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设计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088e533968011ca300919e.png)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短暂难测)
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பைடு நூலகம்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四、 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 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二、 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
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
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
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
六、 总结全诗。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李煜 虞美人 教案
![李煜 虞美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cf39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2.png)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案标题:李煜《虞美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李煜这位南唐末代皇帝的背景和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简单的问题,调查学生对《虞美人》这首词的了解程度。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分析《虞美人》这首词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李煜对于虞美人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2. 解读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等。
3. 分析词的结构和韵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艺术之美。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就《虞美人》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如爱情、离别和人生的无常等。
四、朗读和表演(2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虞美人》,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词的情感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声音、语速和动作来传达词中的情感。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虞美人》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2. 鼓励学生多欣赏和阅读李煜的其他作品,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案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李煜和《虞美人》的资料。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词或歌曲,表达对美的追求和情感的宣泄。
3.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展览或戏剧演出,增加他们对古代文学的感知和体验。
教案评估:1. 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
2. 朗读和表演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3. 课后阅读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案指导:1. 教案中的时间分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课堂内容的充分展开和学生的参与度。
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教案中的延伸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0bb0384254b35effd34b4.png)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情况;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方法在多媒体网络下的协作式教学。
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平台。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2、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韵美;3、当堂背诵本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
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
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1、提问学生2、教师补充“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三、简介作者由学生简介后,教师补充。
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
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着名的一首。
四、配乐朗诵(范读)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五、集体朗诵(多媒体显示朗读MTV)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导。
六、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讨论词的字面意思,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质疑、答疑。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解答)七、品味诗歌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67c60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6.png)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李煜词《虞美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2.掌握《虞美人》的词牌、格律和韵律等基本要素。
3.分析《虞美人》的词意、格调和情感色彩。
4.掌握《虞美人》的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虞美人》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特征。
2.理解《虞美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转折。
3.演唱《虞美人》的抑扬顿挫和情感渲染。
教学难点1.理解《虞美人》的典故和门径。
2.理解《虞美人》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3.控制演唱《虞美人》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3.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了解李煜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虞美人》的词意、格律和韵律要素。
3.分析《虞美人》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
4.学习《虞美人》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法:介绍李煜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讲解《虞美人》的词牌、格律和韵律等基本要素。
2.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虞美人》的词意、艺术特点和情感表达等问题。
3.唱诵演练法:分段演唱《虞美人》,讲解抑扬顿挫、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等演唱技巧。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课程介绍李煜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李煜和《虞美人》产生兴趣。
第二步:分析《虞美人》的词意和艺术特点1.讲解《虞美人》的典故和门径。
2.分析《虞美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转折。
3.分析《虞美人》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
第三步:学习《虞美人》的演唱方法和技巧1.讲解《虞美人》的词牌、格律和韵律要素。
2.分段演唱《虞美人》,讲解抑扬顿挫、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等演唱技巧。
第四步:分组讨论《虞美人》的词意和艺术特点1.分组讨论《虞美人》的词意和情感表达等问题。
2.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组交流和分享。
第五步:总结课程回顾李煜词的创作和《虞美人》的历史背景,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1.默写《虞美人》的词牌和韵律要素。
2.回答课堂上的讨论题目,写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李煜 虞美人教案
