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5古诗两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赠汪伦》
赠汪伦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赠汪伦》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识记生字;通过图文对照,识记“舟”,并学会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并大量积累送别诗。
教学重点:学会吟诵古诗,积累送别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模式:导、学、议、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1、谈话导入师: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教室里坐的老师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有朋友远方来——不亦乐乎,和朋友们打个招呼吧!师:中华古诗文字字珠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以诗会友,在诗歌的殿堂里尽情遨游,我们诵之、吟之、歌之、舞之。
(师吟诵《望庐山瀑布》)师: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出示李白图)李白生活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他的诗豪迈奔放,飘逸洒脱,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诗仙”。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识记生字;通过图文对照,识记“舟”,并学会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大量积累送别诗。
二、学、议1、出示自学提示师:孩子们,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16页,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朗读古诗两遍,读准字音。
2、议(1)师:争争就能行,试试就能赢。
谁来试着朗读一遍?(指名读)(2)师:这首诗中有一个看似简单却容易读错的字,是什么字?(出示“舟”)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能帮你准确地记住这个字。
(出示象形文字图片,师讲解每一笔像什么)(3)师:中国汉字中很多象形字都能望文生义,以后我们再见到“舟”,你的脑海中一定能出现小船的样子。
下面我们把“舟”字送到田字格中吧!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
第一笔是“短撇”,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是“竖撇”,要先竖后撇,在“短撇”的下方起笔;第三笔“横折钩”横要上扬,折的时候要注意顿笔;后三笔的笔顺是“点、横、点”,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来书写。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课文原文及赏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
山瀑布》)课文原文及赏析
《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是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两首古诗,下面我将给出这两首诗的原文及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太阳依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壮阔景象,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也寓言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高的哲理。
《望庐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了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产生的紫色烟雾和远处的瀑布景象,意境幽远。
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生动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用语生动,想象丰富。
两首诗均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哲理,给学生们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人生启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PPT课件
山 行 (动 画)山行源自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诗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
更多全套免费课件下载地址: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
简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 。诗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所 见 到 的 枫 林 晚 景 。 写 秋 景 的 诗历来悲凉,可是,诗人笔下的秋景却充满了生机,真可谓是秋天里的春 天。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 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 山窝窝里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 生机勃勃,鲜艳夺 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这句诗成为千 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山的活动,写了诗人登山时看到的美景,表现了诗人登 山时的思想感情。写人、写景、写情,三者紧密结合,又以写景为主,这 就是本诗的独到之处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黃橘绿时。
王维开元九年春天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 宦生涯。但他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 而谪为济州司法参军。当年秋天便离开京城,赴济州任。 济州在今山东荏平西南,王维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多的光阴。 其中开元十三年(725年),诗人裴耀卿任济州刺史,裴 为河东人,与王维是同乡,待王维不错,使王维稍得安慰, 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职,使王维甚感惋惜。在裴耀卿离开 济州不久,王维也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辞去司法 参军之职,离开济州。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回乡偶书》
偶
贺知章 字季真, 唐朝越州 人(今浙江省萧山人 , 在唐朝女皇帝武 则天时成为进士, 他的一生仕途顺利, 直至晚年始回乡退 隐。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bìn
鬓
shuāi
衰
笑儿 问童
kè
客相 从见
客
何不
处相 来 识 hé
。,
何
偶
鬓
衰
客
何
我年幼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
到没年了有老晚改而客 人 ,年变变认 识 ,才,得家回不花过家白,耳了虽边。然的鬓我发的乡都音因 您笑乡 是嘻的 从嘻小 什的孩 地问见 方我了 来:我 的这都 呢位不 ?
二不万碧 月知条玉 春细垂妆 风叶下成 似谁绿一 剪裁丝树 刀出绦高 。,,,
离別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PPT课件
赠刘景文
苏轼(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 冬天,荷花谢了,已经看 不见像雨伞一样撑起的荷叶; 菊花谢了,还有剩下不怕风 吹霜打的枝条。人们都说: 冬天怎么比得上花儿红草儿 绿的春天。可是,你往结了 果子的树上看看,橙子黄, 橘叶绿,这不是一年里最美 丽的景色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山中景色的诗,画 面鲜明优美:顺着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 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住有人家。停车留
恋不行,是因为爱赏夕阳映照下的枫林,
经霜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的春花还鲜艳。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会认
径斜 枫于
我会读!
