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4)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4)

*第三章消解原理3.1 斯柯伦标准形内容提要我们约定,本章只讨论不含自由变元的谓词公式(也称语句,sentences),所说前束范式均指前束合取范式。

全称量词的消去是简单的。

因为约定只讨论语句,所以可将全称量词全部省去,把由此出现于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均约定为全称量化的变元。

例如A(x)实指∀xA(x)。

存在量词的消去要复杂得多。

考虑∃xA(x)。

(1)当A(x)中除x外没有其它自由变元,那么,我们可以像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所做那样,可引入A(e/x),其中e为一新的个体常元,称e为斯柯伦(Skolem)常元,用A(e/x)代替∃xA(x),但这次我们不把A(e/x)看作假设,详见下文。

(2)当A中除x外还有其它自由变元y1,…,y n,那么∃xA(x, y1,…,y n) 来自于∀y1…∀y n∃xA(x, y1,…,y n),其中“存在的x”本依赖于y1,…,y n的取值。

因此简单地用A(e/x, y1,…,y n)代替∃xA(x, y1,…,y n) 是不适当的,应当反映出x对y1,…,y n的依赖关系。

为此引入函数符号f,以A(f(y1,…,y n)/x, y1,…,y n) 代替∃xA(x, y1,…,y n),它表示:对任意给定的y1,…,y n, 均可依对应关系f确定相应的x,使x, y1,…,y n满足A。

这里f是一个未知的确定的函数,因而应当用一个推理中尚未使用过的新函数符号,称为斯柯伦函数。

定理3.1(斯柯伦定理)对任意只含自由变元x, y1,…,y n的公式A(x, y1,…,y n),∃xA(x, y1,…,y n)可满足,当且仅当A(f(y1,…,y n), y1,…,y n)可满足。

这里f为一新函数符号;当n = 0时,f为新常元。

定义3.1设公式A的前束范式为B。

C是利用斯柯伦常元和斯柯伦函数消去B中量词(称斯柯伦化)后所得的合取范式,那么称C为A的斯柯伦标准形(Skolem normal form)。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1命题演算及其形式系统1.1 命题与联结词内容提要1.1.1 命题我们把对确定的对象作出判断的陈述句称作命题(propositions),当判断正确或符合客观实际时,称该命题真(true),否则称该命题假(false)。

“真、假”常被称为命题的真值。

自然语言中“并非、或者、并且、如果…,那么…、当且仅当” 这样的联结词称为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s)。

通常把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原子命题或原子(atoms),而把由原子命题和逻辑联结词共同组成的命题称为复合命题(compositive propositions)。

1.1.2 联结词否定词(negation)“并非”(not),用符号┐表示。

设p表示一命题,那么┐p表示命题p的否定。

p真时┐p假,而p假时┐p真。

┐p读作“并非p”或“非p”。

合取词(conjunction)“并且”(and),用符号∧表示。

设p,q表示两命题,那么p∧q表示合取p和q所得的命题,即p和q同时为真时p∧q真,否则p∧q为假。

p∧q读作“p并且q”或“p且q”。

析取词(disjunction)“或”(or)用符号∨表示。

设p,q表示两命题,那么p∨q表示p和q的析取,即当p和q有一为真时,p∨q为真,只有当p和q均假时p∨q为假。

p∨q读作“p或者q”、“p或q”。

蕴涵词(implication)“如果……,那么……”(if…then…),用符号→表示。

设p,q表示两命题,那么p→q表示命题“如果p,那么q”。

当p真而q假时,命题p→q为假,否则均认为p→q为真。

p→q中的p称为蕴涵前件,q称为蕴涵后件。

p→q的读法较多,可读作“如果p则q”,“p蕴涵q”,“p 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q当p”,“p仅当q”等等。

