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笔记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笔记

软件工程笔记

软件工程笔记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构建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进行笔记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软件工程的知识。

一、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命周期,其中包含了多个阶段。

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模型等。

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之一,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五个阶段。

开发团队需逐个完成这些阶段,且每个阶段的结果是固定的,即前一阶段的输出作为后一阶段的输入。

2.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

该模型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都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迭代的输出可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以此循环进行。

3. 敏捷模型敏捷模型强调快速迭代和反馈,鼓励团队协作和灵活性。

开发团队通过短周期的迭代,不断交付可用的软件版本,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敏捷开发方法有Scrum、XP等。

二、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过程。

1. 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从用户、领域专家和相关文档中获取软件系统的需求信息。

常用的需求获取技术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原型设计和场景分析等。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获取的需求进行理解和分类的过程。

分析人员需要识别出用户的需求,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约束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规格说明。

3. 需求规格需求规格是将需求写入规范文档的过程。

通常采用的规格化方法有自然语言、用例和面向对象建模等。

4. 需求验证需求验证是确保规格所描述的需求能够满足用户期望的过程。

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检查列表、原型演示和用户评审等。

三、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将需求转化为软件结构和组件的过程。

自考软件工程02333 笔记

自考软件工程02333 笔记

自考软件工程02333 笔记一、概述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指导和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以便按时、按质、按成本地完成软件工程项目。

本课程通过系统地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和实践应用,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要求1. 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和管理过程;3. 掌握软件工程开发过程中的基本工具和技术;4. 了解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三、课程内容1.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的定义、历史、发展、意义、主要任务等;2.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活动、任务、文档、质量保证;3. 需求工程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需求验证等;4. 软件设计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5. 软件构建编码规范、程序设计、测试、集成等;6. 软件测试测试基本概念、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用例设计等;7. 软件维护软件维护的类型、需求、过程、技术等;8. 软件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保证、缺陷管理、度量与分析等;9. 项目管理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10. 软件工程发展趋势软件工程的前沿技术、新兴趋势及应用领域。

四、学习方法1. 认真听课,理清教学内容;2. 多做习题,巩固理论知识;3. 积极参与讨论,提升理论水平;4. 关注实践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5. 及时总结,形成完整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五、考试重点1. 考试内容: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实践应用的掌握程度;2.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以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形式出题;3. 考试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习建议1. 认真学习课本内容,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多参加实验课和讨论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 多做习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内容要点;4. 关注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了解前沿技术和新兴应用。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2023版)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2023版)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1.软件工程概述
1.1 软件工程定义
1.2 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1.3 软件工程的特点和目标
1.4 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
2.软件需求工程
2.1 软件需求定义和分类
2.2 需求获取与分析
2.3 需求规格说明
2.4 需求验证和确认
3.软件设计
3.1 软件设计原则和概念
3.2 结构化设计方法
3.3 面向对象设计
3.4 软件设计工具和标记语言
4.软件开发
4.1 编码规范与规范检查
4.2 编程技术与方法
4.3 集成开发环境(IDE)和调试工具
4.4 软件测试和调试
5.软件项目管理
5.1 软件项目规划和组织
5.2 项目进度和资源管理
5.3 项目风险管理
5.4 质量管理与配置管理
6.软件工程度量与评估
6.1 软件度量概述
6.2 软件度量指标与度量方法
6.3 软件质量评估与改进
7.软件维护与演化
7.1 软件维护概述
7.2 维护过程与维护方法
7.3 软件重构与演化
8.软件工程的伦理和专业责任
8.1 软件工程的伦理问题
8.2 软件工程的专业责任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一种法律保护措施,确保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立性。