![李煜 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0f76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e.png)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案标题:李煜《虞美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李煜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掌握他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 理解《虞美人》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并能够分析其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李煜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简要介绍他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引入《虞美人》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诗歌背景(10分钟)讲解《虞美人》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包括虞美人的传说和李煜创作这首诗的动机。
通过讲述背景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第三步:诗歌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虞美人》这首诗,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意义。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押韵和格律等方面。
3.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对诗歌意义的表达起到的作用。
第四步:诗歌赏析(15分钟)1. 让学生分享对《虞美人》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3. 指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美学价值,如诗意、音韵和意境等方面。
第五步: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煜的其他作品,比如《浪淘沙·雁阵惊寒》等,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案评价:这个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李煜和《虞美人》这首诗的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诗歌赏析和拓展延伸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182b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c.png)
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李煜《虞美人》【导入新课】上课前先播放《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片尾曲《虞美人》。
这是一个帝王的故事。
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在赞美。
“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
”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
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
后世称其为“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请问这个人是谁?【展示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体味李煜以赤子之心写悲惨的国破家亡之痛。
2.诵读词作,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
【知人论世】姓名:李煜生辰: 937 年七月初七祭日: 978 年七月初七国家:南唐职业:国主、词人词作: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绮丽柔靡。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风格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李煜被囚后,生日那天晚上于其所拘小楼宴饮奏乐,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虞美人》,声传于外。
宋太宗知道后认为他怀有故国之思。
就命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将他毒死。
【古诗今译】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初读诗歌】听范读,一位同学范读,学生听配乐齐读【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无限悲哀伤感【诵读提示】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
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合作探究】1.“春花秋月”本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在李煜那里却丝毫唤不起欣赏的兴趣。
虞美人李煜教案
![虞美人李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db0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e.png)
虞美人李煜教案教案:《虞美人》- 李煜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解读《虞美人》这首宋代名篇。
2. 掌握《虞美人》的基本意思和情感。
3. 感悟《虞美人》的文化内涵。
4. 学会欣赏和鉴赏宋词。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宋词《虞美人》2. 分析《虞美人》的词意和情感。
3. 探讨《虞美人》的文化内涵。
4. 朗读和背诵《虞美人》。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古筝演奏《虞美人》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古代和南国的氛围。
同时,展示虞美人花图片。
2. 导入讨论教师提问:“你们了解虞美人花吗?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形象和寓意?”引导学生回答。
3. 学习宋词《虞美人》教师给学生分发《虞美人》的词,让学生独立阅读一遍,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遍。
4. 分析《虞美人》的词意和情感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境、描写和情感。
5. 探讨《虞美人》的文化内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与什么相关?有哪些文化内涵?让学生讨论和发表看法。
6. 再次欣赏《虞美人》教师再次播放《虞美人》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再次感受这首词的美和情感。
7. 朗读和背诵《虞美人》教师教授学生《虞美人》的韵律和朗读方法,并要求学生背诵词的前两句。
8.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分享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资源:1. 《虞美人》的词2. 虞美人花图片3. 古筝演奏《虞美人》音乐五、课堂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个人点评;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小组展示和互动评价。
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 虞美人李煜板书设计
![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 虞美人李煜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55723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1.png)
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虞美人李煜板书设计【篇一】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高二选修)高二年级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欣赏设计人:江波审核人:江波课题:虞美人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紧抓文本,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感受作品艺术魅力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三、教学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合作探究交流法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时数:1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任务一】一.目标或要求:了解作者及背景,知人论世。
二.模块组合:(一)导入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
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
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
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
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
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
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
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作个才人真绝代——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作个才人真绝代——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ea8c0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1.png)
作个才人真绝代——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第一篇:作个才人真绝代——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虞美人》教学设计【设想】《虞美人》是南唐亡国之君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笔之作,问世以来,以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传唱千古,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曾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又续定写了多少首名动千古的诗篇。
