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学生版)第十二章.
管理学原理第12章激励.pptx
2、员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比管理者给 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3、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 会需要的程度而改变。
管理方式
❖ 管理方式:提供社会交际的机会。 ❖ 管理重点:重视个人需要和领导行为的研究。 ❖ 典型的实践: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
❖ “经济人”理论强调管制; ❖ “社会人”理论强调关系; ❖ “自我实现人”理论强调协调; ❖ “复杂人”理论强调权变。
案例分析:口碑变口杯的尴尬
一家制药公司刚刚获得了一项评审极其严格的质量产 品奖。广大的员工废寝忘食,牺牲了个人的正常的生活,通 过半年多的努力,最终赢得了这个奖项。当宣读获得这个奖 项的人员及公司的名称的时候,大家都兴奋不已。公司领导 很快就召集全体员工开庆祝会,由总裁表达对每位员工的感 谢,宣布这个奖项对公司的意义。他总结性的说到:“为了 庆祝这次巨大的成功,大家都会得到一份很有意义的礼物。”
并应以权力与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 工。
❖ 管理重点:提高效率,完成任务。 ❖ 典型的实践:泰罗的科学管理(泰罗制)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二、“社会人”假设
❖ 提出者:这是人际关系学派倡导者根据霍桑 试验提出的人性假设。
❖ 基本观点: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 的报酬更能激励人们。
“社会人”假设要点
当CEO揭开了罩在神秘礼物上的帷幕时,由无数塑料杯 子搭建起的金字塔造型展现在所有员工的面前。会场上先是 一片寂静,接着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喊声,好像他们看到的是 一个巨大的发了霉的圣诞水果蛋糕一样。随后的几个星期里, 杯子就成了公司里新的(令人嘲讽和挖苦的)质量的象征品 了。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十二章
第四篇领导篇——第十二章沟通学习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沟通的概念与必要性、要素与特点,明确有效沟通的基本原理与条件,理解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原则与过程,了解沟通的类型和形式,知道构成组织信息网络的五种基本结构;清楚组织沟通中所特有的障碍及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掌握改善人际沟通的技巧。
第一节沟通概述一、沟通的概念及必要性从一般意义上讲,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一。
从管理角度讲,沟通是为了完成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即通过沟通,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任务与目标获得了解并最终达成共识。
为此,沟通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是沟通最重要的前提;二是要达成共同的协议,只有形成了协议才叫做完成了一次沟通,否则,不能称之为沟通;三是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即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是信息,还包括更加重要的思想和情感。
沟通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
而在组织管理中,沟通之于组织,就好比血液循环之于生命有机体一样不可或缺。
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沟通,这个组织就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不用说发展了。
这是因为:第一,如果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那么一方面上级的指令、决策、计划无法传递给下级,更谈不上有效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下级的信息也无法反馈给上级,使上级难以进行有效的决策,或者说,决策的依据就不足。
第二,组织内部部门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就不可能做到行动的协调一致,难以进行有效的配合。
第三,个人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就缺少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合作,不仅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难以提高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第四,在组织外部,如果缺少了组织与客户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就不可能广解顾客的需求、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难以立足,甚至会被市场淘汰。
可见,沟通是组织得以生存、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自然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
【管理学原理课件】PPT_第12章
2021/5/9
26
12 - 27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
演讲 阅读 讨论
岗位轮换
视听材料
模拟和角色扮演
基于电脑的培训
行为学习法
辅导和教学
2021/5/9
27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8
支持培训过程
• 形成一份职位说明书
• 包括了对该职位所需能力的列表,称之为职务资格明 细书 (job specifications)
• 有助于管理者对工作进行分类,从而使人力资源计划 更加具体的识别需求
2021/5/9
6
12 - 7
步骤2: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 预测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需要多少员工, 以及这些员工应该具有何种能力
- 深层多样化(deep-level diversity):雇员的心 理特性,包括个性、信念、价值观和看法
2021/5/9
13
12 - 14
多样化的重要性
•多样化成就优秀的商业意识
- 高管团队中女性最多的公司与女性最少的公司相 比,有更好的财务绩效
- 拥有某种形式多样化的团队与成员组成背景相似 的团队相比,面对复杂问题能更好的做出决策
- 多样化的劳动力更可能理解和回应同样多样化的 顾客需求
2021/5/9
14
12 - 15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12 - 16
美国联邦平等雇佣机会法律
• 1963年的同工同酬法案(Equal Pay Act of 1963)
• 1964年的公民权利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管理学原理第12-19章测试题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A.管理能力 B.管理愿望 C.管理权限 D.管理责任心2.完成管理活动的本领指() A.能力提升 B.培训 C.经验 D.管理能力3.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B.能为组织带来新的观念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D.具有广告效应4.()的目的是发现最适宜担任的职务。
