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产生

合集下载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三、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010
李中山
(一)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币
基础货币( )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B)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它直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由存款货币银行保 有的存款准备金( ) 有的存款准备金(R)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C)所组成。 )所组成。 即:B=R+C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周小川 ·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 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 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可分为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 银行职能的银行, 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有一个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 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 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
(三)中国的中央银行
1、1905年设立户部银行 、 年设立户部银行 2、1908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 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3、1912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 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能 4、1924----1928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 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5、1942年将货币发行、国库、调节金融市场、储备集 、 年将货币发行、 年将货币发行 国库、调节金融市场、 中于中央银行
二、 中央银行的职能
2010
李中山
(一)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主张独立性的论点: 政治家目光短浅,目的是选举,因此注重短期 方案轻视长期目标。如央行受到较多政治压力,可 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政策。 政治家缺乏专业知识。
反对独立性的论点: 将货币政策交给不对任何人负责的人去控制是 不民主的。 总统和国会对国家经济全面负责,却不能控制 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央行,有违选民意志。 货币政策必须与财政政策配合才是有效的。 国会也不一定短期行为,如外交政策、国防政 策都是由国会制订的。 联储的政策失误很多说明也没有很好地使用其 独立性。 官僚行为理论认为:官僚的目标是自身福利最 大化,如消费者行为是个人福利最大化,企业行为 是利润最大化,央行官僚往往在独立性的幌子下, 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 区,建立12家联邦储备银行。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有9名董事,分为A、B、C三 类,A类董事3人,由职业银行家担任;B类董事3人, 农、工、商界的知名企业家担任;C类董事3人,代 表公众利益,既不能是银行官员、雇员,也不能是 股东。 A类B类董事由会员银行选举产生,C类董事由 联储理事会任命。
3,特点 1)作为金融机构,举办通常的金融机构业务, 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不以个人和一般企事业单位为业务对象; 3)作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部门,调控 方法和手段既有与其他国家行政部门相同的行政方 法、行政手段以外,更多的是利用金融业务的方法;
4,与政府的关系 央行与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 于分工不同,有时可能产生分歧。 例如作为政府不仅关心宏观经济目标,还关心 社会目标。如果经济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 政府可能要求央行放松银根。而央行可能认为调整 还没有到位,不能半途而废,否则通货膨胀可能死 灰复燃。 因此导致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从历史上来看, 战时和战后都发生过政府为了筹措军费和寻求高增 长,迫使央行过度放松银根,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的 事实。因此,引发了央行独立性的争论。

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货币银行学课程习题集1、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A、早于B、同时C、晚于D、不一定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A、银行存款B、企业存款C、个人存款D、国库存款3、下列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A、发行货币B、最后贷款人C、代理国库D、集中存款准备金4、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是。

A、英格兰银行B、法兰西银行C、德意志银行D、瑞典银行5、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成立的是全国所有金融监管机构的领导核心。

A、中国任人民银行B、证监会C、保监会D、中央工委6、1998年,中国金融业多重机构分业监管的体制基本确立,负责监管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和财务公司A、中央工委B、中国人民银行C、证监会D、保监会7、2003年,随着的成立,银行、证券、保险——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将最终完成。

A、银监会B、中国人民银行C、证监会D、保监会8、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9、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B、中国交通银行C、户部银行D、中国实业银行10、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1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12、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13、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4、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的大小成关系,与单位货币即价格标准的含金量成关系。

A、反比正比B、反比反比C、正比反比D、正比正比15、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现钞,还是把它存入银行,都发挥了的作用。

A、储藏手段B、价值尺度C、世界货币D、积累或储蓄手段16、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讲义课件.pptx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讲义课件.pptx

1913年,经过周密的研究,美国通过了《联邦储备条例 》,从而宣告了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 员会和12家地区性的联邦储
备银行构成。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 家联储银行,这些银行的 股份为本储备区内的联储 体系成员银行(一般为私
人商业银行)所持有。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872年,开始担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1928年,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 使用,其它的全部退出流通领域。
独占 货币 市场
央行 的正 式产 生
补充: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791年,美国国会暂时批准成立第一国民银行,但是在 各个州银行的反对中于1811年停业。
1816年,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也遭到同样命运,于 1836年宣告终止。
1-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拥有发行银行券的特权, 负责全国本位币的发行,并通过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
这一职能是指央行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供应货币 、调节货币量、管理货币流通的职能。
独占货币发行权 是央行控制全社 会货币量的基础 ,而通过对货币 供应量的控制, 央行即可实现对 宏观经济的控制 。
1928年新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立于上海.
2、中国人民银行 People's Bank of China
➢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 1953年—1978年:“大一统”时期 → 一身二任。 ➢ 1983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二元银行制建立。 ➢ 1998年,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 1992、1998和2003年,国务院分别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和
3、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的资金支持的需要

