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023年《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_2
2023年《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2023年《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1人生,每个人都在演绎着一场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心理,向往成功的道路都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时间每分每秒都在过去,这对于宇宙来说虽然毫无价值可言,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也许,当你在迷茫着的时候,颓废着的时候,不知所措着的时候,你已经抛弃了一段你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一段仅有一次的机会。
我们的生命,虽然渺小,但却应该活得有激情,有意义,因为,这是我们向世界证明自己,是有价值存在的最好途径。
世界上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是时间,最容易消逝、过得最快的也是时间。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怎样利用时间。
莎士比亚也曾这样描绘过时间:“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我们应该永远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着眼于现在,因为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
”时间不像金钱那样可以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每个人能用的只有“今天”和“现在”。
我们无法把握昨天,因为昨天已经成为历史,回忆只能是学习和总结,或许更多的仅仅是后悔和遗憾。
我们也无法把握明天,因为明天还没有来到,只能给予希望和向往。
我们能把握的只有今天。
古人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把握不住今天,也肯定把握不住明天。
综观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无一例外不是紧紧地抓住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现在”、“今天”,立足于“今天”,运筹“明天”。
有人毕生充实,硕果累累;有人早生华发,一生无为。
一个追求成功的人,需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一定要把“现在”看成是你最想做的事情的最佳时间。
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不能由别人代替,只能自己去完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陶行知先生告诫年轻人,要做到“年无废月,月无废日,日无废时”,要珍惜人生的每一寸光阴,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
我们应该记住: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损失的每一天都不会再回来。
时间又是无情的,最终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剥夺上。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圣才出品)
件的局限中解脱出来的符号知识。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思考和操纵不在眼前的客体,想
象成新的样子并使用它回忆过去或计划将来;
(3)高级水平。对人们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是自我觉知。
(二)意识的可接近性
1.非意识过程:很少进入意识的机体的活动,像消化、血压的控制和呼吸等。
2.前意识记忆:只有在人们的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
和无关的。
③计划和执行功能。基于过去的知识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
案,使个体能够压抑那些与道德、伦理和实践要求冲突的强烈愿望。
2.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1)对现实的个人建构:是基于一般知识、过去经验的记忆、当前的需要、价值、信
念和将来目标的对当前情境的独特解释。当对现实的个人建构保持相对稳定的时候,自我感
信息和过程要温和得多。
2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三)研究意识的内容 两种基本的研究意识的方法 1.出声思维报告 (1)它是冯特和铁钦纳实践过的内省法的变式; (2)过程:要求实验参加者在进行各种复杂任务的时候将解决过程大声地讲出来。他 们尽可能详细地报告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所经历的思维序列; (3)作用:用于说明被试完成任务时的心理策略和知识表征。这些报告也可以让研究 者分析被试的任务表现及其意识经验间的差异。 2.经验抽样法 (1)过程:被试佩戴一些装置,在装置发出信号时,被试报告他们正在感受或思考的 内容; (2)作用:研究者可以对被试在日常生活时思维、意识和注意的集中程度进行跟踪记 录。
6.2 复习笔记
一、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概念比较模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表示一般的心理状态或其特殊的内容; 2.对某些信息或反应的觉知(aware)。 意识的内容是人们正在觉知的信息。 (一)觉知(aware)和意识(consciousness)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治疗(圣才出品)
第16章心理治疗16.1 本章重点1.心理障碍治疗的整体目标;2.当代治疗模型的发展趋势;3.各种治疗者间的不同;4.心理疾病治疗的历史和文化因素;5.心理治疗中的主要理论模型的不同;6.个体治疗;7.团体治疗;8.药物治疗和精神动力治疗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优缺点;9.支持治疗有效的证据。
16.2 复习笔记一、治疗的背景(一)主要治疗学派的目标1.对心理障碍治疗涉及以下四个主要的目标(1)诊断,即说明个体的问题类型,可能的话对现有问题做出精神病学(DSM-IV-TR)诊断并对障碍进行归类。
(2)提出一个可能的病因学(问题的原因)的看法,即确定障碍发生并持续的可能原因。
(3)提出对于预后的看法,即对进行治疗或不进行治疗所可能出现的病程进行估计。
(4)确诊并进行治疗,即减轻或消除问题症状,有可能的话,铲除症状产生的根源。
2.心理治疗的两种类型(1)生物医学治疗关注的是改变硬件,即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运转的机制。
这种治疗被精神病学家和医生大量采用,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学的干预,试图改变大脑机能,这类干预包括外科手术、电击、药物等直接作用于脑与身体的联系的多种手段。
(2)心理治疗关注的是改变软件的功能,即人们习得的不良行为,如话语、想法、解释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类治疗被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采用。
心理治疗包括四种主要的派别:精神动力学、行为、认知和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治疗。
①精神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人的内部的未能解决的创伤和冲突而造成的。
精神动力学派的治疗师采用“谈话疗法”治疗心理障碍,通过这一方法,治疗师帮助个体把外显症状与内部未能解决的冲突联系起来,并引导其产生领悟。
②行为疗法认为治疗的对象应是本身失调的行为,必须对行为进行矫正。
在这里,障碍被看做是习得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心理疾病的症状。
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对适宜的或不适宜的行为的强化,对条件作用引起的反应进行消退和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记忆(圣才出品)