学习这首词,结合《望江南》《浪淘沙》《相见欢》,让学生感知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了解一位词人:李煜,感受一种感情:愁,学习一种表现手法:化抽象为具体。
注重感悟,体验,让学生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入境入情,丰富学生的情感经历。
利用多媒体提供画面、诗词文字,烘托气氛。
【教学过程】一、开篇:1.导语:在我国前后相续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王朝不断更替,开国创业之君被人记住的很多,但亡国之君被人记住的就了了无几了,现在人们熟悉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刘阿斗(蜀国灭亡后,刘禅被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
一天,司马昭问他想念不想念西蜀,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一幅亡国昏庸之君的形象跃然纸上,落下千古笑柄)。
再一位就是李煜,人们可能不知他的名,但知他的词(放《虞美人》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穿过时空,一直流传到今天。
2.简介李煜:同学介绍,教师概括。
着重介绍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无能,但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有一定造诣,词的成就甚高。
二是,一生屈辱,做皇帝对宋称臣,时时有亡国之忧,亡国后被软禁,精神、人格倍受摧残。
亡国后时时忧,日日愁,眼流泪,心滴血,只有到词中去寻找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寄托。
二、起亡国的李煜并不像刘禅那样,而是时时怀念故国,遥《望江南》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探讨:1.要了解词的内容,最关键的一个字是什么?2.词定的内容是什么?是繁华还是凄凉?结:从表面看,似乎这首词不达意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的眷恋,实际上所要表达的是另一面——今日处境的无限无限悲凉。
2024年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带特殊条款)
![2024年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带特殊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acc96b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1.png)
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带特殊条款)教案《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虞美人》的文学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通过对《虞美人》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李煜生平简介2.《虞美人》诗歌解析3.诗歌意境与艺术特色4.课堂互动与讨论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煜的画像及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李煜生平简介讲述李煜的生平事迹,重点介绍其文学成就,为学习《虞美人》做好铺垫。
3.《虞美人》诗歌解析(1)诗歌背景介绍:讲述《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3)诗歌结构分析:讲解诗歌的起承转合,使学生把握诗歌的整体结构。
4.诗歌意境与艺术特色(1)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虞美人》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艺术特色探讨:分析《虞美人》的艺术特色,如用词、句式、韵律等。
5.课堂互动与讨论(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虞美人》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小组代表发言: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补充。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虞美人》的主要特点。
6.课后作业(1)背诵《虞美人》(2)撰写《虞美人》鉴赏短文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李煜及其文学成就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虞美人》诗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虞美人》诗歌解析:1.诗歌背景介绍《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一首著名词作。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6308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3.png)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虞美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
②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①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配乐)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
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后主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感悟1、学生集体朗读2、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比较评价。
3、老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
(1)、注意把握节奏(2)、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3)、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
如: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4、要求学生再读三、整体感知1、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表现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
2、从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词人的故国之思?明确:(1)、“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东风自故国吹来,春水向故乡流去。
)(2)、“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宫如云的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列举写月的诗词,领悟月的意象,“思想怀人”的沉淀意义)四、精读细品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这首词哪个字可概括情感呢?(学生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3、这层层叠叠、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词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1)、用春花秋月表现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2023最新-李煜词《虞美人》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李煜词《虞美人》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2e16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9.png)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优秀4篇李煜词《虞美人》教案篇一投影呈现:故都金陵的画面一、引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
生:(小声)想。
师:这“想”的声音不够“响”嘛!生(大声):想!师:好,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我要求大家在听读的过程中,能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
我也相信大家都是出色的摄影师,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下面,让我们开始——(课件背景音乐。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师(深情地):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请问,他是谁?生:李煜。
师: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投影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姓名:李煜别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籍贯:徐州国家:南唐职业:国主词人信仰:佛教师: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
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投影呈现:江水图。
李煜《虞美人》教案
![李煜《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3a842f31126edb6f1a1055.png)