数学中还常把q→p,┐p→┐q,┐q→┐p分别叫做p→q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双向蕴涵词(two-way implication)“当且仅当”(if and only if),用符号↔表示之。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作者: ————————————————————————————————日期:ﻩ*第三章消解原理3.1斯柯伦标准形内容提要我们约定,本章只讨论不含自由变元的谓词公式(也称语句,sentences),所说前束范式均指前束合取范式。

全称量词的消去是简单的。

因为约定只讨论语句,所以可将全称量词全部省去,把由此出现于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均约定为全称量化的变元。

例如A(x)实指∀xA(x)。

存在量词的消去要复杂得多。

考虑∃xA(x)。

(1)当A(x)中除x外没有其它自由变元,那么,我们可以像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所做那样,可引入A(e/x),其中e为一新的个体常元,称e为斯柯伦(Skolem)常元,用A(e/x)代替∃xA(x),但这次我们不把A(e/x)看作假设,详见下文。

(2)当A中除x外还有其它自由变元y1,…,yn,那么∃xA(x,y1,…,yn)来自于∀y1…∀y n∃xA(x, y1,…,y n),其中“存在的x”本依赖于y1,…,yn的取值。

因此简单地用A(e/x,y1,…,y n)代替∃xA(x,y1,…,y n)是不适当的,应当反映出x对y1,…,yn的依赖关系。

为此引入函数符号f,以A(f(y1,…,yn)/x,y1,…,y n)代替∃xA(x, y1,…,yn),它表示:对任意给定的y1,…,y n, 均可依对应关系f确定相应的x,使x, y1,…,yn满足A。

这里f是一个未知的确定的函数,因而应当用一个推理中尚未使用过的新函数符号,称为斯柯伦函数。

定理3.1(斯柯伦定理)对任意只含自由变元x,y1,…,yn的公式A(x,y1,…,y n),∃xA(x, y1,…,y n)可满足,当且仅当A(f(y1,…,y n), y1,…,y n)可满足。

这里f为一新函数符号;当n = 0时,f为新常元。

定义3.1设公式A的前束范式为B。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11)1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11)1
故S中元素x使得x/(x-1)为整数时,有逆元x/(x-1)。
(3)由于对任意x,y,zQ,
(xy)z=((x+y)/2)z=((x+y)/2)+z)/2=(x+y+2z)/4
而x(yz)=x(y+z)/2=(x+(y+z)/2)/2=(2x+y+z)/4
故不能对任意x,y,zQ使(xy)z=x(yz),(如x=1,y=2,z=3,(xy)z≠x(yz)),
6.完成下列运算表(表10.3),使之定义的运算1 ,2满足结合律:
表10.3
1
a
b
c
d
2
a
b
c
d
a
a
b
c
d
a
b
a
c
d
b
b
a
d
c
b
b
a
c
d
c
c
d
a
b
c
d
d
d
c
c
d
解:为使1满足结合律,则对于b,c,a应有(b1c)1a=b1(c1a),而由表10.3的1运算可知:b1(c1a)=b1c=d
∴(b1c)1a=d1a=d即d1a=d
xe -= ex = x .
元素erS(elS)称为(关于运算的)右幺元(左幺元),如果er (el)对任意元素xS满足
xer = x (elx = x)
定理10.1代数结构<S,>有关于运算的幺元,当且仅当它同时有关于运算的左幺元和右幺元。
定理10.2任何含有关于运算幺元的代数结构<S,>,其所含幺元是唯一的。
xa = ya蕴涵x = y (10-2)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第三篇第八章图的基本知识内容提要8. 1.1图的定义及有关术语定义图(graph) G由三个部分所组成:(1)非空集合V(G),称为图G的结点集,其成员称为结点或顶点(nodes or vertices)o(2)集合E⑹,称为图G的边集,其成员称为边(edges)。

(3)函数%: E(G) — (V(G), V(G)),称为边与顶点的关联映射(associatve mapping)o这里(V(G), V(G))称为VG的偶对集,其成员偶对(pair)形如(u, v), u, v为结点,它们未必不同。

