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大西洋号沉没的启示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人深省的沉船事件--每人只错一点点(转)
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门前立着一块高5米宽2米的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葡萄牙文,记载了当年“环大西洋号海轮沉船事故的原因。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摩氏码。
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
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
报警。
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二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阀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吧?”
二厨乌苏拉:我回答,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
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绝笔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说话,海面上死一样的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过程。
后记: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的警示方式很有效,此后的40年,这个公司再没有发生一起海难。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责任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不管你逃不逃避,工作的欢乐和苦恼总是紧紧萦绕着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
什么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
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责任、忠诚、协作、奉献。
这些熟悉的名词绝不是空泛和无用的,它和真、善、美一样恒久和重要。
这些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却恰恰是最重要的。
它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内动力,这些品质的缺乏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最严重障碍。
事实上,一份权威的调查显示,我们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专业技能,而85%却来自于良好的工作态度。
如果你拥有了上述的四种品质,你就会告别举步维艰的困境;如果你拥有了它,你就拥有了最坚实的财富!不管将来你会遇到有多少挑战,它们都是驶向你理
想之岸的最棒的舵手。
思考的同时,我们试着来推断这个灾难是如何发生的:台灯被理查德私买回来后,并没有人制止这件事,同事找他时又把台灯随手打开。
负责安全巡视的人又漏掉了这个正在肇事的房间。
实际上,由于底座太轻,开着的台灯在船只的颠簸中掉到了地上,在地毯上点燃了第一个火苗。
然后,火苗慢慢爬上桌腿、桌布、床单……房间过热,电路烧断,出现跳闸,电工却对这个重大的危险信号习以为常,问也不问就随手把闸合上。
因为房间里的消防探头被拆掉了,新的尚未安装,所以无法报警,火苗静悄悄地肆虐着。
焦糊的气味传了出来,三管轮闻到了,就直接打电话给厨房,厨房觉得没问题,却没有一个人追究不良气味从何而来。
下午几乎所有人员都离开岗位,去了厨房;晚上,医生放弃了日常的巡检,就放弃了发现问题的一个机会,就连值班的电工也私自离岗!最后,当大火被发现,着火的房间已经被烧穿,水手区的门被绑死了,怎么也进不去,消防栓锈蚀打不开,无法灭火,闭门器和救生筏被牢牢绑住,无法逃生。
而这些问题船长在此前根本没有发现,因为他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于是,“环大西洋”号就这样沉没了!
这个灾难难道就不能避免吗?事实上,完全可以避免!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台灯没有被买回来;如果回船后使用台灯被人制止;如果服务生不随手扭开它的开关;如果安全巡视亲自走进房间看看;如果电工在发现跳闸时检查一下电路,仔细找到跳闸的根源;如果机匠上午发现误报警后立刻安装上新的消防探头;如果发现气味
不对的马辛自己走走;如果厨房仔细检查一下;如果管事注意督促人们应该时刻坚守岗位;如果医生晚上照常巡诊,走上一圈;如果出事时电工不私自离岗;如果锈蚀的消防栓在出海之前就被更新,可以使用;如果闭门器及时修理,可以打开;如果救生筏没被绑住;如果船长认真审阅安全检查报告……哪怕只有一个人尽到了责任,那么这场火灾根本不会发生!
所以,我们必须赞同写在纸条上的话:“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
他们的小错误在于:
漠视纪律,违反规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错过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的最佳机会;敷衍了事,甚至是采取错误的处理方式;散漫拖延、心存侥幸;找借口,工作安排不力;对待工作没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偷懒、盲从、粗心大意、经验主义;道听途说,没有实地调查的精神;对待工作不严肃,没有安全意识;主观臆断、脱离岗位、分工混乱、严重渎职……
亲爱的朋友,行文至此,你可能早已经发觉,其实这些船员的错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似乎非常常见。
那么,你是不是在无意中也犯了这样那样的小错?你是不是也生活在这艘沉船上呢?技术先进,海况良好,这艘大船表面上是那么的安全,但是只要看看船员的小错误,我们就会强烈地感觉到:它危机四伏!我们完全可以说,灾难迟早都会发生!
