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歌
明代梅花诗歌

明代梅花诗歌
《早梅》
明·道源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咏梅九首》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王元章倒枝梅画》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咏梅花》
明·皇甫濂
坐惜江南树,春当塞北花。
丛中澹芳色,歌里逗年华。
竞月宜香泛,娇风恰影斜。
佳人正堪忆,持此代疏麻。
《梅花》
明· 陆昂
春到南枝与北枝,花开的皪照寒漪。
何人似解相怜意,不把东风玉笛吹。
明代文徵明诗

明代文徵明诗明代文徵明的诗有10首,这10首诗如下:1.《钱氏池上芙蓉》: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2.《采莲图》:横塘西头春水生,荷花落日照人明。
花深叶暗不辨人,有时叶底闻歌声。
歌声宛转谁家女,自把双桡击兰渚。
不愁击渚溅红裳,水中惊起双鸳鸯。
3.《除夕》:拨尽炉灰夜欲晨,不知飘泊潞河滨。
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
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
只应免逐鸡声起,无复鸣珂候紫宸。
4.《秋兴》:浮云奄忽互相逾,北首长安万里余。
灞上将军真戏尔,回中消息近何如。
祥麟谁见游郊薮,塞雁空闻有帛书。
泽国西风秋正急,有人东望忆鲈鱼。
5.《新秋》:江天七月火西流,残暑萧然一雨牧。
手把芙蓉惊欲暮,身如蒲柳不禁秋。
凉风作意侵团扇,斜日多情近小楼。
有约南湖将艇子,晚香吹满白蘋州。
6.《乞猫》:珍重从君乞小狸,女郎先已办氍毹。
自缘夜榻思高枕,端要山斋护旧书。
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
花阴满地春堪戏,正是蚕眠二月余。
7.《饮酒》: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
难忘是花下,何物胜尊前。
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
唯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
8.《春归》:三月春光积渐微,不须风雨也应归。
与人又作经年别,回首空惊昨梦非。
江燕雏引芳草满,林莺出谷杏花稀。
沈郎别有伤情地,不为题诗减带围。
9.《夏日睡起》: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
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
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
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10.《题画兰》: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明代诗词 明代诗词特点

明代诗词明代诗词特点1、清· 龚自珍· 《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清·龚自珍·《夜作》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点评:龚自珍可谓满清为数不多的诗词大家,虽无唐宋一流诗人的气度和格局,但是也有很多优秀作品。
(句意隐晦、思想曲折的弊端。
)3、明·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点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名不虚传也,五百年后,为吾知己。
世人皆谓其风流,然此风流非彼风流。
前半生放纵不羁,孤高自傲,不可一世,奈何生不逢时。
后经宁王叛乱,性情大变,绝意仕宦。
余生潦倒病困,诗文画盈车,却换不来一碗粥,一包药,一件棉衣,落花缤纷,斯为绝唱矣。
明诗中的清流,一代奇才!4、唐寅·《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点评:伯虎兄诸多诗词中,余绝爱此首,深得我心。
当邀友二三,春酒一缸,置于花树下,对酒当歌,慷慨痛饮,只愿复醉不复醒;或于秋江白月,澄水轻舟之上,拥炉煨酒,以诗唱和。
夜静啸月长歌,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明代黄道周诗词明代黄道周诗词明代黄道周的诗词,有以下几首:1、《绝命诗》朝代:明代作者:黄道周纲常万古,节义千秋。
文征明最著名的十首诗

文征明最著名的十首诗文征明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他的诗歌写意风格,自成一派,对后人影响深远。
下面是文征明最著名的十首诗:一、《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鹧鸪天》暑退清凉天气新,桂华秋色渐入人。
卷舒帘栊皆自冷,微雨和风岂偏轻。
三、《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四、《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五、《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磐音。
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七、《浪淘沙·北戴河》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八、《鹰击长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九、《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十、《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以上是文征明最著名的十首诗,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写意和意境,不同风格,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文征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人物,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明代招魂诗