M^(e)=(u,v)时称边e关联端点u, V。

当(u,v)用作序偶时(V(G), V(G)) =V(G) ?V (G), e称为有向边,e以u为起点,以v为终点,图G称为有向图(directed graph);当(u, v)用作无序偶对时,(u,v) = (v,u),称e为无向边(或边),图G称为无向图(或图)。

图G常用三元序组< V(G), E(G),甲6>,或< V, E,叩>来表示。

显然, 图是一种数学结构,由两个集合及其间的一个映射所组成。

定义8. 2设图6为< V, E,中(1)当V和E为有限集时,称G为有限图,否则称G为无限图。

本书只讨论有限图。

(2)当也为单射时,称G为单图;当认为非单射时,称G为重图, 乂称满足〒(el)二中(e2)的不同边el, e2,为重边,或平行边。

(3)当(e) = (v, v)(或<v, v>)时,称e为环(loops)。

无环和重边的无向单图称为简单图。

当G为有限简单图时,也常用(n, m)表示图G, 其中n =?V ?, m =?E ?。

(4)中为双射的有向图称为有向完全图:对每一(u, v), u ? v,均有e 使中(e) = (u,v)的简单图称为无向完全图,简称完全图,n个顶点的完全图常记作(5)在单图G中,中⑹=(u, v)(或<u, v>)时,也用(u, v)(或<u, v>) 表示边e,这时称u, v邻接e, u, v是e的端点(或称u为e的起点,v为 e 的终点);也称。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10)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10)

第九章特殊图9.1 二分图内容提要9.1.1 二分图的基本概念定义9.1无向图G = <V,E,ψ>称为二分图(bipartite graph),如果有非空集合X,Y 使X∪Y = V,X∩Y = ∅,且对每一e∈E,ψ(e) = (x, y),x∈X,y∈Y。

此时常用<X,E,Y>表示二分图G。

若对X中任一x及Y中任一y恰有一边e∈E,使ψ(e) = (x, y), 则称G为完全二分图(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当|X| = m,|Y| = n时,完全二分图G记为K m,n。

定理9.1无向图G为二分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至少有两个顶点,且其所有回路的长度均为偶数。

9.1.2 匹配定义9.2设G = <X,E,Y>为二分图,M⊆E。

称M为G的一个匹配(matching),如果M中任何两条边都没有公共端点。

G的所有匹配中边数最多的匹配称为最大匹配(maximal matching)。

如果X(Y)中任一顶点均为匹配M中边的端点,那么称M为X(Y)-完全匹配(perfect matching)。

若M既是X-完全匹配又是Y-完全匹配,则称M为G的完全匹配。

定义9.3设G = <X,E,Y>,M为G的一个匹配。

(1)M中边的端点称为M-顶点,其它顶点称为非M-顶点。

(2)G中v k到v l的通路P称为交替链,如果P的起点v k和终点v l为非M-顶点,而其边的序列中非匹配边与匹配边交替出现(从而首尾两边必为非匹配边,除顶点v k,v l以外各顶点均为M-顶点)。

特别地,当一边(v, v')两端点均为非M-顶点,通路(v, v')亦称为交替链。

以下算法可把G中任一匹配M扩充为最大匹配,此算法是Edmonds于1965年提出的,被称为匈牙利算法,其步骤如下:(1)首先用(*)标记X中所有的非M-顶点,然后交替进行步骤(2),(3)。

