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实验四 脑与脑神经

合集下载

04-实验四-鱼类的呼吸与循环系统-鱼类学实验

04-实验四-鱼类的呼吸与循环系统-鱼类学实验

实验四鱼类的呼吸与循环系统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尖头斜齿鲨、鲤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解剖和观察,了解鱼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基本构造;了解鳓和乌鳢的鳔,鲢的咽上器官和乌鳢的咽上器官,并进一步掌握观察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1、实验材料:尖头斜齿鲨鲤鲢鳓乌鳢和鲈2、实验工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三、观察方法(一)呼吸系统A、尖头斜齿鲨①鳃裂:由发达的鳃间隔分隔成头后外侧的5对外鳃孔(裂),开口于口咽腔的为内鳃裂。

内外鳃裂间的通道为鳃裂道或称鳃囊。

②鳃弓:为5对弧形软骨,支持鳃间隔,第1-4对鳃弓的前后外侧面上都附生有鳃片。

③鳃间隔:前后两鳃片附板状鳃间隔上,故有板鳃鱼类之称。

鳃间隔每侧5片,长有鳃丝并延伸到体表。

④鳃片:鳃间隔两侧附有呈丝状的表皮突起,即鳃片。

每一侧的鳃片称一个半鳃,2个半鳃合成一个全鳃;每侧共有9个半鳃,最前面附生于舌弓的鳃间隔上只一个半鳃,1-4鳃弓上有4个全鳃,第5鳃弓无鳃。

⑤鳃小片:从鳃片上取下2-3根鳃丝,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一鳃丝两侧有许多薄片状突起,为鳃小片,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注意相邻鳃丝的鳃小片彼此嵌合排列。

鳃丝附于鳃间隔的一侧有一小段距离无鳃丝附着,此处形成一管道,底壁为鳃间隔,两侧壁为鳃丝,顶壁为鳃小片突出部分,称此管道为水管,是呼吸水流排出处;为板鳃鱼类所特有。

B、鲤鱼用解剖剪从鱼左侧口角插入,沿头腹缘向后剪至鳃孔开口的腹端,再从鳃孔背缘向前剪至口缘,去掉鳃盖,即可见容纳鳃的鳃腔;剪下最外一片鳃片观察。

①鳃盖和鳃盖膜:鳃盖位于头后部两侧,由前鳃盖骨、(主)鳃盖骨、间鳃盖骨和下鳃盖骨组成;鳃盖膜是从鳃盖内侧一直扩展到鳃盖后缘外的薄膜,内有鳃条骨支持;此膜配合鳃盖开启或关闭鳃孔。

②鳃:第1-4对鳃弓的两侧面均附有2片鳃片,故有4对全鳃。

两鳃片彼此分开,仅基部有退化的鳃间隔相连;并借此将两鳃片基部连系于鳃弓上。

鳃片由许多并列的鳃丝组成,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每一鳃丝两侧有许多横行薄片状的鳃小片,其上密布微血管,壁很薄,只有两层细胞组成,适于气体交换。

