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有效焦距 f数 物高之间的计算公式

有效焦距 f数 物高之间的计算公式

有效焦距 f数物高之间的计算公式有效焦距(f数)是摄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物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来表示。

本文将介绍有效焦距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摄影中的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有效焦距。

在摄影中,焦距是指镜头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

有效焦距指的是镜头的实际焦距与成像面尺寸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焦距是指35毫米胶片的焦距,而在数字相机中,焦距通常以35毫米等效焦距来表示。

计算有效焦距的公式如下:有效焦距 = 实际焦距× (成像面尺寸÷ 35毫米)其中,实际焦距是指镜头的物理焦距,成像面尺寸是指相机的传感器尺寸。

这个公式表明,有效焦距是实际焦距与成像面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那么,为什么需要计算有效焦距呢?这是因为不同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不同,而相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的传感器上所呈现的视角也不同。

例如,50毫米焦距的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呈现的是标准视角,而在APS-C画幅相机上则呈现的是中等长焦视角。

通过计算有效焦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相机的视角差异,并在选择镜头时进行比较。

有效焦距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摄影过程中进行焦距转换。

例如,当我们使用一个28毫米焦距的镜头拍摄远景时,如果想要得到与50毫米焦距相似的视角,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有效焦距来确定在28毫米镜头上需要调整的焦距值。

除了以上的应用,在摄影中,有效焦距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焦距的概念。

不同焦距的镜头所呈现的视角差异非常大,通过计算有效焦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焦距下的视角变化,从而选择合适的镜头来拍摄不同主题的照片。

在实际的摄影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相机的参数或者镜头的规格来计算有效焦距。

对于已知相机传感器尺寸和焦距的情况,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已知相机的等效焦距和传感器尺寸的情况,可以通过反推来计算镜头的实际焦距。

有效焦距是摄影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可以与物高之间建立起准确的关系。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焦距计算公式:f=v× D/V---(1) f=h× D/H---(2)f: 镜头的焦距长度V: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H: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D: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格式V(纵向)H(横向)1英寸 9.6mm 12.8mm2/3英寸 6.6mm 8.8mm1/2英寸 4.8mm 6.4mm1/3英寸 3.6mm 4.8mm1/4英寸 2.7mm 3.6mm举例说明:a) 垂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v=4.8mm景物垂向尺寸 V=330mm(33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1)f=4.8×2500/ 330= ≒36mmb) 横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h=6.4mm景物横向尺寸 H=440mm(44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2)f=6.4×2500/ 440=≒36mm镜头用语说明1.视角和视野θ: 视角(A)视角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 摄象机画面尺寸θ=2tan-1h/2f f: 焦点距离(B)视野的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视野H=Hl/f L: 物距2. F值(口径比)镜头的亮度可通过镜头的口径和焦距计算出来。

口径越大,焦距越短F值越小,因此可知镜头的亮度越好。

F值(F-Number)=f/A f=焦距(focal length) A=物径的有效径(aperture)3. 摄象机画面尺寸(1)摄象机的画面尺寸比为 1': 0.69:0.5:0.38(2)使用同一镜头时,视角根据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而变化,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越小,视角越窄。

(3)当1/2'的镜头用在1/3'摄象机上时,显示的效果和用1/3'镜头相似。

【安防百科】如何计算镜头焦距

【安防百科】如何计算镜头焦距

【安防百科】如何计算镜头焦距视⾓ 视⾓是指⼈类、动物或者镜头所能涉及、拍摄、看到的⾓度。

焦距 从镜头之镜⽚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点之间的距离。

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视场的⼤⼩是以镜头⾄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f=hL/hf: 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镜头的距离 h:图象⾼度(被摄物体在ccd靶⾯上成像⾼度)视场(摄取场景)⾼度 H:被摄物体的⾼度ccd靶⾯规格尺⼨: ccd靶⾯规格尺⼨: 单位mm 规格 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宽度和⾼度与电视接收机画⾯宽度和⾼度⼀样,其⽐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时,f变⼩,当H或W不变,L增⼤时,f增⼤。

