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应县木塔,又名大雁塔,位于山西应县县城西塔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没有柱子的塔。
应县木塔因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被誉为“天下奇塔”、“天下第一流塔”。
应县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是砖石结构的方形基座,高3.60米,上立石碑一通,碑上镌刻着“佛国天宫”四个大字。
基座四面辟有门洞,可供行人出入。
塔身为八角形实心结构,通高约35.5米,共13层。
木塔底层用生铁铸造的八角亭子分隔成10个房间。
上层每层有窗38个,均为木格结构。
各层有斗拱、斗拱的位置、层数、数目和形式完全相同。
塔身每层外壁中部均有一个半圆形的门洞,从上往下看,犹如一个巨大的空心楼体,所以又叫“空心宝塔”。
从外观上看就像一座楼阁式塔。
各层以砖石叠涩出檐,斗拱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屋檐出挑很小;每层均以木柱支撑梁架;各层的檐下均有斗拱承托檐口。
由于斗拱与檐口相衔接处用木柱衔接起来,所以塔的外观是一个方体框架结构。
由于各层屋顶均有斗拱承托梁架和瓦顶(其中屋面为单檐歇山顶),所以又叫“出檐宝塔”。
— 1 —应县木塔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高达14米、直径4米的佛宫寺释迦牟尼佛塔,又名大雁塔。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它是仿照唐代佛宫寺东印度公司所建的那座楼阁式塔修建而成的。
这座塔完全用木结构建造而成,共有13层,塔基为须弥座式,高约10米。
塔内有楼梯可通向塔顶。
关于这座塔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唐代有一位名叫慈恩的法师到应县传教布道。
他在石塔下发现一个石函,函内装有一部《大藏经》和一颗舍利。
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 2 —。
描写应县木塔的作文

描写应县木塔的作文《神奇的应县木塔》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神奇的地方——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就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它可老有名啦!这座木塔可高了,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
我站在它的脚下,抬起头往上看,哎呀,我的脖子都酸了,还看不到顶呢!听爸爸说,应县木塔是纯木头做的,没有用一颗钉子,这可太厉害啦!我就想,古代的人怎么这么聪明呀?他们是怎么把这么多的木头拼在一起,还能让木塔稳稳地站在那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都不倒。
有一次,我还听到了一个关于应县木塔的小故事。
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坏人想要破坏木塔,可当他刚靠近木塔,天上突然就打起了雷,把那个坏人吓跑了。
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我就觉得木塔好像有神仙在保护着它。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应县木塔,感受一下它的神奇和美丽!《我眼中的应县木塔》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山西有一个特别特别了不起的地方,叫应县木塔。
我第一次看到应县木塔的时候,简直被它惊呆了!它又高又大,直直地冲向天空。
我觉得它好像要和云朵交朋友呢。
木塔的样子也特别好看。
它有好多层,每一层都有飞檐,就像鸟儿张开的翅膀。
而且木塔上还有很多精美的雕刻,有花啊,鸟啊,看着可漂亮啦。
我走进木塔里面,里面很安静。
我摸着那些木头柱子,心里想:这得是多少棵大树才能建成这么大的塔呀?妈妈给我讲,应县木塔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
这么多年,它经历了好多风风雨雨,可还是坚强地站在那里。
我觉得它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不怕困难,一直守护着我们。
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应县木塔。
在梦里,木塔会说话,它给我讲了好多好多古代的故事。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还没见过应县木塔,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看,相信你们也会像我一样喜欢它的!。
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外观为五层,实为九层:每两层之间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
这座凝聚了古代匠师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的木塔历经了千年风雨、多次地震甚至战争炮火的考验,仍屹立至今,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为何应县木塔能如此坚如磐石?这得从木塔的结构与斗拱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答案。
木塔有内外两圈柱网,各层通过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结构。
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进一步创新,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刚性,改变了传统的四边形体系。
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有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斗拱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
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榫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后,斗拱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即使在现代,这也是理想的抗震结构。
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应县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内部构造示意图木塔暗层内外槽柱网结构应县木塔的斗拱多达54种,但斗拱的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根据结构稳定和各层出檐尺度来调整斗拱出跳数与形制变化,如果说应县木塔是一篇惊世乐章,斗拱则无疑是最美妙的音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十处斗拱:1、一层外檐补间铺作: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栌斗下用驼峰和蜀柱垫起一足材,耍头层取消,下昂尾过柱中线后被截断。
解析:应县木塔副阶次间与一层、二层的补间铺作都采用了蜀柱,并采用驼峰来稳定蜀柱,使得同一层中补间与柱头铺作高度不同,形成了美妙韵律。
除此以外,其它各层亦有补间铺作将驼峰直接垫于栌斗之下,其作用在于扩大栌斗底面,以避免普拍枋和阑额受集中荷载而被压坏。
山西应县木塔寺佛教