实验四鱼的形态观察与解剖-精选文档

实验四鱼的形态观察与解剖-精选文档

(3)鳔的腹方为长形生殖腺,雄性为乳白 色精巢,雌性为黄色卵巢;
(4)胸腹腔腹侧盘曲管道为肠管;肠系膜 上,具暗红色、散漫状分布肝胰脏;肠管 和肝胰脏间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巢1对,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淡红色,性成 熟时纯白色,呈扁长囊状;
雌性有卵巢1对,性未成熟时淡橙黄色,呈长带状, 性成熟时微黄红色,呈长囊形,几乎充满整个腹 腔,内有许多小型卵粒。
罗马数字:鳍棘 阿拉伯数字:鳍条
鲻鱼 D.Ⅳ,Ⅰ-8;A.Ⅲ-8;P.16-17;V.15;C.14;
5、侧线与鳞式
侧线: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 排列成的点线结构
鳞式: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
(二)内部解剖与观察
解剖步骤
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 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体型 纺锤型 侧扁型 平扁型 棍棒型 不规则型
3、口式 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
4、鳍与鳍式
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 2)偶鳍:胸鳍、腹鳍
鳍式
用一系列字母、数字表示鳍的位置、鳍条或 鳍棘的数目及连接情况
D:背鳍 A:臀鳍 C:尾鳍 P:胸鳍 V: 腹鳍
起状的鳃小片;1个鳃片称半鳃,同1鳃弓上2个半 鳃合称全鳃。
12、 脑
从眼眶下沿体长轴方向剪开头部背面骨骼, 移去骨骼,用棉球吸去脊液,从脑背面观察。
(1)端脑:大脑分左右半球,位于脑的前端, 顶端伸出1棒状嗅柄,末端为椭圆形嗅球。
(2)中脑 :位于端脑之后,较大。
(3)小脑 :位于中脑后方,为1圆球形体, 表面光滑;
表面有粘膜,腔底后半部具1不动的三角形舌。 (2)咽 口腔后为咽,左右两侧具5对鳃裂,鳃裂间为鳃弓,
5对。
11、鳃
(1)鳃弓 位于鳃盖之内,咽的两侧,5对。 (2)鳃耙 为鳃弓内缘凹面上成行的三角形突起。 第1-4对鳃弓各有2行鳃耙,第1对鳃弓鳃耙较长。

鱼类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内分泌器官

鱼类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内分泌器官
椎骨(髓弓)内 背根:感觉神经纤维(将刺激 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椎骨(髓弓)外 背支:分布到背部肌肉和皮肤 腹支:分布到腹部肌肉和皮肤
腹根:运动神经纤维(将中枢 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到效应器)
内脏支:分布到胃、肠和血管等
背根和腹根在出髓弓前合并,出髓弓后再一分为三 每支均具感觉与运动神经纤维 内脏支也参加到交感神经系统。传入通过背根,传出 横跨背根、腹根
名称 位 置
构造与特征


第四脑室(部分) 协调中枢→维持平衡、整合 中脑 小脑瓣(硬骨鱼类特有,与侧 感觉与运动、协调活动、节制 线系统发达程度一致) 小脑 肌肉张力 后方 “脑中之脑”(影响其他脑区) 管理触觉、听觉、视觉 呆滞→较小;活泼→发达 味觉中枢(面叶→皮肤,迷 第四脑室(部分) 小脑 延脑 后方 本体为三角形 “活命中枢”
小脑(cerebellum) 软骨鱼类:具发达绳状体(restiform body) 延脑(myelencephalon) 鲢等→长三角形,不分化 硬骨鱼类 鲤等→分化=面叶+迷走叶
嗅囊
脑上腺 大脑 间脑
嗅球 嗅束 大脑 中脑 小脑 绳状体 延脑
脊髓
灰星鲨的脑
鮻的脑
脑 的 基 本 构 造 与 机 能
第六章
第一节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及内中枢神经系统 二、外周神经系统
三、嗅觉器官
四、听觉器官 五、视觉器官
三、植物性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与鱼类行为 第二节 感觉器官
第三节
内分泌器官
一、脑垂体 二、其他腺体
一、皮肤感觉器官
第一节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鱼类各种器官有着高度分工合作现象,表 现得十分协调并相互联络→维持整个身体的正 常生理活动,使各器官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青岛版五下科学4脑与神经

青岛版五下科学4脑与神经
手指迅速收缩抓住尺子
二、简答题:在抓尺子的游戏中, 我们的脑和神经是怎样工作的?
答:眼睛看到尺子下落现象时迅 速传递到大脑,大脑用最快的 速度作出反应,并把“抓住尺 子”的命令立即通过运动神经 传达给手指,手指迅速收缩然 后准确地抓住尺子。




脊髓

神经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 髓和周围的神经组成。
2.下列做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B C )
A.白天睡觉,熬夜学习,睡眠不足 B.合理地食用蛋白质和蔬菜 C.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D.喜爱脑力劳动,不爱体育运动
一、填空
4.脑与神经
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 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 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 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神经是人体的 “电话线”,能把 人体各部分获得的 信息及时报告给脑, 并能把脑下达的命 令传达给人体各部 分。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 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 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 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
躯体运动中枢
管理身体对侧 骨骼肌的运动
2.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神经) 组成。
3.大脑内的神经中枢包括(感觉)中枢、 (听觉) 中枢、 (视觉)中枢、 (运动)中枢。各个神
经中枢(各有分工)、(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复 杂的(人体活动)。