金融学:中央银行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中央银行习题与答案

1、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A.晚于B.必然来源于C.同时于D.早于正确答案:A2、下列西方的中央银行中,按其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最强模式的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B.日本银行C.英格兰银行D.意大利银行正确答案:A3、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流向社会的流程是()A.市场、业务库、发行库B.发行库、业务库、市场C.发行库、市场、业务库D.业务库、发行库、市场正确答案:B4、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是()A.跨国中央银行制度B.准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中央银行制度D.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5、属于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或地区是()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缅甸D.新加坡正确答案:D6、从()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A.1978B.1984C.1985D.1995正确答案:B7、美国如今的中央银行是()A.美洲银行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C.美国第一银行D.美国第二银行正确答案:B8、下列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所有制形式属于无资本金类型的是()A.日本B.加拿大C.韩国D.瑞士正确答案:C9、下列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资本由国家和民间资本共同持有的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新加坡正确答案:B10、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准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正确答案:B11、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A.代理国库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集中存款准备金D.充当“最后贷款人”正确答案:B12、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的组织制度是()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C.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正确答案:C13、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有()A.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B.流通中的现金C.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D.政府债券正确答案:D14、“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A.充当最后贷款人B.银行的银行C.政府的银行D.发行的银行正确答案:B15、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是()A.吸收存款准备金B.经营国库C.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D.清算业务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中央银行的职能可高度概括为()A.政府的银行B.管理的银行C.发行的银行D.银行的银行2、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政府的银行”的职能的是()A.组织全国清算B.对政府提供信用C.代理国库收支D.代理政府债券发行正确答案:B、C、D3、引起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有()A.票据交换问题B.金融管理问题C.最后贷款人问题D.银行券发行问题正确答案:A、B、C、D4、中央银行的股本可以是()A.无资本金B.多国持有C.全部为国家持有D.国家与私人混合持有正确答案:A、B、C、D5、中央银行执行银行的银行职能,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A.发行货币B.最后贷款人C.集中存款准备D.票据清算6、支付清算服务的内容包括()A.异地跨行清算B.证券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C.票据交换与清算D.跨国清算7、从组织结构上看,中央银行可以划分的类型有()A.准中央银行B.单一式中央银行C.复合式中央银行D.跨国中央银行正确答案:A、B、C、D8、现代中央银行最重要的活动有()A.盈利B.监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C.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正确答案:B、D9、中央银行集中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A.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B.盈利C.加强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D.有利于央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资金清算正确答案:A、C、D10、以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A.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B.货币发行业务C.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D.经营黄金外汇业务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1、中国香港地区实行的是准中央银行制正确答案:√2、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制决定其控制权的归属问题正确答案:×3、中央银行主要凭借行政权力行使其管理职能正确答案:×4、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法律许可限度内,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支,这主要是向政府提供短期融资,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收支的暂时性不平衡。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八章 中央银行

1、发行的银行 、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 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即 对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 负有责任。现代中央银行则通过掌握货币发行, 并以此为契机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 对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意义:统一货币发行,避免货币流通的混乱;有 效控制货币流通量;增强中央银行自身的资金实 力;信用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中央银行的特性及其职能划分 1、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业务活动(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 业务对象(政府、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与企 业、居民) 经营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与利润最大化) 地位(核心地位,调控与被调控、管理与被管理) 货币发行特权和维护币值稳定的责任
2、与一般的政府机关的区别 1)中央银行是一个天然盈利的机构。(Why) 铸币税;负债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资产有收益; 组织或提供联行清算收取的结算费用。 2)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 3)相对独立性 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
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2、银行的银行 、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管理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 最后贷款者。 具体表现为:一是充当最后贷款者;二是集中管 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三是全国银行的清算 中心;四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种服务与指导;五 是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3、国家的银行 、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 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 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 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 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 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 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人民银行。1983年9月,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 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 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 行的职能。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 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 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 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 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频繁显现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金融基础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4.关于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问题: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三、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及时间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初步形成阶段:17C中后期-19C初期(1656-1913,257年)中央银行制度迅速发展:一战到二战结束(1914-1945)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与完善:二战后至今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一)初创时期典型的中央银行1.瑞典银行:1656年成立、1668收归国有、1897年立法统一货币发行2.英格兰银行1694《威廉玛丽法》成立英格兰银行,1833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1844《皮尔/比尔条例》(《英格兰银行条例》),1928成为唯一的发行银行,1979《英格兰银行法》(中央银行法)3.法兰西银行:1800年成立,1848年取得货币发行权,1994年《法兰西银行法》,现欧洲中央银行4.德国国家银行:1875由普鲁士银行改成,1957《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现欧洲中央银行5.日本银行:1882成立,1899垄断货币发行,1942《日本银行法》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美国联邦储备法》(二)初创时期中央银行的特征1、自然的发展与演变。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

德国法兰克福的 欧洲中央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 1、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
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2、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
金融业、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调
控金融和经济的宏观管理部门。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发行的银行”
国家赋予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是 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
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
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
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1 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 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2 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3 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同级,同属于 国务院组成部门。
我国
上海总部
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 时法律赋予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这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2)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 制约因素有所不同。 (3)能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 补和制约关系,增加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 (4)使各级央行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 与实施的统一,提高中央银行运作的效率。
的数量、金额,一一核对,原封新券须检验箱体代号、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