第8章记忆8.1 本章重点1.不同的记忆类型;2.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系统以及长时记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3.干扰理论的内容;4.系列位置效应的内容及启示;5.加工水平理论;6.记忆术的特点和功能;7.记忆重构过程的重要性;8.人类记忆搜索和网络搜索的不同;9.记忆痕迹研究中涉及的重要方面;10.遗忘症的定义及其相关的脑区;11.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对记忆研究的影响。
8.2 复习笔记一、记忆概述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即是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一)艾宾浩斯定义的记忆1.材料:无意义音节。
它是由两个辅音夹着一个元音构成的无意义的三字母单元。
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测量,可以对记忆进行“纯”的测量(一种没有被由被试带入实验记忆任务中的先前学习或联想所污染的测量)。
2.学习方法:机械学习。
通过机械复述来识记,以完成任务。
3.过程:机械学习无意义音节直到能背诵所有项目,然后他强迫自己学习很多其他音节序列来分心,而不去复述最初的音节序列。
一段时间后,艾宾浩斯通过考察重学最初的音节序列需要的学习遍数来测量他的记忆。
如果他重学需要的遍数比最初学习需要的遍数要少,那么从最初的学习中信息得到了保存。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8-1所示):记忆的最初迅速遗忘,跟随着是逐渐下降的遗忘率。
艾宾浩斯的曲线代表了机械学习实验的结果。
图8-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二)记忆类型1.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1)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也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2)外显记忆:在意识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影响,也称为意识控制的记忆。
2.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1)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2)程序性记忆: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它被用于获得、保持和使用知觉的、认知的和运动的技能。
(3)知识编辑: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执行行为序列的能力。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1.1 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重要性;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5.心理学的目标;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一、心理学独具特色(一)心理学的定义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
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
(3)描述的原则:客观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
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
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认知过程(圣才出品)
第9章认知过程9.1 本章重点1.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2.格赖斯的语言产生的内容;3.语言理解中歧义的不同形式;4.在语言的认知加工中,推论的重要性;5.问题空间的定义及其与问题解决的关系;6.提高问题解决的技术;7.视觉认知中问题解决的作用;8.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9.启发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0.框架和参照点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9.2 复习笔记一、研究认知(一)认知的定义认知是各种形式知识的总称,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部分:认知的内容是指个体所知道的——概念、事实、命题、规则和记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如何以一种让你能解释周围世界,并且为生活中的窘境找到创造性解决办法的方式,操纵其心理内容。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在心理学中,认知研究是由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所完成的。
(二)揭示心理过程1.唐德斯的减法法,研究心理过程的基本方法。
(1)唐德斯的基本见解:完成一项任务时,额外的心理步骤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反应选择任务比刺激分类任务多一个步骤,所以反应时比刺激分类任务长。
2.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用反应时来检验有关某种认知过程如何进行的一些特定的说明。
反应时是指被试完成特定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一般是指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三)分析心理过程的两个维度1.平行过程与系列过程(1)平行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所有要素同时考察;(2)系列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每个要素一个接一个地分别考察。
认知心理学家经常使用反应时来确定一些过程究竟是平行进行的还是系列进行的。
许多情况下,理论家还通过估计心理过程对心理资源要求的程度,来确定心理过程究竟是系列的还是平行的。
2.控制过程与自动过程假设加工资源有限,注意过程负责分配这些资源到不同的心理任务中。
(1)控制过程: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
(2)自动过程:不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是由无意识控制的。
二、语言使用(一)两个概念1.句子的意义:句子中,组合在一起的词的综合的简单的意义;2.说话者的意义:指说话者通过恰当地使用句子所能传达的无限多的意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统考2014年研]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C【解析】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基础心理学方向。
2.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统考2014年研]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答案】D【解析】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
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3.下列哪一个实验现象与其它三个关系最小。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霍桑效应D.麦可勒效应【答案】D4.“晕车”主要是两个感觉系统提供信息冲突的结果。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平衡觉(前庭觉)与视觉B.动觉与平衡觉(前庭觉)C.视觉与内脏感觉D.内脏感觉与动觉【答案】A5.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统考2014年研]A.意识B.潜意识C.意识流D.行为【答案】A【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6.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统考2009年研]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答案】C【解析】贾维克和艾斯曼设计的小白鼠跳台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反响回路假设。
