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剂量)
单味中药47种大剂量的奇特功效学会了治病事半功倍
单味中药47种大剂量的奇特功效学会了治病事半功倍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
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
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
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
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曾听到过一位资深望重的老中医告知:“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可以完全相反的作用,个体不同,剂量也会不同。
?例如:?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
不一一例举。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用量多少关乎成败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用量多少关乎成败有一种流传很久, 也流传很广的中医行话, 叫做: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就是中药用量多少。
现在传世的中医经典书籍多如牛毛, 就算是经典的医书《伤寒论》、《医宗金鉴》等书,大家看到的药方剂量基本是固定的, 用药有一定的范围, 其实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用药的剂量更是千变万化, 阴阳互变, 综错复杂的, 甚至, 已经成为了中医世家的传之秘。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同一种药物, 有时用量不同, 功能主治就不一样, 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 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 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 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盖其一, 从单味药言, 量变超出一定限度, 必然会引起质变, 故剂量不同, 功效有别。
如附子小量可温补脾肾, 中量能祛寒止痛, 大量则回阳救逆;红花小量可生血, 中量能活血, 大量则破血;大黄小量可健胃, 中量清湿热, 大量则泻下;黄芪小量无利尿效应, 中量能显著利尿, 大量则反使尿量减少;川芎小量能升高血压、大量反使血压下降等等。
处方遣药, 切莫一概认为量大则功胜, 而盲目追求大剂应用, 要因病、因人、因药制宜, 力求做到既对症, 又适中, 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二, 从组方配伍言, 一方中药有主次, 各药间又相互影响, 彼此制约, 故临证施治除, 依法准确选择方药外, 还要恰当处理好药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须知, 适应不同病证的不同方剂, 其主药间或主次药间各具一定的相对有效的剂量比例, 倘此比例失调, 势必导致全方功效重心的改变。
如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等量, 才能调和营卫, 解肌发表;若倍用桂枝, 则变为温阳降逆的桂枝加桂汤;若倍用白芍, 就成了解表和里的桂枝加芍药汤。
再如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用量应是三比二;枳术丸中的白术与枳实的用量应是二比一;白虎汤中的石膏用量宜三倍于知母;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用量宜五倍于当归;麦门汤中的半夏用量应为麦冬的六分之一左右;一贯煎中的川楝子用量应为生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提高中药调配质量的几个要素
提高中药调配质量的几个要素本文从中药调配剂量、处方应付、药物的炮制处理、药物质量等方面简述如何提高调配质量,其目的在于提高配方人员对调配质量的认识,中药调剂工作涉及专业知识面广技术性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调配工作,认真把好各个关键环节做到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以确保调配质量,从而保证临床疗效与安全用药。
现就中药调配中提高调配质量的几大要素进行浅析。
标签:中药调配饮片质量要素分析1.调配剂量的准确性中医界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中药的“量”与疗效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剂量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调剂中屡见不鲜的是主观估量“抓药”代称的现象,造成配方总量、单剂量不准确。
剂量影响疗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同一味药剂量不同作用亦异,以肉桂为例,小剂量有引火归原的作用,大剂量则有补肾阴散寒止痛之功能。
有些药物剂量不一还可导致作用相反,如红花少量养血,大量则破血;还有些药物有双向调节作用如黄连、黄柏之类,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1.2有些方剂中单味药剂量变化会使整个方剂主辅换位,药效属性发生变化。
如张仲景的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因各药用量不同,其所治病证方剂名称都不相同。
1.3某些毒性中药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应严格掌握。
如马钱子等用量不足则疗效不显用量过大则极易中毒,故应慎选剂量以防中毒发生。
