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 新课堂
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堂教学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更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而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构建“大语文”教育观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良好习惯.夯实基础知识为学贵慎始,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读书、写字、说话、作文,均要严格要求。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去读去写,绝非一日之功,这既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坚强意志的锻炼。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并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习惯,引导他们阅读时口到、眼到、心到,既可增强他们在学习上有主人翁的意识,又可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求知欲。
学生对语文的工具性,对这个学科的特点,对学习这门学科的规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总希望一学就会,一写就提高,不理解积累有个过程,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是行不通的。
这时,教师要反复宣传语文学习积累与实践的重要和必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韧性,培养他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引导他们不因一次作文、一次考试失利而气馁,也不因微小进步而骄傲,要脚踏实地,积词积句积文。
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注重情感交流,构建和谐课堂语文教师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
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第一,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
“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及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我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及实践。
一、新的课堂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探究、问题解决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强化课程整合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教学。
通过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资源。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的课堂教学实践1.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体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新要求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新要求一、新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改革主要体现于以下“六改变”:(1)改变过去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积极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在学科课标中,提出了“三维目标”,不仅强调知识和能力,更强调过程和方法,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素养。
知识层面:知识与技能思维层面:过程与方法育人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应包含三个层面:知识、思维、育人。
任何一门学科功能都是以育人为旨归。
让学生学会求知,又要学会做人,应成为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
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学生是学校、课堂、学习的主人。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指出:“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成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新课程是指我国教育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一种新的课程改革,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导向”为核心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推崇“全人培养、能力培养、品德培养、生涯教育”的教学理念。
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课堂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形成了“新”课堂。
“新”课堂的主要特点如下:一、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堂中,学生扮演着主角,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探究和实践在“新”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获取知识。
通过探究和实践,学生可以深度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探究和实践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强调个性差异和多元评价在“新”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关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也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还包括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口语表达等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可以更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融合科技元素在“新”课堂中,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等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拓展学习的范围和方式。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的发掘。
通过探究和实践,多元评价和科技手段的融合,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实现全人培养的目标。
这样的课堂,将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新课堂 新理念
新课堂新理念按照新课程理念,新课堂是培育幼苗的雨露,是放飞学生个性的蓝天,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基地,是学生无拘无束、快乐无穷的乐园。
一、学生是可燃的“火把”,而不是只用来接受的“容器”新课堂改变传统课堂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及方法单一的弊端,变只注重灌输的状态为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补充;教师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尊重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对材料进行感知、理解、改造和重组;教师承认学生的差异,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兴趣、不同认知能力、不同经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教学成为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启迪、快乐与快乐的传递。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充满智慧,学生充满激情。
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不是“配角”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要我学”的苦涩,而没有一点“我要学”的欢乐。
新课堂就是要打破束缚儿童手脚与思维的“条条”和“框框”,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不对其独特想法进行批判和挑剔,鼓励其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他们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
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珍视个性化解读,给学生选择的权力,放飞他们的个性;不牵着学生走,给其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组合,自由发挥,自主学习。
真正做到:以学生“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以学生“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以“鼓励”学生为主,不“钳制”学生。
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材的自然沟通。
三、课堂上应让学生交流与合作,而不只是教师的表演一些专家指出,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
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
新课堂就是要看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及学生的体验和达成状态;课堂上呈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述,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景。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育也应该随之改革和进步。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而“新”课堂则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新”课堂应该具有的特点和实践方法。
一、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在“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地讲述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新”课堂中,教学方式要多元化,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实验探究等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丰富和多彩。
三、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掌握。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新”课堂中,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质。
四、强调跨学科和综合能力在“新”课堂中,要强调跨学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新课堂 新理念+教学研讨主题
