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及鉴别1

合集下载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模板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模板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1、急性心包炎:有胸闷胸痛、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的病史,但疼痛于深吸气时加重,不伴有休克。

心电图除aVR导联外,多数导联有ST段呈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血清酶无明显抬高。

2、急性肺栓塞:肺动脉大块栓塞时,常引起胸痛、气急、休克,但又右心负荷急剧增高的表现。

右心室增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以及发热及白细胞增加。

心电图示电轴右偏I导联出现S波或原有S波加深。

III导联出现Q波及T波倒置,aVR导联出现高R波,胸导联过渡区向左移,右胸导联T波倒置,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不同。

3、主动脉夹层:未发作时可无症状,发作时可具有剧烈的胸痛,其疼痛通常为撕裂样,一开始即可达到高峰,多放射至背部、腹部及下肢,两上肢血压和脉搏不一致是本病的重要体征。

4、急性冠脉综合征: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时心电图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似,但诱因不如稳定性心绞痛典型,常在休息或轻微活动下即可诱发,疼痛更剧烈,持续时间长,可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心电图有典型的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增高,可有白细胞及血沉增高。

5、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前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并不局限于前胸,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

该患者间断有刺痛感,不排除合并肋间神经痛。

6、心脏神经症:患者常诉胸痛,但为短暂的刺痛或持久的隐痛,常喜欢不时的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性呼吸,疼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于疲劳之后出现,而非疲劳当时,作轻体力活动反觉舒适,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或在10多分钟后才“见效”,常伴有心悸、疲乏、头昏、失眠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7、肺心病:本病发展缓慢,多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引起不可逆的气流受限,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可有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等表现。

2017继续医学教育冠心病相关心电图表现与鉴别诊断答案

2017继续医学教育冠心病相关心电图表现与鉴别诊断答案

冠心病相关心电图表现与鉴别诊断1、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为:(A)A.有关导联ST段抬高B.有关导联ST段压低C.有关导联T波倒置D.有关导联T波高耸2、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哪项不正确:(D)A.非特异性ST-T改变B.静息心电图半数以上正常C.发作时原倒置T波可以直立D.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出现Q波的主要依据之一3、关于心电图的价值,下列哪项不正确:(D)A.能确诊心律失常B.能确诊心肌梗塞C.辅助诊断房室肥大D.能反映心功能状态4、关于心电图临床诊断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分析和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B.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C.心电图可确诊房室肥大D.心电图可发现某些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有重要作用5、怀疑患者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常规心电图记录应加做:(D)A.头胸导联B.V3R~V5R 导联C.V7~V9导联D.V3R~V5R导联和V7~V9导联6、患者明确诊断为慢性肺心病,给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不能发现的是:(A)A.Rv1+Sv5>2.5mVB.顺时针转位C.低电压D.V1、V2、V3,出现QS波7、患者男性,51岁,发作性胸痛,向左上臂及左颈部放射。

心电图:显示患者有胸痛症状时心电图ST段出现动态改变,Ⅰ、V3~V6、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1~0.3mV,应诊断为:(A)A.心肌缺血B.变异型心绞痛C.急性前壁心肌梗死D.早期复极综合征8、急性心肌梗塞时,对诊断最有价值的心电图改变是:(C)A.Q波>同导联R波1/5B.T波倒置0.2mVC.病理性Q波伴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D.频发室性早搏9、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D)A.心脏破裂B.心力衰竭C.低血压休克D.心律失常10、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的心电图改变是:(A)A.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B.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抬高C.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或T波倒置D.T波高耸11、慢性肺心病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错误的是:(D)A.低电压B.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C.肺型P波D.V4~V6出现酷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S波12、男性,24岁,心电图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

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检查及结果

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检查及结果

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检查及结果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状况在社会上备受瞩目。

心肌缺血是这类病症的一种常见表现。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经典检查方法之一。

在老年人中使用心电图进行心肌缺血诊断,需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一、评价心电图检查的主要指标1. 心电图记录质量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对病人的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记录质量,如肥胖、胸廓变形、肌肉萎缩等,因此医生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克服这些困难,确保记录质量的有效性。

2. ST段变化在心肌缺血过程中,ST段出现异常变化是一个普遍现象。

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同的性别和年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ST段基线和检测标准,因此医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3. Q波、T波变化Q波、T波变化集中反映了心肌缺血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在老年人中的心电图检查中,Q波、T波变化需要特别注意,同时还需要对窦性心律和不同导联下的T波进行考虑。