比一比
我能背!
我还会背别 的古诗…….
我会写
Hale Waihona Puke •于 ( •首 ( •枝 ( •枫 ( •记 ( •刘 (
)(
)
)(
)
)(
)
)(
)
)(
)
)(
)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苏轼(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 刘
擎
•菊 残
犹
•君 须
•橙 橘
我会认
荷尽已无擎雨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残犹有傲霜枝。
傲:1 坚强不屈的样子; 2 自高自大。
赠刘景文
苏轼(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须背诵课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背诵篇目1、《秋天的图画》2、《黄山奇石》喜欢的部分3、《植物妈妈有办法》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语文园地一中的《秋天到》5、《一株紫丁香》9、《欢庆》10、《北京》喜欢的部分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走山路23、《假如》25、《古诗两首》回乡偶书赠汪伦26、红领巾真好27、《清澈的湖水》喜欢的部分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小花鹿30、《我是什么》喜欢的部分1、《秋天的图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2、《黄山奇石》(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3、《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yáo kàn pù bù ɡ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飞chǐ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 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 布飞泻。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 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这“挂” 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 赞颂。
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 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 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 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 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 十大瀑布之一。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 暠九世孙。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 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 。曾经 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 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 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 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 太白集》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 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 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 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 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 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古诗两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站得高,看得远。
学以致用
祝你: 更上一层楼。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 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 一步。
学写生字
楼依 黄 尽层
学写生字
左窄右宽 一尺多两点
楼 依 尽层
高楼
依偎
层级
拓展延伸
你知道王之涣的《凉州词》吗?
一片孤城万仞山。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二首》”, 一起来闯关吧!
的风景,就要站得更高。
品读赏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太阳依傍 着西山慢慢地 沉没,滔滔黄 河朝着东海汹 涌奔流。若想 把千里的风光 景物看够,那 就要再登上更 高的一层楼。
品读赏析
同学们既认识了字词,又理解了意思, 现在请你带着感情读出诗中蕴含的味道吧。
登鹳雀楼
读认生字
放到诗文中,你还认识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品读赏析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 山峦沉落。
品读赏析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这句话是说要想看到更美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放到诗文中,你还认识吗? 这句话是说要想看到更美的风景,就要站得更高。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 白 日/依 山 尽, 黄 河/入 海 流。 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白 日/依 山 尽, 黄 河/入 海 流。 gāo lóu yī kào jìn tóu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通用13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5古诗两首赠汪伦_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5古诗两首赠汪伦人教版新课标日前,笔者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的一节古诗教学课,感触颇深。
孙老师根据所教古诗《赠汪伦》这首送别诗的特点,巧妙设计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体诗歌,而且初步领会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明确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教学伊始,孙老师就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组送别体古诗,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
我们先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这显然是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导语。
