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纲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专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专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专题)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包括知识点的分类,其中包括实数的分类、实数的有关概念、科学记数法等内容。

同时,还包括常见的几种实数运算,如乘方、开平方等。

第一专题主要涉及实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

同时还介绍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加减乘除运算、估值等内容。

第二专题主要介绍了整式及其运算,包括整式的加减、幂运算、乘法运算等。

此外,还介绍了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和分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等内容。

第三专题主要涉及分式的约分、通分、最简分式、化简以及运算法则等内容。

第四专题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性质、解法以及实际问题的应用。

第五专题主要涉及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包括直接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

同时还介绍了平均增长下降率等内容。

第六专题主要介绍了分式方程及其解法,以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如行程、工程、销售等。

第七专题主要涉及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以及不等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第八专题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概念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析式、实际应用等。

以上是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应用,例如电阻和电流的关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等等。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为y=k/x,其中k为常数。

当x增大时,y会减小;当x减小时,y会增大。

这种反比例的关系在实际中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形式,其图像为开口朝上或朝下的抛物线。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

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为y=a(x-h)²+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二次函数的交点式为y=ax²+bx+c与y=mx+n的交点坐标为(x₁,y₁)和(x₂,y₂)。

二次函数还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如对称轴、最值、单调性等。

初中数学人教版教学大纲

初中数学人教版教学大纲

初中数学人教版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概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熟练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判定方法及应用;(4)理解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掌握概率初步知识,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数学运算能力;(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踏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4)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与实数:(1)有理数的概念、分类、运算法则;(2)实数的概念、分类、运算法则;(3)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 代数式:(1)整式的概念、分类、运算法则;(2)分式的概念、分类、运算法则;(3)代数式的化简、求值、因式分解。

3. 方程与不等式:(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不等式的性质、解法;(3)方程与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几何图形:(1)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判定方法;(2)相似、全等图形的判定与性质;(3)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5. 函数:(1)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2)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性质、图像;(3)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概率初步:(1)概率的概念、计算方法;(2)事件的独立性、互斥性;(3)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统计:(1)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3)频数分布、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

三、教学安排1. 有理数与实数:1课时;2. 代数式:2课时;3. 方程与不等式:3课时;4. 几何图形:4课时;5. 函数:5课时;6. 概率初步:2课时;7. 统计:2课时。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大纲(适用于中考复习)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大纲(适用于中考复习)

人教版初中中考数学复习提纲 1第一章 有理数 2一、正数和负数 31、 正数、负数: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小于零的数叫做负数。

4应用:生产收入,海拔高低,气温的冷热,方位的指向,比赛的胜负,比例的增长等等。

5二、有理数 61、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7 2、分类⎪⎪⎪⎩⎪⎪⎪⎨⎧⎩⎨⎧⎩⎨⎧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或⎪⎪⎪⎩⎪⎪⎪⎨⎧⎩⎨⎧⎪⎩⎪⎨⎧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 8注:分数和小数可以互化,所以小数可以归为分数类。

93、“0”表示的意义: 10(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0是整数(3)0不是表示没有,有时表示一种趋于正负11的状态(4)0是最小的自然数,即是最小的非负整数(5)0不能作为分母(6)0等相反数是120(7)0的绝对值是0(8)0没有倒数(9)0乘以任何数都为0(1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13都为0. 144、数轴: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15向,单位长度。

16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17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185、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19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 206、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1 |a|=⎩⎨⎧<-≥)0()0(a a a a22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3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24 1、有理数的加法:25 (1)加法法则:26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7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28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29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30 (2)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 )+c=a+(b+c )31 2、有理数的减法:32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
提纲
一、集合与命题
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3. 命题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4. 命题的联结词和常用逻辑联结词
二、二次根式与分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2.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3. 二次根式的应用问题
4. 分式的概念与性质
5. 分式的化简与运算
三、方程与不等式
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5.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与解法
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问题
7.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
四、几何图形
1. 直线与线段
2. 角的概念与性质
3. 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4. 三角形的分类与判定方法
5. 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6. 圆的概念与性质
7. 圆的应用问题
五、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 统计与统计图
2. 相关系数与回归直线
3. 概率与统计
4. 统计推断
六、函数
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3. 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4.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 函数的应用问题
以上是2023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的主要内容提纲。

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复,并注重练相关的题目,以巩固知识。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 实数★重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 ≠1/a(a ≠±1);B 。

1/a 中,a ≠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 ≠0时,a ≠—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 。

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正分数 负分数正整数 0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0 实数 负数整数 分数 无理数有理数正数整数 分数 无理数有理数│a │2a a (a ≥0)(a 为一切实数)②作用:A 。

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 。

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 。

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奇数:2n —1偶数:2n (n 为自然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 │≥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二、实数的运算1.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3. 运算顺序:A 。