4. 附属指标心率、心律、心电图形态、心电图波幅、肢体导联、胸导联等都是老年人心电图检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附属指标。

二、常见的心电图结果及意义1. 健康状态在老年人的心电图记录中,如果出现正常的基线、R波、P波、T波等波形,而且不存在心率过快、过慢、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说明病人没有出现明显的心血管疾病症状,身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2. 冠状动脉疾病在老年人中,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

心肌缺血是这类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心电图检查中,如果出现ST段下降、T波倒置、Q波增宽等异常特征,就需要考虑到可能存在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3. 心肌梗死4. 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的心电图检查中,如果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如心率过快、过慢、早搏、房颤等,就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人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检查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性别、记录质量等因素,以克服假阳性、假阴性的影响,确保准确的结果分析。

冠心病的心电图PPT课件

冠心病的心电图PPT课件

右冠脉闭塞的心电图改变
右冠脉一般支配左室下壁、室间隔后1/3及右室,少数人也可以支
配左室的后侧壁,故右冠急性闭塞可引起相应部位的心肌梗死
右冠从近端发出分支向右室供血,远端血管发配左室下壁,由于
右室血管分支较多、心肌耗氧量较小等原因不容易出现梗死,故右 冠急性闭塞时多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冠闭塞发生右室梗死可以出现V1-V4导联的ST段抬高,其特点
的表面无残存的存活心肌,而QR或Qr型提示在穿壁性坏死的表面 有残存的存活心肌,R(r)可能由残存的存活心肌由于梗死周围阻 滞而兴奋延迟产生,其振幅反映残存的存活心肌范围大小
3、间隔q波的消失:很多正常人由于室间隔先除极,使 I、aVL、
V5、V6上出现q波,称为间隔q波。当心室间隔发生梗死时,间隔q 波消失;此外,当右室有严重缺血或发生梗死时,也可有间隔q波 的消失
进展性Q波:是指观察过程中,Q波出现动态变化如Q
波加深和加宽,原无Q波的导联出现小q波等。要诊断进 展性Q波应排除间隙性束支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
QRS波起始部位出现顿挫和切迹:V4-V6导R波起始部
位出现>0.5mm的负向波,提示存在小面积的心肌梗死
病理性Q波区:如果某导联的Q 波未达到病理性Q波的
60%出现增宽的QRS波(QRS>0.12s)
对有典型的心肌梗死的症状,同时发生增宽的QRS波伴急性左心
功能障碍的患者要高度怀疑有否左主干的急性闭塞
左前降支闭塞的心电图改变
左前降支主要支配左室前壁、前侧壁以及室间隔前2/3,个别还可
以绕过心尖支配左室下壁
左前降支闭塞可以出现以下部位心肌梗死:间壁(V1-V2)、前
度和宽度超过下一导的Q波,如 Qv3 > Qv4,Qv4 > Qv5,Qv5>Qv6

冠心病鉴别诊断_

冠心病鉴别诊断_

冠心病鉴别诊断_冠心病鉴别诊断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对于提供及时准确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二、冠心病的定义与病因1.定义: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疾病。

2.病因: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1.心绞痛:典型症状为胸痛或憋闷感,可放照至左肩、左臂、颈部,常伴有恐怖感。

2.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3.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4.突发性猝死: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等急性症状。

四、冠心病的鉴别诊断1.心电图: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异常。

2.血液检查:检查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可判断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严重程度。

3.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确诊的“金标准”,能够明确冠状动脉是否狭窄或阻塞。

4.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判断左心室功能是否受损。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筛查:OSAHS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及时发现并干预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预后。

五、附件附件1:心电图示例图附件2: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报告附件3:心脏超声图像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刑法: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文件,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2.医疗纠纷:指医疗活动中因医生或医疗机构的错误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并引发的纠纷。

3.《患者权益保护法》:我国为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及维护医患关系和谐而颁布的法律。

注: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同时,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参阅附件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

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步骤。

1.临床表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包括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中,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发作特点、持续时间、相关诱因等。

1.1.胸痛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胸痛,特点为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繁,并可放射至上肢、颈部等部位。

