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螺旋桨课程设计

螺旋桨课程设计

JS813尾滑道渔船螺旋桨设计书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1. 船型单桨流线型舵,前倾首柱,巡洋舰尾,柴油机驱动,尾机型尾滑道渔船。

艾亚法有效功率估算表:2.主机参数3.推进因子的确定(1)伴流分数ω本船为单桨海上渔船,故使用汉克歇尔公式估算ω=0.77*Cp-0.28=0.222(2)推力减额分数t,用汉克歇尔公式估算-0.3=0.203t=0.77*CP(3)相对旋转效率近似地取为ηR =1.0(4)船身效率ηH =(1-t)/(1-ω)=(1-0.203)/(1-0.222)=1.0244.桨叶数Z的选取根据一般情况,单桨船多用四叶,加之四叶图谱资料较为详尽、方便查找,故选用四叶。

5.AE/A0的估算按公式A E/A0 = (1.3+0.3×Z)×T / (p0-p v)D2 + k进行估算,其中:T=P E/(1-t)V=137.2/((1-0.203×11×0.5144)=30.3kN水温15℃时汽化压力p v=174 kgf/m2=174×9.8 N/m2=1.705 kN/m2静压力p0=pa+γhs=(10330+1025×1.5)×9.8 N/m2=116.302 kN/m2k取0.2D允许=0.7×T=0.7×2.2=1.5A E/A0 = (1.3+0.3×Z)×T / (p0-p v)D2 + k=(1.3+0.3×4)×30.3/((121.324-1.705)×2.2×2.2)+0.2 = 0.494 6.桨型的选取说明由于本船为海上渔船,MAU型原型螺旋桨比较适合在海洋中工作的要求。

所以选用MAU型较适宜。

7.根据估算的AE/A0选取2~3张图谱根据A E/A0=0.494选取MAU4-40, MAU4-55,MAU4-70三张图谱。

螺旋桨的材料课程设计

螺旋桨的材料课程设计

螺旋桨的材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螺旋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构造、分类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掌握常见螺旋桨材料的特性。

3. 引导学生掌握螺旋桨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螺旋桨材料。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培养其学习航空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小组讨论、实验过程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材料选择在航空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其严谨、负责任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其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螺旋桨材料为核心,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螺旋桨材料的选择原则,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航空领域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螺旋桨的基本概念:螺旋桨的定义、构造、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航空器的基本构造与原理,第三节 螺旋桨与尾翼2. 螺旋桨材料特性:金属、复合材料等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在螺旋桨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航空器材料,第二节 常用航空材料3. 螺旋桨材料选择原则: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性能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螺旋桨材料。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航空器材料,第三节 航空材料的选择与应用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螺旋桨的性能差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安排:课程中段,安排2课时进行实验操作。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螺旋桨材料选择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安排:课程后段,安排1课时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按照教材章节组织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螺旋桨材料相关知识。

轮船螺旋桨叶片课程设计

轮船螺旋桨叶片课程设计

轮船螺旋桨叶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轮船螺旋桨叶片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轮船螺旋桨叶片的几何形状、叶片数量与推进效率之间的关系;3. 学生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解释轮船螺旋桨叶片设计中的相关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纸分析轮船螺旋桨叶片的设计要素,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绘制出符合一定推进要求的螺旋桨叶片草图;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对螺旋桨叶片的推进效果进行初步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工程和流体力学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3. 强化学生对科技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提高其学以致用的实践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技领域,结合物理、数学和工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轮船螺旋桨叶片的基本结构:介绍螺旋桨的组成部分,包括桨毂、叶片、叶根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和联系。

2. 螺旋桨叶片的工作原理:讲解螺旋桨在水中推进的物理原理,如流体力学中的升力、阻力、扭矩等概念,结合教材内容,阐述叶片形状与推进效率的关系。

3. 螺旋桨叶片的设计要素:分析叶片的几何参数,如叶形、叶径、叶距等,以及这些参数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实例讲解。

4. 螺旋桨叶片的推进效果分析:介绍数学和物理方法在螺旋桨叶片推进效果分析中的应用,如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初步分析。