2.知识产权:指由人们的智能活动所创造的权利,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等。

3.商标:用以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记号,被注册后获得权益
保护。

4.隐私保护: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非法或未经授权的使用、泄漏、外传等。

软件工程课堂笔记简版

软件工程课堂笔记简版

? ②优缺点:
? 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可完成部分工作的产品。用户有较充裕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产
品。易于保证核心功能正确。可以基于早期版本来获取需求。项目完全失败的风险小。可以为那些 创新的功能开拓市场。规避了资源缺乏的风险。
? 缺点:把用户需求转化为功能递增的不同版本可能比较难。以确定所有版本共需的公用模块。
? CH01 软件和软件工程 ? 1. 软件的特点:软件是设计开发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生产制造的; 软件不会磨损,但是会退化;
多数软件仍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定制的; 在软件设计中,大规模的复用才刚刚开始。
? 2. IEEE对软件工程的定义: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 即将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上述方法 的研究。
? 6.协同开发模型 :定义一系列事件,触发软件工作活动、动作或者任务的状态转换。更适合于 client/server 应用。定义一个过程网络活动代替一个事件的序列。
? 7. 各种模型的比较:
? 8.统一过程(UP——Unified Process): ? ①宗旨: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且增量。
增量)
?
形成关于一个发布版本的基本承诺
?
在第一个版本发布之后,XP 团队计算项目的速度。
?
对待开发的故事排序方法:所有选定故事在几周内尽快实现;具有最高权值的故事移到进度
表前 面先实现;高风险故事将首先实现。
?
项目速度:第一个发行版本中实现的客户故事个数。用于后续发行版本的发布日期和进度安
排,
? 调整软件发型内容和最终交付日期。
? 现实:这本宝典也许的确已经存在,但不能保证它已在实际中采用、反映了软件工程的现状、可以 适 应不同应用环境、在缩短交付时间的同时还关注保证产品的质量等等。

软件工程(同等学历复习笔记)

软件工程(同等学历复习笔记)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软件特点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成分,具有无形性。

其主要内容包括:程序、配臵文件、系统文档、用户文档等。

2.软件分类(1)按功能划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2)按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

(3)按规模划分:微型软件、小型软件、中型软件、大型软件。

(4)按服务对象划分:通用软件、定制软件。

3.软件发展阶段(1)程序设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

(2)程序系统时代(20世纪60年代)。

(3)软件工程时代(20世纪70年代起)。

4.软件危机(1)危机现象:开发成本与进度估计不准确,产品与用户要求不一致,产品质量可靠性差,文档不完整不一致,产品可维护性差,生产率低。

(2)危机原因:软件的不可见性,系统规模庞大,生产工程化程度低,对用户需求关心不够,对维护不够重视,开发工具自动化程度低。

5.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它涉及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能够为经济、高效地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1)工程方法:结构化方法、JSD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2)软件工具:具有自动化特征的软件开发集成支撑环境。

(3)工程过程:在软件工具支持下的一系列工程活动,基本活动是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验证、软件维护。

(4)工程管理:项目规划,项目资源调配,软件产品控制。

(5)工程原则:分阶段生命周期计划,阶段评审制度,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能清楚地审查,开发队伍精练,不断改进工程实践。

(6)工程目标:开发成本较低,软件功能能满足用户需求,软件性能较好,软件可靠性高,软件易于使用、维护与移植,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并及时交付使用。

(7)工程文化:包括工程价值、工程思想和工程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软件工程过程模型1.软件生命周期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直至衰亡的全过程一样,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也有一个定义、开发、运行维护直至被淘汰这样的全过程,我们把软件将要经历的这个全过程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笔记(完整版)

软件工程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即“两低一高”问题:质量低、效率低、成本高。

软件危机也成为“软件萧条(depression)”或“软件困扰(afflication)”2.软件危机主要表现1)开发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3)软件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滞后于硬件和计算机应用普及的趋势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a. 软件不同于硬件,是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缺乏可见性难于测试管理和控制开发过程困难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被“用坏”难以维护b.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规模庞大,而且程序复杂性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2)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a.对软件开发和维护有关的错误认识和作法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认为软件开发就是写程序轻视软件维护b. 对软件开发过程与方法的认识与应用软件开发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编程占10-20%)程序仅是完成软件配置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开发方法要有利于软件维护4.软件的特点(1)软件是无形的(intangible)(2)软件副本的大批量生产轻而易举(3)软件业是劳动密集型的(4)一个没有经过充分训练的软件开发人员很容易编写出难以理解和修改的软件(5)软件本身很容易修改。