2.处方应付的正确性提高配方方质量,处方应付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对药名脚注及附加术语的审定。
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写处方时在某味药的右上角或右下角处所加的简明要求。
调剂人员应明白医者对方药的要求,正确付方。
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用法等。
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蜜制、醋制、炒制(炒碳、盐炒、麸炒)等。
处方中有脚注的必须按处方脚注的要求认真执行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处方中有些药虽未加脚注,仍应按《药典》和地方炮制规范的规定处理。
网上秘方验方
网上秘方验方一、烫伤油秘方这是我用了五、六年的烫伤油秘方,在此公开供大家使用,共同学习提高。
地榆20g 白芷20g 黄连20g 黄柏20g 黄芩20g 紫草60g 麻油1000g制法:先将麻油烧至八成熟,将前5味药入油炸至黄柏呈深褐色时,再放入紫草,约10分钟后即灭火滤渣,贮油备用。
用法:患处有水泡的勿撕破皮,宜用无菌针刺破放水,然后用无菌纱布浸药油贴敷患处,一日一换。
适应各种烧烫伤,至多7日痊愈。
曾治一3度烫伤患者,敷此药油仅4日即告痊愈,诚奇效也!(2)治疗烫伤神效地榆一味研细,用麻油浸之,越久越好。
敷上后感觉异常清爽,痛亦渐止。
本方载于《本草纲目》“地榆”条。
本人摘自于中医临床家承淡安。
二、治疗不孕百年验方这个方子从我爷爷的妈妈就开始用,至今已有百年...专治功能性不孕,(即:西医检查什么病都没有还不孕)。
当归丹皮元胡桃仁元芩甘草丹参红花砂仁牛膝以上10味药不用加减,不用辨证(注:西医检查没有病既是没有子宫、输卵管病变的)取黄酒5斤,第一次取3斤把诸药放到一个坛子里之后封好放到水里熬1个小时左右,澄出,第二此取黄酒2斤把澄出一起放到坛子里密封再熬1小时左右。
澄出,二次汤液混到一起,每天取适量,不分次数,喝完为止....我在临床中曾经治疗3例,一个是27年未孕,一个是7年,一个是4年。
用后皆孕。
当归15 丹皮25 元胡10(延胡索)桃仁10 元芩10(黄芩)甘草10 丹参15 红花15 砂仁15 牛膝10此方从祖辈开始沿用至今,效果确切。
注:献出此方,只为造福于民,福于不孕患者,此方不能尽治不孕,但十人之中有效多有七、八,本人感觉已是不错,故献出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不想本方误于他人,如果不效者,嘱其另投医。
三、壶山关节汤全蝎3g.川芎9g.地龙干9g.莪术6g.元胡10g.白芷10g.威灵仙9g.黄柏10g.寻骨风15 g.夏天无12g.桂枝10g.功用;驱风祛湿.通经络.消炎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痛风本方自我国著名骨科专家林如高传给我师的秘方,临床验证效果极佳。
名医谈临证感悟--------方药量效心悟
所以重拳出击,并不主张盲目增加药味,更强调用足剂量,用到起效剂量。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笔者用黄连,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而治疗糖尿病酮症,一日量最多达120克,降糖迅速。我们用药具体经验是:黄芪治萎,4两起步,佐陈皮以防壅滞;黄连消糖,30克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萸肉固脱,3两见功,必与参附搭配;乌头止痛,8两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当然,我们提倡经方大剂量,是针对特定的病情——急危重症,特定的阶段——急性发作,使用大剂量来扼制病势、控制病情、迅速起效,一日可分4~8次服,中病即减,如按原剂量的1/2~1/4递减,中病即止,随后改用丸散调理。
我们反对不顾病情鲁莽用重剂,提倡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所谓:合理用药在病情,大小剂量两相宜;拿捏七寸撼雄狮,一举攻下急危症。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文自虚领顶劲的空间发现新的中药剂量应用经验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我会更新到本帖,大家一起共勉,希望有新发现的爱友不要私藏,跟帖一起分享嘛,副作用比较大的中药大剂量使用时请适当加入反佐药或者反制药!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
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
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
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
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根治肿瘤经方
根治肿瘤经方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
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
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
即重剂可起沉疴。
本文登载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即属重剂。
该方由吴天强老中医所献,吴老中医在其医疗生涯中使用该方二十余年。
一、根治血管瘤的中药秘方秘方:水蛭100g。
用法:将水蛭曝晒干研为细末,装入零号胶囊备用。
每次服四粒,每日服两次,结合患者体质,配伍以补气养血之剂,每收全功。
方解:本方具有破血逐瘀而不伤心血之功。
主治血管瘤患者。
水蛭破血消癥,力猛有毒,为临症医家所忌,但一些药物的专门药效却不能尽致发挥。
水蛭一味,吴老中医临床运用二十余年,在其自述中未发现其有毒性作用。
疗效: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而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水蛭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中药。