离散数学教程-王元元-第12章 群环域

离散数学教程-王元元-第12章 群环域

<I, + >: 整数a 0时,a有无限阶。
<N6 ,+ 6>:1的阶是6;2的阶是3;3的阶是2; 4的阶是3;5的阶是6。
离散数学 第12章 群、环、域
12.2 群
12.2.2 群的元素的阶
定理12.9 有限群G的每个元素都有有限阶,且其阶数不超过群 G的
阶数G。
证 设a为G的任一元素,考虑 a0(=e),a1,a2,… ,aG 共有G+1个G中元素,由于G中只有G 个元素 因此,根据鸽笼原理,它们中至少有两个是同一元素
它为独异点,或含幺半群。 例12.1 <I+,+>,<N,· >,< ,并置>都是半群,后两个又是独异点。 <SS,◦ >为一半群和独异点,这里SS为S上所有一元函数的集合,
◦为函数的合成运算,其幺元是S上的恒等函数IS。
离散数学 第12章 群、环、域
Hale Waihona Puke 12.1 半群12.1.1 半群及独异点
定理12.1 设<S,>为一半群,那么 (1)<S,>的任一子代数都是半群,称为<S,>的子半群。 (2)若独异点<S,,e>的子代数含有幺元e,那么它必为一独异点, 称为<S,,e>的子独异点。 定理12.2 设<S,>、<S’,’>是半群,h为S到S’的同态,这时称h为 半群同态。对半群同态有 (1)同态象<h(S),’>为一半群。 (2)当<S,>为独异点时,则<h(S),’>为一独异点。
离散数学
第12章 群、环、域
第12章 代数结构通论
12.1 半群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3)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3)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3)-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章谓词演算及其形式系统2.1 个体、谓词和量词内容提要谓词演算中把一切讨论对象都称为个体,它们可以是客观世界中的具体客体,也可以是抽象的客体,诸如数字、符号等。

确定的个体常用a,b,c等到小写字母或字母串表示。

a,b,c等称为常元(constants)。

不确定的个体常用字母x,y,z,u,v,w等来表示。

它们被称为变元(variables)。

谓词演算中把讨论对象——个体的全体称为个体域(domain of individuals)),常用字母D表示,并约定任何D都至少含有一个成员。

当讨论对象遍及一切客体时,个体域特称为全总域(universe),用字母U表示。

例如,当初中学生说“所有数的平方非负”时,实数集是个体域;而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则以全体生物为个体域;也许哲学家更偏爱全总域。

讨论常常会涉及多种类型个体,这时使用全总域也是比较方便的。

当给定个体域时,常元表示该域中的一个确定的成员,而变元则可以取该域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为其值。

表示D上个体间运算的运算符与常元、变元组成所谓个体项(terms)。

例如,x+y,x2等。

我们把语句中表示个体性质和关系的语言成分(通常是谓语)称为谓词(predicate)。

谓词携有可以放置个体的空位,当空位上填入个体后便产生一个关于这些个体的语句,它断言个体具有谓词所表示的性质和关系。

通常把谓词所携空位的数目称为谓词的元数。

谓词演算中的量词(quantifiers)指数量词“所有”和“有”,分别用符号(All的第一个字母A的倒写) 和(Exist的第一个字母E的反写)来表示。

为了用量词和分别表示个体域中所有个体和有些个体满足一元谓词P,需引入一个变元,同时用作量词的指导变元(放在量词后)和谓词P的命名式变元:xP(x) 读作“所有(任意,每一个)x满足P(x)”。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5)

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 (5)

第二篇集合论第四章集合及其运算4.1 集合的基本概念内容提要4.1.1集合及其元素集合是一些确定的、作为整体识别的、互相区别的对象的总体。

组成集合的对象称为集合的成员或元素(member)。

通常用一对“{ }”把集合的元素括起来,表示一个集合。

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是集合论的另一基本概念。

即当对象a是集合A的元素时,称元素a属于集合A,记为a∈A当对象a不是集合A的元素时,称a不属于A,记为⌝(a∈A)或a∉A对任何对象a和任何集合A,或者a∈A或者a∉A,两者恰居其一。

这正是集合对其元素的“确定性”要求。

定义4.1空集和只含有有限多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finite sets),否则称为无限集(infinite sets)。

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称为基数(cardina lit y)(无穷集合的基数概念将在以后重新严格定义)。