明代招魂诗明代的“招魂诗”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时期,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怀念明朝而创作的诗歌。
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以下是明代招魂诗赏析的 5 个例子:1. 《招魂》- 陈子龙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熊罴。
堂堂中国空无人,天下为家皆自如。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荒地老无人识,斜日寒烟独倚楼。
赏析:陈子龙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2. 《招魂》- 夏完淳地下应无酒可沽,人间只有泪堪流。
头颅一掷万事空,只有青山依旧在。
人生聚首能几时,死别相逢更何有。
魂魄归来兮,哀江南!赏析:夏完淳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抗清义士,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壮和慷慨。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3. 《招魂》- 屈大均故国江山在,荒城草木深。
兴亡何足问,且自把金樽。
赏析:屈大均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4. 《招魂》- 顾炎武万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赏析: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5. 《招魂》- 钱谦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
这首《招魂》通过描绘明朝灭亡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些“招魂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朝的不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学士的思想和情感,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著名诗词诗歌大全

明代著名诗词诗歌大全律诗是一种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体。
它对诗篇的字数、句数、用韵、声调的平仄、词语的对仗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我在此整理了明代著名诗词大全,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明代著名诗词大全11、湖心亭看雪张岱〔明代〕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拏一作:余挐)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2、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明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明代诗词

古籍版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古籍版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古籍版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趣,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题桃花扇传奇作者:陈于王朝代:清朝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明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唐寅(明代)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
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清代诗词《狱中题壁》谭嗣同(近代)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清代: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唐寅最出名的二十首诗

唐寅最出名的二十首诗一、简介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半山居士,明代文学家、画家。
他的诗歌才华出众,被誉为“红楼梦的作者”,被后人称为“唐家诗鬼”。
他的诗作广泛流传于后世,以下是唐寅最出名的二十首诗。
二、《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这首词表达了唐寅对生命的思考和生活态度。
三、《鹧鸪天·花谢花飞花满天》这是一首描写花谢花飞景象的七绝诗。
四、《饮中八仙歌·绿蚁新醅酒》唐寅以八仙人物喝酒为题材,描绘出饮酒的欢乐氛围。
五、《贺新郎·白日依山尽》这首七言绝句以自然景色描绘新郎的喜庆日子。
六、《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描写了江南风光,寄托了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是唐寅晚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八、《石州引·君问劝君更尽一杯酒》唐寅以美酒为背景,劝人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九、《钓台阿·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是一首咏史诗,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唐寅对时事的思考。
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描绘了长江奔流不息的景象,抒发了唐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十一、《瑞鹤仙·一作潇湘去无穷》这首词描绘了仙境般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唐寅对自然的痴迷。
十二、《念奴娇·春情应悄无声》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用细腻的词藻表达了情感。
十三、《步步马蹄声·何处笙箫黄菊艳》这首七绝诗以黄菊艳为题材,描绘了菊花飘香的美景。
十四、《古调×山村欢喜》这是一首写乡村欢喜生活的诗歌,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十五、《雪夜叹·灭烛怜光满目秋》这首词歌颂了雪夜时光的美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十六、《沁园春·长恨春归无觅处》这首七言绝句写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
十七、《卜算子•咏梅》这首诗歌以咏梅为题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十八、《赤壁怀古》这首七绝诗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和英雄的风采。
明朝最著名的诗词名句

明朝最著名的诗词名句《岳阳楼》【明】杨基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杨基是元末明初诗人,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他的诗清俊纤巧。
这首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起结犹入神境,因为这首诗,当时的人称他为“五言射雕手”。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伯温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刘伯温在是明代的军事家、文学家,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功不可没,其实,刘伯温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
这首七言绝句颇有宋诗七绝之感,这首七绝描写了大雨前后的景象,通过对风雨的描写,抒发了一个人生哲理:风雨过后,景色会格外美丽;遇到挫折,战胜挫折后,会觉得人生更美丽。
《梅花九首·其一》【明】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元末明初时,演义、小说、戏曲盛行,诗人高启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
《梅花九首》“飘逸绝群,句锻字炼”。
这九首梅花诗,首首读来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
历朝历代诗人咏梅之作众多,相比之下,高启写梅独摄其魂,确有不俗之处。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明朝名臣,忠烈之士,一心为国,《明史》评价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这首《石灰吟》是他的名作,在诗歌的写作手法上,与一般诗歌不同,没有雕琢之感,但这首诗极强的个人情感,使这首诗千古流传。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石灰言志,即使千锤百凿,烈火焚烧,依然不改忠心之志,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桃花庵歌》【明】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明代诗歌pdf

