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浙江路径”

合集下载

探索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

探索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

探索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作者:胡胜蓉田诗佳来源:《信息化建设》2022年第12期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探索形成“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的科研新范式,加快科技创新体系重构、制度重塑、能力提升,推动浙江成为展示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的“中国创新之窗”“未来实验室”能够聚合智能超算、智算集群、类脑计算、图计算等算力资源,协同广域算力平台和超算互联网算力平台,构建“大装置+大数据”“AI+研发”的新生态,全面赋能新药开发、新材料研制、新产品设计等研发活动。

建设基于海量数据信息的知识库和新一代智能化的知识检索、知识图谱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跨学科认识创新和知识生产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前,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不仅成为科学技术群体性突破的重点领域,也引发了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数据探索成为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网络成为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活动协同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体制也以数字化为支撑进行流程再造与制度重塑。

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探索形成“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的科研新范式,加快科技创新体系重构、制度重塑、能力提升,推动浙江成为展示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的“中国创新之窗”。

“平台+大脑”是浙江数字化改革重大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由“平台赋能”向“生态构建”跃升的重要路径。

“大脑”是综合集成算力、数据、算法、模型、业务智能模塊等数字资源,具有实现“三融五跨”的分析、思考、学习能力,并不断迭代升级的智能系统。

“科技大脑”是运用数据要素构建知识图谱,使用数字技术建设组件工具,集聚整合、优化配置“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为政府部门科技决策和创新治理提供有效支撑。

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强省——浙江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抓手

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强省——浙江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抓手

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强省——浙江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抓手作者:暂无来源:《信息化建设》 2021年第2期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重要抓手,贯彻实施《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强省。

文|浙江省经信厅数字经济处2021年,浙江将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重要抓手,贯彻实施《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强省。

聚力协调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抓好《条例》宣贯工作,以法治方式引领和保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三区三中心”。

全力抓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清单化、具体化落实81项重点任务。

推进17个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编制实施《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规划,推动今后五年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强化区域协同发展。

继续高质量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活动,强化区域和名企名院战略合作,指导各地合作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飞地”平台。

强化政策支持。

根据省产业转型升级基金3.0版要求,创新运作方式,落实01——0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地方配套资金,促进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强化行业规范管理,推进智能光伏等产业规范发展。

强化监测评价工作,积极做好数字经济、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监测及相关工作。

聚力打造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推进标志性产业链提升工作。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培育链主型龙头企业,建设万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培育10个左右百亿元级“新星”产业集群。

做大电子信息制造业。

制定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培育发展融合型产业,强化产业配套协同发展。

(2023)《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

(2023)《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

(2023)《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大数据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从()视角看大数据的价值体现。

A、资源B、技术C、经济人D、社会参考答案:D《“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产业规模增速目标:年均增长()。

A、8%B、12%C、14%D、15%参考答案:B《“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围绕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设置了()项主要任务。

A、5B、6C、8D、9参考答案:A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夯实“四大基础”的具体内容。

A、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B、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C、推动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D、构建面向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参考答案:D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产品功能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B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价值再造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A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A、“美新好大”B、“专特美新”C、“小精美特”D、“专精特新”参考答案:D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本身为()、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的路径设计。

A、标准B、核心C、路线D、内容参考答案:B以下()构建数字经济试验区,主要是重点探索构建数字经济的新型的生产关系,加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经济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来助力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

A、雄安新区B、福建省C、浙江省D、四川省参考答案:C以下()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形态与现有体制对撞,规范健康可持续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通用)《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

(通用)《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

(通用)《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大数据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从()视角看大数据的价值体现。

A、资源B、技术C、经济人D、社会参考答案:D《“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产业规模增速目标:年均增长()。

A、8%B、12%C、14%D、15%参考答案:B《“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围绕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设置了()项主要任务。

A、5B、6C、8D、9参考答案:A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夯实“四大基础”的具体内容。

