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修炼内功,温养“精、气、神”
太极拳的三练三调
太极拳的三练三调太极拳的三练三调太极拳是整体运动,作为一种疗法,其整体性体现在“三练三调”上。
“三练”是指练精、练气、练神。
“三调”是调身(调精)、调息(调气,一呼一吸为一息)、调心(调神)。
“三练三调”是太极拳的“三要素”。
精气神是人身三宝。
世上万物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种素性。
“精”是人的体物质“气”是人体的能量,神是人体的信息。
精气神一方面先天受于父母,另一方面后天来自饮食的转化生成和大自然之气的吸取,也得益于自我修练。
太极拳素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之说。
这种说法有多种解读,其一是说练拳要经过练精、练气、练神三个阶段。
1、练精专指修练肢体,是形体运动,俗称“外练精骨皮”。
这是“外功”也叫“命功”(躯体有形之物调之命)。
2、练气专指修练呼吸,是气血和内脏运动,俗称“内练一口气”。
人体之气涵义很广。
呼吸之气是其重要方面。
通过修练外呼吸(肺呼吸)和内呼吸(组织、器官有呼吸),强化人体(血液)同外介的气体交换;促进身体各部位同血液携带的气体交换。
同时通过腹式呼吸,强化腹压变换和横膈升降,借以按磨促动横膈上下的脏腑。
3、练神专指修练大脑,是神精运动。
通过练脑强化脑神经输入、加工、传递、输出信息和发布指令信息统率调控全身的功能。
太极拳要求“意气合一”,即练神同练气合而为一,合成“内功”,也叫“性功”(意气心性活动谓之性)。
练精的招式动作外显为形,内蕴为劲。
就修练“内劲”来说,也属于“内功”。
太极拳强调“一动无不动”身躯动,内脏动、气血动、神经动,凡是能动的部位都要运动,而且同时运动,“上下相随”“左右相应”、“内外相合”,达到“形神俱备”、“性命双修”,“精气壮、精神旺、神气足,精气神三结合。
要达到精气神三结合,需要长期功夫。
初学者如想同时度过修练精气神“三关”,很难成功。
最好是循序渐进,先通过初级阶段的练精筑基,再进到中级阶段的练气,然后进到高级阶段的练神。
“三练”就要“三调”,就是将姿势体态、呼吸吐纳、心意神魂都调练到符合拳理要求。
陈氏太极拳知识问答
陈氏太极拳知识问答1、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功?中国武术的一个特点就是练内,拳谚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有人把太极拳和形意拳、八卦掌等分为内家拳,就是因为她们尤其注重练内。
太极拳的内功就是她对于人体生命内在元素的锻炼方式。
从总体上来说,太极拳套路就是一套内功拳,因为她的要领处处都强调“内”的因素,如果你只重外形,那是“太极操”。
从具体上来说,太极拳有一些更为鲜明的“内功”要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桩功,练太极拳要站桩,养气之用,“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是行气法,在行拳中侧重导引行气,鼓荡全身。
还有吐纳法,将呼吸和练拳相配合。
在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套路中,还有拳家专门编定的以精气神为主要目的的套路。
2、以健身为目的练习太极拳套路时还要有技击意识吗?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拳种,技击是武术的本质,所以练太极拳就要具备技击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太极拳的最根本的属性。
既然是武术,太极拳的动作,意识、结构都是围绕着技击来展开的,如果没有技击意识,你也不可能充分理解太极拳的精髓,体会不到它的精妙之处。
达不到健身的效果。
所以,即使仅仅为了健身,练太极拳最好也要每个动作都具有技击意识。
3、能同时练两种或多种太极拳式子吗?既然分为不同的流派,肯定在风格上有所区别,但同为太极拳一个拳种,在锻炼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共性。
在练好一种太极拳式子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加以了解,相互印证是可以的,甚至其他拳种的武术也都可以练一练,体验一下。
过去老武术家中不乏这样的例证,有的拳家从不同的拳法中还悟到很多新东西。
但要注意,在初学时不应这样做,最好集中精神先练好一种式子,否则练成四不像就不好了。
4、我以前练过别的拳种,要练太极拳有什么要注意的吗?首先要找出太极拳和你以前所练拳种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一定要找到不同之后再练太极拳,否则就容易自然地将过去练的拳的感觉带到太极拳中。
找到不同点,特别是最主要的不同点,你就会有意识地避免、区别。
在学习太极拳开始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先不要同时练你以前学过的拳种,否则就会把太极拳往以前学的拳种上“带”。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以医学观点诠释太极拳的一些要领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以医学观点诠释太极拳的一些要领作者张桂森医师(台湾)练武在「外」是对运动系统(筋肉、骨骼)的锻炼,对「内」则是神经系统的锻炼。
就是俗语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先说「内」,「内练一口气」,气分为有形与无形两方面来谈。
有形的气即是呼吸的气,这在上面已谈论过。
无形的气可以说是神经电流的传导。
神经的传导是一种电流的传导,平时神经细胞膜外面是带正电子离子,细胞膜内面是带负电子离子。
