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初中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门课中,除了学习欣赏绘画作品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化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美术鉴赏课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情感的外化和传达,而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通过感受、捕捉和领悟艺术家的情感来激发自己的情感。
例如,当学生欣赏到一幅描绘自然景色的油画作品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和色彩运用来感受到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其次,美术鉴赏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判断和评价能力。
通过学习欣赏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现手法。
比如,当学生欣赏到一幅抽象艺术作品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画面中的线条、色块和形状来理解艺术家对于内心情感和抽象概念的表达。
通过培养审美能力,学生能够发展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最后,美术鉴赏课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艺术作品是一种文化符号,通过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思想。
例如,当学生欣赏到一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水墨画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景象和符号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通过培养文化意识,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深化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初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的艺术作品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以音乐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实物展示来丰富教学内容。
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不再仅局限于绘画技法的训练,更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美术鉴赏课作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更要引导学生欣赏人文精神,内化于自身,从而推动其人格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从鉴赏的内涵、鉴赏的方法以及鉴赏的价值三个方面来探究关于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鉴赏的内涵美术鉴赏课是以美术作品为教材,通过学会观察、分析、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过程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具体来说,鉴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美。
鉴赏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过程,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和真实。
通过用目光去触摸画面,打破对事物的经验习惯,细致入微地感知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光影等元素,从感知作品的美中开阔视野、增加对美的敏感。
2.表达心灵。
鉴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使他们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感受。
艺术作品因其含义深远、情感丰富而使人无法忘怀,它能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体会到文明、智慧和感性。
3.发现生命。
艺术作品是通过观察和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提炼出的典型艺术形式,因此,鉴赏艺术作品也是用心寻找生命的过程。
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人性的品质、道德的原则、真理的存在。
发现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让人心灵深处的追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从人性的角度理解自我和他人。
二、鉴赏的方法美术鉴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对作品的客观分析,另一个方面是强调对学生感性体验的引导,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其中,鉴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视觉感知。
视觉感知是美术鉴赏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形状、空间和意象等各种因素,从而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视觉感知能够使学生掌握鉴别作品的技能,并从中发掘作品的深层意义。
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作者:冯莉来源:《艺海》2010年第06期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
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因此,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
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一、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认识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把美术欣赏放到文化情景中去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
从《清明上河图》看,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涉及到此画的历史背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其次就涉及到社会学,了解北宋的社会环境,城市布局,还有地理学,清明到底是时令上说的清明还是社会政治的清明。
这些课程知识的有机融合才能把这张画说的清楚。
如欣赏《马踏匈奴》,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西汉初年,匈奴用武力侵扰我国边境,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多次袭击匈奴,并千里跃进匈奴驻地祁连山,连战连捷,直至消除边患。
让人痛心的是霍去病24岁就病逝了。
汉武帝痛心悼念这位民族英雄,下令为他造坟,并雕刻了《马踏匈奴》等石雕,来歌颂这位爱国功臣。
学生了解到时代背景后,才能正确理解这一作品所表达的含义,才能从美术作品中发掘出人文内涵,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理解人类价值的不同取向,人类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二、赏析美术作品要与作者的情感相联系真挚强烈的感情是艺术家创作的必要条件。
浅析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浅析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摘要:美术课是人文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从美术的历史,美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获取到艺术家关于理想的追求、情感的外露、尊严的表达,以及智慧,美,爱,和自由。
对于中学生时期的美术教育,应该更多的以人文教育为主。
以培养学生精神上的丰富,人文上的满足,同时人文精神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目前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和目的,分析目前缺乏人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引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和目的;第二部分:简述目前中学美术教育缺乏人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第三部分:论述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希望能够给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育一点启发和参考。
1.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和目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从人文精神中可以理解到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精神文明进化中产生的无穷智慧和美,这些人文精神的内涵都存在于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艺术作品中,因此美术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
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理解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去感受智慧、爱、自由、理想,从而去丰富自己的对精神文明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定见和价值观。
在审美的培养中提高人文素养,让学生美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个性和自由,以及平等的追求。
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有助于提升精神文明素质,约束自己日常的行为,发展学生高尚的情操,肯定个人的价值,肯定人性,和个性的解放。
这些都可以从美术教育中得到内化,形成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当学生遇到与金钱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时,更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价值观,这是人文精神的历史传承。
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美术鉴赏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美术鉴赏课,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生成、发展人文精神,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培养人文精神的方法:教师要做适应性调整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不断铸就自身的人文精神、丰富的精神世界、全面平衡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及时的转变教师角色。
1、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是根本,也是美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前提,美术教师只有在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实施课堂教学创新,要以发展的全面观点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和发现,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提高素质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
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在内容上更加符合时尚,贴近学生的生活;课程的内容加强了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联系,强调了美术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新课程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转变角色师生角色要有新的定位,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应只是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而是一种启迪思想,组织和促进学生多渠道的获取,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合作者。
