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制度的历史沿革 - 副本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 内部牵制阶段: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通过岗位分离、限制接近、定期盘点等手段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控制。

2.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组织规模的扩大,自发性的内部牵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于是内部控制制度应运而生。

1972年的美国水门事件成为推动内部控制进一步发展的导火索,1977年美国颁布《国外反贿赂实务法案》,这是美国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
式出现的内部控制规定,强制性的内部控制制度由此揭开序幕。

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合理保证其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项要素。

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在此阶段,内部控制不再局限于审计领域,而是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各个方面。

同时,内部控制的要素也变得更加完整和系统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框架。

5. 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部控制阶段: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内部控制逐渐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形成了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个阶段的内部控制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还强调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和预测,从而更加全面地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以上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的信息,仅供参考。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我国监事会制度研究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我国监事会制度研究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我国监事会制度研究摘要监事会制度虽然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但由于我国公司监事会在自身建设上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导致其在现实运作中被边缘化、虚置化和形式化,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这极不利于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想要克服这种困境,就应在继续坚持该制度的同时与时俱进的对其进行创新完善并在执行中贯彻落实,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服务。

关键词:公司法修订草案;监事会制度;独立性;监督一、我国监事会制度的立法和发展现状(一)我国监事会制度的立法现状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第八十二条对营利性法人的监督机构做了明确规定,要求营利性法人须依法设立监事会或监事等监督机构,依职权对法人财务进行检查,对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

我国《民法典》秉持“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采取“提取公因式”的办法,将《公司法》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定写入“总则”编。

整个看来,《民法典》总则编关于法人和营利法人的一般规定,几乎可以取代现行《公司法》的总则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通性规则[1]。

所以现行《公司法》对监事会制度的规定与《民法典》总则编的内容保持一致,并对该制度做出更加细化的设计,具体体现在现行《公司法》第五十一条至第五十六条、第一百一十七条至第一百一十九条,分别是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的设置所做的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定。

2021年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一审稿”)进行了审议。

2022年年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二审稿”)进行第二次审议。

对比之下,一审稿对现行公司法实质新增和修改70条左右,二审稿在一审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40余处修改,这就导致规定监事会制度的对应条文发生改变。

具体而言,二审稿第七十六条至第八十三条针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做出规定,第一百三十条至第一百三十三条对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做出规定。

底稿目录

底稿目录

第一章发行人基本情况1-1报告期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决议请提供报告期历次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议案与决议。

1-2股份公司设立以来的历史沿革情况变更的营业执照、历次备案的公司章程以及相关的工商登记文件。

1-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情况注:主要股东指持股5%以上的股东1-3-1发行人控股股东的组织结构(包括参控股子公司)。

1-3-2发行人的组织结构(参控股子公司、职能部门设置)。

1-3-3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1-3-4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如为自然人的,应提供关于国籍、永久境外居留权、身份证号码以及住所的说明。

1-3-5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1-3-6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持有发行人股份是否存在质押或权属争议情况的说明及相关文件。

1-3-7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起人及主要股东及作为股东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作出的重要承诺及其履行情况的说明。

1-3-8发行人截至目前10名股东名称、持股数量及比例、股份性质的说明。

1-4发行人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的情况1-4-1发行人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若在报告期新设子公司,请提供设立的工商登记材料。

1-4-2发行人重要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的其他合作方情况和相关资料。

1-5员工及其独立情况1-5-1关于员工人数及其变化、专业结构、受教育程度、年龄分布的说明。

1-5-2执行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情况的说明。

1-5-3劳动合同样本。

1-5-4发行人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情况的说明。

1-5-5社保及公积金证明、相关费用缴纳凭证。

1-6资产权属及其独立情况1-6-1房屋所有权证。

1-6-2土地使用证。

若存在租赁土地,请提供租赁合同。

1-6-3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权属说明。

公司管理制度的历程

公司管理制度的历程

公司管理制度的历程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公司管理制度作为组织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公司管理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公司管理制度的起源公司管理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工会等组织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管理制度。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企业组织逐渐崛起,管理制度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

公司管理制度的起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 工业革命前期:在这一时期,公司管理制度还比较简单,主要以家族式管理为主。