但由于它的复杂性,又很难正确地修改。

(6)软件不像其他的工业产品那样会因使用而磨损,随着反复修改,它的设计会逐渐退化5.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1)对计算机软件的正确认识2)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3)推广使用成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4)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开发工具总之, 为了消除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第一章一、软件的特点1、软件: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2、程序:是计算机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3、文档:是有关计算机程序功能、设计、编制、使用的文字或图形资料4、软件的特点:1)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2)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3)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问题4)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5)软件费用不断增加,软件成本相当昂贵二、软件生产有几个阶段,各有何特征1、程序设计时代生产方式:个体手工劳动工具: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开发方法:追求程序运行效率硬件特征:价格贵、存储容量小、运行可靠性差软件特征:只有程序、程序设计概念,不重视程序设计方法2、程序系统时代生产方式:作坊式的小集团合作生产生产工具:高级语言开发方法:个人技巧,开始提出结构法方法硬件特征:速度、容量、工作可靠跃居第一明显提高软件特征:程序员数量猛增加,导致软件危机出现。

3、软件工程时代生产方式:工程化的生产生产工具: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来开发软件硬件特征: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三、什么是软件危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软件危机软件发展到第二阶段末期,一些复杂的、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提出来了,但是,软件开发技术进步一直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办法,使问题积累起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而导致了软件危机。

2、软件危机的表现1)经费预算经常突破2)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3)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4)软件的软件可靠性差3、原因1)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2)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3)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4)软件开发技术落后5)生产方式落后6)开发工具落后四、什么是软件工程,其目标和内容是什么?1、软件工程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2、目标建造一个大型软件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目标1)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2)达到软件要求的功能3)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4)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5)需要较低的维护费用6)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及时交付使用7)开发的软件可靠性高3、内容软件开发技术:主要研究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软件开发管理: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软件必理学4、面临的问题1)软件的费用2)软件的可靠性3)软件的维护4)软件的生产率5)软件的重用五、什么是软件的生存周期,它有哪几个活动1、软件的生存周期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日期。

软件工程(第10版)读书笔记——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第10版)读书笔记——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程(第10版)读书笔记——软件⼯程导论第⼀章 概述1.软件⼯程产⽣的背景: ⾯对不断增长的系统复杂性,导致软件项⽬⾯临不可靠,费⽤超预期,延迟交付等问题,需要采⽤有效的软件⼯程⽅法来应对。

2.好的软件的基本特性:可接受性,可依赖性和信息安全性,效率,可维护性。

3.软件过程:实现软件产品开发的活动序列。

包括:软件规格说明,软件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演化。

4.软件⼯程职业道德(ACM/IEEE-CS软件⼯程职业道德和⾏为准则)第⼆章 软件过程1.背景: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软件过程,但需要不断改进组织中落后的软件过程技术。

要充分利⽤⼯业界软件⼯程的最佳实践,或者引⼊UML建模和测试驱动等开发技术来改进⾃⼰的过程。

2.通⽤的软件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要求早期的承诺并且在实施变更时要进⾏系统返⼯,仅适⽤嵌⼊式系统,关键性系统,⼤型软件系统):a.需求分析及定义;b.系统及软件设计c.实现和单元测试d.集成和系统测试e.运⾏和维护- 增量式开发(每⼀增量版本包括⽤户需求的⼀部分功能)优点:a.降低需求变更成本;b.及时得到客户的反馈意见;c.客户在较早期可以获得可以交付和部署的未包括所有功能版本。

