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作品评析

合集下载

自考复习专题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之作品简单评析

自考复习专题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之作品简单评析

自考复习专题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之作品简单评析问答题部分1.为什么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2.为什么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3.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创造、应该本着什么原则进行研究?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为什么研究新闻作品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6.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7.为什么在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从政治上,对它做出评析?8.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本源观”?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个观念?9.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10.解释“新闻”之“新”的含义?11.怎样理解新闻的重要性?12.怎样在新闻中体现“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1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什么?14.什么是新闻作品结构?15.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写作的发展变化?16.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17.怎样联系时代背景研究新闻作品?18.你怎样理解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形式上的影响?(举例)新闻文体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对新闻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导语,在近代报刊创立之初,消息没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形式,只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新闻事实记录下来,这样,最终要、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布道突出。

到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人们急于了解瞬息万变的战争情况,许多报纸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争取利用电报发稿,把主要新闻事实放在开头部分,快速传播出去,于是出现了导语。

早期的导语,时、地、人、事、因要素俱全被称为第一代导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节奏的加快,20世纪30年代后,又出现了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突破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向自由式、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导语也越来越多样,出现了间接导语、退缓式导语、复合式导语等许多新形式。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我喜欢的三十篇新闻作品1.《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系列报道冯志刚等记者2009.10.27—2010.10.09 长江网该新闻已经报道便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百度百科为其创建词条“暴走妈妈”;社会捐款不断涌入,解决了主人公陈玉蓉的家庭困难,使陈玉蓉与其子顺利完成手术;引起网友对亲情和感恩家人的思考,并获得非常良好的正面影响;记者行业的刻苦专业也被网友所体会。

它充分展现了新闻报道的正面影响,不仅提升了长江网的知名度,也弘扬了真善美,传播了新时代主旋律,对网友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

2.《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任仲平 2016.06.29 《人民日报》这是一篇评论文章,它的论述手法非常值得学习。

文中大量引用方志敏、华罗庚等人的名句,非常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运用精选的事例和数据来说话,充满说服力,让人阅读后印象深刻;全文写作手法非常精妙,全文运用一种讲故事的口吻,从历史讲到今天再到未来,读来亲切自然,激发读者热情和阅读兴趣,从而使得本文传播效果非常好,仅24个小时便被近180家网站进行了转载。

3.《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江山市历史、文化村落纪行》毛广绘 2012.05.10 《浙江日报》首先,作者的成文速度已然令我非常敬佩。

5月9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现场推进会在江山召开,记者随与会人员现场查看了江山的历史文化村落,在做好一般性会议报道的同时,记者在会议间隙采访了相关人物即故事,第二天便完成了这份报道,足见记者实力与功底一流。

而且本篇文章像散文一样优美的文笔和意境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展现了江山的美丽、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方面的成果,也展现了呼吁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的主旨。

4.《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周岩、吴宇、拉巴次仁2006.07.01 新华社“首次”、“世界屋脊”这样的字眼都说明这个选题的重要性,然而本篇报道的篇幅却没有题目看上去那么“吓人”,而是巧妙地裁剪为短短一篇文章,且迅速、准确、全面又生动。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丁邦杰及其新闻成就简介二、丁邦杰的新闻作品特点1.客观公正2.深入调查3.独特的视角三、丁邦杰优秀新闻作品赏析1.《非洲的泪》2.《粮食》3.《难民营的春天》四、丁邦杰新闻作品的启示1.以人为本2.关注弱势群体3.强调社会责任正文一、丁邦杰及其新闻成就简介丁邦杰,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曾多次获得国内外新闻奖项,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从事新闻工作数十载,一直秉持着客观公正、深入调查、独特视角的新闻理念,为我们带来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

二、丁邦杰的新闻作品特点1.客观公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丁邦杰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真实反映事件的本来面貌,不偏离事实,不夸大其词,更不捏造虚假信息。

他的报道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深入调查丁邦杰的新闻作品都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力求通过自己的报道,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他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挖掘出许多具有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新闻素材。

3.独特的视角丁邦杰的新闻作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总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事件的另一面。

他的报道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三、丁邦杰优秀新闻作品赏析1.《非洲的泪》《非洲的泪》是丁邦杰的一篇著名的新闻报道,它揭示了非洲大陆的贫困和落后,以及非洲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这篇报道以其深入的调查和独特的视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2.《粮食》《粮食》是丁邦杰的另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它关注的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

这篇报道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详实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难民营的春天》《难民营的春天》是丁邦杰关于难民问题的一篇报道。