1.中央银行的产生: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性金融机构..2.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3货币信用关系普遍崔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矛盾频繁显现3.产生的金融基础: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客观需要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客观需要4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客观需要5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4.产生途径:1自然演变瑞典、英格兰2政府立法美国联邦储蓄银行5.发展2个阶段:一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广时期;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现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发展时期..6.央行制度推广具体原因:1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2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瓦会议的影响3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4新国家的产生5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7.中央银行制度推广时期的特点:1大部分依靠政府力量创建;是中央银行发展最快的时期2设立中央银行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3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4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的管理与货币信用控制;中央银行的职能逐步扩展8.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的典型特征: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一步强化..9.政府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货币政策改革发展的需要3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心得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出现4国家干预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依据5加强国际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的需要10.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1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2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3新的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4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合作逐步加强11.中央银行性质: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承担管理一国金融事业、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12.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的特殊性:1调控货币供给量2监管和规范各种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3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往来于合作;强化一国金融主权13.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职能作用的特殊性:1调控手段:经济手段2调控作用的发挥:比较平缓有一定时滞3政策制定:独立性较强14.央行是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目标业务的特殊性:1经营目标:不以盈利为目标2服务对象:政府银行等金融机构3经营内容: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和政府存款..15.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16.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发行机构17.作为发行的银行的重要职责:一保持币值的稳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货币发行与流通二掌握货币发行准备、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18.垄断货币发行意义:1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基本保证2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3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4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19.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表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振幅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④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⑤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监督管理金融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发布经济金融信息..20.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作用表现:①集中存款准备金加强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给量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全国清算21.中央银行的作用:1稳定币值防止通货膨胀2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3稳定金融;防范金融风险4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5推进国际金融合作22.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卖出有价证券23.中央银行制度:1单一中央银行制度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3准中央银行制度香港、新加坡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欧洲中央银行、西非、中非、加勒比24.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类型:1全部股份国家所有英法、加拿大2公私混合所有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 3全部股份私人所有美、意、瑞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国5多国共有资本的中央银行货币欧盟、欧洲中央银行25.中央银行独立性:指作为货币行政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相对独立于国家权力、立法、司法、和政府..中央银行独立性是相对独立性..26.独立性内容:1垄断货币发行权2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3拥有操作上的独立性27.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同模式:一独立性强的模式:组织上的独立性、人事上的独立性、决策上的独立性、资金运用上的独立性、制定规章和实施处罚上的独立性二独立性次强的模式三独立性弱的模式28.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要意义:1中央银行是负有社会性责任的机构;它的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应具有稳定性和连贯性..2中央银行应独立于政府;保持超然地位;以稳定币值为首要任务;可以对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起制约作用..3中央银行不是一个纯政府的服务机构;而是一个社会化服务机构;因此中央银行应具有独立性29.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独立性的表现:经济、政策、人事、组织30.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同模式:独立性较强的模式..(1)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人事独立性、经济独立性资金来源于对银行的贴现收入和持有政府债券所获得的收入、政策独立性联邦储备体系理事会经国会授权;无须总统批准;有权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自行决定采取措施和运用政策工具(2)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性:人事独立直接向议会负责;联邦政府的成员虽有权参加联邦银行理事会的会议并提出动议;但没有表决权、经济独立禁止政府向银行透支;政府机构向银行的借款必须保证归还、政策独立性两者出现矛盾时;联邦银行则以完成自己的职责为主(3)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独立性稍弱的模式:英格兰银行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不给政府垫款;只提供少量的隔夜资金融通和日本银行货币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独立性较弱的模式;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较多地服从政府或财政部的指令..代表是意大利银行和法兰西银行..31.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问题:1、组织独立性..A、隶属于国务院;与财政部地位相等;不受财政部制约..B、实行行长负责制;最高决策人是行长;最高决策机构是行长办公会议..2、人事独立性..行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3、经济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实行独立的预算管理制度;依法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亏损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4、政策独立性32.中央银行发立法结构:1总则2中央银行组织结构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4中央银行业务5中央银行的预算和决算6中央银行的法律责任33.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一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二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三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限制34.法定业务权力:有权发行货币;有权管理货币流通;有权发布监管金融机构的业务命令与规章制度;有权持有、管理、经营国家的黄金外汇准备;有权经理国库;有权对金融业的活动进行统计和调查;有权保持业务活动的相对独立性..35.法定业务范围:1发行货币2办理必要的银行业务3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发布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4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5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发行和兑付6对金融业的活动进行稽查、检查、审计、统计和调查7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36.各国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限制:A、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B、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C、不得从事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D、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E、不得向任何个人、企业、单位提供担保;不得直接向他们发放贷款..F、一般不得向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37.中央银行的业务特点:1中央银行开展业务的目的是为了履行其宏观调控职能2中央银行业务操作的重点是调控货币供给量3中央银行业务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而非个人4中央银行业务操作平台是金融市场38.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原则:1服从履行职责的需要2不以盈利为目标3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4保持资产的流动性5保持业务的公开性6保持业务的主动性和一定的独立性39.资产负债表基本结构:1资产国外资产;对中央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2负债储备货币;发行债券;中央政府存款;国外负债;自有资金40.资产负债表特点:1资产负债表反映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特点2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关系是资产引起负债41.资产负债表与其职能的关系:1中央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影响2资产与负债方存在对应关系3中央银行业务反映其调控职能42.负债业务:货币发行;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其他区负债业务43.货币发行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44.货币发行的种类:1经济发行;为了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行的货币;为了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发生.2财政发行;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货币..易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影响货币、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45.货币发行渠道:再贴现、再贷款、购买证券、购买金银和外汇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活动46.