船舶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

船舶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

船用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信海11号”1、船体主要参数设计水线长 m L WL 36.70= 垂线 间长 m L PP 40.68= 型 宽 m B 80.15= 型 深 m D 80.4= 设计 吃水 m d 40.3= 桨轴中心高 m Z P 3.1= 排 水 量 t 2510=∆本船由七零八所水池船模阻力试验所得船体有效功率曲线数据如表1-1所示:表1-1 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航速(节) 11 12 13 14 15d=3.4mEHP3.4m (Kw) 457.1 634.8 890.0 1255.01766.1 1.15EHP 3.4 525.7 730.0 1023.5 1443.2 2031.4 d=3.5mEHP 3.5m (Kw) 466.9 652.4 917.6 1303.61824.7 1.15EHP 3.5 536.9 705.3 1055.2 1499.12098.42、主机参数型号 8230zc 二台 额定功率 ()hp KW P S 14691080= 额定转速 mim r N 300= 减速比 5.2=i 传送效率 95.0=S η3、推进因子的决定伴流分数 165.0=w 推力减额 165.0=t 船身效率 0.111=--=wtH η 相对旋转效率 0.1=R η 4、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螺旋桨敞水收到的马力:()hp ...P RS D 2175.1186 019508501469 85.01469=⨯⨯⨯=⨯⨯=ηη根据MAU4-40、MAU4-55、MAU4-70的δ-P B 图谱列表1-2计算.表1-2 按δ-P B 图谱设计的计算表项 目 单 位数 值螺旋桨敞水收到的马力 1186.2175螺旋桨转速 300假定航速 11 12 13 14 15 9.185 10.020 10.855 11.690 12.525 40.412 32.511 26.615 22.114 18.6116.357 5.702 5.159 4.703 4.314 MAU4-4072.50 67.62 60.27 55.39 51.73 0.61 0.65 0.69 0.72 0.760.56 0.59 0.60 0.63 0.64 670.32 702.42 733.56 762.57 787.19 MAU4-5575.84 67.31 59.93 55.46 50.270.72 0.74 0.79 0.81 0.85 0.57 0.59 0.62 0.64 0.67 659.87 690.74 725.25 745.58 773.69 MAU4-70 73.80 66.92 63.01 51.89 49.13 0.72 0.75 0.77 0.83 0.89 0.54 0.55 0.56 0.59 0.62 622.40645.64671.61698.86720.10knhpminr kn N V ()V w V A -=1PB 5.25.0A DP V NP B =D P hp hp hpδ0ηD P 0ηηH D TE P P =δ0ηD P 0ηηH D TE P P =D P δ0η0ηηH D TE P P =图1-1 MAU5叶桨图谱设计计算结果从()V f P TE -曲线与船体满载有效马力曲线之交点,可获得不同盘面比所对应的设计航速及螺旋桨最佳要素0/η及、D D P 如表1-3所示。

螺旋桨-课程设计

螺旋桨-课程设计

山东104总吨钢质拖网渔船1.已知船体主要参数船型:单桨,转动导流管平衡舵,尾机型钢质拖网渔船。

设计水线长:L wl=27.50m垂线间长:L pp=26.00m型宽:B=5.40m型深:D=2.50m平均吃水:T m=1.90m尾吃水: T a=2.40m方形系数:C b=0.502棱形系数:C p=0.592宽吃水比:B/T m=2.84排水量:Δ=137.35t浮心纵向坐标(LCB):X b=-0.78m桨轴中心距基线:Z s=0.35m用艾亚法估算船体有效功率数据表:首先计算所需参数如下:L/Δ1/3 = 5.04 Δ0.64 = 23.346 X c=-3%速度 v(kn)9 10 11速长比V/L1/20.974 1.083 1.191 傅汝德数Vs/(gL)1/20.290 0.322 0.354 标准Co 查图7-3 295 243 205 标准Cbc,查表7-5 0.593 0.56 0.546 实际Cb(肥或瘦)(%)15.35,瘦10.36,瘦8.06,瘦Cb修正(%)11.21 7.174 5.104 Cb修正数量△133 17 10已修正Cb之△1328 260 215 B/T修正(%)=-10Cb(B/T-2)% -4.2168 -4.2168 -4.2168 B/T修正数量,△2[式7-23] -14 -11 -9已修正B/T之C2 314 249 206标准Xc,%L,船中前或后,查表7-5 1.838,船中后2.3275,船中后2.4955,船中后实际Xc,%L,船中前或后3,船中后3,船中后3,船中后相差%L,在标准者前或后 1.162,后0.6725,后0.5045,后Xc修正(%),查表7-7(b)0.22 0.5 0.96 Xc修正数量,△3[式(7-24)] -1 -1 -2已修正Xc之C3 313 248 204长度修正(%)=(Lwl-1.025Lbp)/Lwl*100%3.2 3.2 3.2长度修正数量,△4[式(7-25)] 10 8 7已修正长度C4 323 256 211 Vs3729 1000 1331 Pe=△0.64*Vs3/C4*0.735(KW) 39 68 1092.主机参数主机型号6160A-123 功率(KW)136转速(转/分)850齿轮箱型号2HC250 减速比 1.97:13.推进因子的确定(1)伴流分数ω本船为单桨钢质拖网渔船,故使用汉克歇尔公式估算:ω=0.77*Cp-0.28=0.77*0.592-0.28=0.176(2)推力减额分数t对于单螺旋桨渔船,也使用汉克歇尔公式估算:t=0.77*C P-0.30=0.77*0.592-0.30=0.156(3)相对旋转效率缺少资料,故近似地取为ηR =1.0(4)船身效率ηH =(1-t)/(1-ω)=(1-0.156)/(1-0.176)=1.02434.桨叶数Z的选取根据一般情况,单桨船多用四叶,加之教材中四叶图谱资料较为详尽、方便查找,故选用四叶。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螺旋桨图谱设计计算说明书“XX号”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生姓名班级船舶班学号组员指导教师目录一、前言1二、船体主要参数1三、主机主要参数1四、推进因子1五、阻力计算2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2七、空泡校核4八、强度校核5九、螺距修正7十、重量及惯性矩计算7十一、敞水性征曲线的确定9十二、系柱特性计算10十三、航行特性计算11十四、螺旋桨计算总结13十五、桨毂形状及尺寸计算13十六、螺旋桨总图(见附页)14十七、设计总结及体会14十八、设计参考书15一、前言本船阻力委托XX研究所进行船模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阻力曲线。

实验时对吃水情况来进行。

虽然在船舶试验过程中将本船附体部分(舵、轴支架、舭龙骨等)也装在试验模型上,但考虑本船建造的表面粗糙度及螺旋桨等影响在换算本船阻力时再相应增加15%。

本船主机最大持续功率额定转速750转/分,考虑本船主机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后主机功率折损。