当有刺激讯息(stimulation)传来刺激在细胞膜上,如果此刺激的讯息够大的话,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这会使细胞膜外的正电子进入细胞内,细胞膜内的负电子则跑到细胞外,产生去极化现象(depolarization)使电流传导下去,之后细胞膜上的钠钾帮浦(sodium-potassium pump)会把细胞内的正电子打出细胞外,也使细胞外的负电子回流进入细胞内,使细胞保持再极化现象(repolarization),以便接受下一次的刺激以再产生电流的传导。
们用意念来练拳,意念就是意识,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大脑内部的运动状态,是人类大脑的一种特殊功能。
由大脑皮质产生意念就如发号命令,透过神经的传导产生去极化现象,传到全身,所以说神经电流传导的现象是气的表征,拳论上说「意到气到」。
当「精神内敛」时会使大脑更加平静,意念更能集中。
副交感神经更能兴奋,副交感神经控制的一些不随意肌随之兴奋,使心跳减缓,血管壁松弛,血压下降,肌肉不再紧张,减少能量的消耗,血糖下降,肠子蠕动增加使食欲正常化,脑内脑啡(βendophine)分泌增加产生欣慰感等等现象,这是精神内敛的好处。
右图: 上下蓝色线条表示副交感神经,黄色线条表示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合称自律神经,也就是由情绪来引导,可控制全身之器官。
人体由心脏打出的血液有17~20%输送到脑以供脑部使用,其余才输送到身体其他部位,以脑的体积重量才一、四公斤与身体的体积重量相比,脑是小了许多,但是却消耗了近五分之一的氧气,所以打太极拳不只是身体在消耗氧气,脑部(当然指所有的神经系统)也在消耗氧气,这是其他运动比不上的。
“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精气神是实---...
“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外练筋骨皮,内练一
口气”精气神是实---...
精,汉语汉字,出自《说文》:“精,择也。
从米,青声。
”《景岳全书·脾胃》:“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
非精血,无以充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原意指上等好米,衍生为提炼或挑选出的优质的东西(跟“粗”相对)、对某种技术掌握得很熟练、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等意义精气神学说
1、最早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
2、后来,道教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养生学理论。
3、武术与气功结合,中国武术理论将精气神
学说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
先天之精,是构成形体和形体藉以生长发育的物质。
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具体解释为:
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人的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
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精气神是一种状态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又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精的生理功能
1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2 .参与人体的生殖繁衍
3 .濡养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
练出太极拳的内劲才是真功夫
66
气功、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对研究 练“内气”至关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会太极拳练“内气”,体现着 练拳功夫的逐步提高。笔者就太极拳 功夫,将其分为十成:初学拳者一至 三成功夫是入门功夫,有三成功夫可 称入门,不具三成功夫不能称入门; 四至六成功夫谓中乘功夫,可称已登 堂入室;七成功夫是中乘功夫与上乘 功夫之过渡阶段,也是习练太极拳的 关键性一步,常谓之炉火纯青阶段, 也是中乘功夫的最后阶段;八成功夫 者登峰而未造极;凡太极拳功夫具十 成功夫而造极者必是出类拨萃之代表 人物,屈指可数,古今不多,非数十 年纯功不能达此境界。
当代太极拳怎样练出真功夫来? 太极拳练到一定层次,习练者一 般都会产生腹鸣,指尖酸麻、发胀、 针刺等感觉,中医学认为这是体内行 气的现象,是经络畅通的表现,这便 是练太极拳打通任、督二脉,使其产 生的气感。太极拳的“缠丝运动,动 贯四梢”,要求动作螺旋式走弧形, 成为圆的运动,使肌肉纤维、韧带关 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旋转中得到无 微不至的运动,调整呼吸,畅通气血, 流转贯注四梢,达到固本则枝荣的健 身目的。笔者以为,能使拳者得到健 康,这样的功夫也可称是真功夫。笔 者练拳三十多年,深深体验到了健身 效果:我多年心动过缓的心脏病得到 好转,自从练拳后从未复发;多年的 耳鸣得到控制,并明显提高了听力, 与人语言交流方便了;而且眼睛不花 了,就是写文章也不用戴花镜;就是 在北方冬季三九天在外练拳也不用带 手套,手心还是热的。这是我多年练 太极拳的结果。
