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微生物会首先利用速效碳源(或氮源)生长直到该速效碳源(或氮源)耗尽,然后经过短暂的停滞后,再利用迟效碳源(或氮源)重新开始生长。

这种两相生长或应答称为二次生长。

125.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 群体生长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倍增时间。

126.代时(generation time) 个体生长中,每个微生物分裂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称为代时。

127.比生长速率(specific growth rate) 每单位数量的微生物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量。

128.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 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的培养方法称为同步培养。

129.同步生长(synchronous growth) 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

130.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连续培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培养方法。

13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催化超氧化物自由基形成氧和过氧化氢的酶。

132.灭菌(sterilization) 指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都被杀死或消除。

133.抑制(inhibition) 采用某种因子使微生物的生长停止,但移去该因子后微生物的生长仍然可以恢复。

134.消毒(disinfection) 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措施。

135.石炭酸系数 (phenol coefficient) 在一定温度下将某种消毒剂与试验细菌10rain 保温处理后,能杀死试验细菌的消毒剂的最高稀释倍数与能杀死试验细菌的石炭酸(酚)的最高稀释倍数的比值。

136.防腐(antisepsis) 采用某些化学或物理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措施。

137.热致死时间(thermal death time) 在一定温度一定条件下杀死液体中所有微生物的最短时间。

138.十倍减少时间(decimal reduction time,D) 特定温度下杀死某一样品中90%微生物或孢子及芽孢所需的时间。

139.高压灭菌(autoclave) 在高压蒸汽的处理下(通常121℃,15rain)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灭菌方法。

140.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zation) 在低于沸点的温度下短时间加热处理以杀死牛奶或饮料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巴斯德消毒法。

[141.选择毒性(selectivetoxicity) 化疗试剂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而对宿主尽可能不产生伤害的性质。

142.化疗(chemotherapy) 利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学物质杀死生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治疗被微生物感染的病变细胞或组织,但对机体本身无毒害作用的治疗措施。

143.抗生素(antibiotic) 抗生素是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其他微生物。

144.抗代谢物(antimetabolite) 能对代谢的某个关键酶产生竞争抑制而阻断代谢途径的化合物。

145.抗药性(drug resistance) 微生物通过改变本身生理生化特性而变得对化学药物不敏感,即微生物的抗药性。

146.盲传(blindpassage) 将取自经接种而未出现感染症状的宿主或细胞培养的材料,再接种传递给新的宿主或细胞培养,即重复接种,以提高病毒的毒力或效价。

147.感染性测定(assayofinfectivity) 因感染引起宿主或细胞培养某种特异性病理反应的感染性病毒颗粒数量的测定。

148.感染单位(infectionsunit,IU) 能引起宿主细胞产生特异性病理反应的病毒最小剂量。

149.效价(title) 单位体积(mL)待测病毒样品液中所含的病毒感染性单位的数目(1U/mL)。

150.噬菌斑(plague) 经适当稀释的噬菌体标本接种于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在细菌菌苔上形成的圆形局部透明溶菌区域。

151.蚀斑(plague) 又称空斑,经适当稀释动物病毒标本接种于动物单层细胞培养,并辅以染色,在细胞单层上形成的可识别的局部病变区域。

152.半数效应剂量(50%effectdose) 使试验单元群体中的半数(50%)个体出现某一感染反应所需的病毒剂量。

153.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 特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毒粒作用,使其失去感染性、抑制病毒的繁殖。

154.毒粒(virion) 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亦是病毒的感染性形式。

毒粒是一团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DNA或RNA),它们被蛋白质外壳包围,有的还有一附加膜(包膜)以保护其遗传物质免遭环境破坏,并作为将遗传物质从一个宿主细胞传递给另一宿主细胞的载体。

155.壳体(capsid) 又称衣壳,包围着病毒核酸的蛋白质外壳。

156.核壳(nucleocapsid) 又称核衣壳,病毒的壳体与其包闭着的核酸和内部蛋白一起所构成的复合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