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PPT课件

合集下载

5《黄河颂》课件(共40张PPT)

5《黄河颂》课件(共40张PPT)
东番禹(今广州)人,1935年归国参加抗日救 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翌年任鲁迅艺术文学 院音乐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品有 《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在太行山上》 等。
朗诵诗
朗诵诗是诗歌的一种,主要为朗诵而创作的诗歌。 主要特点是节奏感强,语言流畅,音调和谐,明白易 懂,适于上口。既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常用于舞台演 出,有一定的鼓动性和感染力。适于直接向观众朗读。
读jué。
( pánɡ )膀胱 浮肿。
形近字 注意左边为“阝”,意为“用来遮挡、
阻碍的东西”。
障( zhànɡ )屏障
澜( lán )狂澜
嶂( zhànɡ )重峦叠嶂 斓( lán )斑斓
彰( zhānɡ )表彰 宛( wǎn )宛转
谰( lán )谰言 巅( diān )山巅
婉( wǎn )婉约
黄河之源
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壶口瀑布
九曲黄河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背景资料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敌部队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行军。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 作灵感,准备创作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时,作者 接受冼星海等人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 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 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pínɡ )屏障
( qū )九曲连环
屏 (bǐnɡ )屏息凝神
曲 ( qǔ )歌曲
(bīnɡ )屏营
表“戏曲、歌曲、歌谱”之意时, 读qǔ;其余情况读qū。
意为“惶(恐的qi样á子n(ɡ多)用坚于奏强章、书札)”。 ( bǎnɡ )臂膀
强 (qiǎnɡ)勉强
膀 ( pānɡ )膀肿

《黄河颂》ppt课件(20页)

《黄河颂》ppt课件(20页)

急华深河省跃
奔山谷套的的
一溅已天
任不过外
沧入悬挂
桑春崖飞
肖岁 时 万 川
草 《 卜
月 多
, 却
仞 山
, 骇
算, 把 , 浪
长 虹 饮
·
子尽 暖 犹 生 黄在 春 有 素

河 》
长 河
唤 。
惊 涛
幔 。
岸溅
。。
• 作者: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

(1913~2002.1.28 )
• 籍贯:湖北襄阳
• 职业:
• 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代表作品:
• 《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 《风雨文谈》、《光未然歌
诗选》 等集。
• 冼星海(-1945.10.),祖籍广东省,中 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 乐家”之称。
• 《黄河大合唱》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 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 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脚之平崇雄黄
下中原山狮河
掉;;峻,,
头破奔岭从像
东“腾;青一
渤 海 之 滨 。
去 , 横 穿 华 北
龙 门 ” 而 出 ,
于 晋 、 陕 之 间
横 跨 宁 夏 、 内
藏 高 原 越 过 青
头 脊 背 拱 起 、
平在的蒙、昂
原西高古甘首
,岳山的两欲
文章主旨
•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 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 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 国
课外练笔

5《黄河颂》课件(共21张PPT)

5《黄河颂》课件(共21张PPT)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掀起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潮,在 这一背景下,《黄河大合唱》在1939年初的延安诞生了,在抗战烽火中,诗人光未然、 作曲家冼星海,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时代、人民共命运,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最强 音。
毛泽东同志等观看了《黄河大合唱》演出后,大喊三声“好!好!好!”。 周恩来同志看过演出后,欣然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重点字音
山巅( diān ) 劈成( pī ) 气魄( pò ) 狂澜( lán ) 浊流(zhuó) 宛转( wǎn) 屏障( píng) 哺育( bǔ ) 澎湃(péng pài ) 九曲连环( qū) 一泻万丈(xiè )
词语释义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 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 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 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 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5 黄河颂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 学评论家。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 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 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代表作有歌词《五月 的鲜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
思路点拨:象征手法,实际上是一种借此物写彼物的写作手法。运
用象征手法写作,首先要观察事物,选取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着意观察、 感悟、立意。对所描写、展示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描写,描写要突出事 物外在的特点,但更要突出它的内在特点,以便与所立之意相符。在此 基础上把所描写的事物的象征意义,用以物喻人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 出来,赞美象征的品格、精神。

《黄河颂》 精品PPT课件(共18张)

《黄河颂》 精品PPT课件(共18张)
光未然
以笔名光未然闻 世的张光年,1913 年生于湖北光化。
抗战时期,张光年积 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所 创作的歌曲《五月的鲜花》 传唱全国,组诗《黄河大 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 成为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不朽经典,至今久唱不衰
1938年11月武汉沦 陷后,我国现代著 名诗人光未然(即 张光年)带领抗敌 演剧三队,从陕西 宜川县的壶口附近 东渡黄河
全班齐读,读出 我们的气势,读 出黄河的气势!!
黄河颂是组 诗 的第二章?
写作于什 么时期?
朗读这首诗 应该是什么 样的基调?
豪迈奔放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黄河颂(完整版)ppt课件