如果你是个档案保管员,你有随手锁档案柜,随手关门的习惯
吗?如果你疏忽,可能平均一天丢失一份重要文件。
如果你是一个销售员,你能准备记住每一个客户的名字,妥善保存他们的名片吗?如果你丢三落四,你可能就会给你的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你有一个重要会议在“新世界国际酒店”召开,你会不会想当然地以为它就是“新世界大厦”,而到了那里才发现,两个地方足足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于是这个迟到使你漏掉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丢失很多机会。
如果你是一个森林管理员,你就必须严格检查每一个进入森林的人。
可能就是因为你轻信地放过了一个熟人,却失去了整个森林。
如果你是一个铁道维修工,你就必须每天都认真检查路况,因为一堆小石子就可以致使车毁人亡。
如果你是一个库管员,你就要妥善记录货物的进货日期和它的保质期,可能就是因为你随手提供了已经过期的胶水,使糊出的一整批纸盒都变成了废品。
如果你是一个制版人员,那你就要非常谨慎,如果在制版中一不小心漏掉了一个图案,那么以后的印刷工序都会徒劳无功。
如果你是一个化学实验员,那么你就要养成洗净试剂瓶的习惯,假如因为一时有事,而没有清除瓶中残留的乙醚,等下次同事拿起它做实验时恰好放进硝酸,那么就一定会有生命危险。
而且,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重复的,比如一个长期的实验,要求每隔5分钟记一个数据,可能10分钟的打盹就会让同事们的努力瞬间变
得毫无用处。
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事情真是太多了:护士报错了婴儿,火车走错了轨道,工人按错了按钮,库管人员贴错了标签,程序员记错了命令,卫兵打盹放过了通缉犯……
让我们看看以下三个简单的数学算式:
0.9×0.9×0.9×0.9×.....=0
1×1×1×1×0=0
1×1×1×1×-1=-1这几个算式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
如果每人只错一点点,或者有那么一个人多那么一点点错的源头,那么最后结果等于0。
如果其他人都完美执行,而一个人渎职,那么最后结果等于0。
如果其他人都完美执行,而一个人的严重错误致使任务发生方向性的扭转,那么最后结果是负数。
然而,现实工作中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十恶不赦”的错误引起,而恰恰常常是那些一个个“小错误”的积累!但是,我们难道应该因为错小而忽略它吗?在环环相扣的工作中,它将会不断地被放大,它早已不再是微不足道的!
正是这些“小错误”,经常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甚至还顽固地留在我们身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已经成了不容置疑的现实。
一个哲人说过,让梦想陷入困境的不是崇山峻岭,而是青青小草结成的环。
我们一定要向小错误大声说“不”。
我们现在就必须和小错一刀两断!但是为什么还有人和它藕断丝连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理由:
理由一:“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呢。
”阿拉伯人风趣地说:“月
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
”的确,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全知全能的,只要做事,就难免出错。
人对人对己都不能苛求完美,否则要失于宽厚。
但是,错误是要分性质的,开拓进取中的错误可以原谅,而玩忽职守、粗心大意、消极被动、敷衍拖延等错误却是不可以原谅的。
有些错误是成功人士犯的,有些错误是犯习惯了以后永远不会再成功的。
如果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用这个理由来解释甚至开脱自己的过失,那么这的确是一种最悲哀、最怯懦的缺陷。
这些错误看似很小,但是只要它们一堆积起来,就会使自己失去成功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你的错误会给团队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如果你在工作中犯了这样的错误,你将不再是团队里的月亮,而是一个超重量级的大陨石。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将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有秩序的街区。
他把前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
而后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
后来,心理学家用锤子把后一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可见,只要一扇玻璃被打破,而且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其他人就会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同样,在公司里,一个员工的小错误就等于在企业的制度或纪律体系中打破一扇窗。
窗的残损可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及时修理它,于是勾起了其他人的破坏欲望........................ 我们又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哪些教训?应该如何干好本职工作和
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呢?......
