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完整版)
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甘肃人力资源支撑能力,实现“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甘肃人力资源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全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人力资源总量增加,结构逐步优化。
2010年末,甘肃常住人口为2557.53万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为1882.56万人,占73.61%。
“十一五”以来,甘肃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44.2%下降到2010年的39.6%。
2010年,甘肃省从业人口达到了1499.56万人,占总人口的56.08%,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十五”末相比,提高了2.4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从2005年的63.67%下降到2010年的62%,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从2005年的14.66%、21.67%分别上升到15.26%和22.75%,分别提高了0.6和1.08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步伐加快,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5.1%。
(二)优先发展教育,人力资源得到开发。
我省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升。
到2010年,全面完成“两基”任务。
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职普结构渐趋合理,职普在校生比例达到4∶6。
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专门技能人才和新型劳动者的主渠道。
高等教育较快发展,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6.7%提高到2010年的22%。
继续教育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民族地区教育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在全国民族地区教育中居于前列。
上传者知盟网(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能力逐步提高。
高校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
高校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讨论稿)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全然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学生工作是爱护学校稳固的基础。
切实加强教学差不多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连续改进和完善教学治理,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夯实办学基础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带动和促进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全面贯彻学校20字办学理念和学校“十二五”事业进展规划中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展目标和要紧任务,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使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朝着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方向健康进展,为建设优质本科、创建省属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工作回忆(一)“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取得的要紧成绩“十一五”期间,是我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五年。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专业数量明显增加,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办学水平逐步提升,专业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专业的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连续推进,为学校今后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过去的五年,我校学生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逐步形成了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引领学生成长;以安全稳固为重点,创设和谐环境;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促进学生成才;以资助工作为基础,提供有力保证;以宿舍治理为抓手,完善服务功能;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素养,为加速学校的改革与进展,作出了积极的奉献。
1、专业规模连续扩张,结构与布局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依照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增设了工商治理、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科学教育、网络工程、社会体育、地理科学、市场营销、化学工程与工艺、动画、学前教育、数字媒体技术、广告学、旅行治理、文化产业治理、翻译等16个本科专业和运算机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软件治理等3个专科专业,使我校的全日制本专科专业达到43个、专科专业达到13个,涉及教育部颁布的《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目》中11个学科门类中的7个,形成了文、理、工、管、经、法、教等和谐进展的多科专业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到 2 1 年 ,我 区 人 才发 展 的 主要 05 目标 是 :着 力 培养 造 就 数 量 充 足 、素
( )基 本 原 则 二
“ 二 五 ” 期 间 ,我 区 的 人 才 发 质 优 良 、结 构合 理 、 富有 创新 活 力 的 十
卫 生 等 事 业 单 位 ,企 业 人 才 相 对 不
真理 是 与我们 的 天性相 矛盾 的 ,而谬误 却不 然 ;这 个道 理很 简单 。真 理 要 我 们承 认 自己是 有局 限性 的 ,而谬误 则奉 承我 们 。
— —
歌 德
Q B u
栏辑基 目:勇 编潘
2 1 年 1 月号 总第 13 01 0 6 期
人 才 资 源 总 量 仅 占 全 区 总 人 口 的 要 思 想 为指 导 ,深 入 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人 才 资 源优 先 开 发 、人 才 结构 优 先 调 41% ,人 才 密 度 仅 为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展 观 ,尊重 劳 动 、尊 重 知识 、尊 重 人 整 、人 才投 资优 先 保 证 、人才 制 度 优 . 2
人才强桂战略 ,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 到 4 . ,分 别 比 20 3% 6 05年 底增 加 了 机关和国有企业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源作用 ,加快 推进 “ 富民强桂 ”新跨 1.和6 个百分点 。各类人才为全区 改革取得新进展 。全社会 的人才意识 4 7 . 2
越 ,根 据 《 家 中长 期 人 才 发展 规 划 经济 社会 发展 发 挥 了巨大 的推 动作 显 著增 强 ,北部 湾人 才 开发深 入 推 国 (00 -0 0 )》 广 西 中长 期 人 用 。 三是 人 才 小 高地 建 设 取 得 突破 性 进 ,具 有 广西 特 色 的 人才 政 策 法 规 体 2 1- 22 年 - 、《
人民医院“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建立和扩大人才优势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未来五到十年,是我院抢占区域竞争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也是我院人才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和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的挑战,医院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我们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突出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完善人才发展政策,推进人才全面协调发展,全力建设拥有前沿眼光与理念,拥有先进知识与技术,勇于争先、勇攀高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两支专家队伍,为建设湘粤赣省际区域医疗中心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一、基本方针和原则1、服务发展。
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2、人才优先。
确立在医院整体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医院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才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3、以用为本。
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医院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院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4、创新机制。
构建与医院发展战略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
5、高端引领。
培养造就一批在区域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学科和技术领军人才,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名家,一批求真务实、勇于开拓、有突出管理才能和管理水平的管理专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医院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6、整体开发。
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龙头,关心各类人才成长,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强化岗位知识与技能训练,注重思想与文化修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医疗、护理、医技、药剂、管理等不同类别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书模板
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书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 科学预测、分析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状况, 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 确保组织在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