大脑
脑 不 运动
皮肤感觉
同 语言
听觉
部 嗅觉

视觉


能 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节神经原–神经原即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个神经原可以分为两部分:1、细胞体;2、突起:分为树突、轴突两种–一个神经原轴突的末端分支与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

神经冲动经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原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

–神经原依形态构造可分成三类:(1)单极神经原;(2)双极神经原;(3)多极神经原–神经原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原(传入神经原);(2)运动神经原(传出神经原);(3)联络神经原(中间神经原)第二节中枢神经系–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一、脑的基本构造–鱼类脑的构造已分化为五个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鱼类的脑在胚胎发生中以神经管(由外胚层形成)前端扩大部分为基础,迅速分化为前、中、后三个脑球,随后由前脑分化成端脑和间脑,中脑球不再分化而形成中脑,后脑球以顶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小脑,下方形成延脑。

(一)端脑–端脑由嗅脑及大脑两部分组成。

–嗅脑由嗅脑、嗅束及嗅叶等部分组成。

–软骨鱼类的嗅脑都具有以上三个部分,即由嗅球、嗅束及嗅叶组成,但嗅束的长短各类别有所有同。

–硬骨鱼类的嗅脑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况:•(1)嗅脑分化:由嗅球及嗅束组成,如鲤形目鱼类梭鱼。

•(2)嗅脑不分化:嗅脑仅为一圆球状的嗅叶,如鲈形目鱼类。

–大脑分左右两大脑半球,大脑背壁无神经组织,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薄壁(称为外表),大脑腹壁上有许多神经细胞集中而形成纹状体,此乃真正脑组织所在。

大脑半球内各有一脑腔,称为侧脑室,左侧为第一脑室,右侧为第二脑室。

(二)间脑–间脑前方有视神经通入。

视神经后方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隆起部,称漏斗。

漏斗两侧有一对圆形或半圆形的下叶。

漏斗下方,两下叶之间连一圆形构造,为垂体。

漏斗后方为血管囊。

间脑背面中央突出一条细长线状的脑上腺或称松果腺。

间脑内有第三脑室。

鱼类的神经系统培训ppt课件

鱼类的神经系统培训ppt课件
主要功用是支配头 部各肌与舌弓各肌,并司 皮肤、舌根前部及咽部等 处的感觉,与触须上的味 蕾和头部感觉管也有密切
联系。
是一对混合性神经。
鱼类的神经系统
21.面神经 41
8.听神经
起源于延脑的 侧面,分布到内耳 的椭圆22.听神经 42
9.舌咽神经
发育中和成年脑的构造
鱼类的神经系统
13
13
一、脑的构造与机能 鱼类的脑已分化
为五个区: 端脑、间 脑、中脑、小脑和延 脑。
鱼类的神经系统
144
鱼类的神经系统
1155
鱼类的脑在胚胎发生中以神经管(由外胚层形 成)前端扩大部分为基础,迅速分化为前、中、后 三个脑球,随后由前脑分化成端脑和间脑,中脑球 不再分化而形成中脑,后脑球以顶部突出的方式形 成小脑,下方形成延脑。再神经管扩大和分化的同 时,神经腔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脑中形成左右侧脑 室(第一、第二脑室),在间脑中形成第三脑室, 中脑的内腔称为中脑导水管,延脑内腔形成第四脑
的神经节紧密相连。
鱼类的神经系统
50
大多数真骨鱼类沿脊椎两侧有二条交感神经干。 交感神经干在有的鱼类始终为两条,如鲤鱼、白鲢; 有的则在躯干前部是两条,而在两肾之间愈合成一条 简单的股索,进入脉弓又分为两条,如瞻星鱼及大多 数真骨鱼类。
在交感神经干上,与脊神经相当的地方有交感神 经节,并有交通支使其与脊神经内脏支连接。
鱼类的神经系统
22
(六)鱼脑构造的生态适应
主要借视觉器官觅取饵料的外海性上层鱼类: 视叶特别发达,小脑比较大,如鲐、飞鱼等。
以摄取小型浮游生物为主的外海上层鱼类:触 觉中枢往往比较发达,有发达而分化的延脑。
底栖生活的鱼类:往往具有发达的纹状体,小 脑通常较小。延脑特别分化。

