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习题:专题二测评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单元检测2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单元检测2及答案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选修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

①孔子在世界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A.①②③ B.②③④ .①③ D.①②③④解析从图一可得出③的结论,从图二可得出②的结论,从图四可得出①的结论,④与四幅图片均无联系,故排除④。

答案 A2.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对上述材料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解析孔子强调“王者于天下”的前提是实行“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拥护,故B项正确。

答案 B3.在2012年世界儒大会上,自海内外的专家者、各界人士纵论儒发展。

与会者一致认为,孔子诞于中国,儒属于世界。

下列说法不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儒对促进世界多元文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B.儒家的“贵贱有序”等主张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儒家思想可以为解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D.儒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解析儒家的“贵贱有序”强调等级,不利于社会和谐。

答案 B4.《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 )。

A.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 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礼乐制度上的规格是依据等级制度确定的。

孔子的“礼”属于政治思想,侧重于社会秩序的构建。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三“圣雄”甘地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4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三“圣雄”甘地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4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三“圣雄”甘地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4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思维激活年轻的甘地曾在南非工作22年,在这期间,他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你知道其思想的理论来源有哪些吗?提示:甘地把印度教毗温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并受索罗、托尔斯泰、鲁金斯著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

自主整理一、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1.主要内容:暴力孕育暴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_______________;主张以仁慈改造人类,创造了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

2.最初实践(1)在南非的实践:投身于当地反对_______________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2)在印度的实践①1909年,甘地出版了《_______________》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②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

为了使各派别和睦相处,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到各处访问,安抚人心。

③甘地认为,印度人民贫困的根源首先在于农村织布机的衰落,认为恢复传统的手工织布劳动是振兴广大农村的关键。

他倡导了_______________运动,并且自己身体力行,坚持纺线并身穿传统的土布衣服——“拖地”。

④为了争取印度的独立和民族的进步,甘地身穿“_______________步提高了他在国内的政治威望和影响。

二、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第一次(1)开端:1919年11月,甘地第一次提出了不与英国合作的“_______________”主张,号召开展不合作运动,并呼吁国大党响应。

(2)发展:1920年,国大党正式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其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为了实现统一和巩固统一采取了许多措施。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他首创军功爵制,使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B.他在统一方略上,从弱小的韩国开刀,最后灭赵C.他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思想、医学和种植的书D.他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局面答案 D2.清朝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基本定型于康熙时期。

下列体现了康熙处理这一问题的事件有( )①尊孔开科,延揽汉人②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③派汉族工匠入藏重修布达拉宫④修建清漪园作为处理民族事务的政治场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C解析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与处理民族问题无关,故②错误;清漪园现为颐和园,兴建于清乾隆帝时期,故④错误。

C项符合题意。

3.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这表明康熙帝( ) 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答案 A解析注意康熙帝在位时间是1661年~1722年,其晚年应是18世纪早期,这时荷兰、英国已经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力量的警觉,康熙帝才有“中国恐受其累”的担心。

4.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答案 D解析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其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孔子试图利用周礼来重新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而柏拉图则通过《理想国》一书表达自己重新建构有序理想社会的国家,所以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力图构建新的和谐社会,故D项正确。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单元综合测评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单元综合测评2

单元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材料二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

神用金子创造了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并指出其政治主张的实质。

(6分)(2)为传播他们的思想主张,孔子和柏拉图采取了怎样的共同方式?他们的主张是否被统治者接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9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梳理材料,理出其中的关键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表述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第二小问政治主张的实质即维护谁的利益或者目的,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其均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第(2)问的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传播思想主张方面两者均通过兴办学校来实现,可具体列举相关史实;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予以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分析其主张不被接受的原因,一种政治主张是否被统治者接受,主要看其能否解决时代问题,是否脱离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等,从这些角度予以分析表述即可。

[答案](1)思想: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柏拉图主张国家应按能力来进行分工,三个阶层各司其职。

实质: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2)方式:通过兴办学校来传播思想,如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园。

是否:不被统治者接受。

原因:孔子的主张不符合当时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设计超出社会政治的实际需要。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

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评2人民版选修4

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评2人民版选修4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专题综合测评( 二) ( 时间:60 分钟分值:90 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材料二他( 亚里士多德) 的卓越贡献主要是开创了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

