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合集下载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天气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 天气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天气系统的分类: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中性系统。

3. 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气压、温度、湿度、风向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 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3. 介绍天气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4. 案例分析:观察和分析实际天气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高压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高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掌握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内容:1. 高压系统的特征:气压高、天气晴朗、风力较大。

2. 高压系统的形成: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减少。

3. 高压系统的变化:推移、减弱、消失。

教学活动:1. 讲解高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分析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案例研究: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实例。

第三章:低压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低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掌握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内容:1. 低压系统的特征:气压低、天气阴雨、风力较大。

2. 低压系统的形成: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增多。

3. 低压系统的变化:发展、减弱、消散。

教学活动:1. 讲解低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分析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案例研究: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实例。

第四章:中性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中性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掌握中性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内容:1. 中性系统的特征:气压适中、天气多云、风力较小。

2. 中性系统的形成:空气水平移动、温度适中、水汽适量。

3. 中性系统的变化:稳定、转变、发展。

教学活动:1. 讲解中性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分析中性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案例研究:中性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实例。

第五章:天气系统的观测和预测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的观测方法和技术。

2. 掌握天气系统的预测原理和方法。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地理教材《常见的天气系统》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高低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能解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

难点: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气压计、风向仪;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这么大?”2. 新课导入: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讲解气旋、反气旋的判定方法,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举例说明。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例。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3.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判断下列天气图中的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解释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和锋面系统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教学目标中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4.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解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涉及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分析我国常见的几种天气系统,并通过实例讲解其作用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天气图,判断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天气影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气象现象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天气图上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气象图表、天气图、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常见的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知识讲解:a.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锋面的定义、形成和分类c. 高压脊和低压槽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某地区的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天气系统识别和分析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天气图。

5. 随堂练习:发放天气图,让学生独立分析并识别其中的天气系统。

六、板书设计1. 常见的天气系统分类2. 气旋、反气旋、锋面、高压脊和低压槽的特征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某地区近期的天气图,识别并分析其中的天气系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否到位,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可开展天气观测、气象小论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和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1.2 教学内容天气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天气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领域。

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天气系统的定义和分类吗?小组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天气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领域吗?第二章:大气压力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让学生了解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大气压力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大气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

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气压力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示例分析: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气压系统。

小组讨论:探讨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大气压力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吗?小组讨论:学生能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气压系统并对天气产生原因进行解释吗?第三章:大气温度系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温度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让学生了解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大气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大气温度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

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气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示例分析: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温度系统。

小组讨论:探讨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大气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吗?小组讨论:学生能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温度系统并对天气产生原因进行解释吗?第四章:大气湿度系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湿度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让学生了解湿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大气湿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大气湿度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

湿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气湿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一:《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目录一、教学内容分析 (1)1. 地位与作用 (1)2.学时 (1)3.教材结构 (1)4.教材重点难点 (1)二、学情分析: (1)三、教学目标设计: (1)1.知识与技能 (1)2.过程与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四、教学方法设计: (2)五、学法指导: (2)六、教学过程: (3)七、学习流程图 (5)《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

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

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况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实际,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单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并为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 学时:一课时3 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冷锋、暖锋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3)锋面气旋的分析。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身心发展都达到成熟水平,如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

上了高中,如果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不注意培养思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就会使高中的学习越来越困难。

本节学习中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天气雨气候的区别,读过常见的天气符号和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对锋面天气现象有初步认识,但是锋面理论的学习比较抽象,再加上这部分在教材上呈现的比较简洁,学生不容易理解。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天气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 天气系统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天气系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天气系统。

2. 展示天气系统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天气系统的影响。

2. 教学PPT:天气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天气系统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气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分析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内容:1. 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图来识别气旋。

2. 分析气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1. 天气图:展示气旋的形成和移动。

2. 教学PPT: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气旋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2. 学生对气旋形成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反气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分析反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内容:1. 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反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图来识别反气旋。

2. 分析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1. 天气图:展示反气旋的形成和移动。

2. 教学PPT: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2. 学生对反气旋形成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高压和低压系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分析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内容:1.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图来识别高压和低压系统。

2. 分析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1. 天气图:展示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移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关心天气、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气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象图、黑板、粉笔。

2. 学具:气象图分析工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细节:播放台风、沙尘暴、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天气系统。

2. 知识讲解:(1)气旋:讲解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反气旋: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锋面:讲解锋面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气象图,讲解如何判断气旋、反气旋、锋面,并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分析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板书右侧: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的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2. 答案:详细解答步骤和天气变化预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更多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 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1. 气旋的形成原因:气旋是由于地球自转、地表非均匀加热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旋转性低气压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天气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天气系统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天气的关注。

2.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天气系统的了解和经验,引导他们思考天气系统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资源:1. 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

