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 第六章 政治发展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思主义政治学的 贡献;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 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
⑴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 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⑶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 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结论; ⑷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⑸强调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质和指导思想、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原则等; ⑹提出了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监督体制、发展和健 全社会主义民主等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的基本内容
⑴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理论; ⑵关于国家的理论; ⑶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的理论; ⑷关于政治民主的理论; ⑸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 克思主义。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1 政治发展政治发展就是政治体系综合能力的发展,其中包括政治合理性基础的扩大,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政治参与机会的增加,民主程度的提高,公民自由权利的保障和实施等。

2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首先,政治权力是权力概念在公共事务中的应用,表现为公共生活中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影响能力;其次,政治权利的主体相当的广泛;最后,政治权力与政治服从不服从相对应,它以政治强制力为后盾,通过各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手段得以实施,其作用和效果取决于它的对象的服从程度。

3 政治权力的特性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强制性政治权力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

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

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4 政治结构政治结构是政治体系的组织安排,它反映了政治生活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而政治体系就是由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5 政治行为狭义地讲,政治行为是公民作为个人或团体参与政治过程所采取的行动。

从广义来说,政治行为就是政治体系中所有政治角色参与其中为实现社会资源管理和分配而采取的活动或行动。

6 政治合法性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

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实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

7 政治制度是基于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之上规范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长期稳定的安排,它体现为各种明确的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和决策程序,具有正式和合法的特点,通常被视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政治权力教学要点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政治权力教学要点

第六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性一、权力的含义和构成(一)权力的含义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权力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人(权力客体)行为的能力。

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体现的是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同等的关系。

(二)权力的构成1.权力主体2.权力客体3.权力目的4.权力作用的方式(1)强制的方式(2)报偿的方式(3)信仰方式5.权力的实现二、政治权力的含义和特征(一)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是在阶级社会里,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原则,凭借国家这种物质的强制力,对其他阶级或个人进行控制和制约的能力。

政治权力体现的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不同等关系。

1.政治权力和其他权力的共同性(1)相关性(2)工具性(3)价值性(4)资格性(5)不确定性(6)不对称性2.政治权力的特殊性(1)阶级性(2)强制性(3)公共性(4)反抗性(5)动态性第二节政治权力的产生、基础和分类一、政治权力的产生权力是在横向协作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纵向指挥力量。

政治权力的产生与大凡的公共权力的产生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其相同点是,都根源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

其不同点是,政治权力除了上述根源外,还有自身的独到根源,这就是社会成员利益的分裂和阶级的产生。

政治权力不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表现。

政治权力的基础,就是政治权力主体获取和维护权力的条件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总基础。

但是政治权力主体之所以能获取或维护权利,还需要凭借其他的条件:1.暴力2.组织3.政治理论三、政治权力的类型按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来划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政治学原理考试答案

政治学原理考试答案

政治学原理考试答案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治团体: 政治团体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

政治发展实质上是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发展要求的、由进步阶级、阶层或集团推动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调整过程。

分权制衡:分权制衡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利,他们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相互制约和平衡。

政体: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其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是政府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

总统制:总统制是国家最高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的一种政体形式。

总统制下,总统和议会分别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

国家: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是一种具有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国家的实质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政治学原理教学思路-第六章

政治学原理教学思路-第六章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政治秩序与治理教学要求:1.把握本章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2.理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及其建设途径;3.掌握治理的精神及其治理模式的转换。

第一节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一、政治秩序的含义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第一,政治秩序是一种政治生活的状态。

第二,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

第三,政治秩序在行动上体现为政治治理。

二、良好社会的标志与条件良好社会(well-ordered society)是指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

从概念看,良好社会应该包括:稳定的政治共识、政治体系运转良好。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有:第一,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

第二,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

第三,存在有效的协商机制。

第四,存在高效、廉洁的政府。

第二节政治合法性:良好政治秩序的基础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德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的概念。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从政治秩序的角度看,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为:政治秩序的根本价值,政治制度安排是否体现政治价值,政治体系的运行是否优先实现了人们的利益。

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宪政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从本质上说,政治合法性的制度基础是实现政治共同体的基本政治共识的程序因素。

