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分析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地质勘探、研究及实验所产生的各种记录、数据和样品等材料,包括地质调查、勘探、钻探、采样、测量等方面的原始数据和记录资料。
为了保证这些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和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立卷归档。
一、立卷
立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原始地质资料整理成册,并进行编号。
每一个卷中应包含相应的文件和数据,同时需要注明文件名称、日期以及编号等信息。
二、归档
归档是指将已经整理好的卷按照一定的规则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以便于后续查阅和利用。
在归档过程中需要注明卷号、存放位置以及存放时间等信息。
三、规则
1. 立卷规则
(1)每个卷应当具有唯一的编号,并且编号应当与文件名称相关联。
(2)每个卷中应当包含同一类别或同一时间段内相关联的文件和数据。
(3)每个文件都需要进行标注,包括文件名称、日期以及编码等信息。
同时需要对文件进行分类,方便后续查阅。
2. 归档规则
(1)每个卷都需要进行标注,包括卷号、存放位置以及存放时间等信息。
(2)根据不同的存储要求,可以将卷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归档。
例如,可以将地质勘探资料和地质研究资料分开归档。
(3)在进行归档时需要注意保护原始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于一些特殊的文件或数据需要进行密封保存。
总之,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是保证其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则和标准,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重要资料。
地质资料档案整理方法
地质资料档案整理⽅法原本档案归档整理⼀、原始资料的书写编报要求1、要按DA/T41-2008《原始地质资料⽴卷归档规则》分类执⾏。
建⽴地质档案登记簿(明细帐)。
纸质档案与电⼦⽂件⼀⼀对应(除外野外⼿⼯记录)。
2、每册档案必要时要有对应⽬录。
(野外编号、统⼀编号、位置)。
3、野外记录使⽤2H铅笔,对野外各种卡⽚记录等中的各种素描图、观测点号、样品号、标本号、照⽚编号、地层代号、地层产状、厚度、长度、⾯积、体积、座标等重要数据均应着墨。
相关记载要与本地质点相符。
室内整理成册时按统⼀编号顺序装订。
4、⽂字记录、图⾯、数字计算、图件均应字迹和线划⼯整、醒⽬、清晰美观;5、野外⼿图(⼀般是标准地形图):圈出⼯作区范围,编号应为野外编号。
标注好井点、取样点、观测点、抽⽔井、回灌井、剖⾯等相关⼯作内容。
要有图例。
野外⼿图是你野外⼯作的全⾯体现。
6、实际材料图:是室内整理的野外⼿图的美化版,⽐例尺⼀般较野外⼿图⼩,与其他附图基本⼀致。
可以汇交出版。
要求:编号必须是统⼀编号,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图例按⽔⽂地质规范,或是约定成俗⼤家能认可,不允许随意编图例。
7、每个项⽬必须有⾃检卡⽚。
必须按⼯作设计及批复完成⼯作量。
因为审查项⽬是时各项都有打分标准的。
⼆、参考资料整理1、参考资料是我队技术资料的⼀⼤⽀柱,是我队长远发展的技术资源储备,⾝为我队职⼯应为长远及⼤局着想,不要把⼯作中收集到的资料长期据为⼰有,⾃⼰不⽤别⼈也不能看。
长期以来忘记或丢失,造成损失或重复收集。
2、对于收集来的各类地质资料,被我原本档案利⽤的,可以归⼊原本档案,不能划⼊原本档案的,⼀律归⼊参考资料。
建⽴参考档案⽬录。
3、收集资料⼀般都与⼯作项⽬相关,注意分门别类做好登记。
对于断章取义的零星分散资料⼀定做好注解,注明名称、位置、出处等相关内容,使其有利⽤价值。
不要看似有⽤弃之可惜,因为不知道是那个区域的资料。
4、按区域、性质、类别等规律及顺序排列。
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
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1964年3月25日地质部[64]地资字第2号通知颁发)为了统一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基本方法,现根据“地质队地质档案暂行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特制定本具体办法。
这个具体办法中包括地质档案原本的分类、编号与编目立账、技术参考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范围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地质档案原本的分类原始资料与有关的技术文件内容庞杂多样,需要按其自然形成规律与内在联系,分门别类,突出主体立卷归档,以保证地质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现将区测、普查勘探、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四个专业立卷归档的分类列下:㈠区测区测方面的地质档案原本分为下列七类:第一类:出版底图,说明书底稿,区测报告的底稿、底图(代字:底)。
包括图幅说明书底稿,地质图、矿产图的出版原图(铝版),缩地形底图的铝版,区测报告的底稿、底图。
第二类:地形资料(代字:测)。
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底图(水系图)、航空照片以及水系图和地形底图缩编的技术资料。
第三类:地质测量资料(代字:观)。
包括野外记录本,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本(剖面图、文字表格记录),野外地质图,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槽、井、坑、钻探地质编录,各种标本、化石登记本,岩矿鉴定表和化石鉴定表,水文地质观测记录。
第四类:矿区普查资料(代字:矿)。
包括区域性重砂、金属量测量、水化学、化学取样登记本,矿产图及矿产登记卡片,矿点检查的采样记录,地质矿产图件、记录本,矿点检查报告底稿,探矿工程(槽、井、坑、钻)的地质编录和图件,各项化验资料,放射性测量的记录本,异常检查报告和图件,其他物、化探资料(航空磁测、地面磁测,重力或其他资料等)。
第五类:有关技术文件(代字:文)。
包括上级下达的任务书、技术指示文件、重要技术措施、技术总结等。
第六类:技术设计书复制本(代字:设)。
第七类:专题科研成果资料(代字:研)。
㈡普查勘探普查勘探(包括区域普查找矿)档案原本分为下列十类:第一类报告的底稿、底图(代字:底)。
浅谈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归档
