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心灵在课堂上飞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心灵在课堂上飞翔
名教育家陶行知一贯主张“儿童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把儿童的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也就是说要把“苦学苦练的课堂变为轻松愉快的儿童乐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使课堂成为放飞学生心灵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放飞学生的心灵呢?就这点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尊重,使体会更深刻
因为学生年龄,阅历以及认知视界的局限,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如果我们老师也所以而斥责、讽刺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在声声斥责,句句讽刺中消失,所以我们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是相信尊重他们的,要让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这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如《猫》这篇课文,在交流“猫是老实的”这点时,一位学生马上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说这只猫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并补充我家的猫就是这样)这不是懒惰的表现吗?我没有否定他,而是尊重他的见解。准备在后面的教学中加以引导。而此时,有同学马上反驳,列举了课文中的句子,加以比较说明这是老舍先生爱猫的缘故,顺着学生思路,我又问还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老舍先生爱猫?学生讲到“踩”和“蹭”字。通过这两个字的个性化理解,那位学生终于知道这都是老舍先生爱猫的表现。就是因为太爱猫了,觉得这只猫什么都是好的,所以才说它是老实的。也正是老师尊重了他的见解,对他来说这样的体会对他来说我相信一定是久久难忘的。
二)关爱,让心灵更温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语言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感受到教师关爱的温暖之情。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词语“抚摸”时,有意识地轻轻抚摸了几遍一个学生的头,然后鼓励学生说:谁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抚摸王子红的头”,“老师轻轻地抚摸他的头”,“妈妈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然后,这位教师再次启发: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时你体会到这种情感吗?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心灵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课堂教学不但要有情,还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而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前提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教师欣赏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以及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对他们的闪光点与进步之处都应以鼓励和表扬,从正面加以指导。如我在指导学生对理解词义的评价:“你很善于发现,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你很聪明,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来理解词义”;“你真不错,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说得不完全准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这样的欣赏既肯定了学生,又保护了他们的自信心,使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欣赏评价学生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给学生掌声与鼓励,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课堂因为学生的个性张扬而美丽。如在指导读完《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学生学会了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同学,评价的语言也十分丰富:“他读得很流利,并且很有感情”,“她读出了鸟儿的焦急”,“她读出了鸟儿对树的依恋”,“他读得不错,就是快了点”……此时,学生的脸上是喜气洋洋的,充满自信与快乐。
(四)激励,让学生更自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生面临一项任务,不知自己能否完成时,父母、教师如果能激励他,“你能行!”他就会产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力量。在课堂上,我对学生的表现总是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你真聪明!能想出与众不同的答案来”,“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即使有同学说错了或不敢说,我也给予热情地鼓励,“一会儿想好了再告诉大家好吗?”“别紧张,大家相信你,你一定能行!”“这段再试试,相信你会读得更好!”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体会到尊重和关爱,心里上得到满足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来说之,课堂上老师一个有意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次赞许的微笑……这些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对学生的尊重、关爱、欣赏、激励会流进学生的心田,滋润学生的心灵。从而课堂就会孕育出无限的生机和充满活力,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