许多公司都是在职位空缺的时候才临时决定改变招聘策略和计划,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 外部招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在缺人的时候马上招到合适的员工;而内部提升也需要考察期, 这都是因为缺乏人力资源规划的缘故。
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未雨绸缪才能避免这种棘手的情况发生。
一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环境分析(一)环境分析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港口与航道工程、土木建筑工程为主, 集市政、水利水电、环保等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施工企业, 由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参股共同兴建成立, 注册资金2.6亿元, 具备港口与航道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获中国船级社颁发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企业战略目标是:立足工程, 多元发展, 做同行业优秀企业。
经营思路定位于以疏浚、水工工程为主, 向行业的上游和高端发展。
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继续深化企业体制变革, 业务重心逐步由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转变为市政建设、风力发电、海洋工程等相关产业的经营, 从“任务完成型”向“产业经营型”转变, 从“简单职能管理型”向“体系优化管理型”转变。
2015年前力争承揽施工合同总额达到260亿元;2011-2015年累计完成总产值200亿元, 项目累计实现利润3亿元;到2012年员工收入达人均16万元;工艺技术创新方面获取专利, 增加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和水利水电总承包一级资质。
公司现有员工322人, 其中经营管理人员55人, 技术人员137人。
在建的项目类型主要有挖泥造陆工程、滚装码头工程、散货码头挖泥工程、集装箱码头挖泥工程、堆场新建工程、防波堤及隔堤工程、海域挡沙堤工程、板桩码头工程、吹填造陆工程、地基加固工程、道路及管网工程等, 主要分布于天津滨海新区、大港、汉沽、辽宁北、福建、江苏等地。
“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完整版)精细排版
“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完整版)精细排版全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完整版)"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又稳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好这一时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对于全面实现我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发展概况(一)人才队伍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完善人才队伍管理,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8297人,其中:党政人才1593人,专业技术人才448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48人、中级职称1870人、初级职称2468人),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85人(含有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66人、初级职称174人),其他各类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1433人。
与2000年相比,全县人才总量增加了1863人,年均增幅5.8%。
现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1697人,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突出。
据统计,除公检法司机关外,其他县直党政机关现有人才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24.7%,45~50岁的占17.1%,40~45岁的占28.9%,而35岁以下的仅占13%。
小学教师50岁以上的占31.96%,其中高龄教师占20.29%。
县直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占75.2%,科员只占17.4%。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3.4%。
教育和卫生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87.6%,而农业种养殖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2%。
“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长丰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长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要求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根据长丰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对人才的要求,本着人才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围绕“跻身全省十强县,进军中部百强县”总体目标,以加速提升长丰县人才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规划和建设一支适应长丰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努力实现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的跨越,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工作方针1、以人才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队伍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宏观调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统筹人才队伍建设。
2、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
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加大人才培养开发投入,注重人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开拓创新能力。
3、以人才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为动力。
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方向,针对现行人才人事体制、机制性障碍,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人才政策和管理创新,构建人人成才、人人争作贡献的充满活力的人才制度环境。
4、以人才队伍结构调整和优化为重点。
适应我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着力调整和优化人才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分布结构,努力使人才资源存量和增量重点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转移。
5、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突破口。
力争未来五年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层次管理和经营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进展,增强我县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总体目标1、“六类”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十二五”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
“十二五”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我们结合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实践,深入进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调研访谈、召开座谈研讨,形成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研报告,阐述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我县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对策建议,为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翔实的基础材料。
民政部门是负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民政领域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所谓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服务等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民政部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立足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历城、着力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吸收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经验,以专业化教育培训为基础,以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设置为重点,以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为保障,以立足基层、关注民生为工作着力点,积极发展永宁县特色社会工作,努力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永宁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好的经验(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的重大决策。
县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全面把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向,总揽社会工作发展全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种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为社会工作人才提升能力、发挥作用、提高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中组部、国资委和集团党组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方针,遵循―五湖四海纳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人人是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发展理念,按照―四优先‖的人才发展原则,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编制原则——突出前瞻性和科学性。