胸痛的性质可以是压迫性、闷痛或刺痛,可伴有呕吐、出冷汗等症状。

1.2.心悸心悸是冠心病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反映了心脏负荷的增加。

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心悸、心跳过速或过缓等症状,需要与其他心脏疾病进行鉴别。

1.3.气短冠心病患者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疾病限制了心肌的血供,导致心功能受损。

气短程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日常活动情况来评估,如上楼梯、步行等。

1.4.乏力乏力是冠心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

乏力程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日常活动情况进行评估。

2.病史与体格检查除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病史与体格检查也是冠心病鉴别诊断的重要内容。

病史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体格检查则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征等。

2.1.病史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可以判断其冠心病的遗传风险;个人病史可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等;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等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有影响。

2.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心率检查、心肺听诊等。

血压的增高可以提示冠心病的存在;心率异常可以反映心律失常;心肺听诊可以发现心脏杂音等病理改变。

3.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对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

3.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可以发现ST段抬高、T波倒置、Q波等异常改变,有助于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和位置。

3.2.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心室收缩功能、房室瓣功能等,有助于判断心功能的损害。

冠心病鉴别诊断

冠心病鉴别诊断

冠心病鉴别诊断心绞痛:1、急性心肌梗死:本病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有发热,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

心电图中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

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或重链、肌钙蛋白I或T等增高,血沉增快。

2、肋间神经痛:本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延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痛,故与心绞痛不同。

3、心脏神经症:患者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刺痛或持久隐痛,常喜叹息性呼吸。

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在疲劳之后出现,而不再疲劳的当时,作轻度体力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

含服硝甘无效,或在10多分钟后才“见效”,常伴有心悸、疲乏及其它神经衰弱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1、急性心包炎: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由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

但心包炎的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后者和疼痛在心包腔出现渗液时均消失;全身症状一般不如心肌梗死严重;心电图除avR之外,其余导联均有ST 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2、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

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示I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Q波显著、T波倒置,胸导联过渡区左移,右胸导联T波倒置等改变,可资鉴别。

3、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伴休克。

仔细询问病史,作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测定可协助鉴别。

4、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偏瘫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等可资鉴别5、变异性心绞痛:多为静息心绞痛,以冠脉痉挛为主要表现,心电图存在ST段抬高,应当鉴别,患者ST段抬高超过30分钟,并逐渐演变,心肌酶均为阳性,故该诊断不成立。

冠心病心电图ppt课件

冠心病心电图ppt课件

冠心病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 气短、乏力等。
体征
可能出现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可闻 及收缩期杂音等体征。
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 的风险增加。
性别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家族史
家族中有冠心病患者的人群患病 风险增加。
高血脂
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血脂异 常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
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案例分析
总结词
ST段持续压低
详细描述
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已经坏死,心肌细胞复极 异常持续存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相应导联的ST段持续压 低。
总结词
异常Q波持续存在
详细描述
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坏死导致心肌细胞除极异 常持续存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相应导联的Q波异常持续 存在。
பைடு நூலகம்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高。
吸烟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02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 术。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电波活动,能够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等,每个波形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 用。
置加重,有助于评估冠状动脉狭 窄程度和心肌缺血状况。
心电图监测
持续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观 察其动态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心 肌缺血发作和评估治疗效果。
心电图评估指标
评估冠心病心电图的指标包括ST段 压低程度、T波倒置深度、ST段压 低持续时间等,可综合判断心肌缺 血程度和预后。

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脏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胸痛、心绞痛等。

为了确切诊断冠心病,并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心血管疾病,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鉴别诊断。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并探讨常用的鉴别诊断方法。

一、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下面将列举常用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与体征分析冠心病患者常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胸闷、胸痛、憋闷感,常放射至左肩及上臂内侧、下颌、肩胛等部位。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

体征上,医生常通过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等参数来评估冠心病的可能性。

例如,血压升高可能暗示有冠状动脉痉挛等情况。

2.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心电图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冠心病的电生理改变。

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QRS波群加宽等异常表现,这些改变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等情况。

3. 心脏超声检查(Echocardiography)心脏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的特点,能够实时观察和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检查心脏的室壁运动、心腔大小等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等冠心病的病变。

4.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直接观察冠状动脉腔径和狭窄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插管至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摄影,医生可以直观地评估冠状动脉的通畅情况,确定冠心病的程度和范围。