(编辑 / 刘强)
“内练一口气”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练气?深度解密内练之法
“内练⼀⼝⽓”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练⽓?深度解密内练之法要想解释“内练⼀⼝⽓”,必然要说到另⼀句话,那就是“外练筋⾻⽪”!这⼀谚语要求练武者既要“外练”⼜要“内练”、“外形”与“内⽓”协调!“筋⾻⽪”指⼈体的肌⾁、肌腱、韧带、⾻骼和⽪肤,引申为⼈⾝的体表!“⽓”指呼吸之⽓和意识⽀配在体内运转的“内⽓”。
有些⼈要说了,内⽓什么的都是骗⼈的把戏!那我就想问问诸位了,为什么瑜伽、冥想这些舶来品都可以被⼤家接受,那为什么和他们有着同样效果的中国内家武术就不被⼈们所认可呢?这是武术的悲哀,还是⼈的悲哀呢?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如何做到“内练⼀⼝⽓”呢?科学解释传统武术要求内练与外练的结合统⼀。
传统武术通过外在的修炼练习⼿法、眼法、⾝法、步法,来达到外在的强⼤,筋⾻的强⼤,也是训练肌⾁运动系统!内练,古⼈说是对内⽓的修练。
其实⽤科学的⾓度来说,武术内功的练习,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锻炼!武术内练之法,⽐如练习桩功,可以使得在⼤脑⽪层中形成⼀定的条件反射,这样能够保证在技击中,也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拳路运动中能够不变形,这样可以使肌⾁舒缩感知能⼒得到提⾼,肌⾁的随意活动也可以得到⼀定的提⾼!如何做到“内练⼀⼝⽓”外练筋⾻⽪,⼩年认为就是练习硬功的⽅式,⽤来增加⽓⼒,加强筋⾻的功夫!在这篇中就暂不赘述,我们详细讲讲⼩年对“内练⼀⼝⽓”的理解!内功的修炼⽅式⼤概可以分为两类,⼀是静功,⼀是动功!静功指的就是各种桩功,⽐如说太极混元桩、形意三体式等等;动功则是以各种肢体动作为导引,⽐如说易筋经、武⼋段锦等等。
⼩年之前写了许多易筋经、⼋段锦的武术功夫,⼤家可以去了解⼀下!具体的内练武术之法,最好还是请教⽼师傅⽐较好。
万籁声先⽣曾经在《武术汇宗》中说,练习武术,⼀靠天赋,⼆靠环境,三是靠师傅,三者缺⼀不可!古籍中对内⽓的说法雍正时期有位武术⼤师叫做苌乃周,他写了⼀本书《苌⽒武技书》!《苌⽒武技书》虽然不是最早讲述内功的秘籍,但是“培养中⽓”为拳学⽴论,却是武术中的⾸举!“此⽓之灵明,发为五脏之神,⼼之神、肝之魂、脾之意、肺之魄、肾之精与志,赖此主持,呼吸依之。
内练一口气
武术谚语有云:“内练一口气,外操筋骨皮”,可见练内气是习武者必下的功夫之一。
内练气,外练形,以形运气,以气帅形,气形合一,方能臻于上乘。
拳经所说的“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则是对内练一口气的具体要求。
“外操筋骨皮”既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而“内练一口气”,却似乎有些“高深”而难以达到。
于是,怎样内练一口气?怎样做到内三合?便成了武术爱好者普遍希望了解的问题。
其实,练气之法并不复杂。
一在于养;二在于运。
即养吾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以培养真元;运吾之真气充于丹田,施于四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气。
“气”是人体构造中维持生命的原动力。
人体内的气,粗略地讲,大体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气是与生俱来的,叫做“真元”,也叫做真气或元气。
真气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
后天之气是由大自然吸入的氧气和由饮食摄入的水谷精华所生化而成,随血脉运行于全身。
气靠血养,血靠气行,先天之气赖后天之气以为荣养。
真气在经络隧道中运行需靠呼吸为之推动,才能畅行无阻。
用一定的方式调整呼吸,调动真气,送入丹田,进行内功经上所谓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的工作,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的功夫。
至于运气之法,在内家拳拳经中的“内功”、“纳卦”、“神运”、三篇中,有详细记载,是武术家练气的基本依据。
马礼堂老师所授练的内气之法,大体可分四个方面:1、首先应熟悉内气运行的脉络,即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任脉,督脉,带脉,冲脉,两维,两跷,手三阴三阳及足三阴三阳主五脏六腑。
任脉为诸阴经气之海。
督脉为诸阳经之海。
带脉横行腰腹之间,宛如玉带,总束各经。
冲脉挟脐直上,为十二经之海,居一身之要。
阳维联系全身之阳经,主一身在表阳,阴维主一身之里。
阳跷分布于身体左右侧,主左右之阳气。
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气。
对练武者来说,最主要的是前任、后督与带脉、冲脉。
发明劲时,每一呼吸,真气由气海经会阴、上命门,穿过腹腔而复归于丹田,形成小周天循环。
太极拳养生功用_太极拳的气与功
太极拳养生功用_太极拳的气与功太极拳为武当门的内家拳术,主张以心为主,以气为用,故练法有重意不重形之说。
外练筋骨皮,为有形之体,唾手可得;内炼精气神为无形之物,并非所有人一学就会。
要达到炼内助外,练外以佐内,提高练功效率,就非一日之功了。
目睹一些练功者,仅习惯于动动手脚,虽能比划两下套路,但离太极拳的精要相差甚远。
这就需要我们来认真研究探讨太极的入门之路了。
初习太极拳首重摸门。
当然,一下子掌握要领难,手脚也显得笨拙僵硬,不协调,这都是正常的。
当逐步熟练了完整的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后,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练功“角色”。