――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

(9 分)(2)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

(6 分)【解析】第(1) 问考查学生提炼、概括历史信息能力。

可以从教授的典籍、道德和科学范畴等方面加以概括。

第(2) 问地位可以从精神觉醒、科学兴起、社会发展等方面加以归纳。

【答案】(1) 孔子以六经和六艺( 或儒家经典) 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既讲授伦理学和人生哲学( 或人文科学) ,又教授科学知识(或自然科学) ,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结合。

(2) 成为西方人文主义之源;西方先于东方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推动西方社会的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同世界,关键就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弘扬和推行仁政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因此,孔子主张要自觉修行德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善”为最高目的的教育理念。

材料二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

他说:“见而识之”,就是要多见,并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记忆起来。

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知识被遗忘,通过接触感性事物,人们就可以重新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单元质量检测(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

F列史实符合的是()A. 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 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 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 同意苏联提出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解析:选D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是保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 这牺牲了中国的利益,故选D项。

A项在九一八事变后做出的;B项只是说了慕尼黑阴谋的内容;C项材料并未涉及。

2. 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

这里“新敌人”指的是()A .美国B.德国C.苏联 D .日本解析:选C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 B 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故“新敌人”指的是苏联,选C项。

3.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 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 联合国 B .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应属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发起的,故排除C 项。

北约是美国发起并组织的,故选D项。

4. 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

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 经互会的成立D. 柏林危机的爆发解析:选C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两极格局,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及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互会。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人民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人民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战役C.中途岛海战D.阿拉曼战役【解析】注意毛泽东这段话中最后一句“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由此可判断这场战役使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开始,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xx年是《开罗宣言》发表73周年。

下列有关宣言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表明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B.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C.由苏、美、英三国首脑参加D.就战后处置德国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解析】《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为我们收回上述领土提供了国际法的依据。

【答案】 A3.有学者认为,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

其中的“根本好转”主要表现为(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③北非战事结束④德军失去苏德战场的主动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德黑兰会议召开于1943年,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是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后,故①错误;1943年的世界局势有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北非战事结束,德军失去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故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4.关于下图所反映的两次国际会议的有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参加开罗会议的中、美、英三国首脑参加德黑兰会议的苏、美、英三国首脑A.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B.核心议题是盟国协同对法西斯作战C.英、美等国首脑参加D.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解析】开罗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3年11月,这时,各主要战场均出现了重大转折但未取得决定性胜利,故A项说法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4学案:专题二 第8框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4学案:专题二 第8框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了普通人的生活。
(2)相传瓦特由观察到炉子上水壶里的水烧开时,壶里的水蒸气把水壶盖冲得直跳,从而产生
了含有类比推理的联想。既然水蒸气有这样大的能量,那么如果做一个很大的水壶,将里面
的水烧开了,岂不是可以发出很大的力量,能推动机器转动吗?又通过长期的实践,他终于
发明了蒸汽机,迎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个“大水壶”,就是蒸汽锅炉。
一、启迪思路的触媒 1.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 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2.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3.类比和比喻虽然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推出新知识;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4.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属性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 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这样的推理只是或然的。 5.作为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
D.类比推理可以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解析:选 C。A、B 两项说法错误,D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 C 项。
3.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在任何问题的解决上都要用类比推理
B.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类比推理的前锋作用
C.用类比推理来解决一切问题
D.类比推理只在科学技术的发明中发挥重大作用
解析:选 B。A、C、D 三项说法都错误,故只能选 B 项。
一、选择题
狗的嗅觉十分灵敏。科学家从狗的嗅觉器官的结构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中得到启示,设计、
制造出一种气味电子接收机。它能够测量水、空气和土壤中的气味浓度,捕捉各种金属的气
味,帮助地质工作者比较精确地探寻矿藏。据此回答 1~4 题。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卷四新人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卷四新人教版必修2

单元测试卷四(第七、八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

”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解析: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即实行粮食垄断,故选B。

十月革命时期尚未颁布法令对粮食进行垄断,A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农业方面实行粮食税,C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业方面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在粮食方面没有垄断,D项错误。

答案:B2.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

布哈林这种认识 ( )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解析:材料中称这种经济政策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正常’形式”表明了对政策的肯定,结合材料中“内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等信息可知该经济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项正确。

答案:C3.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

”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解析: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选C。

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农业措施,与材料发展资本主义无关,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苏俄经济,不是为加快工业化建设,D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评4人民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评4人民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评4人民版选修1.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

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

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请回答:(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10分)(2)(5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可得出民族独立,和平共处;第二小问结合新旧三民主义中有关民族主义的阐述作答,即(三民主义)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新三民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概括为考试、监察(纠察)二权;第四小问结合民权主义借鉴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形式作答;第五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概括为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