存在问题:a.过程不可见,因为系统快速迭代,要产⽣反映每个版本的⽂档不合算。

b.增量式开发容易使系统结构退化,敏捷⽅法建议定期对软件进⾏重构。

- 集成与配置(⾯向复⽤的软件⼯程)优点:减低软件开发量,降低成本和风险缺点:不完全满⾜客户的真实需求;对可复⽤构件的新版本不可控制,失去对系统演化的控制。

3.过程改进⽬的:通过理解当前的软件过程,对其进⾏改变以提⾼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开发时间。

⽅法:过程成熟度⽅法(软件过程成熟度等级反馈好的技术和管理实践多⼤程序得到应⽤)敏捷⽅法(最好的过程是额外开销最低的过程)第三章 敏捷软件开发1.敏捷⽅法原则a.客户参与b.拥抱变化c.增量交付d.保持简洁e.⼈⽽不是过程2.敏捷开发技术(极限编程)极限编程开发实践a.⽤户故事(开发团队将⽤户场景分解为任务,并预计所需⼯作量及资源)b.重构(局部修改可能导致软件结构退化,重构改进软件结构及可读性)c.测试先⾏的开发d.结对编程(系统共有共责,⾮正式评审,⿎励重构)3.敏捷项⽬管理(scrum敏捷⽅法)⽬的:解决敏捷项⽬团队的时间和资源能否充分利⽤。

软件工程复习笔记

软件工程复习笔记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不可靠。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合适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速率提高,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软件危机的原因:1、软件开发的抽象性、无明显的制造过程特征、无备件特征。

2、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

3、程序复杂性随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

4、在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和技术。

5、对用户要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是许多软件开发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利用软件工程的方法,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研究如何更好的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

●软件工程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

5、开发小组人员应该少而精。

6、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软件工程方法学:三个基本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1、传统方法学:也称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这种方法学把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依次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然后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

2、面向对象方法学:把数据和行为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它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

软件定义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包括: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每一次维护活动本质上都是压缩和简化了定义和开发过程。

●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行性研究:所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需求分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

软件工程40个记忆知识点

软件工程40个记忆知识点

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内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含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即软件=程序+数据+相关文档。

2.软件按照功能可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应用软件。

按照规模划分:微型软件、小型软件、中型软件、大型软件和超级软件。

3.软件危机:对软件开发成本的估计不准确,造成开发成本超出预算;开发进度不能保证,交付时间一再拖延;“已完成”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软件产品质量没有保证,运算结果出错、操作死机等现象屡屡发生;软件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或文档与最终交付的软件产品不相符,软件的可维护程度非常低;软件开发生产率赶不上硬件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长。

4.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工具层,方法层,过程、技术层,质量保证层。

5.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法。

6.实现软件开发工程化、系统化的方法是软件生命周期法,主要划分为软件项目的准备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

软件项目的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和分析:调查用户需求,分析软件系统项目的主要目标和开发该系统的可行性。

开发阶段:①需求分析②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③编码④测试运行维护阶段: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7.软件项目的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

8.面向对象(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个体或者事物的抽象表示,是它的属性和相关操作的统一封装实体。

类、继承、消息)面向对象=对象+类+继承+消息9.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将用户的需求转变为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的描述。

软件从外部可以看作黑盒子(功能)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域描述为数据内容(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线的组织形势)和数据流(数据通过系统的变化方式)。

10.软件的物理模型要给出处理功能和数据结构的实际表示形式,逻辑模型是设备类型和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

11.需求分析步骤:调查研究,获取需求、分析建模,提炼需求、编写需求说明,描述需求、分析评审,验证需求。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第1章软件工程基本观念1.1 软件工程的目标与常用模型1.2 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1.2.1 复用软件复用可以表述为: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可以不必每次从零开始,直接使用已有(稳定)的软构件,即可组装(或合理修改)成新的系统。