实验时,他们把小白鼠放在一个窄小的平台上,使它总想往下跳,而一旦跳下来,就会受到栅极地板的电击,因而被迫返回小平台,经过多次训练后,小白鼠在小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就会明显延长,即形成了回避反应,这说明它对“电击”形成了记忆。
然后,将形成了回避反应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24小时以后使之电痉挛休克以破坏其记忆;另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之后立即使之电痉挛休克。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过程与关系(圣才出品)
第17章社会过程与关系17.1 本章重点1.环境或社会因素对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2.斯坦福监狱实验;3.从众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4.说服和态度改变中的概念和过程;5.构建社会现实的概念;6.归因的重要性及基本归因错误的重要性;7.社会期望理论和自我实现预言;8.认知失调理论;9.人际吸引与偏见;10.促进人际吸引的各种因素。
17.2 复习笔记一、社会心理学简介1.社会心理学:研究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2.社会背景包括(1)对他人真实的、想像的或符号的表征;(2)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活动和相互作用;(3)行为发生的场景;(4)在给定场景下制约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二、情境的力量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发生所处的社会情境的性质是行为的首要决定因素。
社会情境极大程度地控制着个体行为,并往往主宰着人格和一个人过去学习的历史、价值观和信念。
(一)角色与规则1.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在给定情景或小组发挥作用时,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
2.情境的特点还可以表现为特定情景下的行为指南、规则运用。
(1)外显规则:以外显方式表述在符号里,或者明显地传授给孩子。
(2)内隐规则:人们通过在特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往而习得这些规则。
3.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津巴多主持的一项充满争议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这项实验由于伦理原因而受到争议,但是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却可以说明角色和规则的重要作用。
(1)实验对象:从大学生志愿者中,根据心理测试、面试和操行记录,挑选出遵纪守法、情绪稳定、身体健康的志愿者18名。
通过掷硬币的方式随机分配囚犯与看守的角色。
(2)实验结果:①看守组,这些学生一旦接受了随机分派给他们的看守角色之后,原本温文尔雅的大学生变得盛气凌人——有时甚至有点残酷成性。
②囚犯组,原本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很快就行为怪异,意外的命运让他们无奈地要求退出。
③有50名以上的非实验人员参与观察和关注这一监狱,然而只有一个人(提出工作倦怠的Christina Maslach,参见第13章)对于这个实验的伦理提出了质疑。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圣才出品)
3 / 30
圣才电子书
二、生物学和行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笛卡尔的反射论:人体是一种动物性机器,完全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和发现科学规律的途
径加以理解。他认为,人的动作是对环境刺激的机械反射活动。他还认为物理能量能兴奋感
官,当受到刺激时,感官把兴奋以“动物精灵”(animal spirits)的形式传向脑。然后,脑
对人类脑的认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直接刺激脑。黑斯发现通过电刺激脑的某些特定区域可以引起睡眠、性唤起、焦
虑或恐怖反应。
2.记录和反映脑活动
(1)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对于人类被试,研究者们经常在其头
皮上放一些电极,记录大范围整合性电活动模式。这类电极提供脑电图数据或者是放大了的
(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通过检 测血流进入脑细胞的磁场变化而实现脑功能成像。
2.基因型和表型
(1)基因型,即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基因结构。
(2)表型,是指个体的外表行为和具有的行为模式。基因型与特殊环境的相互作用产
生了人们的遗传表型。
3.人类的进化
适者生存的结果:
(1)直立行走,意味着把双手解放出来,这在人类的进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2)头脑发达,意味着脑的重量增加,体积变大,重心上移。
(3)语言,是人类早期最大的适应性优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文化进步是人类对
2 / 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环境变化、通过学习所进行的适应性反应的文化趋势。 (二)人类基因型的变异 遗传学:研究遗传机制的学科,即个体从其祖辈继承体质和心理特质的研究。遗传学的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1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学生在考试时,回答简答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答案】D 【解析】学生在考试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①
5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再认,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之感并能被识别和确认的 过程,例如考试中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②回忆,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 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题干中提到的回答简答题的记忆活动正是回忆。
物体显得模糊,近处物体显得清晰,正是依赖了空气透视线索。
10.对声音的方位定向不起作用的是( )。 A.听觉 B.动觉 C.视觉 D.平衡觉 【答案】D 【解析】声音的方位定向主要依赖听觉,动觉和视觉也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平衡觉也 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它不影响声音的 方向定位。
项,桑代克和柯勒都主张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3.网状结构除存在于丘脑,主要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边缘系统 【答案】B 【解析】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白质与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或 网状系统。