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里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明辨和讨论探索与他们学习相关的问题,并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避免把结论强加给学生。
简析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简析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说明:新课程指导下初中美术教育应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命中人性的东西,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我、爱的意义、人性的弱点、人际关系等人生问题,让他们学做具有科学理念的进步的现代青少年。
因此,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充盈于美术教学中,就成为每位美术教师必须探究的内在核心问题。
1 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人文关怀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家庭环境,加上他们的先天条件不同,就有个性差异。
面对他们,美术教师必须给每个学生公平的待遇,特别要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必须建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创造爱的氛围,尊重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体现新型的人文关怀。
眼下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有的性格外化,乐于大胆思考,笔者就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写生,注重物体造型的表现;有的具有创新精神,就让他们在画面设计上深入发掘;有的文字水平和口语表达较好,就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引导他们在“欣赏·评述”这一个学习领域中进行发挥。
如本校一年一度举办的艺术节,笔者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格外化的就让他们亲自做服装设计,并以其设计的服装上台参加节目表演;具有创新精神的就让他们设计新颖台景和制作别致的道具;文字水平和口语表达较好的就让他们参与小品编排和节目主持。
在艺术节活动中,学生的个性才华均得到充分的体现,艺术节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校的师生和家长观看后都高兴地说:“是美术老师教得好,活动才会办得这么精彩!”诚然,每一个设计,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学生们的心血,都蕴含着他们自己丰富的思考。
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用欣赏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从而发挥他们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
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随笔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马明福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中学美术教育中也开始融入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涉及多方面内容,“人文精神”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既是新时期美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中学教育阶段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入手,对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了几点探讨。
关键词:中学美术;人文精神;培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中学美术教育中也开始融入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涉及多方面内容,“人文精神”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既是新时期美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中学教育阶段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一)教学体系不重视人文教育受到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有些中学虽然开设了美术课程,但并不注重美术课程的学科建设,没有从美术教学体系的高度上,科学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
具体来说,一方面,学校领导不重视对美术课程的综合考核,只是单纯地以美术技能、美术作品来考核学生,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核;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时,主要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更注重教学生绘画技巧,没有从人文教育的高度上来引导学生,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很少接触到人文教育的内容。
(二)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足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透过美术作品,以及美术家的介绍,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人文熏陶。
但有些中学的美术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存在不足,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旁征博引”,无法形成自己的美术见解。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无法给学生进行人文内涵的拓展,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感受不到美术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
(三)部分学校“重视模仿、忽略创新”在传统的中学美术教育体系中,无论是教师的日常教学设计,还是学科的考核设计,教师都是通过“口述”、“布置任务”的方式展开。
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而物质文明的进步也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空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越发重要,特别是在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美术教育是一种既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要,同时又能够传递文化价值观念的教育,其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美术教育将艺术作品的创造和鉴赏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感性的体验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美学体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进一步了解文化内涵,从而培养人文精神。
对于大学艺术专业中的美术教育,其目的不在于将学生培养为专业画家,而在于通过对艺术设计、学术研究、美术史、美学理论等学科的学习,从美术这一维度深入挖掘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文化,认识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深入参与与探索当代艺术的发展,以此将培养人文精神贯穿到实际学习中。
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去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美术教育也应该注重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索课本上没有的文化元素。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从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寻找灵感和素材,结合自己的认知和观察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
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除了美术教育中的培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不同于网络小说,经典文学作品更为深邃、丰富、源远流长,有更多值得我们阅读和探索的内容。
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到文化多元性,并从中受到精神启示。
浅谈美术鉴赏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美术鉴赏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新环境下的美术鉴赏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美术鉴赏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体现人文性,并将教育教学活动放在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从中发掘人文内涵与价值。
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体现谈起,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从而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并充分阐述了利用美术鉴赏课程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标签:美术鉴赏课程;人文精神;培养新环境下的美术鉴赏课程中的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使得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身心发展基础。
美术鉴赏课程不仅仅教授知识技能,同样还包括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观察、认识、感知、表现、创造、反思、评价等能力。
所以说,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表现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是高度重视人以及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
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核心,将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新环境下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而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
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生的自发性、主动性和发展潜能。
鼓励学生自己求知、探索、判断价值,从自我的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教会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谐共处、有效交流的能力。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感性受到压抑,理性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们被过分地理性化了。
人们在精神方面变得焦虑和不安,缺乏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