浅谈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归档作者:蔡智慧来源:《西部资源》2017年第04期摘要:原始地质资料是国家投入巨大资金和地质工作者辛勤付出获得的第一手地质资料,做好原始地质资料归档工作是实现地质资料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文章介绍了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的范围和类别,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原始地质资料收集难问题及立卷归档应注意的事项,提出加强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的建议。
关键词:原始地质资料;收集;归档原始地质资料顾名思义即地质工作中产生的最初始的地质科技文件材料,承载着地质工作者通过汗水和劳动获得的珍贵地质信息。
我国地质工作中大量的原始地质资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获得的,主要由各地勘单位保管。
2008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行业标准《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给出准确而详尽的定义:原始地质资料是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及地质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文件、申报奖励材料等。
随着《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的出台及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号),近年,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贯彻落实应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复制件和目录信息部分,进一步加强了各地勘单位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及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原始地质资料是国家投入巨大资金和地质工作者辛勤的付出获得的珍贵档案,是项目工作中编制最终成果地质资料的凭借,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信息,可被反复利用、挖掘从而避免重复的地质工作。
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前提在于抓好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质资料的利用和社会化共享。
结合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
1.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的范围和类别从一个项目筹划立项开始直至任务书下达,从开展野外工作到报告送审、申报奖励,期间环环相扣、源源不断地会产生繁杂的科技文件材料,哪些是应归档的?又该怎样收集?通常,项目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将野外工作草图,野外观察记录,钻探(坑探、槽探)记录班报表,采样化验单据报告,阶段性总结及成果报告等资料收集归档,而忽略了应归档的项目技术管理类文件,包括前期的矿权相关文件,立项材料,设计书及其批复意见,项目任务书、野外验收及报告评审意见,实物资料清单及后续的申报奖励材料等,无法完全实现一个地质项目原始资料归档的齐全、连贯、系统。
原始地质资料整理需要注意的细节讲解
立卷归档基本要求:一、归档的原始地质资料要齐全成套,每件内容要素构成应完整并符合地质工作规范要求,责任签署完备,应反映一项地质工作的全过程。
二、纸质文件要求:1、报告正文、附件的幅面:A4幅;附图和附表幅面可为A4、A3幅面纸;图件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责任栏(图签)朝外。
不宜折叠的图件应平放或卷放,并可加图袋(筒)等档案装具。
2、成册(本)的原始地质资料应有封面、扉页、目录页及页码等,扉页应包含题名、责任人及完成时间等。
装订不应使用易锈蚀及易老化的材料。
单册厚度一般不宜超过20mm。
3、图件右下角应有图签,包括题名、图号、顺序号、责任人、完成时间等。
多拼的图件,在最后一张图的右下角应有图签,其余各张图可仅附图名、图号及顺序号;顺序号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4、野外记录应使用适于野外记录并利于长期保存的书写材料。
对点号、岩层产状、地层代号、厚度、长度、面积、体积、坐标等重要数据,重要地质现象素描图及其他主要图件均应着墨。
5、原始地质资料应选用利于长期保存的优质载体(纸张、胶片等)。
字迹材料要着墨牢固,不应使用圆珠笔、彩色笔等易褪笔迹的材料书写。
要求书写工整,符号清晰,着色符合规范标准。
6、每一件原始地质资料应在右上角加盖档号章,图件在责任栏(图签)附近加盖档号章。
三、电子文件要求1、每一项地质工作的电子文档以一个独立的子目录(一级子目录)置于根目录下,子目录名即为该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档案的案卷号,该份电子文档的所有电子文件均置于此子目录下。
2、在一级子目录下按卷内类别建立二级子目录,分别用于直接存放该份电子文档相应类别所有的电子文件,二级子目录名为案卷号+类别代号;上图表示:333档电子档共有底类、测类和观类三种类型,其中底类有4册,底中的第4件中存有一个系统库。
3、同一案卷(或类目)的数据应存储在一张光盘内。
若一张光盘空间不够,可存储在多张光盘上。
4、归档的电子文件的载体应无划痕、斑点、霉变、变形等损伤,应能在通用读取设备上正确读取且不携带病毒。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3) 合作开展的地质工作,由主要承担方负责 该地质工作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协作方应 将需归档的原始地质资料送交归档责任方归档, 以保持其完整性。
16
9. 立卷归档要求
19
9. 立卷归档要求
(3) 图件的右下角应有图签,图签内容包括题 名、图号、顺序号、责任人、完成时间等。
(4) 立卷归档的照片应有文字说明,每张底片 的编号要与照片一致。
(5)野外记录应使用适于野外记录并利于长期保 存的书写材料。对点号、岩层产状、地层代号、 厚度、长度、面积、体积、坐标等重要数据,重 要地质现象素描图及其他主要图件均应着墨。
21
9. 立卷归档要求
③ 如果二级子目录下需建三级子目录,在二级子 目录下应按照每一文件一个子目录的原则再建立 若干个三级子目录,每一个子目录的名字与该件 所对应的档号相同,它们将分别用于存放该文件 及其运行时所必须的相关文件(如系统库、字库 等)。如果各件电子文件(图件)使用相同的系 统库、字库,则可以将这些相关文件以一个独立 文件夹的形式直接放在该子目录下,但此时应在 电子文件使用说明书中给予说明;
(4)归档的电子文件的载体应无划痕、斑点、霉 变、变形等损伤,应能在通用读取设备上正确读 取且不携带病毒。
(5)电子文件所提供的信息应齐全、完整、准确。 电子文件一般不加密,如果加密,应将密钥同时 归档。电子文件不宜压缩存储。
