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PPT
第四章 光合作用
(1)光 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 从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酸酯需要光, 而光过强,叶绿素又会受光氧化而破坏。 黑暗中生长的幼苗呈黄白色,遮光或埋在 土中的茎叶也呈黄白色。这种因缺乏某些 条件而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子发黄的现 象,称为黄化现象。 黑暗使植物黄化的原理常被应用于蔬菜生 产中,如韭黄、软化药芹、白芦笋、豆芽 菜、葱白、蒜白、大白菜等生产。
(二)光合作用机理 光合作用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
磷酸化、碳同化三个相互联系的步骤,原初反
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光化学反应,通过
它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则指电能转变为ATP和NADPH(合称同化力)这两 种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
学能是通过碳同化过程完成的。
类胡萝卜素和藻 胆素的吸收光谱
类胡萝卜素吸收 带在400~500nm 的蓝紫光区 基本不吸收黄光, 从而呈现黄色。
藻蓝素的吸收光谱最大值是在橙红光部分 藻红素则吸收光谱最大值是在绿光部分 植物体内不同光合色素对光波的选择吸收是植物在长 期进化中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这使植物可利用 各种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反应中心 (reaction center) 发生原初反应的 最小单位。它是由反应中心色素分子(P)、原 初电子受体(A)、原初电子供体(D)等电子传递 体,以及维持这些电子传递体的微环境所必需 的蛋白质等组分组成的。
聚 ( 集 ) 光色素 (light harvesting pigment) 又称天线色素 (antenna pigment) ,指在光合作用中起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分子,它们 本身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包括大部分chla 和 全部chlb、胡萝卜素、叶黄素。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周期、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科学领域。
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它对植物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是能量的转换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子和其他绿色组织中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内的叶绿素是发生光合作用的关键组分,它能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包括光能的捕获、电子传递和ATP合成。
叶绿体中的光刺激栗子吸收光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子传递过程,最终生成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二磷酸腺苷二核苷酸磷酸酯)。
ATP是能量的“货币”,用于植物的各种代谢反应。
NADPH则用作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剂。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也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ATP和NADPH参与将CO2固定成六碳糖分子(葡萄糖)。
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基质中,依赖于多种酶的参与。
暗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三个主要的步骤:固定、还原和再生。
通过这些步骤,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以用于植物生长和代谢的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效率和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的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光的强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越快。
然而,当光强过于强烈时,光合作用的速率反而会下降,因为光合色素可能会受损。
温度也是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酶的正常运作,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然而,当温度过高时,酶会变性,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也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总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I:植物对光能的吸收与转换
因此,低温、缺氧、含 而于黑暗条件下,植株 糖量不足与缺乏氮、镁、 黄化(韭黄、葱白)的 铁等元素时,叶色褪淡, 原因在于第二阶段受阻。 其原因在于第一阶段受 阻。
降解
a 叶绿素酶
去除叶绿醇
b 镁脱螯合酶
镁
c 依赖氧的加氧酶
打开卟啉环
植物液泡
一 叶绿体的结构
1.形状、数量、大小
扁平椭圆形,每个叶 肉细胞有50∽200个 叶绿体。
长 4-6 μm , 厚 2-3 μm。
随物种,细胞种类,生 理状况和环境而不同
2. 叶绿体超微结构
(一)叶绿体被膜(chloroplast envelope)
•双层膜的屏障:维持相对稳定的内 部环境,控制物质的出入。
基粒(grana):类囊体垛迭 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 连通基粒、不垛迭的基质类囊体。
类囊体膜上具有光合色素,电子传递体 等蛋白质。完成光能的吸收、传递,光化 学反应及电子传递。
2 类囊体膜的化学组成及特性
蛋白、脂类和色素
脂类 主要是糖脂 磷脂中主要是磷脂酰胆碱,占全部脂类4%-10%。 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占80%,多为亚麻酸。
•外膜为非选择性膜,小分子可自由通 过。内膜具高度选择透性,核苷酸、无 机磷、磷酸衍生物、羧酸类等经膜上运 转器转运,蔗糖、NADP+等不能通过。
•内被膜:选择透性较 强,为细胞质和叶
绿体基质间的功能屏 障。磷酸甘油酸、
苹果酸、草酰乙酸等 需由内被膜上的特殊 载体转运才能通过。
(二) 类囊体
1 类囊体结构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概述 一 光合作用的发现 Discovery of Photosynthsis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四章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摘自1988年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宣布光合作用 研究成果的评语。
主要内容:
4.1 4.2 4.3 4.4
总论 光合器和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的机理 光呼吸
4.5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4.1 总论
光合生物
不放氧的光合生物——紫色硫细菌 CO2+2H2S ——(CH2O)+2S+H2O