2. 相关天气预报资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大气压力系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1. 大气压力的定义和测量。

2.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大气压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高压和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如晴朗和阴雨天气。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演示文稿。

2. 相关天气案例资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大气压力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高压和低压系统对天气影响的能力。

第三章:温度系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暖锋和冷锋系统的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温度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2. 暖锋和冷锋系统的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温度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分析暖锋和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如降水和气温变化。

1. 多媒体演示文稿。

2. 相关天气案例资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温度系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暖锋和冷锋系统对天气影响的能力。

第四章:湿度系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湿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湿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湿度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2. 湿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湿度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大气的基本概念1.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1.2 大气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1.3 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1.4 大气的热量平衡第二章:气压系统2.1 气压的定义及其测量2.2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2.3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与特点2.4 气旋与反气旋第三章:温度系统3.1 温度梯度与风3.2 冷暖空气的交汇与天气变化3.3 锋面的类型及其特点3.4 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第四章:湿度系统4.1 湿度的概念与测量4.2 湿度梯度与湿度锋4.3 降水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成机制4.4 湿度系统与天气关系第五章:天气系统相互作用5.1 高压、低压、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5.2 锋面系统的相互作用5.3 天气系统与中国主要天气现象5.4 天气系统与气候的关系第六章:天气预报方法6.1 气象观测资料的获取6.2 气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6.3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6.4 卫星云图和雷达图的解读与应用第七章:重要天气系统实例分析7.1 台风的形成与影响7.2 寒潮的成因与影响7.3 梅雨季节的特点与影响7.4 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第八章:气候系统8.1 气候系统的组成8.2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8.3 海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8.4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第九章:天气与人类活动9.1 农业与天气9.2 交通与天气9.3 健康与天气9.4 环境保护与天气第十章:气象灾害及其防御10.1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10.2 干旱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10.3 地震的成因与预防10.4 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大气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气候是指长时间内大气层的平均状态。

大气层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是学生需要理解和记忆的重点内容,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成分的作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重点: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影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地图、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讲解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 实例分析:分析近期我国发生的典型天气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高压和低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2. 锋面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3. 气旋和反气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 答案:(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表面形成高压和低压区域。

特点:高压区域气压高,天气晴朗;低压区域气压低,天气阴雨。

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通用12篇)

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通用12篇)

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通用12篇)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篇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常见天气系统》,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自我评价等六个方面来说。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常见天气系统》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又为后面气象灾害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面临学考的具体形式,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②通过阅读锋面类型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②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欲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高一《常见天气系统》新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及其天气特征。

确定的依据: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

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二)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确定的依据:原因有四:1、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2、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3、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4、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基础》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的形成与变化、锋面系统的识别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图表、数据等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实际观测和预测天气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变化过程及其在实际天气预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象图表、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气象图表展示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天气会有这样的变化?天气系统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25分钟)(1)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和锋面系统的定义。

(2)详细讲解这三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气象图表,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提供的气象图表,识别天气系统,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2.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的特点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4. 气象图表分析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的特点。

(2)根据提供的气象图表,分析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2. 答案:(1)见课堂笔记。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分析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变化,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点: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①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

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天气系统能力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

2. 学具:地图、图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锋面系统(1)形成(2)特点(3)影响3. 气旋和反气旋(1)(2)结构(3)运行规律(4)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生活实例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1、天气和气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问题】(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学生活动】(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详细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天气现象;如何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3. 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分析及预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学会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了解其天气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天气预报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段有关天气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及其变化。

2. 新课导入: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天气预报图,让学生观察并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针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分别给出一个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几个关于天气系统识别和天气预测的题目。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题过程,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2.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

3. 天气预报图的识别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

(2)观察当地天气预报图,识别并描述最近的天气系统,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2. 答案:(1)气旋: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地转偏向力,使空气旋转上升,形成低压区,即为气旋。

反气旋则相反,为高压区。

(2)锋面系统: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倾斜的锋面,锋面上的天气现象丰富多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1一、复习导入二、合作交流,具体研讨第3~6段1、学生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仔细观察云的形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考:(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做比喻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

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形状入手,展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学生回答,教师示例:(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4、第4、5、6段的写作思路与第3段相同,请学生仿照对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标示这三段的内容要点。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1)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1)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包括: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气旋与反气旋的判识、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具体涉及教材第2529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实际天气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实际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气图、地图、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介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结合天气图进行分析。

(2)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及判识方法。

(3)阐述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 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的形成与影响3. 天气图分析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

(2)分析我国某地区高压或低压天气系统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2. 答案:(1)锋面系统: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边界,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2)答案因地区而异,需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天气图的分析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分类及其特征。

2. 学会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气象图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气象学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详细讲解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天气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2. 常见天气系统分类及其特征(1)气旋与反气旋(2)锋面系统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4. 例题讲解与分析5.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与反气旋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四周向中心辐合。