政治体系的效率是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

三、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主要有:政治共识的危机,政治制度在人们观念中失去主义性,政治体系的低效率。

单纯的执政危机容易引发弹劾和不信任投票。

当人们认为当前的政治制度不能很好体现和符合人们的政治共识时,就发生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政治改革。

政治学概论 第六章

政治学概论 第六章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内容及其结构性特点
(二)政治心理 2、政治心理的表现形式 (3)政治动机 政治动机是人们为满足某种政治价值追求 的需要而采取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动因,表 现为政治欲望、政治兴趣、政治目标、政 治目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政治理想, 等等。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官逼民反, 民不得不 反。 逼上梁山。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内容及其结构性特点
(三)政治评价 2、政治评价的表现形式 (1)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价值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成 员,受其阶级的、经济的、政治制度的、文化的、 政治实践的、社会生活体验等种种因素决定或影 响所形成的对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理论性的总和。 集中体现为人们的政治价值追求和政治评价的标 准和基本衡量尺度。
2.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①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 过程。②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 治意识的过程。③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也 就是政治文化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方式。④政治社会化 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
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政治知识 和技能,形成和提高各自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 程,也是特定的政治文化世代传承的发展过程。
(二)政治心理 3、政治心理的特点 政治心理具有感性、自发性为主要心理态 势的基本特点,体现着一定社会成员的利 益要求、心理追求。 政治心理同政治意识形态、政治评价相比, 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社会性。
(三)政治评价 1、政治评价的概念 政治评价是以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 为依据的政治行为及其心理过程。 政治评价在政治文化的内容结构中占重要 的认知、识别、指示、诱导和引领作用。 政治评价的内容包括政治价值观、政治行 为准则和政治评价行为。其中,政治价值 观是政治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主导性因 素。

政治学原理一到十章自检自测

政治学原理一到十章自检自测

政治学原理一到十章自检自测政治学原理是研究政治现象和理论的学科,对于了解政治的本质和原则至关重要。

以下为政治学原理一到十章的自检自测。

第一章:政治学的性质和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理论的学科,以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性质是一门科学,它通过对政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发现其规律性和普遍性。

第二章:政治行为和政治力量政治行为是指在特定政治环境下的个体或群体的活动。

政治力量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政治目标的追求所展示出来的能力。

政治行为和政治力量是政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政治决策和政治过程的动力来源。

第三章: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政治观念、信念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和适应政治文化的过程。

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是相互影响的,政治文化塑造了政治社会化的方式,而政治社会化也反过来影响着政治文化的演变。

第四章: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和规则体系。

政治秩序是指在特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一种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

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章:政治权力和政治决策政治权力是指控制和影响政治过程和决策的能力。

政治决策是指在政治过程中做出的决定。

政治权力的分布和政治决策的制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稳定和合理运行的关键。

第六章:政治组织和政治行政政治组织是指政治权力在政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政治行政是指政府机构在行使职权和管理社会事务时的活动和过程。

政治组织和政治行政的有效性和效率是政府机构正常运行和服务社会的基础。

第七章:政治领导和政治群体政治领导是指指导和组织政治行为的个体或集体。

政治群体是指在政治过程中具有一定共同目标和利益的个体的集合体。

政治领导和政治群体的互动和关系对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政治活动的展开具有重要影响。