细菌反应中心结构
一、光反应 1、光系统(photosystem,PS)
红降现象(red drop):当光的波长大于690nm(远红光)时,光
合速率突然下降(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现)。 双光增益效应(enhancement effect,爱默生效应Emerson effect): 用640nm和720nm两种波长的光分别作为光源时的光合效率之和小 于同时使用两种波长的光作为光源时的光合效率。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
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 将CO2还原成糖的过程。
4.3 光合作用的机理
光合作用的三个步骤
第三步
第二步 第一步
原初反应: 光能的吸收 ,传递和转 化过程。
电子传递和 光合磷酸化 : 电能转化为 活跃的化学 能的过程
碳同化:活 跃化学能转 变为稳定化 学能的过程
4.3 光合作用的机理
4.2 光合器和光合色素
(A):植物叶绿体 图解
(B):电子显微镜 下的叶绿体超微结 构
光合器官—叶 光合细胞器--叶绿体
4.2 光合器和光合色素
一、光合色素及其对光的吸收
光合色素的种类
叶绿素 色素种类 a b c d β-胡萝 卜素 叶黄 素 藻蓝素 藻红 素 类胡萝卜素 藻胆素
《光合作用》ppt
THANKS
详细描述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的糖类等有机物质会被运输到细胞的各个部位,包括根、茎、叶等器官。这些有机物会通 过韧皮部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这些有机物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器官中 ,以维持植物各部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04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它是一种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器, 能够吸收阳光,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培养光合作用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国际合作
总结词
培养光合作用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加强国际合作是推动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是推动光合作用研究的关键。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开展光合作用研究,有利于加快研究进程,提高研究水平,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生态、社会和经 济效益。
2023
《光合作用》ppt
目录
• 光合作用简介 • 光合作用的过程 • 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 •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 • 光合作用的应用与意义 • 光合作用的未来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光合作用简介
什么是光合作用?
01
02
03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 某些细菌通过捕获光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 机物质的过程。
糖类的合成与储存
总结词
糖类的合成和储存是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光合作用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将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等小分子 化合物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质。这些糖类被储存在细胞的叶绿体中,作为植物生 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来源。
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总结词
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是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的最后一个环节。
植物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总结词
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它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 分,坚持生态平衡。
详细描写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方式,它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所需 的能量和有机物质。此外,光合作用还对坚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 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程
总结词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程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现代农业和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光合作用进程中产生的能量和有 机物,可以帮助作物抵抗逆境, 如干旱、高温、盐碱等。通过提 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以增强作物
的抗逆能力。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2
空气净化
通过种植具有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植物,可以吸取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进空气 质量。
水土保持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土壤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分,同时植物 的根系可以防止土壤流失,有助于保持水土。
详细描写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经过多个世纪的探索和研究,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原理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这一历程不仅推动了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的发展,也为现代农业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和实践指导。
02
光合作用的进程
光反应阶段
光能吸取与转换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吸取太阳光能,并将其转换为活跃的化 学能。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意义
光合作用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对 坚持地球气候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全部生态系统提供能量,驱动自然 界的能量流动。