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诊断方法外,鉴别诊断对于确认冠心病的诊断也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冠心病鉴别诊断方法。

1. 心肌酶谱测定心肌酶谱测定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特异性酶的活性变化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一、前言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且具有较高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能够提供重要的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依据。

二、冠心病的心电图变化1. 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P波和QRS波复合物正常,ST段呈现等电位线或与基线平行。

2. 动态心电图变化冠心病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心电图的表现可能会发生变化。

可见到冠心病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3. T波异常频繁发生的室性早搏可引起T波反转。

4.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ST段与T波融合,T波高尖化。

5.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Q波的出现,QRS波群时间延长。

三、心电图分类根据心电图表现,冠心病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 心绞痛型心电图心绞痛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T波直立或倒置。

2. 病理性Q波型心电图病理性Q波型心电图表现为Q波明显增深和QRS波群时间延长。

3. 阵发性心动过速型心电图阵发性心动过速型心电图表现为心电图突然发生快速心律,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4. 室性早搏型心电图室性早搏型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早搏,伴有T波倒置。

四、致病机制冠心病心电图的改变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的心电异常。

五、临床意义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分析和评估心电图改变有助于发现冠心病的存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心电图示例和相关文章。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冠心病: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

2. 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坏死的疾病。

3. 心绞痛: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胸痛症状。

4. Q波: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时出现的异常波形,代表心肌壁损伤。

5. ST段:心电图上表示心室舒张晚期到收缩早期的电位线。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心绞痛,但有时心绞痛的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二、病史询问1、主诉:患者主要症状的描述。

2、发病背景:患者是否有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既往史。

3、疼痛特点: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方式和持续时间等。

4、前驱因素:诱发疼痛的活动、情绪或其他因素。

5、缓解因素:疼痛的缓解方式及有效性。

6、伴随症状:是否有伴随的呼吸困难、恶心、冷汗等症状。

7、过去治疗:患者是否曾接受过相关治疗,并治疗效果如何。

三、体格检查1、血压测量:检查患者的血压是否正常。

2、心率观察:观察患者的心率是否异常。

3、听诊:听诊心脏是否有异常的杂音。

4、血管触诊:检查周围血管是否有硬化、狭窄等异常。

5、心肺触诊:检查心肺是否有异常。

四、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进行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指标等相关检查。

2、心电图: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是否有异常。

3、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谱,判断是否有心肌损伤。

4、超声心动图: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异常。

五、影像学检查1、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2、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估心肌血供是否正常。

3、CT血管成像:进行CT血管成像,观察血管是否狭窄或阻塞。

六、其他辅助检查1、心功能评估:进行心功能评估,包括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等。

2、药物试验:进行药物试验,评估药物对症状的缓解效果。

3、精神因素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因性疼痛。

七、鉴别诊断1、稳定心绞痛:根据疼痛的特点和心电图结果判断是否为稳定心绞痛。

2、不稳定心绞痛:根据疼痛的特点和血液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不稳定心绞痛。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冠心病的心电特征及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心电特征及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心电特征及诊断方法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其特征和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心电特征及常用的诊断方法。

一、心电特征1. ST段改变ST段是冠心病心电图检查中常见的异常表现。

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ST段可出现抬高或压低的改变。

ST段抬高常见于室壁心肌梗死,而ST段压低常见于心肌缺血。

2. Q波的改变Q波也是冠心病心电图检查中常见的心电特征。

在心肌梗死的情况下,Q波可出现深而宽的改变。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中的Q波改变往往与损害的心肌范围相关。

3. T波的改变T波是反映心脏复极化过程的波形,其改变也常见于冠心病的心电图中。

T波可以出现高尖、平坦、倒置等改变,这些改变与心肌缺血、心脏肥厚等问题相关。

二、诊断方法1. 静息心电图静息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记录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医生可以观察到心脏搏动的异常情况,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2.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能够记录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的检查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到心脏搏动的异常情况,进一步诊断冠心病。

3. 心电负荷试验心电负荷试验是一种通过让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来诱发心脏异常的方法。

在这种试验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体力活动,同时心电图仪器会记录下心脏活动的变化,以辅助冠心病的诊断。

4.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识别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梗死等问题。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心电特征及诊断方法对于确诊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心电图和其他相关检查方法,医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于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同样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方法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简称CA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缺氧。

