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热危象处理。文本文档
超高热危象
急救和护理
紧急处理原则 迅速降温 补充体液 消除诱因 治疗病因 对症处理 基本生命支持 一.降温 迅速而有效的将体温降 至38.5℃是治疗超高热 危象的关键 物理降温 (首选) 药物降温 冬眠降温
护理诊断与目标
1 体温过高: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2 焦虑:与体温过高有关。 3 潜在并发症:抽搐、惊厥甚至休克。 1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 2患者情绪稳定。 3无并发症出现。
冬眠降温
• 冬眠Ⅰ号:杜冷丁+非那根+冬眠灵 • 将病人置于安静的病房,专人护理 • 要密切注意T、P、R、BP的变化;每隔30分钟评估一次病 人的神志、瞳孔、对光反射、肢体运动和各种反射,以 了解冬眠的深度;体温应以测量肛温为观察指标 • 病人的血压下降过快、呼吸低于12次/分,提示冬眠过度, 应立即减慢冬眠药物的速度或停用 • 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时,应加用升压药或采取其他升 压措施 • 病人有寒战或烦躁不安,提示冬眠药物剂量不足 • 体温降至38℃时应停用冬眠药。
注意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事项
• 热者冷降 冷者温降 • 冰水浸浴每15分钟测肛温一次,体温降至38.5℃左 右停止浸浴 • 浸浴时用力摩擦颈部、四肢 • 擦浴方法自上而下,由耳后、颈部开始直至皮肤微 红 • 不宜在短时间内降温过低,以防虚脱 • 伴皮肤感染或出血倾向者不宜皮肤擦浴 • 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第九章 急重症救护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学习目标
掌握超高热危象的护理措施及抢救流程
熟悉超高热危象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了解超高热危象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案例
护理问题?
• 李先生,38岁,5天前受凉后,感咽喉部疼痛不适,自服感 冒药未好转,今感口干、头痛、头晕、四肢乏力,急症入 院。 护理措施? • 查体: 体温41.5℃,脉搏126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 88/56mmHg,颜面潮红,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双侧瞳孔等 大,对光反射灵敏,心率齐,两肺呼吸音粗,咽部扁桃体 Ⅲ度肿大,有脓点。
高热的应急预案
高热的应急预案1. 引言高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7°C),通常情况下表示患者存在体温升高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高热的突发情况,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来处理这种情况。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高热的应急预案,以便处理紧急的高热情况。
2. 高热的定义和原因分析高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7°C)。
其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高热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如流感、肺炎等;非感染性高热通常由身体过热、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用药等因素引起。
3. 高热的应急预案3.1 人员安全当遇到高热的患者,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安全。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保护人员的安全:•确保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和手套;•佩戴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维持合适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2 患者评估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快速的患者评估非常重要:1.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关键指标;2.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3.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4.快速了解患者的曾经发热时间,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快速处理。
3.3 协助降温高热患者需要降温,以下是常见的降温方法:1.冷却物理方法:–使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使用冷水海绵擦拭患者全身;–开启空调或使用风扇进行散热。
2.药物降温:–低热患者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高热患者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控,并使用专业药物进行降温。
3.4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高热应急情况下,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急救技术;•确保及时联系专业医疗团队;•提供患者的准确病史以及处理过程。
4. 高热应急预案的实施为了有效应对高热应急情况,以下步骤可供参考:1.在日常工作中提前安排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都了解高热应急预案的具体步骤;2.在高热应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明确责任分工;3.使用清晰的通讯渠道,确保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传递;4.后续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
高热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高热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热应急处理预案与流程一、引言高热,通常指体温超过38.5℃,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炎症、药物反应等。
突遇发热情况的快速反应方案
突遇发热情况的快速反应方案1. 总述本文档旨在为突发发热情况提供一套快速反应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保障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安全。
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
2. 发热定义及分类2.1 定义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成人腋下温度超过37.3℃,口腔温度超过37.8℃,肛门温度超过38℃。
2.2 分类1. 低热:体温37.3℃-38℃2. 中热:体温38.1℃-39℃3. 高热:体温39.1℃-41℃4. 超高热:体温41℃以上3. 快速反应流程3.1 立即评估1. 确定发热程度。
2. 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
3. 了解患者近期旅行史、接触史和暴露史。
3.2 紧急处理1. 低热:居家观察,加强水分摄入,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
2. 中热:居家观察,给予充足水分,使用退热药物,密切监测体温。
3. 高热: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4. 超高热:立即拨打120,紧急送往医院,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3 救治措施1. 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抗病毒、支持疗法等治疗。