鱼类学实验—骨骼系统

鱼类学实验—骨骼系统

鱼类学实验—⾻骼系统实验三⾻骼系统⼀、实验⽬的:通过鱼类内⾻骼的观察,熟悉和掌握⾻骼的⼀般结构和演化关系。

⼆、实验材料和⼯具:鲨和鲤的⾻骼标本、解剖盘、解剖针。

三、实验内容:第⼀部分、观察软⾻鱼类的头⾻构造⼀、脑颅:由整块软⾻构成,故称原颅,外观颇似⼩提琴。

1、背⾯观:①吻软⾻,突出于脑颅前⽅的三条棒状软⾻,前中央有⼀⼩孔,腹⾯中央的⼀条为中央棒,两侧为侧棒,前端彼此愈合,为⽀持吻部的⾻骼。

②⿐囊,位脑颅前部两侧⼀对薄壁的椭圆囊,内包嗅觉器官,其腹⾯为⿐孔,在⿐孔的前后⽅各有突出的软⾻瓣,即⿐瓣软⾻。

③前囟,吻软⾻后⽅中央⼀个椭圆形孔,上覆有纤维薄膜。

④眼窝,⿐囊后⽅两侧,容纳眼球的凹窝,其后上⽅的突起称眶后突,侧壁内有⼤⼩不等的脑神经和⾎管通孔。

⑤⽿囊,眼窝后⽅两侧的隆起,透过透明软⾻可见埋藏半规管的痕迹,是为⽿囊,其腹⾯的软⾻是构成⼝腔顶壁的基板。

⑥内淋巴窝,位⽿囊之间的中央部,内有2对开孔。

外侧1对较⼩的为内淋巴管孔,内侧1对较⼤的为前庭窗或称外淋巴管孔,这些管道均与内⽿相通。

⑦枕髁及枕⾻⼤孔,位脑颅最后端的1个⼤孔,称枕⾻⼤孔。

是延脑与脊髓相通的部位,也是脑颅与脊柱相连部分,孔两侧的突起称枕髁,为脑颅与第⼀脊椎⾻相关节的部位,其两侧具⾆咽神经及迷⾛神经的通孔。

腹⾯观:①⿐囊与⿐孔,前端两侧膨⼤的软⾻囊为⿐囊,内藏嗅觉器官的嗅囊,腹⾯的孔即⿐孔。

②腭突关节⾯,⿐囊后侧的⼀对凹窝,与上颌的腭突相关节。

③⾆颌⾻关节⾯,在眶后突的侧⾯,有⼀对凹窝,与⾆颌软⾻相关节,其内侧各有两对开孔,外后⽅⼀对为外颈动脉孔,前内⽅⼀对为内颈动脉孔。

⼆、咽颅:包括7对软⾻,第⼗对⽀持上下颌为颌⼸,第⼆对为⾆⼸,第三对⾄第七对为鳃⼸。

1、颌⼸:囤上颌⾻,亦称腭⽅软⾻,为⼀对⼤⽽扁平的软⾻,中部较窄,两端较宽,其前背⽅有⼀突起,称腭突此突起借韧带与脑颅⿐囊后⽅两侧凹窝相关节。

腭⽅软⾻的后端与下颌⽶克尔⽒软⾻相关节。

②下颌⾻,亦称⽶克尔⽒软⾻,为⼀对扁平软⾻,其后背侧有凹关节⾯与上颌的腭⽅软⾻相关节,后端外背⽅借结缔组织与第⼆对⾆⼸的⾆颌软⾻相关节。

鱼类学实验指导(生物科学)

鱼类学实验指导(生物科学)