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

1. 临床症状:冠心病患者常出现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典型的胸痛表现为呈剧烈、持续性的胸骨后或胸骨旁疼痛,可向左肩、上肢及颈部放射。

心悸和气短则是缺血性心肌病变的常见症状,有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等。

2.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ECG检查是判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异常改变,这些都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冠心病的心电图变化可分为劳力性心肌缺血、休息性心肌缺血和变异型心绞痛等类型。

3.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检查可以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情况。

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会释放出心肌酶谱异常。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是常规的心肌酶谱检测指标。

4. 心肌断层显像:心肌断层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简称MPI)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心肌灌注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MPI能够评估心肌缺血和灌注异常的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和病变范围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5.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为准确的方法之一。

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借助X射线摄影技术观察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和血流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具有直观、准确、可靠的特点,是冠心病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完整版)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完整版)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完整版)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冠心病的鉴别1、胸膜炎: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

也是冠心病的类似病症的主要的一方面。

2、心肌炎: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3、心包炎: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冠心病的诊断1、看症状:是否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伴有压榨感、憋闷、濒死感,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2、心电图:症状异常的患者进行心电图后可出现ST段和T波的改变,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可进行诱发试验,做运动平板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

3、心脏超声: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进行心脏超声,查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脏会出现局部的运动障碍,收缩减弱。

4、核素心肌显像: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可反映心肌供血状况,显示患者有无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作为是否进行冠脉造影的依据.5、CT冠脉造影:CT冠脉造影可以看到血管腔的充盈情况及血管壁上的情况,但有时会受到呼吸、心跳的影响,出现假阳性。

6、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记录显影过程,用以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病变。

7、血管内超声:冠脉造影时管壁上出现不稳定斑块时,可进行血管内超声,能看到血管壁的情况。

预防冠心病首先应从生活起居开始,少食胆固醇含量及热量高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体重,控制血压和血糖,多进行有氧锻炼,适当运动有利于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活动耐力.。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八大误区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八大误区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八大误区1、在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中存在的三种认识:1)客观评价心电图:指南确立了心电图的地位;2)不认可心电图:冠心病心电图检出率仅为30%-50%,而50%以上的患者心电图表现正常;3)看到Q波就诊断为心梗,见到ST-T改变就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冠心病心电图中存在的诊断误区诊断误区一:不能很好地运用运动试验诊断和评估冠心病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没有进行运动试验就做了PCI,是误区还是怕承担责任?运动试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给予心脏负荷试验,冠状动脉狭窄处的血流量不能随运动负荷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多,即发生病变相关部位心肌缺血。

运动试验禁忌证1)近期内心绞痛频繁发作及不稳定心绞痛;2)休息心电图已有明显缺血性改变或有心梗改变者;3)急性心梗4)心脏明显扩大并有心力衰竭者;5)严重心律失常者;6)高血压患者,血压>160-180/100-110mmHg者;7)心脏瓣膜病,心肌病机其它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妊娠、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肺气肿及患有其它严重疾病者;9)电解质紊乱或服用强心甙;10)年龄>65岁、体弱、活动不便及拒绝做运动试验者。

回归运动试验没有心电图远东实验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是不全面的检查。

积极广泛稳妥地开展运动平板试验可以发现更多的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高危人群。

对高危人群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可有效地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诊断误区二:对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的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心肌缺血的患者,没有进行过动态心电图检测。

DGG监测证明,缺血性心室颤动是心脏猝死的首要原因。

2009年ACC/AHA心电图标准化及解读指南指出,若不应用DGG进行检测和评估,大约80%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症状缺血事件不能被检出。

诊断误区三: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地位在下降目前,心肌梗死的诊断过分依赖心肌酶学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三大心电图特征: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及缺血性T波演变。

冠心病的心电图

冠心病的心电图

冠心病的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1)常用心电图导联:肢体导联:包括三个双机肢体导联和三个加压单级导联(aVR、aVL、aVF)胸导联:为单级导联。

探查电极安放在胸前固定的位置、常用的导联有V1~V6[1]。

(2)各波段及间期的意义:P波:代表右心室除极Ta波:代表心房复极P-R间期:激动经心房、房室结、传到普肯野氏纤维的时间。

QRS波群:代表左右室除极。

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开始复极这段时间。

T波:为心室左右心室复极波。

Q-T间期:是自QRS开始至T波终点的时间。

2.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危险性及预后的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