新课标,新课堂:引领教育新方向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深刻变革1. 新课标的出台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原有的课程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新课标的出台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民主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新课标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标准来说,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强调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堂:教学形式的全面创新1. 新课堂的内涵和意义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载体,新课堂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全面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 新课堂的核心理念新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因势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堂还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教学研讨:共享成长的评台1. 教学研讨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研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学研讨,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享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教学研讨的组织和实施在新课标、新课堂的背景下,教学研讨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观摩课、教学交流等形式,搭建起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评台,促进教师思想的碰撞和教育教学的互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结语:新课标、新课堂以及教学研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探讨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
新理念新课堂
新理念新课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它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点,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
这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
音乐艺术既是一种声音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
音乐学习的教育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过程。
所以,“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使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
本学期初任教一年级音乐,刚拿上新的音乐教材确实不知如何下手,后来通过自己持续查阅资料,学习新课标,观看录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认为“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课改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归宿,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现就自己在爱实际教学中的点滴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一、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过去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化,或是教师教,学生模仿唱;或者先学读谱再依谱唱歌等,使得学生感到音乐学习比较沉重,单调乏味。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让学生在读中学、唱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内容比以前的教材要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实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和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点。
在教授《好朋友》一课时因为是学期初,一年级学生刚入小学还不入轨,上课好动,有些孩子胆怯,我就利用歌曲教学作为切入点,走进学生中间,唱着走向某一个同学“你的名字叫什么?”,他就回答“我叫××”接下来我们互相拍手问好。
新理念 新课程 新教师 新课堂
★立德树人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
★社会责任感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1
新课程——加强综合与实践
■德育将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程不会削弱,学 科渗透要求提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 育环境将逐步建立 ■课程综合性将进一步增强,学科性将进一步 弱化,学科将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动手实践性课程将进 一步加强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育将会提升到一个新 高度 2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与个别化指导4教学设计:高效教学的基石
5
增强教学设计意识
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6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12要素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正确科学表达,集中合宜设计。 学情调查设计 ——分析学生基础,梳理学生未知。 教学内容设计 ——基于课标解读,凸显语文味道。 教学资源设计 ——依据本地实际,精选课程资源。 教学方法设计 ——突出探究核心,注重体验感悟。 教学活动设计 ——生动活泼,时空合理,保证实效。 教学问题设计——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灵魂 教学语言设计——语言是教学活动的彩衣 教学工具设计 ——依据教学方法,合理准备教具。 教学评价设计 ——实施多元评价,讲究评价效果。 学生作业预计——精炼精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拓展设计 ——遵循可行原则,重视社会实践。
生 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还上了彩色呢。 师 对,这件事说明了“泥人张”真会捏泥人。“上了彩色”,这 个“上”是什么意思?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不用“涂上”而只 用一个“上”呢? 生 假如用“涂上”就重复了。 师 噢,用“涂上”也是通的,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 写作方面有个特点,它用词造句非常简洁。什么叫“简洁”呢? 就是简单明了,用简单的话把意思说明白,没有多余的字。这个 “上”就是“涂上”的意思,所以他单单用个“上”。再比方说, “我弟弟跟鹅打架”,“我”后面可加上什么字? 生 可加个“的”。 师 对了,可加个“的”,“我的弟弟”,但作者把“的”省略了, 就说“我弟弟”,讲得很简洁。 生 我还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这儿为什么不用感叹号, 而用句号? 师 你觉得这地方用感叹号也可以,是吗? 生 我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用“还上了颜色 呢。” 师 “颜色”范围比较大,可以是上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上几种颜 色;“彩色”呢,说明不单是只上一种颜色,而是有红的、白的、 绿的,等等。(指挂图)这个塑像上了红色、白色、黄色等,所 以说“上了彩色呢”。还有个同学说为什么不用感叹号呢,我想 是这样的,因为这句话的语气是介绍给大家听,叙述的成分比较 11 多,感叹的成分比较少,所以用句号。一起读这段。
新理念新课堂新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
新理念新课堂新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第1篇:新课堂新理念新风采新课堂新理念新风采——参加《福建省2016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观摩评选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0月25日—28日,我有幸到泉州参加了福建省2016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观摩评选活动,3天内一共观摩了来自福州、厦门、泉州、宁德等十个地级市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另外聆听了多位专家对课堂的点评以及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之谈,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下面我就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首先,这二十堂课都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都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而且目的性明确,真正做到了为教学服务。
例如: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刘萍老师上的二年级《倍认识》,刘老师在课中呈现了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勤劳的小兔,还有三种颜色不同的萝卜,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鲜艳的图片、课前欢快的音乐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知兴趣。
又如:厦门市湖里第二实验小学邵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中,邵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制造冲突,引发测量的需要,呈现两个角,让学生思考两个角如何比较大小?再追问:大多少?从而引出要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需要有角的度量单位1度,并让学生感受了1度角的大小,然后通过找角、读角让学生知道量角器上的角在哪里,意识到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去量要量的角。
通过前面的铺垫加上后面两次量角的实践,学生总结得出量角的方法便水到渠成。
其次,进行课堂评价及时,而且形式多样。
这里不光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很好的进行了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老师鼓励的话语“掌声送给他”“给自己画一个笑脸”,“你感觉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怎么样?”,“孩子们太棒了”等等。
再次,在这二十节课中,有多堂课都涉及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通过观摩,我总结出了他们在概念教学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1.概念教学要遵循小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的特点,合理组织教材。
2.围绕教学要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
•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简介 • 教学示例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英语新课程原则概述
第一部分 序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绪
第二部分 课程目的