动作出现“自动化”,行如流水,连绵不断,使意念、形体、呼吸浑然一体,既可以收到练太极拳之效益,又可体验气功的精妙。
因此,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练气养功。
何谓“气”,怎样练?太极拳也讲究“气沉丹田”,而且以“调心、调息、调身”为其锻炼原则。
注意精气神的锻炼,以内功为主,要求练功者以自己的心理活动去影响生理活动,使内在元气在“意守”的不断作用下逐渐形成,其练功规律大致与气功吻合。
通过深、匀、细、长的呼吸,一方面增强了肺活量,促进吐故纳新,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提高气化功能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气沉丹田”,腹式呼吸的作用,使膈肌不断起伏,起到有规律地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增强体内“水谷精气”的提炼。
要达到炼气,首先强调姿势与呼吸均要顺其自然,不能矫揉造作。
在走架时做到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圆而正,塌腰松胯,开吸合呼,蓄吸松呼,吸气到中脘,呼气沉丹田。
肢体由屈而伸时,内气由丹田向外发至回梢;肢体由伸而屈时,内气由手足回梢收至丹田。
这种一呼一吸,一缩一伸,贯串始终,正是太极拳气息锻炼之妙处。
久之则能不求自得。
《十三势行功歌诀》云:“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由此可见,习拳时尽可能做到动静结合,意不断、气不乱、形想随,动中求静,静中求通。
怎样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
怎样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养生是中国传统的保健身心的一门学问,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摄养身心,以期延年益寿。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
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1、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它以哲学的“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等为指导,以精气神论、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并融导引、气功、武术等各种身心炼养术为一体,构成的传统养生体系。
中国古代人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也是生命的本原。
天地元气是人寿夭强弱之本,“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论衡》)。
气是生命的本质基础,也是健康的本质和基础。
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外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也是健康长寿和古代养生的基本要求。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阴阳平衡、中和是历代医家、养生家推崇的养生保健总原则。
“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内经》把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看作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平衡被打破,健康也就被破坏了。
《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平衡即“和”,“和”是指在动态中把握平衡,进而实现中和的健康状态。
古代养生学主张通过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炼养结合、形神结合的各种方法,实现阴阳元气和体内精气神的平衡充盈。
因而其手段方法也就不是那种激烈的运动和比赛,而是重视精气神形的炼养。
在具体炼养方法上,则遵循经络原理。
养生就是通过导引、气功、武术等各种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
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2、养生健身是武术的价值功能之一。
人们习武练武,不仅是获得一种自卫防身的手段与方法,也是为了健身强体、延年益寿。
武术在其发展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极大影响,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与武术相互融摄,形成了武术的炼养观。
在传统武术理论中,“气”占有重要地位,“气”被视为武术的本根,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和神韵,均是“气”的演化与体现。
解读太极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解读太极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拳有好的养生强体作用,拳理在哪里?1在诸多运动中,太极拳是“有氧运动”的一个典范。