“鱼类学”实验指导课程编号:12414350 专业:生物科学学时:39学时指导教师:龚小玲实验一鳞片、色素细胞鳍条的观察(3学时)实验目的:掌握鱼类不同的鳞片形式、鳞片的分区、鳞片上年轮的识别,色素细胞的分布、种类、形状,鱼类不同类型鳍条的形态,为鱼类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鱼类的年轮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规律,年轮有识别的标识,鳍条的硬棘、软条、假棘的形态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实验对象:路氏双髻鲨、鲫鱼、鲈鱼、鲥鱼、鳕鱼的鳞片;金鱼的色素细胞,鲫鱼的软条、假棘,小黄鱼的硬棘实验药品与器材甘油溶液、NaOH溶液、解剖盘、解剖刀、剪刀、镊子、玻片、透明胶、解剖镜、显微镜、烧杯、培养皿观察的主要内容:一鳞片1.盾鳞: 由表皮真皮发生(路氏双髻鲨)鳞棘(露在皮肤外的部分): 棘突棱突髓腔通孔基板(插入皮肤部分)2.硬鳞: 由真皮发生(软骨硬鳞类硬骨硬鳞类)3.骨鳞: 由真皮发生基本结构: 基区(前区) 顶区(后区) 上侧区下侧区鳞焦鳞嵴鳞沟年轮分类: 按栉刺的有无分圆鳞: 鲫(鳞焦偏顶区) 鳞嵴几呈同心圆排列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鲥(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顶区鳞沟与鳞嵴波状(几乎平行)鳕(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基区鳞嵴呈小枕状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 栉鳞: 鲈鱼顶区有栉刺其它同鲫鱼二色素细胞取活体金鱼彩色鳞片,放在载波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色素细胞的种类、形状等。

黑色素细胞(活体放射状可变形死后颗粒状)黄色素细胞(连成细胞)反光体三鳍条硬棘: 不分支不分节假棘: 不分支分节软条: 分支分节注意:显微镜观察盾鳞、栉鳞的栉刺、鳕鱼鳞片、色素细胞,其它使用解剖镜作业:1.画出鲫鱼、鲈鱼、路氏双髻鲨鳞片的示意图(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2.画出硬棘、软条、假棘的示意图实验二~四鲫鱼、小黄鱼、鲳鱼的形态比较解剖(12学时)实验目的鲫鱼、小黄鱼、鲳鱼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分类地位存在差异,对三者形态结构进行比较解剖,从而掌握它们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003-2004(1)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

2003-2004(1)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

《鱼类学与实验》讲义一、名词解释1.“鱼”的定义:指通常以鳃呼吸;用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多被鳞片;是一群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

2.下咽骨2.咽骨3.韦伯氏器:鲤形目鱼类的第一至第三椎体的两侧的四对小骨,前后分别与内耳的内淋巴窦和鳔前室相连。

可增加鱼类的听力。

这四对小骨称为韦伯氏器。

4.幽门盲囊4.螺旋瓣5.窒息点6.下丘脑(丘脑、上丘脑)7.副性征8.颏部(颐部)9.排卵10.颊部11.峡部12.鳞嵴(环片)13.侧线14.侧线鳞15.鳞式16.鳍式17.红肌18.白肌19.齿式20.咽上器官21.全鳃22.伪鳃23.鳃上器官:某些鱼类的鳃弓或舌弓的一部分骨骼特化而成,上覆黏膜组织,布满血管,可辅助呼吸。

24.红腺或气腺25.卵圆窗26.头肾27.肾小体(马氏体)28.婚姻色29.珠星30.性逆转: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

31.卵生32.卵胎生:某些软骨鱼类的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是靠自身的卵黄提供的。

33.胎生:某些软骨鱼类的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靠自身的卵黄,也靠母体来提供的。

34.纹状体35.斯坦尼斯小体36.挤鱼37.年轮、夏轮、冬轮38.副轮:是鱼类生活中所发生的非周期的、偶然的变化而引起的,在鳞片上留下的痕迹。

生殖痕39.排卵、产卵40.成熟系数:是以性腺的重量和鱼去内脏后的体重的比。

41.鱼的繁殖力相对繁殖力:指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所具有的卵子的数量。

绝对繁殖力:指每一个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怀卵的总数。

42.生殖群体或产卵群体:指某水域某种鱼类能产卵的个体总和,包括剩余群体和补充群体。

43.产卵场44.洄游45.放流46.移植47.食物链48.食物网49.数目金字塔50.生物量金字塔51.生态系统52.优先律:命名法则规定任何一个种名都以最早订立的一个种名为准,其余后订的都是同物异名。