在船速计算中按来考虑。

螺旋桨转速为300转/分。

二、船体主要参数表1船体主要参数水线长70.36m垂线间长68.40m型宽B15.80m型深H4.8m设计吃水d3.40m浆轴中心高1.30m排水量2510t本船的=3.292;=1.41;=4.329;=4.647三、主机主要参数型号:8230ZC二台额定功率:=1080kw(1469hp)额定转速:750r/min减速比:2.5传送效率:=0.95四、推进因子伴流分数;推力减额t=0.165船身效率;相对旋转效率五、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3.4m时船的阻力试验结果。

表2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航速(节)1112131415d=3.4mEHP3.4(kw)457.1634.8890.01255.01766.11.15EPH3.4525.7730.01023.51443.22031.4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200吨内河油水补给船螺旋桨设计书

200吨内河油水补给船螺旋桨设计书

200吨内河油水补给船螺旋桨设计书(原创版)目录一、引言1.项目背景2.设计书的目的和意义二、内河油水补给船螺旋桨概述1.螺旋桨的定义和作用2.螺旋桨的类型和特点三、设计要求和参数1.设计要求2.设计参数四、设计计算和分析1.螺旋桨的尺寸和形状设计2.螺旋桨的强度和刚度分析3.螺旋桨的性能分析五、设计结果和结论1.设计结果2.结论六、参考文献正文一、引言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内河水运业的发展,内河油水补给船在运输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

内河油水补给船主要用于在内河水域为各类船舶提供燃油、淡水等补给服务,对于保障内河水上运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内河油水补给船的航行性能和操纵性,本设计书对 200 吨内河油水补给船的螺旋桨进行了详细设计。

2.设计书的目的和意义本设计书的主要目的是为内河油水补给船螺旋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技术指导。

通过对螺旋桨的设计,可以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船舶的操纵性能,从而为我国内河水运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内河油水补给船螺旋桨概述1.螺旋桨的定义和作用螺旋桨是一种用来推动船舶前进的水下推进器。

它通过在旋转过程中产生推力,使船舶获得前进的动力。

在内河油水补给船中,螺旋桨是主要的推进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速度和操纵性能。

2.螺旋桨的类型和特点螺旋桨根据其叶片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定梁式、可调式、贯流式等。

每种类型的螺旋桨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内河油水补给船中,通常采用定梁式螺旋桨,因为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内河水域的航行条件。

三、设计要求和参数1.设计要求根据内河油水补给船的航行条件和任务要求,本设计书对螺旋桨的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1) 螺旋桨的直径应满足船舶的最大航速要求;(2) 螺旋桨的叶片数量应根据船舶的功率和航行条件确定;(3) 螺旋桨的叶片形状应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4) 螺旋桨的材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2.设计参数根据上述设计要求,本设计书确定了以下设计参数:(1) 螺旋桨直径:2.5 米;(2) 叶片数量:4 片;(3) 叶片形状:翼形叶片;(4) 材质:青铜合金。

螺旋桨设计

螺旋桨设计

1.26 293.21 1728
164
1.01 236.74 2197
259
3
2.主机参数(设计航速约 11.5kn)
型号: 标定转速:
6135A 1500 r/min
标定功率: 减速比:
PS2 = 140kw×2 i = 2.85
3.推进因子的确定
(1)伴流分数 w 本船为双桨内河客船且 较小,故使用巴甫米尔公式估算
2
300 客位内河客船螺旋桨设计任务书
1.船 型
双桨组合型舵,前倾首柱,方尾,柴油机驱动,尾机型内河客船。
设计水线长: 型宽:
LWL=35.00m B=7.20m
垂线间长: 型深:
LBP=34.00m D=2.50m
设计吃水: 排水量: 纵向浮心坐标 L/Δ1/3
Td=1.50m Δ=181t Xb= -0.702m 6.187
方型系数: 棱型系数: 纵向浮心位置 Δ0.64
CB=0.478 CP=0.567 xc=-2.06% 27.86
宽度吃水比 B/T 4.8
1.1 艾亚法有效功率估算表:(参考《船舶原理(上)》P279-P285)
速度 V(kn)
Froude 数 vs/

标准 C0,查图7-3 标准 Cbc,查表7-5(双桨) 实际 Cb(肥+或瘦-)(%) Cb 修正(%),瘦则查表7-6 Cb 修正数量Δ1 已修正 Cb 之 C1=C0+Δ1 B/T 修正(%)=-10Cb(B/T-2)% B/T 修正数量,Δ2 已修正 B/T 之 C2 标准 xc,%L,船中后,查表7-5 实际 xc,%L,船中后 相差%L,在标准后(+)前(-) xc 修正(%),查表7-7 xc 修正数量,Δ3 已修正 xc 之 C3 长度修正%= (Lwl-1.025Lpp)/Lwl*100% 长度修正Δ4 已修正长度之 C4 V3 ᴢ Δ0.64*V3/C4 (hp)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

螺旋桨图谱设计计算说明书“信海11号”`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生姓名李金檑班级船舶1403班学号 0315组员李金檑、刘敬指导教师赵藤·目录一、前言 (1)二、船体主要参数 (1)三、主机主要参数 (1)四、推进因子 (1)五、阻力计算 (2)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2)七、空泡校核 (4)八、强度校核 (5)九、螺距修正 (7)十、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7)十一、敞水性征曲线的确定 (9)十二、系柱特性计算 (10)十三、航行特性计算 (11)十四、螺旋桨计算总结 (13)十五、桨毂形状及尺寸计算 (13)十六、螺旋桨总图(见附页) (14)十七、设计总结及体会 (14)十八、设计参考书 (15)一、前言本船阻力委托七零八研究所五室进行船模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阻力曲线。