山西应县木塔寺佛教佛教是中国古老而深远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修行方式。
在山西省的应县,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木塔寺。
本文将为您介绍山西应县木塔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以及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木塔寺的历史渊源木塔寺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南的山麓之上,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该寺最早由唐代高僧道宣创建,起初名为“玉佛寺”,后来才改为“木塔寺”。
随着历史的变迁,木塔寺屡经兴衰,但幸存至今,成为山西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木塔寺的建筑特色木塔寺的建筑庞大而壮观,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寺内建筑主要包括山门、大雄宝殿、方丈楼、禅房和钟楼等,整体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寺庙建筑风格。
1. 山门:木塔寺的入口是一座宏伟的山门,山门上方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佛教壁画,绘制了佛陀的神像和佛教经文。
2.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木塔寺的主要建筑,也是供奉佛像的场所。
宝殿内的金佛座坐落在高耸的宝座上,佛像呈金身、莲花座的形象,庄严而庄重。
3. 方丈楼:木塔寺的方丈楼是寺内住持和僧侣居住的场所,也是禅修和学习的地方。
楼内设有静心禅堂,供僧侣们进行静心冥想,寻求内心的净化和修行的智慧。
4. 禅房:木塔寺的禅房是供信徒和游客休息的地方,房内简洁而整洁,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5. 钟楼:木塔寺的钟楼是古代寺庙的标志之一,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古老的铜钟,每日钟声响起,象征着正信佛法的传承和时光的流转。
三、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除了其壮丽的建筑风格,木塔寺还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在寺内,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慈悲,从而得到内心的抚慰和启迪。
1. 佛教经文:木塔寺供奉着密集的佛像与珍贵的佛教经文,人们可以在这里亲身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教义的深邃。
2. 佛教修行:木塔寺也是许多信徒前来参拜和修行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学习佛法的修行方法,向内心探寻真理,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描写应县木塔的作文

描写应县木塔的作文
作文一
《神奇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就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个超级大巨人,高高地站在那里。
这座木塔可老可老啦,有差不多一千岁呢!它是用好多好多的木头建成的。
木塔特别高,仰头看的时候,我的脖子都酸啦。
走进木塔里面,能看到好多精美的佛像。
听说以前还有人在这里拜佛求平安呢。
我听说,这座木塔经历了好多好多的风风雨雨,像打雷、刮风、下雨,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是不是很厉害?
有一次,我还听到一个故事。
说有一只小鸟飞累了,就落在木塔的顶上休息。
小鸟看着下面的风景,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地方真美呀!”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座神奇的应县木塔哟!
作文二
《了不起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特别了不起的塔,叫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可高啦,就像一座通往天空的楼梯。
它全身都是木头做的,但是特别结实。
我去看它的时候,阳光照在木塔上,金灿灿的,漂亮极了。
木塔里面有好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说,那些雕刻的花纹,就像一幅幅神秘的图画。
听爷爷说,以前打仗的时候,人们还躲在木塔里呢。
敌人怎么也打不进来,木塔就像一个坚强的大城堡。
有个叔叔给我讲,有一年下了特别大的雪,别的房子都被雪压坏了,可应县木塔一点事儿都没有,它可真勇敢!
小朋友们,等你们长大了,也去看看这座勇敢又了不起的应县木塔吧!。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
应县木塔,坐落在我国山西省应县的一个小村庄里,距今已经有八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的建筑。
它的建造工艺之精巧,技术之复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木塔总共有七层,高为五百一十六米,整个建筑最大高度为七百九十六米。
它每一层都有许多窗口,站在二楼向下看去,就会看见许多美丽的景色。
它建于辽代统和四年(980年),塔的底层用木材建成一间大门,门上有“开”字型雕刻,门内有两个巨大的木雕狮子。
它分为两层,每层都有八个门。
底层主要是进出房屋用的;第二层主要是放佛像和佛造像用的;第三层主要是放佛像和一些供奉用的东西;第四层主要是放一些桌椅、文房用品等东西;第五层主要是放木椅、木凳等东西;第六层主要是放木塔等东西;第七层主要是放木塔等东西。
—— 1 —1 —。
山西古建筑应县木塔PPT课件