它在运动全程中,从不欠氧,并以特有的锻炼形式和呼吸方法,使运动中体内的氧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充,这为行拳中更好地放松其僵硬的肢体和紧张的精神,提供了身心支持的有力保证。
我们说太极拳运动是当代人们养生健身的首选,是因这一运动经过科学的验证表明,它符合现代科学的原理,具有很高的养生强体价值。
首先需要明白太极拳练的是什么?我们说太极拳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太极拳是通过练有形之身,得无形之气。
而这气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内强五脏和六腑”。
五脏指人体的心、肝、脾、肺、肾。
2脏,古通藏,五脏具有藏的特点,藏精、藏气、藏血、藏神。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与各腑其他组织器官相联系,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3腑,在《黄帝内经》中写作“府”,有府库的意思。
六腑的基本机能是受纳、消化食物,并分别清浊,传送糟粕。
我们说太极拳养生,宽泛来讲,是指人的精气神,但,这里尤以“养气”为主。
太极拳对人体“气”的滋养,主要是对外气,天地浩然之正气的调摄和内气(先天之气)的调养。
以后天浩然之正气和水谷精微之地气,对先天之元气的返哺与充实。
气是什么?4气虽无形,却是有质,这个质,就是一种维持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能量。
这种能量,使太极拳与天地能量谐波共振,通过共振可增加骨骼的密度与强度。
我们称是”气敛入骨,洗髓生精”。
《太极力气解》曰:”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骨皮。
故有力者皆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内壮于筋脉象也。
”可见,气在人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气遍及全身,无所不在,似“流水不腐,保持身体气血清新流动,清澈无染”。
气既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又可用于养血。
气与血的关系是以气为主,血为副:气为卫,血为营;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人一生全靠气血的营卫。
如果血不足,尚可暂生,而气不足则立陷危境。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意思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意思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啊,咱这身体就好比是一座坚固的城堡,那筋骨皮不就是这城堡的城墙啊!得厚实,得坚固,能抵御各种风吹雨打。
你要是没有这强硬的筋骨皮,那风一吹,你不就摇摇晃晃,说不定啥时候就给吹倒啦!咱平日里锻炼,跑步啊、健身啊,那不就是在给这城墙添砖加瓦嘛!让它更结实,更能扛事儿。
可光有这外在的还不行啊,还得内练一口气。
这口气是什么?就像是城堡里的那股精气神儿!你看那些武侠小说里的高手,哪个不是气息悠长,内力深厚?这口气能让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耐力,有韧性,不轻易被打倒。
就好比是在漫长的马拉松比赛里,你要是没了这口气,那还不得半途而废啊!咱平常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嘛!学习也好,工作也罢,你得有那股子劲儿,才能坚持下去。
遇到难题了,咱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得深吸一口气,咬咬牙,挺过去!这不就是在练咱这口气嘛。
就说那学舞蹈的吧,那得先练基本功,把筋骨拉开,这就是外练筋骨皮。
可要是没有那股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的气撑着,能坚持下来吗?肯定不能啊!还有那运动员,每天辛苦训练,没有强大的意志力,能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吗?再看看咱身边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既有外在的能力,又有内在的坚韧不拔的气呢?他们就像是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在人生的江湖里闯荡出一番天地。
咱也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呀!平日里多锻炼,让自己的筋骨皮棒棒的,遇到事儿的时候也不慌。
同时呢,培养自己的那口气,让自己变得更有毅力,更有决心。
别遇到点挫折就唉声叹气,要鼓足那口气,勇往直前!你说,要是咱都能做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那咱的生活得多精彩呀!咱能做成多少事儿呀!咱能变得多强大呀!所以呀,别偷懒,赶紧行动起来吧,让自己也成为那个内外皆强的人!这就是咱应该追求的,难道不是吗?。
太极拳怎样内练一口气
太极拳怎样内练一口气太极拳怎样内练一口气技击谚语有云:“内练一口气,外操筋骨皮”,可见练内气是习武者必下的功夫之一。
内练气,外练形,以形福气,以气帅形,气形合一,方能臻于上乘。
拳经所说的“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则是对内练一口气的具体要求。
“外操筋骨皮” 既轻易懂得,无极起势,也容易做到,而“内练一口吻”,却仿佛有些“精深” 而难以到达。
于是,怎么内练一口气?怎样做到内三合?便成了武术喜好者广泛盼望了解的问题。