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相配套,保持顶层设计的一致性;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
——突出创新性。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在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突出可操作性。
符合神华实际;有目标,有措施;有任务、有工程,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
着力解决神华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各板块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国家级人才总量翻两番,煤电油运四大板块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行业领先,基本建成―能源领域一流人才队伍‖。
——人才总量适度增长。
十二五期间,用工总量净增6万人(未包括企业并购带来的人员增量。
含劳务工)。
到2015年,总人数达到27.7万人(劳务工7万人),比2010年增长28%,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提高。
院士2-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总量翻两番,达到130人;博士生导师20–30名。
教授级高工600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00人;全国技术能手60人;高级技师1500名。
―青年千人计划‖层次人才200名;博士800名;硕士5000名。
5-10个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团队。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本科及以上比例逐步达到3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比例达到15%;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达到8%;劳务用工占用工总量的比例逐步达到30%以上;服务人员比例下降到5%以下;人才的年龄结构、分布结构更趋合理。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xx集团“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
XX集团“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xx 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人才队伍现状(1)员工学历结构集团现有合同制职工1555 人(含其它离岗职工40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15人,占职工总数的1%;本科学历244人,占职工总数的16%;专科学历454人,占职工总数的29%;中专及高中学历523人,占职工总数的34%;初中及以下学历279人,占职工总数的18%。
(2)员工年龄结构集团职工平均年龄34周岁。
30周岁以下有678人,占职工总数的44%;30-39周岁有404人,占职工总数的26%;40-49周岁有323人,占职工总数的21%;50周岁以上有110人,占职工总数的7%。
(3)员工职称结构集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42人。
高级职称21人,占职工总数的1.3%;中级职称62人,占职工总数的3.9%;初级职称159人,占职工总数的10.2%.(4)员工分布结构—经营管理人员309人,占20%—专业技术岗位168人,占11%—技术工种369人,占24%—非技术工种471人,占31%二、目前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拥有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被提升到企业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十二五”集团的发展需求相比,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5)人才短缺。
尤其是高层次、关键岗位人才十分匮乏。
围绕五年发展规划,集团确定了五大业务板块和一批重点发展项目,这些重要、关键岗位急需各类专业素质高、了解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高层次人才,而我们很难为这些岗位配备非常理想的人选。
(6)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知识结构陈旧,现有专业人才大多集中在会计、经济和工程专业,而物流、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资本运作、航运、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德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德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讨论稿)序言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引领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高层次人才作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全球争夺的焦点。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人才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全国各地竞相加大吸引培养人才的工作力度,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凭借区位、经济等优势,采取更具竞争力的措施,广揽全国、全球人才。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加快人才发展是我市赢得主动权的必然战略选择。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来,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人才载体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逐步完善,人才资本效应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机制、新格局基本形成。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人才发展水平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载体、平台建设滞后,人才聚集效应不明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人才短缺,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今后五年及更长一个时期,是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实现经济文化强市的关键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确立更具前瞻性的人才工作方针,实施更加开放的全球化人才战略,制定更具吸引力更具推动力的人才政策,采取更加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人才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我市人才实力和竞争力。
一、“十一五”人才发展状况“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做出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民营推动、开放带动、服务业拉动”的发展战略和“南融北接、东引西联”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把人才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营造环境,促进了全市人才队伍、人才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十二五人才发展实施规划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县十二五人才发展实施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又稳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好这一时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对于全面实现我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发展概况(一)人才队伍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完善人才队伍管理,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截止到2019 年底,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人,其中:党政人才人,专业技术人才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 ,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人(含有高级职称的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 其他各类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人。
与2019 年相比,全县人才总量增加了人,年均增幅%。
现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突出。
据统计,除公检法司机关外,其他县直党政机关现有人才年龄在50 岁以上的占%,45~50 岁的占%,40 ~45 岁的占%,而35 岁以下的仅占%。
小学教师50 岁以上的占%,其中高龄教师占%。
县直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占%,科员只占%。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
教育和卫生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而农业种养殖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各类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比较缺乏,整体素质偏低。
公路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公路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公路人才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公路人才工作在省公路局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人才强路”战略,以引进人才为契机,以培养人才为重点,以创新人才管理为手段,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健全人才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力较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公路人才队伍,为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人才工作得到重视。
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在公路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工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氛围更加浓厚,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主管人事人才工作,并有相应人事人才工作管理机构。