货币发行原则:垄断法性原则;信用保证原则;弹性原则47.发行准备制度:1现金准备发行制2证券保证准备制3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制4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5比例准备制48.存款业务特点:1开办存款业务是为了实现调控职能2存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存入款项的对象具有特殊性4存款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49.存款业务的意义:1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稳定2有利于加快资金清算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给量50.存款业务种类:准备金存款、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外国存款和特种存款51.准备金存款业务基本内容:1被要求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机构范围2准备基数;即哪些负债项目应该缴纳法定准备金3哪些资产可以充当法定准备金4法定准备比率的高低5计算准备金和缴纳法定准备金的时间52.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存款准备金=自存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53.法定存款准备金:即存款货币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按一定比率将吸收的存款转村中央银行的准备金..54.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55.准备金比率按活期、定期、储蓄的顺序逐步降低..56.发行债券的目的:一是针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超额储备过多的情况;发行债券以减少他们的超额准备;以便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二是以此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通过中央银行债券的买卖行为;灵活的调节货币供给量..57.资产业务:再贴现、再贷款、证券买卖、储备资产58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借此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59.再贴现金额=票据面额—再贴现利息再贴现利息=票据面额×日再贴现率×未到期日数日再贴现率=年再贴现率÷360=月再贴现率÷3060.再贷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再由商业银行向普通客户贷款..61.再贴现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区别:第一;贷款的收回方式不同..再贴现贷款;再贴现票据到期;中央银行向票据承兑人出事票据并要求承兑人兑付;收回贷款;抵押贷款;贷款期限到期;借款人向中央银行归还贷款并收回抵押品..第二;贷款的安全程度不同..抵押贷款与再贴现没有区别..信用贷款无物资保证;存在风险..第三;利息收回时间不同..再贴现是先扣除;贷款是到期才扣除..62.证券买卖:中央银行以市场交易主体的身份;在公开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者利率的一种行为..63.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同:相同:1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2融资效果相同;买进证券相当于发放贷款;卖出相当于收回贷款..3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相同;买进证券和发放贷款一样;都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卖出证券和收回贷款一样;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收缩;4都是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扩大自己的资产..不同:⑴形成资产的流动性不同..证券买卖业务的资产流动性高于贷款业务的资产流动性..⑵获得收益的形式不同..贷款业务有利息收入;而未到期的证券买卖业务只有买卖过程中的差价收益..⑶对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要求不同..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和金融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贷款业务则对金融市场的发达与否没有过多要求..⑷主动性不同..公开市场中的证券买卖是中央银行主动进行的;其规模大小完全由它控制;而贷款业务实现不了这种控制;中央银行可以改变贴现率来鼓励和限制银行贴现;但难以直接控制贴现规模..⑸灵活性不同..贷款政策无法经常变动;而证券买卖业务却可以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规模;并且出现错误时可立即通过逆向操作来进行矫正64.支付清算: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65.支付清算体系:清算机构、支付系统、支付结算制度66.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的主要内容:1组织票据交换结算 2办理异地跨行结算 3提供跨国支付结算服务 4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5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67.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具有重要意义:1支付清算系统是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2对货币政策事实具有重要影响掌握金融状况、资金运动;成为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的前提;增强货币市场流动性、增加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3与金融稳定有密切关系货币供应:是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各种货币形式的总量..社会总供应: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够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量..货币供应均衡和社会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1.货币供给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2.社会总影响社会总供给3.社会总供求决定真实货币需求4.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广义的指中央银行、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及其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狭义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内容: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货币政策特点:1.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而非微观政策2.货币政策是一种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而非调节总供给的政策 3.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调控政策而非直接调控政策 4.货币政策是一种长期的经济政策而非短期的经济政策5.货币政策是一种逆经济风向调节政策而非顺经济风向调节政策货币政策的作用: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2.为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稳定和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3.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4.促进充分就业;促进社会稳定5.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6.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防范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积极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增多;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减少..提高利率;货币供给量减少;降低利率;货币供给量增多..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1.稳定币值衡量指标:GNP国民生产总值、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零售价格指数、生活费用指数..2.充分就业衡量指标:失业率..3.经济增长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一国生产能力..4.国际收支平衡衡量指标:自主性交易平衡与否、是否需要调节性交易来补偿..最终目标的选择:相机选择、临界原理选择、轮番突击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指受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性金融变量目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量活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特点是:这些工具的运用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而非对结构性问题进行调节;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制度含义: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措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内容:1.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内容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存款准备金制度优缺点:优:它对所有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影响力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缺:作用力猛烈;对经济的震动大;不适宜作为日常性操作工具..再贴现政策含义: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以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行为..作用机制:为刺激抑制经济增长—;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调低或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贷款和投资规模扩大或缩减—货币乘数放大或缩小—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市场利率降低或提高—投资、消费支出增加或减少..再贴现政策内容:再贴现率的调整;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再贴现政策优缺点:优: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避免金融恐慌;维护金融稳定..同时可以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和再贴现贷款的发放;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缺:从控制货币供给量来看;再贴现率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从对利率的影响看;只能影响利率水平而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供给量;就其弹性而言;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告示效应有局限性..再贴现率的作用机制:货币量偏多、经济过热—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借款意向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贷款规模缩减—市场货币供给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客户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支出减少、经济增速放慢..公开市场政策含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公开市场政策的主要内容:1.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计划2.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3.选择操作机构4.确定交易方式5.公开市场操作过程公开市场政策的优缺点:优:1.公开市场政策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里;其操作规模、大小和方向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再贴现那样;处于被动地位..2.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公开市场政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可以按任意规模买卖证券;知道满意中央银行的要求为止..3.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而不像存款准备金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4.公开市场政策具有较强的可逆性..金融市场情况一旦发生变化;或万一发现错误;中央银行能迅速改变其操作方向;精确而灵活的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则不能迅速地逆转..缺:公开市场业务因操作较为细微和经常发生;所以对大众预期的影响和对商业银行的强制影响均较弱;其告示效应较弱2.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会部分抵消公开市场政策的影响力 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不一定能得到商业银行的配合..4.公开市场政策的运用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公开市场政策机制:市场资金短缺或过多—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证券—基础货币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增强或减弱—贷款和投资增加或减少—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市场利率下降或上升—刺激投资支出增加或减少..。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六章 中央银行