一些小规模家族企业通过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约定进行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2. 工业革命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制度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实施。

公司开始建立起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如组织结构、管理层级、绩效考核等。

三、公司管理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1. 初期阶段:在公司管理制度的初期阶段,主要以集权式管理为主。

企业主要依靠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来进行管理,管理制度相对简单和混乱,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

2. 中期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需求的增加,公司管理制度进入了中期阶段。

企业开始建立起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如组织结构、职权分配、流程规范等,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3. 现代化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公司管理制度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企业逐渐采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管理工具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四、公司管理制度的影响因素公司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

1.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产业竞争、市场需求、社会文化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来应对挑战和机遇。

2. 内部条件因素:内部条件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组织结构、员工素质等。

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与之同时,国务院赋予 中央有关部门部分证券监管的职责,形成了各部门共管的局面。国家计委根据证券委的计划建议编制 证券发行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和归口管理证券机构,报证券委备案;财政部归口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对 其从事与证券业有关的会计事务的资格由证监会审定;国家体改委负责拟订股份制试点的法规,组织协调有关试点工作,同企 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中央企业的试点。
我国证券交易所是由地方政府建立起来并管理的因此初期的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由地方政府直接任命证券交易所由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管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总经理由证券交易场所所在地人民政府会同证监会提名理事会聘任报证券委备案随着沪深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发展为全国性的市场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主对交易所管理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国务院就此作过调整
第三阶段:从1997年底到现在,初步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
1997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形势,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这次会 议决定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垂直领导,加强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统一监管。1999年7月1日生效 的《证券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从而以证券市场基本大法的 形式,肯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总体上看,这项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截止2000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3791.70亿股,市价总值达 48090.9亿元,相当于GDP的57%。10年中,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累计筹资近10000亿元。其中,2000年境内筹资1541亿 元,加上境外上市公司和红筹股筹资,我国上市公司当年筹资金额3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3%.宝钢等特大型企业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的顺利发行上市, 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承受大盘股的能力明显增强。中石化、中石油等特大国有企业海外路演、和发 行上市成功,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已经消除。

监事会工作制度(11篇)

监事会工作制度(11篇)

监事会工作制度(11篇)监事会工作制度 1为规范公司运作,完善监督机制,维护股东和公司的合法权益,提高监事会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劵法》、《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和《集团有限公司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工作定位与目标监事会是股东会常设的投资发展监督管理机构,代表股东会对公司和项目进行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经营管理,承担着公司经营管理和项目投资发展的监督管理责任;同时,还承担着对股东资本运作、保值增值的管理责任。

通过行使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投资管理、目标管理等四大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公司的资金管理体系、投资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融资发展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对关系公司和项目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组织建立起公司机构的规范运作模式。

二、工作制度与要求为切实有效履行管资金、管项目、管投资的工作职能,监事会实行股东会和股东会主席的领导下的“监事长负责、监事分管”的工作制度,以确保股东会和股东会主席制定的各项战略方针的有效执行。

(一)监事长1、根据股东会领导的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及项目发展需要,主持召开监事会会议,分析工作情况和形势,深层次地剖析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2、经常带着问题或课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组织开展监事会业务工作,为公司领导管好资金、管好项目与管好投资。

3、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监督事会的日常工作,对公司和项目各项重要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4、以对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认真做好各类收发文件的审批、监事会工作报告的签署以及其他重要事项的处理;5、在努力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监事长还要完成股东会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二)资金管理监事1、认真领略股东管资金的思路,制定股东和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股东和企业的资金安全与保值增值。

2、根据股东会的资金经营理念,制定股东资金经营借贷方案、投资融资方案、利润分配方案,报股东会审批后组织实施,实现股东资金经营利润与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董事会,监事会换届法规汇总

董事会,监事会换届法规汇总

董事会,监事会换届法规汇总董事会、监事会换届法规汇总⼀、董事、监事提名(⼀)董事由股东代表或董事长提名,股东监事由股东单位提名。

建议:股东董事、监事统⼀由股东单位提名,独⽴董事可由股东、董事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及监事会提名,职⼯董事、监事由职⼯代表⼤会选举产⽣,职⼯监事需党委核准。