23
9. 立卷归档要求
(6) 电子文件格式应采用通用标准格式:文字 部分采用Word格式 ,插图、插照的文件格式为 gif 、JEPG 、tiff ;附表采用Word 、Excel 格式; 附图通常采用MAPGIS或项目规定的软件制作。
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要求
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要求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要求一、术语和定义(一)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
指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
(二)勘探与开发实物地质资料。
指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岩心、岩屑,测试样品,各类标本,光片、薄片等实物。
(三)勘探与开发地质档案。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的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
(四)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电子文件。
指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工作中,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的文件。
(五)勘探与开发地质电子档案。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的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电子文件。
(六)项目。
指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科研课题或子课题、生产任务或工程等某一项具有特定内容的工作。
二、归档范围与分类(一)归档范围。
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地质资料,均属归档范围。
(二)分类。
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地质资料,根据其内容性质、形式特征和内在联系分为八类,分别由八个类别代字或代号表示。
归档类目见附录A。
1. 综合类(代字/代号:综/01)包括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关的,具宏观性、综合性的科技文件材料和其他难以归入代号02-08类中的文件材料。
2. 测绘类(代字/代号:测/02)包括地形、地理测量、地质测量及导航、定位等测绘成果报告,原始记录、数据处理资料、成果图件,合同书、评审意见书等有关管理性文件。
3. 地质勘探类(代字/代号:地/03)包括地质勘探各阶段地质工作中所形成的勘探报告、评价报告和储量报告等成果报告,野外地质观测资料,样品分析、鉴定成果资料,综合性成果资料,合同书、评审意见书等有关管理性文件。
4.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探类(代字/代号:物/04)包括地震、重力、磁法、电法、遥感等地球物理勘探与酸解烃、吸附丝、蚀变碳酸盐等地球化学勘探所形成的成果报告,野外原始记录,仪器观测记录,样品分析、鉴定成果资料;资料采集、数据处理和解释等综合性成果资料及其数据体,合同书、评审意见书等有关管理性文件。
原始地质编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详细类目参考材料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详细类目参考材料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详细类目(仅供参考)(一)成果底稿、底图类(代字/代号:底/D)1 成果报告正文。
2 成果报告评审、验收和审查时所形成的文件(成果报告评审验收后3~6个月内向地质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原始地质资料时归档)。
3 成果报告附图(按附图目录顺序依次排列)。
4 成果报告附表(按附表目录顺序依次排列)。
5 成果报告附件(按附件目录顺序依次排列)。
6 成果报告中以数据库建设或系统开发为主体工作内容而形成的各类数据库、软件等。
7 成果报告中所包含的各种音频、视频文件等。
8 成果报告中上述以外的其他文件。
(二)测绘资料类(代字/代号:测/C)1 测绘工作技术报告或总结、报表、附图(册)等。
2 测绘成果:包括各种测量手段形成的测量成果、各种比例尺的测量图等。
3 各类地质观测点、监测点,孔、坑、槽、硐等勘探工程点的三维坐标测量成果,勘探剖面起止坐标等材料。
4 原始记录:包括用各种测绘手段(航测、卫星定位测量、地面测量等)产生的原始记录、观测手簿、观测数据等。
5 收集并利用的三角点、水准点、控制点坐标成果6 各种测绘仪器鉴定、检查、检验记录。
7 加密控制点(四等以上)点之记8 归心元素测定资料9 计算资料:原始记录经整理与处理形成的资料。
10 测绘报告的标书、任务书、合同书、委托书,测绘设计书及审批意见书,测量成果的验收、评审文据等。
(三)野外地质观察类(代字/代号:观/G)1 野外地质工作(填图)总结(小结)、专项调查报告及图件等。
2 野外地质观察(包括地质点、矿点、地貌点、机民井、泉水等)记录及各类统计表。
3 野外地质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各种比例尺实(草、简)测地形地质图、地质路线剖面图及野外实测各类剖面图、矿体地质露头素描、记录卡。
4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矿区地层厚度计算表等野外地质工作记录和计算的有关材料,野外与室内点号对照表等。
5 矿点检查小结、记录、图件及矿区外围矿点登记卡片等。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管理与常见问题分析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管理与常见问题分析作者:杨潇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0年第09期摘要:原始地質资料是地质勘查取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是编写地质报告的基础和依据。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在归档过程中尤其重要;将其转换为电子资料是现代地质资料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结合工作实际就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过程中资料收集与整理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性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使原始地质资料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有效的利用。