22
作为发行银行的职能: 作为发行银行的职能: 发行银行的职能
1. 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 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 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 管。 3. 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币值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取 决于:银行券能否随时兑换为金铸币;以及存款货 币能否保证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那时,中央银行 的集中黄金储备成为支持庞大的货币流通的基础和 稳定币值的关键,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银行券的发 行保证制度。
21
总之: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 方针政策。 但它除赋予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 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 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那就是以其所拥有的经 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 和控制。 其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管理金融机构并保护、扶 持金融业的发展,稳定金融与货币并促进济发展等。 其宏观经济政策一般都规定为四大目标: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7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客观要求,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客观要求,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 步提出并实现的。 步提出并实现的。 中央银行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银行信用业的发展 过程中,从商业银行分离出来, 过程中,从商业银行分离出来,并逐渐演变发展而成 的。 当货币发行集中于一家银行的时候, 当货币发行集中于一家银行的时候,中央银行就产生 了。 货币发行的垄断是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 货币发行的垄断是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
17
1、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权力分配结构是指最 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 高权力的分配状况。最高权力大致可概括为决策权、 执行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 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2、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⑴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 ⑵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分析的部门 ⑶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的 部门。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 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 ⑴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⑵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⑶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4、再贴现操作规则的自身局限。
按照现行贴现的主要操作规范——中国人 民银行制定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 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 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 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 的活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也较大,基本上 考察的仍主要是手续是否完备。近年来,虽然中 国人民银行采取了适当扩大再贴现的范围(对城 乡信用社)、拓展再贴现的票据种类等政策措施,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商 业承兑汇票的再贴现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
§5-3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中央银行通过自身业务操作调节商业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进而实 现宏观金融的调控。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业务操作情况集中反映在一定时期 的资产负债表上。
资产