性味咸、苦,平;有小毒。
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症。
用于血瘀经闭,症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二、根治脂肪瘤的中药秘方脂肪瘤在中医里被称为痰核,如果听到中医说痰核两字,就是指现代的脂肪瘤,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脾为生痰之器,任何原因导致脾的功能异常,都会造成体内津液,气血代谢运行异常,产生瘀滞,聚而为湿,湿聚成瘤样物质。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脂肪瘤分布于患者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
而且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常见于40~60岁中年人。
现代医学认为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
对于单个脂肪瘤可以使用手术切除,比较方便,但若面对多发的,特别是数量较多的脂肪瘤,西医就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对于手术还会再发的,就无法进行治疗。
张女士就是一个深受脂肪瘤影响的患者,在多年的治疗过程中,无意中获得了一个偏方,就是用橘子核泡水喝,每天服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脂肪瘤就会变小甚至消失。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二)2009-02-25 22:20从李时珍一直错到中国药典2007-11-26 15:17 来源: 南风窗作者:陈长青在用药剂量与药方配伍方面长期鲜有作为的药典,与实践脱节、自身前后矛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尽管现在的《中华本草》收载中药8980味,但一个中医师在临床处方中常用到的药物,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疾病。
为什么?其秘密一个就是中药的剂量不同,第+就是组方的配伍变化。
所谓古中医的复兴,题中应有之义就包括厘清金元以来,中医在用药上积累的问题,重新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中国药典》虽几经修订,其中的部分内容却因为与实践脱离,而被中医界视为掣肘,330多位全国中医名家最常用的12种药材的剂量,均高出药典规定数倍。
《本草纲目》的一语之失说到中医药,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李时珍。
《本草纲目》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有许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正是由于《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使其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时珍在书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中医院校的中药、方剂教科书也认为: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取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
从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计量统一采取“公制”,即1公斤=2市斤=1000克。
为了处方和配药计算方便,又规定按照以下的近似值换算:1市两(16进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经过以上的演变,我们现在便把古代处方中的一两,统统当作一钱,也就是3克。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李时珍这句被后世至今奉为圭臬的话。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被称为中医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的典范。
书中所载的113个处方,都是具有奇效的经典配方,被后世称为“经方”,其用药量绝大多数都是按两计算的。
可惜的是,由于《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210年),此后战乱频繁,该书流失民间800余年,其间各个朝代度量衡制迭经变化,使得这一极为宝贵的药物剂量经验未能流传下来。
八大国家绝密、机密、保密配方的中药配方药剂
八大国家绝密、机密、保密配方的中药配方药剂中医药方济汗牛充栋,具体来说,我们有一万多种中药材,四千多种中药制剂,但列为永久和长期的“国家绝密”、“国家机密”、“国家保密”配方的只有八种这八种药待遇很特殊,说明书不用完整表明其具体成分,是货真价实的国家级“秘方”。
一、“曲焕章百宝丹”:云南白药级别:国家绝密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研制成功,原名叫“曲焕章八宝单”。
问世百年以来,因神奇的功效被尊称为“伤科圣药”,闻名海内外。
自云南白药诞生以来,其配方和制法从不外传,1955年曲焕章的妻子缪兰瑛将配方献给国家,后期国家卫生部作为绝密进行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云南白药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为众多患者送去了健康。
现在云南白药产品众多,有云南白药粉、云南白药膏、白药气雾剂等,核心产品为云南白药粉,其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跌打损伤、枪伤刀伤、疮毒肿痛、胃痛和痛经等,但是很多人都不曾注意红色的保险子。