关键词: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电子档案中图分类号:G275.9文献标志码:A0引言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一定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现的记录资料、中间性解译资料。
它是地质工作成果的原稿、初稿,包括各种地质底图、底稿、原图、记录本等。
原始地质资料反映最初始的地质信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被地质矿产部门和广大地质工作者所重视。
随着地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质综合研究意识的增强,需要再次查阅以前的原始地质资料,从而提取其中的原始地质资料信息进行信息的重新分析由此得出新的结论和新的认识,亦或者对某项地质成果产生一些突破。
因此,原始地质资料的形成、收集、归档是重要且必要的[1]。
在管理地质资料方面国家颁布了《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格式要求》《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等,这些规章制度对地质资料的工作要求和发展趋势做出详细的规定。
1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方法通过《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A/T41-2008,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了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原始地质资料归档工作过程巾遇到的问题。
1.1原始地质资料的分类根据《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划分的10类[2](如图1所示),将每一件原始地质资料按资料职能一一对应归类。
1.2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的原始地质资料以“件”为单位,按照地质项目名称做立卷名称,同一案卷号内不能有重号和重复文件。
对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的思考与探索
地质 资料 立卷 归档的重要 作 用入手 ,探 究做 好此项 工作 的
策 略 , 以助 力地 质 档 案 质 量 的提 升 ,从 而 使 地 质 档 案 发挥
其应 有作 用。
关键 词 :地 质 档 案 ;原 始 地 质 资 料 ;立 卷 归档 ; 策略
案卷号 的方法进行立 卷归档,应用原始地质 资料立卷
归 档 方 法 的具 体 流程 为 : 一 是 分 类 , 依 据 《 立 卷 归 档 规 则 》 对需 要 归档 的 原 始 地 质 资 料 进 行 科 学 分 类 ,包
括底、测、探 、样 、试 、录 、像 、综、文 等类别 ,且
一
、
原始地质资料 立卷归档的重要作用
资料 的 完 整 性 ,数 据 、材 料 均 要 准 确 无 误 ;必 须 系 统
理和立卷归档。同时,资料管理人员要在项 目开始到项 目结束 的整个过程中协 同项 目 人员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 系统的整理、立卷归档,保证在结束每一个地质项 目之 后能提交质量高的原始地质档案 【 3 _ 。地质单位档案部 门 还应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的学习培训与交流,要 求地质资料的管理者不但要掌握档案管理知识,还要重
国家 档案局 于 2 0 0 8年 6月颁 布实施 了 《 原 始地 质资料立卷 归档规则》 ( 以下简称 《 立卷归档规则》), 进一步 明确各项规范标准 ,为地质单位 管理地质档案
提 供 了 重 要 依 据 。新 形 势 下 ,地 质 单 位 档 案 部 门面 临
二 做好原始地质 资料立卷归档 工作的策略
大排架 , 当某 一 项地 质 工 作 的归 档文 件 达 到 两 盒 以上 ,
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立卷归档与管理
一、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的概念
1.地质环境项目档案 地质环境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勘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各个 单位从申请立项到竣工验收过程中,直接形成并具有 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电子文档、多媒体文件 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2.目标:
针对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的特点,统一项目档案的 收集内容、归档范围与分类,统一项目档案的立卷归 档标准和要求,加强项目档案监督、检查、验收、移 交管理工作。
六、案卷的装订
1.案卷可采用装订与不装订两种形式。文字资料必 须装订。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图纸资料的案卷应装订 。图纸较多可不装订,编上图序号,折叠成A4幅面 装盒。
2.装订应采用线绳三孔一线左侧装订,装订前必须 要剔除金属物,装订要整齐、牢固。
七、档案装具
1.装具一般采用无酸纸制作的卷盒。 档案盒厚度常用的是3cm、4cm、5cm三种 规格。
工程档案的承担、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 单位在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多媒体文件一并收集 。
在项目验收批复下达后的3个月内,将项目归档资料汇 交至省国土资源厅。
三、地质环境项目档案的组卷
案卷: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档案保管单位。 立卷: 将若干互有联系的单份文件或图纸组合成一个案卷。
组织、监督和检查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 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
收集、整理和汇总工程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及成果资料,并进行整理立 卷归档。
收集、汇总和整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 单位立卷归档后的工程档案。
二、地质环境项目档案 归档范围与要求