4.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是( )。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桥脑 【答案】B 【解析】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 内分泌活动有重要意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生活中的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1.1 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重要性;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5.心理学的目标;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一、心理学独具特色(一)心理学的定义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
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
(3)描述的原则:客观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
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
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名校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三、名词解释1.Gestalt psychology[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研]答:格式塔心理学派是指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
以考夫卡、苛勒、魏特曼为代表。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
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使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并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
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此学派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他们把直接经验的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
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2.韦伯定律[南开大学2006年研]答: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在很大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
这就是韦伯定律。
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
用公式表示为:K=ΔI/I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3.工作记忆[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研]答;工作记忆亦称“活动记忆”、“操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心理、社会和文化(圣才出品)
第18章社会心理、社会和文化18.1 本章重点1.决定行为的社会因素;2.利他主义的不同形式和它的理论根源;3.对攻击性行为不同解释的要点;4.影响攻击行为的条件和文化;5.米尔格兰姆的服从权威的实验以及它的重要性;6.阿伦森在罗伯特的洞穴实验中的重要工作;7.社会心理学在群体动力学和领导风格方面的重要作用;8.偏见与人际吸引间的关系;9.刻板印象威胁的概念;10.降低偏见的措施;11.和平心理学以及对种族灭绝和战争的研究。
18.2 复习笔记一、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一)利他行为产生的根源亲社会行为的目的就是帮助别人。
1.利他主义: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和利益,是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
对于亲人来说,利他行为具有进化论的意义:帮助具有相同基因的整体生存下来。
2.互惠性利他主义: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性行为。
3.和传统的观点相反,在研究中具有利他精神的男人被女性优先选择。
女性相信那些有着明显利他主义倾向的男性会是好父亲。
(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1.巴特森(1994)指出,有四种力量使人们为公共利益做贡献(1)利他主义: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己中心:一种绝对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亲社会行为。
某些人可能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是为了得到同样的回报(如顺从)或报酬(如金钱或赞美)。
(3)集体主义:一种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帮助性行为来改善家庭、兄弟会、妇女联合会、政党等的环境。
(4)规则主义: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
有些人做出亲社会行为是因为遵循宗教或习俗的原则。
2.公平原则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同等的机会获取资源。
3.移情—利他主义:当你对他人产生移情时,这种感情就会产生一种提供帮助的动机。
(三)亲社会行为的情境效应1.旁观者介入(人们想帮助处于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是和情境的每一个特性相关的(1)拉塔内和达利的研究显示被试干预的可能性依赖于他想到会有几个旁观者在场;(2)责任分散: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会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帮忙。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障碍(圣才出品)
第15章心理障碍15.1 本章重点1.“正常”与“变态”;2.正常和变态之间的区分;3.当前研究和评估变态行为的方法;4.DSM-IV-TR的各个维度;5.心理障碍的类型;6.变态行为研究中理论的作用;7.基因因素在变态行为中有影响的证据;8.环境因素在变态行为中有影响的证据;9.精神分裂症的名称和特征;10.标记(烙印)是如何影响心理疾病的治疗的。
15.2 复习笔记一、心理障碍的性质1.心理病理学功能包括情绪、行为,或思维过程的扰乱,它们会引起个体的痛苦或阻碍个体达到重要目标。
2.变态心理学是与理解个体意识、情绪和行为的病理性质直接相关联的心理学研究。
(一)变态的诊断标准在我国使用较广泛的心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三种:①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001;②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1992;③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1.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中的七项标准(1)痛苦或功能不良。
个体经历痛苦或功能不良进而造成身体或心理衰退的危险或丧失行动的自由。
(2)不适应性。
个体的行为方式妨碍了目标的达到,无利于个人的幸福,或者严重扰乱了他人的目标和社会的需要。
(3)非理性。
个体的行为或言语方式是非理性的或不能被他人所理解。
(4)不可预测性。
个体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行为都是不可预测的和无规律的,好像是一种不能控制行为的体验。
(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
个体的行为方式在统计学上处于极端位置且违反了社会认为可接受或赞许性的标准。
(6)令观察者不适。