第八章:政治参与和政治动员政治参与是指在政治过程中个体或群体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和投入。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一、政治含义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道德说2)法律说3)神学说4)权力说5)管理说6)分配说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3、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现象的新变化1)国家职能发生重大变化2)非阶级的社会矛盾突出3)利益集团兴起对社会的影响4)各种权力对政治的影响愈来愈显著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政治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1)、古希腊时期创立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中世纪神学政治奥古斯丁《神之都》奥古斯丁“双城论”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3)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政治学形成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布丹《共和六论》4)17、18世纪近代政治学繁荣时期洛克、孟德斯鸠、汉密尔顿、天赋人权、分权制衡5)19世纪后期趋向庸俗6)20世纪形成独立学科7)20世纪50-70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盛行2、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和现状: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1848 《共产党宣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既有阶级职能又有社会管理职能民主和专政都是统治的形式;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到社会共和国再到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实现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的必经之路。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经济分析方法3)阶级分析方法4)利益分析法2、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博弈论1)经典案例2)政治博弈的要素A 参加者:个人、团体、国家 B 资源:财富、威望、职位、人数、说服技巧C 对策(核心)D 规则: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习惯与传统E 目标:财富、权力、社会地位、民族利益、经济利益、宗教利益、公正、平等、自由3)政治博弈的类型A 零和博弈积极的非零和博弈B非零和博弈消极的非零和博弈第二章政治关系第一节利益与政治1、利益的含义: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好处2、利益的划分:按照不同的构成内容把利益划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按照不同的领域把利益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按照实现时间的远近把利益划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按照不同的范围把利益划分为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按照不同的重要程度划分为一般利益和根本利益。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又称公共权力或(狭义的政治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3、政体:政体是“政权构成形式”(或阶级统治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4、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理论主张和政治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取得、维护或参与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或习惯形式的统称。

6、政治团体:政治团体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7、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利益的主张行为,因此,政治参与实际是公民的政治权利行为,是政治权利以公民政治行为为载体的体现。

8、政治社会化:是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9、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指政治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变化过程,它包括政治行为性质、方向和方式的改变和调整,政治体系基本性质、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完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认知情感、态度动机、思想理论的变化和演进。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治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和方式: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政治学原理 第六章

政治学原理 第六章

第六章政党与政治组织第一节政党的定义、起源、类型及政党制度政党在现代政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政治是一种政党政治。

正如Aron在《民主主义与极权主义》中所说的那样:“有没有政党,是传统/古典政治与现代政治的根本区别”。

然而在政治领域中,政党又应该算是一个较新的现象:19世纪。

现在一般承认对政党的最早的明确论述是Burke在1770年写的Thoughts on the cause of the present discontents中的一段话:“政党是由一群持同一原则的人组成的、为国家利益而努力的组织”。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David Hume, 1760, Essay on Parties:“在初始阶段,纲领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将一个个个别的人联合起来。

经过了初始阶段后,组织就变成最重要的了。

”Constant,1816:“一个政党是一群信奉同一政治理论的人的联盟。

” Kelsen:“政党是一种由持有同一政见并力图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发挥有效影响的人组成的政治组织。

”这个定义是在现代干预主义国家普遍化之前做出的。

进入20世纪后,政党在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政治学家对政党的定义开始着重于它的目的,即试图掌握国家权力。

Franiçois Guguel:“政党是一种积极参加政治生活的组织,其目的在于部分或全部掌握政治权力,以推广自己成员的意识形态、捍卫他们的利益。

”Georges Burdeau:“持有相同的政治观点,力图影响他人、取得政治权力、至少是影响决策过程的一群人组成的政治组织便是政党。

”从政治学角度对现代意义的政党做的比较完整、系统的第一次研究是Ostrogorsky的La Démocratie et l’Organisation des partis politiques(1903,Paris)。

其特点是:1)将政党与民主联系在一起,2)深入研究了政党的组织。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自检自测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自检自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5分)题目1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 )制度就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就是:宪政题目2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就是( )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就是:政治合法性题目3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政治( )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就是:合法性危机题目4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就是( )。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就是:统治题目5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与(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就是:权力制约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题目6正确获得2分中的2分标记题目题干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就是( )。

选择一项:A、霍布斯B、孟德斯鸠C、布丹D、马克斯·韦伯反馈正确答案就是:马克斯·韦伯题目7不正确获得2分中的0分标记题目题干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就是( ),它就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选择一项:A、公开性B、自愿C、责任性D、一致同意反馈正确答案就是:自愿题目8正确获得2分中的2分标记题目题干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就是通过( )的形式来实现的。

选择一项:A、国家强制B、宣传教育C、意识形态D、重叠共识反馈正确答案就是:重叠共识题目9正确获得2分中的2分标记题目题干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 )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与完备的制度体系。

选择一项: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反馈正确答案就是:英国题目10正确获得2分中的2分标记题目题干(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就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就是与其她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政治学原理(六)