导语不仅告诉了学生今天学习的是送别体诗,而且让学生感觉到今天的目标稍高了一些——要学习一组送别体古诗,“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其一上课就处于“愤”“悱”状态,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二、精读一首,领悟表达方式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课后的广泛阅览打下扎实的基础。
《赠汪伦》是一首唐诗,而且好读易懂,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始自终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掌握送别体古诗的表达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自主朗读,了解诗歌大意。
孙老师先让学生自主读诗,思考诗中说的是谁送谁?谁别谁?让学生明白送别体诗歌中人物的主客之分;然后指名读诗歌,让学生说说“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李白是怎样别汪伦的?”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大意;最后请两名学生试说诗歌的意思,重在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
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学得生动、充实,基本上明白了诗歌的意思。
2.自学质疑,理清作者思路。
学贵有疑。
孙老师用明代学者陈献章有关质疑的名言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希望同学们认真读诗,善于动脑,提出你的疑问。
孙老师愿和大家共同进步!“学生听了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汪伦为什么要踏着节拍、唱着歌送李白?“”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却在船即将离开时送?“孙老师并不急着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诗歌,并让学生同桌讨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赠汪伦》一诗是汪伦用踏歌的方式送别李白的,表达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2019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精品教案
25、古诗两首回乡偶书教材分析:《回乡偶书》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25课《古诗两首》里的第一首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的一首佳作。
古诗写了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喜悦和感慨,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表达了思念、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纪较小,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古诗的学习不能简单地教学词意和诗意。
可以采用组词的方法理解词意,易于让学生接受,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则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点拨。
另外,通过多种朗读、欣赏插图、合作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诗中的5个生字,会写“客、何、音”3个字。
2、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诗人当时的喜悦与感慨,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字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课题,介绍诗人1、板书课题“回乡偶书”。
同学们,叔叔阿姨到你们家里做客,你们是“主人”,他们是“客人”。
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位老爷爷明明是主人,却被别人当成了远道而来的客人(板书“客?”)。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认识诗人并了解古诗背景: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老爷爷,他就是贺知章,唐朝有名的诗人。
他36岁考上进士,外出到京城做官,由于公务繁忙,交通不便,一直没有回过家乡,直到85岁才回去。
3、揭示课题:《回乡偶书》就是他回到家乡时所写的一首诗。
(1)齐读课题。
(2)通过组词的方法理解“回乡”、“偶书”,注意“书”在古时候是“写”的意思。
(3)读准“偶”,指名读——齐读。
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诗人贺知章回到家乡,有所感触,偶然写下了一首诗。
让我们走进古诗,看看他到底写了什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绿叶帮帮忙。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2 理解诗意
偶然
回乡偶书
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 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 的感触。
年轻的时候
年老的时候
少小离家老大回,
(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 才回到家乡。
家乡 的口音
没有什 耳边的头发 么改变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
组词游戏
贺知章
唐代著名诗人,自号“四名狂客”。 小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 性情爽直,豁达而健谈。他写的诗清 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 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1 熟读诗文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小孩
认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
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
哪里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一群( )的孩子,( ) 地跑过来,笑呵呵地问道:“ ?”
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3 体会诗情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刚刚回到久别的家乡
时的情景。作者抓住回乡时的一个细节, 表达了对家人既亲切又陌生的感情,流 露出无限的感慨。
比不上
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赠汪伦诗意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 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 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 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 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 《赠汪伦》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 别诗。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 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 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lú n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山行》