光合作用对坚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 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类胡萝卜素
•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由8个异戊二烯形 成的四萜,含有一系列的共轭双键,分子的两 端各有一个不饱和的取代的环己烯,也即紫罗 兰酮环(图),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carotene,C40H56O2) 和叶黄素(xanthophyll, C40H56O2)。前者呈橙 黄色,后者呈黄色。胡萝卜素是不饱和的碳氢 化合物,有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 以β 胡萝卜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
绿色植物在吸收CO2的同时每年释放O2量约 5.35×1011吨,使大气中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维持在21%左右
• 光合作用每年向大气中释放5.53×1011吨O2是地球上氧气的来 源,由于大气中O2的存在,其它需氧生物才能够在地球上产生, 进化和发展。(其它需O2生物产生后,光合作用又担负了维持 大气中O2和CO2相对平衡的任务。) •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大量释放CO2,以及绿色植被减少,大气中 O2和CO2的平衡正在被打破。据记载: 1900年 300ppm
Wood Fibers Stored Carbohydrates Amino Acids Clothing Shelter Food
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 绿色植物在把CO2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中,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是人类和其它异养生物生命活动最终的 能量来源,也为人类提供了其它能量。 我们现在燃烧的植物材料,是现在光合 作用的结果,燃烧的石油、天然气、煤 是远古时代光合作用的结果。(1.65亿 亿吨水升高1℃度,1.65×1014卡)
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porphyrin ring)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植醇, phytol)的“尾巴”。卟啉环由四个吡咯环 与四个甲烯基(-CH=)连接而成,它是各 种叶绿素的共同基本结构。卟啉环的中央 络合着一个镁原子,镁偏向带正电荷,而 与其相联的氮原子则带负电荷,因而“头 部”有极性,是亲水的。另外还有一个含 羰基的同素环(含相同元素的环),其上 一个羧基以酯键与甲醇相结合 叶绿素a与b的分子式很相似,不同之处是叶绿素a比b
《光合作用说课》课件
加强实验教学
增加实验环节的比重,让学生通过亲 手操作,更直观地感受光合作用的过 程。
未来发展计划
拓展课程内容
将光合作用与其他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如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 ,形成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
开展在线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加强实践教学
与当地农业合作社或生态保护区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和实习 的机会,加深对光合作用实际应用的理解。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
光合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
光合作用的应用前景。
光合作用基础知识
02
光合作用的定义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 菌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 反应之一,它为生物界提供了食 物和氧气,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的关键过程。
步骤四
为对照组提供与实验组相同的 条件,但不给予光照,观察并 记录实验结果。
步骤一
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将绿色 植物放入黑暗处一昼夜,以消 耗掉原有的有机物。
步骤三
为实验组提供适宜的光照、二 氧化碳浓度等条件,观察并记 录实验结果。
步骤五
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分析光合 作用中氧气产生的条件和过程 。
学生实践与反馈
03
略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直观教学
通过PPT展示光合作用的动态 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合
作用的各个环节。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让 他们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
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
引入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并 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光合作
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ppt
加强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
与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共同研究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其他生命过程的相互关系。
2023
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
CATALOGUE
目录
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概述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的组成与机制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的调控因素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与其他生理过程的关系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的遗传改良与基因工程应用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研究展望
01
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概述
VS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通过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方法,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抗逆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总结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相关基因导入作物中,改善其光合作用效率和抗逆性。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进行分子育种,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相关基因的转基因植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是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这一整个化学过程主要源自于植物中的叶绿素分子和蓝藻中的藻蓝素分子吸收光能后发生的变化。