实验时对 3.4m d =吃水情况来进行。

虽然在船舶试验过程中将本船附体部分(舵、轴支架、舭龙骨等)也装在试验模型上,但考虑本船建造的表面粗糙度及螺旋桨等影响在换算本船阻力时再相应增加15%。

本船主机最大持续功率kw 10802⨯额定转速750转/分,考虑本船主机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后主机功率折损。

在船速计算中按%8510802⨯⨯kw 来考虑。

螺旋桨转速为300转/分。

二、船体主要参数表1 船体主要参数本船的H B =; d H =; B L pp =; dB=三、主机主要参数型 号:8230ZC 二台 额定功率:s P =1080kw(1469hp) 额定转速:750r/min 减速比: 传送效率:M η=四、推进因子伴流分数 0.165=ω; 推力减额 t= 船身效率 1=H η; 相对旋转效率 1=R η五、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时船的阻力试验结果。

表2 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 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15%,轴系效率:M η=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hp P D 1186.21810.950.851469=⨯⨯⨯= 根据MAU4-40,MAU-55,MAU4-70的δ-P B 图谱列表计算表3 按δ-P B 图谱设计的计算表根据上图中的计算结果可绘制TE P 、δ、D P 及0η对V 的曲线,如下图。

螺旋桨课程设计任务书

螺旋桨课程设计任务书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任务书“信海11号”1.前言本船阻力委托七零八研究所五室进行船模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阻力曲线。

实验时分别对m d 4.3=和m d 5.3=两种吃水情况来进行。

虽然在船舶试验过程中将本船的附体部分(舵、轴支架、舭龙骨等)也装在试验模型上,但考虑本船建造的表面粗糙度及螺旋桨等影响在换算本船阻力时再相应增加15%。

本船主机最大持续功率Kw 10802⨯额定转速为750转/分,考虑本船主机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后主机功率折损。

在船速计算中按%8510802⨯⨯Kw 来考虑。

螺旋桨转速为300转/分。

2.船体主要参数水线长 wl L70.36 m 垂线间长 pp L68.40 m 型宽 B15.80 m 型深 D4.80 m 设计吃水 d3.40 m 桨轴中心高1.30 m 排水量 Δ 2510 t本船的 D B =3.292; d D =1.412; BL pp =4.329 ; d B =4.647 3.主机主要参数型 号 8230ZC 二台额定功率 s P =1080kw (1469hp)额定转速 N=750r/min减速比 2.5传送效率 M η=0.954.推进因子伴流分数 ω=0.165; 推力减额 t=0.165船身效率 ηH =1; 相对旋转效率 ηR =15.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3.4m 和3.5m 时船6.设计任务①船海1班及2班单号按d=3.4m,设计叶数为4叶的MAU型螺旋桨;船海3班及2班双号按d=3.5m,设计叶数为4叶的MAU型螺旋桨。

②完成所设计螺旋桨的设计计算书。

③绘制螺旋桨工作总图(2#图纸)。

④撰写设计总结。

⑤所有设计文件应具备电子文挡和纸质文挡各一份,纸质文挡应按封面、目录、计算书、工作总图、设计总结顺序装订成册。

⑥设计时间为1周,所有设计文件必须在16周星期五下午5点前交到指导教师处。

7.设计参考书①《船舶原理》盛振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② MAU型螺旋桨系列图谱人民交通出版社③《船舶推进》胡志安人民交通出版社8.纪律要求设计期间,所有同学应按正常的上下课时间进行作息,不得无故缺席。

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

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

重庆交通大学航海学院船舶原理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船舶螺旋桨设计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班级:10级四班学号:10960201学生姓名:王雪指导教师:赵腾日期:2013.6.20目录一、船体主要参数二、主机主要参数三、推进因子四、阻力计算五、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六、空泡校核七、强度校核八、螺距修正九、重量及惯性矩计算十、螺旋桨计算总结十一、心得体会十二、参考书十三、船体主要参数船用螺旋桨课程设计一、船体主要参数设计水线长 Lwl=70.36m垂线间长 Lpp=68.40m 型宽 B=15.80m型深 D=4.80m设计吃水 d=3.4m桨轴中心线 zp=1.30m排水量⊿=2510tB/D=3.292D/d=1.412Lpp/B=4.329B/d=4.647 二、主机主要参数型号 8230zc 二台额定功率 Ps=1080km(1469hp)额定转速 N=750r/min减速比 2.5传送效率M =0.95三.推进因子伴流分数ω=0.165;推力减额 t=0.165 船身效率ηH =1;相对旋转效率ηR =1四.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3.5m 时船的阻力试验结果。

五. 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采用MAU 四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15%,轴系效率 ηs =0.95 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PD=1469*0.85*ηs *ηr =1186.2(hp ) 根据MAU-40、MAU-55、MAU-70的δP -B 图谱列表计算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绘制Pte、δ、P/D及η0 对V的曲线从P TE –f (V )曲线与船体满载有效马力曲线之交点,可获得不同盘面比所对应的设计航速及螺旋桨最佳要素P /D 、D 、η0如下表所列。

