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二)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哲学常识第四课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量变和质变。
通过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一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本次教学将引导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哲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量变和质变的概念;•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掌握量变引起质变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分析问题找出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能够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量变和质变的概念;•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水沸腾、温度上升等,向学生展示量变和质变的概念。
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步骤二:概念解释与讲解(15分钟)•讲解量变和质变的概念: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改变,而质变是指事物在品质上的改变。
•举例说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如物体的温度上升(量变)最终导致物体熔化(质变)。
步骤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什么样的量变会引起质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归纳总结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步骤四:拓展思考(15分钟)带领学生进一步思考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探讨量变和质变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社会变革等。
步骤五:小结与展望(5分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辅助•教材:哲学常识课本•PPT或黑板•讲义或习题六、教学评估方式•课堂讨论及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学生对量变和质变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量变引起质变道理的应用能力。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的教案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的教案以下是关于《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的教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的教案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上册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题。
本课既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课矛盾分析法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状态,回答事物怎样变化、发展。
因此,与第二、三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同时,由于本课内容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丰富,对于青年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现实的指导作用,因而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历来受到格外的重视和欢迎。
加之,本框是在前一框题量变与质变原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分析事物的发展,对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属于哲学方法论的内容。
所有这些都使得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2、教学目标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特别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本框的哲学观点,并以实例对其加以分析说明;并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名言进行解释。
能力目标:通过本框教学,结合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指导自己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本框教学,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学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以下内容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教学重点:把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即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从小事做起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因为这是全课的重要教学、教育目标之一,也是我们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其中也渗透了政治课德育教育的目标。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下列成语典故与之对应的哲理连接起来,正确的 是
成语、典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条件 哲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普遍联系的观点
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本课结束,谢谢!
海宁中学 陈晔 Email:hncy@
1、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声音的“度”:
45分贝---安静 55分贝—略吵 75分贝—很吵 85分贝—危害身心健康 没有声音会对人产生什 么危害?
“功亏一篑”一词出自《尚书》: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话 说明什么问题?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 跃
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 如何抓住机遇促使经济形成 质的飞跃?
①这一目标不能一蹴而就,要有步骤、 此人的错误在哪里? 分阶段实现。
三步走: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温饱;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 值比80年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六大主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 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继往开来,与时 俱进,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为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而奋斗。
2、某农民为了求得小麦高产,播下了大量种子, 撒入了过多的化肥,但结果却事与愿违,颗粒无 收。该农民 ( AB ) A.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B.违背了适度原则 C.没有重视量的积累 D.没有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4、“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 事。”这句话说明了( ) A A.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基础
【知识学习】《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哲学常识》第四课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哲学常识》第四课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重点〗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难点〗要坚持适度原则。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结合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方法论要求加以说明。
②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进行阐释。
能力方面:通过本框题教学,结合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指导自己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本框题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复习提问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样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量变和质变是密切联系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
正确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想一想这一段右下角小栏目中的内容。
阅读提纲①寓言《杰米扬的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做过了头而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
好客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
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
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岂不变成灾难?在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普遍现象。
所以,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先要坚持适度原则。
要坚持适度原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4自然段至第128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人堕落变坏,往往是从“小事”打开缺口, 以致以一步步向违法犯罪的,因为一切事物的变 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开始的,事物的量变达到一 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所以,我们决不能 对小错误、小缺点抱无所谓的态度,必须防微杜 渐,把坏思想、坏习气、坏作风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样,凡是对社会、对个人的身心发展有益的善 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小结