依据:(1)《公司章程》第⼗六条发起⼈股东在董事会、监事会中席位保持不变;(2)《董事会议事规则》第五条董事由股东代表或董事长提名……;(3)《股东⼤会议事规则》第⼆⼗⼋条董事、监事提名,由股东单位按股权⼤⼩依次提名⼀⼈……;(4)《独⽴董事⼯作条例》第九条独⽴董事通过下列⽅式提名:1.单独或者联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直接向股东⼤会提名,但每⼀股东只能提名⼀名独⽴董事;2.董事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提名;3.监事会提名;(5)《监事会议事规则实施细则》第五条股东代表监事由股东⼤会选举产⽣,职⼯监事由⼯会组织会议推选,党委核准产⽣。

(⼆)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构成。

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独⽴董事应占三分之⼀以上,董事长⼀名,副董事长两名,董事会设职⼯代表董事⼀名。

监事会由九名监事组成,设主席⼀名,可设副主席。

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公司职⼯代表组成,由九名监事组成,其中职⼯代表监事三名。

依据:(1)《董事会议事规则》第九条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董事由股东⼤会选举,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资格认定。

其中,独⽴董事应占三分之⼀以上,独⽴董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独⽴董事⼯作条例》⾏使职权。

监管部门对独⽴董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董事会设职⼯代表董事⼀名。

(2)《公司章程》第四⼗六条董事会设董事长⼀名,副董事长两名……。

(3)《董事会议事规则》第五条……董事可有公司职⼯代表,通过公司职⼯代表⼤会或其它民主选举产⽣。

(4)《董事会议事规则》第⼗条⾼级管理⼈员担任董事,由股东⼤会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选举,并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资格认定。

监理制度的发展沿革

监理制度的发展沿革

监理制度的发展沿革一、引言监理制度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的一种管理体制。

它的浮现和发展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监理制度的发展沿革,包括其起源、发展过程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二、监理制度的起源监理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造工程。

在古代,为了确保建造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雇佣了一些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些人员被称为“监工”或者“监造”,他们负责监督施工过程、检查工程质量、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这种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可以看做是最早的监理制度的雏形。

三、监理制度的发展过程1. 古代监理制度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建造工程越来越复杂,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古代,监工的职责逐渐扩大,不仅包括对施工过程的监督,还包括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对施工材料的检查等。

同时,监工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他们成为了工程施工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2. 现代监理制度的浮现现代监理制度的浮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问题,一些国家开始引入监理制度。

最早引入监理制度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

英国于1834年成立了第一个专门从事工程监理的机构——皇家工程师学会。

法国也于同一时期成立了专门的监理机构。

3. 监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监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20世纪,各个国家相继建立了监理制度,设立了专门的监理机构。

同时,监理制度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包括工程建设,还包括了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

监理机构的职责也逐渐扩大,不仅包括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还包括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对工程变更的审核等。

四、监理制度的现代化发展趋势1. 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监理制度也逐渐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视和监测,利用大数据分析工程数据,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工程质量评估等。

有关监事会的知识点汇总

有关监事会的知识点汇总

监事会是一家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监事会由公司股东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确保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

本文将介绍监事会的定义、职责、组成和运作方式。

一、监事会的定义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机构,旨在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它是独立于董事会的组织,直接受股东大会的监管。

二、监事会的职责监事会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公司经营活动:监事会负责监督公司董事会的工作,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

2.审计公司财务状况:监事会负责审计公司的财务状况,确保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3.监督董事会决策:监事会对董事会的重要决策进行监督,确保董事会的决策符合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

4.保护股东权益:监事会代表股东利益,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股东的利益。

5.提供建议意见:监事会向董事会提供建议意见,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三、监事会的组成监事会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角色:1.监事会主席:监事会主席是监事会的领导,负责组织和协调监事会的工作。

2.监事:监事是监事会的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监事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客观地履行监督职责。

3.监事会秘书:监事会秘书是监事会的工作人员,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协助监事会的日常工作。

四、监事会的运作方式监事会的运作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定期会议:监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审议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和重大决策等事项。