A.智力测验 B.品格测验 C.适应性测验 D.职业测验5.如果一个管理者在其职位上有成就,那么正是这种成就导致他提升到更高的职位,直到这个人终于“被提升过头”,这就是所谓的“彼得原理”。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选聘管理者时要做到( )A.选聘的条件要适当B.注意候选人的潜在能力C.正确看待文凭与水平D.敢于启用年轻人6.为了了解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 A.测验 B.考评 C.成绩记录 D.考试7.解决组织用人、领导、控制等管理工作的关键是() A.管理愿望 B.管理能力 C.人才流动 D.目标管理8.对主管人员来说,最常见的考评方式是() A.自我考评 B.群众考评 C.上级考评 D.笔试9.对高、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是有所区别,按三种技能在其技能组成中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低层管理人员技能要求应是()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B.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10.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是,应遵循() A.职位相称原则 B.“全面提高,重点培养”原则 C.组织原则 D.有利提升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选聘管理人员的具体条件有() A.德才兼备 B.“四化” C.管理愿望 D.管理能力 E.身体素质2.由组织自行选拔管理者时,通常的测验有() A.智力测验 B.体能测验 C.熟练和适应性测验 D.职业测验 E.品格测验3.考评的要求是() A.指标客观 B.方法可行 C.内容科学 D.时间要适当 E.结果要反馈4.对管理者绩效的考评包括() A.考评过程 B.考评目标 C.优缺点 D.考评标准 E.考评成果5.对管理者进行考评,对于选拔和培训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经常采用的方式有()A.自我考评B.上级考评C.群众考评D.考试考评E.成绩记录考评6.管理者考评方式中的群众考评所指的“群众”包括() A.管理者本人 B.被管理者 C.同级管理者 D.下级管理者 E.上级管理者7.考评的方法有很多,包括() A.考试法 B.对比法 C.自我考评法 D.模糊数学法 E.成绩记录法8.美国管理学家卡茨(Robert·L·Katz)提出,一个管理者至少应具备的三大基本技能是()A.技术技能B.会计技能C.人事技能D.安全技能E.概念技能三、名词解释题1.管理愿望2.人才生命周期3.职务轮换四、简答题1.在选聘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简述管理者进行培训的方法。
大一管理学十二章知识点
大一管理学十二章知识点作为一名管理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一个组织或企业。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管理学的十二章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十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目标导向性、系统性、科学性、效益性和协调性。
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于我们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框架非常重要。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学派管理思想是指对管理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管理学派是一种关于管理的理论思想体系。
了解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对于我们理解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和不同的管理观念非常有帮助。
第三章:组织与组织管理组织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形成的、具有规模和结构的人们的集合。
组织管理是指对组织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了解组织的结构和管理对于我们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非常重要。
第四章:领导与领导力领导是指通过影响和激励他人,使他们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力是一个人具备的在工作中影响他人的潜能或能力。
了解领导与领导力对于我们理解领导的职责和技能非常重要。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模型决策是指在面临多个选项时,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并采取行动的过程。
决策模型是指为了辅助决策制定和决策选择而设计的理论模型。
了解决策过程和决策模型对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明智的决策非常重要。
第六章:沟通与沟通技巧沟通是指通过传递信息和理解信息,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的过程。
沟通技巧是在沟通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了解沟通和沟通技巧对于我们在工作和社交中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
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招聘、培训、评估和激励等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们理解如何管理和发展人才非常重要。
第八章: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和给予奖惩等方式,追求个人和组织最大化绩效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和培训本章基本结构:第一节管理人员的选聘第二节管理人员的考评第三节管理人员的培训第一节管理人员的选聘一、选聘的条件:管理愿望、管理能力二、选聘的方式:内部提升、外部招聘1、内部提升的优缺点:优点:(1)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其是否适合新的工作;(2)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3)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4)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5)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可判断其效益如何。
缺点:(1)所能提供的人员有限,尤其是关键的管理者,当组织内有大量空缺职位时,往往发生“青黄不接”的情况;(2)会造成“近亲繁殖”;(3)组织内没有被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挫伤。
2、外部招聘的优缺点:优点:(1)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需求,并有可能招聘到第一流的人才;(2)可避免“近亲繁殖”;(3)可避免组织内没有提拔到人的积极性受挫,避免造成因嫉妒心理而引起的情绪不快或组织成员间的不团结;(4)由于大多数应聘者有一定的经验,可节省在培训上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和费用。
缺点:(1)由于不了解应聘者的实际情况,不容易对应聘者作出客观评价,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失望;(2)应聘者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不了解,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3)如果组织中有能胜任的人未被选用,则从外招聘会使他们感到不公平,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三、选聘的程序和方法1、组织内实施2、组织机构外实施四、选聘应注意的问题1、选聘的条件要适当表12-22、主持选聘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具有伯乐式的慧眼;3、注意候选人的潜在能力;4、正确对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5、敢于启用年轻人。
第二节管理人员的考评一、管理者考评的必要性和要求1、必要性2、考评的要求二、考评方法的演变1、传统的个人品质考评2、对管理者绩效的考评3、按管理者的标准进行考评三、管理者考评的方式和方法考评方式:1、自我考评2、上级考评(最常见)3、群众考评考评方法:1.考试法2.成绩记录法3.对比法4.自我考评法第三节管理人员的培训一、人才生命周期的含义正如一个产品有其产生、形成、发展和衰退的周期一样,组织中的人才也有其生命周期。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