他深入难民营,亲身感受难民的痛苦和困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难民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四、丁邦杰新闻作品的启示1.以人为本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始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他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尊严和价值。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66篇评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66篇评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简单评析消息篇 (2)一、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2)二、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2)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3)四、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3)五、上海严寒 (3)六、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3)七、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 (3)八、从邮局看变化 (3)九、经济学家赶集 (4)十、运载火箭飞跃万里长空 (4)十一、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4)十二、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4)十三、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4)十四、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4)十五、京郊出现“科学热” (4)十六、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5)十七、抢菜记 (5)十八、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 (5)十九、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5)二十、陕北有煤海 (5)二十一、好啊!诚实永存 (5)二十二、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 (5)二十三、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 (6)二十四、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6)二十五、别了,“不列颠尼亚” (6)通讯篇 (6)一、华美窗帷的后面 (6)二、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 (6)三、桌上的表 (7)四、访“葡萄常” (7)五、春夜 (7)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7)七、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7)八、“一厘钱"精神 (8)九、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8)十、水城威尼斯 (8)十一、写在绢帕上的诗 (8)十二、并非鱼草之争 (8)十三、夜宿车马店 (8)十四、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 (9)十五、小城风光更迷人 (9)十六、“飞天”凌空 (9)十七、“妈妈教我放鸭子” (9)十八、访厕所 (9)十九、核弹元勋的“三子” (9)二十、相思正是吐黄时 (10)二十一、华阳礁上补给忙 (10)二十二、醒来,铜陵! (10)二十三、菜价追踪 (10)二十四、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10)二十五、师魂 (11)国外篇 (11)一、日本签字投降 (11)二、火葬—-甘地永存 (11)三、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11)四、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 (11)五、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 (12)六、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 (12)七、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12)八、记鲁迅 (12)九、彭德怀印象 (12)十、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 (12)十一、水面下的桥梁 (12)十二、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12)十三、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13)十四、英迪拉.甘地(节选) (13)十五、“老报童”罗伊去世了 (13)十六、世界最佳急诊室 (13)消息篇一、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体裁:新闻素描特点: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2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2



议论的位置和作用
现场短新闻
提出时间:1989年10月 背景:当时会议新闻太多 中宣部一位副部长在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 座谈会上提出。 中国记协和首都新闻界相继成立了“现场 短新闻评委会” 。 1989年11月28日制定并发出《“现场短新闻”评奖办法》
一、现场短新闻提出的背景
动态报道的一个品种 新闻报道中的常见形式 实质是行进中的动态报道 是“地点”要素的具体展示和表述的形象化 现场感很强。
新闻素描
首先,它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 之必需材料。无论是消息还是通 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观 点和事例两大部分。观点是阐明 文章主题的,不可没有,但是, 观点在文章中只起一个点题的作 用,真正能凸现和证明主题,并 能“抓”住读者和牵住读者眼球 的,还是典型事例。 再次,它是文章可读性的主要载 体。一篇消息或通讯有没有可读 性,关键要看它的事例是否典型 和生动。读者看一篇可读性强的 消息或通讯,他记不住所有的内 容,却可以记住一两个典型事例。
2、有目击材料和新闻现场感 何谓新闻现场感? 就是新闻报道中真切、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现场, 给受众以生动的视觉现象,使受众有身临其境、 耳闻目睹之感。 写得有现场感不等于现场短新闻。有一种意见认为 还要加上作者亲临现场获得的材料。
《刘胡兰慨慷就义》是现场短新闻吗? 这篇优秀的短新闻,不是现场短新闻,因为报道 的这件事是作者事后获悉的。
为什么提倡多采写现场短新闻呢? 一是新闻业务改革的需要。 改革当时的重长轻短现象,发扬短快活传统。 二是受众获取新闻的需求。在生活节奏加 快的时代,用较少时间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 三是新闻报道自身发展规律使然。穆青倡导写视觉 新闻——形象化新闻。
(二)现场短新闻的含义 有人认为现场短新闻是一种体裁。 我们认们称之为新闻素描; 可以写成通讯,人们称之为散文式通讯; 可以写成特写,人们 称之为特写性消息; 还用于写作和制作广播、电视新闻中的口头报道、 录音报道、现场报道等。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特写类新闻作品
独特的视角和人文关怀
• 外国的优秀特写类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和 人文关怀。记者们从不同于常规的视角切入,关注 社会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展现他们的生活和挣 扎。作品充满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引发读者对社 会现象和人性的反思。
社论与专栏评论
敏锐洞察与深度分析
• 社论与专栏评论是新闻媒体对于时事热点、社会问 题的敏锐洞察与深度分析。这些作品通常结合专业 的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来源,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抽丝 剥茧的解读,为读者提供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优秀 的社论与专栏评论不仅表达对事件的态度,还通过 理性的分析,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数据可视化
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新闻作品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呈 现复杂的数据和信息,提升受众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新闻作品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社交分发
社交媒体成为新闻作品传播的重 要渠道,新闻机构通过与社交媒 体的合作,将新闻报道直接推送
给大量用户,扩大影响力。
用户参与
社交媒体鼓励用户参与新闻生产与 传播,受众可以通过拍摄照片、视 频等方式,成为新闻报道的参与者 和见证者。
评论类新闻作品
要点一
《光明日报》的社论《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篇社论针对当时社会上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鲜明提 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 性。
要点二
《经济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坚 定信心,迎接挑战,推动经济…
这篇文章针对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从多个角度分析 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路径,对于统一思想、凝聚 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03
事件报道与深度报道
中外新闻作品在事件报道和深度报道上也有不同侧重。中国新闻作品更
注重事件报道,外国新闻作品则更多进行深度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原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典型报道数量与影响的相对减小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这既 不一定意味着是件坏事,更不一定预示着它已经走到了山穷水 尽的绝境
典型报道只有在严格遵守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 的姿态迎接21世纪,才能活力不竭,长生不殁
今后在推出典型,进行典型报道时最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是要 把辩证法和辨证思考一以贯之于其中,把握好红花与绿叶 外 因与内因 整体与局部 特殊性与普遍性 先进性与广泛性等诸对 矛盾的关系
其次,这是凸现成绩和弘扬先进 的需要。媒体上的大量正面报道, 其主要宣传目的就是弘扬先进。 同样是要弘扬的典型事迹,通讯 中的事例往往更具体更详细一些。 这是因为,无论是工作通讯还是 人物通讯,都是以宣传先进经验 或先进事迹为主要传播内容的, 因此,如果全篇都是空洞的说教, 例子和事迹都是“粗线条”,读 者就不会对这个典型经验、事迹 有一个全面的、总体的认识和把 握,又怎么可能把其先进思想和 先进经验切实学到手呢?
2 中国文化为典型报道塑造了取之不竭的“原材 料”----典型,巨大的“倾销市场”---受众
3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为典型报道打下了哲 学依存根基
生存根基
发展历程
1 1949年---1956年 典型报道顺利期
2 1957年---1965年 典型报道曲折期
3 1966年---1976年 典型报道悖论期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消息类: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第一章 解放前的新闻作品
它是消息,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消息. 而是采用若干文学手法尤其是描 写的笔法写出来的现场新闻, 是“ 现场短新闻”这一新闻报道方式的 一个重要品种。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六十六篇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六十六篇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六十六篇分析《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六十六篇分析(一)、消息25篇一、《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P85新闻素描,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文,运用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既展示全貌,又刻画动人细节的表现手法。