降落伞合格率100%的由来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
的真实故事。
当时,降落伞合格率逐步提升到99.9%,而军方要求必须达到100%。
对此,厂商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并一再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100%合格,除非奇迹出现。
不妨想想,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伞兵中,会有一个人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在跳伞中送命,这显然会影响伞兵们战前的士气。
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产品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的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机上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合格率立刻变成了100%。
做事不到位的中国人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内知名企业的领导者纷纷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同行的管理经验。
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问韩国,安排去一家面粉企业参观。
然而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他刺激很深,回国后好几个晚上都难以入眠。
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有66名雇员。
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
在中国,相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但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
希望集团的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标准,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却仅有韩国工厂的六分之一。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地址在内蒙古的乌兰浩特。
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
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之遥,效益自然也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如此大差距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不是。
相反,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在90年代建起来的,比原厂还好先进。
是管理方法的问题?也不是。
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
恰好,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内蒙负责的那位韩国厂长。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刘永行特意请教这位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佣那么多人呢?”
那位厂长回答很含蓄:"也许是中国人做事不到位吧。
"而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刘永行回国后彻夜难免。
他知道,当着一群中国企业家的面,那位厂长的话已经是十分客气了。
在这句平淡的话背后,一定有许多难言之隐,一定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管理问题。
仔细想一想,与韩国人相比,中国人做事的态度无疑相差很大的距离。
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手头的工作做完了,就一定安排有别的事做;他们是一专多能,比如说一个厂长,如果他觉得自己的岗位比较空闲,就会做其他一些事情,以节
省人力。
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够了的想法,所以我们的效率就低了。
这些我们都日常工作的现象中都能看得出,但刘永行思考的远远不限于此,总觉得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说按照韩国人每个人干了中国1.2个人的事,彼此之间也不会有10倍以上的人力效率差距。
琢磨了好几个晚上,这位善于思考的总裁终于找到了答案:人力效率上的差距,绝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不是一个韩国人做了1.2个中国人的事情,10个韩国人相当于12个中国人的问题。
效率是乘积关系,一个韩国人的效率是1.2个中国人效率,那么10个人的效率就是1.2的10次方倍。
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解释为什么在韩国的工厂里,更数的人能创造更多的人的效益。
按照这样的计算模式,我们能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
我们的人力资本的成本低(员工的基本薪水低),但我们工作效率更低。
每个人低那么一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形成的差距就十分巨大。
而且这种差距并非靠加强管理就能解决的,管理者可以告诉员工人应该怎么干,但是却无法教会你你干完这件还应该干其他的事,这种补位的意识完全要靠员工的自觉性。
中国人做事做不到位!这种感叹不仅只有刘永行一人有,许多企业管理都有相同的感触。
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不管结果,普遍缺乏对结果负责的认真态度,几乎成为中国员工一种常态。
中国正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规模、营销方面越来越接近,在生产管理、流程设计方面也并不比许多国际大公司逊色,但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工作效率差距呢?为什么一名普通中国员工每月薪水只有一两千元人民币,甚至更低,而发达国家的工人却有几千美元呢?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吗?
回答是:中国人做事做不到位。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作时间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个人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企业效益之间巨大的差距。
每个企业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国家生产力之间巨大的差距。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薪水太低,感叹中国企业无法跨入世界,希望中国经济更加强大,但却很少意识到,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彼此之间巨大的距离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差距造成的。
要想弥补工作效率上的差距相当不易,因为你需要改变人们的意
识和习惯——做事到位的意识和习惯。
这要长期培养和训练,甚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