A、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B、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C、推动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D、构建面向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参考答案:D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产品功能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B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价值再造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A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A、“美新好大”B、“专特美新”C、“小精美特”D、“专精特新”参考答案:D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本身为()、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的路径设计。

A、标准B、核心C、路线D、内容参考答案:B以下()构建数字经济试验区,主要是重点探索构建数字经济的新型的生产关系,加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经济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来助力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

A、雄安新区B、福建省C、浙江省D、四川省参考答案:C以下()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形态与现有体制对撞,规范健康可持续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六大方向锚定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思路

六大方向锚定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思路

六大方向锚定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作者:尹晓红胡胜蓉来源:《信息化建设》2021年第07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协同发展,着力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和数字基础设施“十四五”时期,浙江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四化”协同发展,着力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和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的“三区三中心”发展格局,努力建成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数字产业化,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砥柱中流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壮大数字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科创高地。

提升数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培育,加快之江、湖畔等实验室建设,支持数字科技“双一流”学科和学科群建设,谋划建设人工智能、量子传感、工业互联网等重大科学装置及验证平台,加快建设数字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智能计算、新一代通信与智能网络、新一代智能芯片、量子科技等重大科学问题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基础研究专项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提升数字产业规模能级。

做强基础产业,锻强数字安防、高端软件、网络通信、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等产业,做大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新型显示等产业,加快培育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打造5个千亿级标志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做优新兴产业,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推进开源开放平台建设,推进5G+工业互联网、5G+VR/AR、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区块链+物联网等融合创新产业化;布局发展量子通信、类脑计算,柔性电子、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

数字经济领域对标达标提升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数字经济领域对标达标提升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基金项目: 本文受2022年浙江省级数字经济标准化试点重大项目(项目编号:FYC012209-119)资助。

作者简介:陈文明,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和标准化研究工作。

傅洁璐,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

程永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标准化基础理论和服务标准化研究工作。

刘婷婷,标准化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

摘 要:对标达标是一种认识质量和标准差距,寻求最有效管理方案的相对性评价与改进方法。

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对标达标提升活动是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浙江省数字经济和标准化发展重点城市——嘉兴市为例,具体描述嘉兴市数字经济领域的标准化现状,系统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最终聚焦于数字经济领域对标达标的问题识别、重点产业对标技术方案与标准制定、标准数字化支持、服务体系培育构建、典型案例总结与宣传,提出多方面对策建议,也为其他地区展开数字经济领域对标达标提升行动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数字经济,对标达标,标准化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4.01.011Research on Measures to Improve Standards Comparison andCompliance in Digital Economy Field –Taking Jiaxing City as An ExampleCHEN Wen-ming FU Jie-lu CHENG Yong-hong LIU Ting-ting(Yangtze Delta Region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Standards comparison and compliance is a relative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thod that recognizes quality and standard gaps to seek the most effective management solutions. Carrying out standards comparison and compliance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Jiaxing City as an example, specifical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tandardization problems and demands faced by Jiaxing. Finally, it provides measures and solution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for local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standards comparison and compliance, standardization数字经济领域对标达标提升对策研究—— 以嘉兴市为例陈文明 傅洁璐 程永红 刘婷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0 引 言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3年《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3年《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3年《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专题》课后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大数据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从()视角看大数据的价值体现。

A、资源B、技术C、经济人D、社会参考答案:D《“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产业规模增速目标:年均增长()。

A、8%B、12%C、14%D、15%参考答案:B《“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围绕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设置了()项主要任务。

A、5B、6C、8D、9参考答案:A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夯实“四大基础”的具体内容。

A、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B、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C、推动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D、构建面向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参考答案:D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产品功能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B数字经济中的发展新路径,从价值再造看,核心是()。

A、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B、从自动控制到智慧感知C、从单一产品到全程服务D、从前端前台到云端云台参考答案:A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A、“美新好大”B、“专特美新”C、“小精美特”D、“专精特新”参考答案:D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本身为()、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的路径设计。