千万不要丢弃,这正是精华所在。
特拥有以下作用:云南白药“保险子”,民间俗称“救命丹”。
云南白药驰名中外,由数种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跌打损伤、枪伤刀伤、疮毒肿痛、胃痛及痛经等。
但是用过此药的人肯定都曾注意到,打开云南白药的瓶盖,会发现有一个保济丸大小的红色颗粒“躺”在盖里,这就是保险子,俗称救命丹。
保险子虽小,但它可比里面的药粉更值钱。
保险子为救急所用,因为药性比较强烈,通常用于严重跌打损伤或内伤出血,平时并不建议吃,轻伤或其他病症不必服,有的甚至不能服。
保险子一般口服1粒,用温水或黄酒送服1粒。
再在医生指导下依病情、病程考虑是否需连续服用。
外敷主要用于外伤,用白酒将保险子适量化开,对于跌打严重的瘀血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具体用法是涂在瘀血的部位,同时又有极好的镇痛作用。
二、热毒肿痛良药:片仔癀级别:国家绝密由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其传奇的历史被世人所传颂。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黄芪)闲暇偶读,看到有的医书中谈到中医治病的奥秘所在,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
不传之秘果真在药量吗?我以为这个说法值得商议。
咱们知道,中医医治疾病的关键之一在于辨证施治,要按照人体疾病的不同的表现,人体疾病发作的不同时间,人体的不同体质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在医治时,除用药适合之外,还需要按照疾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量。
药量的多少也对医治的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任何中药的量和种类的应用都得在疾病这个大体前提下才能进行应用。
如在伤寒论中,有些药物的量的多少乃至可以决定一个方剂的名称,这就是说若是方中的某一种药的量增多或减少的话,这个方剂的治疗作用就会有所不同了。
如在《伤寒论》中,以治疗表虚症为主的“桂枝汤”,如果将其中的芍药量加倍,再加一味饴糖以后,就变成补虚止痛的“小建中汤”了。
主治也由“桂枝汤”的“头痛,发汗,汗出,恶风”变成了“小建中汤”的“虚劳里急,悸,衄,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
可见量的转变,可以决定药方的主治情况。
在这里的药量的转变应用,是根据疾病的不同的症状来辨证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证候才能用什么样的药量,药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需要随疾病的不同表现转变。
药量是按照人体疾病的寒热虚实情况来进行应用的。
若是一个大寒的人,就得将热性药物的用量加大,一个大虚的人就得用足够量的药来补虚,一个大热的人也得用寒凉的药得当才能祛除实热,一个虚实寒热错杂的人还得按照阴阳的大体原则来应用药物。
*,药量的应用也取决于每一个医生的胆略。
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机械模式来治病,也不能单*书本上说的药的量来衡量一个病人该用的量,因为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
应该凭病人的体质及疾病情况,需要多少量就用多少。
如果该用多时用得少,那么将会无济于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延误病情;该用轻量时反而滥用药物以示自己“医术独特”,这样乃至会适得其反。
因为药物是有副作用,而使病人的身体经受到不该有负作用或毒性。
中药剂量标准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 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二. 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3 ~ 9两+/-9 ~ 27 克+/-1合~ 两+/ ~ 2.7 克+/-1方寸匕5 ~ 8 两+/-2 ~ 3 克+/-1钱匕3 ~ 5 两+/-1 ~ 2 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三. 还有若干疑问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折合下来,桂枝两、麻黄两、芍药两、炙甘草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抵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于此,前人早有认识;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经方实验录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再以笔者治验为例: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一剂知,二剂愈;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93年8月15日;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二帖;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不思食、尿黄、苔黄腻依然;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楂曲;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但大枣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调的了;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何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起,但误用也可杀人;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以上,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看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由此也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啇,例如现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五. 