(1)外部环境:政府调控、市场环
境、资源环境、投入机制、制度基础。
三、管理创新的环节
• 1、管理创新的环境
(2)内部环境:组织的创新意识、 组织的体制和机制、组织素质和实 力、组织生存与发展目标、组织的 创新氛围。
小资料:企业内外部创新环境
企业 创新 市场环境 意识 企业素质 和实力 投入机制 企业创新外部环境
三、管理创新的环节
• 3、管理创新的内容(客体) (3)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系 统中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 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管理创新的环节
• 3、管理创新的内容(客体) (4)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 组织机构的创新主要是指组织内部横向 分工的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主要是指组织 内纵向分工的创新。
返回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
• 3、所谓管理创新,是指将新的管理要素 或要素组合列人管理系统,使之具有新 的功能,以达到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的目的,包括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 理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 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
• 4、管理创新的类别 (1)按照规模:局部创新与整体创新。 (2)按照战略: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 攻击型创新。 (3)按照组织时期:自发创新与有组织 的创新。
三、管理创新的环节
• 3、管理创新的内容(客体) (5)环境创新 环境创新不是指组织为适应外界变化 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通过组织 积极的创新活动去引导环境的变化,去 改造环境,从而达到环境的变化朝着有 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
四、管理创新的过程
• 1、 管理创新的过程 美国当代著名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提出创意的 三个阶段是:寻找问题;寻找构思;寻找解答。 西方一位创造学家曾经把产生和运用新设想的 方式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像探险家那样去 寻找新材料;(2)像艺术家那样去把原材料转化 为新设想;(3)像法官那样去评审设想;(4)像 勇士那样去把设想变成现实。
管理学原理教案电子版(学生简版)
管理学原理教案电子版(学生简版)第一章:管理概述1.1 管理的定义与功能1.2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3 管理思想的演变1.4 管理学科的性质与方法第二章:管理环境2.1 环境分析的重要性2.2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2.3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2.4 组织环境适应策略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3.1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征3.2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步骤3.3 组织层次与部门化3.4 组织权力与沟通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4.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4.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4.3 员工培训与发展4.4 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激励第五章:领导与激励5.1 领导理论概述5.2 领导风格与技能5.3 激励理论5.4 激励与管理第六章:决策与问题解决6.1 决策的重要性与过程6.2 决策方法与技术6.3 问题识别与解决策略6.4 决策风险与伦理考量第七章:战略管理7.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7.2 企业战略的类型与层次7.3 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7.4 战略评估与调整第八章:营销管理8.1 营销管理概述8.2 市场调研与分析8.3 营销组合策略8.4 营销策划与执行第九章:财务管理9.1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9.2 财务报表分析9.3 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9.4 财务规划与风险管理第十章:运营管理10.1 运营管理概述10.2 生产过程设计与改进10.3 质量管理10.4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第十一章: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11.1 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11.2 组织文化与管理11.3 团队建设与冲突管理11.4 员工关系与劳工法规第十二章:风险管理与企业伦理12.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2.2 风险识别与评估12.3 风险应对策略12.4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第十三章:国际管理13.1 国际管理的基本概念13.2 全球化与跨国管理13.3 国际市场进入策略13.4 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第十四章:项目管理14.1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14.2 项目规划与管理14.3 项目执行与监控14.4 项目收尾与评估第十五章:管理信息系统15.1 信息系统与管理15.2 信息技术与决策支持15.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15.4 信息系统的战略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管理的定义、功能和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英文):Principles of Management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高升专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管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只要协同运作,就要管理。
当今世界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要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富民强,就必须管理科学化,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经营体系和管理方式。
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使学生了解组织的正常运作规律,掌握正确的管理思维,把握市场运作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成为真懂管理的管理者,具有基本功的作用与意义。
2、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2)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管理与现实生活中各种活动的联系;重点把握管理的本质特征。
了解管理的定义、目的、有效性、管理者的基本职能以及管理者的分类、技能结构。
理解经营职能、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