黄河颂(完整版)ppt课件
当代黄河的治理措施
阐述当代对黄河的治理措施,如水资源调配、水污染治理、生态 修复等,以及这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黄河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黄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黄河治理 的方向和目标。
03
黄河的文学艺术表现
古代诗词中的黄河
01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诗中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借黄河比喻人生
黄河的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
黄河流经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 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 型。
气候水文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 重,近年来通过治理和保护,生态环 境有所改善。
黄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集中,水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高。
02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的古代文明
黄河文明的起源
介绍黄河文明的起源,包括夏、 商、周等古代文明的兴起。
黄河文化的传承
阐述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 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后世文化的深 远影响。
古代黄河的治理
探讨古代黄河的治理措施,如大禹 治水等,以及这些治理措施对古代 社会的影响。
黄河的近代变迁
黄河的近代灾难
01
介绍近代黄河发生的重大灾难,如洪水、干旱等,以及这些灾
THANKS
感谢观看
黄河的生态保护措施
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
水污染治理
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严格控制工农业和城市污水排放,改善黄河水 质。
生态修复与保护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黄河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的治理策略与展望
治理策略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42张PPT)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42张PPT)
《黄河颂》
光未然
走进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 光年。现代诗人, 文学评论家。1936 年到延安,创作了 歌颂中华民族精神 的组诗《黄河大合 唱》,经冼星海谱 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 共有八个乐章。诗 中雄奇的想象与现 实的图景交织,歌 唱苦难与抗战,刻 画黄河形象,反映 中华民族英雄儿女 抗战的真实画面。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 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
黄河 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里 我们要在你的面前 献一首长诗 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 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 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 跳跃着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从纵向写黄河的流向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横向展开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俯瞰全景 纵向描写
把中原大地
横向展开
劈成南北两面。
“望”统领
读“颂黄河”部分
思考:
啊黄河 你奔流着 怒吼着
《黄河之水天上来》 替法西斯的恶魔
唱着灭亡的葬歌 你怒吼着 叫啸着
痛诉民族的灾难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歌颂时代的英雄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 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 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 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 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 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河颂》ppt课件(精品)

《黄河颂》ppt课件(精品)

黄河的壮丽景色也是绘画作品的灵感之源。
黄河在许多神话传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女 娲补天和大禹治水。
黄河的水文特点
1 泥沙丰富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给沿岸地区带来肥沃的土壤。
2 多泡区
黄河在流经平原地区形成了许多河洲和泡区,为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
3 水位变化大
黄河的水位在不同季节和年份发生剧烈变化,是治理的重要难题。
1
旅游业
2
黄河的壮丽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
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
3
展。
农业生产
黄河流域的灌溉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重要的水源,支持了众多农民的生计。
能源开发
黄河上有多个水电站,为中国的能源供 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河颂》的内容和创作背景
《黄河颂》是一首诗歌作品,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和壮丽风光。它由中国现 代作家郭沫若创作于1935年,呼唤人们对黄河的热爱和保护。 —— 郭沫若
黄河的治理与保护
水利设施
• 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库 和堤坝,用以调节水流
• 和实防施洪 黄。 河流域土地治理 和生态恢复项目,减少 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 破坏。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推动 节水措施,保护黄河流域的水 质和水量。
防洪工程
不断加强黄河的防洪工程,确 保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黄河颂》
自古以来,黄河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 文明的象征。
黄河的重要性
粮仓之河
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 产基地之一,为中国的农业 发展和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 献。
文化瑰宝
黄河以其深厚的历史和域的水资源对中国的 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黄河颂ppt课件完整版

黄河颂ppt课件完整版
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
《黄河大合唱》采用了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如合唱、独唱、轮唱 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民族化的音乐语言
《黄河大合唱》运用了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吸收了中国民间音乐的 元素,使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赏析
01
豪迈的气势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以豪迈的气势表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中华民族
从青海到甘肃,途经黄河的源头 和上游,可以欣赏到壮美的自然
风光和独特的藏族文化。
黄河中游线路
从山西到河南,途经黄土高原和中 原地区,可以领略到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民俗风情。
黄河下游线路
从山东到渤海,途经平原和海岸线 ,可以感受到海洋的壮阔和河口的 独特景观。
04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
延安时期
1939年,光未然在延安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歌词,随后冼 星海在延安进行了谱曲和首演。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音 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民族自豪 感。
《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色
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黄河大合唱》将音乐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合唱的形 式表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黄河颂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Contents
• 黄河简介 • 黄河的生态环境 • 黄河的旅游资源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黄河颂诗歌欣赏
01 黄河简介
黄河的地理位置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 经9个省份,最终注 入渤海。
黄河干流全长约 5464公里,流域总 面积约79.5万平方公 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也是世界第五长河 。
黄河在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战 略要地,许多历史事件和战争都与黄 河有关。