常带来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中心向四周辐散。

常带来晴朗天气。

(2)根据天气图分析,该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

预测未来天气变化:锋面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可能出现阴雨天气;锋面过后,天气逐渐转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气象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地理教师姓名:学校名称:授课班级:
章节名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时 1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3、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
天气形势预报。

4、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
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分析预报。

过程和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
《天气预报》节目,注意支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
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社会。

学生特征学生在前两节课中已基本掌握了大气的基本知识。

学生对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比较感兴趣。

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学习目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2.3-1 知识
理解
正确理解锋的定义。

理解锋的组成:锋面+锋线。

2.3-2 理解掌握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能识别冷锋系统和判读冷锋天气。

2.3-3 应用应用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推出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并能
区分冷锋和暖锋。

2.3-4 知识认知高压脊和低压槽。

课程名称《常见的天气系统》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目

媒体类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2.3-1 5 视频《天气预报》 H E 感受现实生活中是如
何播报天气的。

1′网络
2.3-2
1
课件介绍锋面系统 A G 理解锋面的形成。

2′自制 2.3-3
1和2
课件介绍冷锋 F F 理解冷锋的形成原因
和运动变化规律,及其
天气变化特点。

10′自制
2.3、4
1和2
课件介绍暖锋 F A 理解暖锋锋的形成原
因和运动变化规律,及
其天气变化特点。

5′自制
2.3-5
2
课件对比冷、暖锋 J F 对比冷、暖锋的特点,
加深对冷、暖锋的理解。

2′自制
2.3-6
3和4
课件介绍气旋 E G 理解气旋的形态、成
因、分布及运动变化规
律及其天气特点。

5′自制
标描述2.3-5 理解掌握气旋及其天气特点。

2.3-6 应用应用已掌握关于气旋的知识,推断出反气旋及其特点,并能区分气旋
和反气旋的天气特点。

2.3-7 情感
(兴趣)
利用所学的这四种天气系统解读天气图、天气云图、天气报告等,激
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的情操。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播放《天气预报》,从现实生活中去理解理论知识。

教学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
系。

应用多媒体演示帮助理解。

情景建设加深理解。

2.3-7 3和4
课件 介绍反气旋 E B 理解反气旋的形态、成因、分布及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天气特点。

5′ 自制
2.3-8
4
课件 对比气旋、反气旋 J F 对比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加深理解。

2′ 自制
2.3-9
5
课件 天气云图
H E 应用所学知识阅读天气云图
5′ 网络
2.3-10
5
课件 练习题
J E 巩固练习
2′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二、低压和高压系统
1、锋面的定义 1、低压系统
2、冷锋 2、高压系统
3、暖锋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
开始
录像天气预报
认识天气系统
提出锋面系统
演示锋面的组成演示冷锋的形态演示暖锋的形态
认识锋面认识冷锋认识暖锋
冷锋符号暖锋符号
判断
演示冷锋过境前中后演示暖锋过境前中后
认识冷锋过境前中后的气压、温度、降水的变化认识暖锋境前中后的气压、温度、降水的变化
判断
演示冷暖锋的特点
清楚了解冷暖锋的特点
演示北半球低压(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
提出气旋系统
演示气旋的形成演示低压系统的形态演示高压系统的形态认识气旋系统认识低压系统认识高压系统
判断
演示气旋运动演示反气旋运动
认识气旋运动时的天气变化认识反气旋运动时的天气变化
判断
演示气旋、反气旋的特点
对比分析气旋、反气旋的特点
判断
小结
形成性练习
结束
形成性检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检测题的内容
2.3-1 1 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面的概念。

2.3-2 2 对冷、暖气团和冷、暖锋面的成因、分布及运动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

2.3、3 3 理解气旋、反气旋的概念。

2.3-4 4 对气旋、反气旋的成因、分布及运动变化规律有理性认识。

测 2.3-5 5 应用锋面、高低压气旋系统与天气的基本原理,分析一些检点的实际问题,
在新的情景中进行合理解释、迁移。

本节课首先播放了《新闻联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前几次课,学生已经认识大气的基本状况和大尺度的环流,所以学习这节课相对容易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成对成对的,冷锋对暖锋,气旋对反气旋,所以当学生掌握了其中一种学习方法就能掌握另一种天气系统。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学习,自主学习另外的天气系统。

强烈的对比性更方便学生的记忆。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阅简单的天气云图,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天气的兴趣,陶冶科学的情操。

最后,布置的课堂作业,比较简单但有助于巩固和检验本节课知识。

形成性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很强的对比性,学生学习了其中一种认识天气系统的方法就可以推出另外的天气系统,有很强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

当然这样的课堂难免有些枯燥,但是这节课有很强的联系实际问题,应用性强,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