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黄耆汤用黄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但是在他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术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矾石、当归、干姜、芎藭、桂枝各三分;薯蓣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5克之“分”;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这些,可视作仲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六. 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原是汗吐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 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 方名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痞满实、实热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痛而闭、腑气不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约合八两、大黄六两、枳实四枚支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中医药特殊计量古代医药着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1 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2 钱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3 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4 一字——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5 鸡子黄大——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6 枚——果实记数的单位;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7 握、把——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8 束——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9 片——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3克为准;10 盏、杯、碗、盅——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几克的分量;附录:民间中医网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电子版中“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整理如下:1 石= 四钧= 29760 克1 钧= 三十斤= 7440 克1 斤= 16 两= 250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24 铢= 15.625 克1 圭= 0.5 克1 撮=2 克1 方寸匕=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一刀圭=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1.8 克一铢= 0.65 克一铢=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1 斛= 10 斗= 20000 毫升1 斗= 10 升= 2000 毫升1 升= 10 合= 200 毫升1 合=2 龠= 20 毫升1 龠= 5 撮= 10 毫升1 撮= 4 圭=2 毫升1 圭= 毫升1 引= 10 丈= 2310 厘米1 丈= 10 尺= 231 厘米1 尺= 10 寸= 厘米1 寸= 10 分= 厘米1 分= 厘米梧桐子大= 黄豆大蜀椒一升= 50 克葶苈子一升= 60 克吴茱萸一升= 50 克五味子一升= 50 克半夏一升= 130 克虻虫一升=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15 克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曾听到过一位资深望重的老中医告知:“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产生的作用不同,甚至还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
但是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例如: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若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起透邪外出的作用;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的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起升举清阳的作用。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起益气通便的作用。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可以起到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有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的效果。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痹子宫。