文后半部分有几处间接议论和直接议论。

1945年8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

二、《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P87人物新闻,人物对话的运用是该文的写作特色。

新华社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电。

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P88消息。

文,高屋建瓴,纵览全局,善于从本质上、总体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鲜明特色。

背景材料是此文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烘托深化了该文的主题。

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首尾贯通是该文的写作特色。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五日电。

四、《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长江》:P91消息。

它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件重大史实。

精炼扼要、气势雄伟是它的特点。

既有事实的清晰叙述,又有清净的概括描写是它的写作特色,层层紧扣的布局安排。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电。

五、《上海严寒》:P93短消息,通过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典型事例表现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

导语中有景物描写。

文,行文简洁洗练、用事实说话、作者尽量不发或少发议论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二日。

六、《分清主流与之流莫把“开头”当“过头”》:P94新闻述评。

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特点。

文以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政治形势和社会背景,认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六日《人民日报》。

七、《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笔横生》:P97人物新闻。

文写的妙趣横生,生动活泼,详略得当,以作画为线索。

文,背景材料作用是表现人物成长、深化主题。

一九七九年是十月十日《文汇报》。

八、《从邮局看变化》:P99消息。

角度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为其特色。

对比事实、特出主题为其写作特色。

运用了对比式导语。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2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2


第三记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
这个村子三面环山,依山而建。优美的景色给人以极大的愉悦 之时,也凸现出一个问题: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山村,其赖以 生存的农业如何发展?层峦叠嶂给人以美景,但是也表明此处几 乎没有平地,那么耕地从何而来? 观点现实的耕地状况直接导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地的农 业尚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据说,当地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斤, 而在过去没有使用良种的时候,仅有一二百斤!这样的农业,能 够维持一家温饱已属不易,何谈增收?

第六记 乡党委书记谈乡政 距县城不远的一个乡,是县里第二大乡,编制内干部45人,另有临时聘用的 干部及工作人员23人。"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行政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和机构, 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干部?"乡党委书记回答:"精简乡镇人员没有去向,国家进 行行政机构改革,中央的可以精简到省里,省里的可以精简到市里,市里的精简 到县里,县里的精简到乡里,乡里再精简,那就精简到地里去啦。过去是吃皇粮, 现在得吃自己,谈何容易?" 为解决这么多干部的吃饭问题,就出现了所谓的"引税"。通过各种关系,引来 外地税源,由于要给予纳税人一定的回扣,以吸引其来此地纳税,因此又称为" 买税"。 观点这场浩浩荡荡的税费改革,抓住了现今乡村的一个关键症结,它不仅直接 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也间接地促使基层政府由不作为转向作为,使得乡村经 济得到主动、自觉的发展,从而使农民受益。
新闻策划的报道方式