第四部分 实施提议
一、教学提议 二、评价提议 三、课程资源旳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旳编写和使用提议
第三部分 内容原则
思想情感 道德品质 人文素养 爱国情怀 国际视野 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责任感 使命感
人格
5.趣味性 内容、活动、体现 形式、装幀设计有利于激发爱好
内容生动、鲜活、真实、有感染力和幽默感 信息量大、有吸引力、可读性强 编排合理、体现手段活泼、形式多样 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符合他们爱好旳需要 插图、表格、照片、封面设计、排版精美、加强
美育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教材旳编写和使用提议
•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适旳补充和删减 • 替代教学内容或活动 • 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环节 • 调整教学顺序 • 调整教学措施 • 总结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分析
教材评价原则 译林牛津版新课标高中英语
评价英语教材旳原则
·符合国家各项政策和法规 ·符合国家课程原则 ·符合学生旳需要 ·符合教学旳需要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第二、三部分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国际视野 祖国意识 合作精神 自信意志 动机爱好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情感态度 综合语言 利用能力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第四部分 实施提议
一、教学提议 二、评价提议 三、课程资源旳开发
与利用 四、教材旳编写
和使用提议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教学提议—教学原则
英语新课程原则简介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怎样当好幼儿师范教育教师
①语言: 听、读、说、故事、儿歌、谜语、谈话
②健康: 吃、睡、走、跑、操、玩
③艺术: 唱歌、跳舞、节奏、图画、手工、欣赏
④社会: 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常识、礼仪
⑤科学: 数、形、算、量、方位、栽培、饲养、探索
自然、认识环境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
①素质素养课程: 听读说写;数学;英语;音乐;舞蹈;美术手
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 学;卫生学;婴幼儿保育等;幼儿教育政策法规; 教师礼仪等。
课程结构
②从业课程: 说唱弹跳画做(表意、儿歌、琴法、舞蹈、美
术、手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教育教学评价和 测量;教师形象设计;信息技术板书能力等;
③实践课程: 微格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
幼师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教与学”要求
学科内容知识
课程及教学内容知识
教学策略、技巧、媒体、 语言
考核及评估
(1)掌握学科内 容知识
(2)更新学科内 容知识及探求 新的学科知识 分享有关科目 的教学方法
(1)掌握及应用教 学内容知识
(2)设计、落实及 改进课程更新及 分享教学内容知 识
(1)教学策略及技巧的知 识与应用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
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
收集现代学前教育信息、整理的能力;发现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 考的能力;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解决的能力;终生学习和 创新的能力;幼儿园教师岗位能力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 高尚 智慧 能干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 (二)未来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 2、未来幼儿教育事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专业成长 ●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
145课堂内外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徐灵霞(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吴村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4600)实施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来,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重视教师“教”变为重视学生的“学”,由授受式教学变为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探索者,促进者。
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被灌输对象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由被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人变为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特长。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努力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一、开放课堂,以学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求老师彻底转变观念,从高尚的讲台走下来,与学生平等,做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开放课堂,真正使课堂教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
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自读课文和课内外古诗词着手,通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积累,工具书等方法去探索课文内容,体味学习的乐趣,课前,我要求学生进行材料收集工作,如同一作者的,同一内容的,同一时代的,让学生收集起来,阅读整合,进行比较,相互印证。
有利于学生整合掌握知识。
为了打破“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坐观”的局面。
我让学生自行组成若干个小组,搜集整理资料,分工协作,搜集整理资料加入自己的分析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掌握的课外知识得以互补,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石三鸟。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正在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在重塑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体。
倡导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将为未来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新课堂、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多元评价、现代技术、师生互动、教育教学、推动1. 引言1.1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新课程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颠覆,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新”课堂。
“新”课堂不再是老师单向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它强调重塑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新”课堂倡导多元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和考试,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通过多元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电子设备、在线教育平台等,帮助教师更好地辅助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
最重要的是,促进师生互动,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平等和开放,形成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不仅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巨大的改变,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次积极推动。
希望“新”课堂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动力和生机。
2. 正文2.1 重塑教学目标重塑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理念下“新”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新理念改变了对课堂教学的传统定位,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鼓励实践,孕育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是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了许多解决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了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进步。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热门话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从新课程理念对“新”课堂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在中国的实践以及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的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中国,新课程理念对“新”课堂的影响是深远而直接的。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主线,倡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他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新课程理念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革新。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新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在中国的实践新课程理念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推广。
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课程不再是以传统学科为主线,而是将传统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拓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课一评价”的新体制。
这种变革不仅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全面、多元,也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
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探究式、合作式、实践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形成了师生良好的互动氛围。
