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指南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指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类非常罕见的肿瘤,占据所有胰腺肿瘤的1%-2%。
它是一种不良病变,即使在早期也可能出现代谢紊乱症状。
不过, PNETs 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恶性的,而是属于肿瘤中发生几率较低的一类较好预后的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生长得较缓慢,因此症状不明显,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
治疗指南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 PNETs 的首选方法,这也是唯一能治愈的治疗方法。
对于小于2cm的肿瘤可以采用胰岛素切除术,截瘤口距离肿瘤边缘0.5~1cm;对于2-5cm的肿瘤,可以采用脾脏保留胰腺切除,或者经胃镜胰岛切除术;如果肿瘤大于5cm,伴有淋巴结转移,推荐进行全胰切除,或全胰切除+淋巴结清扫。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PNETs治疗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PNETs的药物有Streptozocin(STZ)、5-氟尿嘧啶、顺铂和伊立替康等。
各种药物在不同的患者中的疗效有所不同,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PNETs治疗中的可选项,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适宜。
放疗的适应症主要是不能进行手术或者为了减轻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的患者。
放疗主要包括传统的放疗和内照射治疗,其中内照射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的影响仍处于评估阶段。
4.靶向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靶向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是利用药物对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抑制或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针对PNETs 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有Everolimus和Sunitinib。
这些药物的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定制化治疗。
虽然 PNETs 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但它仍然是一种需要引起关注的疾病。
手术切除是治疗 PNETs 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则是辅助治疗或者在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引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是一类由胰腺内分泌细胞起源的肿瘤。
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方法与普通胰腺癌有很大差异。
为了规范化PNETs的诊疗过程,中国胰腺学会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的专家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指南。
该指南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诊断、分型、治疗、监测和临床跟踪等方面的全面指导。
1.诊断1.1病史及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其他疾病。
1.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PET-CT等。
以CT为首选,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协助明确病灶位置、大小和有无远处转移。
1.3组织学检查:术前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类型确定PNETs的分级和分期。
2.分型2.1 WHO分类:按照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分类标准,将PNETs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
2.2 NETs分级:使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系统”(Chinese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Grading System, CNgS)对PNETs进行分级。
根据病灶的组织学评分和增殖指数,分为G1、G2和G33.治疗3.1外科手术:3.1.1可切除PNETs:对于可切除的PNETs,外科手术是治疗的首选。
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
3.1.2不可切除PNETs:对于不可切除的PNETs,可以考虑姑息手术、胰腺癌栓塞、不同形式的射频或微波治疗等。
3.2药物治疗:3.2.1临床期激素治疗:对于功能性PNETs,如胰岛素瘤和胰高血糖素瘤,激素治疗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病情。
3.2.2 非功能性PNETs的靶向药物治疗:根据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治疗,如Everolimus、Sunitinib等。
4.术后治疗4.1功能性PNETs:根据术前进展和手术边界情况决定术后的激素治疗。
第五版乳腺WHO神经内分泌肿瘤篇

第五版乳腺WHO神经内分泌肿瘤篇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在第五版乳腺WHO神经内分泌肿瘤篇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本文将就该篇章内容进行解读,着重讨论其分类、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建议等方面。
一、分类第五版乳腺WHO神经内分泌肿瘤篇对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将其分为五个亚型,包括小管状乳头状内分泌肿瘤、壮观恶性乳头状瘤、纯性黏液肿瘤、囊性胶样内分泌肿瘤和微小囊腺瘤。
二、病理特征各亚型乳腺内分泌肿瘤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
小管状乳头状内分泌肿瘤通常为良性肿瘤,与原发性乳腺癌不同,其病理学特征是肿瘤细胞在合适的病例中才出现。
壮观恶性乳头状瘤则往往具有明显的良性病理学特征,如有明显的乳头状增生以及高度内分泌活性。
纯性黏液肿瘤主要由纯黏液类型的肿瘤细胞组成,其在乳腺组织细胞学分析中没有多大应用。
囊性胶样内分泌肿瘤则以伴有卫星伴行的胶样内分泌乳头状增生的构建为主。
微小囊腺瘤则以乳头状增生和简单囊腺瘤的肿瘤构建为特征。
三、临床表现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临床上的表现各异,具体情况取决于其亚型和肿瘤大小。
通常,乳腺内分泌肿瘤的早期症状包括无痛性肿块以及自觉触及的乳头状增生。
这些症状在肿瘤进一步生长发展后可能会引起疼痛、乳汁分泌异常等不适症状。
然而,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一般的乳腺癌不同,其生长速度较慢,恶性程度较低。