政治学原理(六)

4、组织政府的手段(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
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
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 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
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
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 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 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政党类型的划分
承认国家宪法安排和政治制度,承 认其他政党的权利,尊重竞争选举 宪法型政党 规则,通过选举掌握政权。按照这 (Constitutional parties) 种划分标准,目前大多数政党都属 于这一类型。 政党的参与方式 反对宪法性安排和现存政治制度, 力图通过革命推翻现有政权;统治 革命型政党 (Revolutionary parties) 革命成功以后,组建一党制政治体 系。通过革命执政的政党被认为属 于革命型政党。
政党类型的划分
倡导激进变革,主张自由、平等、 友爱、权利、进步和国际主义。现 左翼政党 (Left-wing parties) 代自由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政党多属此类。 政党的政治态度 倡导维持现有体系,主张权威、等 右翼政党 级、秩序、责任、传统和民族主义 (Right-wing parties) 。保守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政党被视 为这一类型政党的典型。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social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 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
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

《政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政治的含义政治的含义政治的含义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政治学的历史发政治学的历史发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政治与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要求学生理解政治与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要求学生理解政治与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掌握政治与政治学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研并掌握政治与政治学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研并掌握政治与政治学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研究方法究方法究方法关键知识关键知识关键知识关键知识11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2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333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难点难点难点难点西方政治学观的辩证分析西方政治学观的辩证分析西方政治学观的辩证分析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知识点利益的含义利益关系利益的含义利益关系利益的含义利益关系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类型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类型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力的作用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和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力的作用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和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力的作用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理解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理解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掌握政治权力的本质和政治权利的特并掌握政治权力的本质和政治权利的特并掌握政治权力的本质和政治权利的特关键知识关键知识关键知识关键知识111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的形成和本质222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333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共同利益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关系共同利益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关系共同利益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关系难点难点难点难点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比较政治利益在社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答案一概念题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国家职能: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国家活动的总目的和总方向,是全部国家机器活动的总和与整体功能。

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

3,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

它是一种全体公民参与的(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同时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任期限定的政治制度。

4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

在现代化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

二简答题:1:答案: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对国家的涵义作了界定:“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列宁的定义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就是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其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表明了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再次,国家是个机器。

顾名思义,国家是一个工具,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机构。

但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机器,具有公共权力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2:政党的特征: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

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第二,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

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它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政治学原理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学原理政治发展理论
2.主要内容
现代化的两种模式: 先发展国家:内源自发型模式; 后发展国家:外源被动型模式。
(二)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
3.问题与批评
⑴对“现代性”与“传统性”两分方法的质 疑;
⑵传统性与现代性并不是互为消长的关系; ⑶没有把现代与西方区别开来,具有“西化 论”色彩。
3.问题与批评
⑴只注重外部条件的分析,忽视或无视内部条件的分析,没有提出不 发达国家自身的改造任务;
⑵没有把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和从西方吸取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区别开来; ⑶否认国际资本、技术和市场力量对于不发达国家的积极作用,带有 激进的民族主义色彩。
(二)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
2.主要内容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模式区分:
Hale Waihona Puke 1.情感倾向性 / 情感中立性
2.自我倾向性 / 集体倾向性
3.特殊倾向性 / 普遍倾向性
4.社会归属倾向性/社会成就倾向性
5.扩散性
/
精确性
(二)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
1.基本观点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认为现代化是人类历 史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从传 统型向现代型变迁的过程。
(二)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
2.主要内容
现代化的目标和过程: 现代化过程就是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的民主化和制度化,文化的理性化和世俗 化。
(三)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
1.基本特点
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它研究的重点不 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为什么有些国家没有 现实现代化,也被称为“不发达理论”。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学原理
教学课件
主讲:石智刚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科学系
邮箱:guoszg@
第五章 政治行为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治行为、政治斗争、政 治统治、政治管理的含义、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 政治行为的决定因素和分类、政治统治与阶级统治 的关系、政治参与的含义及决定因素等。
●政治行为概述 ●政治斗争 ● 政治统治 ●政治管理 ●政治参与
2、戴维〃伊斯顿: 政治系统合法性的三个来 源: 第一,意识形态 第二,结构 第三,品质
第三节
政治统治
四、政治统治合法性
3、政治合法性危机 政治合法性危机的三种情况: 政治体系低效率,无法实现人们的利益(单纯的 执政危机) 政治制度在人们的观念中丧失了其正义性(政治 制度的危机) 政治共识的危机
第三节
政治统治
四、政治统治合法性
1、马克斯〃韦伯: 曾做过统治合法性的研究: 思考: 一个统治者在什么情况下宣称自己的统治 是合法的?
第三节
政治统治
四、政治统治合法性
三个标准: 遵从传统 符合法律 具有超凡魅力 三种统治类型: 传统型统治 法理型统治 魅力型统治
第三节
政治统治
四、政治统治合法性
2.政治决策
定义 政治管理主体对社 会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做 出的决定。 过程 判断政治形势,确定政治目标 根据政治目标,拟订政治方案 进行政策分析,选择最佳方案 实施行动方案,执行政治决策 进行政策评估,反馈政策效果
特征
权威性 公共性 强制性
3.政治组织
定义 政治管理主体在政治管理活动中对自身和政 治管理客体的行为进行控制,使之朝向一定的方 向并有序地运行的过程 运作过程 组建政治组织 设定组织规范
第四节 政治管理