2. 家庭:遵循医生建议,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措施,加强家庭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4. 防护措施1. 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
2. 患者及家属: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5. 病情监测与随访1. 医疗机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复诊。
2. 家庭:每日监测患者体温,如病情加重,立即就医。
6. 结语突遇发热情况时,快速、准确的反应至关重要。
遵循本文档所述方案,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保障患者和家属的安全。
请注意,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措施请遵医嘱。
---希望这份快速反应方案能对您处理发热情况提供有益的指导。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联系。
祝您健康![日期]。
高热病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高热病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 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高热病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以确保对高热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隔离,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2. 预案内容2.1 高热病人筛查在各个入口处设立临时筛查点,对进入区域的人员进行体温筛查。
如发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病人,立即引导其到隔离区域等待进一步处理。
2.2 高热病人隔离将发现体温异常的病人引导到专门的隔离区域,并确保病人与其他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
隔离区域应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物资,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
2.3 高热病人处理流程针对高热病人,制定处理流程如下:- 2.3.1 安全护理:由专业医护人员佩戴防护服和口罩,对高热病人进行安全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 2.3.2 病情评估:对高热病人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包括症状、既往病史等信息的记录。
- 2.3.3 检测与诊断:根据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测与诊断,以确定高热病人的具体病因。
- 2.3.4 防控措施:根据病因判断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隔离措施等,以保护其他人员的安全。
2.4 联络与汇报在处理高热病人的过程中,需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络与汇报,确保信息畅通,协调各方的行动。
3. 应急演练为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定期组织高热病人的应急演练。
通过模拟真实情况,培训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并针对演练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和纠正。
4. 监测与评估建立高热病人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5. 审核与更新本预案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以适应疫情变化和应急处理技术的进步。
以上是针对高热病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的主要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应急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超高热危象的降温方法
超高热危象的降温方法
1. 使用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的室内温度对人体造成不适。
2. 饮用冷水: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帮助降低体温,同时可以缓解身体疲劳和热感。
3. 使用风扇: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风扇或者手持风扇来增加空气流通,帮助降低室内温度。
4. 避免户外活动:在高温的天气里,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尤其是在中午和下午时段。
5. 选择凉爽的衣物: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可以帮助散发体热,减轻身体热感。
6. 使用冷敷或冰袋:在头部、脖颈等部位使用冰敷或冰袋来降低体温,有助于缓解中暑症状。
7. 尽量减少使用热源:避免烹饪过于油腻的食物、减少使用电热毯等热源,以降低室内温度。
超高热危象与护理救治
寻治病因
超高热危象的救治与护理
ICU 骆婷
概念
超高热危象:是指体温升高至体温调节中枢所能控制的调定
点以上(超过41℃)。同时伴有抽搐、昏迷、休克、出血 等危急征象。
超高热可使肌肉细胞快速代谢,造成横纹理肌溶解、代谢性酸 中毒、肌肉僵硬乃至心血管系统的不稳定
如血压过高、过低等,可造成全身实质性器官的细胞,特别是 脑细胞变性,可引起惊厥、抽搐、昏迷,发生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当体温超过42℃时,可使一些酶的活性丧失, 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导致死亡。
• 体温过高 与感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环境改变、脱 水或出汗能力减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 潜在并发症 抽搐、惊 厥甚至休克 与高热有关
. 焦虑 与体温过高有关
严密观察病情
救治与护理
降温
加强护理
积极寻治病因
观察病情
降温
• 迅速将体温降至38.5℃是治疗超高热危象的关键
物理
药物
降温
降温
物理降温
•
• 原理 药物可以防止肌肉震颤,减少机 体分解代谢,扩张周围血管,从 而将减少产热和利于散热。
.用药注意
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 药物降温:虚脱 不能至38.5℃以下:人工冬眠药物
全量、半量 血压下降 足血容量 检测血压
药物降温
加强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褥疮
超高热 危象
主要内容
病因 病情评估 护理诊断问题 救种病原体 • 局部感染------化脓性胆管炎、肝
脓肿、骨髓 炎、膈下脓肿
非感染性发热
• 结缔组织病 • 癌症 • 过敏性疾病 • 热调节失调 • 药物热
病情评估
成人高热应急预案及流程
成人高热应急预案及流程引言高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情况,可出现在各个年龄段,但成人高热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病情严重等特点,对应急处理的要求更为迫切。
本文档旨在提供成人高热应急预案及流程,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成人高热病例。
应急预案步骤1:确定高热病例在处理成人高热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是否真的出现高热病例。
一般来说,成人高热被定义为体温超过38摄氏度。