补充:【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
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
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例如,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
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
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而且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不传之秘在用量
不传之秘在用量朱炳林中药剂量的问题,一直缺乏一致的标准,清代医案仍可见「用药轻巧」,各药不过一二钱,甚至别出心裁,一般药材用根,名医偏偏用花,为求轻巧之至,无所不用其极,若问「根」「花」有何不同,却说不上来。
而目前在台湾「经方派」用药不过三钱,组方少则三味;「恽派」动则过两,组方多则三四十味,都有一定的疗效,此当中有何微言精义,外人单看处方不可而知。
可待后世智者研究矣!我读叶天士、徐灵胎诸名家医案,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但也有一事不得其解:诸家之医案为何都不曾留下药物用量?连秦伯未先生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为求一律,也将用药分量概行删除。
难道用量无关紧要,没有留传之价值?难道用量乃不传之秘,诸家着书立说尚有保守?莫非如《吴医汇讲》所说“不以分量明示后人者,盖欲令人活泼泼地临証权衡,毋胶柱而鼓瑟也”。
不管怎么说,辨証论治,环环相扣,一环都不可疏忽。
即使辨証准确、论治周全、选方独到、用药精纯,而用量不达,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也断无佳效。
清朝陈颂幕先生治一肿胀病人,予金匮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八分,附子一钱,甘草一钱二分,无效。
邀吴鞠通先生治之。
吴认为陈氏辨証不误,此病确属阳虚水停,选方用药也精纯不杂,取麻黄发表,附子扶阳,甘草和中。
之所以无效,是用量不够。
吴氏改麻黄为二两,熟附子一两六钱,炙甘草一两二钱,才取得较好疗效。
(《吴鞠通医案》)重庆陈源生之母患巅顶剧痛,手足逆冷,胸口冷痛,时欲作呕,陈予吴茱萸汤治之,不料药后病增而吐剧,为此求教于其叔祖父陈济普。
陈济普先生认为辨証无误,方亦对路,药后无效,在于吴茱萸的用量过重,减其半,并加黄连五分以制之,便一剂而安(《名老中医之路》)。
从这一古一今两则医案看,用量过与不及,都不足以祛病。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同时,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摸索的。
1984年冬,全国不少专家学者聚会沧州,探讨张锡纯学术思想,对于张氏敢于实践验証,毫不保留地将药效体验的独得之秘公诸于世之精神,无不交口称赞。
《方剂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细节”问题
古人云 : “ 方剂不传之秘密在于药量”方剂 中药 ,
物 的绝 对 剂量 或相 对剂 量 比对疗 效而 言至关 重 要【 3 l , 千 万 不 可 简单 地 认 为 药物 的 常用 剂量 就 是 6 9g - 。 其 实 , 剂 对某 些药 物 的剂量 是有 要求 的 , 殊 的剂 方 特
刘莎 张 义兵
【 摘要 】 从方剂 中药物 的炮制 、 、 剂量 方剂的煎煮方法 、 服用方法 、 型等细微之处说 明 , 剂 方
剂学是一 门逻辑性较强 的学科 , 课堂授课不 能只重视方剂的组成 、 主治证及方解 , 这些 “ 细节 ” 同 样是方剂不可缺少 的内容 , 教师授课 时应 当注意 。
【 关键词 】 方剂学 ; 教学改革 ; 教师 【 中图分类号 】 G 4 . 6 2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592 1 ) —350 6186(001 14 —2 0
I o t n c fd t i e h n fp e c i t n ce c mp ra te o e a l i t c i g o r s rp i s s i n e sn o L U S a, HANG Y — ig I h Z i b n .De a t p r-
课堂 教学 中往 往 比较重 视方 剂 的组成 、 应证 、 适 方解
等内容 , 而忽视了炮制 、 剂量 、 煎煮方法等细节 。然 而, 方剂要最大限度发挥其疗效 ,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 “ 细节 ” 时起 到关 键 的作 用 。教 师重 视细 节 的讲解 有
对 学生 理解 方剂 学 可 以起 到 画龙 点睛 的作 用 。
医学教育探 索 2 1 年 1 月第 9 第 1 期 00 O 卷 O
药对研究(Ⅲ)——药对的功效物质基础
为现代 临床 中寻找能够提升方剂疗效 、 使药效指标 达到综合 最优的配伍 比例提 供参 考。如刘 立等 研 究发 现 , 当归- 桃 仁药对( 1 : 1 , 2 : 1 , 1 : 2 , 4 : 1 , 3 : 1 , 3 : 2 , 5 : 1 , 3 : 1 0 0 , 4 : 3 , 2 : 3 ) 中
对制备方法确定 的基础 上 , 采 用 固定 总量 , 以黄连 中巴马汀
和小檗碱 、 枳实 中柚皮 苷和 橙皮苷 含量作 为指标 , 分 析该药 对不同配伍比例( 1 : 1 , 1 : 1 . 5 , 1 : 2 , 1 : 2 . 5 , 1 : 3 , 1 : 3 . 5 , 1 : 4 , 1 :