例题: ⽤1/3”CCD的摄像机查看⼀个10⽶远的30cm宽的车牌(要求车牌显⽰占监视器画⾯宽度的1/2即可),需要配多⼤焦距的镜头? 由公式:F=wD/W=hD/H 所以:F=4.8mm×10×1000×1/2/300M=80mm 2、视场⾓的计算如果知道了⽔平或垂直视场⾓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度。

焦距f 越和长,视场⾓越⼩,监视的⽬标也就⼩。

⼆、图解法 如前所⽰,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1/3'、1/2'、2/3'或1'。

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焦距的测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焦距公式法:根据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透
镜焦距,v为物距,u为像距。

测量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和
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并代入公式计算焦距。

2. 平面镜法:将光线垂直入射于透镜上,透过透镜后会形成一条射线,用平面镜反射这条射线,使其再次经过透镜,将平面镜向透镜移动,当成像发生最大偏移时,此时的像距就是透镜的焦距。

3. 物齐截法:从透镜前方不同距离处,依次放置两个小物体,当两个物体的像恰好重合时,离透镜最近的物体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4. 背景法:在透镜前放置一条标尺,调整透镜距离标尺的距离,使标尺上某一值的数字清晰可见,调整透镜的位置,使背景清晰,此时透镜到标尺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在测量时都应考虑到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入射角度等因素,尽可能减小误差。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
F值(F-Number)=f/Af=焦距(focallength)A=物径的有效径(aperture)
3.摄象机画面尺寸
(1)摄象机的画面尺寸比为1':
0.69:
0.5:
0.38
(2)使用同一镜头时,视角根据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而变化,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越小,视角越窄。
(3)当的镜头用在摄象机上时,显示的效果和用镜头相似。
3.6mm举例说明:
a)垂向尺寸时:
英寸摄象机v=
4.8mm
景物垂向尺寸V=330mm(33cm)
镜头至景物距离D=2500mm(250cm)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
(1)
b)横向尺寸时:
英寸摄象机h=
6.4mm
景物横向尺寸H=440mm(44cm)
镜头至景物距离D=2500mm(250cm)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
f=v× D/V---
(1) f=h× D/H---
(2)
f:
镜头的焦距xx
V:
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
H:
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
D:
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格式V(纵向)H(横向)1英寸
9.6mm
12.8mm英寸
6.6mm
8.8mm英寸
4.8mm
6.4mm英寸
3.6mm
4.8mm英寸
2.7mm
4.凸缘背部与后焦距
(A)凸缘背部
从镜头安装的基本面到焦点面的距离
C接口(“C”Mount):
17.526mm CS接口(“CS”Mount):
12.5mm(B)后焦距
从镜头中心到焦点面的距离
(C)机械后焦距
从镜头主体的最后部到焦点面的距离,是判断镜头最后部是否接触到摄象机内部相吻合的标准。

望远镜焦距计算

望远镜焦距计算

望远镜焦距计算望远镜是用来观测远处星空的一种仪器,其中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过聚集光线来放大物体,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

而在望远镜的构造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凸透镜或凹镜,可以将散乱的光线聚焦在一点,从而放大目标物体。

而在望远镜的使用中,最为关键的是焦距的计算。

什么是焦距?焦距是指在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镜后的聚焦距离,也就是焦点与透镜中心点的距离,常常用“f”来表示。

焦距的实际大小,与透镜和光线的折射有关。

凸透镜和凹镜的焦距可以通过几何公式来精确计算。

几何公式:1. 对于凸透镜,其焦距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的: 1/f = (n - 1) x (1/R1 - 1/R2) 其中,n表示光线所通过的介质的折射率(通常为1),R1和R2分别是透镜的两个曲率半径,正为凸透镜,负为凹透镜。

2. 对于凹镜,其焦距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的: 1/f = (n - 1) x (1/R1 + 1/R2) 其中,n表示光线所通过的介质的折射率(通常为1),R1和R2分别是镜面的两个曲率半径,负为凸面镜,正为凹面镜。

