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里面考试频率不是特别高,但是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大家在整体上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识记背诵,并不是很深刻的理解,因为这部分的知识需要我们把教育学整个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才能进行把握的,所以今天,本店铺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课程理论流派的相关知识点吧。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①课程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该理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如杜威所说的“在做中学”。
②强调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因素,所以说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课程组织应该考虑到心里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在有的经验和能力。
※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存在主义认为确定课程时,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成人学生本人为自己存在的负责的,换言之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所学习的内容,不能把教材看作是学生谋求职业做准备的手段也不能把他们看作是进行心智训练的材料,而是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存在主义重视挖掘学生的人生价值,注重学生的情感反应。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优缺点:优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注重学生的情感潜能等。
缺点: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太过于注重知识的主观性。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前提),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流派是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出现的,认为要考虑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②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教育内容和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对此的回答是认为;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
广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流派
广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流派通过广西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年分为两次,上半年报名时间为1月份,笔试时间为3月份;下半年报名时间为9月份,笔试时间为11月份。
笔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幼/中/小学)、《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其中根据所报考的学段不同,参加不同的笔试科目考试。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为大家整理了广西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
后来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课程,德国的赫尔巴特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科课程,英国的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从“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实用性的学科课程,美国的课程论讲师博比特和查特斯分别用“活动分析法”和“工作分析法”开发了一系列学科课程,布鲁纳提出强调学科结构的学科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它的主要缺点是:(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
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进行较为全面的汇总。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属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等。
永恒性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强调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4、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建社会的教育依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同时,教育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5、近代社会的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著作有中国的《学记》,它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众多流派。
4、教育学的当代发展阶段教育学不断深化和拓展,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平衡性要求抓住关键期;互补性要求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本章考查考生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掌程度,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义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重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对于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应重点识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的涵义;2.教育的属性;3.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2.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学记》、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赫尔巴特、杜威、陶行知。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的功能;2.教育与人口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教育制度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制度;2.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4.义务教育制度。
第六节教育目的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理论;3.我国的教育目的;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高频考点提要:1.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2.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中学课程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点串讲之中学课程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点串讲第二章中学课程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核心考点考点1: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课程流派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主张学科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主要观点:(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2.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主要观点:(1)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2)主张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3)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4)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5)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3.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主要观点:(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3)学校教学应以学生的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补充:课程的类型1.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3.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4.根據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5.从性质上看,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类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考点2: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儿童、社会以及学科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因素。
中学教资简答题必背考点
中学教资简答题必背考点考点1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1.社会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主张用线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社会改造主义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金蒂斯、布厄迪等。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
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考点2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考点3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考点4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本阶段的儿童具有如下的特征:(1)认识命题之间关系。
(2)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考点5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1)合理宣泄法。
当人受到不良刺激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应不良情绪充分得以宣泄,通过合理的宣泄来减轻心理负担,恢复理平静。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一、知识概述《教育知识与能力》①基本定义:这门课程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科目,涵盖教育相关的各种知识,像教育理论、学生发展、教学等多个方面,就是让准教师们知道怎么教育学生,了解教育的来龙去脉。
②重要程度:在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里那可是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这科过不了,就拿不到资格证。
它能让老师掌握教育的底层逻辑,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里做到心中有数。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点教育学常识,比如知道教育是什么,对各个学习阶段大概也得有点认识。
按我的经验,如果平时就关注教育方面的新闻或者自己有点当小老师的经验就更好办了。
④应用价值:实际教学当中就有用处啊。
比如说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知道怎么处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里出现的问题,就像一个导航仪,把老师的教学活动指引得妥妥当当。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整个知识体系像一个拼图,教育基础知识是底盘,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是重要板块,教学知识像是镶嵌在中间的明珠,把它们串起来形成完整的图画。
②关联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联系密切,毕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教育嘛。