集合A的基数表示为|A|。

4.1.2 外延公理、概括公理和正规公理集合论依赖于三大基本原理:外延公理(extensionality axiom)、概括公理(comprehension axiom)和正规公理(regularity axiom)。

它们从根本上规定了集合概念的意义。

外延公理:两个集合A和B相等当且仅当它们具有相同的元素。

即对任意集合A,B,A=B ↔∀x(x∈A↔x∈B)外延公理事实上刻划了集合的下列特性:集合元素的“相异性”、“无序性”,及集合表示形式的不唯一性。

概括公理: 对任意个体域,任一谓词公式都确定一个以该域中的对象为元素的集合。

即对给定个体域U,对任意谓词公式P(x),存在集合S,使得S={x ⎢x∈U∧P(x)}概括公理规定了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以及集合的描述法表示的理论依据,它还规定了空集的存在性。

正规公理:不存在集合A1,A2, A3,…,使得…∈A3 ∈ A2 ∈A1正规公理的一个自然推论是:对任何集合A,{A}≠A(否则有…∈A∈A∈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图论第八章图图的基本知识内容提要8.1.1 图的定义及有关术语定义图(graph)G由三个部分所组成:(1)非空集合V(G),称为图G的结点集,其成员称为结点或顶点(nodes or vertices)。

(2)集合 E(G),称为图G的边集,其成员称为边(edges)。

I(3)函数ΨG:E(G)→(V(G),V(G)),称为边与顶点的关联映射(associatve mapping)。

这里(V(G),V(G))称为VG的偶对集,其成员偶对(pair)形如(u,v),u,v为结点,它们未必不同。

ΨG(e) = (u,v)时称边e关联端点u,v。

当(u,v)用作序偶时(V(G),V(G)) =V(G) ?V(G),e称为有向边,e以u为起点,以v为终点, 图G称为有向图(directed graph);当(u,v)用作无序偶对时,(u,v) = (v,u),称e为无向边(或边),图G称为无向图(或图)。

图G常用三元序组< V(G),E(G),ΨG>,或< V,E,Ψ>来表示。

显然,图是一种数学结构,由两个集合及其间的一个映射所组成。

定义8. 2 设图G为< V,E,Ψ>。

(l)当V和E为有限集时,称G为有限图,否则称G为无限图。

本书只讨论有限图。

(2)当ΨG 为单射时,称G为单图;当ΨG为非单射时,称G为重图,又称满足Ψ(e1) = Ψ(e2)的不同边e1,e2,为重边,或平行边。

(3)当Ψ(e)=(v,v)(或<v,v>)时,称e为环(loops)。

无环和重边的无向单图称为简单图。

当G为有限简单图时,也常用(n,m)表示图G,其中n = ?V ?,m = ?E ? 。

(4)Ψ为双射的有向图称为有向完全图;对每一(u,v),u ? v,均有e使Ψ(e)=(u,v)的简单图称为无向完全图,简称完全图,n个顶点的完全图常记作Kn。

(5)在单图G中,Ψ(e)=(u,v)(或<u,v>)时,也用(u,v)(或<u,v>)表示边e,这时称u,v邻接e, u,v是e的端点(或称u为e的起点,v为e的终点);也称e关联结点u , v 。

不是任何边的端点的结点都称为孤立结点,仅由孤立结点构成的图(E = ?)称为零图。

(6)当给G赋予映射f:V→W,或g:E→W,W为任意集合,常用实数集及其子集,此时称G为赋权图,常用< V,E,Ψ,f >或< V,E,Ψ,g >或< V,E,Ψ,f,g >表示之。

f(v)称为结点v的权,g(e)称为边e的权。

8.1.2 结点的度定义在无向图中,结点v的度(degree)d(v)是v作为边的端点的数目。

在有向图中,结点的度d(v)是v的出度d+(v)(out-degree)与入度d-(v)(in-degree)的和;v的出度是v作为有向边起点的数目,v的入度是v作为有向边终点的数目。