明代诗歌1. 《石灰吟》——于谦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描述了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过程,暗喻诗人自己经历诸多艰难困苦才得以成长。
•“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在烈火中焚烧被看作是平常的事情,象征着诗人面对严峻考验时的从容态度。
•“粉骨碎身浑不怕”,石灰石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体现诗人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为正义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最后“要留清白在人间”,表明诗人自己无论遭遇何种磨难,都要保持高尚的节操,让清白的名声在人间流传。
2.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原文: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庙门前野草秋。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解释:•诗的前部分描绘了长江和金陵的壮丽景色。
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势与江水一同东去,而钟山像龙一样向西延伸,仿佛要冲破巨浪。
江山相互争雄,壮丽无比。
诗人提及秦始皇在此埋下黄金镇压王气,但金陵的佳气至今仍在。
•接着诗人登上雨花台,饮酒抒发情怀。
在苍茫的意境中,感受到了来自荒烟落日的万古思绪。
看到石头城下怒涛汹涌,武庙门前野草在秋风中摇曳,联想到历史上的黄旗入洛、铁锁横江等事件,以及三国和六朝的兴衰,宫阙长满荒草,英雄割据混战,鲜血染红寒潮。
•最后诗人庆幸自己生逢明主,天下初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四海一家,长江不再是南北分裂的界限,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和平的赞美。
3. 《别云间》——夏完淳原文: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明代时期的诗词流派与代表作品

明代时期的诗词流派与代表作品明代是中国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诗词在这个时期也取得了独特丰富的发展。
在明代,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诗词流派,并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介绍明代时期的几个主要诗词流派,以及它们的代表作品。
流派一:田园诗派田园诗派是明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它追求回归自然、抒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流派二:山水诗派山水诗派是明代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追求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汤显祖的《牧童词陌上桑》是明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
通过描绘田园牧童的生活和桑树的美丽,作者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流派三:宫体诗派宫体诗派是明代文人诗歌的特色之一,它以形容丰富的词句和婉约的表达风格而闻名。
郑珍的《《参商曲咏十二首·春怨》是宫体诗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美妙的音律,作者表达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爱情的痴迷之情。
流派四:琼华诗派琼华诗派是明代诗歌中的一支独特流派,它以诗词的华美而著称。
杨基的《明花》是琼华诗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华丽的词藻和繁复的修辞手法,作者描绘出了明代宫廷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华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流派五:豪放诗派豪放诗派是明代诗歌中的一支比较独特的流派,它以豪放大胆的表达方式而著称。
袁宏道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豪放诗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奔放的词句和壮丽的意象,作者表达了对英雄主义和热血豪情的赞美之情。
流派六:词派在明代,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开始兴盛起来。
词派是明代词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要特点。
辛弃疾的《鹧鸪天·桃李春风一杯酒》是明代词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深情款款的词句,作者表达了对爱情的痴迷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流派七:赋派赋派是明代文学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它以描写事物和表达情感为主要特点。
文征明落花诗十二首

文征明落花诗十二首
征明是明代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豁达、婉约著称。
以下是文征明的一首代表作之一——《落花诗》:
```text
1.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 腾蛟起凤,孟孙访遗老,千里凭高寄。
4. 归来每在夜静时。
5. 闲敲棋子落灯花,微吟晚唱,露从今夜白。
6.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8. 此次第,怎一个痴字了得。
9. 酷怜金作贵游仙,缓含香,吹梦到西洲。
10. 西洲曲,为舞《新月》几时有?
11. 芳草地,新晴弄影,儿翠鸟朝凤。
12. 旧时游地水光翠,秋千院,人笑语花楼。
```
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花开花落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瞬间的深切思念。
明代诗田园诗词