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于我们看问题, 办事情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对引中学生来 说,就是要把远大理想与埋头苦干相结合,从 点滴做起,在德智体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朝“四有”新人的目标不断努力。
单项选择题:
(1)2000年6月12日《经济日报》刊登了 两篇文章,一篇指出全国土地沙化是治理 重点,另一篇强调草进沙退要从点滴做起。 这分别体现了下列哲学道理 C
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做工作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 必须坚持事物发展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 必须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关系
不定项选择题:
(3)2000年6月12日《经济日报》刊登了 两篇文章,一篇指出全国土地沙化是治理 重点,另一篇强调草进沙退要从点滴做起。 这分别体现了下列哲学道理 C
③农民种地,施肥越多越好。
④引进外资,数量越多越好。
由此看来,做事情必须注意分寸,讲求适度。把握适 度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广泛的意义。
如果让你烧开水,怎样才能把水烧开呢?是时断时续地 烧火,还是听到水响继续添一把柴呢?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质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而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 发展时,我们就要不失时机的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 促进其质变。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重视量的积累。艰苦奋斗,不断取得新成就。
(2)、抓住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3)、重视内因。把握机遇,发挥主观能动性。
(4)、坚持联系的观点。审时度势,趋利弊害。
(1) 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 量变开始,没有一定量的程度的积 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 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 2 ) 运用:
十六大“新三步走”目标 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2050年,实现全面小康水平。
启示:个人的健康成长同样要从点滴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沙海播绿人----王有德
说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重 视量的积累,每个人为社会做贡献,应从我做 起,从现在做起。
“田忌赛马”的故事蕴涵了什么哲理?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 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所以: 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 “优化结构”。
启示:在实现飞跃的关键时刻, 不能瞻前顾后,丧失信心,更不能 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阴影所困扰。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除却冗繁留消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 《愚公移山》的故事
启示: 必须把远大的理想、崇 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的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 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要重视量的积累
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因做过了头而结果适得其反 的事情? 判断下列观点是否符合适度原则? 引进外资,数量越多越好 公民存款储蓄,越多越好 纸币发行 ,越多越好
由此看来,做事情必须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坚持适度原则,以便达到预期目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启示:
本意:要走一百里路 的人,把走了九十里只当 走了一半。比喻事情越是 接近成功,越需集中精力, 认真对待。经常用来勉励 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高中政治:4.2.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
4.2.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课题: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目的:理解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重点:四大方法论难点:坚持适度原则教程:【复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完整规范表述。
【导新】今天我们学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具体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导学检测】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 第一, 要坚持①原则。
第二 ,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②。
第三, 要重视③的积累。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要坚持适度原则原因:P130例:寓言《杰米扬的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例: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例:探险家吃熊肝。
1956年,一个探险队来到北极,打死了一只熊,他们围着大火品尝营养丰富、别有风味的熊肝。
谁知,不一会儿,这些探险家们东倒西歪、上吐下泻,好象得了重病似的。
这是为什么呢?后来人们发现,熊肝中有大量的维生素A,如果吃得过多,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
例:(2004年广东)两广自古产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清甜可口,但进食过多则患荔枝病。
(2005年江苏)钙补充过度有害无益。
例:过分客气是虚伪,过分谦虚是自卑,过分忍让是软弱,过分勇敢是鲁莽,过分谨慎是畏缩,过分严肃是呆板。
例:①服药治病,剂量越大越好。
②体育锻炼,运动越剧烈越好。
③农民种地,施肥越多越好。
④引进外资,数量越多越好。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原因:P131例:高考;煮饭;教材中指出的在各种体育知识竞赛中,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缺乏信心”甚至“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阴影所困扰”,结果痛失良机的事例和教训确实屡见不鲜。
前者多属心理素质问题,后者则多属迷信问题。
据报载,足球甲A联赛中的种种迷信表现就令人啼笑皆非,各队争穿白衣服就是一例。
哲学基础——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方面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结合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方法论要求加以说明。
②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进行阐释。
能力方面通过本框题教学,结合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指导自己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本框题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要坚持适度原则。
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议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l)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2)什么样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复习学过的原理,导入本课方法论的教学,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适度原则的提出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导人新课。
量变和质变是密切联系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
正确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0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后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做过了头而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阅读提纲①寓言《杰米扬的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做过了头而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
好客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
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
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岂不变成灾难?在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普遍现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总结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既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5.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原理与方法论总结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引言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有些问题看似棘手,我们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或者始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然而,通过采取量变引起质变的思维方式,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并且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本文将通过引用一些实例,探讨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正文1. 量变的概念在物理学中,量变指某一事物的数量发生变化。