定理对任意图G,设其边数为m, 顶点集为{v1,v2,…,vn},那么∑==niimvd12)(定理图的奇数度顶点必为偶数个。

定理自然数序列(a1,a2,…,an)称为一个度序列,如果它是一个图的顶点的度的序列。

(a1,a2,…,an)为一度序列,当且仅当∑=niia1为一偶数。

定义一度的顶点称为悬挂点(pendant nodes)。

定义各顶点的度均相同的图称为正则图(regular graph)。

各顶点度均为k的正则图称为k-正则图。

8.1.3 图运算及图同构由于图由结点集、边集及关联映射组成,因此对图可作种种与集合运算相类似的运算。

定义设图G1=<V1,E1,Ψ1>,G2=<V2,E2,Ψ2>,称G1为G2的子图(subgraph),如果V1?V2,E1?E2,Ψ1? Ψ2。

称G1为G2的真子图,如果G1是G2的子图,且G1 ? G2。

称G1为G2的生成子图(spanning subgraph),如果G1是G2的子图,且V1 = V2。

定义设图G1=<V1,E1,Ψ1>,G2=<V2,E2,Ψ2>,且Ψ1与Ψ2是相容的,即对任一x,若Ψ1(x) = y1, Ψ2(x) = y2,则y1= y2,从而Ψ1?Ψ2为一函数。

(1)G1与G2的并,记为G1?G2=G3=<V3,E3,Ψ3>,其中V3 = V1?V2,E3 = E1?E2,Ψ3= Ψ1?Ψ2。

(2)G1与G2的交,记为G1?G2 = G3 = <V3,E3,Ψ3>,其中V3 = V1?V2,E3 = E1?E2,Ψ3= Ψ1?Ψ2。

(3)若G1为G2的子图,则可定义G2对G1的差,记为G2-G1=G3=<V3,E3,Ψ3>,其中E3 = E2 – E1,V3=V2,Ψ3 = Ψ2?。

E3(4)G1与G2的环和,记为G1?G2,G1?G2=(G1?G2)-(G1?G2)(5)若G为简单图,则可定义G的补,记为Gˉ,若 ?V(G)? = n,则 Gˉ= K-Gn定义设图G=<V,E,Ψ >(1)G-e表示对G作删除边e的运算,G-e = <V,E’,Ψ’ >,其。

中E’=E-{e},Ψ’= Ψ?E’(2)G-v表示对G作删除顶点v的运算,G-v = <V’,E’,Ψ’ >,。

其中V’= V-{v},E’=E-{e ? e以v为端点},Ψ’=Ψ?E’(3)边e切割运算。

设G中Ψ (e) = (u,v),对G作边e切割得G’=<V’,E’,Ψ’ >,其中,V’=V?{v’},E’= (E-{e})?{e1,e2}, Ψ’= (Ψ-{<e,(u,v)>})?{<e1, (u,v’)>,<e2,(v’,v)>}(4)顶点v贯通运算。

设G中顶点v恰为边e1,e2的端点,且Ψ(e1) = (u,v),Ψ(e2) = (w,v)。

对G作顶点v贯通得G’=<V’,E’,Ψ’ >,其中V’=V-{v}, E’=(E-{e1,e2})?{e}, Ψ’=( Ψ-{<e1,(u,v)>,<e2,(w,v)>})?{<e, (u,w)>}。

切割与贯通是互逆的,两者常被称为同胚运算。

定义设G1=<V1,E1,Ψ1>,G2=<V2,E2,Ψ2>为两个图,称G1与G2同构(isomorphic),如果存在双射f:V1→V2,双射g:E1→E2,使得对每一边e?E1,Ψ1(e)=(u,v)(或<u,v>)当且仅当Ψ2(g(e)) = (f(u),f(v))(或< f(u),f(v)>)当限于讨论简单图时,可以用顶点的偶对表示边,即当Ψ(e)=(u,v)时,边e用(u,v)来表示。