政治学原理笔记

政治学原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政治的意义第一节政治的缘由1、政治是人类的创造。

政治是由人用智慧创造的,人之所以伟大,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创造了政治。

如中国、美国等。

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体制不变,美国二百年一部宪法,单单是政治体制,就不能不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历史的时空中,可以说政治是人类的创造,而且政治依靠人类的智慧而完善。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人最初是由自然规则支配的,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人慢慢给自己制定社会规则,从而慢慢走上了超越自然的道路。

自然规则由自然力(如弱肉强食)来维持,社会规则由社会力量来维持,这种社会力量可称之为公共权力。

由公共权力产生了政治。

而人由最初状态的自然规则向社会规则跨越的重要点是人类在生产。

当然,动物也在生产,但人的生产的最大特点是人在进行有意识的生产,可形成有意识的生产组织。

人类最初的生产是共产共有的,而不是对立的(与自然对立,与他人对立)自然力自然规则生产社会规则超越社会力量公共权力有意识的生产有意识的生产组织自然规则社会规则公产共有私有公有之间的冲突公共秩序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政治共同体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产生两种不同后果。

第一种后果是私人利益冲破公共利益,产生了阶级冲突,从而建立新公共权力,建立新国家。

(西方古希腊)第二种后果公共利益胜于私人利益,那么公共权力会被放大,在旧公共权力基础上建立国家。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古希腊有多种城邦制度,而政治不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先于国家就萌芽了,它萌芽于公共权力和社会规则,它只是随国家的产生而逐渐走向成熟。

政治也不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失,因为即使国家消亡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类而存在时,人类仍需要一个秩序,便会有政治。

2、政治的人性基础:人有逐利性,而这种逐利性分为两方面:欲望、求善。

人区别于动物,人类创造了三中生活。

欲望经济生活劳动获得财富逐利政治生活逐利发展求善精神生活认知认识自我理性本质目的逐利人的逐利性中欲望的一面使人不断扩大劳动,以获得更多的财富,也使人有了为获财富而追求权力的冲动;而求善的一面使人对只需产生需求,设立规则以约束自我。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总的来说,善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 强制力量来实现
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 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
(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
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 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 的新型关系。
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 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
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
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二)效率精神
经济学家常用两种方法解释“效率”这一术语。一种是从生产 角度解释效率,效率即生产效率,指生产者特定时期拥有的所有资
源——土地、劳动、资本在生产中得到了充分利用,用一定的生产
资料生产出最大价值的产品,这种从生产角度的效率体现在管理过 程中就是管理效率。 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 同时还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1.关于政治合法性的阐述: (1)马克斯.韦伯:遵从传统;遵从法律;遵从超凡魅力。
(2)戴维.伊斯顿:意识形态;结构;个人品质。
2.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基本方面:
(1)政治秩序的根本价值或者说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政治正 义观——最根本的基础) (2)政治制度安排是否体现了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基础) (3)政治体系的运行是否有效地实现了人们的利益。(政治体系 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革命是一种短暂而急促的变革
三、政治革命发生的条件
列宁分析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是: (1)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2)统治阶级不能再照旧 维持自己的统治 (3)被统治阶级不愿再以旧有方式生 活下去 (4)被统治阶级形成革命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爆发政治革命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只有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革命的发生才成为可 能,当革命阶级意识到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形成了 革命的决心和勇气,并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把群众发动起来, 革命才能从可能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政治革命既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又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手段。
二、政治改革的特征
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 3.政治改革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进程。 4.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5.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 调整。 6.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
三、政治改革的目标
政治改革目标就是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 到的目的。 政治改革目标的确定和实施必须贯彻三项基 本原则: 合理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四、政治改革的方式