个体使他人感到威胁或遭受痛苦从而造成他人的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
个体违反了社会规范对其行为的期望。
2.没有一条标准,独立地将所有的变态行为从正常行为中区分出来。
3.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是一个连续体。
当处于心理疾病的一端时,可认为出现心理障碍。
(二)客观性问题1.研究者总是根据对个体行为的评估做出某人有心理障碍或者变态的判断:许多研究者的目标是做出客观的,没有任何类型偏差的判断。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与行为分析(圣才出品)
第7章学习与行为分析7.1 本章重点1.学习的定义及其在行为分析中的含义;2.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3.与条件反射有关的概念:消退、泛化、刺激辨别和自发恢复;4.效果律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过程;5.强化和惩罚的区别;6.初级强化物和条件性强化物;7.在行为塑造和链锁作用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的重要性;8.学习中的生物机制;9.认知对学习的影响。
7.2 复习笔记一、学习的研究(一)学习的含义1.定义: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2.行为分析中学习的含义(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本身无法被直接观察到,而只能表现为行为的变化,体现在行为表现的提高当中;但是有一些学习在行为表现中并不明显,只是表现为某些行为潜能的变化。
此外,个体学到的和其外显行为会存在差异,这就是学习—表现差异。
(2)相对一致的变化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3)基于经验的过程①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②学习是通过体验,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发生的。
(二)行为主义和行为分析1.华生和斯金纳,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集成并扩展了华生的理论,形成了激进行为主义的立场。
他们认为心理学的首要目标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感情、想象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而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反应。
2.行为分析,是行为主义的分支,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3.行为学家和行为分析学家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所以他们通常通过动物进行行为研究。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有机体学习在一个先前不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和一个天生能诱发反应的刺激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联想的过程。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压力和健康(圣才出品)
第13章情绪、压力和健康13.1 本章重点1.心理、生理及文化的角度,情绪的定义;2.达尔文关于情绪反应的适应性功能的观点;3.普拉切克的情绪维度;4.情绪的生理因素;5.情绪在认知功能中的重要性;6.慢性应激及急性应激的生理反应;7.神经官能症的有关内容;8.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及健康心理学的内容;9.人格类型和健康的关系。
13.2 复习笔记一、情绪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一)基本情绪与文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将情绪看作是一种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一定程度的复杂情况做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
1.情绪的遗传性(1)汤姆金斯(Silvan T omkins)是第一位强调即刻的、非习得性的情感(情绪)反应的重要角色的心理学家。
他指出,无需预先的学习,婴儿就会对巨大的声响表现出恐惧,或者表现出呼吸上的困难。
他们看上去对特定的刺激具有“预置”的情绪反应,从而适应各种环境。
(2)跨文化研究也证实: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儿童具有很多相似的情绪反应。
(3)婴儿看上去还具有与生俱来的解释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
2.表情的普遍性(1)埃克曼(Paul Ekman)认为所有的人们都拥有一组重叠的“表情语言”。
(2)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可以产生七种表情并且被识别,具体包括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的情绪。
(3)对六国(匈牙利、日本、波兰,苏门答腊、美国和越南)研究得到的一个普遍结论是,全世界的人们,不管文化差异、种族、性别或教育,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
同时,可以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来推断他们正在体验的情绪。
(4)埃克曼(1972)的神经文化理论,反映了脑(进化产物)和文化在情绪表达中的结合。
(5)20世纪60年代末,普拉切克(Plutchik,1970)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考研精华笔记 格里格、津巴多版《心理学与生活》 核心考点
目录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5)1.心理学的定义与目标是什么? (5)2.请简要介绍结构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5)3.请简要介绍机能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5)4.心理学各个流派的观点是什么? (5)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1.请简要说明心理学研究的各个过程。
(6)2.请简要说明观察者偏见、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三者的定义。
(6)3.什么是实验法? (6)4.什么是相关法? (7)5.什么是信度、效度? (7)6.什么是自我报告法? (7)7.请简要说明行为测量、观察和个案研究的区别。
(7)8.什么是事后解释? (8)9.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有什么区别? (8)第3章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 (8)1.什么是神经元? (9)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区别。
(9)3.什么是突触传递? (9)4.简述神经递质的主要类别及其功能。
(9)5.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有哪些? (9)6.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10)7.简要说明脑结构及其功能。
(10)8.简要说明脑半球功能的偏侧化。
(10)第4章感觉和知觉 (11)1.简述心理物理学。
(11)2.颜色视觉的理论有哪些? (11)3.音高的知觉理论有哪些? (12)4.什么是注意的焦点? (12)5.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 (12)6.什么是运动知觉? (12)7.什么是深度知觉? (12)8.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有什么区别? (13)9.什么是定势? (13)第5章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14)1.什么是意识? (14)2.意识有什么作用? (14)3.睡眠的过程中分为几个周期? (14)4.睡眠障碍包括哪些? (15)5.简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5)6.简述催眠的含义。