第(2)问紧扣“思想路径”关键信息,孙中山表现为“……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即中西糅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评 人民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评 人民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评人民版选修4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孔子“礼”的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B.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C.“克己复礼”和“正名”是实现“礼”的方法D.“礼”从本质上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解析:孔子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D2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解析:解题注意关键信息“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而“有教无类”是指不论身份高贵与低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答案:B3“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该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了大国争霸的需要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C.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D.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答案:D4春秋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出恢复礼治。

下列各项主张与孔子礼治思想相悖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C.克己复礼D.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答案:D5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A.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B.将关心爱护百姓的生活放在首位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D.把“亲亲”之爱升华为普遍的爱答案:A6“内圣外王”是孔子心目中理想贤人的标准。

“内圣”是指( )A.尊重知识和人才B.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C.信奉儒家的主张D.把儒教作为道德标准答案:B7孔子的学生冉有胆小怕事,遇事畏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后再去做。

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上主张( )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答案:C8有西方学者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习题:专题五 八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习题:专题五 八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 Word版含解析

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邓小平同志边观光市容,边同省市负责人亲切交谈。

邓小平同志说,深圳的建设成就表明特区姓“社”不姓“资”。

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

然后,他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要坚持两手抓,这两只手都要硬。

邓小平同志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邓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摘编自《东方风来满眼春》(1)根据材料,指出邓小平深圳谈话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邓小平谈话的背景和意义。

参考答案(1)观点:特区姓“社”不姓“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及时总结。

(2)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国内僵化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面临严重困难。

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最终形成和成熟。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

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单元综合测评2+Word版含答案

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单元综合测评2+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四)人民版选修4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四)人民版选修4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下列各项,属于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主要活动的有()①写作《共产党宣言》②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③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④深入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阿芙乐尔”号巡洋舰3.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罗斯著名的历史景点之一。

该巡洋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主要因为它是俄国()A.布尔什维克党诞生的见证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的见证C.十月革命获得胜利的见证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见证4.“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

”这里的“新型”是指()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5.右图是一幅宣传十月革命的油画。

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揭示这场革命的深刻内涵()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B.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6.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

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7.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2019年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人物评说练习:专题二测评-8e34af07208c4c9398e8718016bd9bde

2019年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人物评说练习:专题二测评-8e34af07208c4c9398e8718016bd9bde

绝密★启用前2019年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人物评说练习:专题二测评试卷副标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可是,一个城邦之所以被名之为正义的,那是由于在它之中存在着三个本性上不同的属类,每一个属类从事于它自身的工作;并且,又由于某些其他的由这些属类而来的气质和风度。

——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二由相同身份的人组成政治体系时,公民自然认为他们大家应该轮流执掌治理的职司(治理的职司主要是致力于被统治者的利益,所以这些义务应该由大众轮流分担,而统治者作为公民团体中的一员,也附带地获得共同的利益)。

这原来是一个合乎自然的制度。

所以,从一个方面,我们说公正就是给予和维护幸福。

……最良好的政体不是一般现存城邦所可实现的,优良的立法家和真实的政治家不应一心向往绝对至善的政体,他还须注意到本邦现实条件而寻求同它相适应的最良好政体。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三个属类的“气质和风度”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指出柏拉图认为一个正义的城邦应该处于什么状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具有哪些特征?从公民在城邦中所扮演的角色看,两则材料有何差异?(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城邦体制探索的共同点。

2.柏拉图与孟子是同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他们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敢和有节制三种品德,其中理性统领着其他部分。

城邦统治者、城邦护卫者和农工商牧分别具备这三种品德。

三种天性的和谐一致,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

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也叫监国者。

——摘自石上泉《永远的柏拉图——评〈理想国〉》材料二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一个城邦之所以被名之为正义的,那是由于在它之中存在着三个本性上不同的属类,每一个属类从事于它自身的工作;并且,又由于某些其他的由这些属类而来的气质和风度。

材料二由相同身份的人组成政治体系时,公民(城邦组成分子)们自然认为他们大家应该轮流执掌治理的职司(治理的职司主要是致力于被统治者的利益,所以这些义务应该由大众轮流分担,而统治者作
为公民团体中的一员,也附带地获得共同的利益)。

这原来是一个合乎自然的制度。

……最良好的政体不是一般现存城邦所可实现的,优良的立法家和真实的政治家不应一心想往绝对至善的政体,他还须注意到本邦现实条件而寻求同它相适应的最良好政体。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三个属类的“气质和风度”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指出柏拉图认为一个正义的
城邦应该处于什么状态。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具有哪些特征。