后 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近景 。 “ 霜 叶 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 种 秋 光 胜 似 春 光 的 美 感 。 这 行诗 成 为 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Fra bibliotek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tínɡ
亭
tínɡ
停
雨
3、如何处理到处乱扔垃圾的行为?
练习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思
是(
)。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所看到
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
(
)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之情。
练习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 意思是:(因为)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 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 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 景的(喜爱)之情。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字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原文、注释及译文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诗、五⾔诗和七⾔诗等。
四⾔是四个字⼀句,五⾔是五个字⼀句,七⾔是七个字⼀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七⾔两类。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上册语⽂第25课《古诗两⾸》原⽂、注释及译⽂),希望帮助到您。
【回乡偶书】 原⽂: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离家⽼⼤回, 乡⾳⽆改鬓⽑衰。
⼉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
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离家:贺知章三⼗七岁中进⼠,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年纪⼤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
⑶乡⾳:家乡的⼝⾳。
⽆改:没什么变化。
⼀作“难改”。
鬓⽑衰(cuī):⽼年⼈须发稀疏变少。
鬓⽑,额⾓边靠近⽿朵的头发。
⼀作“⾯⽑”。
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全句意谓⼝⾳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⑷相见:即看见我。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
⼀本作“却问”,⼀本作“借问”。
译⽂: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虽未改变,鬓⾓的⽑发却已斑⽩。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是从哪⾥来的呀?【赠汪伦】 原⽂: 赠汪伦 李⽩ 李百乘⾈将欲⾏,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词句注释 ⑴汪伦:李⽩的朋友。
⑵将欲⾏:敦煌写本《唐⼈选唐诗》作“欲远⾏”。
⑶踏歌:唐代民间流⾏的⼀种⼿拉⼿、两⾜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边唱。
⑷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百⾥。
《⼀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潭⽔深千尺⽐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了夸张的⼿法。
⑸不及:不如。
译⽂: 李⽩乘⾈将要离别远⾏,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即使深⾄千尺,也⽐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 25 古诗两首 生字注音组词
25 古诗两首生字注音组词
舟:zhōu小舟、孤舟、轻舟、扁舟、同舟共济
船:chuán轮船、船舶、渔船、帆船
舰:jiàn军舰、舰艇、舰队、战舰
艇:tǐng游艇、汽艇、舰艇、潜水艇
舶:bó船舶、舶来品
乘:chéng乘舟、乘车、乘客、乘兴、乘机、乘风、乘凉、乘法shèng万乘之师
剩:shèng剩下、剩余
音:yīn音乐、声音、发音、播音、乡音、口音、录音、音响
暗:àn黑暗、阴暗、暗示、暗号、暗访
韵:yùn韵律、押韵、风韵
意:yì意思、意义、主意、注意、好意、意料、意想、意外
客:kè客人、乘客、做客、请客、来客、客车、客气、客观
容:róng容易、笑容、容貌、容许、容器
何:hé任何、何人、何事、为何、何必、何苦、何故、如何、何时
汪:wāng汪洋大海、一汪水、汪汪叫声
往:wǎng向往、往来、来来往往、往返、开往、往年、往常、以往、往日枉:wǎng冤枉、贪赃枉法、枉费心机、枉然
旺:wàng兴旺、旺季、旺盛
住:zhù住宿、居住、住房、住手、雨住了、停住、站住。
二年级上语文课本剧25古诗两首回乡偶书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教育文档
二年级上语文课本剧-25古诗两首回乡偶书人教版新课标回乡偶书(剧本)[夕阳中。
一条悠长的田间小路。
路两旁长满绿油油的玉米,一望无际。
] “叮咛——叮咛——”[远处传来清脆的驴铃声。
老贺牵着毛驴,驴背上有行囊,缓缓地行走。
边走边注视地里的庄稼。
若有所思。
]【情景闪现】“嘻嘻……哈哈……”[极清脆的童音。
画面有些模糊。
一片绿色的田野。
两个儿童(一男一女)在追逐着,游戏。
]女:知章,你等等我,等等我呀……男:(笑)你使劲追我呀,快追我呀……“嘎——”[路旁草丛里,一只鸟儿尖叫了一声,迅即飞去,瞬间消失在视野外。
老贺循声望去。
][远处,村子依稀可见。
许多老槐树。
人家做饭的炊烟。
说话声、叫卖声、吆喝声……许多种声音搀杂在一起,依稀可听。
老贺注视,倾听。
加快脚步。
] [村口一步步近了。
清晰可见。
]老贺:(自言自语地)对。
当年就是那儿。
没错。
【情景闪现】[村口。
母亲送别儿子。
]母:章儿啊,你第一次出远门,不比家里,娘不在你身边,以后你要学会照顾自己。
万事不要强出头。
功名不功名的娘一点儿都不在乎,娘只希望你在外面能平平安安的,不饿着冻着,就满足了。
儿:娘,咱在家不是说好的吗?不要为我担心。
您看您怎么又担心起来了?您再这样,我在外面哪能用心读书呢?母:(笑,握着儿子的手)好,好,好。
娘答应你,不担心。
娘就指望着老天爷啊,保佑我的宝贝儿子早日考取个功名,当个大官回来孝顺娘。
儿:(使劲地点头)一定会的,娘。
[母亲微笑,点头。
母子相视而笑。
]老贺:(下意识地吐出这个字眼)娘。
您的不孝儿子回来了。
当大官回来了。
您还好吗?[老贺加快脚步。
][村口。
几个儿童唱着歌,愉快地玩耍。
老贺走来。
儿童停止游戏,迎上前。
] 童:老爷爷,您从哪儿来?老贺:(惊讶地)我?从哪里来?[停顿一小会儿。
]老贺:(恍然大悟状)哦。
我从很遥远的京城来。
童:(肯定地)您不是京城人。
您是本地人。
老贺:(惊讶地)你们怎么知道?童:(用方言说)俺就是知道。
是您的口音告诉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