特点
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是一种高效的能量传递过程,其最大特点是它不产生游离的电子,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外,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能量传递过程,由一系列的电子传递链组成,每个电子传递链都由一系列电子传递蛋白组成。
探索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例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传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生态因素PPT模板
要点、疑点、难点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或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无害;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两种生物的这种关系叫共生 。
例如: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如百灵鸟、雉鸡等),可以避免肉 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如狐等)所捕食; 具有保护色的昆虫 也常常被视力敏锐的食虫鸟类侵害。
要点、疑点、难点
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相对性
又如大卡卡办公以竹类为食, 前些年由于大卡卡办公栖息 地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枯 死,使大卡卡办公的生存受 到了严重的威胁。
能力、思维、方法
【例4】有一种牧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够阻止取食
这种牧草的鳞翅目昆虫分泌保幼激素的物质,其结果使幼虫迅速变
态为成虫。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自然选择 B 定向变异 C 种内互助 D 种间斗争
答案:D
【解析】这种牧草产生阻止昆虫分泌保幼激素的物质,使昆虫迅速 蜕皮化蛹成虫,从而减轻了昆虫幼虫(以牧草为食)的危害,这是牧 草与昆虫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进化而形成的一种适应。这种现 象应属于生存斗争中的种间斗争。
生态因素
要点、疑点、难点
1概念与分类
概念 分类
生态因素 (生态因子)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 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阳光
非生物因素 温度 水
生物因 素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 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要点、疑点、难点
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
第17页
包含3个个别:
(1)捕光天线系统 ●围绕P680CP43和CP47蛋白复合体组成内周天线(近侧 天线)
●由LHCII复合体组成外周天线(远侧天线)
(2)D1-D2蛋白 D1-D2蛋白:由2个32KD蛋白组成,其中包含原初电子供 体Yz(Tyr161残基)。 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
Yz-P680-Pheo-QA(D2蛋白)-QB(D1蛋白)组成反应 中心电子传递链。
示意PSII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白结构。 D1很轻易受到光化学破坏,会发生活性逆
转。
电子从P680传递到去镁叶绿素(Pheo)继而传递到两个质体醌QA和QB。P680+在“Z”
传递链中被D1亚基中酪氨酸残基还原。
图中还表明了Mn聚集体(MSP)对水氧化。
CP43和CP47是叶绿素结合蛋白。
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
电子传递次序:
绿藻:cytf → PC → P700 高等植物:cytf → PC → P700
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
第29页
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
第30页
(六)PSI结构与运转
1、PSI复合体组成 反应中心P700 电子受体
LHCI(捕光天线)
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
第31页
2、PSI反应中心运转
P700:chla双分子体 A0:chla单分子体 A1:叶醌(维生素K1) FA, FB, FX: 三个铁硫中心,含12个Fe,12个S。 Fd: 是2Fe-2S铁氧还蛋白
最稳定价电子处于基态,能量最低。当光量子 被一个基态电子吸收,光量子能量就被加到电子 上,电子跃迁为能级较高激发态。对于可见光, 电子跃迁时间为10-15s.
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
第4页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在自然界中,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为能量的重要生理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这些生物能够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下面我们将通过图解来详细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光独立反应两个阶段,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个阶
段的详细过程。
光反应阶段
1. 光捕获
•光合色素分子在叶绿体内吸收光能,并激发成为激发态。
•激发态的光合色素分子释放出能量,将光束转化为化学能。
2. 光合电子传递
•激发态的光合色素分子释放的能量使得叶绿体内的电子被激发并传递。
•电子经过一系列的载体,释放能量,最终转移至NADP+还原为NADPH。
3. 水的光解
•光合作用中水分子被光能分解,产生氧气和氢离子。
•氧气释放到空气中,达到自然界中氧气的释放作用。
光独立反应阶段
1. 羧酸循环
•羧酸循环中,固体化的二氧化碳与RuBP(磷酸果糖)结合形成磷酸二酮。
•磷酸二酮分解为甘油三磷酸,同时森氏循环得以继续进行。
2. 森氏循环
•在森氏循环中,甘油三磷酸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最终合成出葡萄糖。
•葡萄糖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的重要产物,也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
合成有机物质,为自身提供能量,也为我们提供氧气,维持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这个图解,能更直观地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二章生理生态学-光因子
动物的光周期
在脊椎动物中,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很多鸟类的迁徙都是由 日照长短的变化所引起。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哺乳动物的换毛和生殖也具有十分 明显的影响。 • 长日照畜类:随着春天日照长度的逐渐增加而开始生殖的,如刺猬、野兔 等; • 短日照畜类: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如绵羊、山羊和鹿等。