李煜《虞美人》教案叶志如教学目标:1、将李煜的词进行品味,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情思。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名句导入:有这么一幅对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问,下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学生答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他被俘虏后,牢记故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最终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追回了江山,打败了吴王夫差。
有这么一个成语:乐不思蜀。
说的是谁?(学生答蜀汉后主刘禅)。
刘禅他被俘虏后,不思故国。
他虽保住了性命,但他的:“此间乐,不思蜀。
”却成了千古笑柄;还有这么两句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请问:名句的作者是哪位?(学生齐声回答:南唐后主李煜”)李煜他被俘虏后,“以泪洗面”,倍思故国。
他没有政治才能,做不到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
他艺术才华横溢,做不到刘禅那样乐不思蜀。
李煜他“才子难了亡国恨,囚宋犹唱《虞美人》。
”因为《虞美人》词作中有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宋太宗很生气,就杀了他。
李煜的《虞美人》可以说是他的绝命词,就是这首词,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作者介绍作者李煜,又称南唐后主。
他做了十五年皇帝,国亡而被俘。
宋太宗封他做“违命侯”。
从此,生活十分清苦,他曾写信给旧日宫人说:“此间日夕,以眼泪洗面。
”后来,宋太宗听说他于七夕节夜晚在寓中作乐,颇为生气;又因为他的这首词中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便命人用毒药将李后主毒死。
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李煜的词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的词继承南朝宫体,囚宋后大多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形象鲜明,语言清丽,表达了深沉的感伤情绪,是五代时最有成就的文人,被誉为一代词家。
三、深情诵读1、学习诗词,先从诵读开始。
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评析谁朗读得更好。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2a5e190912a21614792970.png)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李煜词赏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的生平,做到知人论世;2、把握《虞美人》的艺术技巧。
(二)能力目标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2、通过对比搜集资料、对比阅读,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李煜的词所抒发的情感,探究其从个人情感中传达出的人生共同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分析李煜诗词的特点及情感;2、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李煜代表词作中传达出的共同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启发法。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音乐《几多愁》(邓丽君)。
音乐总有一种摄人心魂的力量,给人以感慨。
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名字叫《几多愁》,所唱之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词”《虞美人》。
当古词与曲谱温柔邂逅,犹如黑夜中迸发出的光亮,绚丽夺目。
古时候的诗词本来就是配乐演奏的。
今天就让我们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走进李煜,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唱出《虞美人》。
(播放音乐)(二)整体感知1、《虞美人》这首词传达出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明确】幽怨、悲伤、无奈、悔恨2、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找诗眼)【明确】愁(三)知人论世想要理解李煜这种深刻又恼人的愁,我们就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生于七夕,亡于七夕。
他25岁在金陵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南唐后主,却在当政期间沉湎声色,不思国事,逃避现实。
39岁时蒙羞投降,成为阶下囚,在宋都度过了三年的囚居生活。
政治无能,却才华横溢,他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妙解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被称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后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的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题材狭窄,大多写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2021年《虞美人》李煜 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2021年《虞美人》李煜 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9d70cd5901020206409c4b.png)
Dreams do not abandon those who are pursuing painstakingly, as long as you do not stop pursuing, you will be bathed in the glory of dream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2021年《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1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李煜的词《虞美人》,下面请大家朗诵一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首板书在黑板上面)二、背景知识导入学这首词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虞美人》这个词牌名的来历(在这位同学板书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看到一《虞美人》这个词牌名会想到哪些相关的东西)大家看到这个词牌可否想到与此相关的东西?电影《霸王别姬》,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剑自刎。
据说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此词牌名源于项羽与虞姬的悲剧故事。
通过学习这首词,我们想想,李煜的命运是不是一个悲剧故事呢?板书:《虞美人》《霸王别姬》虞姬三、再接着我们了解作者李煜。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用现在的话可以这样概括,李煜,民族汉,职业皇帝,业余爱好填词作曲,不良习惯贪酒好色。
但他这个皇帝是乱世皇帝,当时候的南唐,内忧外困,风雨飘摇,但此时的李煜仍“泡酒吧,卡拉ok,苟且偷安”,史书上记载他“好声色,不恤国事”,最后国破家亡,被北宋俘虏至汴京,封为“违命侯”,过起了“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但这位皇帝政治上的平庸,并非不学无术,他的副业就搞得特别好,他热衷于他皇帝职业以外的事,比如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今天我们学习的《虞美人》,就是李煜词作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篇,也就是这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词,同时给李煜招来杀身之祸,成为李煜的绝命词。
虞美人李煜优秀教案
![虞美人李煜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1f4b2dd88d0d232d46a25.png)
虞美人李煜优秀教案【篇一:虞美人李煜优秀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重点: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媒体设计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插入相关的情景图片、文字资料和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感性认识。
并利用powerpoint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及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加大课堂密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
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
虞美人优秀教案 李煜
![虞美人优秀教案 李煜](https://img.taocdn.com/s3/m/7cd5d3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a.png)
虞美人优秀教案李煜教案标题:虞美人优秀教案教案撰写人:李煜教案目标:1. 了解虞美人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虞美人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创作虞美人相关的作品,展现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虞美人的背景介绍和文化意义。
2. 虞美人相关的诗歌欣赏。
3. 虞美人创作作品的写作指导和实践。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虞美人的话题,询问学生对虞美人的了解程度。
2. 简要介绍虞美人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虞美人相关的诗歌,引导学生欣赏。
2. 解读虞美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课堂活动(25分钟)1.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虞美人诗歌中的共同特点和主题。