而质变指物体的性质或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生活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就如同进化中的渐变和突变一样。
量变通常是渐进的、连续的,但在一定情况下,量变可能触发质变,从而带来显著而根本的变化。
2. 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在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用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一种常见的例子是科技的发展。
每个科技的突破都是通过多次的试验、调整和改进实现的。
这些微小的调整和改进可以看作是量变,而科技突破本身则是质变。
比如,人类的飞行历史中,从最早的热气球到现在的喷气式飞机,每一次的改进都是基于前一代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些改进看似微不足道,但最终积累起来,引起了质的变化。
3. 用量变引起质变看问题的示例a. 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难题和知识的积累。
有些问题看似无解,但通过不断积累和思考,我们可以逐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种积累就是量变。
当我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或许会产生新的思维方式或洞见,这就是质变。
比如,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个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反复思考和求助他人,我们可能会找到一条新的解决路径。
b. 职业发展在职业发展中,我们也会面对许多挑战和难题。
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陷入了工作的困境,无法找到突破口。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改变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技能,那么我们就可能触发职业质变的机会。
通过量变引起质变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超越自我,并在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c. 创新和创业创新和创业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典型例子。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汇总
1、要坚适度原则
根据:事物从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 关键是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
试举例说明;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
神舟五号(载人)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入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挑战更是 一个机遇,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产 品质量,从而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促成质变。
有一位青年工人张某发现盗贼正在偷工厂的财 产,于用铁棍连击窃贼头部,使窃贼当场死亡, 结果张某因此被判刑。 张某为什么要被判刑?它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当防卫必须具有足以制止侵害行为的应有强 度,使犯罪分子丧失侵害能力或中止侵害行为, 另一方面,防卫的强度又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 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因此,我们要坚持适 度原则,学会正当防卫。
这一论述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4、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 构” 哲学依据: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 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 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运用所学有关哲学道理,说说它给我 们什么启示?
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 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人成长道路上有不利 的、有利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取决于个人的主 观意志,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在不良的外部因素 影响下,就会误入歧途。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 道理看问题
杰米扬的汤
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的鱼汤款待客人,客人连 声称赞,他就一盆接一盆地请客人喝鱼汤,没有休止。最后, 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好客 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 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 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岂不变成灾难?在自然 现象和社会想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普遍现象。所 以,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先要坚持适度原则。
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理解]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对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第一,对量变和质变含义的理解。
在哲学上,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准确理解和把握哲学上的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必须搞清它们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上所讲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哲学上所讲的量变不仅包括了数学、物理等学科所研究的事物数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事物的大小、速度、规模和程度的变化。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哲学上所讲的量变与质变是对事物的变化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抽象,体现了事物变化的共性、普遍性和一般性。
第二,量变和质变量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量变、质变是其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只要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它就处于量变状态,一事物仍然是该事物。
而一旦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改变,就是质变了。
在质变状态下,一事物就转变成它事物。
第三,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尤其要注意的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但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
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
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第四,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不可分割的。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当部分有序、合 理、优化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那么,三个和尚就有水喝。相反,如果他们各部分不能相 互配合,没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整体功能就小于部分之 和,所以他们就没水喝。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方法论一
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原理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 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 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 定的限度之内。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 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真理哪怕是再往前迈出一小步,真理
3. 把人造卫星送上天必须具有的宇宙速度 是7.9KM/S,只有等于或大于(但不小于 11.2KM/S)这个速度时,它才能克服地球 引力而成为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从 哲学上说 A.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 变 B.只要有量变就会发生质变 C.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影响事物 的存在,改变事物的性质 D.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影响内因
4、一幅对联写到:“学习好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石之后, 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对联告诫人们(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充分重视内因
5、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仅强调快
速,而且强调优质;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上,我们不仅强调公有资产数量上占优势,
(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了(要重视量的积累 )
2.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持之以恒的 精神,任何知识都是无法学到手的。 这说明
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你知道一两个能体现实道理的名句吗?