日照生态类型(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差异) • 长日照植物:指日照长度超过其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通常需要14h以上 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如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樟子松、油松等。 • 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一般<10h),如卷耳草、 牵牛花、紫杉等。 • 中日照植物:指昼夜长短比例近于相等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甘蔗中的某些品种, 开花需要12.5h的日照时间。 • 中性植物:指开花受日照长短影响较小,只要其它条件适宜便能开花的植物。 如蒲公英、黄瓜、四季豆、蕃茄等。
对树木花芽分化形成的影响:强光可加强树木生理活动机能,改善树木有机营养, 使枝叶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而且可提高种子产量。树冠内部常因光照强度较弱, 开花结实少,种子质量低。光还可改善果实品质,强光可提高果实含糖量及耐贮性, 果实着色好,光照强度有利于花青素形成。光照充足,可形成较大的根茎比。
三、太阳辐射时间
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是昼长夜短,夏至昼最长;从秋分到春分是昼短夜长,冬至 夜最长。在赤道附近,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夏半年(春分到秋分)昼越长,而 冬半年(秋分至春分)昼越短。在两极地区则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由于我国位 于北半球,所以夏季的日照时间总是多于12h,而冬季的日照时间总是少于12h。随 着纬度的增加,夏季的日照长度也逐渐增加,而冬季的日照长度则逐渐缩短。
光合作用过程图
光合磷酸化反 应中的
NADPH参与 光独立反应中 的有机物合成
02
• NADPH是有机物合成和氧 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力载体
光合磷酸化反应与联,共同产生ATP和 NADPH
• 光依赖反应产生ATP和NADPH • 光合磷酸化反应利用ATP和NADPH产生有机物
• 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能量来源 • 氧气是大多数生物的呼吸产物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通过光依赖反应和光独立反应实现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光依赖反应捕获光能并产生ATP和NADPH • 光独立反应利用ATP和NADPH合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是一个两阶段过程,光依赖反应和光独立反应相互关联
• 光依赖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为光独立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 光独立反应产生的有机物为光依赖反应提供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 过程
• 光合作用涉及多种生物化学过程,包括光吸收、光化学、能量转 化和储存、有机物合成等
• 光吸收:植物通过叶绿素等光敏色素捕获光能 • 光化学: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如光依赖反应中的光系统 • 能量转化和储存: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的过程 • 有机物合成:利用ATP和NADPH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的过程
02
光合作用中的光依赖反应
光依赖反应中的光吸收和光系统
光依赖反应中的光吸收导致光子的激发和光系统中的电子传递
• 光子的激发: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电子传递:光系统中的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传递的过程
光依赖反应通过光系统捕获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 光系统是光依赖反应的核心,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 • 光系统通过叶绿素等光敏色素捕获光能
• 3-磷酸甘油酸是光独立反应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参与有机物的合 成
光合作用
总之,不同碳代谢类型之间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
转化,这也反映了植物光合碳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在进化过程中植物 表现出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 → → → → → →
◎光合作用的机理—碳同化
碳同化
·光合作用的产物: 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光 合 产 物
糖类
双糖(蔗糖) 多糖(淀粉)
荧光、磷光 ·荧光和磷光现象: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磷光现象—当叶绿素溶液停止光照后,还能继续辐射出微弱红光的现象。
以热能形式散失
光能 Chl
(基态)
Chl*
(激发态)
以光能形式散失
传递给其他分子 发生光化学反应
Chl
·叶绿素分子的激发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第一步。
成有机物的过程。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色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第四节 影响光和作用的因素 第五节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 制造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
光能
红、橙、黄、绿、青、蓝、紫7色连续的太阳光光谱。 ·太阳光的光谱 叶绿素溶液 部分光被吸收
在光谱上出现黑线或暗带,即为吸收光谱。
叶绿素a和b吸收光谱主要在蓝紫光区、红光区;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蓝紫光区(不吸收红、黄光,故呈橙红色和黄色);
藻胆素吸收光谱主要在绿光区、橙光区。
·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
①PSⅠ产生的电子,经过传递, 只引起ATP的形成; ②降低了能位; ③电子传递是闭合的回路; ④不放氧,也无NADP+还原反应。 ADP+Pi→ATP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_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_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是植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可以分为光依赖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光依赖反应,也称为光能转化反应。
在这一阶段,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叶绿素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在吸收光能的过程中,电子跃迁激发到较高的能级,形成激发态的植物叶绿素。
在光系统II中,激发态的叶绿素通过光解水作用释放电子,产生氧气和高能电子。
这些电子被传递到光系统I中,通过电子传递链的过程产生足够的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通过植物的气孔释放到外界,为植物提供氧气。