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高,是冠脉病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

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变主要为T波型的改变。

而损伤型心电图的改变主要为ST段的偏移及形态改变。

一般ST段异常与静息电位减小和除极异常有关,T波的改变与动作电位时间有关。

ST段抬高的机制:由于损伤区细胞除极不全,Na+内流减少,使细胞表面阳离子增多,与正常细胞表面间存在电位差,形成损伤电流。

这种损伤电流在收缩期持续存在,且这种损伤电流的阳极向着缺血期的心肌,故使ST段抬高[2]。

二、胸痛冠心病的患者常有类似心绞痛的胸痛。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急性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有稳定性与不稳定性之分。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本病多见于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40岁以上男性、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胸痛为其主要症状。

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1. 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属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范畴。

心电图(ECG)是一种简便而又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2. 心电图测量参数2.1 心率(HR)心率是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

2.2 心电图波形心电图呈现了心脏在不同时间点的电活动。

波形包括P 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复极。

3. 冠心病心电图的特征3.1 缺血性ST段压低或抬高缺血性ST段压低或抬高是冠心病心电图的典型表现。

ST段压低反映心肌缺血、心肌供血不足;ST段抬高则可能表示心肌梗死。

3.2 T波倒置或高耸T波倒置或高耸也是冠心病心电图的常见特征。

倒置的T波可能表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

3.3 Q波出现Q波的出现常常暗示心肌梗死的存在。

Q波宽度和深度与心肌损伤的程度相关。

3.4 ST段、T波、U波异常ST段、T波、U波异常可能是冠心病心电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5 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等。

4. 心电图诊断标准4.1 疑似冠心病心电图ST段压低/抬高T波倒置/高耸Q波出现ST段、T波、U波异常心律失常4.2 试验性诊断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负荷试验4.3 确定性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I)心脏超声检查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请查阅附件文件。

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及其导致的心肌病变。

6.2 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的一种检查方法。

6.3 ST段ST段是心电图中从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水平段。

6.4 T波T波是心电图中QRS波群之后的正向或负向波形。

6.5 Q波Q波是心电图中QRS波群之前的负向波形。

疑难心电图案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级)——心电图精解

疑难心电图案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级)——心电图精解

疑难心电图案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级)——心电图精解患者女性,82岁。

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级)。

上图分别为心电图Ⅴ1和Ⅴ5连续记录。

该心电图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应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V1窦性P波频率62~65次/分,P4、P7、P14波提前出现,配对间期基本相等,代偿间歇不完全,系房性期前收缩。

其中P7波顺传心室,P4、P14波因P-R间期太短而未能顺传。

QRS形态有5种:①V1呈QS型、V5呈R型、R波平顶错折,时间0.14秒,系窦性P波顺传,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P-R间期0.15~0.18秒,当P-R间期0.18秒时,是否存在一度右束支传导阻滞尚难确定。

②V1呈rs型,如R2、R4、R8等,V5呈R型,如R9、R11等,时间0.14秒,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或无相关P波,配对间期大致相等,代偿间歇完全,属室性期前收缩,大部分呈二联律。

③V1呈rsR′型,V5呈qRs型,时间0.13秒,延迟出现,其前虽有窦性P波,但P-R间期0.09~0.11秒,故考虑P波与QRS波群无关,为室性逸搏,其逸搏周期固定1.36秒,可能起源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区附近。

④V1呈QS型,如R3,时间0.10秒,其P-R间期0.18秒,与前一搏动的R-R间距刚好为室性逸搏周期,属窦性P波顺传激动与心室性逸搏激动在心室内相互融合,即室性融合波引起波形正常化。