(3)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 电子文件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与FF 、PDF三种,彩色扫描,200dpi的分辨率;视频和多 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为通用格式;音频电子文件以 WAV、MP3为通用格式;
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及存在问题
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及存在问题作者:刘方瑜来源:《西部资源》2015年第01期摘要:做好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工作,是实现地质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基础。
现阶段地勘单位都按照《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进行归档,但在实际工作中,此归档规则不能做到方便利用。
文章通过将《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与《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综合档案分类表》中的科技档案部分进行结合,探索出了切合核工业二○八大队实际的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
针对工作实际,就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中资料收集与整理环节存在的地质资料繁而杂、项目人员归档意识薄弱、资料管理缺乏监督与交接机制等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领导重视、档案人员介入等应对措施,旨在解决核地质系统在原始地质资料归档中存在的问题,呼吁各地勘基层单位重视此项工作,使原始地质资料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存在问题前言原始地质资料是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见图1)。
中国原始地质资料起步于1952年,至1988年实行馆藏与行政分开管理,现今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如今规范化已经成为各地勘单位进行原始资料归档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始地质资料保存分散,主要保存于各个基层地勘单位;数量巨大,已达1亿件以上;保管条件有待改善;人员与办公设备不足;现代化管理较落后;集中管理难度大。
本文针对依据《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在实际归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参照《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综合档案分类表》进行改进,建立了切合核工业二○八大队实际的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并对本单位在原始地质资料搜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的意义原始地质资料潜在价值巨大,是一座金库,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近7000亿元,形成各类原始地质资料近亿件、重要钻孔岩心数亿米及超过1000TB的数字化资源。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与汇交问题分析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与汇交问题分析摘要:原始地质资料是相关的地质勘察单位在科研、地质勘察还有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图件、文字、表格还有电子文档等科文件的材料。
因为原始地质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专业性,所以对地质工作有着的很重要的作用。
面对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与汇交出现的问题,本文在认真分析其所面临的现状后,针对一些显著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与归档应该在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规定去规范工作,其次还应该不断完善其组织和管理,最后要去重视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传统的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相对应起来,并且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档案原始地质资料档案服务质量优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汇交原始地质资料往往以其资料信息具有原始、完整、系统还有保存期长等特点,所以很受地质矿产部门或者广大的地质工作人员重视。
往往在原始地质资料中涉及的相关的地质或者是矿产信息等等,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所限制,而在当时不能得到及时的解释。
原始地质资料可以帮助地质工作人员在后续工作发生遗漏信息的情况时,可以作有力的真实的、原始的资料去补充。
所以,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与汇交是很关键重要的。
1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与汇交的现状首先,在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原始地质资料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密切。
电子文档的出现,在便捷查阅的同时,也给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与归档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比如,报告的撰写者在进行电子文档进行编辑的时候,不再打底稿,而是直接在计算机上编辑、修改。
大部分的图件或者表格也直接在计算机上直接完成。
所以,往往丧失了传统的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的“底”类的实际意义。
这让很难保证原始地质资料的原件的存在,不利于之后展开的地质工作。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电子文档形式与原始地质资料的纸质档案的汇交是不一样的。