第二阶段是暗反应,也称为光独立反应。
在这一阶段,植物利用光能转化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体内。
在暗反应中,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合成葡萄糖。
该循环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固定CO2、还原和再生。
首先,植物将甲酸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六碳分子,并通过还原过程将其分解成两个三碳分子。
然后,这些三碳分子在还原过程中转化为葡萄糖,并重新生成甲酸。
整个循环循环进行,不断合成葡萄糖。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为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可以被植物利用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也可以用于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通过光能转化产生化学能,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
这个过程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营养物质,也为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深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及其生理生态学意义
光合作用及其生理生态学意义光合作用是指植物、藻类等绿色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生物体生存和生长的重要过程。
光合作用对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光能转化反应和碳水化合物合成反应。
光能转化反应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也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
在此过程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光线,然后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碳水化合物合成反应则是指将已经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用于制造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维持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的重要环节。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所有有机物质的来源,包括维持植物生长和生物体生产的食物。
无论是草原、森林还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都依靠着光合作用的能量为自己生存和发展。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通过在叶绿素中含有的氧化还原酶将水分子分解,制造出的氧气则被释放到空气中,同时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对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另外,光合作用还对环境和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在某些地区由于照射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而在日照充足的地区,正常的光合作用过程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光照的闲暇要求不同,而这种适应性差异直接影响着能源物质在植物物种之间的分配。
在生态学中,光能利用率被认为是衡量和比较植物物种间光照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光合作用是生态学和农业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对于植物、藻类等生物的能量来源、氧气排放、碳体积平衡、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经过色 素间的一系列传递,汇集到反应中 心,在那里引起光化学反应。
(二)原初光化学反应
原初反应是光合作用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的最初步骤,其反应非常快,在fs—ps之间。
反应部位:光合膜(反应中心)
(三)叶绿体电子传递
2、色素之间的能量传递
共振传递:在色素系统中,一个色素分子吸收光能
被激发后,其中高能电子的振动会引起附近另一个分子中某 个电子的振动(共振),当第二个分子电子振动被诱导起来, 就发生了电子激发能量的传递,第一个分子中原来被激发的 电子便停止振动,而第二个分子中被诱导的电子则变为激发 态,第二个分子又能以同样的方式激发第三个、第四个分子 。这种依靠电子振动在分子间传递能量的方式就称为“共振 传递”。
从光能吸收到碳水化合物形成,有50多个中间步 骤。直接发生在光合膜上、由光驱动的反应,叫做光 反应;而不依赖于光,由酶催化的反应叫做暗(碳) 反应。
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的激发态到植物群体; 研究课题:从光的吸收到生态系统; 时间跨度:从飞秒(fs)到世纪。
(s,ms,μs, ns, ps, fs)
一、光反应——同化力形成
图中还表明了Mn聚集体(MSP)对水的氧化。 CP43和CP47是叶绿素结合蛋白。
包括3个部分:
(1)捕光天线系统 ●围绕P680的CP43和CP47蛋白复合体组成的内周天线 (近侧天线) ●由LHCII复合体组成的外周天线(远侧天线)
(2)D1-D2蛋白 D1-D2蛋白:由2个32KD蛋白组成,其中包括原初电子供 体Yz(Tyr161残基)。 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 Yz-P680-Pheo-QA(D2蛋白)-QB(D1蛋白)构成反应 中心的电子传递链。
光合作用生态生理
Eco-Physiology of photosynthesis
第一章 光合作用机理进展
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基本上都是依赖于太阳 能,光合作用是最主要的能将太阳能固定的生命过程。
可以说,通过光合作用的反应系统,利用自然界 最丰富而廉价的资源——CO2和H2O提供了我们所需 的有机物。
1、光合电子传递的顺序PSII和PSI:
PSII:P680核心、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LHCII)、放氧复合体(OEC)
PSI: P700核心、LHCI
(2)Z链 (Z schem)
2、电子传递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
类囊体膜上存在4中蛋白复合体:
PSII复合体:PSII-α:基粒中央 PSII-β:间质片层
电子传递体在类囊体膜上的这种分布,使电子在膜的内外进 行定向传递,形成跨膜质子梯度,推动ATP形成。
(四)PSII的结构与运转
1、PSII复合体的结构
PSII反应中心结构模式图
示意PSII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白的结构。 D1很容易受到光化学破坏,会发生活性 逆转。
电子从P680传递到去镁叶绿素(Pheo)继而传递到两个质体醌QA和QB。P680+在“Z” 传递链中被D1亚基中酪氨酸残基还原。
(一)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叶绿素的卟啉环上具有很多共轭双键,正是 这些共轭双键能够吸收可见光(400-700nm) 。
最稳定的价电子处于基态,能量最低。当光量 子被一个基态的电子吸收,光量子的能量就被加 到电子上,电子跃迁为能级较高的激发态。对于 可见光,电子跃迁时间为10-15s.