⑤V5的R5提早出现,其前无P′波,QRS波群呈R型,代偿间歇完全,为交接区性期前收缩;而V5的R12延迟出现,其P-R间期0.08秒,与前一搏动的R-R间期1.32秒,较室性逸搏周期短0.04秒,QRS时间0.13秒,其形态与其他QRS期前收缩不一致,考虑为交接区性逸搏与室性逸搏的融合波,以前者激动大部分心室肌。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顺传与未顺传),偶见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大部分呈二联律;偶见交接区性逸搏与室性逸搏的室性融合波群;频发室性逸搏伴室性融合波群(其波形正常化);V5T波直立提示有原发性T波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70岁。急性ST抬高约5min时,发生了心室颤动
急性ST段抬高的人群中,发生的心室颤动触目惊心!
男,56岁。急性抬高1:40s,诱发心室颤动
ST抬高引发心室颤动
❖谢谢!
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病理性 Q波存在。 临床意义:患者可逐渐开始体力活动。
4、陈旧性期:
时间:4~6月以后。 心电图:ST段在等电线上,T波恢复正常或固
定不变,病理性Q波。如小范围梗死, 病理性Q波可变小或消失。
近年来,对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溶栓或介入性治疗后, 可显著缩短整个病程,并可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 图表现,可不再呈现上述典型的演变过程。
“冠状T”。 (4)缺血性T波改变常呈定位分布 (5)缺血性T波多有动态改变
2、缺血性ST段变化
(1)ST段平坦延长:在基线上平直延长>0.12S, 常见于以R波为主的导联,并在早期出现。
(2)缺血性ST段降低:以R波为主的导联降低 ≥ 0.05mV (0.5mm)(Ⅲ导联除外)。 常见的几种类型:①水平型:R波顶点垂线 与ST段的交角等于90度°。②下垂型: R波 顶点垂线与ST段的交角>90 ° 。③近似缺 血型:R波顶点垂线与ST段的交角 <90 ° , >80 ° ,而且下移>0.075mV
❖变异型心绞痛:
特征性表现为病变部位的导联 :
1、ST段抬高,并伴有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通常见 于V2~V6导联,特别是V4~V6。ST段抬高一般是显著 的,有时呈单向曲线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表现。 发作缓解后ST段迅速恢复正常。
2、发作时T波增高,缓解后T波倒置。
3、一过性心律失常、一过性Q波、一过性QT、U波的
160/100mmHg以上者 (6)急性心包炎、心肌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7)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骨骼、关节等疾患
3、阳性标准:①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缺血型下移 ≥0.1mV,持续时间>2分钟 ②运动中出现心绞痛 ③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④ST段抬高,很少见
运动诱发急性ST抬高7min时,发生了心室颤动
变化。
用药前
用药前后
用药前狭窄80%
用药前后
典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发作时ST段降低
❖T波低平、双向或对称性倒 置 ❖若心电图不正常,发作时无 “假性改善” ❖发作时很少出现心律失常 ❖运动试验可出现阳性改变 ❖以后若发生心肌梗死,部位 难以预料
❖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降低 ❖T波直立高大
❖发作时有“假性改善” ❖约半数发作时伴有心律失常, 以室早及AVB多见 ❖运动试验很少出现阳性改变 ❖以后若发生心肌梗死,其部位 往往是心绞痛时ST段抬高的部位
大家好
窦性心律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通常P波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高 ,II、III、aVF导联P波直立。 ❖正常窦性心律时心率在60-100次/分
正常心电图
各型冠心病的心电图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 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分为五 种临床类型
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 的辅助试验
(一)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1、适应症: ⑴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病人进行鉴别诊断; ⑵评估冠心病病人的心脏负荷能力; ⑶评价冠心病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 ⑷进行冠心病易患人群流行病调查筛选实验。
2、禁忌症: (1)急性心肌梗死 (2)不稳定心绞痛 (3)心力衰竭 (4)中、重度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 (5)严重的肺部疾患或高血压,血压超过
3、坏死性改变:
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由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 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坏死的这一片心肌不能除 极,自然就不会产生心电向量,因此,心电综合向量背离梗死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 三要素:
1、病理性Q波(坏死改变) 1)Q波增宽>0.04S 2)Q波加深>1/4 R
(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前间壁:V1、V2、V3 ❖前壁: V3、V4、V5 ❖广泛前壁:V2~V5(V1)(V6) ❖高侧壁:Ⅰ、AVL ❖侧壁:V5、V6、V7 ❖下壁: Ⅱ、Ⅲ、AVF ❖正后壁:V7、V8、V9 ❖右室:V3R、V4R、V5R
❖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
❖V1~V3导联ST段抬高,aVL导联ST段抬高,aVF导联ST段下降,提示左前降支近段 闭塞