以上公式是通过光学定律推导出来的,是计算焦距的精确方法,这些公式在设计望远镜或者其他光学设备时非常有用。

为什么需要计算焦距?焦距的计算是望远镜设计的关键,因为不同的望远镜需要具有不同的焦距,才能达到最佳的放大效果。

如果焦距太短,望远镜就需要很大的瞳孔直径才能放大物体,这就意味着镜头的成本和制造难度都会增加,同时也会增加观察对象受到支架摆动和气流等因素干扰的可能性。

而如果焦距太长,则会对观测稳定性和清晰度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计算焦距?在望远镜的设计和制造中,我们一般会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计算出最优的焦距。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种参数,包括光学系统的结构,曲率半径,折射率等等。

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用来优化望远镜的设计,保证最佳放大效果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在实际使用望远镜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校准仪器来确定望远镜的焦距。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f=v× D/V---1 f=h× D/H---2f: 镜头的焦距长度V: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H: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D: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格式 V纵向 H横向1英寸 9.6mm 12.8mm2/3英寸 6.6mm 8.8mm1/2英寸 4.8mm 6.4mm1/3英寸 3.6mm 4.8mm1/4英寸 2.7mm 3.6mm举例说明:a 垂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v=4.8mm景物垂向尺寸 V=330mm33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1f=4.8×2500/ 330= ≒36mmb 横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h=6.4mm景物横向尺寸 H=440mm44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2f=6.4×2500/ 440=≒36mm镜头用语说明1.视角和视野θ: 视角A视角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 摄象机画面尺寸θ=2tan-1h/2f f: 焦点距离B视野的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视野H=Hl/f L: 物距2. F值口径比镜头的亮度可通过镜头的口径和焦距计算出来..口径越大;焦距越短F值越小;因此可知镜头的亮度越好..F值F-Number=f/A f=焦距focal length A=物径的有效径aperture3. 摄象机画面尺寸1摄象机的画面尺寸比为 1': 0.69:0.5:0.382使用同一镜头时;视角根据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而变化;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越小;视角越窄..3当1/2'的镜头用在1/3'摄象机上时;显示的效果和用1/3'镜头相似..4. 凸缘背部与后焦距A凸缘背部从镜头安装的基本面到焦点面的距离C接口“C”Mount:17.526mm CS接口“CS”Mount:12.5mmB后焦距从镜头中心到焦点面的距离C机械后焦距从镜头主体的最后部到焦点面的距离;是判断镜头最后部是否接触到摄象机内部相吻合的标准..。

焦距的计算

焦距的计算

焦距的计算
焦距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相机捕捉的场景范围和放大倍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焦距计算公式:
$F=wD/W$
其中,$F$表示焦距,$w$表示图像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宽度),$D$表示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W$表示被摄物体宽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相机的CCD靶面规格尺寸、图像的宽度和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等参数来计算焦距。

如果相机的CCD靶面规格尺寸已知,则可以根据公式直接计算出焦距。

另外,在计算焦距时,还需要考虑相机的视场角。

视场角是指相机能够拍摄的场景范围,它与焦距和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有关。

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则可以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镜头的光学焦距计算公式

镜头的光学焦距计算公式

镜头的光学焦距计算公式在摄影领域,光学焦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镜头的成像效果和拍摄距离。

光学焦距的计算公式是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本文将介绍镜头的光学焦距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光学焦距是指镜头将平行光线聚焦到感光元件上所需的距离。

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光学焦距越大,镜头的放大倍数就越高,拍摄的景深也就越浅。

光学焦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f = \frac{D}{N} \]其中,f代表光学焦距,D代表镜头的口径,N代表光圈值。