•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
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
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
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Leabharlann 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
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
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
16
17
木塔的暗层
暗层有何用?
18
木 塔 剖 面
19
20
木塔塔刹
21
22
塔刹修建图
塔刹主要刹柱为主,木 塔刹柱全长15米,下端 有放在平梁上的两条方 木固定,中部固定再砖 刹座中,上部伸出塔顶 上。
23
萧氏家族
24
25
26
结束
谢谢!
27
应县木塔
一座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
1
2
3
4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 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 称世界三大奇塔。
5
应县木塔简介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 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 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 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 主体建筑。建于辽清宁二 年(公元1056年),金 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 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 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 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 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 建筑的典范。
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
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
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
庄严 。
7
木塔与寺庙建筑视觉关系
8
从山门处看木塔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一座举世瞩目的建筑——应县木塔。
这座木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 年)。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这座木塔高达 6731 米,底层直径 3027 米,呈平面八角形。
其外观雄浑壮美,内部结构精巧复杂。
从建筑结构上看,应县木塔的设计巧夺天工。
它采用了筒中筒式结构,将内外两圈柱网通过梁枋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
这种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木塔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而且,木塔的斗拱设计更是精妙绝伦。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在应县木塔中,斗拱的种类多达54 种,堪称中国古建筑斗拱的博物馆。
这些斗拱不仅具有结构上的支撑作用,还起到了装饰的效果,使木塔更加美观大气。
在建筑材料方面,应县木塔全部采用了木材。
这些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质地坚硬,耐久性强。
为了保证木材的耐久性,古代工匠们还采用了特殊的防腐处理技术。
尽管历经了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应县木塔依然屹立不倒,这充分证明了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和建筑材料选择的精准。
应县木塔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
它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塔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佛教文物,反映了当时佛教在中国的盛行和发展。
同时,木塔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体现了辽代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从塔身上精美的壁画、雕刻,到塔内的佛像造型和布局,都展现了辽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座木塔的建造过程也是一个传奇。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建造这样一座高大而复杂的木结构建筑,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然而,古代工匠们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的杰作。
他们的精神和创造力,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应县木塔的存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文化史、宗教史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应县木塔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位于山西省应县县城东北部。
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也是中国极少数的木砖结构塔。
应县木塔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因此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它的神奇魅力。
应县木塔的诞生,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佛教的传播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需要。
应县木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它是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和藏传佛教的建筑方法所建造的。
塔身呈八角形,整个塔高67米,共有五层,每层都有窗洞和观景台,上层也有小佛龛和金字塔顶。
应县木塔的建筑材料是环保的木头和奇石,木料是当时经过数十年的贮藏,脱水处理,以及火炉烘干处理的名贵材料,并且在建造过程中对它进行了许多特殊的处理,以防止木材受到虫蛀和腐朽。
建筑师采用了斗拱与扭风、壶钵及栏板的手法,使得建筑结构更加牢固、稳定,是中国木建筑中破坏力最小,保护时间最长的一座。
在建筑风格方面,应县木塔的特点是简洁、大气,显示了古代中国建筑学的优秀传统。
它在匠人和科技方面的优越地位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珍贵的建筑之一,得到了许多外国游客和学者的高度赞赏和关注。
在游览应县木塔之前要注意的是,游客应该关注保护木塔的环境。
请遵守导游的规定,不要进行不合理的打闹,不要在木塔周围乱扔垃圾并尽量保持勿扰。
游客需要注意安全,在游览木塔时,要遵守规定的游览路线,不要随意拍照、自拍或攀爬木塔,尊重建筑和文化遗产,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珍贵。
当您游览应县木塔时,导游会在入口处向您介绍其历史和地理背景,带领您在木塔内外进行游览和参观,并向您提供有关导游解释和说明。
导游的工作艺术过程中,需要身穿统一的职业套装,口清晰、语言流畅、知识丰富,同时,导游会向您推荐当地的传统特色小吃或文化产品,更好地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总之,应县木塔是一座中国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价值。
应县木塔及其斗拱