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 并出现病理性Q波。
2、均合并下壁、后壁心肌梗
死。
3、临床可有右心功能不全的体 征和血流动力学障碍。
3、不出现病理性Q波
4、临床症状及酶学检查符合心
肌梗死改变
(三)心房梗死
(四)持续性ST段抬高的
心肌梗死
当心室肌梗死合并有下列心
电图改变,可考虑同时有心
房梗死的可能。
1、P-R段移位:升高或压低。
❖ 一、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 二、心绞痛型冠心病 ❖ 三、无症状型冠心病 ❖ 四、缺血型心肌病型冠心病 ❖ 五、猝死型冠心病
心肌梗死
(一)特征性改变:
1、缺血性改变:
冠状动脉闭塞后最早出现的改变是缺血性T波改变, 最初期,表现为T波振幅增高,双肢对称(心内膜缺 血),缺血进一步扩展至心外膜,使外膜面复极延迟 晚于心内膜,复极程序发生改变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心脏的耗氧量较其它脏器为高,在心肌供血不足时首 先表现为缺氧,心肌的有氧代谢降低,能量供应减少 ,细胞内K﹢丢失较多,使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及复极 顺序发生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高大的T波
❖前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V2~V6)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倒置T波
❖前壁心外膜下心肌缺血(V2~V6)
2、损伤性改变:
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出现心肌损 伤,由于心肌损伤,产生了损伤电流或除极波受阻,而出现损 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在超急期,ST段斜形抬 高,与高耸的T波相连。在急性发展期,ST段凸面向上抬高呈 弓背状,并与缺血性T波平滑地连接。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 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展,发生坏死。
2、P波增宽、粗钝、畸形并有
动态变化。
3、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
,出现较为持久的房性心律
失常。
4、常伴有其他心肌梗死的表现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一)心电图复极变化
1、缺血性T波变化 (1)T 波形态改变:双肢对称、波形变窄、顶端变
锐。 (2)T波振幅的改变:左胸导联T波振幅逐渐降低
进一步所有导联T波低平。 (3)T波方向的改变:T波双向或倒置,甚至呈
3、U波的变化: 在T波直立的导联出现U波倒置 4、Q-T间期的变化 :降低。
2、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或不完
全性左右束枝阻滞、房内阻 滞等。
3、心律失常:各种早搏及心 房颤动,以室早
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静息时心电图:约半数患者在正常范围,也可能有
❖III°AVB,除I、aVL外所有导联ST段明显抬高。造影显示左前降支中段(A)、右冠状 动脉近端闭塞(B)
二、不典型心肌梗死
(一)非Q波型心肌梗死: (二)右室心肌梗死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1、V3R、V4R、V5R
1、普遍导联ST段较显著的 抬高或压低。
2、T波双向或倒置,双肢对称 ,有时仅见T波改变,出现巨 大而倒置的T波ST波,并有 动态变化。
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和T波的异常。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1、ST段偏移,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mV以 上,发作缓解后恢复。
2、T波倒置,原有T波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 直立(所谓“假性正常化”)。
3、一过性心律失常、一过性Q波、一过性QT、U
男, 54岁。 多支病变,心绞痛发作时,大面积前壁缺血
2、急性期:
时间:开始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 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
病理性Q波或呈QS形、T波由直立 转为倒置并逐渐加深。心肌坏死、 损伤、缺血的心电图特征在此期
可同时存在。 临床意义:早期应严格卧床,并对患者进行
严密观察。
3、亚急性期:
时间:数周至数月,一般为6周至6个月。 心电图: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线,
❖Ⅱ、Ⅲ、aVF、V5、V6 导联ST段↑,V1~V4 导联ST↓,提示下壁、前侧壁AMI;右上图显示左回旋支中段闭塞

Ⅲ导联ST抬高>Ⅱ导联,I和aVL导联ST段压低,提示右冠受累;V1导联ST段抬高,提 示病变位于右冠近端,与造影结果相符(A为支架前,B为支架后)
❖V1~V5、I、aVL、aVR导联ST段抬高,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V1、V2导联Q RS波群呈R型,II、III、aVF、V6导联ST段压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次全闭塞( 上),右冠状动脉正常(下)
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 2、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损伤改变) 3、 T波倒置(缺血改变)
(二)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及分期
1、超急性期:
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大多在3小时内) 心电图:1)ST段斜形抬高、T波高耸。
2)急性损伤阻滞:QRS振幅增高 及轻度增宽。
临床意义: 此期因图形不典型, 容易漏诊。 心肌尚未坏死,处于可逆阶段,早期积极的治疗十分 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