《黄河颂》ppt课件(共45张PPT)

《黄河颂》ppt课件(共45张PPT)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 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 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 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 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 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 作,并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 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 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根据“序曲-主体-尾声” 划分层次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尾声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朗读指导:
1、朗诵词与歌词要注意停顿。 2、“……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后面分 句注意重读,如“掀”“奔” “劈”等。 3、“啊”读时应深沉,声音稍微延长。“黄河” 读的高昂,表明在歌颂。 4、“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 的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历史贡献)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地理优势)
实 ↓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4、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 “屏障”?
黄河是 摇篮
黄河是 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 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 育了中华民族。
侧重黄河保卫了 中华民族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 万条铁的臂膀”?
(1)这是个比喻句,诗人将黄河比喻成一个 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 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 臂膀”。
(2)联系全诗来看,如此比喻,形象地体现 了黄河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魄,可以更 好地激发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

《黄河颂》ppt课件(精品)课件

《黄河颂》ppt课件(精品)课件
文明的发展。它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如文献的形成和革命的兴起,是中 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文献的形成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中心之一,其丰富 的文化遗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革命的兴起
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孕 育了许多杰出的革命领袖。
黄河的文化象征
黄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它在文学、艺术、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 达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黄河颂》ppt课件(精品) 课件
背景介绍
黄河的波澜壮阔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源于青海高原,蜿蜒东流,创造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从兰州的黄河壶口瀑布到河南的 巨鹿湖,黄河的风景如画,令人陶醉。
兰州 黄河壶口瀑布
壮丽的瀑布景观,水势汹涌,令人惊叹。
河南 巨鹿湖
湖光山色,与黄河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黄河的历史意义
生态保护
加强环境治理,确保黄河的水 质和生态系统健康。
水资源调控
科学管理黄河水资源,合理分 配,保障供水和水利发展。
综合管控
整合各方资源和权益,建立综 合管理机制,实现黄河流域的 和谐发展。
总结与结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辉煌。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黄河, 让它永远流淌,为人类带来希望。
1
文学
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黄河的身影,如
艺术
2
《黄河颂》等,歌颂了黄河的伟大和雄 浑。
黄河的独特景观和文化价值,成为艺术
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3
音乐
许多音乐作品以黄河为主题,将黄河的 情感融入其中,使人心旷神怡。
黄河的保护与治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治理挑战。保护和治理黄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 灾害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黄河颂》ppt课件

《黄河颂》ppt课件

诗歌主旨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 儿女的爱国热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 坚强的精神。
分角色朗读
朗诵词:老师读 第一小节:男生读 第二小节,女生读 第三小节,男生读 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 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诗 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 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 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 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 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地理优势)

(3)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臂膀)

(精神价值)
➢ 作者是如何赞颂黄河的?歌词中反复出现的 “啊!黄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即 “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黄河养育了中华民 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 中华民族”三个层次。 (2)有利于直接抒情,直接表达了对黄河的礼赞之 情。
主体—— 望黄河
第一小节:
如“望、奔、掀、结、奔、劈 ”等动词,要读出黄河气势。 如“奔”字读出黄河一往无前 、无坚不摧的气势。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层次并概括大意。
序曲 (朗诵词)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


主体
望黄河

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序曲—— (朗诵词)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
啊,朋友!
朗诵指导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2024版《黄河颂》PPT优秀课件

2024版《黄河颂》PPT优秀课件

诗歌中描绘的黄河形象与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
黄河形象
比喻
01
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黄河比作“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拟人
02
诗歌中将黄河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特质和情感,如“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等语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黄河的雄伟气势和生命力。
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01
02
03
04
下一讲预告及预备工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主要成就有: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其中《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次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黄河”的形象,在人们的心里,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大河,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
《黄河颂》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无忌惮地践踏着中国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排比
03
诗歌中多处运用排比手法,如“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你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等语句,通过重复和强调突出了黄河的伟大和坚强。
艺术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03
CHAPTER
诗歌朗诵技巧指导
了解诗歌背景
《黄河颂》是一首表达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歌,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情感。
践行民族精神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让他们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

《黄河颂》ppt课件(精品)