明代诗田园诗词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诗人们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描写在明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些著名明代诗人的田园诗词。
1. 杨基《田园杂兴•荷叶》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葵攒雨笼无数,烟笼人卷到清晖。
2. 王守仁《田园乐府•春日》
东坡层翠耸晴云,白芷朝加金英。
园动时时花实重,吹嘘君瑞几经霜。
3. 陶宗仪《浪淘沙•西湖秋》
银埠菊纵不须媒,蓬莱登眨眼便来。
诸家船在湖心夜,春日八声响指迴。
4. 袁宏道《秋日田园杂兴》
云散疏星露华亭,圃中比舍静稀名。
各半树林分去去,月明邻屋卖樵声。
5. 冯应猷《夜雨寄北》
夜雨忽催北枕寒,疏窗搅得梦迷乱。
千里此心同雨落,一时归思溼孤山。
这些诗词中的田园景色丰富多彩,描绘了明代人们对田园生活
的向往和赞美。
从这些诗词中可以感受到明代诗人们对自然、田园的热爱与情感的流露。
明清诗词大全

明清诗词大全明清诗歌(一):《寻胡隐者》(明)高启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明清诗歌(二):《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明清诗歌(三):《咏石灰》(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清诗歌(四):《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明清诗歌(五):《明日歌》文嘉(明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清诗歌(六):入直西苑清代:纳兰性德望里蓬瀛近,行来阆苑齐。
晴霞开碧沼,落月隐金堤。
叶密莺先觉,花繁径不迷。
笙歌回辇处,长在凤城西。
明清诗歌(七):《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明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清诗歌(八):南乡子·泪咽却无声清代:纳兰性德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悲哀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明清诗歌(九):浣溪沙清代:纳兰性德风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明清诗歌(十):《玉楼春》白莲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明清诗歌(十一):托龙君超为觅仙源隐居诗以寄之明代:袁宏道云石村中且卜庐,凭君为买一峰余。
全栽芝菊为疆界,尽写云岚入券书。
门对仙童浇药地,巷通毛女浣花渠。
闲中每爱天台去,好与刘晨间屋居。
明清诗歌(十二):《清平乐》咏雨归禽响暝。
诗歌鉴赏素材积累·明朝诗歌100首赏析

目录1.高启《梅花》2.王守仁《龙潭夜坐》3.谢榛《秋日怀弟》4.扬基《春草》5.高启《黄氏延绿轩》6.薛慧《泛舟》7.李梦阳《秋望》8.刘羽《一鹭图》9.杨一清《山丹①题壁》10.屈大均《摄山秋夕》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①》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13.于谦《上太行》14.李攀龙《平凉》15.孙承宗《二月闻雁》16.吴承恩《舟行》17.谢榛《苦雨后感怀》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19.袁中道《夜泉》20.沈周《栀子花诗》21.徐祯卿《济上作》22.张弼《渡江》23.高启《春暮西园》24.李攀龙《出郭》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27.袁中道《朝耕》28.贝琼《经故内》29.徐渭《题墨葡萄诗》30.粱辰鱼《屈原墓》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32.扬基《闻邻船吹笛》33.于谦《咏煤炭》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35.王世贞《登太白楼》36.吴嘉纪《落叶》37.刘基《过南旺守闸》38.徐贲《写意》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41.陶安《泊江州》42.黄峨《又寄升庵》43.李东阳《九日渡江》44.高翥《秋日》45.戴珙《盟台夕照》46.茅坤《夜泊钱塘》47.孙承宗《渔家》48.袁凯《江上早行》49.高启《孤雁》50.王灿《客中》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52.【明】杨基《天平山中》【唐】卢仝《喜逢郑三游山》53.王稚登《新春感事》54.徐祯卿《偶见》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56.何景明《竹枝词》57.徐渭《龛山凯歌》58.金銮《柳堤》59.高启《卖花词》60.顾文昱《白雁》61.戚继光《马上作》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竹枝词·其二》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64.丘浚《五指山》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66.王阳明《寻春》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68.唐寅《画鸡》69.高启《晚次西陵馆》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71.杨基《梦游西湖》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73.高启《寻胡隐君》74.孟洋《烟》75.韩洽《闻雁》76.何景明《雨夜》77.戚继光《登舍身台》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79.谢榛《秋兴》杜甫《秋兴(其三)》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81.夏完淳《别云间》82.谢榛《渡黄河》83.袁凯《白燕》84.王世贞《宿香山寺》86.康海《冬》87.李昌祺《归自南阳》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89.孙承宗《二月闻雁》90.邵亨贞《贞溪初夏》91.夏完淳《即事(其二)》92.夏完淳《即事》93. 马中锡《晚渡咸阳》94.谢榛《怨歌行》95.高启《秋望》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97.【明】高启《咏蔺相如》【宋】范成大《蔺相如墓》98. 吴宪章《访客舟中》杜甫《客至》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100.杜庠《赤壁》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
明代茅元仪的诗歌