鱼类学实验终稿

鱼类学实验终稿

鳞片,但全身鳞片尚未长齐。
• 幼鱼期:全身披鳞,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特征
接近成鱼,但性腺未成熟。
实验十六 鱼类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掌握鱼类年龄鉴定方法及生长推算方法。 二、实验鱼:鲫鱼 1.利用鳞片鉴定年龄 2.测定鳞片上各年轮处的半径(即鳞焦到年轮 处的距离):S(毫米)
3.测定鱼的体长:L(毫米)。
鳅鮀亚科(鳅鮀亚科) 原缨口鳅(平鳍鳅科) 三、作业 比较光唇鱼与厚唇鱼、棒花鱼与蛇 鮈的主要分类特征。
实验十 鲤形目(三)、鲶形目等的分类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目特征、下属科\属特征及代表鱼。 二、实验鱼 鲤形目: 鲤、鲫(鲤亚科) 长须鳅鮀(鳅鮀亚科) 鲢、鳙( 鲢亚科) 中华花鳅、泥鳅(鳅科) 原缨口鳅(平鳍鳅科)
鱼类学实验
竺俊全
实验一 鱼类的外形及体形
一、实验材料 鲫、小黄鱼、加州鲈
二、形态观察 外形与体型;头部器官(口、唇、眼、鼻孔、 鳃盖、鳃孔);鳍(背、臀、尾、腹、胸鳍)形 态与位置,鳍棘与鳍条,鳍式。 三、鱼体测量 头长、吻长、体长、全长、眼径、眼间距、 躯干长、体高、体宽、尾部长、尾柄长、尾柄高。 四、实验报告 描述3种鱼的体形、记录鱼体测量结果,列 成表;写出1种鱼的鳍式。
水槽中。 3 实验结束后值日生打扫卫生,每次两人值 日轮换。 4 每个实验要求在课堂中完成实验报告。实验
报告要求字迹清楚,绘图准确。实验报告成绩
作为实验成绩的大部分。 5 实验态度占平时成绩的20%以上。
实验三
鱼类消化、骨骼系统解剖
一、实验材料:大黄鱼、鲫鱼 二、解剖方法:见实验指导 三、观察内容: 消化系统:口咽腔(咽齿)、食道、胃、肠、 肛门、肝脏(或肝胰脏)、胰脏、胆囊的位置、形 态特征。 骨骼:脑颅、咽颅(颌弓、舌弓、鳃弓)、 脊柱(躯椎、尾椎)肋骨、肩带、腰带、支鳍骨。 四、实验报告 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消化系统结构图,比较 小黄鱼与鲫鱼消化系统异同;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 躯椎结构图。

实验四鱼类尿殖神经感官内分泌系统的解剖观察.ppt

实验四鱼类尿殖神经感官内分泌系统的解剖观察.ppt
2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
• 1.实验材料: 鲤鱼
• 2.试验器具: 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骨剪、 尖头或圆头镊子等。
3
三、解剖方法
• 1. 剪开体腔壁肌肉,暴露腹腔。 • 2. 硬骨鱼类脑的解剖:先用剪刀在脑颅背后方横剪一刀
,用剪刀圆头一端插入切口,除去部分头骨,用剪刀钝头 插入切口,将脑颅背面骨片一小块一小块地除去,用脱脂 棉花吸去覆盖在脑上面的脂肪和血液,直至脑各部完全暴 露为止。 • 3.先观察脑的背面,然后切断脊髓和脑神经,将整个脑腹 面翻过来;注意嵌藏在前耳骨凹窝中的脑下垂体,用镊子 轻轻提取。
33
34
硬骨鱼类交感神经分布模式图
1、肾上体 2、背主动脉 3、 肠系膜动脉 4、 节前纤维 5、交 通支 6、色素体 7、交感神经节 8、血管 9、节后纤 10、输卵 11、肠
35
3.脑的形态与生活习性的相关关系
• (1) 中上层鱼类,主义视觉觅食,脑的特 点是视叶发达,纹状体不发达,小脑大或 侧叶发达;延脑分化不大,如鳓、鲢、鲈 和带鱼等。
19
20
鲤鱼脑的纵切面 1、外膜 2、公共脑室 3、端脑 4、脑上腺 5、小脑瓣 6、中脑 7、小脑 8、面叶 9、迷走叶 10、延脑 11、脑腔 12、脑腔管 13、间脑 14、血管 囊 15、漏斗 16、垂体 17、视神经 18、嗅神经
21
几种硬骨鱼类脑背3
• 1.中枢神经系统。 • 脑的背面观: • (1)端脑:位于脑的最前端,包括嗅球和大脑。嗅球连于
嗅囊后方,呈圆球形;其前面是许多细短的嗅神经,后面 是细长的嗅束与大脑相连。鲈等高等鱼类嗅叶连于大脑前 方,其前方有细长的嗅神经与嗅囊相连,而无嗅球和嗅束 • 大脑是一对椭圆形的大脑半球,每个半球又可分好几叶, 内有公共脑室,是未分化的第1、2侧脑室,其侧壁和底壁 增厚为纹状体,脑背壁皮层不含神经细胞。