国 家 兴 亡 , 匹 夫 有 责 。
笔 如读 有书 神破 。万 卷 , 下
绳 锯 木 断 , 滴 水 穿 石 。
梅 花 香宝 自剑 苦锋 寒从 来磨 励 出 ,
冰 冻 三 尺 , 非 一 日 之 寒 。
测试平台-----试用所学的哲理说说看
密植是个宝,千万掌握好,过 稀长草,过密易倒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曹刿论战》:
强大的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结果鲁国以弱胜强,大败齐 国。鲁庄公问及胜利的原因时,遭刿说:“作战,主要是靠勇 气,第一通鼓时,士兵勇气最足,如果这时不出兵交锋,到再 擂一次鼓时,勇气就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时,勇气全部消失 了。敌人的勇气消失了,我们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春 来 不 下 种 ,
百 事 宜 早 不 宜 迟 。
夏 争 时 ,
春 争 日 ,
此处无水!
录像
是谁害了他?
3、要重视量的积累
为什么?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一切事物的变化都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 质变的前提的必要的准备。
事物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又必然会引起 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想问题、办事情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促成飞跃的含义是什么?
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积极促成质变,实现 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为什么要这样做?
事物的发展就是旧事物的灭亡、有发展。
量变固然重要,但毕竟不等于质变。如果事物只有 量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还 是原有的事物。要实现事物性质的改变,推进事物的发 展就必须果断地、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反思(2篇)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中,我讲的课题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教学指导思想是贯彻新课标理念。
“量变与质变”这一框题既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使学生明确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学重点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难点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环节设计有,知识回顾——新课导入(吹气球游戏)——教学目标展示——探究活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一分钟视频,激励学生。
总体而言,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
通过各位老师的评课,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一是与学生互动不足。
二是教学内容设置过多、过细。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深受启发,作为年轻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创新,用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这是对我最大的启发,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同样要努力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抒缓如清流的课堂教学环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具体说来,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型教师。
体现创新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来驾驭课堂教学,要保持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这样,课堂上才能有效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知识的双向交流,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高、难、深的问题进行令学生信服的点拨和说明。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哲学常识
(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 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2)青少年的成长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青少年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模范遵守法纪,不断加强品德修 养,才能逐步成长为“四有”新人。
学会优化结构
重点: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 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即 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从小事做起
难点:坚持适度原则
人体没有脂肪不行,但脂肪摄入太多, 人会发胖并导致多种疾病。这说明
(A)
A、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度”
B、遇事留三分最好
C、事物的“度”不好把握
D、事物的“度”是由人们主观规定 的
C、重视内因的作用
D、要重视量的积累
3、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题上,你认
为正确的观点是(ABCD)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D、质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试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说明青少年怎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佛家《百喻经》中“七个饼” 的寓言中,大肚汉犯了什么错 只误承?认质变,否认量变,不重视量的积
累,以为办事情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 斗,只要搞某种突然的行动就能成功。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 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 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 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可见,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 而不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齐国有一个姓黄的老相公,两个女儿都长得很漂亮,称得上是天姿国色。
但黄公为人喜欢谦让,每当与人谈起他的两个女儿,总是说:“小女质陋貌丑,粗俗蠢笨。
”长此以往,他两个女儿丑陋的名声远近皆知,以致虽然早就过了婚嫁年龄,也无人求聘。
后来魏国有个死了老婆的光棍汉,因无钱再娶,便到黄公门上求婚,不料婚礼完毕,揭开头巾一看,竟是一位绝代佳人。
消息传开,人们才知道黄公之言不实,于是一些名门子弟都竞相争娶他的另外一个女儿。
为什么会导致这个局面?是因为黄公过分谦虚,结果事与愿违。
这告诉我们凡事要
把握分寸,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要求我们要学会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探究l: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意义
一、要坚持适度原则
(一)问题情境
下列选项能体现坚持适度原则重要性的有( )
①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成谬误。
”
②毛泽东说:“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
③物极必反④欲速则不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师生互动
先请学生自己回答,并说明理由,老师适时予以肯定或提出质疑,然后转入解析点
拨。
(三)解析点拨
1.扣题评点
②是讲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①③④都是讲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超过一定限
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答案是c。
2.归纳小结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
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如服药治病,剂量
必须适当。
用量太少治不了病,用量过多又会中毒。