请拱插入您的标题
右图为宋式斗拱基本构造图。在该构 造图中,为反应真实的受力情况,更 接近真实的构造情况,拱的各部分直 接简化为同尺寸梁单元,实际构造中 纵横向拱之间采用槽口卡实的搭接方 式,受力时基本无相对滑动,故该部 位简化模型中做固接处理;斗与拱销 钉连接部位也采用固接处理。防止直 角引起应力集中,将拱转角部分做倒 角处理。最后,在为梁单元分配单元 属性的过程中,对部分截面进行了轴 偏心处理,以使建成的梁单元模型最 大程度地与实体模型相似。
惟第一层塔身之外,还另加一 周副阶(亦即塔之外廊)
请插入您的标题
第一层平面处理:
1.这一层的两重厚墙占去很大面积, 外槽成了一条窄狹的走道。所以将 副阶南面一間,用磚墙隔断划人塔 身之内 , 在外观立面上显著地突出 了正面入口的地位,又使塔内多出 一間“門厅”。扩大了内部空間, 改变了内部窄狹 局 促的环境,是极 为巧妙、成功的处理手法。 2.第一层内槽安置了一个高莉11米 的龐大塑像,占滿了内槽整个空間, 用夸张方法,取得更加高大的效果。
2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请插入您的标题
避雷科学: 应县处于雷雨地带,尤其夏季, 多雷雨,多雷电,木结构建筑 的最大威胁就是火,而雷火是 其中主要威胁。释迦塔站立了 一千年,为什么不遭雷击?第 一,塔身全木质,高度干燥, 高度绝缘,第二,木塔基础坚 硬并且干燥,数米厚的打夯灰 土层几千年过去了,依旧干燥, 地下水不能入侵,绝缘性良好。 第三,高耸入云的塔刹,以及 塔刹引出的八条铁链,形成典 型的“法拉第笼”式避雷针系 统,典型的现代一贯用的避雷 针系统。所以,上世纪80年代 成立的“应县木塔避雷机制研 究”课题组得出结论,木塔目 前不用再额外安装避雷针。 倾斜要素: 民国大修,当地百姓误认为墙 体对于木塔的载荷负担过大, 所以统统拆掉,换上门窗,变 成了现在的样子,门窗对柱子 的稳定性不再有帮扶作用,明 层的钢性大大被削弱,连为一 体的柱网变得无依无靠,为以 后明层倾斜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也是当今木塔倾斜的根源所在。
应县木塔

灵芝草
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这灵芝草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 事。
传说,远古时候,宝宫禅寺里有一位慧能大师,他在夜里梦见释迦牟尼坐在他的身旁说:“峨嵋山 上有一株灵芝草,你若能把它采回来,栽在一块宝地上,这地方一定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人畜兴 旺,国泰民安。”梦醒之后,慧能大师为了应州庶民百姓的兴旺和安康,就照着峨嵋山的方向徒步启程 了。 在这次行程中,慧能大师一天只有一次熟食进嘴,一次生水入肚,日夜兼程,不觉困乏。在第十五 天清晨,他来到了峨嵋山脚下。站在山谷中,举目望去,好一派世外桃源之景可是,这么大的山,这灵 芝草长在哪一道山谷中?他心里一片茫然,于是在这山凹中随便漫行起来。两天两夜之后,他攀上了一 个山巅。这时,飞来一块彩云,立时狂风大作,他的草帽“飕”地一下飞向天空。他伸手去抓,草帽像 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拽着沿山坡沟壑飘飞,慧能大师也只好跟着草帽飞崖跳沟。最后草帽挂在一道山沟向 阳处的石壁上。他走近石壁一看,草帽带儿正挂在一株伸手可摘的花草上。细细一瞧,这花草长在岩石 与岩石的隙缝中,他觉得这花草绝不和一般花草一样,枝叶老绿而又翡翠,花儿红中透紫,而又红得放 光。他愣住了,这是一株什么草?正在茫然不解时,从幽谷中传来一个悠长的声音:“灵——芝—— 草!”接着,回音四起,满山遍野全是”灵——芝——草”的声音,慧能大师认定了,这花草一定是灵 芝草!
透玲碑 辽宋战争期间,应州城里两军争夺的指挥阵地。因为要指挥战斗, 就需知己知彼,洞察敌情,观战了望。要观战了望,就得登高远眺,而 木塔是最好的了望站。 站在高达几十丈的木塔上,尽管凭着肉眼也能把恒山、翠薇、龙首 等较远地方的山情地景收入眼底,但是、再远点的地方就看个见了。在 当时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人们煞费苦心地想了许多办法,仍然起不到 望远镜的作用。后来有人透露:后唐晋王墓中有块能照见千里以外景物 的石碑,于是将士们就把石碑取回来放在塔上。果然,这块石碑光泽如 镜,北照呼和浩特,南看雁门要塞,几百里以外的情况一目了然,自从 有了它,几百里以外的敌情就能及时发现。敌人的动态也能如实掌握, 把主动权大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石碑叫“透玲 碑”。 据人们传说,这块石碑的秘密被“南蛮子”发现了,他们悄悄地在 透玲牌上做了手脚,使透玲碑失去了望远的能力。现代它虽然仍是光泽 如镜,但再也照不到任何景物了。人们为了纪念它以往的功绩,现在仍 然把它保存在木塔墙壁处最显眼的地方。
应县木塔简介