脑神经脊神经外周神经听神经VIII

脑神经脊神经外周神经听神经VIII
中枢向外周传导运动冲动。
三叉神经:主持颌部的动 作,头部皮肤、唇部、鼻
部及颌部的感觉
舌咽神经:口盖及咽 部的感觉、咽部的一
切活动
迷走神经:支配咽喉和 内脏的动作,咽部的味 觉,躯干部皮肤的各种
感觉、侧线感觉
面神经:支配头部各肌 与舌弓各肌的运动,皮 肤、舌根前部及咽鳃等 处的感觉,与触须上的 味蕾和头部感觉管也有
• 脊髓的功能有两个方面: • (1)脊髓为简单反射中枢, 不经过脑部的各种反射活
动。脊髓通过分节排列的脊神经,对鱼体的皮肤、肌 肉和色素进行分节神经支配,是低级反射中枢。
• (2)脊髓是神经传导路径。上行纤维达到延脑和中脑, 下行纤维由延脑发出,通过这些神经传导兴奋。
5.3 外周神经系统(Peciphezal nervous system) 感觉神经
• 5.1.1 神经原结构 • 神经原即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
位。它能感受刺激和传递冲动。 • 一个神经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细胞体、突起
(图5-1)
树突
运动 终板
神经细胞 神经核
髓鞘
轴突
• 一根神经纤维 的主要部分是 神经原的突起。 在神经纤维内 称作轴索,轴 索外面包有髓 磷脂构成的髓 鞘,髓鞘外面 还有一层神经 膜(神经内 膜)。(图5-2)
• 1.感受器 • 2.感觉神经原 • 3.中间神经 • 4.运动神经原 • 5.肌肉纤维(反应器)
5.2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端脑(tel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脑 中脑(mesencephalon)
小脑(cerebellum)

鱼类学实验四 脑与脑神经

鱼类学实验四   脑与脑神经

实验四脑与脑神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真骨鱼脑颅的解剖,观察其脑的基本构造、脑神经与脑的连系,结合构造特征进一步了解脑各部的生理机能。

二、实验内容:1.脑的基本构造;2.脑神经与脑的联系。

三、仪器与材料:显微镜、测量与绘图用具,1套/组。

四、实验步骤:(1)解剖真骨鱼的脑颅,观察其脑的基本构造、脑神经与脑的联系。

(2)结合构造特征进一步了解脑各部的生理机能。

五、作业(一)填空题图鲤的脑A.背面观;B.腹面观1.__小脑瓣_2.__迷走叶__3. 面叶4. 下叶5. 血管囊2 在鱼类中枢神经系统---脑的结构中,又称为活命中枢的是延脑,它是呼吸中枢、听觉中枢、侧线感觉中枢等3实验切除硬骨鱼大脑,仅失去___嗅觉___功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未见明显的破坏,可见其大脑的功能主管___运动调节____。

4从鱼类开始,脊神经的背根与腹根结合成脊神经,背、腹根的结合处位于椎弓之__锥孔__,然后分成三支,即____背支_,____腹支___与____内脏支(交通支)_。

5鱼类的脑由前至后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等部分构成,下丘脑是指间脑下部。

6、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可区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腺垂体包括前叶、间叶、和后叶三部分,它们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与生殖关系密切的是促性腺激素。