因此,早期发现并诊断乳腺内分泌肿瘤对于预后和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四、治疗建议对于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据其亚型和病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恶性肿瘤,可以考虑采用手术切除或辅助放疗等综合治疗方式。
辅助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化疗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在第五版乳腺WHO神经内分泌肿瘤篇中得到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对其分类、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建议的解读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该肿瘤的特点,以便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进展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进展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这种肿瘤通常在肠道的黏膜下层或肌层中发生,而不是表层。
近年来,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医生对这种肿瘤的诊治也越来越关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侵袭性亚型和非侵袭性亚型。
侵袭性亚型是指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常常伴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而非侵袭性亚型则是指肿瘤细胞不具有显著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这些亚型的不同表现使得临床医生需要针对不同的亚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通常使用多种方法来对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进行诊断,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等),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最重要的方法。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染色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来确定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分化程度。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最常用的方法。
对于局限于肠系膜根部的小肿瘤,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局部切除或肠管横切术来切除肿瘤。
然而,对于具有进展性疾病的患者(如肛门以下浸润、远处转移等),手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放疗是治疗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另一种选择。
传统的放疗方式是使用高能射线治疗肿瘤部位,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减少症状,但对侵袭性亚型的治疗效果差。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靶向放疗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的不同信号通路进行有效的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减少副作用。
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重要手段。
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包括长效剂型的索拉非尼、利妥昔单抗和Everolimus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其中,索拉非尼主要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肿瘤的效果。
神经内分泌肿瘤概述和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概述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s, NENs) 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器官,其次为肺。
NENs包括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tumours,NETs)以及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carcinomas,NECs)。
该指南主要关注点为散发性小肠NENs (smallintestinal NENs, SI-NENs) 和胰腺NENs (pancreaticNENs, Pan-NENs)的诊治,因为这是晚期胃肠胰(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中最常见的类型, 而其他胃肠道来源的NENs处理均应遵循同样的原则。
肿瘤的增殖活性、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receptor , SSTR) 的表达水平、肿瘤的生长速度以及肿瘤负荷均为临床治疗决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诊断与病理/分子生物学2020版指南采用了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GEP-NENs的分类标准(表1)。
病理诊断报告中需要包括形态学、肿瘤分级、嗜铬蛋白A (CgA)和突触素(Syn) 等免疫组化染色。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行SSTR或肽类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血清素等) 的特异性染色。
分期和风险评估TNM(tumour, node and metastasis) 分期和肿瘤分级是两项主要的独立预后因素,应持续进行评估。
CT及MRI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而对于CT或MRI均无法明确的肝脏病灶,超声造影有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
内镜超声是目前诊断Pan-NETs的最佳成像方法,且可进行胰腺病灶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SSTR功能显像是NENs重要的检查手段。
68Ga、64Cu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analogues,SSA) PET-CT可以分辨出绝大多数的NET病灶,并可用于疾病分期、术前影像学评估和疾病再分期。
神经内分泌癌化疗方案

神经内分泌癌化疗方案在临床上,神经内分泌癌(NENs)是一类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罕见恶性肿瘤。
与许多其他类型的癌症不同,NENs的病理特点和治疗要求与其他类型的癌症不同。
在NENs的治疗中,化疗方案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NENs的化疗方案是根据病理类型、肿瘤分级、肿瘤分期和患者的整体状况综合考虑而定的。
根据临床研究和经验,对NENs进行治疗时,通常会采用单药或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