2.不定期会议:监事会在需要时召开不定期会议,讨论和决策公司重要事项。

3.监事报告:监事会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情况和发表监事意见。

4.监事调查:监事有权进行调查,以核实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

5.监事会决议:监事会根据会议讨论和调查结果,做出决议,并通知董事会执行。

五、监事会的重要性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监督公司董事会的工作,保护股东权益,维护公司的健康发展。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及分析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及分析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及分析(一)历史沿革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全过程。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基本特征:1、国有企业众多;2、指令性计划的资源配置方式;3、庞大的政府管理机构;4、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

第二阶段: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对企业实行放权让利。

从1979年开始,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扩权”、“让利”的重要政策,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并于1983年和1984年分别实行了两步“利改税”,将企业实现利润的一部分以所得税和调节税的形式上交国家财政。

第二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以及政企职责初步分离。

从1984年开始,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标志,确认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政企职责可以分开。

以“两权分离”和“政企分开”为特征的多种经济方式,如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应运而生。

第三步:开始触及产权制度的改革。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等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1986年开始兴起企业转让、拍卖,以及企业之间的合并、兼并、收购等。

为有效地进行国有资本所有权管理,1988年,国家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

1.1988年至1990年,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初期,主要是创建机构,配备队伍,开始专职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但并未明确区分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

2.1991年到1995年,初步形成了“两个系统”、“三个层次”、“四个体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思路,即: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监督和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两个系统;各级政府下设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下设的中介性国有产权经营机构和接受国有资本投入的企业三个层次;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经营效益评价、产权转让市场以及立法监督四个体系。

公司成立后组织机构的演变及营业执照变更情况说明

公司成立后组织机构的演变及营业执照变更情况说明

公司成立后组织机构的演变及营业执照变更情况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成立并发展壮大。

在公司成立后,其组织机构和营业执照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从公司成立初期到现在的组织机构演变及营业执照变更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一、公司成立初期的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初期,组织机构一般比较简单。

通常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职工代表大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的决策。

监事会主要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和监督进行监督。

职工代表大会是公司内部的劳动关系协商机构,负责协调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公司初期,这些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运作相对简单,一般没有太多变化。

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公司的组织机构也会不断调整和变化。

二、组织机构的演变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组织机构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

在公司扩大规模、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增设一些新的部门或岗位,以适应公司业务变化的需要。

比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会设立市场部、人事部、采购部等各种职能部门,以配合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在组织机构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提拔一些员工担任新的管理职位,也可能会招聘一些新的人才加入公司。

此外,为了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可能还会引进新的管理体系,比如实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或者引进ERP管理系统等。

这些新的管理体系和系统也会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营业执照变更情况随着公司组织机构的变化,营业执照可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更。

一般来说,以下情况会导致营业执照需要变更:1.公司名称变更:如果公司决定更改公司名称,就需要修改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以确保公司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法定代表人变更:如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也需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将新的法定代表人信息更新到营业执照上。

3.经营范围变更:如果公司的经营范围发生变化,比如新增或调整了经营范围的内容,也需要办理相关手续,更新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信息。

监事会管理制度

监事会管理制度

监事会管理制度
监事会管理制度是指监事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
规定,依照有关公司治理的原则,进行组织、职权、程序等方面的
管理和运行的制度。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1. 监事会的组织机构和成员选举:规定监事会的组织结构、成
员的选举条件和程序,以及监事的任期和连任等事项。

2. 监事会的职权和责任:明确监事会的职权范围,包括对董事
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权力,以及对公
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制度等的审查和监督职责。

3. 监事会会议的召开和决议规则:规定监事会会议的召开程序、决议方式和表决规则,确保监事会的决议合法有效。

4. 监事会与董事会的关系:明确监事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协调与
合作关系,包括相互配合、信息共享、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5. 监事会的报告制度:要求监事会定期向股东大会和相关部门报告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等。

6. 监事会的权益保障:保护监事会成员的权益,包括报酬、保险、法律责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监事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国企监事会制度范文(二篇)

国企监事会制度范文(二篇)

国企监事会制度范文第一章监事会的设立和职责1.1 监事会的设立据《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有企业设立监事会,以便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保障公司的利益。