以下是判定高热病例的常见方法:1.使用体温计: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红外线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
2.持续监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患者体温,以确定是否存在高热。
3.额温:通过额温计检测患者额头温度,高热会导致额头温度升高。
步骤2:紧急呼叫急救如果确定患者确实出现高热病例,紧急呼叫急救是必要的。
拨打急救热线,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并提供准确的地址信息。
与急救人员沟通时,应向其告知以下信息:•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特点(例如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步骤3:确保患者安全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1.提供舒适的环境:将患者移至清凉、通风的地方,并确保充足的饮水。
2.减轻发热症状:使用冷毛巾或冰袋降低患者体温,并帮助舒缓不适感。
3.监测病情: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随时记录体温。
步骤4:配合急救人员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要积极配合他们的救治工作。
他们将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向他们提供以下信息:•患者过去的病史•当前服用的药物•近期旅行史急救流程急救措施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会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急救措施:1.给予药物:根据患者病情,急救人员会给予适当的药物,以降低患者体温和控制疼痛。
2.静脉输液:如果患者体温过高,急救人员可能会进行静脉输液,以增加体液,降低体温。
3.监护和观察:急救人员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等,并观察病情变化。
超高热危象
第一节 超高热危象
一、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1.变态反应 2.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第一节 超高热危象
二、身体评估 (一)病史采集 1.流行病学资料:病人发病地区、季节、
接触史等 2.发热的特点:起病急缓、热型、伴随症
状等 (二)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超高热危象
三、救治与护理 (一)急救护理 1.降温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冬眠降温:冬眠
Ⅰ号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特别应注意体
温变化 注意一节 超高热危象
三、救治与护理 (二)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 2.对症护理 物理降温病人要及时更换冰袋,经常擦浴
急诊护理学
编委会
主编:郭梦安 副主编:韦艳春
魏志明 徐美华 编委:周正翔 殷显艳 郭梦黔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八章 创伤
第二章 院前急救
第九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急诊科的管理
第十章 急性中毒
第四章 第五章
重症监护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常见临床危象 常用救护技术 灾害护理
第六章 常见急症的护理
降温。 皮肤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 注意保护烦躁、惊厥的病人
3.心理护理 4.健康教育
第一节 超高热危象
三、救治与护理 (二)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 2.对症护理 物理降温病人要及时更换冰袋,经常擦浴
降温。 皮肤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 注意保护烦躁、惊厥的病人
3.心理护理 4.健康教育
小结
超高热危象是指体温升高至体温调节中枢 所能控制的调定点以上(>41°C),同时伴 有抽搐、昏迷、休克、出血等。以感染性发热 较多见。首先措施降温处理,迅速而有效的将 体温降至38.5℃。
08第八章 急症救护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三)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由于过体温过高,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加之退热不佳、意识不清, 可引起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恐惧,担心病情恶化、危及生命等。
(四)相关检查
由于发热原因甚多,应结合相关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的进行。 1.血液检查 2.尿液检查 3.放射性检查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二、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超高热危象。 2.针对超高热危象病人,应迅速采取哪些降温措施?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三)健康教育
了解病人高热发生的原因,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预防的措施,指导 病人及家属正确判断体温的升、降及降温的有效方法。告诫他们不随 意用退热药,以防掩盖病人疾病的真相或由于出汗过多,造成 2.病人及家属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 3.病人的治疗护理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人的体温是由大脑皮质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通过调节
体内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一般腋下体温在 36℃~37℃之间,若腋下体温升高到39℃以上,称为高热,超过41℃ 为超高热。
超高热危象(extreme pyrexic,EPC)是指高热未及时处理,使心、 脑、肾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出现抽搐、昏迷、出血、休克、重 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状态。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若 抢救不及时,病人常于数小时内死亡。
1.体温过高 与感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环境改变、体温调节 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2.焦虑 与体温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 抽搐、惊厥甚至休克。
三、预期目标
1.病人的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 2.病人情绪稳定。 3.病人无并发症出现。
第三节 超高热危象
高温应急预案(精选8篇)
高温应急预案高温应急预案(精选8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温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温应急预案篇11. 总则1.1 为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由于高温及工作场所通风条件差等原因造成的人员中暑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中暑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常备不懈,快速响应”的原则增强风险意识,坚持预防、预警、应急救援与处置相结合,完善工作机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确保各专业应急力量相互配合、有机联动。