这些药物包括类似顺铂(Platinum analogues)、卡培他滨(Capecitabine)、依西美坦(Everolimus)等。
这些药物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
首先,类似顺铂是一种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NENs治疗的化疗药物。
类似顺铂主要通过干扰DNA合成和修复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然而,尽管类似顺铂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对这种药物有良好的反应。
因此,在使用类似顺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剂量和疗程。
卡培他滨是另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D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卡培他滨与类似顺铂相比,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因此有更少的副作用。
在治疗NENs的过程中,卡培他滨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例如,与氟尿嘧啶(Fluoropyrimidine)联合使用可以改善生存率和疾病控制率。
除了化疗药物,依西美坦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NENs的药物。
依西美坦是一种mT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来治疗肿瘤。
依西美坦在治疗进展性和转移性NENs方面已经被证实是有效的。
尽管如此,依西美坦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NENs患者,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需要谨慎选择患者。
在选择化疗方案时,还需要考虑NENs的分级和分期。
根据组织学特点和细胞学特征,NENs通常被分为低分化和高分化两种类型。
对于高分化NENs,即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G1和G2级),化疗通常是首选治疗手段。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诊疗知识】神经内分泌肿瘤一、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细胞遍布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可以产生和分泌常见的激素。
最常见的肿瘤发生部位为消化系统和支气管-肺区域。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美国为仅次于大肠癌的第二大胃肠道肿瘤。
大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缓慢,早期难以发现,通常都是在已经发生转移之后才诊断出来,淋巴结和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有:潮红、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脂肪泻、气喘、溃疡、低血糖、风疹、糙皮病、咖啡牛奶斑等。
原发灶的完全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因未明。
多为散发,少数可见家族聚集性。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胰岛细胞、胃肠组织(来源于整个肠道的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分布在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这类肿瘤被称为甲状腺髓样癌)。
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解剖神经内分泌肿瘤镜下特点肿瘤细胞较小,呈多边形、卵圆形,胞浆中等量,核圆较深染,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无明显核仁。
细胞排列方式可呈实心巢状、结节状、菊形团状等。
核分裂像少见。
小细胞NEC镜下特点小或中等大小癌细胞,像淋巴细胞,大小约十成熟淋巴细胞的2倍,胞浆少,弥漫性或呈巢状生长。
核分裂像常见,坏死比较常见,1/4的病例混杂少量(<30%)腺癌或鳞癌成分。
典型的小细胞癌HE即可判断。
大细胞NEC镜下特点肿瘤由大细胞组成,大细胞可呈巢状、小梁状、菊团形状和栅栏状排列。
与小细胞癌相比,LCNECs细胞的胞质丰富,核空泡化明显,核仁突出,常可见到局部的坏死。
必须有两个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Syn,CD56)阳性才能诊断为LCNEC.四、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分型神经内分泌肿瘤按组培起源分类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中肠)-胃泌素瘤-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VIP瘤-生长抑素瘤-胰多肽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场肿瘤肺胃十二指肠起始部-中肠肿瘤十二指肠降段空肠回肠右半结肠-后肠肿瘤横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NCCN指南中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类分为8个类别(每类均有各自的治疗推荐)-类癌(非胰腺NEN)-胰岛细胞瘤(胰腺内分泌瘤)-原发部位不明的神经内分泌瘤-肾上腺肿瘤(包括肾上腺皮质瘤和肾上腺偶发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分化差(高分级或恶性)/小细胞肿瘤-多发性神经内分泌瘤I型(MEN1)-多发性神经内分泌瘤II型(MEN2)五、神经内分泌肿瘤按症状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大体被分为有临床症状和无临床症状2类,术语描述为有功能型和无功能型。
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分析及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分析及治疗作者:罗学宏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7年第08期一位年仅34岁的小伙子,一年前曾因腹部隐痛伴有腹泻,在某医院经B超检查,发现腹腔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自认为能吃能做没有啥,可料想不及的是,两年后突发阵发性腹痛伴血便。
来我院就诊检查,腹部CT显示腹腔多个淋巴结肿大外,肝脏亦有多个结节。
经腹腔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最后诊断为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并腹腔内及肝转移。
患者及其家属感到茫然,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还有救吗?何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是一大类肿瘤的总称。
广泛分布于人体,不仅存在于一些内分泌器官或组织中,还散在分布于支气管和肺、胃肠道、胰腺的外分泌(导管)系统、胆管和肝脏等,即所谓“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
以胃、肠、胰为常见,约占所有这类肿瘤的2/3。
此病虽然不像胃癌、肝癌那么多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1%。