A、标准B、核心C、路线D、内容参考答案:B以下()构建数字经济试验区,主要是重点探索构建数字经济的新型的生产关系,加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经济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来助力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

A、雄安新区B、福建省C、浙江省D、四川省参考答案:C以下()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形态与现有体制对撞,规范健康可持续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双循环”的浙江路径

“双循环”的浙江路径

70现象报道“双循环”的浙江路径“双循环”的核心是关注国内市场为主和重视国际市场的需要,数字赋 能精准掌握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〇本刊记者冯麟然“十四五”时期,浙江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 深化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 供给穿透循环堵 点、消除瓶颈制 约,全方位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参与畅通全国大循坏。

不平凡的2020年,外贸大省浙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外贸外资稳中有升,出口25180亿兀,增长9.1%,占全国份额由上年的13.4%提高到14%;实际使用外资158亿美元,增长16.4%。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省全面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密不可分。

“十四五”时期,浙江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供给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全方位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参与畅通全国大循环,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如何理解“战略枢纽”的特殊内涵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对统筹发展和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当于电力系统的双回路供电,平时国内国际市场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支撑,遇到风险挑战时又能单独作战,充分发挥“双循环”体制的稳定性、安全性。

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珂表示:“浙江省一直以来是外向型经济模式,出口是驱动全省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次疫情,浙江省的出口不降反升,非常不容易,抓住了国外因疫情导致的生产限制,国内疫情的精准控制实现了尽快复工复产,抢占市场,危机反而成为机遇。

,’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他认为,“双循环”的核心是关注71现象报道这次疫情,浙江省的出口不降反升,非常不容易国内市场为主和重视国际市场的需要,数字赋能精准掌握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虽然现在是‘双循环’的 发展路线,但对于浙江这样的出口贸易大省来说,拓展国外市场始终是发展的主线之一。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浙江建设部署,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加快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标准化支撑数字化转型,推动我省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统一协调的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结构清晰、系统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亟需标准,组织开展一批关键领域的标准化项目,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成果,高标准引领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基础逐步夯实。

到2019年,形成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涵盖政府、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以团体标准为补充,基本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标准体系。

到2020年,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到2020年,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50项以上,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项以上,新增全国、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以上,数字化领域标准话语权显著提升。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效应不断释放。

进一步深化标准研制、标准化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监督评价等工作,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成果,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和引领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断显现。

二、基本原则(一)科学规划,系统布局。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

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的短板和需求,制定实施任务清单,构建完善标准体系,确保高标准推进数字化转型。

(二)开放共享,协调发展。

着力发挥标准化的互联互通作用,以标准化促进政府、经济、社会等领域数字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打破信息孤岛。

针对数字化转型多学科融合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着力加强各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统筹协调。

(三)需求导向,重点突破。

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先导,撬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

浙江省“标准地”改革经验、问题与路径

浙江省“标准地”改革经验、问题与路径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经历了行政划拨、协议出让和招拍挂三个阶段。

① 2007年4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发布《关于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有关问题》,就落实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有关问题提出明确意见,要求工业用地自2007年7月1日起一律施行招拍挂出让。

这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虽然持续了多年,但是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从批到供时间较长、用地成本不断上涨、忽视了土地资产在工业经济和房地产经济中的差异、工业用地出让底价标准值得商榷、重批轻管现象严重等。

浙江属于经济大省,但是资源优势不明显,尤其是土地资源紧缺。

目前传统的工地模式使得企业的拿地时间和财务成本非常大,许多企业甚至出现囤地倒卖的提 要:“标准地”改革是浙江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有效市场、打造有为政府的重要突破口。

自启动以来,“标准地”改革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工作机制、推动技术赋能,效果显著。

浙江作为“标准地”改革策源地,其设置科学的土地指标、优化标准的出地流程、构建相应的监管制度、秉持承诺的契约精神等改革经验,为在其他省市推广“标准地”改革奠定基础。