现场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提高应对和处置高温中暑事故能力。
1.2 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2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1.2.3 国务院《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2.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2.5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1.2.6 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海林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电力新能源海林公司。
1.4 工作原则1.4.1本着及时、快速的判断病情、处理病情,保证高温中暑人员生命安全为基本原则。
各级应急救援人员在未危及到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坚守岗位,正确履行应急预案所赋的职责和执行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指令。
1.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海林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机构的作用,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1.4.3 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职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
1.4.4 夏季前做好各生产场所、值班室、通风设备的维护,确保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高温灼烫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高温灼烫事故应急处置预案1. 引言高温灼烫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因高温物质直接接触人体而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为了提高应对高温灼烫事故的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规范高温灼烫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
2. 高温灼烫事故定义高温灼烫事故是指在工作、生活等场所,由于高温物质(如沸水、蒸汽、热油等)直接接触人体而导致的损伤。
这类事故常见于厨房、工厂、实验室等地方。
3. 高温灼烫事故应急处置流程3.1 发现事故一旦发现高温灼烫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保护自己安全,迅速冷静处理。
- 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向医护人员报警,告知事故地点、伤者数量和伤情,寻求医疗救助。
- 进一步评估事故现场,确保自身安全后,着手进行救援工作。
3.2 救援伤者救援伤者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2. 关闭高温源,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 快速判断伤者的状况,分类处理: - 对于严重烧伤的伤者,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如止血、包扎等。
- 对于轻度烧伤的伤者,应迅速冷却烧伤部位,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点。
4. 迅速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就医,并向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的伤情描述。
3.3 现场处理高温灼烫事故现场处理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切勿亲自触碰高温物质,以免造成二次事故。
2. 关闭高温源,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 如果有明火或泄漏物质,应尽量远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4. 尝试采集相关证据,如拍照、录像,并做好事故调查的准备。
3.4 事故调查和报告高温灼烫事故发生后,应展开事故调查和报告工作,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调查和报告的步骤如下: 1. 确定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核查涉事人员的合法性和相关证照以及培训情况。
3. 撰写事故报告,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过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意病人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应注意体温的变化,一般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观察物理、药物降温的效果,应在30分钟后复测体温一次,并记录在护理病历上。
(2)注意病人的伴随症状的变化,如面色、神志、寒战、大汗等,及时提供给医生,以协助诊断、配合抢救。
2)注意事项:①酒精拭浴以拍拭的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因摩擦方式易产热,在腋窝、腘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应适当延长时间,以利于散热;禁拭后项、胸前区、腹部和足底。②不宜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得过低,以防虚脱。 ③伴皮肤感染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皮肤擦浴。④降温效果不佳者可适当配合通风或服药等措施。⑤遵循热者冷降,冷者温降的原则。
(一)体温过高 与感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环境改变、脱水或出汗能力减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二)潜在并发症 抽搐、惊厥甚至休克 与高热有关
(三)焦虑 与体温过高有关
四、护理目标
1. 病人的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
2.病人无并发症发生。
3.病人情绪稳定。
五、护理措施
超高热危象的急救护理
超高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41℃。超高热危象是指高热同时伴有抽搐、昏迷、休克、出血等危急征象。体温的升高可引起新陈代谢增强,使物质分解代谢加强,产热更多,体温再次升高,造成恶性循环。体温超过41℃时,可造成全身实质性器官的细胞,特别是脑细胞变性,可引起惊厥、抽搐、昏迷,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当体温超过42℃时,可使一些酶的活性丧失,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导致死亡。
(3)冬眠降温:使用以上措施体温仍高,尤其是烦躁、惊厥的病人,可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静滴冬眠药物,达到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震颤、降低组织器官的代谢和耗氧量,防止产热过多。在使用中,应将病人安置于安静的病房,专人护理;要密切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注意评估病人的神志、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运动和各种反射,以了解冬眠的深度,每隔30分钟评估一次;体温应以测量肛温为观察指标;如病人的血压下降过快、呼吸低于12次/分,提示过度所致,应立即减慢冬眠药物的进入速度或停止;如血压降至12.0kPa(90mmHg)以下时,应加用升压药或采取其他升压措施;如病人有寒战或烦躁不安,提示冬眠药物量不足;如体温降至38℃时应停止滴入冬眠药。