六、空泡校核按柏利尔空泡限界线中商船上限线,计算不发生空泡之最小展开面积比。

桨轴沉深9.13.12.3p t =-=-=Z d h m2v s a v 0/m kgf 12103.51749.1025,1330,10 p h γp p p =-⨯+=-+=- 计算温度 t = 15℃,p v = 174 kgf/m 2,P D = 1186.2hp ,ρ = 104.63 kgf 〃s 2/m 4据上述计算结果作图,可求得不发生空泡的最小盘面比以及所对应的最佳螺旋桨要素。

cad螺旋桨课程设计

cad螺旋桨课程设计

cad螺旋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螺旋桨的基本结构及其在CAD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螺旋桨设计中涉及的几何参数和工程术语。

3. 学生能描述螺旋桨设计的基本流程和CAD软件的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操作CAD软件,完成螺旋桨的三维模型构建。

2. 学生能够运用CAD工具对螺旋桨模型进行必要的工程分析和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CAD软件输出螺旋桨的设计图纸,并进行适当的标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螺旋桨设计实践,培养对工程设计和航空领域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在航空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工程技术课程,旨在通过具体的螺旋桨设计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设计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对工程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具备基础CAD操作能力,需要通过更复杂的工程项目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

教学要求:课程应侧重于实践操作和工程思维的培养,确保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CAD软件完成实际的设计任务,并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螺旋桨基本知识回顾:包括螺旋桨的结构、功能、分类及主要参数。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航空动力装置与螺旋桨2. CAD软件操作基础:复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视图控制、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 教材章节:第一章 CAD软件基础操作3. 螺旋桨设计流程:介绍螺旋桨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参数计算、模型构建和优化。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螺旋桨设计与分析4. CAD螺旋桨模型构建:详细讲解如何使用CAD软件进行螺旋桨的三维模型构建。

- 教材章节:第四章 CAD三维建模5. 螺旋桨工程分析:应用CAD软件进行螺旋桨的结构分析和性能评估。

飞机螺旋桨设计任务书

飞机螺旋桨设计任务书

飞机螺旋桨设计任务书一、引言飞机螺旋桨是飞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通过产生推力来推动飞机前进。

螺旋桨的设计直接关系到飞机的性能和效率,因此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本任务书旨在对飞机螺旋桨的设计进行详细规定,确保设计过程符合相关要求并获得良好的设计结果。

二、设计目标1. 提高飞机的推力和效率,减少能耗;2. 保证螺旋桨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3. 减少噪音和振动,提高飞行舒适度;4. 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三、设计要求1. 螺旋桨的直径、桨叶数目和桨叶形状等参数需根据飞机的型号、重量和性能需求进行合理选择;2. 螺旋桨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强度、耐疲劳性和耐腐蚀性能;3. 螺旋桨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以提高效率和减少噪音;4. 螺旋桨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各种工作条件下的载荷和振动,确保其安全可靠;5. 螺旋桨的制造和装配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6. 螺旋桨的维护保养应方便快捷,降低维修成本。

四、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根据飞机的性能要求和工作环境,确定螺旋桨的基本参数;2. 气动设计:根据螺旋桨的工作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原理,选择合适的桨叶形状和桨叶扭度;3. 结构设计:根据螺旋桨的受力特点和载荷要求,确定螺旋桨的结构形式和材料;4. 性能评估: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评估螺旋桨的性能和效果;5. 制造和装配: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螺旋桨的制造和装配;6. 测试和调试:对螺旋桨进行试验和调试,确保其安全可靠;7. 维护和保养:制定螺旋桨的维护保养计划,延长其使用寿命。

五、设计考虑因素1. 飞机的性能和特点;2.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原理;3. 螺旋桨的受力特点和载荷要求;4. 螺旋桨的制造和装配工艺;5. 螺旋桨的维护保养要求。

六、设计评估方法1.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螺旋桨进行气动性能和噪音分析;2. 实验验证:通过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验证螺旋桨的性能和效果;3. 结构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螺旋桨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4. 维修记录:对螺旋桨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大作业螺旋桨设计【模版】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大作业螺旋桨设计【模版】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螺旋桨设计计算书姓名:王志强学号:5130109174课程:船舶原理(2)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日期:2016年4月一、船舶的主要参数船型:单桨集装箱船二、最大航速确定按满载工况、主机功率P s=0.85P max、螺旋桨转速102r/min,设计MAU型5叶右旋桨1只。

螺旋桨敞水收到功率:P D=0.85ηSηR P max=0.85×0.97×1.0×33000kW=27208.5kW 最大航速设计的步骤:假定若干个盘面比( 0.5、0.55、0.6、0.65、0.7、0.75、0.8),对每一个盘面比进行以下计算:1)假定若干直径(范围7.5m ~ 8.5m,每隔0.01米取一次值);2)对每个直径,假定若干航速(范围21节~25节,每隔0.001节取一次值);3)对每个直径与航速的组合,用回归公式计算设计进速系数下不同螺距比(范围0.4~1.6)螺旋桨的推力、扭矩,通过插值(或二分法)确定满足设计功率要求(即:螺旋桨要求的扭矩与设计功率与转速下的收到转矩平衡)的螺距及相应的有效推力与敞水效率;4)对每个直径,根据阻力曲线及不同航速下的有效推力值,通过插值确定有效推力与阻力平衡的航速,以及对应的螺距和敞水效率;5)根据航速(或敞水效率)与直径的关系,确定最大航速(或最高敞水效率)对应的直径,该直径即为所假定盘面比下的最佳直径。