原始地质资料汇交与计算机信息结合,不仅需要完善数据库,还需要完善类别管理等等。
浅谈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
浅谈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邓春秀【摘要】原始地质档案是第一手资料,是编写最终成果报告的基础和依据.介绍了原始地质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对原始地质档案的立卷和归档要求进行了探讨.结合工作实践,就改进地质档案管理提出建议.【期刊名称】《能源与环境》【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22,25)【关键词】地质资料;原始地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作者】邓春秀【作者单位】福建省197地质大队福建泉州 36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6.3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实物、文字等不同形式的资料,统称为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成果。
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分为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3类。
其中,原始地质资料又称原本地质档案,是地质勘查、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是在地质勘探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是编写最终成果地质报告的基础和依据。
笔者依据《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规则》(DA/T 41—2008)等探讨原始地质资料收集归档方法,并对新时期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管理提出建议。
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和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
包括:成果、底稿、底图类;测绘资料类;野外地质观察类;勘探工程及现场试验类;采样测试鉴定类;试采类;仪器记录及动态资料类;航遥影像类;中间性综合资料类;技术管理文件类等10类,来源十分广泛。
从工作领域来说,涉及地质调查、遥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地球化学、地热地质、海洋地质、地质灾害、地球物理、探矿工程、工程测绘、实验测试等诸多方面。
根据地勘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和地质档案归档要求,制定本单位《原始地质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做到有章可依。
地质调查工作结束后,由该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人员对项目勘查中形成的材料按类别进行对照、收集、分装,补缺补漏,并指定专人对资料进行立卷整理,立卷人应是项目科技人员,熟悉了解项目工作情况,确保原始地质资料真实、可靠、准确、全面。
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
浅谈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摘要:本文讨论了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问题。
首先,综述了当前地质档案的可用数据源和仓库架构,其次,重点介绍了将原始地质档案收集和归档的有效方法,最后,对本次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原始地质档案;收集;归档;有效性正文:围绕收集和归档原始地质档案进行研究,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地质档案,开发人员正在开发有效的高可用性仓库架构,以便存储和管理地质档案。
虽然地质档案的内容多样化,但是收集和归档的过程总的来说是一致的。
首先,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主要可以分为文献收集、地质勘探、地质地貌检测和地质实验等。
文献收集应涵盖各种可能对研究有帮助的可使用资料,即数据库资料、文献、会议报告、报纸和杂志等。
地质学家要收集地质勘探资料,如测井资料、野外地质考察资料和室内地质模型资料等,在收集时应尽可能收集更多的资料并分类存档,保证数据质量。
其次,原始地质档案的归档要求准确性和完整性。
归档时应根据不同的档案类型选择合适的贮存媒介,如磁盘、软盘、光盘、硬盘等,也可以存放在纸质文件。
正确索引和存档原始地质档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避免地质档案被误认为垃圾或淘汰文件。
最后,本次研究发现,采用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归档方法能有效地收集和存储原始地质档案,从而摆脱手工收集和归档的低效方式,使地质工作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地质档案,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结论:本文讨论了解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和归档的有效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有效的收集和归档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存储地质档案,保证它们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档案在各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管理原始地质档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也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原始地质档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应在收集和归档原始地质档案时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分类存档,以免被误认为垃圾或淘汰文件。
此外,收集和归档原始地质档案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库,政府和企业部门应共同发挥作用,将原始地质档案的收集、归档和管理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