(15)7.简述冥想的含义。
(15)第6章学习与行为分析 (16)1.简述学习的含义。
(16)2.简述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16)3.简述经典条件的作用。
(16)4.简述效果律的含义。
心理学与生活念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念书笔记《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闻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讲义,全书要紧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要紧讲的是心理学的概念和现代心理学的进展状况;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第三章至第六章要紧讲的确实是感觉、知觉、行为上的心理学基础;第七章至第十章要紧讲的是教学心理学的内容;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要紧讲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学特性;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要紧讲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医治的内容;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要紧讲的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当中的心理学。
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的部份章节后,我能够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个地址都是充满着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真的和咱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好了心理学的知识,咱们就能够够加倍有效的掌控咱们自己的生活。
通过对第一章详细的阅读和明白得,我以为今世心理学有以下观点: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觅行为的缘故。
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中寻觅行为的缘故。
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躯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进程来讲明。
体验和行为在专门大程度上被明白得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心理动力学观点:这种观点以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理动力学的动机原那么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进展起来的。
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对神经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可是他相信他观看到的这些原那么能同时应用在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上。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把人看做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
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本性并非老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差遣。
弗洛伊德以后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在新的方向上采纳了心理动力学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1.1 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重要性;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5.心理学的目标;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一、心理学独具特色(一)心理学的定义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
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
(3)描述的原则:客观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
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
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2)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①机体变量(秉性变量),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包括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②环境变量(情境变量),行为的外部决定因素。
(3)综合考虑收集到的数据。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心理学中的预测是指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1)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
(2)因果预测详细地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4.控制发生的事情控制是最核心的、最激励人心的目标。
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引发、维持或停止它,并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发生率。
总之,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一)心理学的历史根基1.西方心理学(1)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2)斯坦利·霍尔,1883年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3)铁钦纳,冯特的学生,是一名早期的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他的实验室在康奈尔大学;(4)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心理学教科书之一;(5)斯坦利·霍尔,1892年建立美国心理学协会;2.中国心理学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由北京大学首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1918年陈大齐出版了《心理学纲要》,1920年南京高师成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正式成立。
1922年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由张耀翔编辑出版。
3.有关心理学的主题和研究方法之争:结构主义(又译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1)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①铁钦纳利用内省法考察意识的成分,来理解心理内容是“什么”,不考察心理是如何进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进行。
他的观点后来发展为“结构主义”。
②研究意识,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结构。