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5÷51×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附:典型例题1. 已知:a 、b 、x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 —a │+│x —b │ =b —a.2。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一、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有理数、实数、二次根式、代数式、整式、因式分解、分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表示等知识点。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数的开方等基本知识;理解实数、无理数的概念,以及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代数式、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以及因式分解、分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知识;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求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问题。

2、几何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平面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相似与全等等知识点。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如线段、角、多边形等;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如三角形内角和、中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掌握圆的性质,如圆心角、弧长、切线等;理解相似和全等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或全等。

3、数据与统计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知识点。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如频数、频率、累计频率等;掌握统计分析方法,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4、应用题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能够解决关于比例、利润、利率、速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即其中一个变量的值增加,另一个变量的值就会相应地减少。

例如,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购买该物品的数量会下降。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通常写作y=k/x,其中k是常数。

这个表达式中,y和x分别代表两个变量的值,k是比例系数。

当x增加时,y会相应地减少,反之亦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开口朝下的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y=k/x^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

初三数学中考试卷考纲

初三数学中考试卷考纲

一、考试目的本次考试旨在检测学生对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试范围1. 数与代数(1)实数:实数的概念、性质、运算;绝对值;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大小比较。

(2)代数式:代数式的概念、运算;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的概念、运算;因式分解。

(3)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其解集;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

2. 几何(1)平面几何: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概念;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的性质和判定。

(2)空间几何: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球的性质和判定;三视图;空间几何问题的计算。

3. 统计与概率(1)统计:统计图表的制作、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

(2)概率: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求法;古典概型、几何概型;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三、考试题型1. 基础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性质、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应用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题:包括综合应用题、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四、考试时间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评分标准1. 基础题:每题3分,共15分。

2. 应用题:每题5分,共20分。

3. 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总分:65分。

六、考试注意事项1.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遵守考场纪律,保持安静,认真作答。

2.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遇问题,应及时向监考老师求助。

3. 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交回给监考老师。

4.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5. 考生应认真审题,确保答题准确无误。

七、考试说明1. 本试卷严格按照《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和《中考数学考试大纲》编写。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重点大纲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重点大纲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重点大纲
一、整数运算
1.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整数的乘法运算
3. 整数的除法运算
4. 整数的混合运算
二、分数与小数
1.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分数的加减运算
3. 分数的乘除运算
4. 分数的简化与扩展
三、百分数与比例
1.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百分数的加减运算
3. 百分数的乘除运算
4. 比例的概念与运算
四、代数式与方程
1. 代数式的计算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五、平面图形
1. 线段、角和三角形的性质
2. 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
3. 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
4. 相似三角形与比例
六、空间几何
1. 空间图形的基本概念
2. 空间图形的计算
3. 体积的计算
4. 圆柱、圆锥与球的性质
七、统计与概率
1. 图表的读取与分析
2. 平均数的计算
3. 事件的概率与样本空间
4. 排列与组合的计算
总结: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重点大纲包括整数运算、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比例、代数式与方程、平面图形、空间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同学们在备考中需重点理解各个知识点的概念与运算方法,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应用,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数学教材大纲

初三数学教材大纲

初三数学教材大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1.3有理数的加减法1.4有理数的乘除法1.5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计数法)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2.2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多姿多彩的图形4.2直线、射线、线段4.3角4.4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2平行线及其判定(邻补角)5.3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5.4平移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平面直角坐标系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七章三角形★7.1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稳定性|外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4 课题学习镶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10.2直方图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1.1全等三角形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十二章轴对称12.1轴对称12.2作轴对称图形12.3等腰三角形第十三章实数13.1平方根13.2立方根13.3实数第十四章一次函数★14.1变量与函数14.2一次函数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5.1整式的乘法15.2乘法公式15.3整式的除法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分式16.1分式16.2分式的运算16.3分式方程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17.1反比例函数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勾股定理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十九章四边形★19.1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中位线定理)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9.3梯形19.4课题学习重心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代表20.2 数据的波动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1.1 二次根式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第二十四章圆★24.1 圆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二十七章相似★27.1图形的相似27.2相似三角形27.3位似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1锐角三角函数28.2解直角三角形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29.2三视图。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章:数与代数1. 整数和有理数- 整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 分数和小数-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3. 数量与单位- 基本数量单位的认识-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速度、密度、质量等实际问题的计算第二章:几何与图形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直线、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四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和性质2. 空间图形-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 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征和性质- 探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3. 平面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的认识- 平面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表示- 利用坐标解决简单几何问题第三章: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初步认识- 函数的概念与常见例子- 函数的表达式和函数图象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3.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的求解第四章: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方法与表示方式-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 数据的分析和统计2. 图表的分析与应用- 条形图、折线图的意义与应用- 饼图、直方图的意义与应用- 利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3. 概率的初步认识- 事件与概率的概念-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实际问题中的概率计算以上是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人教版)的大纲目录。

根据这个提纲进行复习将有助于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

希望你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涵盖了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多个方面。