1.2.2 分而治之分而治之是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逐个解决。

诸如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模块化设计等都是分而治之的表象。

1.2.3 优化-折衷软件的优化是指优化软件的各个质量因素,比如提高软件运行速度,提高对内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用户界面效果,使三维图形的真实感更强等等。

但是软件优化比较复杂,当所有因素不能都得到优化的时候,就需要“折衷”策略。

软件中的“折衷”策略是指通过协调各个质量因素,实现整体质量的最优。

在保证其他质量因素不变差的前提下,使某些质量因素变得更好。

第2章程序员与程序经理2.1 了解程序员2.2了解程序经理好的程序经理应具备以下品质:1)技术水平是程序员当中的最高级别2)能做最多且最难的工作3)有人格魅力程序员升为经理后一定要保持编程的习惯。

2.4 软件团队建设技术级别和管理级别都划分为四个等级:第3章项目计划与质量管理在可行性分析之后,项目计划与质量管理将贯穿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测试,维护等软件工程环节。

软件的高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

3.1 项目计划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

“知己”是指了解有多少可用资源,包括:人;可复用的软构件;软硬件环境。

“知彼”是指了解项目的规模,难度与时间限制。

3.2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念“零缺陷”质量管理有两个核心内容:高目标;可执行的规范。

3.3 软件的质量因素3.4 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应该在每个实践环节(里程碑)都执行。

检查工作要预防被检查者弄虚作假。

检查工作要有科学的评审方式。

第4章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是要决定“做还是不做”。

需求分析是要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软件工程笔记

软件工程笔记

有特殊(执行者)指向一般(执行者)扩展用例指向基本用例基本用例指向包含用例关联、聚合组合(关联的特例)、泛化、依赖、实现现在符号表示:0..1 0或1; 0..*或* 0或多 1..* 1或多由多对多的关系变为多对一的关系(或一对多变成一对一的关系),称为限定关联。

也称为共享聚集。

例:课题组没了,人员还在例如一个航母编队包括海空母舰、驱护舰艇、舰载飞机及核动力攻击潜艇等。

需求描述中“包含”、“组成”、“分为…部分”等词常意味着聚合关系。

也称为组合聚集(简称组成)。

窗口类没了,则窗口上的文本框、列表框等也消失课程变化,课表也随之变化。

依赖类指向独立的类对象是类的实例。

对象图也是类图的实例。

注意图形,每个小图都是这样!!!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

最早的软件开发模型,它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线性相连,自顶向下进行。

上一个阶段完成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同时当前阶段出现问题,就会返回上一个阶段进行修改。

优点:有利于对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和管理,也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缺点: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最终产品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真正的需要适用:用户的需求非常清楚全面,且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变化。

快速原型模型:先对整个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来设计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将原型给客户试用,再从客户的反馈中对原型进行改进。

优点:可以得到比较良好的需求定义,容易适应需求的变化。

缺点:客户与开发者对原型理解不同;不利于开发人员的创新。

适用:预先不能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增量模型:增量模型是把待开发的软件系统模块化,将每个模块作为一个增量组件,从而分批次地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这些增量组件。

优点:可以分批次地提交软件产品,了解软件的进展;开发顺序灵活,可以按需调整。

缺点:需要软件具备开放式的结构,能被模块化。

适用:软件产品可以分批次地进行交付;软件系统能够被模块化。

喷泉模型: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软件工程复习笔记

软件工程复习笔记

CH0 概论本章重点:❖软件工程的定义❖什么是软件退化❖软件与程序的区别❖软件工程的组成❖客户和用户的定义❖常见的软件神话,他们错在何处?❖软件工程的目标有哪些?❖软件工程的目标中最重要的是哪个?❖软件过程是一种层次化的技术,其层次结构是什么样的?❖软件是想改就能改的吗?❖软件开发时是不是越早开始写代码越好1.为什么需要软件工程: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日常活动、管理和战略战术决策时越来越依赖于软件,因此必须确保软件的质量;鉴于软件开发成本巨大,因此必须确保开发出来的软件能够满足目标用户的真实要求;随着软件越来越复杂,其开发和实际也越来越复杂,必须确保开发活动的有序、有效;随着软件用户数量和寿命的增加,对其适应性、可扩展性的要求也在增加。