全面理解法约尔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内容提要:企业与管理的关系、社会与管理的关系。
管理的定义、目的、有效性;管理者的分类、技能结构。
经营职能(法约尔)、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全面理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结合,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中外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三章计划职能与计划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理解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目的和类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和步骤;掌握编制计划的步骤。
《管理学原理00054》2014年版白瑷峥主编第12章 沟通
单选题:工作指示、命令、会议纪要、年度报告 等属于 A.斜向沟通 B.平行沟通 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2015年4月考题 ,本题1分】
答案:D
单选题:通过命令方式传达上级的政策、计划、 规定等信息的沟通方式是 A.上向沟通 B.下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 C.横向沟通 D.斜向沟通
【2014年10月考题 ,本题1分】
(二)上行沟通(自下而上)
常见有:设置意见箱、汇报会、接待日、信访制等。
(三)平行沟通(同级或部门间)
优点:使办事程序和手续简化,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使组织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了解,有助于培养整体观念和合作 精神,客服本位主义倾向。增加职工之间的互谅互让,培养 友谊,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使成员提高工作兴趣,改善工 作态度。 缺点:头绪过多、信息量大、易于造成混乱;也有可能成为 职工发牢骚、传播小道消息的途径,造成涣散组织士气的消 极影响。
【2010年7月考题 ,本题1分】
答案:C
简答题: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答案:(一)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 性(二)沟通的内容要确切(三)沟通要有诚意 (四)沟通方式要适合(五)沟通渠道要拓宽
第四节 有效沟通的技巧
一、下行沟通的技巧
三、沟通的作用 *
案例分析题:结合案例,分析沟通的作用 是什么?
【2015年4月考题 ,本题5分】
(一)沟通是保证决策科学的基本前提
决策依靠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
(二)沟通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基本手段
良好畅通沟通渠道能提高组织凝聚力。
(三)沟通是改变员工行为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上传下达能获得员工理解支持。
(四)沟通是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途径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领导与信任题库
第十二章领导与信任1)领导者是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职权的人。
答案:正确解释:领导者需要是一个既能促使他人追随自己的权威又拥有改变他人行为的能力的人。
2)领导是一个过程,而领导者是一个人。
答案:正确解释:领导是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的过程。
领导者是实施领导过程的人。
3)理想情况是,所有管理者都不应该是领导者答案:错误解释:领导是管理者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所以所有管理者都应该以一种或其他方式承担领导角色。
4)领导特质理论重点关注领导者如何与下属互动。
答案:错误解释:行为理论,而不是特质理论,重点关注领导者如何与下属互动。
领导特质理论重点关注领导者的特征与什么使一个人成为领导者。
5)研究表明存在能够准确区分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一系列品质特征。
答案:错误解释:还未发现能识别潜在领导者的一系列稳定的品质特征。
6)对于识别谁可能是领导者而言,仅具有领导特质是不够的。
答案:正确解释:领导特质能解释为什么某些人是有效的领导者,却不能解释谁可能是领导者与谁可能不是。
7)特质研究给予管理者从群体中挑选领导者的能力。
答案:错误8)领导行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培养领导者的方法。
答案:正确9)独裁式风格的领导者经常授权给下属。
答案:错误解释:独裁式风格的领导者往往不会授权。
独裁式领导者倾向于自己保留所有决策权。
10)坦南鲍姆与施密特表示管理者最终应该走向员工中心型的领导风格。
答案:正确解释:坦南鲍姆与施密特表示员工中心型领导是最佳的长期战略,因为它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士气和团队精神。
11)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高定规低关怀的领导者是最成功的。
答案:错误解释: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双高(高定规与高关怀)的领导者最成功。
12)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表明最成功的领导者是生产导向型的。
答案:错误解释: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表明员工导向,而不是生产导向,与高生产率和工作满意度相关。
13)管理方格中居于9.1位置的领导者对人的关注多于对生产的关注。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12.创新
第十二章创新第一部分管理的创新职能一、填充题1、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组合。
2、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4、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6、鉴于创新的重要性和创新结果的___________,有效的管理要求有组织地进行创新。
7、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
8、成功的创新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阶段的努力。
9、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
10、要素创新包括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方面。
11、___________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利益和责任。
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的是___________。
()A.组织B.创新C.控制D.领导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维持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B.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C.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D.创新则视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3、产品创新___________。
()A.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B.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其他方面C.影响其他技术创新效果的发挥D.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4、经营制度确定了___________。
管理学原理教案电子版(学生简版)