应县木塔
● 佛宫寺释迦塔(Pagoda of Fogong Temple ),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 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
● 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 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 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 九层塔 [6] 。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较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较有价值 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
● 1961年3月4日,佛宫寺释迦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
山西应县木塔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沿革● 辽清宁二年(1056年),敕建佛宫寺释迦塔。 ● 金明昌四年(1193年),佛宫寺释迦塔增修完毕。 ● 金明昌六年(1195年),佛宫寺释迦塔增修完毕。 ● 元延祐七年(1320年),敕监造官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阿里伯重建佛宫寺释迦塔。 ●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北征驻跸佛宫寺释迦塔,题“峻极神工”匾。 ● 明正德三年(1508年),明武宗朱厚照令太监周善监工修补佛宫寺释迦塔,题“天下奇观”匾。 ●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佛宫寺释迦塔重塑佛像。
● 该塔体积庞大,出檐及平座宽厚,造型颇显雄伟华丽,出檐长度逐层减缩,华拱与下昂高度相应调整,与整 体轮廓线的节奏相适合,亦使檐下构件避免了重复。斗拱样式约有60余种,规格、手法变化多。特别是第一 层柱高等于二、三、四层柱高与斗拱、平座高度的总和,而塔的总高度又等于第二层外围柱内接圆的周长。 这种设计安排的几何对位,产生了有规律的立面分割,使结构与审美结合起来。
《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要点及机理分析》范文

《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要点及机理分析》篇一一、引言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木塔,位于中国山西省应县境内,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塔。
该塔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木塔历经自然侵蚀与人为因素的破坏,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残损。
本文旨在对应县木塔的残损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对其机理进行深入探讨。
二、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要点1. 结构老化:应县木塔由于历史悠久,木结构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
部分木材因长期受潮、日晒、雨淋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开裂、变形等现象。
2. 虫害侵蚀:木塔内部及周边环境潮湿,为害虫提供了生存环境。
部分木材被虫蛀蚀,导致结构强度降低。
3. 地震影响:应县地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地震对木塔的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部分结构在地震中出现了松动、错位等现象。
4. 人为破坏:由于历史原因及保护意识不足,人为因素如非法破坏、建筑材料被盗取等也造成了木塔的损伤。
三、应县木塔结构残损机理分析1. 自然侵蚀机理:应县木塔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风化、雨淋、日晒等,导致木材的物理性能逐渐降低,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
此外,木材还可能受到生物(如白蚁)的侵蚀,进一步加剧了结构的损伤。
2. 地质灾害机理:地震是导致应县木塔结构残损的主要地质灾害因素之一。
地震力使木塔的结构发生震动和扭曲,导致部分结构松动、错位甚至倒塌。
此外,地面的不均匀沉降也可能对木塔的结构造成影响。
3. 人为因素机理:人为因素如非法破坏、建筑材料被盗取等,直接导致了木塔的结构损伤。
此外,由于保护意识不足,人们在保护木塔方面的措施不够完善,也加剧了其结构的损伤。
四、结论与建议针对应县木塔的现状结构残损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监测与维护: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木塔的结构进行检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日常维护工作,如清理杂物、修复破损的木材等。
2. 提升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人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来。
山西之行6——应县木塔