1.综合性改革方式。就是制定全面的改革 计划,在改革的最初阶段就全面加以推开的方式, 又称为“闪击式方式”。 2.多项分进式改革方式。在确定最终和总 体目标后,将改革内容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项, 分期分批加以实施的方式,又被称为“费边渐进 方式”。
亨廷顿(1927~ ) Huntington,Samuel P.
人物 介绍
美国政治学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后在芝加哥 大学与哈佛大学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历任哈佛大学政府 学讲座教授、国际事务中心主任、 政府学系主任,曾参与创办《外 交政策》杂志,担任过美国国防 部等部门的顾问, 1977~1978年 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 小组的负责人。1987年因在比较 政治学领域中的贡献当选为美国 政治学会主席。
第二节
一、政治革命的涵义

政治革命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 力打碎旧的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 定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 列宁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革命是一个阶级以推翻另一 个阶级政治统治为目标的暴力行为,是改变社会形态和政 治形态的决定性方式,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途径。 通过政治革命过程,一种新的政治体系取代旧政治体系, 或者促使旧的政治体系发生本质的变化。政治体系发生本 质的变化意味着原来旧的政治体系内的政治关系、统治主 体、公共政策以及政治观念等都彻底改变了。
第六章
政治 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涵义与类型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1.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含义
(1)政治发展是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 (2)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典型政治形态的生成过程 (3)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4)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建设和运转的过程 (5)政治发展是一个国家行政和法制发展的过程 (6)政治发展是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过程 (7)政治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8)政治发展是一种有秩序的政治变化的过程 (9)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能力增强的过程 (10)政治发展是多维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向度
阿尔蒙德(1911~ ) Almond,Gabriel Abraham
人物 介绍
阿尔蒙德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用政治系统、 功能、角色等新的概念术语代替国家、权力、职位等传统的政治学术语。 他认为政治系统由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构组成,如选民、利益集团、立法 机关、官僚机构等。它依靠合法的强制力量支持,并与国内和国际环境 持续发生相互作用。各政治结构又由各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角色组 成。结构和角色这些术语是为了强调参与者的实际作为。 阿尔蒙德提出政治体系的新分类方法,即把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制度 分成:英美型、前工业化型、极权型、欧洲大陆型,并应用于分析西 欧、 北美洲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模式。1980年,他采用 一种简单的分类法,把大多数国家在经济上主要划分为:工业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主要划分为民主型政权、独裁型政权。通过比较 不同政治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阿尔蒙德提出,政治发展就是在社会经济 现代化较为广泛的环境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 系统、过程和政策的变化。
2.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以抽象人性论、自由、平等、博 爱、天赋人权为核心内容,形成了人民主权原则、代议民 主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多元民主制原则等;资本主义 民主制度主要包括普选制、议会制、分权制衡制、政党制 和法制等;资本主义的民主权利规定主要是公民的信仰、 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权,以及公民的平等权和参政权。 民主原则是政治民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民主制度和 民主权利规定则是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是以私有制为核心的商品经济为 基础的,也就是说它是以资本和财产的私有为前提,私人 资本和财产的拥有量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资本主义民主本质上就是金钱政治。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1、政治民主具有对特定政治统治的依存性 2、政治民主具有与商品经济的密切相关性 3、政治民主以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为 核心原则 4、政治民主以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为基本实 施方式 5、政治民主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规则 6、政治民主以法制作为其实施条件和保障
3.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
1.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和 政治发展有了正确方向。 2.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中国政治发展在 制度上的保证。 3.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 国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的局面。 4.始终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和 政治发展不断得到正确的理论指导。 5.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这正是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追寻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政治发展研究概况