监事会由国有资产监督机构指定的监事组成。

1.2 监事会的职责监事会履行以下职责:(1)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2)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保障公司的财务安全;(3)监督公司的决策过程,确保决策程序合规;(4)监督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监事会的组成和选举2.1 监事会的组成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其中包括1名董事会代表和4名非董事会代表。

董事会代表由董事长提名,非董事会代表由国有资产监督机构指定。

2.2 监事会的选举监事会的选举分为两步:提名和选举。

董事长提名董事会代表,经股东会选举通过;国有资产监督机构指定非董事会代表。

所有监事的任期为3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第三章监事会的职权和义务3.1 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享有以下职权:(1)提出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检查意见;(2)参加重大决策的讨论和决定过程;(3)审核公司财务报告和经营状况报告;(4)监督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5)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提出监督和检查意见。

3.2 监事会的义务监事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1)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2)依法保障公司和股东利益;(3)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4)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监事会的运作和会议4.1 监事会的运作监事会的运作采取集中式管理方式,由董事会代表担任主席,非董事会代表担任副主席。

监事会设立办公室,负责监事会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4.2 监事会的会议监事会至少每年召开4次会议,其中一次会议应当在公司年度报告审议前召开。

会议由主席召集,副主席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会议的召集应提前告知所有监事,并提供会议议程。

第五章监事会的监督和报告5.1 监事会的监督监事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持续监督,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监事会工作方案

监事会工作方案

监事会工作方案一、监事会工作目标监事会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管理结构的必然选择.以财务监督为核心,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公司的资产保值增值,对公司财务活动以及公司董事,经理班子成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股东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

二、监事会的工作原则监事会成员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办事公正、实事求是三、工作职责(一)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履行公司章程情况;(二) 检查企业财务,查阅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三)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资产保值增值及资产运营等情况;(四)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企业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奖惩、任免建议;(五)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体系、规章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六)对企业投融资、产权转让、对外担保、重大资本性支出项目、重大法律诉讼等经营活动行使监督权;四、工作思路1、成立监事会工作服务组,协助监事会主席开展各项工作。

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法律、财务、投资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实现监事会工作横向和纵向双到位。

2、深入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和个别座谈等多种形式,制定建立健全监事会组织机构的具体工作方案,努力构筑上下贯通的监事会工作网络,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提供了有效载体。

要求企业普遍设立联系点,从而形成快速有效的职工民意信息反馈渠道。

积极采集汇总梳理并反馈意见,分层次进行反馈,针对性地抓落实;3、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监事会工作新思路为切实履行好监事会监督职能,通过建立工作制度,整合监督资源,建言献策, 以此来推进和规范监事会工作.1)建立工作制度,提升工作质量,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监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研究解决监事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谋划安排来年工作。

日本监事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监事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监事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作者:刘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6期许多学者针对有效监事制度的建立进行过广泛的研究。

中国公司法的立法目的是,通过改革开放,在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实现国有企业向公司制转变。

可以说,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公司的产生背景,中国的情况具有其截然不同的特征。

而日本作为我们的邻邦,公司法的立法模式与我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通过对日本监事制度变迁及主要内容的研究,在承认两国监事制度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而引出中国法律上的问题,再从日本法律中找到可以改善中国情况的立法论基础,并予以提供相关的立法资料,应该也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日本监事会制度的变迁及特征(一)日本监事制度的变迁“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取经,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结起来的。

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

”因此,有必要首先回顾日本监事会制度的变迁过程。

日本监事是由股份公司的股东会选聘,监督董事会执行业务情况的股份公司常设机构。

1899年,日本仿效德国公司法,遵循政治机构的三权分立原则,将相当于立法机构的股东会作为万能决策机构,董事担负业务执行职能,令其相当于行政机构,而监事仅拥有业务监察权和会计监察权(审计权),令其相当于司法机构。

1950年,日本政府在GHQ主导下,在原有监督机制基础上加入了美国型监督机制,确立了董事会制度的法定地位,将股东会基本决策和选聘董事长的权限让渡与董事会,同时监事的业务监察权也转移到了董事会,监事只保留了会计监察权。

但是,会计监察权力太小,而且监察人一般缺乏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难以对董事会起到严格的监督作用。

1974年日本修订商法,恢复了监事的业务监督权,由此日本形成了既非德国型也非美国型的比较独特的监督体制,即由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监督业务执行的“并列结构”。