在这个公式中,光学焦距与镜头口径成反比,与光圈值成正比。

这意味着,当光圈值增大时,光学焦距也会增大,从而提高镜头的放大倍数。

镜头的口径是指镜头前镜片的直径,通常以毫米(mm)来表示。

光圈值是指镜头的光圈大小,通常以F值来表示,如F2.8、F4.0等。

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光学焦距计算公式来计算镜头的实际焦距。

例如,一款镜头的口径为50mm,光圈值为F2.8,那么它的光学焦距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f = \frac{50}{2.8} \approx 17.86mm \]这意味着,这款镜头的实际焦距约为17.86mm,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放大效果。

除了计算镜头的实际焦距外,光学焦距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镜头的成像效果和拍摄距离。

一般来说,光学焦距越长,镜头的放大倍数越高,拍摄的距离也就越远。

而光学焦距越短,拍摄的距离也就越近。

因此,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根据镜头的光学焦距来选择合适的拍摄距离,以获得理想的成像效果。

此外,光学焦距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镜头的景深范围。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通常用F值来表示。

根据光学焦距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景深与光学焦距、光圈值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地调整光学焦距和光圈值,我们可以控制景深范围,从而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总之,光学焦距计算公式是摄影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镜头的实际焦距、成像效果和拍摄距离,从而提高摄影技术。

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

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

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
初二的焦距计算是一种很重要的知识,它是构建一个图像的基础。

因此,了解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知识。

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是通过三个参数,即焦距f、物距p和图象距q来确定的。

其中,物距p是光源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图象距q是物体和图像之间的距离,焦距f是物体和图象之间的距离。

根据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1/f=1/p+1/q,可以得出结论:当物距p和图象距q已知时,可以计算出焦距f;当焦距f和物距p已知时,可以计算出图象距q;当焦距f和图象距q已知时,可以计算出物距p。

此外,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即当焦距f等于物距p时,图象距q也等于焦距f。

这个特殊情况往往出现在镜头拍摄时,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

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合适的焦距,从而得到清晰的图像,而不会出现模糊的现象。

因此,学习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焦距于屈光力的计算公式

焦距于屈光力的计算公式

焦距于屈光力的计算公式焦距与屈光力的计算公式。

焦距与屈光力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透镜和光学仪器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焦距是指透镜或镜片将平行光聚焦到焦点的距离,而屈光力是透镜或镜片对光线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焦距与屈光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光学设计和眼镜配制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焦距的计算公式。

对于凸透镜或凸镜片,焦距f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1/f = (n-1) (1/R1 1/R2)。

其中,n是透镜或镜片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是透镜或镜片的两个曲率半径。

对于凹透镜或凹镜片,焦距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公式相同,只是R1和R2的符号相反。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焦距与透镜或镜片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有关。

当折射率越大、曲率半径越小时,焦距就越小,透镜或镜片对光线的聚焦能力就越强。

这也是为什么高度近视的人需要厚厚的凹透镜来矫正视力的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屈光力的计算公式。

屈光力D是焦距f的倒数,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D = 1/f。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屈光力与焦距成反比。

焦距越小,屈光力就越大,透镜或镜片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就越强。

屈光力的单位是“度”(diopter),它表示透镜或镜片对光线的折射能力。

正值表示凸透镜或凸镜片,负值表示凹透镜或凹镜片。

在眼镜配制中,眼镜的度数就是根据屈光力的计算公式来确定的。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屈光度数为-3.00D,那么他需要配戴-3.00D的凹透镜来矫正视力。

这也说明了屈光力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着眼镜的配制和视力矫正效果。

除了在眼镜配制中的应用,焦距与屈光力的计算公式还在光学设计和光学仪器的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焦距和屈光力,设计师可以确定透镜或镜片的形状、材料和尺寸,从而实现特定的光学效果。

这对于望远镜、显微镜、相机镜头等光学仪器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焦距与屈光力的计算公式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公式,它们在透镜和镜片的设计、眼镜配制和光学仪器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焦距f的标准表达式