管理学原理教案电子版(学生简版)第一章: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理解管理的职能和原则掌握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决策制定1.2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管理的职能和原则管理的历史和发展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决策制定1.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互动式问题和解答1.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1.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项目报告期中考试第二章:组织管理与组织结构2.1 教学目标理解组织管理和组织结构的概念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类型了解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2.2 教学内容组织管理和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类型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的概念和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模拟游戏互动式问题和解答2.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2.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期中考试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员工招聘、培训和评估的流程理解劳动关系和员工福利3.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员工招聘、培训和评估的流程和方法劳动关系和员工福利的法律法规和实践3.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互动式问题和解答3.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3.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项目报告期中考试第四章:领导与激励4.1 教学目标理解领导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领导理论和发展模型了解激励理论和实践4.2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和重要性领导理论和发展模型激励理论和实践4.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互动式问题和解答4.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4.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期中考试第五章:决策与问题解决5.1 教学目标理解决策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决策制定的原则和方法了解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5.2 教学内容决策的概念和重要性决策制定的原则和方法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策略和实践5.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模拟游戏互动式问题和解答5.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5.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项目报告期中考试第六章:战略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的过程了解企业战略的类型和战略管理的方法6.2 教学内容战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的过程和方法企业战略的类型和特点战略管理的方法和工具6.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战略游戏互动式问题和解答6.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6.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项目报告期中考试第七章:市场营销管理7.1 教学目标了解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策略了解营销组合策略和营销计划的制定7.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策略和方法营销组合策略(产品、价格、地点、推广)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7.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市场模拟互动式问题和解答7.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7.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项目报告期中考试第八章:财务管理8.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财务分析、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的方法了解企业财务规划和财务控制的原则8.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财务分析(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决策(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风险管理和财务规划与控制8.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财务模拟互动式问题和解答8.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8.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项目报告期中考试第九章:运营与供应链管理9.1 教学目标理解运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企业运营流程和质量管理9.2 教学内容运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企业运营流程设计和优化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9.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运营模拟互动式问题和解答9.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9.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项目报告期中考试第十章: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教学目标理解伦理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了解企业伦理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10.2 教学内容伦理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企业伦理决策的框架和方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挑战10.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互动式问题和解答10.4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案例材料投影片和图表互联网资源10.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期末考试重点和难点解析1. 管理的概念和目的:理解管理的定义,明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的目标和职能。
管理学原理第12-19章测试题