但也并不像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罕见。
近年来随着中国病理诊断共识的建立,病理诊断水平大大提高,被确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是否具有激素分泌功能和有无激素引起的临床症状,将神经内分泌瘤分为非功能性(约占80%)和功能性(约占20%)两大类。
非功能性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或肿瘤局部占位症状,如进行性吞咽困难、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黄疸或黑便等;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表现为肿瘤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激素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如皮肤潮红、出汗、哮喘、腹泻、低血糖、难治性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等。
但最初临床症状通常隐形难见,常会误诊。
许多报道说号称“苹果教主”的乔布斯因患胰腺癌去世,其实乔布斯所患的就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因此,凡有反复莫名其妙发生低血糖、腹泻、消化道溃疡;身上起奇形怪状的皮疹,面部皮肤无端出现潮红;体检偶然发现胰腺、胃肠、肝脏等部位有占位病变,且影像检查显示这种占位血供丰富;就诊时肿瘤很大且发生转移,但过了几年仍活得好好的,就要当心神经内分泌肿瘤。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进展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进展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起源于结肠和直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通常由肿瘤形成的充满异型细胞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瘤(NET)演变而来。
由于其病理学和临床特点的复杂性,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日益发展,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机会。
一、诊断进展目前,临床上对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生化学指标和组织学检查等综合手段。
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浸润范围;生化学指标包括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和CA19-9(糖类抗原19-9),可作为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指标;组织学检查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类型和分化程度。
近年来基因检测和体液生物标记物的应用也逐渐得到重视,有助于提高对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准确诊断率和治疗预测性。
二、治疗进展在治疗方面,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肿瘤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主要方式,对于早期病变和局部进展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病例,也可以选择介入治疗或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以减轻肿瘤的症状和控制病情的进展。
而全身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可用于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近年来基因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三、预后评估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评估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
预后评估主要依靠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生化指标等因素,从而确定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生存率。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等新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提高了对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准确性和预测性,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和监测疾病进展。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切除治疗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切除治疗施长鹰;杨甲梅;赵骞;戴炳华;谢峰;耿利【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15(028)002【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HNEN)诊断和手术切除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6月本组手术治疗18例PHNEN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 方法进行术后生存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2.7个月,术后生存时间8~89个月,死亡4例,总生存时间分别为8、15、18、59个月.术后1、3、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6.7%、50.0%、70.0%,1、3、5年实际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4%、75.0%、50.0%.是否根治性切除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分级是影响PHNEN手术预后的因素.结论 PHNEN恶性程度较低,明确诊断需依据病理学检查,根治性手术切除、增殖活性分级G1和G2型肿瘤预后较好.【总页数】4页(P78-81)【作者】施长鹰;杨甲梅;赵骞;戴炳华;谢峰;耿利【作者单位】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一科;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一科;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一科;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一科;200438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6【相关文献】1.以肝脏弥漫性肿大为特征的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二例 [J], 高伟华;向晓星;王甦;周年兰;陈超伍2.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研究进展 [J], 郑琴芳;何志钧;农兵3.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李梦霞;李启勇;肖慜;郑树森;;;4.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表现1例 [J], 姜婷婷;牟培源;王龚;李蓉;白媛媛;黄雪梅5.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进展 [J], 雷光林;程思杰;张绍庚;杨鹏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神经内分泌瘤的症状、诊断与治疗