药对的功效物质基 础是指 药对 中含有 的能表达 与该药 对临床疗效相关活性的化学 物质 总称 , 它包 括直接起作用 的 ( 1 : 1 , 1 : 3, 1 : 5 , 1 : 7, 1 : l o ) 中阿魏酸 、 黄芪 甲苷 、 芒 柄花素 、 毛
蕊异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发现 , 以李东垣 的经典方 当归 补血 汤( 1 : 5 ) 中各成分 含量最 高。訾慧 等 研究 发现 , 吴茱 萸一
4 . 5 , 1 . 5 : 1 , 2 : 1 ) 的最 佳配 比。在 各不 同 比例 醇提合 煎供试
品 中, 各成分在 1 : 4配 比中含量均较 高。
但药对 中 的化学成 分含 量在不 同配 比时亦 可能不受 另
一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 0 9 — 1 1 学基金项 目( 8 1 2 7 4 0 5 8 ) ; 江 苏省 高 校 自然 科 学 重大 基 础研 究 项 目
针道自然_欧阳颀
“有诸内必形诸外”,由于经络及其运行的营卫气 血能由里达表传导病邪,由深出浅反映病候。因此,临 证针灸时,除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外,还需对患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年第 41 卷第 1 期
·149·
者的腠理、经 脉、经 筋 等 进 行 仔 细 的 循 按 检 查,正 如 《灵枢·刺节真邪》所言: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 虚。切 而 循 之,按 而 弹 之,视 其 应 动 者,乃 后 取 而 下 之。”不 同 部 位 腧 穴 的 酸 麻 胀 痛、络 脉 的 充 盈 盛 衰、腠 理的致密稀疏、经筋的结节条索等等,都有助于针灸医 生辨别病属何经、何络及相关脏腑,以及疾病的寒热虚 实等,从而为经络辨证提供思路,更好地调整和确定用 穴和针刺手法。所以,明经辨络也就成了针道之最基 本也是最需要探索的基石。 2 顺势而调为针道之方法
Key words: acupuncture principle; nature laws; harmonizing therapy
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绵延数千年 传承至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不仅是一 种保健和治病的实践技术,而且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 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1]。其中针刺、艾灸、拔罐、刮痧、 刺血等具体操作层面的技术,体现了中医由外治内、内 外相通 的 整 体 观 思 想。这 种 自 然 疗 法,表 面 上 看 是 “针术”,而深层次去理解却是“针道”,一种自然之道。 何谓针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针道”即是指针刺治 病的机制及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2 - 3],如经络、阴阳、 治则、补泻等问题均属于“道”的范畴。 1 明经辨络为针道之基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制不同:中药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用量亦应有所区别。如鲜槟榔切片,槟榔碱含量高,用量可稍小,而干品水浸近一个月(每日换水)再切片,其槟榔碱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
问题是古人是如何得出这样的剂量比例的呢?大量的实践经验还是数术的推算?或者是特异功能的感知呢?
经方就是经方,他的秘密除了组方的成分外,剂量比例的重要性是个不传之秘密啊!
组方思路的探索之一(证药对应)
在伤寒论中有六个方后附有加减:我仔细分析后发现,他们有个规律,基本上是一个症状,一味药的加或减少.
组方的秘密之三(脏腑补泻)
用经典来解释经典也是研究经典的一种方式。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就是从黄帝内经的脏器法时论中得到的基本的性味补泻知识来解释方剂的组成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但是有两个困扰我持续使用该方法的问题:
问题一:是黄帝内经的脏腑补泻内容和辅行诀的内容有出入:相同部分是脏腑的补和关于肝的补泻是完全相同的。
体质不同: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宜酌情减量;体质壮实者,用量可稍大。
病情不同:轻病下药过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重病下药过轻,则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
性别不同:男性用药量可稍大一点;女性有月经、怀孕和哺乳等生理特点。故用药量宜小。
年龄不同:一般情况下,10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岁,可用成人量的1/2;2—5岁,可用成人量的1/3;1岁以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岁以上的老人药量应低于中青年的1/2---1/4。
当归四逆汤
桂枝(辛热) 细辛(辛热) 当归(辛温) 大枣(甘温) 甘草(甘平) 通草(甘平) 芍药(酸寒)
作为厥阴病的方剂,我们参考肝的补泻原则: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食甘以缓之。
方剂中,三补,一泻,三甘缓。完全符合以肝作为中心的补泻组方思路。
当然,对本方剂的解读还要深入:条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剂量)
昨天遇到我的表弟,他现在是医院的药剂师.他是个认为中医没有前途的青年人,但是从和他的聊天中得到一个信息:他们科的主任是研究中药提纯课题的专家,主任认为中医方剂的比例非常奇妙,他做过六一散的药理研究,发现:除了六比一的比例外,其他的比例都效果不佳.