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A.管理能力 B.管理愿望 C.管理权限 D.管理责任心2.完成管理活动的本领指() A.能力提升 B.培训 C.经验 D.管理能力3.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B.能为组织带来新的观念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D.具有广告效应4.()的目的是发现最适宜担任的职务。
A.智力测验 B.品格测验 C.适应性测验 D.职业测验5.如果一个管理者在其职位上有成就,那么正是这种成就导致他提升到更高的职位,直到这个人终于“被提升过头”,这就是所谓的“彼得原理”。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选聘管理者时要做到( )A.选聘的条件要适当B.注意候选人的潜在能力C.正确看待文凭与水平D.敢于启用年轻人6.为了了解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 A.测验 B.考评 C.成绩记录 D.考试7.解决组织用人、领导、控制等管理工作的关键是() A.管理愿望 B.管理能力 C.人才流动 D.目标管理8.对主管人员来说,最常见的考评方式是() A.自我考评 B.群众考评 C.上级考评 D.笔试9.对高、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是有所区别,按三种技能在其技能组成中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低层管理人员技能要求应是()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B.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10.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是,应遵循() A.职位相称原则 B.“全面提高,重点培养”原则 C.组织原则 D.有利提升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选聘管理人员的具体条件有() A.德才兼备 B.“四化” C.管理愿望 D.管理能力 E.身体素质2.由组织自行选拔管理者时,通常的测验有() A.智力测验 B.体能测验 C.熟练和适应性测验 D.职业测验 E.品格测验3.考评的要求是() A.指标客观 B.方法可行 C.内容科学 D.时间要适当 E.结果要反馈4.对管理者绩效的考评包括() A.考评过程 B.考评目标 C.优缺点 D.考评标准 E.考评成果5.对管理者进行考评,对于选拔和培训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经常采用的方式有()A.自我考评B.上级考评C.群众考评D.考试考评E.成绩记录考评6.管理者考评方式中的群众考评所指的“群众”包括() A.管理者本人 B.被管理者 C.同级管理者 D.下级管理者 E.上级管理者7.考评的方法有很多,包括() A.考试法 B.对比法 C.自我考评法 D.模糊数学法 E.成绩记录法8.美国管理学家卡茨(Robert·L·Katz)提出,一个管理者至少应具备的三大基本技能是()A.技术技能B.会计技能C.人事技能D.安全技能E.概念技能三、名词解释题1.管理愿望2.人才生命周期3.职务轮换四、简答题1.在选聘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简述管理者进行培训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12
管理学原理1. 引言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是研究和实践管理的理论体系。
它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管理的本质、任务和功能,揭示了管理的规律和原则,为管理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原理的第12个原理,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
2. 管理学原理12: 激励与激励体系激励与激励体系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它涉及到管理者如何通过激励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和业绩,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一个有效的激励体系可以帮助管理者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 激励的类型激励可以通过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来实现。
内在激励是指源于个人内部的动机和满足感,如成就感和认可感。
外在激励是指源于外部的奖励和激励手段,如薪酬激励和晋升机会。
4. 设计激励体系的原则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目标一致性:激励体系的目标应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以确保员工的行为和业绩符合组织的战略方向。
•公平公正:激励体系应公平公正,避免偏向或歧视,保证员工的公平竞争和激励机会。
•可衡量性:激励体系应具备可衡量性,即员工的绩效和激励应能够明确地衡量和评估。
•可激励性:激励体系应具备可激励性,即员工能够感受到激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积极的工作动机。
•灵活性:激励体系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5. 激励的实施步骤实施一个有效的激励体系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确定激励目标:明确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期望,确定激励的方向和内容。
2.设计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绩效考核、晋升机会等。
3.评估激励效果:定期评估激励的效果和成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激励沟通和反馈:及时向员工沟通激励政策和措施,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6. 激励体系的案例分析以公司X为例,该公司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以及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来激励员工。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X成功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实现了组织的目标。
7. 与启示管理学原理12强调了激励与激励体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周三多管理学 第十二激励
一、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MG2-28
一、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归属 需要 社交 归属)需要 归属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满足方式
挑战性项目, 挑战性项目 创新与 创造机会, 创造机会 培训 重要项目, 赏识, 重要项目, 赏识, 显赫的办公位置
激励模式
遭受 挫折 行为 达到 目的 积极态度 消极态度
激奋心情
期望值
激励
效价
满足
产生新的需求 未满足需要
撤退 取代 补偿 抑制 退化 攻击 绝望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需要层次论 双因素理论 成就需要论 X理论和Y理论 理论和Y
一、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 美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二、员工持股计划
定义:指给予员工部分企业的股权,允许他们 分享改进的利润绩效。 作用:使得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是所 有者,要分担企业的盈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领导行为四分图 关 心 人
低组织 高关心人 低组织 低关心人 高组织 高关心人 高组织 低关心人
抓 组 织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12
五、管理方格理论