同时,“标准地”改革也面临着未能实现对标竞拍、未能实现优化服务、改革配套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标准地”改革,要着力落实改革配套机制,完善履约监管机制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工具。

关键词:“标准地”改革 企业投资项目审批 营商环境作者徐越倩,女,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张倩,女,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浙江省“标准地”改革经验、问题与路径*徐 越 倩 张 倩*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治理转型中异地商会与地方政府的策略性合作机制研究”(18BZZ094)、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浙江省‘标准地’供地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浙江省11个地市的调研”(1150KZN0219061G )的阶段性成果。

构建数字经济浙江样板——2020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工作要点

构建数字经济浙江样板——2020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工作要点

构建数字经济浙江样板——2020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工作要点近日,《深化数字浙江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出台,明确了2020年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总体安排:聚焦政府、经济、社会三大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科技突破、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据协同应用,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省域治理现代化提效,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增色,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浙江力量、提供浙江样本。

联合实施长三角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项目,三省一市共同争取国家2030重大战略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推进杭州、德清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加快省级数字经济领域特色小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等建设。

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推进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西湖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建设。

支持之江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支持中电海康集团创建自旋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阿里巴巴集团和杭州市创建国家数据智能技术创新中心。

支持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谋划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量子精密测量与观测等大科学装置。

实施“领雁计划”,在专用芯片、开源芯片、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网络通信、量子计算、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等领域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实施“尖兵计划”,在数字安防、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精密加工机床、柔性显示等领域实现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重大突破。

010203实施数字技术攻关工程实施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工程实施数字技术强基工程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探索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经济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做强数字化新兴产业。

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中心,抓好14家大数据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培育一批数据服务型企业。

建设全球知名的云计算产业中心。

打造1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公共云计算平台,培育发展一批云计算重点骨干企业。

数字经济法治体系建设重点领域与有效路径

数字经济法治体系建设重点领域与有效路径

数字经济法治体系建设重点领域与有效路径作者:刘冲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29期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字化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加强数字经济法治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促进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来说,强大的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各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利用深度融合发展来实现新的经济模式增长,才能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全新的生产消费模式。

因此,数字经济法治体系的建设已经势在必行,通过针对法律体系和法治理念的深入探讨,寻找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够完善数字经济法治体系的建设,保障我国数字经济的顺利发展。

21世纪已经进入到一个互联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各类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呈现在大众的眼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让人们感受到了数字技术发展的迅猛速度。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逐步融入到了这个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中。

我国当前针对数字化经济建设已经展开了相应的研究,抓住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机遇,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数字技术和产业集群的建设中,确保我国的数字经济能够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推动我国经济产业化结构的变革。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得知,我国在2020年的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已经达到了5.4万亿元,大幅度领先于国际水平。

但是在全国GDP总值的占比中,数字经济并不能够占据相应的优势,也就证明了我国的数字经济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我们当前所应该重视的一个经济发展方向。

本文针对现代化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梳理我国当前数字经济和法律规则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相应的意见与措施,希望能够为数字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数字经济法治治理应解决好几类关系(一)数字经济和法律规则的关系我国十分重视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现代化市场的建立需要依托于法律的发展,通过法律才能够为市场建立起高质量的发展轨道和发展空间。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浙”里共话突破对策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浙”里共话突破对策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浙”里共话突破对策作者:来源:《信息化建设》2023年第08期百人会举办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圆桌会,探讨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背景下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浙江路径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至关重要。

浙江作为数据“二十条”中唯一明确的先行先试地区,应从激活供给侧数据贡献动力、激发需求侧场景拉动效应、促进交易侧可信高效流动、创新制度侧基础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浙江路径。

浙里有“数”,“数”赋产业。

7月14日,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浙江省产业数据价值化大会暨“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数据专场在温州成功举办。

会议同期举办浙江数字经济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圆桌会,探讨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背景下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浙江路径。

百人会成员、高校、数据产业企业等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致辞,杭钢集团副总经理刘树林主持,省经信厅副厅长厉敏做总结发言。