7保存鱼类的脑垂体一般用无水丙酮,盛于棕色瓶中。

8延脑后方与脊髓相接,脊髓直接通入B。

A.椎体中央B.髓弓内C.髓弓上方D.髓棘内9中脑的主要功能是B中枢。

A.运动B.视觉C.嗅觉D.调节色素10叉神经属于C神经。

A.感觉B.运动C.混合D.其它11、类神经有 B 。

A.2对B.3对C.4对D.5对。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节神经原–神经原即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个神经原可以分为两部分:1、细胞体;2、突起:分为树突、轴突两种–一个神经原轴突的末端分支与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

神经冲动经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原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

–神经原依形态构造可分成三类:(1)单极神经原;(2)双极神经原;(3)多极神经原–神经原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原(传入神经原);(2)运动神经原(传出神经原);(3)联络神经原(中间神经原)第二节中枢神经系–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一、脑的基本构造–鱼类脑的构造已分化为五个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鱼类的脑在胚胎发生中以神经管(由外胚层形成)前端扩大部分为基础,迅速分化为前、中、后三个脑球,随后由前脑分化成端脑和间脑,中脑球不再分化而形成中脑,后脑球以顶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小脑,下方形成延脑。

(一)端脑–端脑由嗅脑及大脑两部分组成。

–嗅脑由嗅脑、嗅束及嗅叶等部分组成。

–软骨鱼类的嗅脑都具有以上三个部分,即由嗅球、嗅束及嗅叶组成,但嗅束的长短各类别有所有同。

–硬骨鱼类的嗅脑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况:•(1)嗅脑分化:由嗅球及嗅束组成,如鲤形目鱼类梭鱼。

•(2)嗅脑不分化:嗅脑仅为一圆球状的嗅叶,如鲈形目鱼类。

–大脑分左右两大脑半球,大脑背壁无神经组织,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薄壁(称为外表),大脑腹壁上有许多神经细胞集中而形成纹状体,此乃真正脑组织所在。

大脑半球内各有一脑腔,称为侧脑室,左侧为第一脑室,右侧为第二脑室。

(二)间脑–间脑前方有视神经通入。

视神经后方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隆起部,称漏斗。

漏斗两侧有一对圆形或半圆形的下叶。

漏斗下方,两下叶之间连一圆形构造,为垂体。

漏斗后方为血管囊。

间脑背面中央突出一条细长线状的脑上腺或称松果腺。

间脑内有第三脑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脑与脑神经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真骨鱼脑颅的解剖,观察其脑的基本构造、脑神经与脑的连系,结合构造特征进一步了解脑各部的生理机能。

二、实验内容:
1.脑的基本构造;2.脑神经与脑的联系。

三、仪器与材料:
显微镜、测量与绘图用具,1套/组。

四、实验步骤:
(1)解剖真骨鱼的脑颅,观察其脑的基本构造、脑神经与脑的联系。

(2)结合构造特征进一步了解脑各部的生理机能。

五、作业
(一)填空题
图鲤的脑
A.背面观;
B.腹面观
1.__小脑瓣_
2.__迷走叶__
3. 面叶
4. 下叶
5. 血管囊
2 在鱼类中枢神经系统---脑的结构中,又称为活命中枢的是延脑,它是呼吸中枢、听觉中枢、侧线感觉中枢等
3实验切除硬骨鱼大脑,仅失去___嗅觉___功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未见明显的破坏,可见其大脑的功能主管___运动调节____。

4从鱼类开始,脊神经的背根与腹根结合成脊神经,背、腹根的结合处位于椎弓之__锥孔__,然后分成三支,即____背支_,____腹支___与____内脏支(交通支)_。

5鱼类的脑由前至后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等部分构成,下丘脑是指间脑下部。

6、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可区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腺垂体包括前叶、间叶、和后叶三部分,它们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与生殖关系密切的是促性腺激素。

7保存鱼类的脑垂体一般用无水丙酮,盛于棕色瓶中。

8延脑后方与脊髓相接,脊髓直接通入B。

A.椎体中央B.髓弓内C.髓弓上方D.髓棘内9中脑的主要功能是B中枢。

A.运动B.视觉C.嗅觉D.调节色素
10叉神经属于C神经。

A.感觉B.运动C.混合D.其它
11、类神经有 B 。

A.2对B.3对C.4对D.5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