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布莱 克和莫顿(Blake and Mouton)教授于1964年提出了“管 理方格理论”。这是一张对等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管 理者对生产的关心,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评价 管理人员的工作时,就按其两方面的行为,在图上找出交 叉点。这个交叉点便是他的类型。 布莱克和莫顿在提出管理方格图时,还列举了五种典型的 管理方式: “1.1型管理”——贪乏型。 “9.1”型管理——任务型。 “5.5型管理”——中庸型。 “1.9型管理”——一团和气型。 “9.9型管理”——团队型。
--RAO WEN JUN--
8
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莱温(K. Lewin)。他根 据权力定位于谁,将领导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1、专制型。权力掌握在领导者个人手中,一切由领导决 定,下属只能执行,而且由他去监督执行情况。 2、民主型。权力定位于群体。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能参与 决策,通过集体讨论,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决定工 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权。 3、放任型。权力定位于每个成员个人。领导只做任务布 置,既不监督执行,也不检查完成情况,而是放任自流。 比较三种领导方式优劣,大多数人都认同民主型领导,但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哪种领导方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都有成功的事例。因此,不可简单地说哪种方式更有效。 问题在于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7
三、领导方式理论
• 领导方式: • 是领导者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固定的和经 常使用的行为方式和方法的总和,又称为领导 者工作作风,它表现出领导者的个性。领导方 式既是个性的表现,又影响着他所领导的工 作 群体的作风,从而影响工作群体的工作效率。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6
第二,各种组织的工作性质不同,为达成组织目 标所需要的功能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组织对领 导者人格特质的要求大不相同。即使在同一组织 中,工作和任务也是多质性的,工作岗位的性质 不同,对领导者的人格特质的要求也不一样。有 人适合做这种工作的领导,但不一定适合做另一 种工作的领导。领导的人格特质都是具体的、特 定的。企图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人格特质, 显然不符合实际。 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 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没有一种特质是成功的保证。
江西财经大学--Leabharlann AO WEN JUN--10
2.领导行为四分图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事研究委员会以亨普希尔 (J.K.Hemphill)为首的一批学者,从1945年开始研究领 导行为,并提出了领导行为四分图,他们经过调查列出了 1790种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通过逐步概括,最后归纳 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 “关心人”的领导行为,注重与下属之间的友谊、相互信任、 尊重下级的意见,关心他们的需求,分担他们的忧愁,鼓 励部下与他交谈,对待所有下属一视同仁,帮助下属解决 私事等,这是重视人际关系的领导行为。 “抓组织”的领导行为,注重工作的组织、计划和目标,规 定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关系,建立明确的组织形态、信息沟 通渠道及工作程序、方法,要求群体成员遵守标准的规章 制度。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4
领导的作用 在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中,领导者要具体发挥指挥、协调和激励等作用。 1.指挥作用 帮助人们认清所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 标的途径。 2.协调作用 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把大家团结起来,朝着共同 的目标前进。 3.激励作用 激发和鼓舞人们的热情和斗志,发掘、充实和加强他们积 极进取的动力。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9
四、领导行为理论
1. 利克特的领导方式: 密执根大学研究者,特别是伦西斯、利克特从20世 纪40年代就开始了对领导问题的研究。通过对许多 领导者和其下属人员的访问调查,他们发现领导者 的行为方式基本上有两种: 以工作为导向的领导方式。 以职工为导向的领导方式。 利克特认为,这两种领导方式是相互对立的。一个 领导者不是以工作为导向就是以职工为导向。研究 表明:以职工为导向的领导要比以工作为导向的领 导的效果更好。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5
二、领导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也称伟人理论,是研究领导者的 心理特质与其影响力及领导效能关系的理 论。该理论阐述的重点是领导者与非领导 者的个人品质差别。 不同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致,而 且常常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究其原因: 第一,领导是一种动态过程,任何人都不 可能生而具有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 性和品质是后天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获得。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3
2.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美国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则认 为:“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 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 力。相反,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 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 活动”。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也不 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有人虽有经理头衔,但很少 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工作;也有人并无正式职权或经 理 之名,但却能以个人的身份和感染力去影响他人的行为。 他们不是管理者,但却是一个领导者,一个至关重要的非 正式领导者。
领导篇
领 沟 激
导 通 励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1
第十二章
领 导
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方式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工作艺术
江西财经大学 --RAO WEN JUN-- 2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的涵义: 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别人,领导是一种 影响过程,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过程,通过该过程来影响、激励和 引导人们执行某项任务,以达到特定 目标的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