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考前演练:《饮湖上初晴后雨》(含题目和答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一、填空题1.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用“______”来形容西湖的美景。
2. 诗中“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绘了西湖在______时的美丽景象。
3. “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表达了诗人在______时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是苏轼将西湖比作______的比喻。
5. “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淡妆”和“浓抹”分别指的是______和______。
二、选择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2. 诗中“水光潋滟”形容的是:A. 湖面波光粼粼B. 山色朦胧C. 雨后清新D. 湖面平静3. “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的哪种情感?A. 惊讶B. 赞美C. 怀念D. 失望4. “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的是:A. 西施B. 西湖的别称C. 西方的美女D. 诗人的情人5. 下列哪项不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内容?A. 初晴B. 后雨C. 西湖D. 黄河三、简答题1. 请简述《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对西湖美景的描绘。
2. 苏轼在诗中将西湖比作“西子”,这里的“西子”指的是谁?请解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 论述《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其对美的独特见解。
2. 请结合《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苏轼的诗风特点。
五、翻译题1. 将“水光潋滟晴方好”翻译成英文。
2. 将“山色空蒙雨亦奇”翻译成英文。
六、创作题1.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你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2. 设想你是苏轼的朋友,写一封信给他,描述你在现代城市中看到的自然美景,并邀请他来现代一游。
七、综合分析题1. 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展现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独特魅力。
2. 从《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探讨苏轼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追求。
八、附加题1. 请列举出《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出现的自然元素,并分析它们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饮湖上初晴后雨》习题
《望洞庭》习题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淡妆(zhānɡzhuānɡ)潋滟(liàn niàn)雨亦奇(yíyì)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断()楚()孤()帆()三、文学常识。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朝代人,字,号。
是派的代表词人。
2、这首诗抓住了夏季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的与。
四、词语解释。
1、湖:2、潋滟:3、方好:五、选择题。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水光。
“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山色尤其秀美。
D.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形象写出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波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作者在西湖所观雨天中的山色的美。
C.本诗是婉约派的七言律诗。
D.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3、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B、这首诗写于苏轼任职海南期间,应朋友之邀写了这首诗。
C、因为这首诗,西湖有了“西子湖”的别称。
D、“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4、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
B.第二句说在雨中的山云雾迷茫若有若无,非常奇怪。
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
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西湖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晴天水光。
B.次句描写西湖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雨后山色。
C.后二句运用比喻写出了西湖婀娜多姿的神韵。
D.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不同天气下的相同风姿的热爱与赞美。
六、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巩固练习题 (答案)
中考复习之诗词鉴赏:《饮湖上初晴后雨》巩固练习
(本篇为2013年中考诗词篇目)制卷时间:2018年4月四、习题:
【第一组】
(答案:1.细雨迷茫的样子 2.A 分析:B错在“只有……才”,“方好”是“正显得美丽”之意,并非说西湖只有晴天才美;C错在“描写了起初还是艳阳高照”和“惊奇”,这句中并未涉及“艳阳高照”,“奇”应理解为“奇妙”而非“惊奇”;D错在“以美景喻美人”,应是“以美人喻美景”)
【第二组】
(答案: 1.苏轼;《黠鼠赋》/《记承天夜游》2.C分析:A错在“写了雨中西湖”和“晴天……更胜一筹”;B错在“令人惊奇不已”;D错在“不是对西湖的描写”)
【第三组】
(答案:1.波光闪动的样子。
2.B 分析:A错在“湖面水雾迷蒙”;C错在“是为了表现西施”;D错在“西子湖”这个别称是从这首诗后才有的,题干颠倒了因果)
五、考题链接:
2011届松江二模卷
(答案:1.西施 2.A 分析:错在“雨后天晴”)
2012届虹口二模卷
(答案:1.适合/合适/适宜等2.C 分析:错在“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2013届一模卷A卷
(答案:热爱(与赞美)西湖)
2013届奉贤一模卷
(答案:1.略 2.B 分析:错在“雨后”,应是“雨中”。
)
2013年上海市中考试卷
(答案:1. 喜爱 2. C 分析:A错在《钱塘湖春行》并未描写晴雨变化;B错在《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并非早春;D错在两首诗描写的色彩并不同。
)
2015届一模卷C卷
(答案:1.(2分)波光闪动的样子 2.(2分)D 分析:A错在“雨后初晴”;B错在“壮观”;C错在“对比”。
)
1/ 1。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训练答案及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训练答案及赏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训练答案及赏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宋朝苏轼(人名)。
诗歌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晴姿雨态,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空蒙相照应,浓抹与前面潋滟相照应,相宜与好、奇相照应。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风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4、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适合 ((2分)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饮湖上初晴后雨》(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诗中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波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2)7.诗中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2)分8.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描绘西湖夏季时雨的特征,赞美西湖优美风姿。
B.“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波光。
C. “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写出了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景。