从公民在城邦中所扮演的角色看,两则材料有何差异?(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城邦体制探索的共同点。

(5分)
参考答案(1)内涵:智慧之德;勇敢之德;节制之德。

状态:三个等级能够各具其德,各司其事或各守其位。

(2)特征:公民都应参与政治活动,轮流执政;必须以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为重;公正平等;适应本城邦现实条件。

差异:材料一主张公民之间有等级之分,材料二主张公民之间是平等关系。

(3)共同点:反思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探索符合本城邦的政体。

2.柏拉图与孟子是同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的,他们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敢和有节制三种品德,其中理性统领着其它部分。

城邦统治者、城邦护卫者和农工商牧分别具备这三种品德。

三种天性的和谐一致,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

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也叫监国者。

——石上泉《永远的柏拉图——评<理想国>》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和孟子所处时代的相似之处。

(6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和孟子思想的相似之处,在社会方案的设计上二者的着眼点有何不同?(9分)
思路解析第(1)问,结合柏拉图和孟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回答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

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材料二中“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提取相同点;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柏拉图着重从政治角度思考,孟子着重从经济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1)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活跃。

(2)相似之处:强调和谐(或追求理想社会);重视品德;强调统治者的作用。

不同:柏拉图主要着眼于公民的素养(或政治角度);孟子主要着眼于民生(或经济角度)。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荀子有著作传世。

他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如礼治的内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

大约公元前285年,荀子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打算说服齐相行“胜人之道”。

“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

”公元前266年至公
元前255年间,荀子赴秦。

曾向秦昭王建言:“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公元前253年左右,荀子游赵。

曾对赵国君臣说:“招近募选,隆勎诈,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荀子提出的基本主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思想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6分)
参考答案(1)主张:礼法并用;施政用“王道”“仁义”;用礼义教化人们。

(2)特点:对百家思想的融合吸收。

成因:战国末年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地由分裂割据向大一统过渡;
荀子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取各家思想之长,融会贯通。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以明“王佐之道”为己任,希望能在魏晋动乱和儒学衰败之后重振孔学,为儒学在隋唐之际的恢复与发展作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王通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主张。

在自然观上,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及后来的谶纬神学进行了抨击,在一定程度上使汉代以来神学化的儒学向理学天理论转变,成为“前理学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历史观上,他以“道”的主宰取代了“天”的主宰,成为理学天理史观的前奏。

在伦理学上,他较早提出“穷理尽性”和“主静”的修养方法,对唐代儒学,特别是宋代理学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开了理学某些重要概念范畴、治学方法以及修养方法之先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通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通思想的主要历史意义。

(10分)
参考答案(1)思想:自然观上抨击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学说和谶纬学说;历史观上强调道的主宰地位;伦理学上提出“穷理尽性”和“主静”的修养方法。

背景:魏晋以来儒学的衰落;隋朝实现国家统一,复兴儒学的需要。

(2)意义:革新儒学理论体系,促进儒学复兴;一定程度上为理学的出现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原则;使儒学适应并维护隋朝统一局面。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是否一切共有才是最好的政体?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述的苏格拉底就是这样主张的。

他主张财产公有,甚至妻子、孩子也公有。

我们认为这样做有许多弊病。

首先,苏格拉底这些主张的前提是城邦的一切,共同性越大就越好,这是错误的……其次,苏格拉底提出的达到同一的手段也是不足取的。

先说孩子、妻子公有问题。

若如此,凡是真正公共的事,势必最少有人过问。

人们只关心自己有关的事。

对孩子亦如此,任何父亲都不关心任何一个孩子,而且传统的亲缘和人伦关系也遭破坏。

……再说财产公有问题,要农民的财产归公,势必引起纠纷,劳多得少的人会埋怨少劳多得之人。

……此外,统治者永远是统治者,不轮换、不更替,这也是危险的。

……柏拉图的对话优雅、新颖、思想深刻,富有创见,但不够完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回答,苏格拉底所认为的最好的政体是怎样的?(4分)
(2)根据材料回答,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理想政体具有怎样的不同看法?(8分)
(3)从材料中,你对学术的发展有何看法?(8分)
参考答案(1)一切共有。

(2)否定“城邦共同性越大就越好”;否定“达到同一”;否定财产公有,主张财产私有。

(3)学术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是一代代发展起来的。

学术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6.导学号22174011(2017课标全国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
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
参考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