国外净资产
13 560.3
外汇
13 087.9
黄金
12.0
其他国外资产
460.4
对政府债权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 上买卖有价证券,以影响货币供应量与市 场利率,从而调节社会信用活动规模的一 种货币政策手段。
目前,其操作方式主要有五种:
现券买断 现券卖断 正回购 逆回购 发行央行票据
现券买断——是央行从债券市场买入债券。
现券卖断——是央行在债券市场上卖出债 券。
债券正回购——是指央行在向商业银行卖 出债券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 照约定的价格再买回上述债券的业务,其 实质是央行用债券做抵押借入资金,目的 是为了回笼货币。
2)其次,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票据 承兑授信业务的管理方式,在注重风险的同时, 扩大基层行的贴现自主权,对经营条件较好的 基层行适当扩大贴现比例,对一些资信较高的 企业,适当放宽审批程序,鼓励企业实行商业汇 票结算方式,并自觉克服要求企业缴存高额承 兑保证金的违规操作行为,保证企业在使用商 业汇票时能及时地通过贴现取得资金。

第四章 中央银行教学教案

第四章 中央银行教学教案

5、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
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 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
②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 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 和统一。
③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 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 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 总行设在延安。
功能:货币政策咨询议事机构。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一、派生存款创造
1、派生存款创造过程——货币创造
前提:银行实行部分准备制、经济实行非现金结算 制度
2、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 3、模型的缺陷 4、我国银行的货币创造:1984年前、1984-1998、
1998取消贷款规模控制 5、存贷款关系 二、完整的货币供给模型: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 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 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 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 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 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 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 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 台湾。
三、决定货币供给的四方面因素
1、中央银行 (1)公开市场业务 (2)贴现政策 (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存款者与货币供给 (1)财富 (2)资产的预期报酬率 (3)风险 (4)流动性与交易成本 (5)非法经济活动 3、借款者与货币供给 4、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 (1)超额准备金规模的影响因素:市场利率、准备金利率、④948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七章 中央银行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也称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不 设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货 币管理机构或授权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 制度。其特点是一般只具备发行货币、为政府服务、 提供最后贷款和资金清算等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实 行此类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香港(1993 年4月1日,香港成立了金融管理局,它集中了货币政 策、金融监管及支付体系管理等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但与其他中央银行不同的是一些中央银行的职能依然 由别的机构分担,例如发行钞票的职能由渣打银行、 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共同承担;银行间的票据结算由 汇丰银行完成;政府银行的职能也一直是由商业银行 执行)、斐济等。
第七章
中 央 银 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 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 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 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中央银行是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它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
(二)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由各个银行当 日自行清算已非常困难,而票据交换及清 算如不能得到及时、合理处置,会影响正 常的经济运行。 企业间的支付由银行来完成,银行间 的支付就需要一家银行的银行来为之服务。 所以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 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来完成这个使 命。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 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7世纪中叶到1843 年。这一阶段是中央银行的萌芽期, 1668 年瑞典的克里斯银行由一家私人资 本创建的银行被改组为瑞典国家银行, 它是现代中央银行的萌芽,但是此时的 瑞典银行并未独占发行权,所以还称不 上是真正的中央银行。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两个基本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集中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管理金融业、国家干预。

2.历程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被公认为近代央行的鼻祖。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央行的演变过程。

3.三个途径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专门设置的央行:美联储。

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界定:不能把中央银行看作一般的政府机构,但是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是应该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表现: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3.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德。

独立性稍弱的模式:名义隶属于政府,实则独立性较大,如英日。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接受政府指令,如意大利。

【知识点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1.发行的银行2.政府的银行3.银行的银行4.管理金融的银行1.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

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求基本一致。

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

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等,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

主要是预算收入的缴纳、划拨和留用,预算支出的拨付。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国债发行等。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

(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

(6)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3.银行的银行(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相互调剂准备金、增强清偿能力;机构稳定;为非现金结算创造条件。

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证 券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信用 控制及间接信用控制。
谢谢~
组员:李玉馨、周静、谢菁蓓、莘雪菲、涂巧玲、吴蝶 、方一鸿、
李婷婷、喻小青、唐佳琪、胥清扬
、 统 一 金 融 监 管 。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 具主要有四种工具:
• • • • 1、公开市场业务 2、再贴现率 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 4、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 1,公开市场业务。 • 经济萧条时期,央行买进政府债券, 货币投入市场,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增 加,存款多倍放大,货币供应量增加, 利息下降;经济过热、通胀时,则相 反方法操作。
3、客观要求
(1)信用需要 商业银行经常会发生营运资金不足、头寸调度不灵 等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的产生,它既 能集中众多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 他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 的贷款人。 (2)票据清算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每天收授票据的数量 增多,各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由各 家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清算已发生困难。这种状 况客观上要求产生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权威、 公正的清算中心。

5
币来 列 还 在 的 来 法 面 金 和 有 为 金统 金 能 业 技 实 是 进 融 金 序 了 融筹 融 依 务 术 施 政 行 运 融 竞 保 活、 政 据 上 能 , 府 必 行 市 争 证 动管 策 政 与 力 而 通 要 的 场 , 银 。理 和 府 银 和 这 过 的 风 的 保 行 和管的行操个一管险健证和 监理意建作机个理,康各金 督规图立手构专,需发类融 全则制密段要门有要展金业 国,定切,有的效政,融的 的以一联还一机的府减业公 货此系系要定构方出少务平 ,

1-1中央银行的产生

1-1中央银行的产生

(3)德意志联邦银行
1957年,德意志联邦银行根据颁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由当 时10个州的中央银行和柏林的中央银行合并而成,并于同年8月1 日正式营业。 1990年,德意志联邦银行成为统一后的德国的中央银行。
(4)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27
三、 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一)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
清政府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革命根据地时期
22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1914-1944) 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 )
1、大事件 (1)1920年,布鲁塞尔的国际金融会议明确了 现代金融经济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建 议未成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成立中央银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经济与金融剧烈波动, 严重通货膨胀
(2)1930年,在瑞士的巴塞尔成立的国际清算 银行,旨在谋求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本国金融机 构的代表,加强国际合作。 (3)新兴国家的产生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
1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类型与组织结构
2
本节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认识中央银行产 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发展、完善 和强化时期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中国人民 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客观必然性,掌 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21
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1656-1913)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1656-1913) 2、特点: 1)从商业银行逐渐演变而来 2)大部分是私人股份银行或私人与政府合股的银 行 3)货币发行权逐步垄断 4)职能逐步形成,但在监管和调控方面不完备
这一时期的中央银行的职能较为简单,绝大多数中央 银行的职能是服务性 服务性的,即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充 服务性 当票据交换和清算中心以及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并不具备控制国内金融市场和干预宏观经济的功能 不具备控制国内金融市场和干预宏观经济的功能。 不具备控制国内金融市场和干预宏观经济的功能 职能演进顺序: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 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_金融基础知识_[共2页]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_金融基础知识_[共2页]