集中式 系列式 连续式 组合式
“关广梅现象”之策划
《关广梅现象》 《在“关广梅现象”的背后》 《关广梅现象大对话》 《现象公开以后——“关广梅现象”讨论综述》 《“关广梅现象”提出了什么》 《论“关广梅现象”》 《来自改革实践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 七八十年代的新闻作品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刘 敏
课程基本框架

中国新闻作品 外国新闻作品
中国新闻作品赏析部分,按作品年代 的线索: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新闻作品赏析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新闻作品赏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新闻作品赏析 当下新闻作品赏析


外国新闻作品部分

单篇分析
关于作品分析


按不同的体裁来分析新闻的主题、新闻 的结构等特点。 比较中国新闻写作的



新闻作品赏析 课外分组读报,推荐所读报的佳作并简 单分析 读报分类:党报机关报 晚报都市报 周报 经济类报纸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1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1
结构与选材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北戴河海滨之夜话雁翎队小切入映射社会大背景华美窗帷的后面邹韬奋夜话形式借史论今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范长江散文式的笔法战争也如湖水芦苇般柔和新闻三论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刘 敏
第一章 解放前的新闻作品
消息类: 《南京发生日寇大屠杀惨案》 《毛主席回来了》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来北平》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通讯类: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当你们熟睡的时候》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五六十年代通讯之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 化报道。普遍意义,是指代表事物的面要宽,影 响要大,包含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 它是成为典型的基础;突出,主要是指同类事物 中最先进的事物,以及少数最恶劣的事物。典 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 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 --甘惜分 雷锋 焦裕禄 学大寨
两则军事报道:结构与选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通讯类: 《外交部之厨子》 《华美窗帷的后面》 《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北戴河海滨 之夜话》 《雁翎队》
小切入映射社会大背景
外交部之厨子(节录) ——黄远生 华美窗帷的后面 ——邹韬奋
夜话形式 借史论今
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 ——范长江
中西新闻文体之异同
西:消息、特写(有截稿时间限制、无 截稿时间限制)、评论 中: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调 查兴报道、评论……
中西新闻之写作
“摆进去”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跳出来” 访荣毅仁》 《访荣毅仁》
中西新闻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导语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实用版)
目录
一、丁邦杰简介
二、丁邦杰的新闻作品特点
三、丁邦杰的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四、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丁邦杰,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以其深入浅出的报道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所创作的新闻作品,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

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

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真实、客观、公正为原则,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的报道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硬度又有温度,既有锐度又有厚度,形成了他独特的新闻写作风格。

丁邦杰的优秀新闻作品,如《北京折叠》、《大数据杀熟》等,都是他深入调查、用心写作的结果。

这些作品,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又有对问题的深刻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深度思考。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真实,更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起到了新闻应有的社会监督和引导作用。

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新闻理念和写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

他的作品,成为了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典范,激励着他们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深的思考,去完成自己的
新闻工作。

同时,他的作品,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启迪了他们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新闻素养。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作品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作品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通讯等)1.华美窗帷的后面(风貌通讯邹韬奋、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示了华美窗帷后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至今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仍有意义。

语言风格:文字具体生动,平易近人,带着辛酸的幽默写资本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劳苦大众寄以深切的同情。

表现特色:选材典型、因小见大。

2.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通讯范长江、题材重大,材料翔实,视野开阔,内容深刻。

语言风格:写景状物,具体生动;评人论事,舒卷自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3.桌上的表(通讯张明、特点:由小见大、角度不一般化。

结构特色:有条不紊、叙事紧凑、首尾呼应。

4.访“葡萄常”(人物专访邓拓、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前感到新闻性和历史纵深感。

特点:因人写事,缘事写人。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朴实平易、娓娓而谈。

)5.春夜(意境优美的新闻特写,动人的抒情诗。

特点:写领袖人物时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开生面。

写作手法:优美清新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对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细致刻画。

)6.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事件通讯中国青年报记者(有时会考选择题)特点: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现场描述、于叙事中写人。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报道的是一个头绪纷繁的感人事件,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崇高精神。

这篇通讯采用了时空结合的结构形式,即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时间的进展为纵向线索,同时又一空间的变化为横向线索,把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做到时空结合,纵横交错,引人入胜。

通讯中虽涉及的部分、单位不少,又人多事杂,叙事却有条不紊;虽事件经过波澜起伏,却变而不乱,衔接自然。

整篇通讯把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晰明了,出色地展现了这种结构形式多彩多姿的特色。

7.英雄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中国登山队员突破人类登山史上90年来未能突破的难关。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简单评析第二部分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简单评析第二部分