实在,练气之法并不庞杂。
一在于养;二在于运。
即养吾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以培育真元;运吾之真气充于丹田,施于四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须要先懂得什么是气。
“气”是人体结构中保持性命的原能源。
人体内的气,粗略地讲,大体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气是与生俱来的,叫做“真元”,也叫做真气或元气。
真气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
后天之气是由大自然吸入的氧气和由饮食摄入的水谷精髓所生化而成,随血脉运行于全身。
气靠血养,血靠气行,先天之气赖后天之气认为荣养。
真气在经络地道中运行需靠呼吸为之推进,才干畅行无阻。
用必定的方法调剂呼吸,调动真气,送入丹田,进行内功经上所谓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的工作,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的功夫。
至于运气之法,在内家拳拳经中的“内功”、“纳卦”、“神运”、三篇中,有具体记录,是武术家练气的基础根据。
马礼堂老师所授练的内气之法,大体可分四个方面:1、首先应熟习内气运行的脉络,即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任脉,督脉,带脉,冲脉,两维,两跷,手三阴三阳及足三阴三阳主五脏六腑。
任脉为诸阴经气之海。
督脉为诸阳经之海。
带脉横行腰腹之间,宛如玉带,总束各经。
冲脉挟脐直上,为十二经之海,居一身之要。
阳维接洽全身之阳经,主一身在表阳,阴维主一身之里。
阳跷散布于身材左右侧,主左右之阳气。
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气。
对练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前任、后督与带脉、冲脉。
发现劲时,每一呼吸,真气由气海经会阴、上命门,穿过腹腔而复归于丹田,造成小周天轮回。
中国篮球功夫中国太极画圆战术之内外兼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太极就是一个圆。
中国太极画圆战术就是由无数的圆联贯而成的一种战术体系。
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这个圆。
从画圆战术的多种LOGO设计中,都有中国太极的影子,或许你能看出画圆战术就是中国太极画圆战术了。
中国传统武术有句名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在众多拳术当中,尤以太极拳深得其中的精髓。
中国画圆战术,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方圆之道哲学思想,与中国武术太极一脉同宗。
不同的是中国太极拳是一人一圆,中国太极画圆战术是五人一圆。
武术太极拳,个体画圆,而画圆战术打的是团队太极,五人同心,五人同圆,五人画圆,难度可想而知。
1、先说说“内练一口气”。
一是太极拳通过架子导引内气运动。
太极拳有一系列动作,俗称架子,一个架子,总是要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与总结论证才能创造出来,是锻炼者的入门阶梯。
架子除了有技击作用外,与某些气功动作有相似之处,可通过外部动作来导引内部的气血运行。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架子不仅要准,而且要熟,所谓“拳练百遍,其意自见”,就是指要反复训练,就能理解感悟其意了。
中国太极画圆战术,也有“架子”,这个“架子”就是随机落位、多元发动、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
五位球员必须全部按照画圆战术的“架子”进行战术跑位、移动配合,手不粘球、马不停蹄,球不上圈,画圆不止。
对于画圆战术的“架子”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做到熟能生巧,巧儿生明。
圆内有仁为上善,方中无我是真人,从圆而方,以圆促方,圆中求方,小圆大方,通过外部有形的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纵横交错提升球员内心的技战术运用素养。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圆方驰骋,融合万千,圆中归真,方中做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千,而理为一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二是太极拳通过阴阳虚实变化调动内气的运行。
有人说,太极拳的奥妙精华尽在虚实二字的运用。
外练筋骨皮外练一口气,内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外练一口气,内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常言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功内功兼修,才能出功夫。
大部分人的理解却是这样:筋骨皮是外功,玄妙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是内功。
也有人说内功是内脏的能力。
这句话,本质上来说,都是被人误读了。
如果从中国人的文字特点上来说,这句话属于对仗修辞。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外练筋骨皮外练一口气,内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这样很拗口吗?这样才对。