《黄河颂》ppt课件(精品)
总结词
技巧娴熟、准确无误
详细描述
演奏《黄河颂》需要具备娴熟的技巧和准确无误的表现能 力。在演奏过程中,要准确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的 节奏、旋律,同时要注意音乐的整体性和流畅性,以保证 音乐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黄河颂》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总结词
具有时代意义、民族精神
详细描述
《黄河颂》是一首具有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的歌曲,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 豪感和自信心。这首歌曲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 典之作,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颂》的艺术表现手法
04
和技巧分析
《黄河颂》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总结词
高亢激昂、气势磅礴
详细描述
《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歌曲,要求演唱者具 备高亢激昂的嗓音和强烈的表现力。在演唱过程中,要充 分展现出对黄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民 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结词
情感饱满、真挚动人
推动音乐创新发展
《黄河颂》在保留传统元 素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 音乐创作手法,有助于推 动音乐创新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和欣赏《黄河颂 》,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 同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 信心。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黄河颂》的讲解, 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历 史背景和红色文化,传承 红色基因。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黄河颂》的合唱形式能 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 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黄河颂》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黄河颂》作为中国近现 代音乐的经典之作,能够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黄河颂》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总结词

《黄河颂》ppt课件(35页)

《黄河颂》ppt课件(35页)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 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首先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 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 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 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 膀”。 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如此巨人,“一泻万 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 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黄河颂
光未然
对黄河你了解多少呢?
欣赏 黄河
认识 黄河
黄河风情
巴颜喀拉山 约古宗列曲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公伯峡
壶口瀑布
走近作者:
•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1927年参加革命, 1935随 行军战士到了黄河边,那 翻腾的黄河让他再也无法 消释心中的情感,国难、 屈辱、不屈种种感情齐涌 心头,他的激情像黄河之 水奔腾而出,于是一组长 诗《黄河大合唱》问世了。
有关黄河的俗语
•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3.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 4.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 6.九曲黄河十八湾
课下延伸: 1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体会 其中的民族精神。 2搜集黄河诗句,俗语。
词的作曲者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 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 作了《救国军歌》、《游击 军歌》、《茫茫的西伯利 亚》、《在太行山上》等各 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 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 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 乐家”的光荣称号。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保卫黄河》 《黄河怨》 《怒吼吧!黄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整体感知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③“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 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 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 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结 ”“奔”“劈”的重读,且这四 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出黄河 的气势。
从昆仑山下 横向描写黄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 奔向黄海之边 河的流向
浊流宛转,
俯瞰全景式
结成九曲连环 的总写
把中原大地 纵向展开到黄 劈成南北两面 河流域的两岸
远近结合,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雄浑开阔、气势磅礴、 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坚不可摧的黄河立体画卷。
精读细研
5.作者是如何赞颂黄河的?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预习检查 读一读
pà i
澎湃
wǎn
宛转
diān
山巅
zhuó
浊流

臂膀

劈成
bǎng
榜样
dà ng
浩浩荡荡
预习检查 读一读
lá n
狂澜
píng
屏障


哺乳 气魄
预习检查 多音字
qiǎng 勉强 强 qiá ng 强迫
jià ng 倔强
píng 屏风 屏
bǐng 屏除
预习检查 形近字
哺 bǔ 哺育 捕 bǔ 捕捉
知识备查
黄河之源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知识备查
壶口瀑布
九曲黄河
知识备查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敌部队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岸边行 军。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 感,准备创作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时,作者接受冼 星海等人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者的创作 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 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知识备查
相关人物介绍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近现代著名 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 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 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 我国革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赢 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知识备查
作品介绍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知识备查
关于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 大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5500千米。从高 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 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 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 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 度79米。
泄 xiè 水泄不通 泻 xiè 一泻万丈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 喂养。 【九曲连环】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阔浩大,也形容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整体感知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⑤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 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提示: ①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
以示区别。 ②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气势。
整体感知
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整体感知
2.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
“颂”
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精读细研
1.再读课文,这篇文章分为哪几部分?哪一部分是主体?
课文可分为朗诵词与歌词两个 部分;歌词部分是课文的主体。
精读细研
2.齐读朗诵词,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黄河精神。这部 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
5黄河颂
学习目标
1.熟记“浊”“巅”等字的读音;熟记“狂澜”“屏障”等词语 的字形。 2.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重点) 3.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爱 国主义情操。(难点)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光未然(1913—2002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原名张光年。 他作的歌词《五月的鲜花》,广为传唱。其组诗 《黄河大合唱》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经冼星海谱 曲后风行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 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作用: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歌词。
精读细研
3.大声朗读歌词部分,作者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的,而是在“ 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 是哪个字?
望黄河滚滚
精读细研
4.诗人“望”黄河的视角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惊涛澎湃,
整体感知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④三个“啊”要读得深 沉,声音稍稍延长,“黄 河”要读得高昂,表明歌 颂的情感。
《黄河船夫曲》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 《保卫黄河》
《黄河颂》 《黄河对口曲》诵诗
朗诵诗是诗歌的一种,主要为朗诵而创作的诗歌。 主要特点是节奏感强,语言流畅,音调和谐,明白易懂, 适于上口。既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常用于舞台演出,有 一定的鼓动性和感染力。适于直接向观众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