⽔城威尼斯 国际风貌通讯穆青 写作特点:抓住特点,展现不同的地域风貌。

写景动静相衬,语⾔风格优美清新。

写在绢帕上的诗 ⼈物专访柏⽣ 以真挚的感性、动⼈的⽂字,表现了邓拓和丁⼀岚之间的⽂字缘、⾰命情。

结构特点:以⽂字为主线,谋篇布局、串联时空。

并⾮鱼草之争 ⼯作通讯陈晓微周守瑾 写作特⾊:边叙述事实,边分析问题,边阐明道理。

事情虽然较专门、较抽象,但写得不枯燥、不空泛。

运⽤典型事例从正、反两个⽅⾯说明主题,增强了说服⼒。

结构特点:由表及⾥、层层深⼊的递进式结构。

夜宿车马店 通讯刘云⼭ 宏观照眼,微观落笔,通过投宿乡镇车马店的⼀夜见闻,反映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

写作特点:精⼼选材,巧妙构思,多侧⾯、多⽅位表现主题,语⾔⽣动形象。

长沙市⽕柴脱销的原因何在? 通讯熊先志 写作特点:揭⽰问题、剖析⽭盾与解决问题层层深⼊。

通过事实对⽐、数字对⽐,抓住⽭盾,揭⽰症结。

⼩城风光更迷⼈ 通讯林黎 特点:语⾔较为凝练⽣动。

“飞天”凌空 ⼈物特写夏浩然樊云芳 写作特点:落笔集中,⽂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如,以静反衬动。

⽐喻、拟⼈等修辞⼿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动性的艺术感染⼒。

“妈妈教我放鸭⼦” 刘衡记者的笔下展现了⼀幅⾊彩斑斓、清新明快的放鸭图。

写作特点:运笔独特,构思巧妙,“⼝语⼊⽂”,采⽤第⼀⼈称⾃述的⼝吻与读者娓娓道来。

采⽤通俗的民谚、民谣,使深奥、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明⽩、妙趣横⽣。

融思想性于知识性、趣味性之中。

《“妈妈教我放鸭⼦”》通过第⼀⼈称⾃述的表现⼿法,⽣动地描绘了⼀个热爱养鸭⼯作的年轻姑娘的思想感情,语⾔简洁朴实,具有浓郁的乡⼟⽓息。

记者刘衡善于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语⾔和通俗、晓畅、幽默的群众语⾔,因⽽她笔下状物也好,写⼈也罢,总是独具魅⼒。

访厕所 罗详兴 写作特点:材料丰富、翔实。

语⾔具体、⽣动、诙谐、幽默、可读性强。

核弹元勋的“三⼦” ⼈物通讯李春王进昌 特点:⾓度独特,从不同侧⾯表现⼈物。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消息类: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第一章 解放前的新闻作品
它是消息,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消息. 而是采用若干文学手法尤其是描 写的笔法写出来的现场新闻, 是“ 现场短新闻”这一新闻报道方式的 一个重要品种。
4 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典型报道复苏期
5 80年代后期至今 典型报道低潮期
邱少云 黄继光 鞍刚经验 孟 泰精神 郝建秀工作法
焦裕禄 雷峰 大寨 大庆 但开始 出现了众多高产卫星典型,唯 意志典型,高大全式典型
特别有正面影响的典型很少,大 量的是什么造反英雄聂元梓,白 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黄帅等
产生原因
马列党报观特别是列宁党报思想指导下的苏联典型报 道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的影响 (恩格斯—党报的任务是什么?首先是组织讨论 论证 阐发 捍卫党的要求。 列宁---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 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1我党新闻理论的支持 2毛泽东亲身实践与倡导
3特定历史条件的呼求
1 不断发展的我党党报理论为典型报道的长期生 存提供了牢固的理论支撑
新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的特点
3、由述而评, 以评统述。述评摆事实和讲道理兼 而有之。它所讲的道理, 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 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正是述评与某些 推理性评论的区别。因此, 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 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有时多一 些, 有时少一些, 但都服务于观点, 或者说接受观 点的统率。述评的作者要掌握大量的事实和各种 背景材料, 这样才能经过分析研究, 得出正确的结 论。
典型事例是构成消息和通讯的主要成分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阅读分析部分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阅读分析部分
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
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背景材料对表现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突出新闻主题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2 、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经验性消息
写作特色:据实、写实。
经验性消息的价值在于它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用性、可借鉴性强。
13 、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4 、访“葡萄常 ”
人物专访 邓拓
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前感到新闻性和历史纵深感。
特点:因人写事,缘事写人。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朴实平易、娓娓而谈。
5 、春夜
意境优美的新闻特写,动人的抒情诗。 梅阡
特点:写领袖人物时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开生面。
《相思正是吐黄时》报道的是台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从表面看,这篇通讯突出的特点是借用散文笔法,缘物寄情,富有文采。深入研究,才真正理解作品中每一个情节和细节,每一段抒情和描绘,无不紧扣“血浓于水,两岸一家”的骨肉亲情。记者始终将自己炽烈的感情融于笔尖,抱含真情描绘了一群回家探亲心情最为迫切的台湾同胞那种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不失时机地宣传了我国政府关于台湾来去自由的对台政策,文中人、景、理、情交织融合,意蕴含蓄、深远,感情浓烈饱满,读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25 、别了,“不列颠尼亚”
消息
写作特点: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安排有序、繁简得当的结构布局。