2024神经内分泌瘤的症状、诊断与治疗作为一类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遍布全身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
其发病部位分布广泛,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3左右。
目前,无论是公众还是医疗界对该肿瘤的认知仍存在欠缺,导致临床对这一类肿瘤的误诊率颇高。
为了提高大众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全球最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联盟一一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联盟(INCA)将每年的11月10日定为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日,2023年的主题为"容易错过:仔细看看神经内分泌癌Easi1ymissed:Takeac1oser1ookatneuroendocrinecancer"神经内分泌肿瘤于1907年首次被德国病理学家在尸检后发现,并命名为“类癌",即其生物学行为像癌,但病理特征与癌症不同,发现初期曾被认为是良性病变,后来发现同样会出现转移,为恶性疾病。
命名也经过多次变迁,直到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该类疾病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根据恶性程度进行分级。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存在于除毛发,指甲外全身所有组织,所以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发生于全身各个器官,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且疾病异质性强,容易误诊,漏诊,延误疾病治疗,失去治疗机会。
所以,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症状对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诊治有很大的帮助。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覆含许多种肿瘤的总称,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胰腺、胃、肠,其次是支气管,肺,其中一部分肿瘤会分泌激素并且会出现激素引起的相关症状,这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0%,以胰腺部位最常见,其中胰岛素瘤因分泌过量胰岛素可引起反复发作不明原因低血糖症,胰高血糖素瘤因过量分泌胰高血糖素,导致坏死性游走性红斑,有的患者有糖尿病表现,还可能有痛性红舌、口唇干裂、静脉血栓、肠梗阻等表现。
胃泌素瘤,分泌胃泌素,从而导致腹痛腹泻,呈间歇性腹泻,也可有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的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
2023CSCO神经内分泌癌要点解读(全文)

2023CSCO神经内分泌癌要点解读(全文)2023CSCO神经内分泌癌要点解读1. 引言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一种罕见且复杂的肿瘤类型,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2023中国肿瘤学会(CSCO)关于神经内分泌癌的要点进行解读和总结。
2. 流行病学特点根据CSCO的研究数据,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最为常见。
该疾病具有多发、分布广泛和易发生转移的特点,对临床治疗提出了挑战。
3. 临床表现和诊断神经内分泌癌的症状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等。
诊断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分级,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和扩散情况。
4.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神经内分泌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是热门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通过对肿瘤基因、表观遗传学和代谢途径等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5. 治疗策略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
根据病变的部位、分级和转移情况,医生将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6. 转化医学研究进展神经内分泌癌是一个复杂的肿瘤群体,转化医学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整合多学科的力量,科学家们致力于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提高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7. 结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复杂、多样化的肿瘤类型,对于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来说,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进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对2023CSCO关于神经内分泌癌的要点进行了解读和总结,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以上是一份关于2023CSCO神经内分泌癌的要点解读,总字数约为200多字,若需要达到800字以上,请再补充具体内容或对每个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普宣传课件

患者若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
如何进行诊断?
如何进行诊断?
医学影像
CT、MRI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神经内分泌 肿瘤的常用方法。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定位肿瘤及评估其大小。
如何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尿液中某些激素水平的检测对诊断有重要 意义。
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医生可能 会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激素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疾病的进展。
治疗方法有哪些?
放射治疗
对于某些无法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 辅助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并延缓肿瘤生长 。
如何预防和管理?
如何预防和管理? 定期检查