三、空泡校核柏立尔空泡限界线图空泡校核计算结果:P0=P a+γℎs=10330+1025×(12.7−4.7)kgf/m2=18530kgf/m2=181594N/m2做计算盘面比图~需要盘面比图,如下所示:图 1 计算盘面比~需要盘面比图由图插值可知,不发生空泡的最小盘面比为:0.7040作最大航速~盘面比,敞水效率~盘面比图如下所示:由图可知,在盘面比大于0.7040时,最大航速与敞水效率都随盘面比的增大而单调递减,因此,本螺旋桨设计选取盘面比为0.7040,将该盘面比输入之前计算最大航速的程序中可以得到对应的最佳螺旋桨要素。

螺旋桨的课程设计

螺旋桨的课程设计

螺旋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螺旋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学生掌握螺旋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与飞行器性能的关系;3. 学生了解螺旋桨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螺旋桨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飞行器选择合适的螺旋桨;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螺旋桨模型;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空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勇于尝试、积极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航空知识科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螺旋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航空兴趣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螺旋桨的基本概念:介绍螺旋桨的定义、作用及其在飞行器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飞行器的基本构造”,第三节“推进装置”。

2. 螺旋桨的分类与构造:讲解不同类型的螺旋桨及其构造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飞行器的基本构造”,第三节“推进装置”。

3.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阐述螺旋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飞行器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飞行器的基本构造”,第三节“推进装置”。

4. 螺旋桨的选择与应用:分析不同飞行器对螺旋桨的需求,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螺旋桨;- 教材章节:第三章“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第一节“飞行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5. 螺旋桨模型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螺旋桨模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第二节“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

6. 螺旋桨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介绍螺旋桨在航空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四章“航空领域的发展”,第二节“飞行器推进技术的发展”。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螺旋桨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系部:工程机械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2011年5月2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船舶原理推进部分螺旋桨课程设计系(部) 工程机械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5 月27 日至6 月 3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一、设计内容及要求螺旋桨设计是整个船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线型初步设计完成后,通过有效马力的估算或船模阻力试验,得出该船的有效马力曲线;在此基础上,要求设计一个效率最佳的螺旋桨,既能达到预定的航速,又能使消耗的主机马力小;或当主机已选定,要求设计一个在给定主机条件下使船舶能达到最高航速的螺旋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同学们应加深理解螺旋桨的各部分形状结构及掌握技术参数,并根据要求绘制工艺总图。

船型:单机、单桨、单底、单舵、钢质尾机型柴油机拖网渔船。

总长:L OA = 58.0 m设计水线长:L WL = 51.0 m垂线间长:L PP = 50.0 m型宽:B = 9.00 m型深: D = 4.0 m设计吃水:d = 3.60 m设计排水量:Δ =1096 t型排水体积:▽=1070 m3方形系数:C B = 0.658棱形系数:C P = 0.692螺旋桨数: 12、主机与螺旋桨参数型号:6M28BT型柴油机1台最大持续功率P s:1400hp转速:390r/min螺旋桨型式:MAU系列螺旋桨叶数:四叶螺旋桨材料:ZQAL 12-8-3-2 (K=1.2)材料重度:7.4g/m3螺旋桨构造型式:整体式桨轴中心距基线:Z P =1.3m旋向右旋3、设计工况设计功率:0.85P max 船体有效马力曲线如下:航速V(kn)1213141516满载Pe (hp)331 404 511 656 822 1.2 Pe(hp) 4034916197939921. 确定推进因子据型船资料选取伴流分数 ω=0.25 按经验公式决定推力减额数据 t =0.23 取相对旋转效率 R η = 1.0船身效率 11H twη-==- 1.268 2. 可以达到的最大航速计算 采用MAU 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郑灿煌 螺旋桨塑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郑灿煌 螺旋桨塑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集美大学专业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设计院系: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姓名:郑灿煌学号:2010717049指导教师:评分:日期: 2014.1.3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轮辐式浇口单分型面模具的设计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侧抽机构、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文主要从实用型、简单型的角度出发进行注射模设计。

此注射模在设计上满足其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力求其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生产效率好和操作维修方便等。

本文设计的是单分型面注射模,这是注射模中最常用的一种。

此模具对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的使用寿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用于塑件表面质量较高的生产中。

本设计从模具的初步设计包括:(1)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2)注射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制定;(3)确定模块尺寸(4)确定注射模类型及结构形式(5)注射工艺计算及设计等各个方面展开设计计算的,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并且进行优化,使的各零件既满足载荷要求,又使得其尺寸最小,所占空间也大大减少,并且节约大量制造成本,在使用过程中也真正体现了实用性.。

目录设计题目 (1)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2)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3)3 :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3)4: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4)二: 成型设备选择与模塑工艺规程编制 (4)1:计算塑件的体积 (4)2: 注塑机的初步选择 (4)3: 塑件模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5)4: 填写模塑工艺卡 (6)三: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7)1: 分型面的选择 (7)2: 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8)3: 浇注系统的设计 (8)4: 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 (9)5: 推件方式的选择 (11)四: 注射模设计尺寸计算 (12)1: 成型零件尺寸计算 (13)3: 模板尺寸设计 (14)五: 冷却系统的设计 (14)1、动模模镶件的冷却 (15)2、定模镶件的冷却 (16)六: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7)七:模具零件的配合关系 (17)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8)设计小结 (19)参考文献 (20)Ⅰ.前言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的倡引下,中国的制造业也蓬勃发展;而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生产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并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船舶主要参数1)原始给定船舶数据船型:远洋散装货船,球鼻艏、球艉、单桨、半悬舵。