这时两图同构的条件可以简化为(u,v)?E1当且仅当(f(u),f(v))?E2习题解答练习1、想一想,一只昆虫是否可能从立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沿着棱爬行、它爬行过每条梭一次且仅一次,并且最终回到原地为什么解不可能。

可将立方体的一个顶点看作图的一个顶点,把立方体的棱看作图的边,那么该图的四个顶点都是三度的,因此不可能从一个顶点出发,遍历所有的边一次且仅一次,并且最终回到原顶点。

2、请设想一张图,它的64个顶点表示国际象棋棋盘的64个方格,顶点间的边表示:在这两个顶点表示的方格之间可以进行“马步”的行走。

试指出其顶点有哪几类(依其度分类),每类各有多少个顶点。

解其顶点有5类:二度顶点合计4个,三度顶点合计8个,四度顶点,合计20个,六度顶点, 合计16个顶点,八度顶点, 合计16个顶点。

3、(l)证明:n个顶点的简单图中不会有多于2)1(-nn条边。

(2)n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中恰有2n条边。

证(l)n个顶点的简单完全图的边数总和为2)1(12)2()1(-=+++-+-n nnn(2)n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的边数总和为2nnnnnnn=⨯=++++4、证明: 在任何n (n≥2)个顶点的简单图G中,至少有两个顶点具有相同的度。

证如果G有两个孤立顶点,那么它们便是具有相同的度的两个顶点。

如果G恰有一个孤立顶点,那么我们可对有n –1 个顶点但没有孤立顶点的G’(它由G删除孤立顶点后得到)作下列讨论。

不妨设G没有孤立顶点,那么G 的n个顶点的度数应是:1,2,3,…,n–1 这n–1种可能之一,因此必定有两个顶点具有相同的度。

5、图是一个迷宫,其中数字表示通道、和死胡同(包括目标) 。

请用一个图来表示这个迷宫(用结点表示通道、和死胡同(包括目标)),用边表示它们之间的可直接到达关系。

图 解6、在晚会上有n 个人,他们各自与自己相识的人握一次手。

已知每人与别人握手的次数都是奇数,问n 是奇数还是偶数。

为什么解 n 是偶数。

用n 个顶点表示n 个人,顶点间的一条边表示一次握手,可构成一个无向图。

若n 是奇数,那么该图的顶点度数之和为奇数(奇数个奇数的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n 是偶数。

7、n 个城市间有m 条相互连接的直达公路。

证明:当2)2)(1(-->n n m 时,人们便能通过这些公路在任何两个城市间旅行。

2 1 1831745 20 21 16 15证 用n 个顶点表示n 个城市,顶点间的边表示直达公路,据题意需证这n 个城市的公路网络所构成的图G 是连通的。

反设G 不连通,那么可设G 由两个不相关的子图(没有任何边关联分别在两个子图中的顶点)G1,G2组成,分别有n 1,n 2个顶点,从而,n = n 1+n 2,n 1 ≥1,n 2 ≥1。

由于各子图的边数不超过2)1(-i i n n (见练习之3),因此G 的边数m 满足:))1()1((21)1(2122111-+-=-≤∑=n n n n n n m k i i i))1)(1()1)(1((2121--+--=n n n n )2)(1(21)2)(1(2121--=-+-=n n n n n与已知2)2)(1(-->n n m 矛盾,故图G 是连通的。

(本题是定理的特例,当然也可以应用这一定理和它的证明方法来解题。

)*8、(1)证明:序列(7,6,5,4,3,3, 2),(6,5,5,4,3,2,2)以及(6,6,5,4,3,3,1)都不是简单图的度序列。

(2)若自然数序列(d 1,d 2,…,d n )满足d 1>d 2>…>d n ,那么当它为一简单图的度序列时必有 (a )∑=ni i d 1为偶数;(b )对任一k ,1≤k ≤n , ∑=ki i d 1≤ k(k-1)+∑+=nk i id k 1),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