必须确保软件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

2.软件工程定义最经典的定义:软件工程是对合理工程原则的建立和使用,其目的是为了经济地获得可靠的、可以在实际机器上高效运行的软件。

IEEE给出的定义:将系统化的、规X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

即将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

软件工程是为了经济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的维护它,将工程、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应用于软件的方法的集合目的:经济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的维护它方法:将工程、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3.软件工程要实现多个目标,这些目标之间的重要性不一样——价值观问题软件工程的目标如下:又好又快➢保证软件质量➢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4.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是逻辑的而非物理的系统元素。

5.软件的特点:➢没有物理实体➢设计开发成本高昂,生产复制则几乎是零成本的➢软件不会磨损、老化,但是也会退化件质量的下降,称为软件退化。

➢软件发展的速度落后于硬件和实际需求➢软件占计算机系统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软件开发尚未真正实现标准化软件不仅仅只是计算机程序7.软件工程组成:➢质量优先是整个软件工程的核心价值观〔以质量为中心〕➢〔软件〕过程:由为建造、维护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框架,即形成软件产品的一系列步骤。

软件工程课堂笔记

软件工程课堂笔记

1.、软件工程管理是对软件项目。

的管理(√)2.SA是什么?面向数据流的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构化分析。

(√)3.可行性研究需要进行一次:简化压缩的需求分析。

4.系统流程图是描述:体系结构的工具。

5.程序三个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6.程序三个基本控制的共同特点: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7.产生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

8.维护中因误删除一个标示符造成的错误是:编码错误。

名词解释1:1、渐增式测试逐个把未经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测试的模块上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的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到程序组装完毕。

2、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因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因此称为结构化设计。

3.结构化分析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图来建立系统的模型,从而完成系统分析的工作4、模块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照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系统要求的功能。

问答题1:1、什么事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表现是什么?软件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答:软件发张第二阶段的末期,由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运行速度、容量、可靠性都有显著提升,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为计算机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一些复杂的、大型的软件项目的提出,但是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一直未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办法,使问题积累起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而导致了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经费预算经常突破,完成时间一再拖延;二、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三、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四、开发的软件可靠性差。

软件危机的原因:一、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二、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三、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四、软件开发技术落后;五、开发工具落后,生产力度提升缓慢。

(完整版)(考研复试)软件工程笔记

(完整版)(考研复试)软件工程笔记

1:软件危机: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问题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软件。

表现:对软件开发成本和时间估计不准,用户对已完成软件不满意,软件质量不可靠,软件不可维护,软件缺少文档,软件成本过高,软件跟不上硬件发展速度。

原因:与软件本身特点有关,缺乏可见性,质量难以评价,规模庞大难以维护。

与软件开发维护的不当方法有关,轻视需求分析和维护,对用户的要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编写程序,忽视程序,文档,数据等软件配置。

2: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把正确的管理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结合起来,经济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的维护。

即把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

3:软件工程7条基本原理: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4:软件工程领域:软件需求,设计,构建(写代码),测试,维护,配置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过程,工程工具,软件质量。

5: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维护(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生命周期模型6:瀑布模型:就是把一个开发过程分成收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六部分,只有完成前面一步才能开始后面一步,上一步的输出的文档就是这一步的输入文档,每一步完成都要交出合格的文档,每一步都会有反馈,如果反馈有错误就退回前一步解决问题。

瀑布模型的缺点:实际的项目开发很难严格按该模型进行;由于用户只能通过文档来了解产品,客户往往很难清楚地给出所有的需求,而瀑布模型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软件的实际情况必须到项目开发的后期客户才能看到。