总长 195.0 m 设计水线长 190.0 m 垂线间长 185.0 m 型宽 28.4 m 型深 15.8 m 设计吃水 11.0 m 设计排水量 48755 t 型排水体积 47423 m 3 方形系数 0.821 棱形系数 0.825 2)船舶有效马力曲线——船体船舶的有效马力曲线是表征船体阻力特性的曲线—可通过近似估算或船模阻力试验来确定,对应于不同装载情况将有不同的有效马力曲线,一般有满载和压载之分。

此外考虑到由于风浪或污底等情况,则尚需增加一定百分数(20%左右)的有效马力裕度,通过下表可绘制附图二中的P2. 主机与螺旋桨参数主机型号 6RLB66型柴油机1台 主机发出功率 hp P s 11100= 额定转速 min /124r n = 螺旋桨型号 MAU 型 叶数 4叶 桨数 单桨 旋向 右旋螺旋桨材料 ZQAL12-8-3-2(K=1.2) 材料 3/4.7cm g 桨轴距基线高度 3.6 m3. 设计工况、参数设计功率 按满载工况设计,s P P 85.0= 设计转速 min /124r n = 螺旋桨直径 m D 6.5=4. 推进因子的确定伴流分数 36.0=w 推力减额分数 216.0=t 螺旋桨直径 m D 6.5=轴系传送效率 98.0=s η船身效率 =H η110.2161.225110.36t w --==--5. 可以达到的最大航速设计海水密度: 42/63.104m s kgf ⋅=ρ船后螺旋桨敞水受到马力 (取0.1=R η):hp hp P P R S S D 3.92460.198.085.01110085.00=⨯⨯⨯=⨯⨯⨯=ηη螺旋桨产生的扭矩 :m kgf nP Q D ⋅=⨯⨯⨯==721.534316012414.323.9246752750π螺旋桨转速: s r n 067.2m in r 124== 螺旋桨转矩系数: 0217.0=Q K以MAU4-40、MAU4-55、MAU4-70的敞水性征曲线进行设计—插值计算: 其中:H D TE P P ηη⨯⨯=00,见教材P264附录图一MAU4-40敞水性征图谱,由J 、P/D 可查得K T 、10K Q 和η0 。

表一 敞水图谱设计表其中:H D TE P P ηη⨯⨯=00见教材P264附录图一MAU4-40敞水性征图谱,由J 、P/D 可查得K T 、10K Q 和η0E0和P TE为纵坐标绘制图谱设计的计算曲线,图中曲线P E和曲线P TE的交点即为所求的螺旋桨,将该交点平行纵轴与图中各取线的交点列于下表中。

表二设计计算的最佳要素表6. 空泡校核(对表二所得的不同航速的盘面比0/A A E 进行校核)表三 空泡校核计算结果按柏利尔空泡限界线图,计算不发生空泡的最小展开面积比:桨轴浸深:=s h 11-3.6m=7.4m ;C t ο15=; 2/174m kgf p v =;42/63.104m s kgf ⋅=ρ;220kg 17741kg 1744.7102510330m f m f p h p p p v s a v =-⨯+=-+=-γ。

根据表三的计算结果做图,可求得不发生空泡的最小盘面比以及对应的最佳螺旋桨要素:529.0/0=A A E ,710.0/=D P ,525.00=η,kn V 535.14max =。

7. 强度校核表四 强度校核计算表1)按中国船级社2001年《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校核R t 25.0和R t 6.0处的叶厚应不小于:X K Yt -=,其中Zbn N A Y e 136.1=;ZbD n GA A X d 102210=。

主机额定功率:(e N 即螺旋桨在船后实际收的效率DB P )kw 7581.8000kw 735499.098.011100=⨯⨯==s s e P N η。

529.0/0=A A E ;0710.0/=D P ;ο10=ε;3g 4.7cm G =;m in 124r n =;m m Z DA b b d R 6738.141.0529.06.5226.01.0226.066.0max =⨯⨯⨯===;(教材P110表8-4)m m b b R R 2071.16738.17212.07212.066.025.0=⨯==; m m b b R R 6589.16738.19911.09911.066.06.0=⨯==。

2)浆叶厚度的径向分布m D 0.3≥Θ,∴由教材P96线性分布的要求,实际厚度按mm D t R 6.190035.00.1==和=R t 25.0连直线决定,则各半径处的桨叶厚度如下:m m 89.2322.0=R t ;m m 23.2063.0=R t ;m m 57.1794.0=R t ;mm 91.1525.0=R t ;m m 25.1266.0=R t ;m m 58.997.0=R t ;m m 92.728.0=R t ;m m 26.469.0=R t 。

8. 螺距修正决定毂径比为0.1800(AU 型桨的毂径比都为0.18)。

由于实际桨叶厚度大于MAU 标准桨厚度,故需因厚度差进行螺距修正(以MAU4-55为基准桨)。

(教材P110表8-4)标准螺旋桨:05523.07402.19964.076.959964.0)/(66.07.07.0=⨯=⨯=R R R b t b t ;设计螺旋桨:05971.06738.19964.058.999964.0)/(66.07.07.0=⨯='⨯'='R R R b t b t所以001716.075.0]529.055.005523.005971.0[75.0])/()/[()/(7.07.07.0=⨯⨯-=⨯'⨯-'=∆EE R R R a a b t b t b t529.0529.0)]18.0180.0(1.11[=-+='∴E akn kn w V V A 3024.9)36.01(535.14)1(=-⨯=-=5824.0710.06.51243024.9866.30866.301=⨯⨯⨯==-NP V s A 001419.0001716.05824.0710.02)()1(2)/(7.0-=⨯⨯⨯-=∆--=∆R t bts D P D P 修正后的螺距比07086.0)001419.0(710.0)/()/(/0=-+=∆+=t D P D P D P9. 敞水性征曲线的确定《船体设计手册—总体分册》P321,螺距比按修正之前的数值P/D=0.710。