小学的时候,笔者语文课文上有个《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并不是说,将军都战死了,壮士都回家了。
这样理解是错的。
而是应该理解为:将军和壮士很多战死了,多年打仗之后将军和壮士活下来的终于回家了。
当然,你也可以把将、军拆开理解。
但是本质的一点对仗修辞不可以忽略。
关于对仗修辞,我在太极格斗运用解析-9-太极八法:肘和靠里面的第五篇:按,这个章节,通过如封似闭和六封四闭的谐音问题,进行了深入诠释,并且同时说明了太极螺旋劲来自于枪劲的事实。
点击上面的链接查看太极八法系列。
所以,当我们谈及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时候,所谓内外两个方面,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筋骨皮和“气”。
无论是筋还是骨还是皮,每一项都有外和内两个方面同时存在。
在充满辩证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相对存在是特色,没有外,就没有内。
然而,由于传武圈多年的封建遗毒和混吃等死,导致如今已经几乎没有人愿意认真的考究这些传统武术的内容,老的没本事,小的学不到真东西,冷兵器时代的远去领传统武术更是在现代社会无的放矢,于是一个三流的大龄搏击教练,就能做到轻易打倒一片大师,这也的确令人唏嘘。
所谓的气,并不是什么玄学内功。
我对于气在之前的文章已经给出了许多解释。
汇编-内功,气,这些中国传统概念的解剖或者我们简单的来举个具体例子就好了,一目了然。
笔者自幼手腕就用不上劲,尤其不能跟人掰手腕,一用劲就疼。
虽然成年后这个问题慢慢淡化了,只要不用大力,也不会疼。
但是始终比起普通人手腕的力量要差一些。
在了解到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是抖大枪的劲之后,笔者能够使用腰的力量带动大枪,但是出现了新的问题,当力量给大之后,手腕出现了难以为继的情况。
外练精骨皮内练一口气这片课文全部祥解
外练精骨皮内练一口气这片课文全部祥解
摘要:
1.外练精骨皮
2.内练一口气
3.课文详解
正文:
外练精骨皮:本节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锻炼方法,即通过外部锻炼来强身健体。
其中,“精骨皮”分别代表了人体筋骨、关节和皮肤的锻炼。
这种锻炼方式旨在增强人体的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内练一口气:除了外部的身体锻炼,课文还介绍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功修炼,即通过调息、打坐等方法来锻炼内在的气血运行。
这种修炼方式强调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以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课文详解:本节课文详细地解析了外练精骨皮和内练一口气这两种锻炼方法的原理、方法和益处。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武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锻炼方法,避免因错误操作而导致身体损伤。
总之,本节课文通过讲述外练精骨皮和内练一口气这两种锻炼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有效的健身途径。
练太极拳时怎样练精、气、神
练太极拳时怎样练精、气、神练太极拳时怎样练精、气、神。
1.内家拳不外“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种境界。
若能练精化气,则体魄坚刚,外力不入,若能练气化神,则飞腾变化,意动形随,若能练神还虚,则人我两忘,形神俱选至此境界,虽不能粘而亦能制人矣。
2.太极拳之开合,鼓、呼吸、进退、即练其气于周身,使其能由“体觉”、“筋觉”、“触觉”,以敏其神也。
或谓太极拳十三势行动心解。
内经有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若无力,无气者纯刚。
乍视之气为无用,知该节之所谓气者,乃人身“呆滞气”、“浮躁之气”,或发怒时之“暴气”。
此种滞气、浮气、暴气,在发时,双足虚浮,重心必失,故谓无力。
太极拳所谓之气,乃丹田之气,此种气清而平,能平而和,则通畅无阻,故与滞浮暴气绝不相同。
拳经论气者甚多,如: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又:意气换得灵,便有圆活之趣。
又: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
又:气以直养而无害。
又心如令,气为旗。
又:腹内松净气敛入骨。
又:气动往来气贴背。
又:气遍身躯不少滞。
又:腹内松净气腾然。
又:意气君来骨肉情,皆言气之重要,全在学者能否辨别其清平与滞浮暴耳。
故清平可贵,滞浮暴不可有也。
3.太极拳之呼吸,随体式之开合, “吸为开”、“呼为合”。
呼则自然提得起,亦孥得人起,呼则沉得下,亦放得出人。
吸本为人气而反为提,呼本为出气,而反为沉,盖太极呼吸之升沉,实为先天羔之消息。
初练太极拳,气之呼吸:专尚鼻而不尚口,与普通鼻吸口呼者不同。
艺高者胸腹中之气(出自中焦),可分为上下层气(谓称先天后天之气),呼时上层气(后天气),由鼻呼出,同时下层气(先天气)反降人丹田,吸时上层气由鼻吸人,同时下层气反由丹田逼上,此种境界俗称气通,凡练习正宗杨式太极拳术相当程度时均能达之。
初习者不必过分以求免妨碍拳式姿势,只求动作和缓,呼吸自然,周身舒适而已,否则屏压抑制勉强使气沉丹田,势必易人歧途,以致发生痔疝等病,反而有害。
【推荐收藏】60句风靡武林的谚语,尽蓄传统武学精髓!