D.全诗于湖光山色沉醉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似有归隐之意。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3)7、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 ((2分)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4)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________和______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5)7.下列与本诗中“空”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地空.余黄鹤楼B.空.山新雨后C.潭影空.人心D.鬓先秋,泪空.流8.全诗表达的情感是。
(2分)初中诗歌考前演练(6)6.“潋滟”指的是。
(2分)7.这首诗作者抓住的天气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2分)初中诗歌考前演练(7)5.题目中加点的字“湖”具体指诗歌中出现的“”。
初中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含答案)1.改写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要求:(1)不少于130字;(2)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改写为散文,必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动形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1.提示首先要弄懂这首诗的意思,再结合背景了解诗歌所表现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然后再组织语言进行写作。
作答时要注意审清题意和要求,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改写时,必须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不少于130字。
2.(1)示例①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写菊花的相关诗文,探究“菊”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及与陶渊明的关系。
②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桃花源专题学习任务:搜集跟桃花源相关的古诗文及地名,探究桃花源这一意象对后世诗文(文化)的影响。
③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归隐专题学习任务:了解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研究中国的归隐文化,探究陶渊明对归隐文化的影响。
(2)示例①南山种豆带月荷锄归②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下联:陶渊明,。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一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楚 . 江cǔ chǔ 孤帆. fān fán 中断. dàn duàn 淡妆. zhānɡ zhuānɡ 潋 . 滟liàn niàn 雨亦 . 奇yí yì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断楚孤帆三、写出诗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 .. 开孤帆 .. 一片日边来山色空蒙 .. 雨亦奇水光潋滟 .. 晴方好四、默写本课所学的两首古诗。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睛后雨五、写出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一诗句的意思。
六、填空。
《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我还知道他的诗:《》和《》。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我还知道他的诗:《》、《》。
七、想象下列诗句描绘的画面,并画下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分答案:五、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题解:饮湖上初晴后雨:此诗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
当时,苏轼与朋友一起在西湖饮酒,天气初晴后雨,诗人饱览了西湖晴日与雨中的湖光山色,由衷赞叹,写下了这首咏赞西湖的名作。
2.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3.方好:正显得美丽。
4.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5.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
6.宜:合适。
诗句大意:晴天之时,西湖在灿烂的阳光下,波光闪动,正显得十分美丽。
而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景色也非常奇妙。
想要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湖就像是西施一样,无论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么合适无论晴还是雨,都能显出其美丽的风姿。
第一句:写晴天时西湖的水光。
第二句:写雨天时西湖的山色。
第三第四句,用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这个比喻尤为令人称道,得到后世的公认。
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主题思想: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晴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及答案参考
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及答案参考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 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 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 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西湖 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 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 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 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 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 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 喻, 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 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 同有一个“西”字, 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 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 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 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 总是风姿绰约的; 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 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 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后练习(含答案)
第17课《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后练习班级:姓名:1.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3.按要求写诗句。
(1)诗中写西湖晴天景色优美的句子是:。
(2)诗中写西湖雨天景色美好的句子是:。
4.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参考答案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
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当作是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妙多娇。
3.(1)水光潋滟晴方好。
(2)山色空蒙雨亦奇。
4.改写《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一起来到西湖划船、吟诗、喝酒作乐……他当时,晴空万里,西湖十分美丽,他们尽情地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西湖的美丽景色。
在太阳的映照下,西湖呈现出了翠绿的颜色,湖面上波光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
微风把岸边花草树木的清香送到船上,是那么让人心醉……他们玩得兴致正浓时,天上却飘下了丝丝细雨。
朋友遗憾地要离开时,却发现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显得更加奇妙。