由MAU4-40和MAU4-55,P/D=0.710(第一次插值)的敞水性征曲线,经过第二次插值得到MAU4-5375,P/D=0.710的敞水性征曲线:表五 插值计算表(a) 第一次插值(b)第二次插值表六设计桨的敞水特性数据表将上述计算结果绘制成图四,作为下面系柱设计和航行特性计算的数据依据。

10. 系柱特性计算螺旋桨在系泊状态(系柱)下即船速kn V 0=,螺旋桨的进速系数0==nDVJ ,螺旋桨的T K 、Q K 达到最大值,螺旋桨处于“重载”状态。

系柱状态下,要对主机转矩Q 、推力T 、转速n 的计算,由敞水性征得0=J 时,308.0=T K ,0334.0=Q K 。

计算功率:hp 10878hp 98.011100=⨯=D P , 主机转矩:m n P Q D ⋅=⋅⨯⨯⨯⨯==kgf 85.62860m kgf 12414.32601087875275π, 系柱推力:kgf kgf D K Q K T Q T 1035136.50334.085.62860308.0=⨯⨯==, 螺旋桨转速 :min r 435.108min r 308.064.563.10410351360604=⨯⨯⨯==TK D T n ρ。

11. 航行特性计算船体、螺旋桨和主机之间相互联系,航行特性曲线反映了船体、螺旋桨和主机三者的关系。

对于三个不同的转速min /124r n =、min /114r n =和min /104r n =情况下进行计算的结果如表七所示。

表七 航行性能计算表 min /124r n =min /104r n =其中:v/145.6)1(42t D n K P T TE -=ρ;SR Q S R S R DS D n n K nQP P ηηρπηηπηη75275252===将上述计算结果绘制成图五。

由图五可以求得:压载航行时,可达最大航速为15.350kn ,主机功率为9150 hp 。

120%超满载航行时,可达最大航速为13.640 kn ,主机功率为9870 hp 。

满载航行时,min /124r n =,可达最大航速为14.650 kn ,主机功率为9450 hp 。

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

12. 重量及惯性矩计算根据我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提出的近似公式计算(见教材P99):桨叶重:)()1)(5.0(169.06.02.0max 1kgf D D dt t Zb G b -+=γ;桨毂重:)()6.088.0(20kgf d L dd G K n γ-=;螺旋桨总重量:n b G G G +=1其中:m ax b 为桨叶最大宽度(m )。

0d 为桨毂长度中央处轴径,可按下式估算:m463.0m 2108.11511243.9246108.0045.0)(2)/(108.0045.0313/10=⨯-⨯+=-+=)(m KL n P d K D (K 取1/15)螺旋桨惯性矩:当18.0/≤D d 时)()5.0(0948.0236.02.0max s cm kgf D t t Zb I mp ⋅⋅+=γD P 和n 分别为主机最大持续功率情况下的螺旋桨收到马力(hp)和转速(r/min ); 6.02.0t t 和分别为0.2R 和0.6R 处切面之最大厚度(m );K 为轴毅配合的锥度;K L 为毂长(m);γ为材料重量密度(kgf /m 3);Z 为桨叶数; d 为桨毂直径(m ); D 为螺旋桨直径(m ) 。

m 6738.1m 41.0529.06.5226.01.0226.066.0max =⨯⨯⨯===Z DA b b d R ;(教材P110表8-4)m m 89.2322.0=R t ;m m 25.1266.0=R t ;由毂径比18.0/=D d 可得:m 008.1=d ;m 108.1m 1.0008.1100.0=+=+=d L K ;估算得出: 桨叶重:kgff D Ddt t Zb G b 354.9331kg 6.518.01100025.12689.2325.06738.147400169.0)1)(5.0(169.06.02.0max 1=⨯-⨯÷+⨯⨯⨯⨯⨯=-+=)()(γ;桨毂重 :kgf kgf d L d d G K n 243.5035008.17400108.1)008.1463.06.088.0()6.088.0(220=⨯⨯⨯⨯-=-=γ;螺旋桨总重量:kgf 597.14366kgf 243.5035354.93311=+=+=n b G G G ; 螺旋桨惯性矩:22336.02.0max 612.200183kg 6.5100025.12689.2325.06738.1474000948.0)5.0(0948.0ms kg ms f D t t Zb I mp ⋅=⋅⨯÷+⨯⨯⨯⨯⨯=+=)(γ13. 螺旋桨的设计总结螺旋桨直径 5.6m 螺距比 0.710 型式 MAU 盘面比 0.529 叶数 4 纵倾角 ο10 螺旋桨效率 0.525 设计航速 14.57kn 毂径比 0.18 旋向 右旋材料 ZQAL12-8-3-2 重量 14366.597kg 惯性矩 200183.612kg 2m s ⋅17做图附表二:MAU型叶切面尺寸表1819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