高风险人群如家族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史的患者 ,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筛查。
这种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体重减轻、乏力和内 分泌紊乱等症状。
症状的表现因肿瘤的位置和激素分泌情况而 异。
这种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特异性症状
某些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导致特定的 激素分泌症状,例如胰岛素瘤会引起低血糖 。
这些特异性症状有助于医生进行早期诊断。
这种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诊断挑战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如何预防和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和维持健康体重可以降低癌 症风险。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如何预防和管理? 心理支持
面对肿瘤诊断,患者和家庭应寻求心理支持和社 交支持。
心理健康对于生理恢复同样重要。
谢谢观看
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2. 这种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3. 如何进行诊断? 4. 治疗方法有哪些? 5. 如何预防和管理?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一、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二、神经内分泌肿瘤特点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特征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1、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
神经内分泌细胞是机体内具有神经内分泌表型,可以产生多种激素的一大类细胞。
神经内分泌细胞遍布全身各处,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3左右。
欧美人群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大在2.5~5人/10万人,在过去30年内发病率增加了5倍,相比其他肿瘤,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率的增加更加迅速。
2、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是否具有激素分泌功能和有无出现激素引起的临床症状,将神经内分泌瘤分为非功能性(约占80%)和功能性(约占20%)两大类。
非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或肿瘤局部占位症状,如进行性吞咽困难、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黄疸或黑便等;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表现为肿瘤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激素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如皮肤潮红、出汗、哮喘、腹泻、低血糖、难治性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等。
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居多,包括胰岛素瘤、生长抑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等。
3、早期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手术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发展迅速。
目前临床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一。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微创治疗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9570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0 引言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惰性的缓慢生长、低度恶性,直至高转移性等明显恶性的一系列生物学行为,起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直肠黏膜的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1]。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其他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相比,治疗方式多样化,本文就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微创治疗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我院2010年1月份-2011年12月份收治的7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男2例,女5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7.1±1.2)岁。
7例资料中3例行术前内镜下局部切除,4例术前行内镜活检。
术前常规检查及肿瘤标记物CEA、AFP、CA199、CA125,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
病例选取标准为:①肿瘤直径>2cm;②内镜病理诊断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CT或MRI提示局部或远处转移淋巴结伴有转移高危因素;③合并其他直肠恶性肿瘤。
1.2 方法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微创治疗原则同直肠腺癌,全麻手术,取截石位。
脐上缘纵行切口置入10mm trocar,腹腔镜引导下于脐部、与耻骨中点水平右锁骨中线处置于13mm trocar,右侧对称部位、脐水平左右锁骨中线处分别置入3枚5mm trocar。
游离肠管周围间隙后,肿瘤下缘2cm以远断直肠,下腹正中5cm切口提出断端直肠,距肿瘤近侧端10cm处断结肠,切除标本,将端端吻合器头部荷包围固定于结肠断端送回腹腔,重新建立气腹吻合乙状结肠断端及直肠。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s )表示,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表现
介入诊疗流程
和常见的介入治疗肝脏肿瘤的流程大体相同, 主要操作为:
改良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成功; 使用导管及微导管选择血管,依次进行相关血管 造影,明确肿瘤大小、数目、位置及血供; 选择合适的栓塞剂(常见的选择为碘油或联合化 疗药物,聚乙烯醇颗粒、微球等颗粒型栓塞剂) 进行栓塞/化疗; 全程密切监护,术后加压包扎。
股动脉穿刺 加压包扎
选择腹腔血管 栓塞及化疗
详尽的血管造影 合适的栓塞剂
典型病例:栓塞 LHZ 胃NET G1术后 肝转移
典型病例:栓塞 LYY 胃NET G2术后 肝转移
血管介入的适应症