苏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连声赞叹:“西湖不仅晴天十分美丽迷人,就连雨天也是那么奇妙诱人啊!”朋友听了,若有所思地说:“西湖的美胜过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呀!”苏轼笑着说说:“要是把西湖比做天生丽质的绝代美女西施的话,那就太贴切了!西施不管是谈雅的装饰还是浓艳华丽的打扮,都显得十分美丽。
而西湖则是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显得很奇特、美丽。
”望着眼前美丽、奇特的景象,苏轼诗兴大发,他乘兴写下了一首绝世好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即兴为诗歌提名为——《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宋朝苏轼。
诗歌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晴姿雨态,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空蒙相照应,浓抹与前面潋滟相照应,相宜与好、奇相照应。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风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4、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适合 ((2分)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古诗专项训练】《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古诗专项训练】《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波光粼粼,晴天的西湖多么美好;山色朦胧,雨中的景色也很美妙。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粼粼。
空蒙:雾气弥漫的样子。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她无论是化淡妆还是化浓妆都很美丽。
西子:人们对西施的尊称。
相宜:合适的,在诗里可以理解成美丽、漂亮。
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虽然在游玩的时候赶上了一场雨,但是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
他不仅没在诗里发牢骚,反而说了西湖不少好话,说西湖晴天美、雨天美,像大美女西施一样美,反正就是怎么看都好看。
作者苏轼在诗里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西施是谁呢,她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大美女西施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姓施,因为住在村子西边,所以大家都叫她西施。
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我们今天夸别人长得好看时经常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其中的“沉鱼”说的就是西施。
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时,水里的鱼看见她的倒影都惊呆了,竟然连游都忘记了,身体僵硬直接沉到水底,鱼都被西施给美翻了,可见她长得多漂亮。
西施常年在河边帮人洗衣服,因为工作太辛苦,身体不好,总觉得心口疼。
每到这时,她只能用手紧紧按住痛处,皱着眉头,默默忍受。
西施本来就是个360度无死角的大美女,现在眉头一皱,又多了几分妩媚和温柔,比平时更美了,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村里有个叫东施的姑娘想要变得跟西施一样美,于是就模仿西施皱眉头的样子,结果不仅没变好看,反倒成了别人的笑柄。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
一方面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模仿别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西施的美貌是不可复制的。
●西湖与西施的共同点“水光潋滟晴方好”,这是写西湖的水——在晴天时波光粼粼,景色非常美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是写西湖的山——在下雨时被雾气笼罩,也很漂亮。
一句写水,一句写山,整个西湖的美景都被作者看在眼里,爱在心上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一、选择题A. 苏轼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A. 山水田园诗B. 边塞诗C. 咏物诗D. 赠别诗A. 水光B. 潋滟C. 山色D. 苍茫二、填空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下一句是“______”。
3. 诗中描绘的西湖美景,使得诗人发出了“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慨。
三、判断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西湖美景。
()2. 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喜爱。
()3.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主题。
2. 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是如何描绘西湖美景的?3. 请举例说明《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五、翻译题请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默写题请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
七、匹配题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描述匹配:1. 水光潋滟晴方好2. 山色空蒙雨亦奇3. 欲把西湖比西子4. 淡妆浓抹总相宜A. 描述雨中西湖的神秘美B. 描绘晴日下湖面的波光粼粼C. 将西湖美景与美人西子相比D. 表达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宜八、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齐。
”2.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3. “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九、仿写题请仿照《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句式,创作一句描绘其他自然景色的诗句:1. 仿写“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仿写“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题十一、诗词鉴赏题1. 诗中的“晴方好”和“雨亦奇”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诗人为何要将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有何妙处?3. 你认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十二、连线题请将下列诗人与他们的代表作连线:1. 苏轼2. 李白3. 杜甫4. 白居易A. 《将进酒》B. 《望岳》C. 《琵琶行》D. 《饮湖上初晴后雨》十三、实践题请根据《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内容,设计一次户外观察活动,并说明活动目的、准备物品、活动步骤及注意事项。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以及答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以及答案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宋朝苏轼人名。
诗歌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晴姿雨态,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空蒙相照应,”浓抹”与前面潋滟相照应,“相宜”与好、奇相照应。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风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4、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适合” 2分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濛:烟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唐代李白B.宋代苏轼C.唐代杜甫D.唐代刘禹锡正确答案:B2.诗人抓住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
A.春季鲜花B.夏季时雨时晴C.秋季西子D.冬季女子正确答案:B3.“水光潋滟晴方好”正确的理解是。
A.水波收敛了灿烂的阳光,非常好。
B.水波光闪动的样子与晴空呼应,刚刚好。
C.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正确答案:C4.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A.水光潋滟晴方好B.山色空蒙雨亦奇C.欲把西湖比西子D.淡妆浓抹总相宜正确答案:B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诗之《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练习附答案