我今天查了下六一散的介绍:它的处方简单,是由滑石6份和甘草1份所组成,二是制法也简单,只是将l两味药研粉拌匀就可以了。
本方针对的是肝血不足,肝气不足导致的手脚冷的症状。重用大枣当归来生血养肝,用桂枝汤通阳复脉。
我准备以后针对泻心汤类再进行类似研究.
引用江南柳月 的 中药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用量上。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在确定用量时,应注意以下10种不同情况:
很明显,当医圣看到患者有咳嗽的症状时,立药的思路很单纯,就是五味子\干姜这对药.这个五味子是性酸,补肺的,干姜用来散寒.
类似的条文,比如:凡是有呕吐现象症状的,仲景都用生姜来止呕,难怪后世称生姜是呕家的圣药.
凡是有小便不利的,都用茯苓来利水.
但也有些症状用药有变化:如腹中痛:
用附子(四逆散)
药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药,须从小量开始,再根据服药后患者的情况而增减;如病势已退,即停服,不愈则酌量增加。
配伍不同:在方剂组成中,有主药和辅药之分。一般来说,主药用量重,辅药用量轻。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前方重用大黄主攻下,后方重用厚朴主利气。单味药用于急救,如用大黄治疗中毒性菌痢,用独参汤救治血崩虚脱,用量均可加大。
问题二:辅行诀中对药物的性味定义和现在流行的对某些药物的判定不同:比如,大黄被判定为味咸,而通常的判定是苦寒。定位不准确,对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组方思路是有极大的障碍的。
我曾经用这样的办法对厥阴病篇提到的方剂做了以上的研究:发现这样的分析颇有些道理。而且很可能对揭开组方的秘密有极大的帮助!
举例:
这可能是解开经典组方秘密的方法之一:一药对一证
比如:
咳这个症状:有三个加减条文.
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 (真武汤)
咳者,去参\姜\枣 ,加五味子\干姜 (小青龙汤)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四逆散)
用芍药(通脉四逆汤,小柴胡汤)
用人参(理中丸) ,这个加减我现在无法破解
前三方的规律是:治疗腹中痛的思路中,三个方子中都用芍药,两个用附子,两个用柴胡.也就是芍药是解痛的必用药,但和其他两味中药的组合更能起到作用.
现在我尝试用症状和方药对应的方法来解释一个方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相传“六一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别号刘河间)所创。滑石能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统治表里上下三焦。加入甘草泻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湿.
关键是他的比例的解释是: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人通称为六一散。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这不是河图洛书中的数理嘛!
太神奇了,也太奇妙了!
通过对伤寒论中六个方剂中加减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最常见的几个药的特性,然后在以后经典方剂的组方分析时便有了一个很实在的分析思路.
万物起点是一,中药方剂的起点可能就是每个药物自己的特有功效和对症.
我准备等以后学习另一部经典的时候,把仲圣的其他加减方一起列表分析,以此做为方剂组方思路研究的起点.
他的症状条文是: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严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我想只要看到小便不利,方中必定有茯苓.
胸满,烦是小柴胡汤的症状之一,严语是阳明内热的表现,用承气汤中的大黄.
心惊用龙骨牡蛎和铅丹来处理,这可能是该方组成的思路吧.
中医有句行话:见是证,用是方.我认为可以增加一句:见是证,用是药.
药质不同:如花、叶之类质地轻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矿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过于苦寒的药易伤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药用量可稍大。
剂型不同:同样的药物,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重;复方应用比单味用量要少;鲜药用量比干药用量应多一倍以上。
在学习伤寒论中的,我也听说,麻黄汤中的比例是,麻黄:桂枝:甘草=3:2:1,这是原方中的记载,最佳的效果就是这个比例.
郝万山老师的课程中也提到:在治疗一个脾虚腹胀的病人时,他的处方为厚姜半甘参汤,但是没有效果,后来他的老师指点他:该方中的生姜和厚朴的量各是半斤,而郝只用两片生姜是没有效果的,开经方不是做菜!按照经典方剂的比例重新开方后,一剂而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