2.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与虞美人相关的诗歌或故事。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2. 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资源:1. 虞美人相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的创作作品展示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虞美人诗歌的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创意、表达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和古诗词。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艺术演出,加深对虞美人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案撰写人:李煜的专业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学习虞美人相关的诗歌和创作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虞美人的背景和文化意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虞美人相关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力: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和李煜生平。
2.在诵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学生自己能说出李煜在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研读、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
三、教学方法:诵读、品味,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流程:(一)词的知识介绍 1.词的概念:词是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的名称因其特点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
2.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3.词的发展历程:产生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大盛于宋代、衰于南宋末。
4.词派按一般可以分两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二)创设情景 1.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虞美人》),让学生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2.李煜生平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锺隐、莲峰居士等,中主李璟第六子。
他天资聪颖,好读书,又喜佛教。
文章、诗、词都精通。
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精鉴赏,是一个相当全面的文学艺术家。
李煜二十五岁(961)继承父业做南唐国主,史称后主,四十岁(976)时被宋灭国,俘至汴京;九七八年即宋太平兴国三年的七月七日,即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被宋太宗使人以牵机药毒死,结束了悲剧的一生,但是他的词在文学史上却享有崇高的声誉。
(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感知,把握感情。
①学生根据歌曲几多愁自己朗读全词,注意节奏、语气、感情等。
②然后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中的停顿、重音等,纠正自己朗读中的失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③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体会,单独再朗读全词。
2.文本探究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李煜被俘押在北宋汴京,失去了帝王之尊,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春花秋月这样的美景会引起他对往事无尽的回忆,勾起他的烦恼。
“往事”既有与大小周后的恩爱、歌舞宴乐的快乐,也有对听信谗言错杀忠臣,小人误国的悔恨。
这句话问得不合常理,却又在情理之中。
(意图: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内容,理解景物对抒发感情的作用)②“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时光又过了一年,他离开故国,囚禁汴京已过一年。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且与开头词句相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春风相同,景物相似,但自己的处境已是天壤之别。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虚词的表达作用。
)③在新的一年的春风之中,作者为什么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明确:“不堪”为不忍心之意。
词句意思是作者说他不忍回首月明之中的故国。
与前句相联系,春风之中,月明之下的南唐故国一定是风景怡人,可自己再也无法欣赏,同时也表现了他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表达了他想见而不得见故国江山的沉痛心情,这也即“不堪”之意。
(意图:让学生理解愁苦的根源——亡国之痛。
)④有的版本认为“应犹在”为“依然在”,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明确:“应犹在”好。
因为“应犹在”表示一种推测、不肯定的口吻,这和李煜离开南唐已有两年的处境是一致的,和“只是朱颜改”一起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南唐故国的眷恋之中的辛酸,突出的是物是人非之感;而“依然在”则是十分肯定的语气,在体现某些变化的程度上稍弱一些。
(意图:探讨语言内涵,只要学生言之成理,体现出物是人非之感即可,不做唯一、绝对化判断,旨在激发学生探究词句的意蕴,非有一个标准答案。
)⑤欣赏、品味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好在哪里?这两句写了愁的多,而且绵绵不断。
以比喻、夸张、设问等修辞综合运用,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
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这九个字,一气呵出,就像作者把内心愁情喷涌而出,把愁情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并赋予抽象、无形的愁以具体的形象并且可感。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此句可作李煜词的评语,盖因李煜词中愁情如是者多矣。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也是对李煜词感人的最好阐释。
(意图:通过名句赏析来体会词中语言的表现力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⑥全词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愁情的?都表现哪些愁思?明确:①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人生短暂、物是人非,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与“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形成对比,一脉相承,强调了宇宙自然无穷与人生岁月之短暂。
如此回环往复,写出了词人心中的波涛起伏和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②运用比喻、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愁思如江水汹涌,连绵不断。
③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春花秋月”、“东风”、“月明”、“雕栏玉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景物对表现李煜的愁绪都有重要作用。
作者通过以上方式来表现了李煜对往事的哀悔、物是人非的感慨和亡国之痛,这些愁思之中亡国之痛之根本,是哀悔往事、物是人非之感的基础。
(意图:通过梳理、总结全词,让学生理解、把握词人的艺术手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课堂小结李煜亡国之后,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词作中以表现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要内容,写出了震撼人心的词作,这正是“亡国之音哀以思”,他的词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淳朴的感情,引起许多人的感情共鸣。
以清新、白描的语言表现浓重的亡国之愁,形成了李煜词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古代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之一。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这句话既准确地概括评价了李煜的词史地位,同时也盛赞了李煜以自己的亡国之愁为主要抒写内容,在词的内容上及词史上的开拓性贡献,《虞美人》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再次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
(意图: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对作者进行总体把握,与前面的作者介绍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四)延伸拓展阅读李煜的另一首词,完成作业: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 1.课外诵读并背诵这首词。
2.以语言为切入点,进行语词、意象分析,以活页作业形式,写出对这首词的鉴赏性文字。
(意图: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分析一首新作品,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巩固、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