1、叶绿素激发与去激
完全还原的QB2-从间质接受2个质子,形成QBH2,并与PQ 交换位置,随后再向cytb/f传递。
D1蛋白亚基是QB的载体,故又称为QB蛋白,它可被 DCMU等除草剂结合,从而阻断电子从QA-向QB-的传递。
此外,许多逆境因子,如强光、高盐等对电子传递的抑制部 位,也是这里。
3、PSII的水裂解放氧
激子传递:激子通常是指非金属晶体中由电子激发的量
子(激子是能量和动量相同的分子共有的电子激发态)。它 能转移能量但不能转移电荷。其能量传递效率决定于两个分 子间的作用矩阵。
在由相同分子组成的聚光色素系统中,其中一个色
素分子受光激发后,高能电子在返回原来轨道时也会发出激 子,此激子能使相邻色素分子激发,即把激发能传递给了相 邻色素分子,激发的电子可以相同的方式再发出激子,并被 另一色素分子吸收,
PSII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参与水的裂解放氧。有关分子 氧释放的机理,依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问题。
(1)氧释放动力学 光合放氧具有周期现象,在闪光诱导动力学研究中,发现 氧的释放伴随着4个闪光周期的摆动,即每4次闪光出现一个放 氧高峰。Kok等提出4个S态循环的模型(Kok钟),OEC需要积 累4个氧化当量(正电荷),才能从2个水分子中夺取4个还原当 量,释放一分子氧。
位于膜外测。 PQ:可以在膜的疏水区移动。 P700的电子供体(PC)位于膜内表面,受体fd位于
膜外表面。
这样的空间排列,使得P680受光激发后,在类囊体的内表 面发生水的氧化,并向类囊体膜内释放O2和H+。在膜的外测 发生PQ还原,并通过跨膜移动,把膜外质子传到腔内。
PSI受光激发后,从类囊体内侧的PC接受电子,并在膜的外 测把电子交给fd,从而在膜的外测进行NADP的还原。
Cytb/f复合体:基粒垛叠区、基粒末端与边缘
PSI复合体:PSI-α:基粒外周 PSI-β:间质片层
ATP酶复合体(CF,coupling factor):
CF1:位于膜表面,起催化作用,ADP+Pi ATP Cf2:插入膜内,提供H+通道
OEC(放氧复合体):膜内表面 P680的原初电子供体:位于膜内侧,原初电子受体
(3)水氧化放氧系统 包括:三种外周蛋白(33,23,17KD), Mn簇, Cl, Ca2+
2、PSII的运转
PSII是执行光诱导电荷分离及电子传递的基本单位,P680 中心色素是一个chla双分子体。
电子从放氧中心到P680+是很快的过程。Yz是D1蛋白上 的第161位Tyr残基。
原初的电荷从P680到Pheo只需几个皮秒(ps),Pheo-又 立即被QA氧化,QA-又被QB在100-200微秒时间内氧化。 QB先形成半醌QB-,然后又从另一个QA-接受1个电子,形 成还原型醌QB2-。(这里QA是单电子受体,QB是双电子受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