焦距f的标准表达式

焦距f的标准表达式焦距(Focal Length)是指透镜或镜头对平行光线的准直能力和成像效果的度量。

在光学中,焦距通常用f来表示,是一个与透镜或镜头的特性相关的物理量。

对于理想薄透镜或理想薄镜头来说,焦距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根据光学几何原理,理想薄透镜的焦点位于透镜两侧,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焦距f。

在实际应用中,焦距的单位通常是毫米(mm)。

在以光学轴为参考系的情况下,理想薄透镜的焦距有以下几种标准表达式:1.球面折射公式:球面折射公式是描述透镜成像的基本公式之一、对于一束光线从一边垂直入射到经过透镜折射后的焦点位置,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1/f=(n-1)*(1/R1-1/R2)其中,f为焦距,n为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为透镜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

2.透镜公式:透镜公式是由球面折射公式导出的焦距表达式。

对于以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为已知量的情况下,透镜公式可以表示为:1/f=1/v-1/u3.薄透镜公式:薄透镜公式是用于在光线近似通过一个薄透镜的情况下计算焦距的公式。

对于物距u、像距v和焦距f的情况下,薄透镜公式可以表示为:1/f=(n-1)*(1/R1-1/R2)=1/v-1/u其中,n为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为透镜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

4.光线追迹法:光线追迹法是一种几何方法,通过追踪光线的路径来确定透镜的成像性质。

对于以透镜中心为圆心的一束平行光线入射到透镜上,并通过透镜焦点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以下几何关系确定焦距:1/f=1/v-1/u=2/R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R为透镜曲率半径。

在实际应用中,焦距的确定通常需要结合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来进行。

此外,焦距还与透镜或镜头的形状、折射率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上述的标准表达式仅适用于一些理想化的情况下。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焦距的数值。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f=v× D/V---(1) f=h× D/H---(2)f: 镜头的焦距长度V: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H: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v:CCD垂向尺寸h:CCD横向尺寸D: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格式 V(纵向) H(横向)1英寸 9.6mm 12.8mm 2/3英寸 6.6mm 8.8mm 1/2英寸 4.8mm 6.4mm 1/3英寸 3.6mm 4.8mm 1/4英寸 2.7mm 3.6mm举例说明:a) 垂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v=4.8mm景物垂向尺寸 V=330mm(33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1)f=4.8×2500/ 330= ≒36mmb) 横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h=6.4mm景物横向尺寸 H=440mm(44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2)f=6.4×2500/ 440=≒36mm镜头用语说明1.视角和视野θ: 视角(A)视角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 摄象机画面尺寸θ=2tan-1h/2f f: 焦点距离(B)视野的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视野H=Hl/f L: 物距2. F值(口径比)镜头的亮度可通过镜头的口径和焦距计算出来。

口径越大,焦距越短F值越小,因此可知镜头的亮度越好。

F值(F-Number)=f/A f=焦距(focal length) A=物径的有效径(aperture)3. 摄象机画面尺寸(1)摄象机的画面尺寸比为 1': 0.69:0.5:0.38(2)使用同一镜头时,视角根据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而变化,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越小,视角越窄。

(3)当1/2'的镜头用在1/3'摄象机上时,显示的效果和用1/3'镜头相似。

4. 凸缘背部与后焦距(A)凸缘背部从镜头安装的基本面到焦点面的距离C接口(“C”Mount):17.526mm CS接口(“CS”Mount):12.5mm(B)后焦距从镜头中心到焦点面的距离(C)机械后焦距从镜头主体的最后部到焦点面的距离,是判断镜头最后部是否接触到摄象机内部相吻合的标准。

焦距的公式

焦距的公式

焦距的公式
焦距是物理光学中衡量镜头可以清晰拍摄到的最近物体与最远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
焦距=焦平面和摄像机重心的距离/景深。