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征,多数研究*认为:经血 管介入治疗可以应用于病理为G1/G2分级病例,肝 内单发或多发转移灶难以或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或 切除后复发,以肝内病灶为主或肝内病灶进展迅速; 虽然有文献认为肝外转移或原发病灶不可切除不妨 碍经肝动脉的介入治疗,但符合原发病灶切除、肝 转移病灶<5cm、接受4次以上介入治疗等条件的患 者预后通常较好。
诊断与病理
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征性症状 (干燥性潮红、绞痛和夜间腹泻) 肿瘤标记物:嗜铬蛋白A (CgA),尿5-羟吲哚乙酸 (5-HIAA),其它生 物标记物, 包括胰高血糖素、胃泌素等 影像学检查:生长抑素受体显像,Ga68标记的PET-CT 病理诊断----金标准(WHO 2010)
神经内分泌肿瘤g2

神经内分泌肿瘤g2关于《神经内分泌肿瘤g2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肿瘤之中较为大的一类,这类肿瘤会影响大家神经代谢的一切正常作用,比较严重的还会继续造成神经内分泌作用彻底缺失。
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够被分成不一样的阶段,在前期的情况下一般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就可以获得医治,而来到后半期得话肿瘤会快速外扩散而且恶变,医治难度系数便会提升。
那麼,神经内分泌肿瘤g2是什么呢?1、神经内分泌肿瘤g2是什么原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大类肿瘤,十二指肠这一位置还可以产生神经内分泌肿瘤。
这类肿瘤有其本身的特性,具备神经内分泌作用。
g2的意思是一般指中等水平恶变水平。
2、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2期如何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初期环节能够选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开展医治,手术医治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实际效果比较突出。
我们都了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这类病症十分无法医治,仅有在初期的情况下治疗效果是最显著的,由于初期环节是医治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治疗率是最大的,治疗率能够做到百分之九十到100%中间,中后期五年治疗率百分之五十,末期五年治疗率仅百分之三十上下。
次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够选用中药材的方法开展医治,中药材能够填补放疗化疗及手术医治的存在的不足。
中医学功能推进放疗化疗的实际效果,还可以缓解放疗化疗产生的副作用,缓解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
另外能够抑止肿瘤细胞的拷贝以迁移,组织肿瘤细胞产生瓦解,变小肿瘤尺寸。
进而提升病人的人体抵抗能力,提升病人的存活品质,增加病人的使用寿命時间。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2期如何治疗的所有内容的详解了,我们都了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医治难度系数大,尤其是来到中后期环节,因而,我们大伙儿一定要依据病症的实际情况采用有目的性的治疗方案,千万别盲目跟风开展医治。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化疗方案是什么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化疗方案是什么文章目录*一、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化疗方案是什么*二、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怎么引起*三、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哪些特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化疗方案是什么1、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化疗方案是什么1、DoxorubicinDoxorubicin阿霉素ADM60mg/m2i.v.(bolus)d13~4周重复。
2、5-Fluorouracil5-Fluorouracil氟尿嘧啶5-Fu500mg/m2i.v.(bolus)d1-55周重复。
3、EPEtoposide 鬼臼乙叉甙 VP-16 130mg/m2 i.v.(24hinf)d1-3Cisplatin顺铂DDP 45mg/m2i.v.(24h inf) d2-3 4周重复2、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进行手术切除。
而目前,专家建议可采用第四大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即cls细胞疗法进行联合治疗。
CLS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着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
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CLS细胞疗法是目前国内实验技术成熟,临床疗效显着,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适用于各类、不同期肿瘤治疗的重要生物治疗方法。
3、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哪些症状3.1、类癌综合征突发性或持续性头面部,躯干部皮肤潮红,可因酒精,剧烈活动,精神压力或进食含3-对羟基苯胺的食物如巧克力,香蕉等诱发;轻度或中度的腹泻,腹泻并不一定和皮肤潮红同时存在,可能与肠蠕动增加有关,可伴有腹痛;类癌相关心脏疾病,如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其它症状如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糙皮病等,偶见皮炎,痴呆和腹泻三联征。
3.2、胃泌素瘤常表现为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腹痛腹泻常见,呈间歇性腹泻,常为脂肪痢,也可有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
神经内分泌癌化疗方案

神经内分泌癌化疗方案第1篇神经内分泌癌化疗方案一、背景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ncer,NEC)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
该病发病隐匿,临床进展缓慢,治疗原则以综合治疗为主。
本方案针对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制定化疗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化疗原则1. 早中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状况,决定是否辅助化疗。
2. 晚期或远处转移患者,以化疗为主,必要时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3. 化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年龄、体质等因素个体化制定。
4. 密切观察患者化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化疗方案1. 卡铂联合依托泊苷方案适应症:适用于手术不能切除或晚期转移的神经内分泌癌患者。
药物及剂量:- 卡铂(Cisplatin):按AUC计算,一般剂量为5-7mg/ml·min。
- 依托泊苷(Etoposide):50mg/m²,静脉滴注,第1-5天。
周期:每21天为一个周期。
注意事项:- 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 注意卡铂的耳毒性、肾毒性,必要时给予水化、利尿等治疗。