(二)人才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截止2010年底,全市公路系统从业人员2841人,其中管理人员138人,占在岗职工总量的5%,专业技术人员653人,占23%,技能劳动者2050人,占72%;研究生7人,本科271人,大学专科581人。
大专以上学历相比“十五”末期增长10%。
技术人才相比“十五”末期增长2%,研究生学历从无发展到7人,打破了零的界限。
(三)人才管理体制更趋完善。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公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和分布有所改善,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不断增强,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为我市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专业技术队伍发生明显变化,青年学术骨干队伍扩大,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有1人获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获得“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有20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选“市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评委)库”,有10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选“省评标专家总库交通行业子库”,有50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选“市评标专家总库交通行业子库”。
“十一五”以来公路部门完成科研项目5项,发表了50多篇有价值的专业论文。
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先进筑路机械设备。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中组部、国资委和集团党组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方针,遵循―五湖四海纳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人人是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发展理念,按照―四优先‖的人才发展原则,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编制原则——突出前瞻性和科学性。
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相配套,保持顶层设计的一致性;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
--突出创新性。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在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突出可操作性.符合神华实际;有目标,有措施;有任务、有工程,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
着力解决神华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各板块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国家级人才总量翻两番,煤电油运四大板块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行业领先,基本建成―能源领域一流人才队伍‖。
—-人才总量适度增长。
十二五期间,用工总量净增6万人(未包括企业并购带来的人员增量。
含劳务工).到2015年,总人数达到27。
7万人(劳务工7万人),比2010年增长28%,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提高.院士2-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总量翻两番,达到130人;博士生导师20–30名。
教授级高工600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00人;全国技术能手60人;高级技师1500名。
―青年千人计划‖层次人才200名;博士800名;硕士5000名。
5-10个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团队。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本科及以上比例逐步达到3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比例达到15%;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达到8%;劳务用工占用工总量的比例逐步达到30%以上;服务人员比例下降到5%以下;人才的年龄结构、分布结构更趋合理.——人才投入不断加大,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
宣汉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宣汉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宣汉县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六月目录第一章现状及问题 (1)1.1人力资源现状 (1)1.1.1人才总量稳步增长 (1)1.1.2人才素质明显提高 (1)1.1.3人才结构不断改善 (1)1.2存在的问题 (1)1.2.1人才总量仍显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1)1.2.2人才分布不尽合理,急需紧缺人才匮乏 (2)1.2.3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效应还不够明显 (2)1.2.4政策创新力度不够,人才开发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第二章“十二五”人才发展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3)2.1指导思想 (3)2.2总体目标 (3)第三章“十二五”人才发展重点 (4)3.1以实施能力建设为主线,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4)3.1.1深入推进“干部能力建设工程” (4)3.1.2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程” (5)3.1.3实施“企业家人才开发计划” (5)3.1.4实施“万名新技师培养计划” (5)3.1.5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 (6)3.1.6实施“社工人才星火计划” (6)3.2以吸纳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快人才集聚 (6)3.2.1利用政策扶持引进人才 (6)3.2.2立足产业需求引进人才 (7)3.2.3依托项目带动引进人才 (7)3.2.4深化柔性引才引智 (7)3.3以制度改革为动力,形成科学选人用人机制 (7)3.3.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3.3.2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8)3.3.3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8)3.3.4探索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8)第四章“十二五”人才发展保障 (9)4.1加强组织领导 (9)4.2健全目标考核 (9)4.3优化政策环境 (9)4.4加大人才投入 (9)4.5营造舆论氛围 (10)第一章现状及问题1.1 人力资源现状“十一五”期间,全县人才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大局,积极实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初步形成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完整版)"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又稳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好这一时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对于全面实现我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发展概况(一)人才队伍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完善人才队伍管理,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8297人,其中:党政人才1593人,专业技术人才448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48人、中级职称1870人、初级职称2468人),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85人(含有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66人、初级职称174人),其他各类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1433人。
与2000年相比,全县人才总量增加了1863人,年均增幅5.8%。
现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1697人,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突出。
据统计,除公检法司机关外,其他县直党政机关现有人才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24.7%,45~50岁的占17.1%,40 ~45岁的占28.9%,而35岁以下的仅占13%。
小学教师50岁以上的占31.96%,其中高龄教师占20.29%。
县直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占75.2%,科员只占17.4%。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3.4%。
教育和卫生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87.6%,而农业种养殖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2%。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各类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比较缺乏,整体素质偏低。
全县81家规模企业(其中国有企业5家、民营企业76家)的经营管理人才总量为73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80人,大专以上文化学历的只有171人,分别占总数的10.8%和23.2%,满足不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全县尊重人才、激励人才积极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滞后,管理机制不活,分配上仍然存在"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卫生医疗单位和教育事业单位部分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工作责任心不强。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服从服务于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主题,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培养实用人才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以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和深化人事劳动制度改革为动力,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紧紧抓住引进、培养、用好人才资源三个环节,着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稳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XX年,全县人才总量达到1.45万名,年均增长15%,每年增长1245名,基本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明显加大,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人才的行业、产业分布相对合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建立健全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机制。