明代茅元仪的诗歌
以下是三条关于明代茅元仪诗歌的内容:
1. “十年书剑老风尘,此日相看笑语真。
”出自《夜泊钱塘》。
这句诗的意思是经过十年带着书和剑在尘世奔波,到这一天相互看着对方发出真诚的笑语。
就好像你和许久未见的老友重逢,那种开心和感慨一下子涌上心头。
比如,当你和儿时玩伴多年后再见,不就如同诗中这般嘛,哎呀,真的是太有感触啦!
2. “孤臣白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来自《春望》。
它说的是孤独的臣子已生白发长达三千丈,每年的烟花依然有一万重那么多。
这就好比一个人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尽管时光流逝,周围的繁华依旧,可心中的那份执着不变呀。
就像那些一直为了梦想默默奋斗的人,即使岁月变迁,他们还是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不是吗?
3.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这是《西窗》中的句子。
意思是明月不知道你已经离去,深夜了还照在读书的窗户上。
这多像我们有时候会忽略一些人或事,可它们却依然在那里呀。
比如说,你离开家乡后,家乡的月亮不还是会照常升起,照亮曾经你生活过的地方嘛,真的是让人有点惆怅又有点温暖呢!
我的观点结论:茅元仪的诗歌真的很有韵味,能让人产生很多共鸣和感触,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呀!。
王阳明诗歌

王阳明诗歌明代王阳明的诗歌有12首,这12首诗歌如下:1.《登大伾山诗》: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2.《题王实夫画》:随处山泉着草庐,底须松竹偃柴扉。
天涯游子何曾出,画里孤帆未是归。
小酉诸峰开夕照,虎溪春寺入烟霏。
他年还向辰阳望,却忆题诗在翠微。
3.《春晴》: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4.《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5.《秋夜》: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
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
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
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
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
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
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6.《西园》: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
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
芜草稍焚薙,清雨夜来歇。
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
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
起来步闲谣,晚酌檐间设。
酣时藉草眠,忘与邻翁别。
7.《水滨洞》: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8.《舟夜》: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9.《宿萍乡武云观》: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翠色拖云开叠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阻杖藜。
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10.《夜宿宣风馆》: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明朝边塞诗