1 、华美窗帷的后面
风貌通讯 邹韬奋
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示了华美窗帷后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至今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仍有意义。
语言风格:文字具体生动,平易近人,带着辛酸的幽默写资本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劳苦大众寄以深切的同情。

优秀新闻作品案例评析

优秀新闻作品案例评析

优秀新闻作品案例评析以优秀新闻作品案例评析为题,以下列举了十篇符合要求的优秀新闻作品:1. 《中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这篇新闻报道了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发射的时间、地点和目的,还详细介绍了航天飞船的功能和特点。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2. 《全球最大规模海底考古发现:航母沉船》这篇新闻报道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海底考古发现,即一艘航母沉船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沉船的位置、历史背景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读者通过这篇新闻可以了解到海底考古的意义和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3. 《世界最大瀑布重新发现:高度超过1000米》这篇新闻报道了世界最大瀑布的重新发现,这座瀑布的高度超过1000米。

文章介绍了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新发现的过程。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地球上自然奇观的多样性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4. 《医学界突破:新药治愈癌症》这篇新闻报道了医学界的一项突破性发现,即一种新药可以治愈癌症。

文章详细介绍了这种新药的研发过程、机制和临床试验的结果。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医学科技的进展和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5. 《全球最大规模动物迁徙现象:百万只鲸鱼南下》这篇新闻报道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动物迁徙现象,即百万只鲸鱼南下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鲸鱼迁徙的原因、路线和影响。

读者通过这篇新闻可以了解到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6. 《国际足坛重大转会:世界级球星加盟中国俱乐部》这篇新闻报道了国际足坛的一项重大转会,即一位世界级球星加盟中国俱乐部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球星的个人背景、转会费和对中国足球的影响。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和国际足坛的变化。

7. 《科技巨头发布最新产品:革命性智能手机问世》这篇新闻报道了科技巨头发布的最新产品,一款革命性的智能手机。

文章介绍了这款手机的功能、设计和市场反应。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培训课件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培训课件
能力。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成果与展示
成果形式
学生的评析报告应包括选题背景、新闻作品介绍、分析方法和结 论等部分,并以文字、图表或图片等形式呈现。
班级展示
学生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介绍自己的评析报告,与其他同学分 享自己的观点和收获。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析报告进行评价,包括评分、点评和建议等,为学 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要求与规范
新闻作品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新闻作 品,涵盖不同类型、不同国家
和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
分析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新闻 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内容分析 、话语分析、受众分析和媒介效果 分析等。
规范评析
遵循学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对新闻 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 ,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过程与指导
实践步骤
学生需按照教师的要求,逐步完 成新闻作品的收集、筛选、分析 和评价等环节,形成完整的评析
报告。
教师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评析报告进行指导 ,包括纠正错误、提出建议和提 供参考意见等,帮助学生提高评
析能力和水平。
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 流和分析新闻作品,共同探讨和 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
分析作品
根据评析目标,对作品进行分 析和评价,包括内容、结构、 语言、风格等方面。
确定评析目标
明确评析的对象、目标和内容 ,确保评析有针对性。
阅读作品
仔细阅读作品,并对作品中的 关键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
撰写评析报告
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 包括对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过程 。
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与技巧
注意细节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