山西之行6——应县木塔离开五爷庙,我们乘车前往应县参观我国古建筑瑰宝——应县木塔,此项是自费项目,导游建议我们不进去,因木塔维修不能上塔,带我们到门口照张相,收了每人20元车费,至于该不该收车费,只有导游知道了,反正人人都乖乖的交了钱,在门口呆了一会儿,算是远观木塔吧。
在附近餐厅吃了中午饭。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
塔身平面亦为八角形,塔高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
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直插云霄。
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
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
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
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
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巍然屹立。
无情的雷击、成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
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
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
因此应县木塔不愧为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朔州 木塔

朔州木塔朔州应县木塔,称佛宫寺释迦木塔,位于山西朔州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
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1961年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县木塔建设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
木塔建在四米高台基上,塔高六十七点三一米,底层直径三十点二七米,平面八角。
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
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间使用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复梁式木架。
有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三千立方,约二千六百多吨重。
应县木塔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
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有木梯,可达顶端。
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塔内各层均塑佛像。
第一层为释迦牟尼,高十一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
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
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
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
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
应县木塔塔顶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
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建于辽金时期。
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作为一座佛塔,它在古代军事上主要有以下意义: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
此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虽历经了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塔身上弹痕累累,可以看见嵌进去的弹头),仍然屹立。
应县木塔介绍以及结构介绍

67 LOREM
10 LOREM
2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国木 结构建筑方式,主要由柱、梁、 椽、斗拱等组成。整个木塔共五 层,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 米,呈平面八角形。木塔每层均 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 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大柱直通 顶层,犹如八根钢铁般的支柱, 顶着千钧压力
八角形平面:应县木塔采用的是八角形平面,这种设计使木塔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很好的结构对称性和
1 稳定性
纯木结构:应县木塔采用的是纯木结构,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互为支撑和扣合,
2 这种工艺精湛之极,传世罕见
防震设计: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充分考虑了防震设计。他们通过使用交叉梁和斗拱等结构,将地震力
木塔的设计精巧无比,底层重檐, 四面敞开,给人以稳健之感。以 上各层均为单檐,每层外檐分为 八面,作亭殿式,互相对称。顶 层为八角攒尖顶,上冠琉璃莲瓣 宝瓶。木塔的内槽结构分内外两 圈,并分别用不同方式构造。外 圈柱呈八面八角,内圈亦为八面 八角,面面开窗。这种构造方式 使木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具有 坚固的结构强度
木塔的外檐分为上下两层,均为 重檐。下檐建筑风格古朴庄重, 上檐则流露出一些唐代建筑的遗 风。斗拱是木塔的精华所在,其 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斗拱的配置非常合 理,使木塔能够承受住各种自然 力的考验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1
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木材,包括松木、榆木、槐木等。 这些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此外,木塔的
斗拱结构:斗拱是应县木塔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结构功能,而 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斗拱的配置非常合理,能够承受住各种自然力的考验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建筑分层
应县木塔结构分层
厦门大学张鹏程老师根据多年的潜心研究,对应县木塔的结构特点作了以 下简要概括:“柱如人立,“踩”在面积略微大出柱径的础石平面上,柱脚并 不嵌固;柱上额用枋木通过榫卯搭扣形成门式框架;每柱头上坐栌斗,斗口内 嵌入栱昂——所谓“櫼栌枅柱之相枝”;斗为方形垫块,栱为短梁,交叠铺作 ——所谓“桁梧复叠,势合形离”;前后两柱抬一榀梁架,四柱两梁围成一“ 间”;几榀间架并列排布形成多间;两对间架“井”字型交叉排布,即可形成 外观八角的双向间架。 筑台嵌础,石面立柱; 柱额联框,侧脚向内; 普拍卧枋,槽箍四围;
应县木塔平面呈八角 形,规则、对称,总高 67.31 米,底层直径 30.27 米 ,顶层直径为米 ,呈逐渐 收找的趋势 , 比例相当敦 厚。 应县木塔塔身构架水 平分层, 自顶而下,梁架 -铺作- 柱架 -铺作-柱 架…… 这种 “积木”式的搭 建方式使得木塔具有良好 的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榫卯、斗拱等连接节点的 应用使木塔具有良好的变 形耗能性能 。 这些实物表 明在辽宋时代我国的建筑 科学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 的程度。
穿插空间 有限
全支撑方案示意
全支撑方案钢架总观
基座设置 困难
柱头坐斗,斗嵌栱枋;
搭牵出跳,铺作垫梁; 梁驮蜀柱,上栋承椽; 逐檩举高,顺椽敷瓦;
几层叠置,需构平坐;
纵横斜撑,稳如刚盘; 缠柱叉柱,再起一层; 几层复叠,高屋建瓴。 ‘斗栱铺作’是其最为独特的结构方式。
SU组装模型
筑台嵌础
柱额联框,普拍卧枋
铺作垫梁
平座及平座斜撑
逐檩举高,顺椽敷瓦
应县木塔结构现状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简介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 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 ,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 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 年),金明昌六 年(南宋庆元一年 公元 1195 年)增修 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 构塔式建筑。 全塔耗材使用木料约 10000m3 , 主要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总重量约 7430t ,全塔共用 54 种斗拱,被称为 “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应县木塔完整地保存了辽代中国 传统高层木结构建筑风格,反映了中 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突出成就。 释迦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 迹,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 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的作文500字

