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在本领域的突出成就,以此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农业技术、书法艺术、数学历法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发展概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2.通过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的事迹材料的讲述,激励学生、砥砺意志、奋发图强、勇于实践。
3.通过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辉煌的石窟艺术难点:科学家祖冲之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教授新课】1.科学家祖冲之(1)祖冲之的生平展示祖冲之的图片,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讲述祖冲之的生平?(2)祖冲之的成就①刚才我们提到了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1)祖冲之自幼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古文和数学,尤其喜爱科学技术。
他注意学习古人的研究成果,但不迷信古人,他注重实践,总是通过实践来检验书本知识,也检验自己的某些设想是否正确。
由于他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科学家。
(2)学生看书,归纳祖冲之的成就:①数学:圆周率和《缀术》。
天文学:制定了《大明历》;祖冲之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
机械:水碓磨。
②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求得比较准确的圆周率,那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播放“割圆术”的讲述: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精确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直到1 000年以后,西方科学家才得出一个同样的数值。
③动脑筋: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答案一: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1)《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20课魏晋南北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标准涉及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不仅是对秦汉科技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还为隋唐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成就。
能力目标:引导理解贾思勰和祖冲之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着一定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文化则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同时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贾思勰和祖冲之的个人经历,使学生体会到古人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赏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及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感,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学生方法和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因此设计了重回历史现场、合作探究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同时初一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高,所以设计了挑战背圆周率环节,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初一学生的学情基础上的。
四、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五、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多姿多彩、领先世界的原因六、教学准备PPT、视频、导学案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经典教案】部编人教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经典教案】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2.概括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3.学习祖冲之等科学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王羲之的书法。
难点:汉代以来的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我们这节课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展示:导读提纲1.《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和历史地位各是什么?2.科学家祖冲之有哪些科学成就?3.钟繇、胡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各是什么?4.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什么?有何特点?(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0页“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节以及补充图片《贾思勰种植农作物》,思考回答:1.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2.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的?表明作者怎样的精神?3.《齐民要术》有何影响?生回答,标注。
展示答案:1.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贾思勰具有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
3.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示:二、科学家祖冲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1页“科学家祖冲之”一节以及补充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小组活动并思考回答:1.祖冲之之前,有谁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取得哪些成就?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
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篇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妇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来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二、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是______的一位杰出数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经后的第______位,也就是在______和______之间,项成果领先于世界近______年。
三国时期的_________国数学家_________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制定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篇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引导学生感受祖冲之等科学家热爱科学、不断创新、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刻苦学习的态度。
●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教学难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过程和方法。
● 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图示法、设疑解答法、分析综合法学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文化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绘画及雕塑等。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文化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教学重点】《齐民要术》、圆周率。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
【教学过程】开门见山,直接解读课题来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方法指导一:第1问的知识有点零散,而且内容有点多,注意提醒学生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方法指导二:本课讲了两个人物和他们的贡献,可让学生设计“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表”,将二人的成就分类归纳,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让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一个整体把握。
方法指导三:可采取颁奖典礼或人物访谈的节目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学完这一课,我们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自主阅读课本P90~91内容,完成第1题。
1.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模块二科学家祖冲之自主阅读课本P91~92内容,完成第2题。
1.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大成就。
那么,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贡献呢?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1)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他设计制造的水碓磨,能同时舂米、磨面;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包括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本课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素材: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4.学具: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分别从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进行阐述。
3.操练(10分钟)针对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进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10篇)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
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3、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祖冲之(南朝)成就:(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2)《缀术》三、天文历法:祖冲之(南朝)——制定《大明历》。
四、书法:王羲之(东晋)1、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2、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3、称誉:书圣五、绘画:顾恺之(东晋)1、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新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核心素养1.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以及这一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等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增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分析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和批判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一、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历史时间较短,知识占有量较少,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组织同学们积极搜集课外资料,拓展视野、发散思维,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的方法。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展示材料: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教师: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精神上是怎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当代作家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评价,引出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引发学生的兴趣,顺利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其人展示图片: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贾思勰这个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的科技成就,掌握魏晋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概括提炼本课的基本知识点,结合制作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与思想成就表”,提高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贾思勰、祖冲之等人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重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和《兰亭序》、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学完这一课,我们就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展示:贾思勰图片教师:贾思勰是北朝著名的农学家。
他的突出成就是撰写了《齐民要术》。
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提问:贾思勰是怎样编成这本农书的?学生:广泛参考前人著作,大量收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谚语,访问有经验的老农,总结自己生产实践的经验。
提问:《齐民要术》的内容及影响。
这本书为什么在我国乃至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回答。
教师:《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这本书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二)科学家祖冲之1.祖冲之生平。
祖冲之(429~500年),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家、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祖冲之的成就。
(1)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指出他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①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
②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
③他设计制造的水碓( dui)磨,能同时舂米、磨面。