三、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作品的第一 评价标准
• 重要性 • 显著性 • 趣味性 • 接近性 • 冲突性 • 人情味 西方对灾难、犯罪、隐私、内幕等的报道, 突出新闻的反常性、刺激性、猎奇性等
娱乐主义新闻观
• 普利策《纽约世界报》 • 赫斯特《纽约新闻报》 • “黄色新闻之争”
信息精确新闻观
• 《纽约时报》 “刊载所有适合刊载的新闻” • 电影《真相至上》 瑞秋 雷 艾丽卡 FBI 危害国家安全罪 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 保护消息来源
陆定一:“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
DR. F.L.Mott“News is recent report of events”
3.传播说 王中:“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和传播”
4.信息说 复旦大学宁树潘:“新闻是经报道 (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5.美国反常说
•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 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呀”的东 西就是新闻
议程设置过程
• 在舆论导向上发挥 积极作用,立意积 极,利于社会健康 发展,利于社会稳 定
• 舆论监督是公众言论 自由的具体体现,是 新闻媒体表达公众对 党和国家事务及与公 共利益相关的社会事 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有 力形式。 • 公开报道、评论、批 评
第四节 新闻评析的人文关怀原则
• 1、新闻作品中的人 文关怀,首先表现 为将“人”放在新 闻报道的核心位置, 对生命的关怀。
• 2、其次表现为作者 自愿充当普通民众 生活的真正代言人, 为基本受众讲话。
《南方周末》首倡 “人文关怀”的办 报策略 《富士康“八连跳” 自杀之谜》
3、作品表现真情实感,捕捉真情实感的瞬间
社会能见度
第二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对于新闻作品分析的概述
新闻评论 • 针对公开报道的新 闻事件发表评论 • 以解释和评价新闻 事件、揭示新闻事 件的意义为要义 • 宣传媒体自身的或 其所属的特定政党 政府的主张,引导 舆论。 新闻作品评析 • 针对新闻传播过程 中形成的文本进行 分析和评价 • 以揭示作品中体现 的新闻传播活动为 要义 • 为新闻工作者提供 理论引导经验总结
媒体表现
(起因阶段) 《云南信息报》 追求新闻爆炸性,忽 独家披露《云南两小 视了对未成年人负面 学女生因“卖淫”被 报道会给她带来伤害, 捕 鉴定:女孩处女膜 完整》 以 “小学生卖淫”、 “袭警”、“色抢”、 跟踪报道《主标题: “处女膜”等字眼吸 以“卖淫”抓小学生 引受众。 昆明6民警被停职 副标题:双方对“莫 名被抓”与“袭警抓 捕”各执一词 鉴定结 果两少女处女膜完 整》》
议程设置过程
• 在舆论导向上发挥 积极作用,立意积 极,利于社会健康 发展,利于社会稳 定
• 舆论监督是公众言论 自由的具体体现,是 新闻媒体表达公众对 党和国家事务及与公 共利益相关的社会事 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有 力形式。 • 公开报道、评论、批 评
第四节 新闻评析的人文关怀原则
• 1、新闻作品中的人 文关怀,首先表现 为将“人”放在新 闻报道的核心位置, 对生命的关怀。
重要性
看它对国家、民族、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1.对多少读者有影响 2.对多少读者有影响 3.是否会立即产生影响 《“大核”运行逾一年 辐射低于乘飞机》
显著性
新闻事件所涉及的 人或事本身就是人 们所关注的,具有 很高的知名度。
四、时效性——新闻保鲜度是判断 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 广播电视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灾难新闻报道中广播的崛起 • 肯尼迪遇刺,记者车上一片混战。
陈力丹
传媒报道一般的新闻可以按照日常生活 中对事实的理解办,对涉及他人名誉的新 闻,则需要采取普通人原则(不要以法官 的姿态评判事实),平衡原则(兼顾各方, 不要偏听偏信)和证据原则(保存采访笔 记和录像)
第三节 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原则
• 议程设置功能 • 1968年,美国学者迈克维尔· 麦考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 肖(Donald Shaw) • 大众媒介通过日复一日的新闻选择和发布,影响 着公众对什么是目前最重要的事件的感觉;在媒 介议程和公众的议程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联系, 即经过一段时间,新闻媒介的优先议题将称为公 众的优先议题
陆定一:“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
DR. F.L.Mott“News is recent report of events”
3.传播说 王中:“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和传播”
4.信息说 复旦大学宁树潘:“新闻是经报道 (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5.美国反常说
•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 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呀”的东 西就是新闻
2、侵犯个人隐私权,纠缠处女膜是否完整
《成都商报》 《小学生被指卖淫续: 当事人被要求再做处 女鉴定》 小标题:昆明法医院 刘氏姐妹中一人“非 处女” 《成都晚报》 《昆明小学生卖淫案 续:家长欲带领两女 儿进京鉴定》 小标题:究竟是否有 人参与造假?