还和教育法律法规有联系,要合法地进行教学啊。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难点在于很多理论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像教育心理学里的各种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概念多,关系复杂。
- 关键点:重点是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案例中,理解透如何教好学生才是最主要的。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这科成绩在整个教师资格证考试里占很大比例,可谓是决定命运的一科。
- 考查方式:有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教育目的》①概念辨析:教育目的就是我们教育到底想达到什么结果,是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还是有道德的人还是其他的,这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建房子之前就想好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②特征分析:- 主观性:不同的人、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啥的都会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看法。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主要课程理论流派是指在现代教育中,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流派。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现代教育学中最基础的流派之一,它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
该理论主张,学习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行为反应上的,而这些反应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塑造。
行为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技能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语言学习、阅读和数学等。
2.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使用的过程。
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理解新的信息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发生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概念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科学、历史和哲学等。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关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过程。
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的经验和情感而发生的。
人本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情感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艺术、音乐和文学等。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构建意义的过程。
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主动地构建意义而发生的。
建构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科学实验、项目设计和创业等。
5.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构建意义的过程。
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与社会互动而发生的。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文化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社会研究、多元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等。
6.实用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个体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在实践中获得经验而发生的。
实用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项目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工程、医学和商业等。
综上所述,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实用主义理论等。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理论十大流派及启示
一、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引进并在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既与这一理论学派的特征与价值倾向性有关,也与中国当时的现实需要密切相连。
这些原因的存在使我们在引进和借鉴世界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之时必须要注意到:1.现实需要是一种教学理论之所以得以引进并能够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2.文化取向是影响一种异域教学理论影响力发挥的重要因素3.教学理论的操作性关乎一种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命力二、进步主义理论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教学上,以克服传统教育所带来的缺陷为出发点,力图使课程与学生的可实现的需要和当前的兴趣结合起来。
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进步教育运动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自发的群众性教育运动。
这就决定了它与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3、强调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必须最大限度地吸引教师和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参与。
否则,任何良好的改革愿望和策略都会在实践中遇到种种障碍。
三、要素主义理论要素主义者的观点是针对当时美国教育偏激、教育质量下降的讨论而发的,因此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对立,是与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相对立的,也正是如此它没有超出“二元对立”的怪圈,因而也免不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儿童作为“人”的一面关注的太少,太注重知识的体系性而忽视了学习时情境的变异性等。
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的思维模式已经走出了“单一对立”的局面,在“超越二元”的光环中,重新回味要素主义的教育观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我国教育如何在保留传统教育有价值内容的基础上稳步前进而有新发展,是不无意义的。
1.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教育与现实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的矛盾关系。
2.要素主义教育观代表的是狂热的改革浪潮中的另一种声音。
3.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文明遗产和教师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4.学习方式(包括教学形式)的变革:综合化与走向另一“变异”的矛盾。
教育学原理课程理论及五大流派
教育学原理课程理论及五大流派教育学考试内容涉及到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知识点不仅多而且零碎,复习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划分重点和非重点考查内容,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区别对待。
而教育学原理课程这一章节是重点考查的内容,这就要求考研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不仅要做到理解,更要识记,在考试中灵活地回答相应的选择题和论述题。
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关于课程理论及五大流派的内容都有哪些。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又被称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在课程发展的历史中,该理论堪称最古老、影响范围最广的理论,早期斯宾塞崇尚科学的课程理论、赫尔巴特以兴趣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一直到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大多是学科知识本位的基础上来阐述课程。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是: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被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分化出来的,其代表人物早期有康茈、拉格,后期有布拉姆尔德和弗莱雷。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倡导将社会改造作为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应该以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案例为基础。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是:课程改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对现今的社会问题进行判断;课程内容主要为社会现象和问题;课程组织应该是以社会问题为逻辑;学生的学习要尽量接触社会;学校要成为社会改造的成员。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该理论包括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一些方面以及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等,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重视学习者在教育中的主题地位。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杜威、罗杰斯和马斯洛等。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学习是课程活动的中心;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者的直接经验;设置并行和“整合”课程,着眼于整体人格的发展。
【兴职网】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这些主张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但是这个学派的理论较多强调的是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活动中心课程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活动中心课程论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此外,活动中心课程不指定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教材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因此活动课程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
记忆小贴士:活动杜和克,主张在经验,强调做中学,又夸大经验。
经典例题1.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1.【答案】B。
解析: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中心来设计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B正确。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程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程上述的划分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划分。
如,按课程的呈现状态,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综合程度,将课程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将课程划分为知识课程和经验课程;等等。
考点3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的基础。