因此,呼唤“精神家园”的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人文精神在此成为重建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各种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试谈美术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谈美术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王 伟河北省衡水市珍宝街小学在美术课程中,人文精神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主从关系。
“以人为本”的精神进行美术教育,也是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美术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走出美术教育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美术真正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神的提升和整体素质提高的体现。
在教学活动中,为更好的体现和培养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乐趣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生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
如:通过观看和分辨自然环境、自然景观、自然界中不同的景物、色彩,并用某些美术造型要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学习。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术经验相联系,将自己对某些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感受、体验与画家对他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美术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通过美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联结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的不同形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如:教材中“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和“学习服装搭配”等课题,通过学习讨论、思考使学生体验色彩的不同感受和服装在生活中的使用了解各种色彩关系和不同民族服装中包含的不同文化艺术内涵和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内心感受,提升审美品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了解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美术是各种不同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美术课上,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色彩、形状和线条,更重要的是对于人文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本文将围绕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展开探讨,探讨如何通过美术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美术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美术课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它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在美术课上,学生会接触到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以及手工艺等内容,通过学习传统绘画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和内涵,从中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手工艺方面,美术课也会教授学生一些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剪纸、刺绣等,这些手工艺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美术课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美术课程中的艺术品赏析教育在美术课上,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摄影作品等。
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赏析和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从中体会到艺术家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通过艺术品的赏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更深层次的是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热爱。
通过艺术品赏析教育,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美术课程中的表现力培养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对于色彩、形状、线条等艺术元素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表现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
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通过绘画作品的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
中学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学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学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使他们具备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
能力,并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人文关怀和理解。
以下是中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人文精神的几个方面:
1. 引导学生欣赏人文主题的艺术作品:通过展示和解读具有人文主题的艺术作品,激
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对人文关怀的思考。
教师可以选择与人文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 提倡多样性与包容性:中学美术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尊
重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性的艺术作品展览、讨论多
元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
3.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中学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
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创作作品表达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
情感发展和人文精神。
4. 培养审美意识:中学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欣
赏和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作品。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剖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对美
的感悟和理解,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
5. 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中学美术教育可以借助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和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通过讨论具有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通过以上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中学美术教育能够辅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他们的
人文关怀能力和审美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人才。
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摘要:教育改革一直是近些年来的改革重点,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成果的不断检验和发展,有关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现象体现得愈发明显,“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进一步的改变,无论是小初高还是高等教育,都将学习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学生有关美术教育的开设和补充。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艺术素养得不到熏陶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有所缺失,这是由于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够完善、创新、丰富而造成的。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要真正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行动中,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道感受中华美术、世界美术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力、审美观,实现五育并举的教学策略,提高城市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策略引言:中华民族悠久深邃的民族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是自古以来民族教育的根基。
《论语》、《孟子》等道德伦理大作给人们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近现代以来,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变革,人们对于传统人文精神的培育丧失了方向,转而重视对于人才科创能力的培养,这对传统人文教育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人文学科的价值容易忽略,比如中学美术课程就经常被忽略。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美术课程于教书育人而言的具体价值、现状及策略。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人文素养培养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无论是产品设计、企业公关宣传还是企业人员管理都愈发重视工作人员的审美鉴赏力、创造力,考验其人文素养功底。
所谓人文精神,更多地是体现对人的思想层面改造,人文精神覆盖面极为广泛,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传统文化等在内的多项内容均在人文精神的覆盖领域,中学美术教学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注重“生本教育”理念的渗透,注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重视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了解到世界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养成更加客观的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摘要: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
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
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
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