古诗之《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练习附答案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宋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练习1.默写题。
(1)( ),山色空蒙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 )。
(3)既写了西湖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晴雨时的不同景色的诗句是( )。
2.选出错误的一项()A、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乐观的心态。
B、从诗的一、二句看,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C、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D、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诗的这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3.说说你对此诗第一、二句的赏析。
练习答案1.默写题。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A“乐观的心态”改为“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3.“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2022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练习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2022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练习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本店铺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练习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此诗中“方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与诗歌中“___________”形成对应。
【答案】正显得美亦奇
【解析】考查对诗句词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方好:正显得美。
“方好”与“亦奇”对应。
3.下列诗句中与此首诗歌的内容、情感最为一致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答案】C【解析】此诗写的是西湖的湖光、山色,且描写的是
春景,ABD不是写西湖春天景色的诗,C.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与此诗内容、情感一致。
都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及答案参考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及答案参考【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题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诗题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诗言物,酒载情。
历史上,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诗人文士很多,苏轼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突出的一个。
苏轼的许多名篇,都是酒后之作。
诗人对景而饮,秀色可饮,景增酒趣,酒扬诗魂。
诗韵《饮湖上初晴后雨》,押上平四支韵,二四句入韵。
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这里变通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了,这叫“拗救”。
即因本应用仄声的第六字用了平声,故把本应用平声的第五字改用成仄声。
也可以看做按通常为“二二二一”的节奏变通为“二二一二”的节奏。
即像音乐里的切分音一样,把第三个节奏点前移,节奏变通为“欲把/西湖/比/西子”。
整句节奏点的平仄规律仍为“仄平仄仄”。
炼字⑴“潋滟”形容波光荡漾的样子;“空蒙”形容烟雨迷蒙的样子。
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当中都是属于连绵词当中的叠韵词,两个词的韵是一样的,这种叠韵词不可以拆开来理解。
往往用在诗歌里面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上面的美感。
⑵“西子”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足见功力。
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及答案参考精选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适宜,十分自然。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荣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衬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假设有假设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饮湖上初晴后雨》
(含题目和答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七律诗。
诗中,___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描绘西湖
在晴雨交替中的美丽景色。
他把西湖比作西子,认为西湖和西子一样,无论淡妆浓抹都相得益彰。
这首诗表达了___对西湖
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此诗中把西湖比作西子,两者的相似之处是“相得益彰”。
(2分)
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此诗描写的是西湖
晴雨交替中的美景,而非夏季时的特征。
(2分)
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七律诗,描绘了西湖美景。
他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描绘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色。
他将西湖比作西子,认为无论淡妆浓抹都相得益彰。
这首诗表达了___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7.“总相宜”中的“宜”意思是“相得益彰”。
(2分)
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诗中并未明确表达出归隐之意。
(2分)
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美景。
他用“水光潋滟”来形容湖水在晴天下的美丽,用“山色空蒙”来形容雨天中山色的神秘。
他将西湖比作西子,认为无论淡妆浓抹都相得益彰。
这首诗表达了___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淡妆”和“浓抹”指的是西湖的妆容和装饰。
(2分)
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此诗并非婉约派诗歌。
(2分)
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美景。
他用“水光潋滟”来形容湖水在晴天下的美丽,用“山色空蒙”来形容雨天中山色的神秘。
他将西湖比作西子,认为无论淡妆浓抹都相得益彰。
这首诗表达了___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潋滟”指的是湖水在晴天下的波光粼粼。
(2分)
8.诗中表达的情感是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分)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___
___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诗中把西湖比作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湖水和西子的
美丽。
(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作者在这首诗中并没有
真的把西湖和西子进行比较,而是用西子的美丽来形容西湖的美丽。
(2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___是两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
其中,饮湖上初晴后雨运用了对仗手法,描述了湖水的光泽和山色的神秘之美。
而___则描绘了春天的湖光山色,早春的莺鸟和燕
子,以及湖东的绿杨和白沙堤。
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一句描写了湖水的光泽和山色的神秘之美。
而“淡妆浓抹总相宜”则表现了西湖在晴雨之中不同的神韵。
___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一句则描绘了湖水初平的景象。
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于七言律诗,但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总之,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其中,“西子”指的是春秋时期越___女西施,诗人此喻盛赞西湖之美。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