明朝边塞诗
明代诗人写的边塞诗,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明朝戚继光的《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此外,还有唐寅的《塞下曲》:
漠漠荒野头,大军集云中。
飞梯相应阁,狼顾相惊弓。
饮马天山雪,还他明月弓。
以及尹耕的《七言律诗》:
蓟门千里接云中,虏骑清宵警报同。
合阵几窥青海月,鸣鞭争下黑山风。
残冬战士衣仍薄,荒岁孤城廪欲空。
南国十年输挽尽,防秋诸将慢论功。
这些诗歌都描绘了明朝边塞的景象和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忠诚报国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水浒》和英雄 传奇
第一节:《水浒》的作者、成书版本
一、《水浒传》的成书
与《三国》相同,它也是所谓“集体创作,文人 写定”,但其历史依据非常稀淡,主要还是民间传闻 和通俗文艺。它至多是有一点正史的影子,如《宋史 侯蒙传》《宋史张叔夜传》等,有关于宋江的片言只 语,如是而已。南宋以来,梁山故事已经成为说话和 杂剧艺术的重要题材;特别到元代,水浒戏非常之多, 如《双献功》《李逵负荆》等。这些都为《水浒传》 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题材来源。
二、地位和影响:
(1)文学的。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章回 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其巨大 成功,招徕了后世无数的效仿之作,为后世的长篇 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非文学的。首先是对于战争的详尽描写,直接 为后世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从而成为战争特别 是农民战争的教科书。它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也非常 深远。如在中国北方非常流行的关公崇拜,民间的 结拜情结,都受到《三国演义》的重大影响。 “七 实三虚”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
关于罗贯中,知道的很少,根据贾仲明《录鬼簿 续编》、王圻《稗史汇编》、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等书之间不无矛盾的记载,我们可以约略了解到作者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东原人,元末明初人
三、《三国演义》的版本
最早的版本是嘉靖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 版本是毛伦、毛宗岗父子评点修改过的版本。与以往 的本子相比,它的正统色彩更强,艺术上也有较大的 提高,评点也有过人之处。
第二节 《西游记》的原型精神和艺术 特征
1、《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从外观上看,《西游记》与神话相比可以说是 同中有异。其题材、形象及其存在的怪异世界都有 着明显的神话韵味,具有脱胎神话的痕迹。但是无 论是和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上古神话相比,都带有明 显的人类成年期的特征。它是系统而自觉的文学, 而不是零碎朦胧的神话。
3,后世的效颦之作
《水浒后传》《荡寇志》《后水浒传》等。但无论 在思想、艺术上均无法与《水浒传》比肩。
第四章《西游记》
一、《西游记》的成书
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西游记》也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作者、版本、 主题、内容
是所谓集体创作,文人加工写定的作品。玄奘西行求法
的历史事实,唐僧弟子辩机《大唐西域记》、惠立、彦 但由于玄奘的行为本身即带有传奇性,所以,从唐代开 始,就已经有许多文学作品开始神化唐僧;
三、《西游记》的版本
与《水浒》一样,可以约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 系统。差别是唐僧出身的有无。
四、《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基本上是由三个板块构成的。第一个板 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二是江流和尚出身及取经 缘由;三是西天记》的主题是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个话 题。代表性的说法有:禅书说;阐发《大学》 的修身之书说;修道之书说;游戏说;滑稽与 玩世说;农民起义说,人民斗争说;叛逆投降 说;歌颂市民说;“安天医国说”;房术说; 反映人生说;追求真理说;表现理想说,等等。
(2) 好汉们对待女性的态度:大体是有家室的比较 冷淡,没有家室的对女性则多充满仇视。 (3)就结果看,女性所造成的影响基本是灾难。如 林冲的妻子因为貌美而招致调戏,导致林冲的发配; 阎婆惜与宋江的同事通奸,导致宋江的亡命江湖 (4) “祸水观”的由来。就中国的整体文化背景看, 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向来的轻视;就《水浒传》所 反映的特定阶层的生活来说,是江湖游侠阶层对于女 性根深蒂固的戒惧。这种戒惧的由来,主要是从女性 给他们的亡命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方便而来。
步的加强。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 影响
一、《三国演义》的艺术特征:
(1)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罗贯中并非全然羽翼信史, 而是采用了诸多手法,使得故事的讲述充满意味,比如 对历史时间巧妙剪裁布局;大胆采用信史所无的传说; 本末倒置;张冠李戴;等等。 (2)类型化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 单一性,指重要人物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其在形象内 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位置,此一特征足以支撑起整个人 物形象,类似中国戏剧中的脸谱化与程式化;
二、《水浒传》的作者
《水浒传》的作者情况可谓扑朔迷离,有施 耐庵作、罗贯中作、施罗合作等多种说法。甚至 施耐庵这个人的真假有无都一直是一个问题。造 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小说地位的低下。
三、《水浒传》的版本:
简单说,有简本与繁本两个系统。一般认为 繁本在前。金圣叹评点加工后的七十回本《水浒 传》是清代以来影响最大的本子。
(2)“替天行道”是好汉行动的政治行动纲领。 (3)推重贤能与严密的组织纪律。 (4)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对于“义”的极度尊崇;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对阳刚之气的极 度尊崇 (5) 藐视众生、嗜血残忍、是非不分等江湖文化的负 面价值。
三、《水浒传》中成问题的女性观