【推荐收藏】60句风靡武林的谚语,尽蓄传统武学精髓!习武者必记谚语1、武术讲八法,拳脚要踢打:八法是武术的八种基本功法,即手法、眼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
这八法可说是各门各派通用的基本法。
不管练何拳何派,离开这八法就练不成功夫。
而八法必须在实践中体现,在实践中练成,所以,“拳脚要踢打”就是指练武要持之以恒,才能将八法掌握。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这条谚语是讲内功外功应当和谐统一,手眼身法步指外,即指身体表面各部的动作,也即指“形”,精神气力功指内,即指精神、气质、意识的体现及人体内脏器官的锻炼,也指“神”,内外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内与外,形与神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3、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运动的优越之处,在于内外兼修,不论内家外家,不论武当少林还是南拳北腿,拳理虽众说纷纭,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所讲的“气”是指人的元气,也就是人的生命力,通过武术锻炼,增强肌体的活力,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人们就会精力充沛,益寿延年。
“筋骨皮”指的是人的形体,通过武术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魄,使肌肉发达,骨骼坚实,韧带柔软,皮肤健康,使人有一副健美的体态。
4、手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这条谚语首先提出了对“手眼身法步”的技术要求,是针对长拳类矫健迅猛的动作而言的,长拳类拳术节奏鲜明,结构紧凑、灵活多变的特点,富有弹性的风格,正是这条谚语启示的内容。
其次,这条谚语又启示了格斗中应取的方法。
手疾、眼快、身滑、腿捷是战胜对手的重要因素。
眼到手必到,手到眼必到,手眼身法步浑然如一,以快制慢,以快制快,以快制柔,以快制刚,乃克敌制胜的原则之一。
5、花拳锈腿,好看无用:武术界常用“花拳绣腿”老形容姿势好看却不实用的拳套。
这一类拳套过分追求姿势的美观和技巧的高难,而不注重动作是否体现技击性,拳套中缺少踢、打、摔、拿的实用招法。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习武者所练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可惜,练习者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解,表演起来威风漂亮,实战却一窍不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修炼内功,温养“精、气、神”
打太极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但是要打好太极你还要学着点。
修炼内功就是涵养“精、气、神”
太极拳的内功,实际就是武术的“精、气,神”。
从传统医学来讲,“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
除了培养”精,气、神”外,练习太极拳还要练胆,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
当然,如果为了健身练习太极拳,那么只培养“精、气、神”就可以了。
练习太极拳时,如何培养自己的”精、气、神”呢?
王宗岳、武禹襄等老前辈们的拳论对此论述得非常清楚。
总结这些历代太极拳大师们的论述,结合自己的练拳经验,我认为练习太极拳修炼内功,大体上要做到以下五点。
大师经验之谈!五点要素炼内功
第一要素:心静
不胡思乱想,武禹襄说:“身虽动,心贵静。
”李亦畲的《五字诀》中首先要求的就是“心静”,所谓“心不静,意不专”。
心静以后,神意才能专注,练拳才能从容不迫,体态自然。
第二要素:意专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
用意就是用心的意思。
《十三势歌诀》说:“式式存心揆用意”,也是意专的意思。
只有心静、意专,练拳时才能精力集中,目的明确。
第三要素:神舒
精神要舒展、舒畅。
武禹襄说:“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就是讲精神要集中,外表要平静,不能剑拔弩张。
这也就是要求蓄神——把精神涵养好。
练拳时既不能精神涣散,也不能精神过于紧张,以至于到剑拔弩张的程度。
所以,要神舒体静,神意舒展,也就是精神集,同时神气又要舒展舒适。
第四要素:气畅
呼吸要舒畅。
太极拳要求养气,所谓“气以直养而无害”。
练拳要”以气运身,务令顺遂”;“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这里的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中医讲的内气。
内气运行要顺遂流畅,发于丹田,达于四梢。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身体舒畅,呼吸细长慢匀,同时还要腹部放松,气沉丹田。
所以歌诀说:“腹内松静气腾然”。
这是锻炼内功的法门。
按照中医学讲,人体一呼一吸,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这样,就会产生内气。
所以腹部松静后,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时,在丹田就会产生“气腾然”的感觉。
因此,练太极拳一定要气沉丹田,这样才能做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气腾然”后,就会产生气运周身的感觉。
第五要素:形顺
练拳时,动作外形要柔顺,身法要合度。
在练习太极拳时,做到上述五点,才能达到太极拳的内外相合的要求,这也是内功锻炼的方法。
拳谚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就是说,不仅形体、肌肉、筋骨要得到锻炼,内在的“精、气、神”也要得到了锻炼,这样内外相结合,自然对养生健身有好处,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
此外,在平时练拳和生活当中还要注意到两点:
1、胸脊并重:胸是指胸膛,脊是指脊背。
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在脊柱上悬挂着的,脊柱也是督脉行经的通道。
所以,对脊柱的锻炼也有助于内功的修炼。
对胸脊的锻炼就是要求练太极拳时,脊柱要正,即立身中正,要在腰脊的旋转带动下,运动四肢。
武禹襄的故居有一副对联:“立定脚跟树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
”这不仅是对太极拳的要求,也是对做人的要求。
这个对联对练拳和修炼内功是很有好处的。
2、做到心肾相交,意守丹田
人在呼吸时,心和肾自然融合相交,这样水火相济,对养生很有好处。
这就要求我们在练拳
时要进行腹式呼吸。
平时休息时.也可以正襟危坐,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平稳深长,闭目养神。
这样静坐十几分钟,就能解除疲劳,恢复精神。
长期坚持,对内功修炼和养生大有好处。
练太极最好的效果就是能让人身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