围绕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百家争鸣”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杜平、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省大数据局副局长蒋汝忠、省大数据交易中心负责人孔俊、每日互动CEO方毅、火石创造CEO杨红飞等围绕“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做主题演讲。

其中,杜平围绕《有效推进数据要素商品价值最大化》主题,提出“两个维度、两个市场和两方双赢”。

兰建平围绕《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浙江实践》主题,从“数据二十条”切入,提出杭州数谷、温州数安港都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蒋汝忠围绕《浙江省公共数据资源建设和利用》主题,介绍了浙江省已构建形成的“一套目录、两级建设、三级运营”数据基础设施。

孔俊围绕《数据交易场所的功能与定位思考》主题,从数据交易全链条角度,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并不是数据,而是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数据流通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

数据交易场所应加强交易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全链路流通体系,探索将数据交易所发展成为行业性区域性的数据“发行商”、数据“做市商”。

数字化时代浙江新经济发展战略与重点研究

数字化时代浙江新经济发展战略与重点研究
新经济发展内涵及影响
新时代新阶段新经济应运而生。 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如火 如荼,科学发展进入新的大科学时代, 大数据日益成为新的科研范式,颠覆性 创新以革命性方式对传统产业发展产
生“归零效应”,而对新兴产业增长产生 “核聚变效应”。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
新时代,这个阶段发展一大特点是由新 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由数据驱动,经济 增长日益建立在三大定律基础之上。
上 述 三 大 定 律 之 间 相 互 关 联 ,层 层递进。依据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推 理,计算机成本将会持续回落,而网络 呈指数级扩大、网络使用成本边际趋向 于零;随着成本下降和网络用户不断膨 胀,网络价值越发高涨甚至无法估量, 与梅特卡尔夫定律不谋而合。梅特卡 夫定律说明了信息社会的网络联结效 用,几乎可以无穷尽,像是一座金矿只 要能够挖掘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智 库·报告
当前的新经济是由信息技术革命或数据革命驱动的经济,集中表现为以数字 经济为核心的“四新”经济。构建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搭 建好发展新经济的“四梁八柱”。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九大领域,培 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在更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
数字化时代浙江新经济发展战略与重点研究
济是指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到 2001 年 互联网泡沫出现前的高增长、低失业和 低通胀并存的经济繁荣,具有高就业、 低通胀、低赤字、高增长,以及知识密集 型、技术密集型等特征。2012 年 4 月,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以“第三次产业革 命”为题作了一份特别报道,认为新经 济潮流是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美国 经济趋势会会长、《第三次工业革命》作 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新经济是“互联 网+新能源”组合形成的经济。新经济 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即驱动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基于集成电路、计 算机、软件、原子能、空间技术、生物技 术等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国内有学者 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互联网经济,以及应用高新技术、新一 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部分等形成 的增加值,均属于新动能或新经济的一 部分。新经济是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 技投入、轻资产并且可持续的较快增长 经济,包括节能与环保、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 造、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服务与研 发、金融服务于法律服务、体育文化和 娱乐等十个类别产业(沈明高,2016)。

《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政策解读

《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政策解读

《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政策解读《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是全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

这部重要创制性法规的出台,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再创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数字经济成为“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是将我省相关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的客观要求。

01、明确了数字经济的定义《条例》在《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相关表述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的实践探索,并根据立法规范要求,经过反复论证,首次在法律制度层面对数字经济作出明确界定。

02、规定了数字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有关要求针对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引领、低水平重复建设、共建共享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按照技术先进、共建共享、避免重复等原则组织编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建设专项规划,并对发展规划、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程序和重点内容予以明确。

二是要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确定的设施位置、空间布局等作出安排。

三是明确规定新建、扩建建筑物应当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与主体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对配套建设的程序机制作出具体规定。