④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 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⑤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声、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2)引导: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前面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和数学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和雕塑也很有特色。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1)提问: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书法和写字是一回事吗?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末年。
书法和写字不完全是一回事。
(2)提问:魏晋时期,书法字体有哪些变化?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过渡: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雉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开始流行,而且这一时期书法家辈出,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2.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50岁时所书。
全篇运用篆、隶、章草的笔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表现,全文有二十个“之”字,都加以变化,无一雷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2019年教学文档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了解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历史事实。
2、体会科学与文物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是本课的重点。
科学家祖冲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是北朝贾思勰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
2、《齐民要术》贾思勰(xie) 撰写的《齐民要术》(“齐民”即平民,“要术”指重要的策略﹑方法。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shāng],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通过培育实生苗、扦[qiān]插、嫁接等方法,培育优良品种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这些经验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材料研读(p.97)想一想: 为什么贾思鳃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贾思鳃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士壤的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
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水平,认识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了解,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其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图片、资料。
3.视频: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2.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3. 文化艺术的繁荣,包括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的进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风貌,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事物,对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图片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故事等,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教学难点: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关系。
4.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用于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4.分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该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处了解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造纸术的改进、农具的改进、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的产生、华佗的医学成就以及佛教文化的传入等。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特点。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与其他时期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多以故事性为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和文艺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教材主要围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展开,包括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为学生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深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场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特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第二部分为文化成就,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其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时期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时期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进步,以及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繁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块内容,即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科技成就主要讲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的成就。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情分析:文化课是初中生比较喜欢的,没有太多需要大家去理解很分析的东西,同学们可以尽情的去享受知识带来的冲击,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提高教学的效果。
3.核心素养:
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
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此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
研究《材料研究》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利用多媒体赏析王羲之等人物的作品,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出示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图),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
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
【学习目标】
1.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掌握《齐民要术》及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2.初步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库艺术。
3.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争取为我国的科技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自学检测】
1.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朝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撰写了《》。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种植农作物必须,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南朝著名科学家,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有重大成就。
把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的著作《》一书中;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他还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3.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东汉以后,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
①钟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擅长行.草.隶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钟繇独创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设立,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钟.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他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世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他被后人誉为“”, 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③北魏:流传下来的书体,苍劲厚重,粗狂雄浑。
绘画:由于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占了主要地位。
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开始形成。
东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代表作有《》.《》。
石窟雕塑: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宣扬,开凿了许多石窟。
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是最著名的两大石窟。
郦道元: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代表作《》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对后世的游记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新课讲授】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图片展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影
2.教师讲述: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
“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
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
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3.材料分析:《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提示: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4.教师讲述:《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科学家祖冲之
1.展示图片:祖冲之
2.教师讲述: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
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
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3.材料链接:
三国时代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作“割圆术”,祖冲之利用刘徽创造的割圆术,重新运算。
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得出同一数值。
为纪念祖冲之,现在国际上把圆周率又叫“祖率”。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的几十篇论文,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可惜这部高水平的算学专著早已失传了。
4.教师提问: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图片展示: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2.教师讲述: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创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
3.教师提问:(1)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有谁?他们的书法有何特点?(2)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何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提示:①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著名的书法家。
均擅长行书、草书、隶书,而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②王羲之。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兰亭集序》。
书圣。
4.教师补充:王羲之,字逸少。
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
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
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
造诣很深,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草书。
5.图片展示:
6.教师提问:说一说这两幅图的原作者是谁?这位画家的绘画有何特点?
提示:东晋画家顾恺之。
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7.图片展示:
8.教师讲述: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9.学生发言:请一位同学介绍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提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0.教师补充:佛像的特点是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本课小结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内容:农书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二、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
2.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三、书法、绘画
1.书法: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绘画:顾恺之
四、辉煌的雕塑艺术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教学反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交融和南方经济的开发,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
本节课利用图片的直观效果,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对贾思勰、祖冲之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