- 根据患者状况调整剂量。
2. 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方案适应症:适用于不能耐受卡铂联合依托泊苷方案的患者。
药物及剂量:-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400mg/m²,静脉滴注,第1-5天。
- 亚叶酸钙(Leucovorin):20mg/m²,静脉滴注,第1-5天。
周期:每28天为一个周期。
注意事项:- 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 注意氟尿嘧啶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给予对症治疗。
- 根据患者状况调整剂量。
四、化疗后随访1. 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
2. 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内镜检查。
3. 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生存状况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文章目录*一、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1.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2.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3. 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何护理*二、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怎样引起的*三、神经内分泌肿瘤吃什么好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可分为生物治疗、化疗和手术切除。
生物治疗主要为α干扰素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在分泌相关激素的有功能的NET中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在无功能NET治疗中的应用还处于探讨阶段。
目前最新的一种酪氨酸激酶血管生成抑制剂(mTOR抑制剂)已在国外上市,应用于NET的治疗。
化疗的主要适应证为不能手术的中低增殖度的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且生物治疗失败。
化疗方案目前有以下几种:链脲霉素+多柔比星± 5氟尿嘧啶、顺铂+依托泊苷、达卡巴嗪,其他还有替莫唑胺、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肽类受体核素放射治疗(PRRT)首先要通过国家的许可,治疗前要明确肿瘤具有生长抑素受体。
其禁忌证包括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肌酐清除率小于40 ml/min、血红蛋白小于8 g/dl,白细胞小于2×109/L、血小板小于75×109/L。
由于目前尚无PRRT治疗指南,不同地区和临床机构采用的剂量
也有所不同。
可进行手术切除。
预后:经血道或淋巴管转移的多发性皮肤
转移癌,提示病程已晚期,生存期3~12个月。
2、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1%,多发生于胃、肠、胰腺。
在这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类癌,其发生率占全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0%,根据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将类癌分为前肠(肺、支气管及直到空肠的上部胃肠道)、中肠(回肠和阑尾)和后肠 (直肠)。
胰腺是常见的累及部位;内分泌系统的很多肿瘤同样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范畴。
虽然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像胃癌、肝癌那么多见,但是,也并不像我们原先想像的那么少见。
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病理诊断共识的建立,病理诊断水平大大提高,被确诊的患
者人数也越来越多,神经内分泌肿瘤和一般的癌症治疗方法是完
全不同的,所以病理科医生的正确诊断对临床医生的治疗非常重要。
3、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何护理适当的挑选听一些音乐,能够放松患者的心情,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面对、治疗。
还要多给患者精
神安慰,鼓舞患者,让其获得精神上的欢愉。
患者的日常饮食应该多种多样,这样能够确保营养的全面吸收,不至于发生营养缺乏的情况。
饮食丰厚多样、清淡且富有营
养,以肉粥、鱼粥、蛋粥、苡米粥、百合粥、枸杞粥等各种粥类、汤类为主,配合水果、新鲜蔬菜。
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情况,假如患者出现什么反常的话,一定
要及时检查看诊,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息、体温、神志的改变。
如有反常,立刻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如果患者疼痛明显,应及时进行止痛,满足他们的止痛要求,不要担心麻醉止痛会上瘾,这时候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为主要目的。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怎样引起的1、遗传因素(75%) 病因尚不明。
但有研究称本病有一定的遗传性,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子女约半数可患这种遗传性疾病,因此筛查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很重要。
最近,ⅡA、ⅡB两型的异常致病基因已明确。
异常基因的检测最终可进行较早的、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2、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未阐明。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能产生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即apud细胞瘤,它能通过靶细胞增加环腺甙单磷酸盐起作用,能分泌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血清素(5-羟
色胺),胰舒血管素和组织胺外,有的还可分泌其它肽类的激素,
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抗利尿素。
产生类癌综合征的主要物质是血清素和缓激肽,
组织胺也参与一部分作用。
神经内分泌肿瘤吃什么好1、丝瓜炖豆腐
原料:丝瓜、嫩豆腐、香葱、姜和其他调料
过程:食材的准备,把辅佐的配菜生姜、蒜头、葱切好,若是病人禁忌重口味的饮食,则只加入葱即可。
丝瓜去皮后切成滚刀块,豆腐划成大小均匀块状,热锅上油,烧至5分熟,入蒜瓣、姜丝和葱等翻炒。
倒入丝瓜翻炒至变色,
倒入豆腐和高汤炖,煮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加入淀粉水勾芡。
撒入黑木耳润色点缀出锅即可。
2、黑木耳百合炒西芹
原料:百合、黑木耳、西芹、食盐和调料少许
过程:把黑木耳提前泡发,撕成小朵,新鲜百合洗净掰成小瓣,西芹斜刀切成薄片。
锅中热油,先放入西芹翻炒,待颜色炒至微变色时放入黑木耳翻炒。
最后放入新鲜的百合瓣翻炒几分钟,入适量盐和鸡精爆香即可。
黑木耳百合炒西芹,清爽简单,且维生素含量也多,适合肿瘤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