同时,针对通信基础设施在一些老旧小区落地难的问题,规定老旧小区改造应当配套建设通信基础设施。

03、规定了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相关举措为了解决实践中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程度不够、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明确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数据,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公共数据管理的其他数据属于公共数据,应当按照公共数据管理要求进行共享和开放。

二是建立公共数据的核实和更正制度,规定采集单位对所采集公共数据的准确性负责,并应当根据公共数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核实、更正数据。

三是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和个人开放自有数据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浙江路径”作者:***来源:《信息化建设》2022年第07期近年来,浙江省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标准化战略,先进标准体系取得积极进展。

但还需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标准化研究制定工作自2017年起,浙江省连续推动科研院所、社会团体、龙头企业承担重点领域省级标准化战略重大试点项目,累计制定、应用和推广了60余项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取得了积极成效。

其中,在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项目中主导制定的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标准化战略,先进标准体系取得积极进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标准化研究制订秘书处落户浙江的国际标技委/分标委3个、全国标技委/分标委43个,建立省级标技委72个。

2021年转化和对接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30余项、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15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项、标准研究课题2项,团体标准30余项。

但与此同时,浙江省标准化体系建设仍存在制定周期过长、体系不完善、实施机制不健全、数字经济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标准数量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标准化研究制订工作。

数字经济领域国内外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国外标准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国外标准研究起步早、理论基础完备、涉及领域广泛、研究成果丰富,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欧美国家,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为主,所制定和发布的标准占比85%,另外28家国际组织仅占15%。

截至2021年,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已发布国际标准32000多项。

在云计算领域,国际上共有33个标准化组织和协会开展标准化工作,主要集中在通用和基础标准、互操作和可移植标准、服务标准、安全标准、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5个方面。

在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由中国、韩国、美国和德国主导,其中美国的EPCglobal 标准在国际上取得主导地位。

在智慧城市领域,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标准化研发或管理机构,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

我国数字经济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在我国,主要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承担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家标准制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承担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同时,对口ISO/IEC JTC 1、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及下设组织开展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开展“中国标准2035”项目研究,有序推进半导体等领域标准体系试点优化,积极建设智能交通、无人驾驶航空器、智能制造等领域标准体系。

“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共发布了9000多项行业标准,遴选出421项先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与国际同行共同制定了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一批国际标准。

2021年,我国持续深化与多国的标准化合作机制,在机器可读标准、智能网联汽车、能源和营商环境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转化国际标准880项,提出人工智能、第三方支付、疫情防控等领域国际标准提案278项,牵头制定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物联网、半导体器件、可再生能源等国际标准168项。

中国标准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逐步向世界标准强国行列迈进。

浙江数字经济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五大“抓手”抓平台建设,筑牢标准制定坚实基础。

浙江省从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标准工作出发,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以及数字安防、网络通信和智能计算等标志性产业链,支持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研究院组建省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成立省区块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数字安防、网络通信和智能计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同时,支持之江实验室、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单位创建省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联盟等,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有力支撑了全省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抓标准制定,抢占优势领域主导地位。

立足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优势领域,实施标准领航工程,建立健全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相关标准,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2020年,浙江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271项,其中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7项、参与36项,占数字经济领域国家标准的16.77%;主导制定行业标准112项、参与106项,占数字经济领域行业标准的17.93%。

同时,推动阿里巴巴、新华三、蚂蚁金服、海康威视、数梦工场等企业完成25项数字经济重点领域行业标准的编制,不断巩固优势领域在全国的主导地位。

抓人员配备,提升企业标准管理能力。

积极支持数字经济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加大标准制定投入力度,推动大华股份、中控科技、数梦工场、趣链科技等企业设置标准化工作部门,组织专职人员开展标准制定与推广工作。

通过开展标准研究与制定固化技术成果,推进标准落地,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浙江省还支持企业建立标准分享与培训机制,在提高员工的标准意识与把握标准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抓标准试点,扩大标准落地示范效应。

自2017年起,浙江省连续推动科研院所、社会团体、龙头企业承担重点领域省级标准化战略重大试点项目,累计制定、应用和推广了60余项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取得了积极成效。