• 刘芳芳的处女膜是否完整是一个无用的证据,如 果刘芳芳的处女膜完整,能证明刘芳在此之前没 有跟人发生过实质性性关系;如果其处女膜不完 整,什么也不能证明。 • 刘芳芳的处女膜是否完整,是案外证据,而媒体 把注意力放在处女膜上,一再把女孩子处女膜是 否完整的隐私放在媒体和公众的放大镜下,是对 未成年人保护的漠视。
• 2、其次表现为作者 自愿充当普通民众 生活的真正代言人, 为基本受众讲话。
《南方周末》首倡 “人文关怀”的办 报策略 《富士康“八连跳” 自杀之谜》
3、作品表现真情实感,捕捉真情实感的瞬间
社会能见度
第二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特点
第一节 新闻价值
一、内涵: 新闻价值 是指新近发生 变动的事实对 新闻传播者传 播新的信息之 需要的满足。
及时性 接近性 显著性 重要性 趣味性
二、分析和评价新闻作品
• 1、重要性 • 这件事影响范围有多大;这件事的冲击力 有多大 • 《“大核”运行逾一年 辐射低于乘飞机》
• 2、趣味性 • 积极的:唤起人们肯定的、欣赏的、同情 的反映,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弱势群体、 妇女儿童、动物世界 • 消极的:唤起人们惊悚、恐惧之感,满足 人们猎奇、窥探之欲,暴力、犯罪、性
Hale Waihona Puke 三个W—— 妇女(women)、金钱(wampum)和坏事 (Wrong doing)基础上,与性、金钱和犯 罪有关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真实——新闻评析第一步
• 事实是客观的、现实的,第一性的 • 材料不一定正确反映事实,材料只有经过 了核实,才能减少误差。 • 《新闻记者》每年首期“某某年十大假新 闻”专栏
三、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作品的第一 评价标准
• 重要性 • 显著性 • 趣味性 • 接近性 • 冲突性 • 人情味 西方对灾难、犯罪、隐私、内幕等的报道, 突出新闻的反常性、刺激性、猎奇性等
娱乐主义新闻观
• 普利策《纽约世界报》 • 赫斯特《纽约新闻报》 • “黄色新闻之争”
信息精确新闻观
• 《纽约时报》 “刊载所有适合刊载的新闻” • 电影《真相至上》 瑞秋 雷 艾丽卡 FBI 危害国家安全罪 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 保护消息来源
中 外 新 闻 作 品 评 析
崔 珊 恒
绪论
• 一、课程介绍 新闻评析就是对 新闻作品进行价值判 断,通过分析、阐释 和评价新闻作品,来 总结新闻采写经验及 规律,从而规范新闻 写作,引导受众正确 接受和认知新闻作品 的内涵。
二、考核方式与标准
讲课理论加案例分析,同学积极参 与讨论,平时成绩30%,期末70%
案情流向
高潮 • 6月1日 刘莉莉再做处女膜医 学鉴定为刘芳芳造假 • 6月4日 昆明警方承认:小学 生卖淫案不成立,涉 案人员被停职 • 6月5日 五华区检察院发现处 女膜鉴定破绽,经公 安机关调查陈艳浮出 水面
结局 • 6月9日 警方通报刘仕华、张安芬 因涉嫌“容留妇女卖淫罪” 对刘仕华刑事拘留,对张 安芬取保候审 • 7月20日 陈艳被被昆明市公安局五 华分局处“收容教养”半 年。 新华网
案情流向
起因 • 3月16日 刘仕华、普恩华、王 某某、张安芬、刘芳芳、 刘莉莉被昆明市五华公 安分局以“卖淫嫖娼罪” 被非法传唤 • 3月17日 因证据不足六人被集 体释放 发展 • 3月19日 刘家做法医学鉴 定和医学诊断,刘芳芳、 刘莉莉轻微伤,刘莉莉处 女膜完整,刘芳芳处女膜 陈旧性破裂,普恩华肋骨 骨折。 • 3月20日刘仕华一家要求 赔偿20万 • 5月13日 五华区检察院介 入事件调查
• 3、接近性 新华社分社 • 4、时效性 • 5、显著性 名人效应
第二节 追溯新闻采访过程
• 1、分析消息来源 《破解富士康员工的自 杀“魔咒”》
2、分析记者提问 《鲁豫有约》鲁豫 《康熙来了》蔡康永
3、探讨新闻写作的得失
准确 (知识、时间、 用语) 简洁 易读
Thanks For Your Patients!
第一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新闻本位原则
一、内涵: 新闻本位就是新闻媒体从新闻的一般 原则出发评析作品,考虑新闻报道的 真实性、时效性和新闻价值等要素。
新闻的定义
• 1.事实说
徐宝璜:“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 之最近事实也”。范长江“新闻就是广大 群众预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2.报道说
• 【真相】翁帆在潮州老家的姐姐昨日接受 记者采访时明确告诉记者,今年国庆期间, 杨振宁和翁帆夫妇还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 堂出席国庆庆典活动,“翁帆有没有怀孕, 家里人最清楚”。她同时称,网络上的造 谣者“十分可笑”。中国日报网工作人员 告诉记者,这个稿子因为该稿来源不详, 已经删除了。
【点评】按照媒体的思维逻辑,生孩子也不 算什么新闻,名人除外。当年王菲生女儿, 闹出多大动静?80多岁的杨振宁博士,新 娶的夫人又足以做他的孙女,如果要生孩 子,那肯定是天字号新闻。一家国字号主 流媒体的新闻网站,刊出这样乱七八糟的 八卦新闻,是否有玷污《中国日报》鼎鼎 大名之嫌?
第二节 新闻伦理原则
一、内涵: 新闻界“code of ethics”演变而来, 美国学者克劳福德1924年出版《新闻伦理 学》对新闻评价的伦理原则体系做出了系 统阐述,包括这些类目:1、真实准确2、 公正客观3、尊重他人权益4、保护公众利 益5、品格高尚6、专业表现7、独立自由
二、要求
1、真实准确 2、公正客观 不偏听偏信 《云南幼女卖淫案》 3、尊重他人权利 保护个人隐私
《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
【刊播媒体】中国日报网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28日 【作者】不详 【“新闻”】杨振宁先生向新闻媒体证实,翁帆小姐 已经怀上了。当时面对镜头,杨先生高兴之情洋溢 于表,头颅骄傲高昂。而翁小姐也在旁边娇羞证实, 孩子的确是杨先生的。现在时间过去了近3个月, 经多方打听,翁帆小姐确已有3个月的身孕,并正 在家中静养保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