1.政治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后独立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共同特点 · 处于农牧业社会状态
· 政治上虽然但独立但对外依赖 性强,殖民主义影响依然存在 · 政治社会结构原始古老
面临课题
· 如何实现农牧业社会向现代工 业社会的转变 · 如何摆脱殖民主义的影响,建立 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 如何确立现代意义的政治体系
首先是缓解或消除社会利益矛盾,从而推动社会政 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其次,政治改革适应社会利益发展要求,维护政治统 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 第三,政治改革是医治政治弊端的良药,通过政治改 革建立起相应的防止和克服弊端的制度。
第四节
政治民主
一、政治民主的涵义
1.西方学者主要观点 古典民主理论 精英民主理论 多元民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认为
政治发展是一种普遍现象政治发展具 有特殊性政治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政治发展 是人类自觉的政治活动。政治发展是人类 自觉的政治活动。
3.广义的政治发展与狭义的政治发展
广义的政治发展是指在社会形态向更高级形态的 转换进程中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 狭义的政治发展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迁, 有的则直接称为政治现代化。 两者虽然层次角度不同,但是关系紧密,广义的 政治发展理论揭示了政治发展的方向及其规律, 对狭义的政治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狭义的 政治发展将不断丰富和充实广义的政治发展理论, 广义的政治发展正是通过狭义的政治发展才得以 最终完成。
二、政治民主的类型
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
原始社会民主 原始公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形式,其形成 的只是民主的简单规则与机构。 奴隶社会的民主 指延续了近200年的古希腊雅典城邦,主要特征:反 映了奴隶主阶级性质,与商品经济相联系,形成了完备的 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的民主 指欧洲12世纪某些城市国家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 亚、佛罗伦萨等,这种城市共和国不过是新兴资产阶级进 行反封建的“共和制试验区”而已。
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理论是在两种学术潮流的影响下系统发展的: 1.政治学区域性研究的扩展(从西方转向东方) 2.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革命 (“行为主义革命”)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19世纪中叶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的过程中,从总体上考察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及其 发展规律,即开始了对政治发展的研究。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属于“后发型”,总体特征: 一是政治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数国家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才开始的;二是政治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的挑 战与外来文化的传入;三是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和 政府,政治变迁大多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四是政治发展与 经济发展往往不能同时推进,政治发展的超前与滞后都同 时存在。 这种“后发型”的政治发展既有不利的因素,又有有 利的因素。
(洛克、卢梭等人) (韦伯、约· 阿· 熊彼特) (道格拉斯、柯尔、达尔)
2.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列宁认为: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民主是阶级统治 民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民主的定义 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 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四、政治革命的方式
1.暴力革命。这是政治革命的基本方式。 2.和平过渡。和平过渡必须以暴力作为后盾。 考察历次政治革命,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两种方式总 是互为补充的。暴力革命为和平过渡创造条件,和平过渡 则为暴力革命降低“成本”。
五、政治革命的类型
西方学者对政治革命的研究,形成了四种具 有代表性的划分标准。他们的划分有的不够确切, 有的没有体现政治革命的性质或实质性内容。 政治革命分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类型,是 按照革命的性质划分,可以划分为奴隶革命、农 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
二、政治革命的特征
以革命阶级为主体 政治革命是进步的革命阶级推翻 腐朽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活动。 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问 题,国家政权的归属决定了政治体系的本质特征。 以变革政治体系为内容 政治革命的主要功能是使政 治主体地位、政治组织机构、政治制度性质和政治价值观 念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以广泛的群众支持为基础 政治革命是一种大规模的 群众运动,发动革命的阶级是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出现的。 以暴力方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反动统治阶级不会 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采取暴力的方式才能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