考点4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亦称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结构(五部分组成):(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附录。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3.教科书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文本、习题、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1)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基础性。
(3)注意适用性。
(4)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表达确切。
(6)强化联系性。
考点5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是课程研究者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课程问题所做出的各种理解和思考,它是课程研究者世界观、教育观和方法论的反映。
课程理论流派是课程研究者在某种水准上对课程理论理解的某些趋同反映。
主要有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几大流派。
任何课程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教育环境。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要基础的课程流派,是课程理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课程理论,对世界教育的发展有长远的影响。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等,主要代表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经验与自然》、《经验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劳动力的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观点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国的技术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率已经由19世纪末的30%上升到20世纪前半叶的50%,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成为这个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人们信奉“有用即真理”的哲学观,普遍“务实”,注重“实惠”,当时美国公民送子女求学,也主要是把学校教育作为获取充足面包和牛油以满足生活的一种实用手段。
1这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美国当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过去盛行的赫尔巴特主义依然强调“主知”,注重“形式教育”,与美国公民强烈的就业要求等社会需求形成巨大反差,最终导致规模宏大的以“探讨民主、科学、进化和工业制度对于教育的意义”为主题的进步教育运动。
这场运动促成了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萌芽。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课程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让儿童在做中学。
杜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
理想的课程应该促动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这也是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
教师资格证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而教师资格证考试就是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教育学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了解不同学派的教育观点,理解教育原理的基本原则,熟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等知识。
二、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课程与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评价和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特点,掌握编写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原则,知晓评价方式和反馈机制。
三、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内容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育软件的应用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使用教育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的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管理。
四、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
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包括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学科教学评价以及教育统计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等内容。
考生需要理解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技巧,了解学科教学评价的要求和指标,熟悉教育统计中的常用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五、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考试大纲分析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将继续考察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基础、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等。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
二、必考知识点总结1、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定义、本质和功能(2)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3)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4)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5)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2、学习心理基础(1)认知过程和认知理论(2)情感、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4)品德的形成与培养(5)创造力与创新能力3、课程与教学理论(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3)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5)教学原则与教学组织形式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2)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建设(3)教师权利与义务(4)学生权益保护(5)教师职业礼仪与形象塑造5、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与理论(2)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软件应用(3)网络资源与在线教育(4)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5)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与应用三、考试要点解析1、对教育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考察,要求考生对教育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了解。
2、注重考察学习心理基础,要求考生掌握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以及学习动机和策略等。
3、课程与教学理论是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将更加细致,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遵守。
5、现代教育技术部分的考试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的应用,以及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等。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流派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7-第二章-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第二章-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第二章中学课程本章分值大概在2-14之间,以单选与简答居多。
第二章中学课程分值比重:2分或者2+2+10=14分章节安排第一节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特征第三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一、课程概念(什么是课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1.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
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
2.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如:语文、英语、数学。
补充内容:“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在西方,“课程”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跑马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
二、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考察方式:选择题)(一)学科中心课程论1.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
2.主要观点:(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该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1.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和其学生克伯屈。
2.主要观点: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1.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金蒂斯、布厄迪尔等。
2.主要观点: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
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
后来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课程,德国的赫尔巴特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科课程,英国的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从“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实用性的学科课程,美国的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和查特斯分别用“活动分析法”和“工作分析法”开发了一系列学科课程,布鲁纳提出强调学科结构的学科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
(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
(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
(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
(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它的主要缺点是:
(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
(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
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
(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
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这类课程论思想以杜威为代表。
儿童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优点是:
(1)从儿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
(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
(3)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它的主要缺点是:
(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提分课程!!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