--到2015年,全县党政人才队伍数量总体稳定为1500名。
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明显改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9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60%以上。
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业务素质达到《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
--到2015年,全县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000名。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45岁以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接近1︰8.5︰12.5;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在第三产业的比重控制在65%以内,适度增加第一、二产业的比重。
培养一批具有全市领先水平的高级专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学科技术带头人、科技教育拔尖人才、专业文艺人才;培养一批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到2015年,全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500名以上。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普遍提高,管理现代企业、抵御风险、化解矛盾、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优秀现代企业家明显增多。
--到2015年,全县各类技能人才达到1500名。
城乡新生劳动力接受正规职业教育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达到80%以上。
符合规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均能享受一次免费培训或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后的再就业率达到50%以上。
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率达到50%以上。
有创业愿望人员能得到相应的培训,创业成功率达到40%以上。
--到2015年,农业农村实用人才达到5000名。
通过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使每个村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性人才总量达到1500名以上,农产品经营人才达到1000名以上,种养能手达到1500名以上,加工、建筑等能工巧匠达到1000名以上。
(三)主要任务1.不断扩大人才规模。
坚持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并重,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并重,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大人才开发利用步伐,挖掘本地人才资源潜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地人才资源。
同时,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各类招才引智活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探索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使人才的总量、质量逐步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大力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
切实加强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的人才配置监管,重点培育一批青年人才,逐步改变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过分集中、分布不均、年龄老化的现状。
根据各行业工作的特点,统筹开展各行业人才工作,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的合理分布,以满足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
3.切实加强人才能力建设。
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三支、两批"队伍一起抓,从整体上提高我县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加强党政人才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政人才的依法执政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建设,着力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建设,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领头军;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建设,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特别要培养一批技师和高级技师;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能力建设,重点培养一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
切实加强务工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
4.进一步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出台人才工作政策,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盘活现有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逐步形成人人可以成才、人人尊重人才的工作环境。
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各类优秀人才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完善县级人才市场建设,努力开拓农村人才市场,培育城乡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
实现市场优化配置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创造合理、有序、规范的人才流动环境;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努力为人才构建和谐、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的主要措施(一)以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线,加速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1.加强党政人才培养,提升执政能力。
以不断提高党政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水平为核心,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办好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基地作用。
根据国家《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要求,大规模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力争用五年时间对所有公务员轮训一遍,真正能让干部学以致用。
鼓励公务员在职学历教育,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考、民主推荐等方式扩充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积极实施公务员的初任、任职、更新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重视女干部、青年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
坚持有计划地选派干部上挂、下挂和外派锻炼。
建立健全选派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制度,对一些工作任务较轻、科级干部较多的单位,在每年3月底前,由县委组织部按照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情况安排20名科级干部到其他单位挂职锻炼1-2年,挂职锻炼人员的工资及年度奖金由原单位负责,其他福利待遇由挂职单位负责。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
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短期学习培训和进修。
全面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覆盖面超过100%,继续教育与本人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工资晋升、年度考核等挂钩。
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考察交流,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学科技术带头人。
3.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围绕企业未来发展要求,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政府指导性培养和单位内部按需培养相结合、学历培训与专业进修相结合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市场拓展能力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4.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力支持中等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各类紧缺技能人才。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组织生产一线职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促进岗位成才,逐步培养一批适应我县工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升致富能力。
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以及各类培训、教育基地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途径,大力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使其成为既懂经营,又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二)以吸纳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力度6.利用政策优势引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