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
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
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
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
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
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质的课程,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教师通过优化美术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完善人的品性人格。
下面就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美术课堂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
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地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
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练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
美术与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因此,美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教师着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二、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扮演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真诚相处、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接受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挥潜能。
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放下架子,把课堂变成学堂。
课堂教学讲民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要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动手、动口、动脑,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境。
在教学中,教师切忌动辄训斥学生,而必须对学生和颜悦色,用情绪来感染,对学生所画的画,要用鼓励的目光相迎,以亲切的笑脸相待。
由于为学生营造了“心灵自由”的空间,他们在轻松、无拘束、少规矩的氛围中,大胆想象,无拘无束画自己所想的,并争先恐后地给老师看,有的还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诉老师。
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分析
知识文库 第24期190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分析崔京淑在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正因如此,在众多的基础素质教育理念中,我们将人为精神培养贯穿入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等教育理念,而这些理念都将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机,本文笔者就是站在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初中美术教育进行粗浅的探讨。
1.人文精神的含义与教育价值人文精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我关怀,它主要是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以及价值等方面,高度的重视人类所留下来的每一这种精神文明,是对具有全面发展和有理想人格的肯定以及塑造。
它高度关注了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价值,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等等。
而如若我们在初中美术教育之中将人文教育贯穿始终,势必能够让教育更有人性化、人格化。
这是因为,人文教育鼓励与支持初中生进行自我认知,去感受,去思考,着重的强调人的自由性、人的尊严,高度的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发展潜力。
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好的塑造作用。
2.在初中美术教育之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美术教育是人文特性的一种,是初中生获取美育的重要的方法,也是素质教育阶段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具有艺术性较强的课程。
可以说,现如今初中美术教育在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人文科学在初中美术教育之中的研究与应用,凝结了具有高浓度的人文精神,特别的强调了人的自由、尊严、理想等生活的状态。
因此,积极的引导初中生学习好美术知识以及一些美术技能,并在初中美术教育之中做好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等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是引导初中生对人类在现象上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3.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3.1紧密的联系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让初中生很好的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学习美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来指导对美术的学习,让初中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生活有了一些了解和感受。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摘要:课程改革不断落实,人文素养对美术教学以及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美术教学不再是学生学生掌握技能的一门学科的同时也是学生体会艺术学会人文关怀的学科。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初中美术课程作为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初中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学习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而在初中美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绘画水平的培养,常常忽略了课程中人文素养的挖掘和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导致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缺乏对艺术作品人文素养关注,以至于美术欣赏教学效果不佳。
本文笔者将对这个现状提出两点建议。
一、初中美术课程中人文素养的挖掘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阶段,他们对于接触的新事物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文化课应试的学习压力下学生更加期待美术课程多样性和趣味性.而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容易局限于教材知识和素材的应用,这样就会导致美术课堂内容满足不了学生好奇心,以至于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
要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教师首先在美术课程中挖掘人文素材,挖掘美术课程中的文化底蕴,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国内外的艺术家身上有着风格各异的人文气息,形成初步审美判断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从美术素材的背后的传说或者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入手展开课堂教学。
如在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看过的古装影视剧中的仕女图片或者视频片段,讨论这些仕女的服、妆、饰等造型特点。
让学生开拓视野将生活中的艺术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一起,体会我国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造型活动作为造型表现练习的起点,逐渐增加难度培养学生的独立的创新能力。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设计的核心思想“实用性”,学生首先要理解设计与工艺的人文思想,然后再将学到的设计工艺与方法应用在作品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人文理念更加浓厚,这一领域注重美术与文化、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其他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一种涉及到人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等的广泛意识和风貌。
在初中阶段,美术鉴赏课程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来浅谈论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感产生兴趣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通过研究西方绘画风格,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
这些审美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艺术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其次,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特定时代和文化的痕迹。
通过研究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古希腊雕塑作品了解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力和同理心。
最后,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艺术作品深
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艺术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艺术家对于社会、人性、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古希腊雕塑作品来理解古希腊人对于人体美的追求和对于自由民主价值的崇尚。
通过欣赏现代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思考和探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通过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总之,初中美术鉴赏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和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深化对于艺术和人生的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因此,初中美术鉴赏课程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者、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在实施美术鉴赏课程时,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家长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校和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社会各界可以提供更多的艺术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艺术创作和展示活动中。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初中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