7:快速原型模型: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设计出一个原型系统,原型系统具有基本的功能,然后用户使用原型并对原型提出需求和改变,开发人员再对原型进行修改和完善知道用户满意。

软件工程复习笔记

软件工程复习笔记

软件危机定义: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出现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1、软件危机的许多问题出在管理上2、软件的特点及发展时间较短3、人们习惯势力(不愿改变现状)的影响软件工程是:①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研究①中提到的途径。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的质量与生产率,最终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

软件工程有:过程(process):按什么顺序做方法(method): “如何做”工具(tool):用什么做三个要素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及预算条件下,开发出高质量的令用户满意的软件。

软件工程主要讲述软件开发的道理,基本上是软件实践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

从设计软件产品开始到产品不能再使用时为止的时间周期称为软件生命(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通常包括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安装和验收阶段、运行和维护阶段,有时还包括引退阶段。

生存周期模型一个框架,它含有从需求定义到使用终止,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操作和维护中所需实施的过程、活动和任务。

当你建造一个产品或系统时,重要的是经历一系列可预测的步骤---一个路线图,它帮助你创建适时的、高质量的产出。

你所遵循的路线图称为“软件过程”。

即:一个为建造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框架.可研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研究并确定所面临的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项目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项目管理的“三项约束”是指项目的运行范围、时间和成本三个维度项目时间管理—进度安排表—甘特图背景分析—用例图或环境层DFD(上下文图)确定系统边界需求建模—抽象描述活动,UML,DFD,ERD等需求细化确定优先级-累计投票、区域划分等需求协商—解决需求(目标或细节的)冲突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课程笔记
软件
●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和数据
●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面向问题的4GL
文档
●标准化
●规范化
开发过程
●依赖于开发人员的专业素养,脑力劳动,开发成本、进度很难估计,不可预料因素较多,
产品的不可见性,错误不可能完全剔除
使用过程
●大量维护投入(纠错、完善、适应)
逻辑特性
●不会磨损,但会老化
变更与错误影响范围具有扩大的效应
软件分类(基于开发过程):CASE工具软件、个人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软件、事务处理软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软件、实时软件
软件危机的表现
●软件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
●但是单纯增加人力,并不能提高生产力
●随着人员的增加,组织、管理、协调成长突出问题
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
●需求定义不完整、不精确,用户参与少
●没有挖掘用户愿望
●缺乏发型项目开发经验和项目组织经验
●缺乏有力的方法学和工具支持
●软件产品的特殊性:复杂,开发过程不可见,进度难以估计
开发模型:
瀑布型模型
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基于4GL技术的模型
变换模型
敏捷开发
组合模型
CASE工具及环境
软件工具:单一,不兼容
CASE:集成,协同
第3讲软件项目管理
对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过程、人员、产品、成本和进度等要素进行度量、分析、规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软件项目按照预订的成本、进度、质量要求顺利完成开发任务。

●过程管理
过程定义和剪裁
软件项目计划
软件度量
软件项目的跟踪和监督
风险管理
●人员管理
软件项目团队
纪律和激励机制
●产品管理
软件需求管理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度量(Metrics)是指对软件产品、软件开发过程或者资源的简单属性的定量描述
●产品: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文档和程序
●过程:与软件开发有关的各种活动,如软件设计等
●资源: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支持,如人员、费用等
注意点
●定量描述,而不是定性描述
●简单属性无需参照其它属性便可直接获得定量描述。

软件测量(Measure)是对软件产品、软件开发过程和资源复杂属性的定量描述,它是简单属性度量值的函数,软件测量用于事后或实时状态,如软件可靠性
●注意点
定量描述,而不是定性描述
复杂属性,不可直接获得、需要参照其它属性的度量值
估算(Estimation)对软件产品、软件开发过程和资源复杂度属性的定量描述,它是简单属性度量值的函数,软件估算用于事前,如软件开发成本
●注意点
定量描述,而不是定性描述
复杂度,不可直接获得、需要参照其它属性的度量值
事前状态
可采用经验公式,可参考历史资料和数据。