应县木塔的作文500字
《神奇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座特别神奇的塔,它叫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在山西,它可老厉害了!这座塔呀,全是用木头建成的,高高地立在那里,就像一个巨人。
听大人们说,这木塔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啦。
这么多年,它经历了风风雨雨,可还是稳稳地站在那儿。
为啥能这样呢?因为古代的工匠们可聪明啦,把木头搭得特别巧妙。
我去看过那座塔,一靠近它,我就觉得好壮观。
抬头往上看,感觉塔尖都要碰到天啦。
走进塔里,能看到好多精美的佛像。
有一个传说,说这木塔有神灵保护,所以一直都不会倒。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它能保存到现在,真的太了不起啦!
小朋友们,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去看看这座神奇的应县木塔哟!
《美丽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可高啦,站在远处看,它就像一把宝剑直直地插进了天空。
这座塔的外面有好多好看的图案,听说都是古代的能工巧匠画上去的。
走进塔里面,有好多层呢,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那里玩。
我兴奋地跑在前面,一看到木塔,我就呆住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心里想:“这也太漂亮了吧!”
塔里有很多游客,大家都在感叹这座塔的神奇。
我还听到一个叔叔说,这是咱们国家的宝贝,要好好保护它。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很想去看看这座美丽的应县木塔呀?。
应县木塔的作文500字

应县木塔的作文500字
《神奇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在山西,它可老厉害了!它是纯木头建成的,特别高,站在下面往上看,脖子都酸啦。
听说这木塔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啦。
以前没有那些厉害的机器,全靠人们的双手一点点建起来的。
木塔的每一根木头都好像在讲故事。
我去的时候,阳光照在木塔上,那颜色漂亮极了,就像一个穿着金色衣服的巨人。
塔里还有很多佛像,一个个都特别慈祥,好像在看着我们笑呢。
有个传说,说只要摸摸木塔的柱子,就能带来好运。
我也摸了摸,心里可高兴啦,希望能真的有好运。
应县木塔真的太神奇啦,等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去看一看!
《美丽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应县木塔吗?那可是个特别美的地方!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看应县木塔。
哇,刚看到它的时候,我都惊呆了!它高高地立在那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积木搭起来的。
木塔上的木头好多好多,一根一根的,排得整整齐齐。
我走近摸了摸,感觉凉凉的、滑滑的。
听爸爸说,这座木塔经历了好多好多的风雨,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
我想,它一定很坚强。
木塔周围有好多的树,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好像在和木塔说悄悄话。
还有小鸟在枝头唱歌,好像在夸木塔漂亮。
晚上的时候,木塔上的灯亮了,远远看去,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应县木塔,真是太美啦,我好喜欢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
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高六十五点八六米,五个明层、四个暗层总共九层,相当于现在约二十层楼房的高度,总重量约七千四百三十吨。
整个木塔共用了五十四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栱博物馆”。
应县木塔是中国佛塔的一个典型代表,而中国佛塔则是世界塔型建筑物中的瑰宝。
它塔身高大,每层之间距离也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
古建筑专家评价,应县木塔完整保存了辽代中国传统高层木结构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突出成就,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应县木塔历经苍桑,遭受过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元代以后,应县曾发生过十余次较强的地震,其中六级以上就有三次,当地房毁人亡,但它结构牢固,历经900多年却安然无恙。
古往今来,历史上不少帝王将相、官员缙绅、文人墨客、佛门弟子登临木塔,眺望应县风景,为木塔挥毫泼墨,留下不少赞美佳句。
塔上现存五十四面珍贵的匾联,其中明成祖朱棣题的“竣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照题的“天下奇观”笔划苍劲凝重、神韵连贯,为难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