此外,因公司发生了多起粉饰会计决算的财务丑闻,为强化监事权限,监事任期由过去的 1 年延长到了2年,大公司还引入了会计监查人制度(审计人制度)(大公司指资本额达5亿日元以上,负债总额达200亿日元以上的股份公司)。

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思考

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思考

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思考林洁【摘要】公司监事会作为内部专门行使监督权的监督机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代表出资人对董事会、董事、经理层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维护出资人利益.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由所有者派出监事会,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是保证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体现所有者意志,减少代理成本和防止“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保障所有者的投资收益、资产增值、资金投入、聘任决策等权益落到实处.本文通过介绍监事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功能、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建立以及笔者所任职企业的监事会工作情况,阐述了目前国企监事会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加强和改进国企的监事会工作谈了自己的思考建议.【期刊名称】《广东建材》【年(卷),期】2013(029)003【总页数】4页(P75-78)【作者】林洁【作者单位】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在于探索一种能够同市场经济相衔接的国有经济实现形式,替代排斥市场机制的国有经济的形式。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法人治理结构、员工持股等几个方面,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和关键。

现笔者拟结合公司治理、新《公司法》以及自己所从事的监事会四年来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监事会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的一些思考。

1 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功能公司监事会作为内部专门行使监督权的监督机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监事会监督权的合理安排及有效行使,是防止董事独断专行、保护股东投资权益和公司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障公司的顺利运营,我国1994年施行的《公司法》中规定了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主要工作流程2014.10.11

监事会主要工作流程2014.10.11

监事会主要工作流程——在规范化基础上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国资委监事会第20办事处李玉萍2014年10月16日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依据是《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2001年2月1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令第283号,共29条),目前还没有进行法律意义上的修订。

《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国资发监督〔2006〕174号,2006年9月28日)印发后,实际上对《条例》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诠释,提出了“加强当期监督,提高监督时效”的要求。

这是监事会工作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大大提高。

要与时俱进地做好监事会工作,除了要依法、合规及遵守相关工作纪律,在具体工作层面把工作事项尽可能列示清楚,编制清晰的制度流程,就能够在具体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快速响应,保证工作效率和效果。

我们办事处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监督检查工作手册》(2013版),包括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工作模板。

经监事会主席批准,自2013年7月1日起印发办事处全体同志。

新录用的公务员和聘用的工作人员到办事处开始工作前,人手一册,不再就工作问题特别讲解。

执行一年多来,效果较好,也与部分办事处分享了我们的成果,目前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准备进行修订。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我们对监事会日常工作主要内容和流程的理解及做法。

一、监事会组织机构及日常管理目前中央企业外派监事会日常工作通过办事处这个机构运行,也可以看作是监事会主席的工作办公室,为以监事会主席名义上报的监督检查报告及各类专项报告、及时反映企业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做好基础工作。

我们办事处是中央企业外派监事会的28分之一,目前在监事会主席领导下对4户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设办事处主任1人、副主任2人,根据监督检查业务、日常行政管理和内部工作协同的需要进行分工,对主席负责。

办事处内设4个组,各负责1户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

为了保证工作效果,办事处内部会适当集中力量对重点子企业或重点事项进行集中或专项检查,也会争取借助于监事会工作局组织的集中重点检查和境外检查弥补检查力量的不足。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0.03.15•【文号】国务院令[第283号]•【施行日期】2000.03.15•【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3号)《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已经2000年2月1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总理朱镕基2000年3月15日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第一条为了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以下简称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

国务院派出监事会的企业名单,由国有企业监事会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监事会管理机构)提出建议,报国务院决定。

第三条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

监事会与企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

第四条监事会管理机构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监事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的联系,承办国务院交办的事项。

第五条监事会履行下列职责:(一)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二)检查企业财务,查阅企业的财务会议资料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三)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等情况;(四)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第六条监事会一般每年对企业定期检查1至2次,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第七条监事会开展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一)听取企业负责人有关财务、资产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汇报,在企业召开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会议;(二)查阅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财务会计资料以及与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三)核查企业的财务、资产状况,向职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必要时要求企业负责人作出说明;(四)向财政、工商、税务、审计、海关等有关部门和银行调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