其中,在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项目中主导制定的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筹建数字贸易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语标委语言资源管理分委会,推进“智能计算”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全省还立项开展标准数字化管理、数字安防等6项省级重大标准化试点项目,智能制造、智慧照明等11项省级一般标准化试点项目。

依托德清县全国首个全域城市級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的先行优势,开展基于全域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及车路协同关键标准制定与试点项目。

2020年,义乌市获批并建成全省首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且举办了全球首个标准博览会。

推动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累计已有250多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并获得证书。

抓国标制定,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

浙江省还积极支持企业依托国内相关组织,联合友好国家重点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开展国际标准制定合作和产品认证,打造更加开放的产业外部生态。

同时,支持宇视科技作为ONVIF(开放式网络视频接口论坛)组织的full member成员,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讨论、验证落地等重大事件决策;支持横店东磁、天通控股等企业参与4项国际标准制定,其中《铁氧体磁心的标记》等IEC国际标准已发布。

制约数字经济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四项因素浙江省数字经济领域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还存在着成本、应用、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国际标准制定易受排挤,工作开展成本较大。

以数字安防为例,受国际关系影响,部分国内企业被ONVIF组织会员资格暂时排除在外,海外竞争力受到极大影响。

在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如ITU等提交提案时,也易由于不合理的投票机制而被联合打压。

标准制定周期长,标准应用困难较多。

国家标准化制定活动流程复杂、耗时较长,标准内容前瞻性布局不足,与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技术快速发展的特性存在一定矛盾。

同时,部分优秀标准的实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仅靠企业自身推广则落地存在困难,标准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地方标准体系弱,标准建设不够平衡。

当前浙江省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标准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方法类标准较少,基础性、通用性标准研制不够。

省内行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时未做体系研究,存在标准内容冗余甚至互相冲突的情况,普遍缺乏社会影响力,部分领域又缺少能够填补空白的团体标准。

标准人才缺口大,标准激励不够科学。

标准制定存在技术人员把握不全、制定人员技术把握不准的双重矛盾,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

标准制定一般由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牵头,政策激励也一般给予牵头单位,与浙江省数字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组织结构相矛盾。

推进浙江数字经济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提升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推进跨省、政企、企企等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国际标准案例库,鼓励企业学习高质量、较成熟的国际标准,及时准确把握国内外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标准信息,助力企业合法合规进行高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

二是建立评审专家库。

针对拟立项的国际标准提案,对口工作组、标准化主管部门等单位加强指导,组织专家对提案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审视和指导。

三是打造标准制化生态。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依托标准化工作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产业发展国际竞争软实力。

加大统筹力度,多举措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成立具有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标准制定机构,发布团体标准或行业标准,逐步向国家、国际标准演化。

二是对国标、行标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地标、团标周期较短、操作灵活的优势,建立包括基础通用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融合应用标准、产业服务标准、数字化转型标准等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加快填补行业标准空白。

三是充分发挥区域性组织作用,制定跨区域标准,扩大标准的影响范围。

积极推进先进经验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推广“浙江样本”和“浙江经验”。

四是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信息采集与使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标准规范,推动平台经济标准化建设,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标准制定积极性。

一是优化标准制定排名激励政策,探索对专业研究机构以外的企业进行重新排名予以政策资金奖励。

二是探索“标准+专利”融合发展。

与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动,探索标准与专利结合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知识付费”的形式,提高企业标准制定积极性。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机制,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将专利成果转化为标准成果,占据标准必要专利高地,形成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格局。

开展标准培训,培养标准化复合型人才。

一是持续开展国际标准工作培训,加强标准化人才在标准化组织、标准化流程、标准撰写、政策法规、认证认可及国内对口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提高其在国际标准制定实践方面的能力。

二是鼓励高校开设专项标准课程,帮助企业培养产业—技术—法律—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完善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标准制定储备“生力军”,助力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