③假设: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铁钦纳企图建立一个像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的心理元素周期表。
④对结构主义的批判:a.简化论的,把所有的人类体验简化为简单的感觉;b.元素论的,寻求把成分或者元素联结起来,而非直接研究复杂的或整体的行为;c.心灵主义的,只研究人类有意识觉知的口头报告,忽视对那些不能描述他们的内省经验的个体,包括动物、儿童以及精神混乱者的研究。
⑤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反对者是格式塔心理学,由马克斯·魏特墨(Max Wertheimer)开创。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知觉研究方面。
此学派反对结构主义只强调分析的观点,认为外界物体是在经验里被组织起来,被知觉为整体的。
它主张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不决定于局部因素,强调采用综合方法研究心理过程。
(2)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①创始人:约翰·杜威;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
②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元素。
③机能主义心理学关注能够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对于机能主义者,通过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1.生物学观点此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他们认为虽然环境和经历可能通过改变内在的生物结构和过程来改变行为,但是行为最终还是由生物因素导致的。
(1)基本假设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
(2)行为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是研究脑的功能的科学,行为神经科学试图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脑的加工过程,诸如:感觉、学习和情感。
(3)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关注高级认知功能像记忆和语言的脑神经基础。
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学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2.心理动力学观点(1)观点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人的行为都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紧张度。
(2)心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发展来的。
他强调童年的早期的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现代的精神动力学家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包括了发生在个体的整个人生中的社会影响和互动。
(3)影响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贡献表现在有关儿童发展、梦、遗忘、无意识、动机、人格和心理分析治疗等不同侧面。
他的思想从来都不是系统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相反,它们是一个迷恋于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别活跃的头脑的产物。
3.行为主义观点(1)观点行为主义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具体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①先行的环境条件,即对行为发生前的环境进行分析;②行为反应,他们把行为反应——研究的主要对象——看做是理解、预测和控制的行为;③他们查看跟随反应出现的可观察到的结果。
(2)影响①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
②尽管行为主义者使用非人动物进行了大量实验,行为主义的原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问题。
行为主义的原则产生了一套更为人性化的教育儿童的方法(通过正强化而非惩罚),新的修正行为紊乱的疗法,以及创建理想化社会的指导方针。
4.人本主义观点人本主义观点是与心理动力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并驾齐驱的一种理论。
(1)观点认为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其观点具体包括:①他们以现象学为基础,研究事件的个体的自我角度,关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
②研究人类行为模式的整体,而不是试图将人的心理分解为部分来研究。
③卡尔·罗杰斯(Cark Rogers)强调个体有自我成长和健康发展的内在倾向性。
④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认为个体倾向于使他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即获得自我实现。
⑤研究整体的人,要求从对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认识相伴的关于个体心理、身体以及行为的完整知识来理解人的行为。
⑥对攻击的研究:考察阻碍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适应不良的因素、社会条件和目标。
(2)影响人本主义观点扩大了心理学的领域,把从文学、历史和艺术的研究中得到的有价值的内容都包括了进来。
帮助心理学使其焦点超越了人性的负性力量以及人性中和动物相似的那一面。
心理学因而成为了一个更加全面的学科。
人本主义观点对心理治疗新方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5.认知的观点关注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包括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
探索人们在目睹暴力行为时经历的攻击性思维和幻想,同时注意攻击性想象以及伤害他人的意图。
研究电影和录像中的暴力的影响。
(1)观点该观点认为行为部分地由过去的经历决定,但是也受个体对这个世界应该如何的思考和想象的内部世界的影响,个体对现实的反应和客观世界是不一致的,但是和个体思维和想象的内部世界中的主观现实是一致的。
认为个体的主观世界比行为发生的客观世界更重要。
(2)地位由于它对心理过程的关注,许多研究者把认知观点看作是在今天的心理学中占优势的观点。
6.进化论观点(1)观点寻求将当代心理学与进化论联系起来。
进化论的自然选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有机体,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它们的基因)。
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也是适应的结果。
(2)局限性与其他观点最基本的不同在于,它把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中心解释原则。
由于进化心理学家无法做实验来区分进化的过程,因此他们必须特别创造性地提供能支持他们的理论的证据。
7.文化观点文化观点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他们想确定研究者发展出的理论是适用于所有人,还是只适用于一个较小的特定人群。
(1)观点文化心理学家指出,来自某一群体的心理学原则不能机械地应用于其他的群体。
他们涉及到的概念有:认知、人类发展、情绪、社会准则和自我的观点。
(2)评价局限:文化的观点常常产生一些直接挑战其他观点的结论。
1927年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通过描述新儿内亚特罗布莱恩(Trobriand)岛民的家庭实际情况——权威在母亲而非父亲这一边,彻底地批评了弗洛伊德的以父亲为中心的理论。
因此,文化的观点认为心理动力学观点的一些通用的主张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