分为妖女、魔女和无面目女性两类。第一类如潘金 莲、潘巧云、贾氏等;中间比如顾大嫂、孙二娘;后者 比如林冲的妻子以及大量的连姓名也不被注意的女子。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1)《三国演义》的主题
《三国演义》演义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代表性的 说法有:为蜀汉争正统说;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 间的斗争说;反分裂,求统一说;人才学教科书说;追 慕君臣际遇说;总结政治经验说;反映民族心理意识说; 悲剧说;等等。 (2)关于《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三国演义》之所以有明确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有历 史本来的原因,也有当时社会状况对于作者的影响;有 作者的因素,也有改定者的功劳。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及其 对后世的影响
1、《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 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花过渡。包括:传 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惊奇与逼真的
结合;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稳定与变化、
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2) 叙事技巧的进步与自由。这突出地表现在全
知与限知视角的巧妙交替使用。而最见出作者才华 的,又首推限知视角当中的游动视角的精彩使用。
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都是记录事实之作。
宋金元时代,唐僧取经的故事已经被搬上舞台,而且 从这个时期,重心已经发生倾斜:取经故事的主角不 再是唐僧,而是悟空了。猪八戒也已出现。 元明时期的平话小说《西游记》为吴承恩的创作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游记》的作者
明代刊本的作者均未署名,只是说“华阳洞天主 人校”;后来多数清代刊本都署作者之名为邱处机。 实际上,邱处机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别是一部作品; 清代中叶以后,吴玉搢等根据《天启淮安府志》等材 料认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但未得到响应。此 说后来经过胡适、鲁迅的提倡而得到广泛认同。但具 体作者为谁,仍有争论。
1)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 2)市民队伍,以及由之而来的新的读者群的壮大 3)审美趣味的变化 4)出版等硬条件的成熟启功、张中行、金克木 《说八股》
三、王学左派的兴起
1)随着朱元璋、朱棣这样铁腕人物的消失, 政 治高压政策难以为继 2)禅宗思想的影响 3)时代的呼唤,新的市民阶层对代言人的需 求
如武松在十字坡上与二娘的那段斗智斗勇,时而在武 松耳中听到,时而由作者点出,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 阅读积极性。 (3)串珠式的结构方式。用梁山事业这根主线,将 众多的英雄传奇连在了一起。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板块 结构。 (4)活泼灵动、惟妙惟肖的语言。《水浒传》首次 运用了纯粹的口语作为书写语言,生动流畅,惟妙惟 肖,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语言运用的才华,纯粹的白 话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唯一语言,《水浒传》起到了 典范作用。
第二节 《水浒传》的主题、内容
一、《水浒传》的主题
历来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说法:忠义说;为豪杰立传 说;诲盗说;游戏说;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说;为市 井细民写心说等。最近几年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提出 它具有明显的绿林文化特征。
二、《水浒传》与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
(1)强调“逼上梁山”,即社会不公是造成好汉们啸 聚山林的根本原因。(尽管事实上并非全然如此)
概括起来,一是刘备在历史上本有仁厚之名, 而曹操本来就是不太被人们肯定的奸雄色彩很浓的
历史人物;二是三国所产生流传的时代,是汉民族
自尊最被摧折的时代,这种民族情绪必然会给作者 以深刻的影响,刘备的血统毕竟比较高贵,又地处 南方,与此种民族心态正合;三是罗贯中本有此倾 向,而经过毛氏父子的改定,这种倾向得到了进一
而前后两个大的部分,正好形成了具有人类普遍精神 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 为目的的不畏惧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先看桀骜不逊的个性自由精神。首先,这种精神 乃是人类精神的一种长存。在古今中外,这种精神都 有所表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正代表了这样一 种精神。这种精神出现在15世纪的中国,有着深刻的 历史原因。中国文学中向来缺乏遨游三界的想象力, 一个重要原因是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经由元 代异族文化的侵扰,明代个性自由思想的影响,中国 人禁锢的头脑开始松动。而《西游记》就是中国人头 脑解禁后创造与想象力的明证。
稳定性,指主要特征稳定不变,缺乏纵横方向的变化, 处于古典的静穆状态; 和谐性,指人物内部诸因素基本处于古典式的和谐之中, 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在冲突与和谐的对立中,力求和谐。 主要表现在: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回避理智与感情的 矛盾, (3)从全知全能到限知视角的叙事方式。全知视角与限 知视角。限知视角的初步采用。 (4)宏大而细密的结构。详见课文有关论述。 (5)杰出的战争描写艺术。 (6)文白相杂的语言。典雅而不失灵动,与体制和谐, 亦便于直接从史书中摘录材料。
2、《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1)文学的:是英雄传奇的范本,对后世的历史演 义和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 其他文艺体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电影等提供 了丰富的题材。 (2) 非文学的:后世农民起义以及绿林豪杰起 义,往往以“替天行道”标榜,学习其战术战略, 乃至借用其绰号,等;进步的评论家、思想家往往 以之为“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工具, 借以批判社会之不公、道学之可恶、真心之可贵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