监事会制度的历史沿革

监事会制度的历史沿革

论监事会制度摘要:公司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法人机关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观念、体制和立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司监事会的功能难以发挥,甚至产生监事会虚化现象。

本文在全面分析公司监事会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功效的基础上,从比较分析各国监事会制度、以及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差异入手,继而探讨我国监事会制度虚化现象产生的根源,试图提出完善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立法对策,以期能为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1章公司监事会制度基本理论一、公司监事会制度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监事和监事会是大陆法系国家“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种传统的制度安排,并由各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其法律地位。

一般认为,监事会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而依法设立的对董事会及其成员和经理层行使监督职能的公司专门监督机构。

从我国《公司法》看,监事会是由股东大会或职工大会选举产生的独立行使监督公司业务执行状况、财务状况和其他公司重大事务的权力的股份公司的法定必设专门监督机关。

从监事会的性质来看,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对对董事会及其成员、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行为行使监督权;从监事会的权利来源看,监事会是投资者监督权的执行主体之一。

监事在英国称Auditor,德国称Mitgliederddes aufsichtstrats,日本称为监察人,我国XX地区称为监察人。

它是由股东大会(或职工)选举产生的,以一定的方式行使公司监督权的行为能力者,监事为监事会的成员。

监事一般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德国、荷兰、奥地利及我国大陆公司法规定监事由公司的职工选举产生。

监事行使职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以日本、我国XX地区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规定监事单独行使监督职权,而以德国、我国大陆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规定监事集体行使监督权,监事组成监事会,以会议的方式集体行使职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监事会制度摘要:公司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法人机关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观念、体制和立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司监事会的功能难以发挥,甚至产生监事会虚化现象。

本文在全面分析公司监事会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功效的基础上,从比较分析各国监事会制度、以及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差异入手,继而探讨我国监事会制度虚化现象产生的根源,试图提出完善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立法对策,以期能为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1章公司监事会制度基本理论一、公司监事会制度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监事和监事会是大陆法系国家“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种传统的制度安排,并由各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其法律地位。

一般认为,监事会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而依法设立的对董事会及其成员和经理层行使监督职能的公司专门监督机构。

从我国《公司法》看,监事会是由股东大会或职工大会选举产生的独立行使监督公司业务执行状况、财务状况和其他公司重大事务的权力的股份公司的法定必设专门监督机关。

从监事会的性质来看,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对对董事会及其成员、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行为行使监督权;从监事会的权利来源看,监事会是投资者监督权的执行主体之一。

监事在英国称Auditor,德国称Mitgliederddes aufsichtstrats,日本称为监察人,我国台湾地区称为监察人。

它是由股东大会(或职工)选举产生的,以一定的方式行使公司监督权的行为能力者,监事为监事会的成员。

监事一般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德国、荷兰、奥地利及我国大陆公司法规定监事由公司的职工选举产生。

监事行使职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以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规定监事单独行使监督职权,而以德国、我国大陆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规定监事集体行使监督权,监事组成监事会,以会议的方式集体行使职权。

各国家和地区公司法一般对监事不作分类,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也不作分类,只有日本等少数国家对监事进行分类二、监事会制度的法律特征(1)法定性。

股份有限公司必须依法设立监事会,这是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

公司监事会的监督权是一种法定职权,监督权有其权力范围,监事会不能超越其权力范围去决定本来属于决策机构或执行机构权力范围的事项,但监督机构有权提出复议和质询等。

监督权的行使不以监督对象同意与否为条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监事会的行为具有法律的强制性质。

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不在于解决纠纷、确认权力或者指定义务,而是对已经存在的法律行为进行鉴定和矫正。

监事会的法定性还表现在:监事会有法定的名称,即名称来源有法律依据。

(2)独立性。

监事会应当按照法律和章程的规定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并排除他人的非法干涉。

独立性是监事会行使职权的基本保证,它能够保证监事会以超然的第三者的地位实施客观的公正的监督。

从公司内部的权力关系看,“监督权既不依附于股东大会的决策权,也不从属于指挥权(即业务执行权),而保持相对的独立,并且由专门的监督机构来行使,如果监督权融于决策权或指挥权(同上),并由同一的机构来行使,那么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从内容看,监事会的独立性一般包括身份独立、意志独立以及财产独立。