120金融基础知识后,就为其进一步发展成为“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逐步形成的。

18~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先后建立了银行。

银行数量的增加,扩大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 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在银行业发展的初期,没有专门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许多商业银行除了办理存、放款和汇兑业务以外,都有权发行银行券。

但许多小银行资金实力薄弱,发行的银行券往往不能兑现,造成了货币流通的混乱;同时,小银行的经营范围有限,其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小范围内流通,给生产和流通造成了很多困难。

因此,客观上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有享有较高信誉的大银行来集中发行货币,以克服分散发行造成的混乱局面。

(2)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随着银行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扩大,银行每天收受票据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各银行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复杂化了,由各个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结清已经发生困难。

这样,不仅异地结算矛盾很大,即便是同城结算也有问题。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3)最后贷款人问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商业银行往往陷入资金调度不灵的困境,甚至有时因支付能力不足而破产。

商业银行缺乏稳定的信用关系,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银行的最后贷款者,能够在商业银行发生困难时,给予贷款支持。

(4)金融监管问题。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它经营的是特殊的货币资金,与千家万户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破产、倒闭会引起社会经济的动荡。

因此,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从事对金融业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中央银行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但上述几个方面的客观要求并非同时提出的,中央银行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央银⾏产⽣的历史背景第⼀章中央银⾏产⽣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和社会⽣产⼒的迅猛发展2.货币关系和信⽤关系的普遍化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中央银⾏产⽣的客观经济原因1.统⼀银⾏券发⾏的需要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3.为商⾏提供资⾦⽀持的需要4.统⼀⾦融监管的需要中央银⾏的初步形成产⽣:17世纪后半期制度形成:在19世纪初期。

⼤概经历257年时间:(瑞典银⾏165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年)中央银⾏产⽣的途径:1.由信誉好,实⼒强的⼤银⾏逐步演变⽽来-瑞典银⾏,英格兰银⾏2.由政府出⾯直接组建⽽成-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瑞典银⾏1656年成⽴,最初是私营银⾏;1668年改组为国家银⾏,但此时仍有多家银⾏拥有货币发⾏权;1897年独占货币发⾏权,完成了向央⾏转变的关键⼀步英格兰银⾏成⽴于1694年,确定为国家银⾏。

是现代银⾏的“⿐祖”。

拥有两项特权:⼀是贷款给政府;⼆是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等值银⾏券1833 年规定英格兰银⾏发⾏的银⾏券具有⽆限法偿的资格。

1844 年通过《⽪尔条例》,确⽴了英格兰银⾏作为货币发⾏银⾏的地位。

《⽪尔条例》:源于银⾏主义与通货主义之争,通货主义认为银⾏券的发⾏必须要有贵⾦属作保证,来防⽌货币泛滥的危险。

通货主义的胜利诞⽣了《⽪尔条例》主要内容:1.将英格兰银⾏分为发⾏部和银⾏部。

2.不批准新的银⾏发⾏货币。

3.将货币发⾏权集中于英格兰银⾏。

1928年成为唯⼀的发⾏银⾏《⽪尔条例》从中央银⾏的组织模式和货币发⾏上为英格兰银⾏⾏使中央银⾏职能奠定了基础。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美国第⼀银⾏(1791-1811)资本⾦1000万美元,政府出资20 %。

职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独占货币发⾏权,代理联邦政府基⾦收付保管业务和向政府贷款。

美国第⼆银⾏成⽴于1816年,资本⾦3500万美元,政府出资700万美元。

与第⼀银⾏职能相同,183年被撤销。

⾃由银⾏时期(1837-1863):银⾏急剧增多,资本普遍不⾜,流动性差;银⾏券和存款准备⾦不⾜,⽆法清偿债务;货供应量发⽣急剧波动,造成经济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正, 降低交易成本
7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3)
公开市场运作影响:货币供给量,市场利率,公众的预期 公开市场运作优势:
对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行准确控制 灵活的改变政策的方向 具有主动调整政策的作用 公开市场运作缺陷 在地区之间不平衡
8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4)
公开市场运作方式 – 直接交易,主动,调整利率 – 回购,稳定利率 公开市场运作的指示 – 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决议 公开市场运作指示的执行
第二章 中央银行
第一章 中央银行
1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中央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英格兰银行1694
美国两次创立中央银行。1791和1816 美联储的成立
– 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 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平衡 – 国内不同地区及农村与城市之间、银
行家、非银行商业部门和社会其他集 团之间的平衡
2
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可调整范围 (%)
8-14 0-9 0-9 0-4
14
货币乘数计算
货币乘数=(1+现金比率)/(法定准备 率+超额准备率+现金比率) 如果现金比率为40%,法定准备率为 10%,超额准备率为0.5%, 货币乘数=(1+0.40)/ (0.10+0.005+0.40)=2.77
15
我国再贴现率历年变化情况表
18
年度 1996.
5.1
再贴现 同再