(2)药物降温: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根据医嘱选择药物降温。药物降温后30分钟应复测体温并记录,一般体温应逐步下降,不宜骤降至37℃以下,以防虚脱。在应用药物降温时,应注意避免引起病人体温骤然下降出现大汗淋漓,加重病人血液浓缩,可再次使病人的体温升高。如病人用药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应注意保暖,可给予热水袋或热饮料以防体温继续下降。
(一)急救护理
1.降温 迅速而有效的将体温降至38.5℃是治疗超高热危象的关键。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降温措施,及时降低体温,防止体温过高导致病人机体严重损害,甚至死亡或遗留后遗症。
(1)物理降温
1)方法:1)冷敷、冰敷:当体温超过39℃,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处用冷毛巾或冰袋敷。2)酒精拭浴:当体温超过39.5℃,可用30~50%、27~37℃的酒精拭浴。3)温水擦浴:当体温超过39℃,病人有寒战、四肢厥冷可用32~35℃温水擦浴。4)冰水擦浴:当体温超过39.5℃,病人烦躁、四肢末梢灼热可用冰水擦浴降温。
(3)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大汗的病人,要留意尿量、尿色,开辟静脉通路注意补足液体。
3.对因治疗及护理 遵医嘱应用药物针对病因治疗。
(1)感染者应及时、足量、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必要时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使用后应注意疗效的观察,2~3天后疗效不佳,可考虑改用其他药物。
(2)甲亢危象者应迅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一、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 为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感染。
(二)非感染性发热 凡是病原体以外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物质引起的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常见病因如下:
1.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白细胞释放内原性致热源而引起发热,如血清病、输液反应、药物热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4.辅助检查
(1)功能性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根据情况做B超、CT检查等
(2)实验室检查 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针对性的选择,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脑脊液常规,病原体显微镜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的检查,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三、护理诊断/问题
2.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害,使体温调定点上移,造成发热。常见于:
(1)物理性因素:如中暑。
(2)化学性因素:如安眠药、农药等药物中毒。
(3)机械因素:如颅脑外伤、脑出血。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亢。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应向病人及其家属或相关的人员详细询问病人既往健康状况,有无什么原发疾病。发病前的环境情况,是否去过流行病区,居住环境有无传染病的存在,有无注射疫苗。
(3)对高度怀疑的疾病,可作诊断性治疗(试验性治疗),诊断性治疗的用药要有目的、有步骤、按计划进行,做到“用药有指针,停药有依据,”切记盲目滥用。
(4)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应进一步观察检查。若病人情况良好,热度不过高,可暂不作退热处理而给予支持疗法,以便仔细观察热型并进一步作其他检查,待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病因治疗。
3.心理护理
患者体温过高、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焦虑的情绪。这对稳定病情、减少体力消耗不利,应安慰患者、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稳定患者情绪、使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
(三)健康教育
了解病人高热发生的原因,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预防的措施,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判断体温的升、降及降温的有效方法。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富含营养、清淡的半流质;告诫他们不随意用退热药,以防掩盖病人疾病的真相或由于出汗过多,造成虚脱。
(3)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护理,每日1~2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及粘摸破溃。
(4)烦躁、惊厥的病人,可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剂并注意安全,必要时使用保护具、约束具,防止坠床或自伤。
(5)加强基础护理,病人卧床休息,病室保持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呼吸困难者可给氧气吸入,必要时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2.护理体检 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的检查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人的面容、皮肤粘摸有无皮疹、淤点;全身浅表淋巴结、肝脾有无肿大、有无压痛;检查神志、瞳孔情况;重视具有定位意义的局部体征,以便确定主要病变在哪个系统。
3.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由于过高热,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加之退热不佳、意识不清,可引起病人、家属的焦虑、甚至恐惧,担心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二)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 由于过高热患者消耗大,补充营养、水分有利于机体抵抗力的恢复。给予充足的水分、清淡、营养、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对症护理
(1)物理降温的病人要及时更换敷布、冰袋、经常拭浴降温。
(2)皮肤护理:降温过程中大汗的病人应及时更换衣服、被褥,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卧床的病人,要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二)身体状况
1.症状评估 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及其相关人员,病人出现高热之前有无先兆? 有无感染的征象?有无寒战和大汗?有无剧烈的头痛、呕吐?有无肢体的瘫痪?有无食欲亢进?有无出血现象?了解病人此次发热是急骤的还是缓慢的?持续有多长时间 ?如何演变?是否进行治疗?使用什么药物?疗效如何?有无其他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