因此过去在公司企业中曾经设置的类似于董、监联席会议的内部机构,是违背监事会独立性特征的。

(3)专门性。

监督权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执行机构来行使,只能由特定的机构来行使,否则就是自己监督自己。

公司监事会正是对董事和经理的经营行为进行专门监督的特定机构,监督是监事会的专门职责,监事会以监督为专职,监事会的专门性能够从时间和精力上确保监督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4)权威性。

监事会应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是其施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条件,监事会没有权威,就难以完成法律赋予其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任务。

因此,“地位、职权和素质是构成法律监督主体权威的三个基本要求。

”顾名思义,权威包括权力和威信,一般来说,有权力就有威信,权力和威信是统一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分离,出现有权力而无威信或者有威信而无权力的情形。

如果监事会有权力而无威信,那么监督活动的进行就只能依靠主体的强制和压服,监督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监事会有威信而无权力,那么监督活动的进行虽然能得到被监督者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权力手段,监督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削弱。

当然,监事会的权威还离不开监督者的素质。

第2章各国公司监事会制度比较分析一、监事会的组成与任免机制的立法规定及评析(一)监事会的组成设立监事会,是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约束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监事会是公司的一个重要机构,是依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规定,代表公司股东和职工对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和经理依法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的机关。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监事会,并通过监事会的监督活动,维护公司股东的利益和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监事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l至2名监事,不设立监事会。

根据这一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原则上应当设立监事会,不设立监事会为例外。

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只有在设l至2名监事的前提下,方可不设立监事会。

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

因此,监事会必须由3人以上组成,至于具体人数,可由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在公司章程中作出具体的规定。

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

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二)监事的任免机制监事的任期每届为3年。

监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监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监事在任期内辞职导致监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的,在改选出的监事就任前,原监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监事职务。

(三)监事的任职资格1、积极条件(1)根据《章程指引》,监事由股东代表和公司职工代表担任,公司职工代表担任的监事不得少于监事人数的三分之一;(2)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60条的规定,监事应具有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

监事会的人员和结构应当确保监事会能够独立有效地行使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公司财务的监督和检查。

2、消极条件(1)根据《公司法》第57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监事: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因犯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3)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根据《公司法》第58条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的监事。

另外,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市场禁入者,并且禁入尚未解除者,不得担任公司的监事;(2)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二、监事会会议的立法规定三、监事会职权的立法规定由于各国公司法对监事会的地位规定不一,监事会的职权也不一致。

总的说来,监事会的职权主要包括监督权、检查和调查权、纠正或停止董事或经理的违法、违章行为、代表公司与董事交涉或者对董事起诉或应诉等。

(一)监事会依法行使以下职权:1. 查公司财务,可在必要时以公司名义另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查公司财务;2. 对公司董事、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3. 当公司董事、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前述人员予以纠正;4. 核对董事会拟提交股东大会的财务报告、营业报告和利润分配方案等财务资料,发现疑问的可以公司名义委托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师帮助复审;5. 可对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发表建议;6.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也可以在股东年会上提出临时提案;7. 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8. 代表公司与董事交涉或对董事起诉(二)监事会的职责1.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4.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5.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9.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10.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11.修改公司章程;12.对公司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决议;13.审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三)法律中监事会到相关规定下面是修订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十三条监事的任期每届为三年。

监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监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监事在任期内辞职导致监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的,在改选出的监事就任前,原监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监事职务。

第五十四条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职权的规定,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四、监事的义务责任(一)监事的义务关于监事的义务,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准用董事义务的有关规定。

如德国《股份公司法》116条规定关于董事会成员尽职尽责的规定,原则上适用于监事会成员,日本公司法也有相关类似的规定。

关于这一问题,将在履行职务的义务中探讨。

综合各国立法,可以把监事的义务分两种:一种是积极作为义务;一种是消极不作为义务。

1.积极作为义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忠实义务各国法律都规定监事都必须忠实义务,只是称谓不同。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监事“忠实履行义务”、“忠实义务”实际上是一个很原则、很宽泛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