贷款
利率
再贷款率
20 天以 9.00

3 个月 10.08
以内
6 个月 10.17
以内
1 年期 10.98
1996.8. 23
同再贷 款利率
1997.10. 23
同再贷 款利率
1998.3. 21
6.03%
1998. 7.1
4.32%
1998.1 2Biblioteka 73.98%9.00 8.55 9.72 8.82 10.17 9.09 10.62 9.36
6.39 5.22 4.59 6.84 5.49 4.86 7.02 5.58 5.04 7.92 5.67 5.13
1999. 6.10 2.16
3.24 3.51 3.69 3.78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金融年鉴》上的数据整理而得。
美联储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 优缺点:
作用迅速、直接,总用中性,更直 接的宣示作用
13
美联储制定的准备金比率
内容
正常准备金 A 交易帐户 1. 52,000,000 美元以内 2. 52,000,000 美元以外 B 非个人定期存款 C 欧洲货币负债
附加准备金
当前的准备金比 率(%)
3 10 0 0 0
调整幅度 (%)
0.25 0.25 0.25 0.25 0.25 0.50
贴现窗口 利率
4.50 4.75 5.00 5.25 5.50 6.00
调整幅度 (%)
0.00 0.25 0.25 0.25 0.25 0.50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金融报》多次刊登的消息整理而成。
12
五、美联储的法定准备率
例:面临通货膨胀时 在市场卖出债券—债券的价格降 低—债券的利率上升—整个市场平 均利率上升,货币流回联储—减少 货币供给量—降低投资与消费的增 长速度—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抑制 通货膨胀。
6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2)
公开市场运作的起源 – 1935《银行法》标志它的诞生 公开市场运作范围 – 只购买美国政府债券和联邦机构债券
克利夫兰和芝加哥,亚特兰大、圣路易斯和达拉斯,明尼亚 波利斯、堪萨斯城和旧金山。
4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3)
–美联储的独立性
总统对联储的影响方式
– 道义上的劝告 – 联储在国会进行立法斗争时,希望得到总统的支持 – 联储主席希望得到总统的好感
–联邦储备体系的分权问题
5
三、美联储的公开市场运作
公开市场运作机制
16
我国准备金率历年变化情况表
年 1984 年 1985 1987 1988 1989 年 1998.3.2 1999 年

年 年年
1
9月
变 企业存款
存款准备
化 20%
10% 12% 13% 率 13%
8%
6%
情 储蓄存款
备付金率
况 40% 农村存款
5-7%
25%
17
我国准备金备付金利率情况表
年度
9
美联储买卖债券情况表
单位:10 亿美元
直接购买和出售 总购买 总出售
回购协议 总购买 总出售
反向回购协议 总购买 总出售
所持美国政府债券 的净变化
1994 年
35.3 2.3
309.3 311.9
1701.3 1700.8 +29.9
1995 年
20.6 2.4
331.7 328.5
2202.0 2197.7 +17.1
准备 金利 率 备付 金利 率
1996 1996. 1997. 1998. 1998 1998. 1999.
.5.1 8.23 10.23 3.21 .7.1 12.7 6.10
8.82 8.82 7.56% 5.22 3.51 3.24 2.07
%%
%%%
8.82 7.92 7.02% -- -- -- -%%
资料来源:<美>劳埃德 B. 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
工业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6 页。
10
四、美联储的贴现窗口
历史:1935有了政策工具,50年代调整信用。 银行从贴现窗口借款的条件
经济影响:
– 对银行准备金,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 对收益率,贷款利率和债券价格的影响 – 对公众的宣示作用
贴现窗口的缺陷
– 不注意与公开市场运作的配合 – 时机滞后 – 联储在调整时不说明意图,宣示作用受到很大的削弱
11
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水平表
加息时间
1999.06.30 1999.08.24 1999.11.16 2000.02.02 2000.03.21 2000.05.16
联邦基金 利率
5.00 5.25 5.50 5.75 6.00 6.50
联邦储备银行: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一家银行 12家银行:⑴波士顿⑵纽约⑶费城⑷克利夫兰⑸里士满⑹亚
特兰大⑺芝加哥⑻圣路易斯⑼明尼亚波利斯⑽堪萨斯城⑾达拉斯 ⑿旧金山
纽约联储行:规模大,对外代表联储,对内公开市场运作 联储行董事会 美联储会员行
3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2)
联邦储备委员会 – 委员与主席的产生 – 主席,政府经济决策的主要制定者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 七委员与五行长组成 – 11家联储银行的分组⑴波士顿、费城和里士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