课堂内容更加多元、综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不再以传统学科知识为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心得体会(通用6篇)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心得体会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心得体会(通用6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心得体会(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心得体会1通过几个月的网络培训,我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使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内容的呈现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展———回顾与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获得数学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科学态度,而不是直接呈现解决问题的算法与结果。
例如,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时,可以采用下面这样具有实际背景的例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获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
[例1]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赛了9场,只负了2场,共得17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三:对于教材中一些通过操作而获得新知的安排,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从而去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去机械的记忆。
四、老师要做到课后及时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及时改进教学。
五、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己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作为新人的我,在以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酝酿、多思考、多学习,才能驾驭好教材,引导好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新课堂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转变;合作参与;新型师生关系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的成功与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
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
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让学生大胆地说。
教师应尊重和信任每个学生,对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予以表扬,即使说错也要让他把话说完,再指导纠正,帮助其说对、说好。
而且,还应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消除他们说话害怕、紧张的心理;激发他们敢说、乐说的欲望。
同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起点说,以便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说话的锻炼,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我班同学禄沣学习上较吃力,课堂上总是不敢举手回答问
题,生怕说错了同学笑话他。
于是,课堂上,我故意问一些十分简单的问题。
起初他回答得吞吞吐吐,而我还加以表扬,时间长了,他愈发觉得回答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的手开始举起来了,而且越举越高,回答的问题有易有难,回答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了。
在他的带动下,班里几个学困生也大胆举手发言了,课堂参
与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了。
二、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
”赏识导致成功。
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赏识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如,在教学《画风》时,小朋友在谈论风,有的小朋友说风能把火吹灭,如蜡烛一吹就灭;也有的小朋友说,风一吹火会越烧越旺,如森林火灾。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都加以表扬,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同时,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交往意味着合作
学生的学习,仅仅依靠个动是不够的,学生是最可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
而我们的班级授课制又为教与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因此,学生学习的互动与合作、交流与沟通尤为重要且完全可行。
1.合作学习必须有的放矢
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合作的次数不宜过多,那么教师就应该深入思考,哪些学习内容只需“个动”,哪些学习内容必须“互动”。
如,在教学《松鼠与松果》时,我提出“两只小松鼠在埋松
果时会想些什么?它们看到长出一棵棵小松树时又会说些什么?”这么一个创新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就安排得恰到
好处。
2.合作学习需在充分自学(自读自思)的基础上进行
以前,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太“突然”,提出某一学习要求或需要思考交流的问题之后,即刻就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没有自思个动的准备,合作时自然是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影响了合作效益。
现在,我一般都能做到在自读自思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
如,在教学《长城》时,我让学生读完课文再讨论:站在长城脚下,你有什么感想?同学们熟悉了课文内容,各抒己见,有感而发,有人说想到古代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真不容易,有人说想到中华民族真是充满智慧呀!
3.合作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
(1)师生间的合作
这种合作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存、共进。
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有个同学反驳我,他爷爷种的爬山虎一拉就往下掉,我不相信,下课后跟着他回家看,原来,他都是每天放学去爷爷的花园,而此时,爷爷刚给爬山虎浇过水,当然就很容易拨起来了。
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这个同学第二天又来告
诉我:“老师,我拔了那些没湿的爬山虎,果然拔不动!”看他兴奋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这些事让我感到:在课堂上我与学生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我是“教师式的学生”,而学生则成为“学生式的老师”;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生生间的合作
蚂蚁之所以能搬动比它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食物,是因为他们的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如,在教学《画风》时,我让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到黑板上来画画,时间只有3~5分钟,要画出一幅风景画。
小朋友既开心又紧张,他们决定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一站到黑板前,他们有的画太阳,有的画白云,有的画山……不一会儿,黑板上出现了一幅生动、优美的风景画,这就是小朋友集体智慧的结晶,团结合作的成果,看着黑板上的画,我会心地笑了。
四、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由传授者转向促进者。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在时间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空间上,增加学生个别学习、集体学习、集体讨论,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疏导、引导,决不包办代替,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如,在教学生字时,我让学生自学,找出识记字音字形的好办法,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识字的方法多,有熟字偏旁,有换偏旁……记得又牢又快,我不用教,他们自己会学,而且学会了。
在让学生读书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读,有人选择默读,有人选择大声读,也有人选择和同伴一起读……在背诵课文时,我也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背。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问”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因而老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设计,千方百计地将重点、难点、疑点设计成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设疑—点拨—释疑”,层层推进并力图串珠成线,形成完整而流畅的教学环节。
语文教师要追求那种学生人人思考参与讨论的教学境界,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固然令人惊喜;“吹皱一池春水”也让人高兴。
同时,要珍视学生的提问,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问敢问是好学的标志,善问是会学的体现。
如,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我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再让他们带着问题学习,如学生提出:“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花园会有变化?”当他们把问题解决后,课文内容自然就学会了。
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也就是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科更重要的是关注人,把教书
和育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我在班级举行“情景表演”,通过表演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做人不能自私;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同学们变得团结了,友善了,互帮互学随处可见。
总之,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播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新课程、新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我们只有尽快地更新观念,把新观念融进课堂,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卢云凤.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吉林教育,2009(27).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