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过少,学
不了什么知识,安排过多,休息的时间就会过少,学习没有什么效果。
正当防卫是同违法
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强度过少不能制止侵害行为,达不到防卫的目的;
如果强度过大,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3.拓展延伸
(1)做一做:请根据适度的原则制订一份学习计划。
(2)议一议:办事情就是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求稳防变。
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
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
之内。
这时我们就要求稳,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事物发生质的变化,“过犹不及”,事情
做得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如:《杰米扬的汤》,鲜美的鱼汤
本是待客佳品,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但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
变就没有发展。
在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
时,就不能求稳防变,就必须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实现事物的飞跃和
发展,否则就会贻误时机。
二、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一)问题情境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
学霸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给我们以什么哲学启示? (二)师生互动
先请学生自己回答并说明理由,老师适时予以肯定或提出质疑,然后转入解析点拨。
(三)解析点拨
1.扣题评点
诗句引用了一个典故。
在秦末,西楚霸王项羽本可以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却怕落下“不义”之名而丧失了有利时机。
它启示我们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2.归纳小结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所以,在事物的量变
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必须果断地、不失时机
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
前,就会贻误时机。
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
的实现,不仅需要经过长期的
努力,进行艰苦的量的积累,同时,还要有抓住时机、奋力一搏的信心和勇气,使理想的目
标变为现实。
在各种体育大赛、知识竞赛中,有的参赛者本具有“捧金…夺银”的实力,
但由于在关键时刻瞻前顾后,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
3.拓展延伸
议一议: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我们应抓紧时间促成事物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
必要准备,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积极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否则会犯急躁
冒进的错误,除了揠苗助长、事与愿违之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如我们国家在建国后不
久,就搞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企图不经过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就能进入共产主
义的高级阶段,结果事与愿违。
三、要重视量的积累
(一)问题情境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这
主要告诉我们要( )
A.坚持适度的原则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重视量的积累D.充分重视内因
(二)师生互动
先请学生自己回答并说明理由,老师适时予以肯定或提出质疑,然后转入解析点拨。
(三)解析点拨
1.扣题评点
它主要说明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能从一个长时期来看才能感觉学习的进步。
它告诉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所以c项正
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2.归纳小结
既然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我们就不能不重
视那些看起来不显著的,但却有着重要作用的量变。
作为中学生,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做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弄懂每一个问题,必须注重知识的点滴积累。
3.拓展延伸
(1)想一想:重视量的积累应包括哪两个方面?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
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而引起质变。
从而,我们也应从两个方面注重量的积累。
一是要重视事物数量的变化,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提高个人素质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凡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害的恶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要坚决抵制,防微杜渐。
好的思想品德往往是由看来微不足道的、十分平凡的一件件小事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小而不去做。
一切坏品质、坏作风也都是由一首坏歌、一本坏书、一句粗痞的话、一些坏的行为习惯逐步积累而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小就去做。
二是要学会“优化结构”。
如我们所学的各科在时间的安排上要优化,参加校运会,
我们的参赛人员与所报项目要合理安排,以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进行改革要注意企业
的结构调整等。
(2)议一议: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只有质变才
有实际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
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因此,对
事物的发展来说,量变和质变同样有意义。
我们不能强调一点而否定另一点。
当堂检测反馈:
鲁迅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
向往的目标。
据此回答1-2题。
1.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D)
A.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速度的快慢是无所谓的
B.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c.事物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2.鲁迅这句话给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启示是( c ) A.要坚持适度原则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D.要善于抓住机遇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体现了( c)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④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④
在龟兔赛跑这则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中,大家都知道兔子跑得快,可是最后
没有赛赢乌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乌龟尽管跑得慢,但能够不停地跑,而兔子呢,一开
始跑在前面,看到后面慢吞吞的乌龟,根本没放在心上,于是在到达终点前,睡起大觉来,
结果让乌龟超过它并率先到达终点。
据此回答4~5题。
4.乌龟跑得慢,但最后能到达终点,这说明( A)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有量变就必然有质变
c.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5.兔子跑得快且跑在前面,可它在快到达终点时,不是继续跑,而是睡大觉,结果功
亏一篑。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B)
A.要坚持适度的原则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D.要优化事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