教材以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习题。

本教学设计将全面梳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初中数学知识,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

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希望能通过中招考试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然而,由于时间紧张,学生可能存在焦虑情绪。

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调整学习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面对考试的信心和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中阶段的所有数学知识点。

2.难点: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

2.辅导资料:相关习题和案例分析。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2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重点和难点的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跟随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数学总复习教材主要涵盖初中阶段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

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拓展提高的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初中数学知识,但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差异较大。

有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有的学生在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上有所欠缺。

因此,在总复习阶段,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中阶段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在解决综合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讲解重难点知识。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6.拓展提高: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实施细则数学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参考《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结合本市数学教学实际,制订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数学学科的相关说明。

一、考试笵围和要求【考试范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的基本内容。

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考试要求】考试着重考查七至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同时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效果。

学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数学课程目标诸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状况也是数学学习能力考试的重要内容。

数学学习能力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方面,依次用a、b、c、d表示。

其含义如下:a——辨认。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能感受经历过的有关数学活动,并从中辨认数学对象。

b——描述。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感受和体会有关数学活动,并能描述数学对象的有关特征。

c——运用。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体会具有新情境的数学活动,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一些简单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d——综合。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能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或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某些特征和活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验证等。

二、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与时间】采用闭卷、书面笔答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

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

【试卷结构】三、考试目标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杭州市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四个领域列出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内容的具体目标要求。

【数与代数】1.有理数(1)有理数的意义 a(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b(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c(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 b(5)乘方的意义 a(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c2.实数(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 a(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 b(3)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a(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 b(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a(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a(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b(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b(9)近似数的概念 a (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及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b (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c3.代数式(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b(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b(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b(4)求代数式的值 c(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a(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b(7)整式和分式及最简分式的概念 a(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b(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c (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c (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b (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c (13) 去括号法则 b4.方程与方程组(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b(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c(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 c(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c(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c(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b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的意义 a(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c(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b6.函数(1)常量、变量的意义 a (2)举出函数的实例 b (3)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b (4)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c (5)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b (6)求函数值 b (7)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b (8)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c (9)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意义 a (10)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b (1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c (12)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b (13)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b (14)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a (15)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c (16)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 a (17)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c (18)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c (19)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d【空间与图形】7.图形的认识(1)认识点、线、面 a (2)角的概念与表示 b (3)认识度、分、秒,能进行度、分、秒的简单换算a (4)角的大小比较或估计 b (5)角度的和差计算 b (6)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a 8.相交线与平行线(1)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 a (2)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c (3)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 a (4)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 a (5)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6)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a (7)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 (8)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a (9)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c 9.三角形(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 a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 b (3)三角形线中位线及其性质 c (4)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a (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c (6)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a (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c (8)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c (9)勾股定理及其简单运用 c 10.四边形(1)正多边形的概念及其与圆的关系 a (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b (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a (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c (5)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b (6)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 c 11.圆(1)圆及其有关概念 b (2)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a (3)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a (4)圆的简单性质 c (5)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b (6)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a (7)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及相关性质 a (8)切线的概念 a (9)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b (10)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c (11)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c 12.尺规作图(1)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b(2)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三角形 b(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b(4)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外接圆 b(5)作圆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b(6)对于尺规作图题,应保留作图痕迹但不要写作法 b 13.视图与展开图(1)画简单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c (2)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b (3)根据三视图描述简单几何体或简单物体的实物原型 b (4)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a (5)基本几何体及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b(6)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c 14.图形与变换(1)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a (2)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 c (3)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c(4)找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或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b (5)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c (6)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a (7)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c (8)应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c (9)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b 15.图形的相似(1)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a (2)黄金分割 b (3)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4)图形相似、三角相似的概念 a (5)图形相似的简单性质 c (6)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依据 c(7)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相似 a(8)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d 16.三角函数(1)锐角三角函数sin A,cos A,tan A的概念 a (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b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d 17.图形与坐标(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a (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b (3)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c (4)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b (5)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c 18.图形与证明(l)证明的作用、反例的作用 b (2)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 a (3)命题的构成(区分条件与结论) c (4)逆命题的概念 a (5)两个互逆命题的关系 b (6)反证法的含义b(7)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c (8)掌握下列“证明的依据”: c 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全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9)利用“证明的依据”(上一条目)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 c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统计与概率】19.统计(1)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a(2)抽样的意义,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a(3)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 a(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c(5)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c(6)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a(7)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b(8)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c(9)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c(10)方差的概念 a(11)方差的计算 b(12)用方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c(13)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c(14)频数、频率的概念 a(15)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a(16)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直方图及其应用 c(17)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c(18)从有关实问题的资料中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c(19)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c20.概率(1)概率的意义 a(2)运用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b(3)理解大量重复实验的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b【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课题学习内容的考查,要求如下:(1)有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2)能探讨一些较简单的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3)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数学有整体性的认识;(4)能积极思考所面临的课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