其中,焦平面是一个物理性的无限远处的平面,在这个平面上的物体被拍摄的时候会变的极清晰,而景深是指,在焦平面之前和之后,小于某一缩放倍数的物体仍然能够保持清晰。

也就是说,焦距是镜头能够拍摄到清晰物体距离之间的距离比,通过改变焦距,就可以拍摄不同距离物体的清晰程度,它是衡量镜头的质量的主要指标。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焦距计算公式:f=v× D/V---(1) f=h× D/H---(2)f: 镜头的焦距长度V: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H: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D: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格式V(纵向)H(横向)1英寸 9.6mm 12.8mm2/3英寸 6.6mm 8.8mm1/2英寸 4.8mm 6.4mm1/3英寸 3.6mm 4.8mm1/4英寸 2.7mm 3.6mm举例说明:a) 垂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v=4.8mm景物垂向尺寸 V=330mm(33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1)f=4.8×2500/ 330= ≒36mmb) 横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h=6.4mm景物横向尺寸 H=440mm(44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2)f=6.4×2500/ 440=≒36mm镜头用语说明1.视角和视野θ: 视角(A)视角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 摄象机画面尺寸θ=2tan-1h/2f f: 焦点距离(B)视野的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视野H=Hl/f L: 物距2. F值(口径比)镜头的亮度可通过镜头的口径和焦距计算出来。

口径越大,焦距越短F值越小,因此可知镜头的亮度越好。

F值(F-Number)=f/A f=焦距(focal length) A=物径的有效径(aperture)3. 摄象机画面尺寸(1)摄象机的画面尺寸比为 1': 0.69:0.5:0.38(2)使用同一镜头时,视角根据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而变化,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越小,视角越窄。

(3)当1/2'的镜头用在1/3'摄象机上时,显示的效果和用1/3'镜头相似。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
透镜焦距是光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聚焦能力。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是计算透镜焦距的公式,其公式如下: f = (n-1) x (1/R1 - 1/R2)
其中,f表示透镜焦距,n表示透镜折射率,R1和R2分别表示透镜两侧的曲率半径。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的。

当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成一个点,该点就是透镜的焦点。

而透镜焦距则是距离透镜焦点最近的透镜表面到焦点的距离。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在光学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设计光学仪器、计算摄像头的焦距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透镜的成像质量,需要注重透镜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距计算公式:
f=v× D/V---(1) f=h× D/H---(2)
f: 镜头的焦距长度
V: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
H: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
D: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格式 V(纵向) H(横向)
1英寸 9.6mm 12.8mm 2/3英寸 6.6mm 8.8mm 1/2英寸 4.8mm 6.4mm 1/3英寸 3.6mm 4.8mm 1/4英寸 2.7mm 3.6mm
举例说明:
a) 垂向尺寸时:
1/2英寸摄象机v=4.8mm
景物垂向尺寸 V=330mm(33cm)
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1)
f=4.8×2500/ 330= ≒36mm
b) 横向尺寸时:
1/2英寸摄象机h=6.4mm
景物横向尺寸 H=440mm(44cm)
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
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2)
f=6.4×2500/ 440=≒36mm
镜头用语说明
1.视角和视野θ: 视角
(A)视角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 摄象机画面尺寸θ=2tan-1h/2f f: 焦点距离
(B)视野的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视野
H=Hl/f L: 物距
2. F值(口径比)
镜头的亮度可通过镜头的口径和焦距计算出来。

口径越大,焦距越短F值越小,因此可知镜头的亮度越好。

F值(F-Number)=f/A f=焦距(focal length) A=物径的有效径(aperture)
3. 摄象机画面尺寸
(1)摄象机的画面尺寸比为 1': 0.69:0.5:0.38
(2)使用同一镜头时,视角根据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而变化,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越小,视角越窄。

(3)当1/2'的镜头用在1/3'摄象机上时,显示的效果和用1/3'镜头相似。

4. 凸缘背部与后焦距
(A)凸缘背部
从镜头安装的基本面到焦点面的距离
C接口(“C”Mount):17.526mm CS接口(“CS”Mount):12.5mm
(B)后焦距
从镜头中心到焦点面的距离
(C)机械后焦距
从镜头主体的最后部到焦点面的距离,是判断镜头最后部是否接触到摄象机内部相吻合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