估算的结果一般用于签订合同、立项、指定
工作计划等
用软件代码行数来表示软件项目规模
生产率P=L/E(KLOC/人.月)L:代码量E:软件项目工作量
平均成本C=S/L(每千行代码成本)S:软件项目的总开销
文档与代码比D=Pd/L(每千行代码页数)Pd:软件项目的文档页数
代码出错率EQR=Ne/L(每千行代码错误数)Ne:软件项目的代码缺陷数
成本估算是双方签订合同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涉及因素多,难以精确估计
常用的估算方法
参照和依据已完成项目的历史数据
将大项目分解为小项目
将项目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分解
根据经验估算公式
组合使用以上各方法
CoCoMo模型
●CoCoMo是Boehm于1981年提出的构造性成本模型(Constructive Cost Model),用于
对软件开发项目的规模、成本、进度等方面进行估算
●基本CoCoMo模型
系统开发的初期,估算整个系统的工作量(包括维护)和软件开发和维护所需的时间●中间CoCoMo模型
估算各个子系统的工作量和开发时间
●详细CoCoMo模型
估算独立的软构件,如各个子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工作量和开发时间
Putnam估计模型
Putnam于1978年提出了发型项目、动态多变量估计模型。

L——源程序代码行数L=CKEtd
td——技术常数
E——工作量
软件质量至关重要,质量不高的软件会带来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不同的人对质量的理解与要求是不同的
软件质量: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与需求有关的全部特征和特性。

●软件质量依赖于软件内部特性及其组合;
●必须加强对软件质量的管理和监控;
●必须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可视化所开发软件的质量。

质量要素:面向管理者的软件质量
质量要素的评价准则:面向技术、决定产品质量的软件属性
软件质量的度量:可以量化度量的软件属性及度量方法
1987年HP提出的FURPS软件质量要素:功能性、可用性、可靠性、性能、可支持性1985年IOS建议的软件质量模型:
高层软件质量需求评价准则SQRC
中层软件质量设计准则SQDC
底层软件质量度量评价准则SQMC
质量度量应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

软件复杂度:
●理解程序的难度
●纠错、维护程序的难度
●向他人解释程序的难度
●按指定方法修改程序的难度
●根据设计文档编写程序的工作量
●执行程序时需要资源的程度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
●获取需求的方法
●需求建模与分析
●需求规格说明及评审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需求
需求的分类
●功能性需求:业务功能及操作对象
●非功能性需求:性能约束等
●其它约束:开发、运行环境等
需求分析与软件过程:
系统工程→需求分析(需求质量保证,需求获取验证方法)[系统架构,开发计划修订]→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软件设计
其它文档:
需求定义;
用户使用手册;
系统架构设计;
开发设计。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分类逐项描述每一项需求
●建立需求规格说明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注意:
1.描述方法要与建模方法相对应
2.可以多种描述方法相结合
3.描述的抽象层次要一致
4.描述一定是精确、准确
需求规格说明书
●引言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
软件产品的作用范围
定义、同义词和缩略词
参考文献
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览
●一般性描述
产品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产品功能
用户特征
限制与约束
假设与前提条件
●需求描述
功能需求N:引言、输入、处理、输出●外部界面需求N
用户界面
硬件界面
软件界面
●性能需求N
●设计需求N
标准化约束
硬件约束
………
●属性
可用性
可靠性
安全性
可移植性
………
●其它需求
数据库需求
用户操作需求
用户场地需求
………需求评审内容
正确性
无歧义性
完备性
可验证性
一致性
可理解性
可追踪性
需求分析小结:
明确需求的概念与任务、过程、方法问题的抽象与抽象层次
成果: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