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第1课教案岳麓版必修二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历史组教学设计课题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备课人授课时间课时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材分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导入基础层次问题预设问题“精耕细作”的含义它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这一技术体系以高度对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井以“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

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检测1.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什么地区形成规模?A.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B.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和湘江流域2.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A.自然条件 B.政府政策C.居民口味D.历史原因3、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A、牛、马B、鸡、狗C、猪、羊D、兔、鸭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的发明是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筒车5、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6、收录介绍西方先进水利技术的科学著作是A〈〈农书〉〉B〈〈考工记>>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迁移应用问题预设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与子孙以偿债者。

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⑦脆弱性——处境艰难,抵御天灾人祸的能 力差,容易破产。
①男耕女织 ②落后性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④分散性——家庭为单位 ⑤封闭性——较少商贸交流 ⑥稳定性 ⑦脆弱性——处境艰难,抵御天灾人祸的能 力差,容易破产。
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三:“男耕女织”式的 经营方式
材料一: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 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 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出了贡献。但 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 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 地或破产流亡。 ——人教版《必修二》第7页 材料二:明中叶后,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 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 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 发育成长。 ——岳麓版《必修二》第28页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三 国 翻 车
筒车
唐 代 筒 车
请你说出以下分别是什么时期的农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青铜农具
铁犁头、铁镰刀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 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 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 是

A.筒车
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二: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 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三、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
请你总结从春秋到明清水利设施 的兴修情况。
阅读教材
上古: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大禹治水
自 主 学 习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漕渠、白渠 治理黄河 (王景)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出现: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中国农业经济的地域差别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作生产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的国家之一。

3.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中国有着丰富有农作物资源。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重要问题: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一是由采集产生了原始农业;二是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三是以种植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结合。

)二、从耒耦到曲辕犁(一)耕作工具1.西周及其以前,耕作工具以耒、耦为主。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木耒、骨耕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步成为主要农具。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器开始在农业生产中运用。

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铁农具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这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唐代,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唐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竝(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的三个优点:①曲辕和犁槃的出现,淘汰了犁衡,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②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③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致,利于水山使用。

2020-2021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二课件: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共22张)

2020-2021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二课件: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共22张)

解析:根据材料中 "神农……制耒耜,教民农作〞分析可知D项符合 题意 .
答案:D
2. "春初斫山,众木尽蹶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那么前一夕火之,藉
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 .〞上述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解析:根据材料中 "斫山〞 "众木尽蹶〞 "藉其灰以粪〞 "明日雨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提示:(1)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 . (2)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开展;精耕细作农 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 .
-11-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
-12-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 (2021课标全国Ⅰ)以以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
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开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此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情况 .注意关键词:汉代 .从图片信息看, 有多人在农田中集中从事农耕,因此这属于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生 产情形,应选D项,并由此排除A项 .图片表达的是劳作的情形,无法表 达精耕细作,排除B项 .图片反映了集体耕作状况,却无从判断土地 性质为土地公有制,故排除C项 .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教案 岳麓版必修2(2021年整理)

教案 岳麓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岳麓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岳麓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岳麓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错误!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商业是古代经济中特别活跃的成分,对古代中国文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原始商业产生。

自商代到清代,职业商人的出现及发展为商帮、城市商业的繁荣、货币的发展演变及商路的变化都体现了农耕时代商业的发展,但历代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摧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最终落后于西方.本课内容分三目。

第一目“商业的发展”,介绍了商业的出现及历代封建王朝商业发展的概况;第二目“城市的繁荣”,介绍了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对外贸易中兴起的城市;第三目“重农抑商”,介绍了统治者对待商业的政策及原因、表现、影响.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储备的仅是前几课关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一些基础知识,加上初中接触的中国经济以农立国、自然经济为主体的这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因此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很生疏,再加上这种跨越整个古代时期的专题结构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政府对待商业的重农抑商政策也较难理解,应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历史资料的再现搭建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构建知识框架,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梳理,也要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影响,以增加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历史的能力。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

修订:郑站立时间: 2021-7-20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上述资料反映了我国现代什么样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最早出现的时间和缘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资料一、资料二可以看出,这种消费方式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资料二归结这种消费方式下消费者的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中国现代农业开展的基本特点史料据资料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才干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约束5.〔2021·江苏高考·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2《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学习重点和难点:甲烷的性质学习过程:【复习】什么叫有机化合物?CO2 CaCO3NaHCO3等是否属于有机化合物?【回顾】回顾你认识的有机物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什么用途?【讨论】1、哪些是有机物的共同性质?2、从溶解性、耐热性、可燃性、能否电离等五个方面比较与无机物的区别?【总结】有机物的性质特征:大多数有机物:1、2、3、4、5、【引言】下面我们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看书】课本第59页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其存在【总结】1、甲烷的物理性质:2、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观察•思考】实验1、点燃纯净的甲烷。

观察甲烷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并验证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实验2、将甲烷气体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有无变化。

实验3、取一只大试管,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体积比约1:4的甲烷与氯气,用橡皮塞塞好试管口,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晒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

一定时间后,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并取下试管上的橡皮塞,观察发生的现象。

【总结】分析上述实验的现象,归纳甲烷的化学性质3、甲烷的化学性质:(1):有关化学方程式为:【思考】甲烷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什么用途?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2)通过将甲烷气体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所发生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3)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分析】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是否属于置换反应?如不属于,它应该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这两种反应类型之间有什么区别?【练习】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44Zn CuSO ZnSO Cu +====+B 、33NaCl AgNO AgCl NaNO +====↓+C 、3253252CH COOH C H OH CH COOC H H O ++ 42浓H SOD 、25252222C H OH Na C H ONa H +−−→+↑【看书】课本第60页最后一段及身边的化学部分,填写下表:【小结】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有:【达标测评】1、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H2SB、CH4C、H2D、CO2、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B、CH2Cl2C、CCl4D、HCl3、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反应B、氯气与甲烷反应C、氧气与甲烷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4、若要使0.5mol甲烷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A.2.5mol B.2mol C.1.25mol D.0.5mol5、1mol甲烷在光照情况下,最多可以与几摩氯气发生取代()A.4molB.8molC.10molD.32mol6、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反应,在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原子被氯原子。

(完整word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教学案

(完整word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教学案
2、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与自耕农经济
①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生产力低下,实行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不是小农经济,但是他们的生产主要 是自给自足,所以属于自然经济 ②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 ③但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不相同的,因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除了自耕农以外,还 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三者的关系图示如右:
一、农业的起源
1、起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

的发展。
2、特征:
1)地域差别: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

出现。
2)作物结构:北方以旱地的
生产为主,南方以
生产为主,相互交融
3)产业结构:以
为主、以
为辅,出现“五谷”“六畜”
二、生产工具的改进
出现时间
主要工具
认识
原始社会
是主要耕作方式之一;工具简单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A、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制度的存在 C、小农经济的制约 D、佛教文化的浸润
5、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经济史,大家首先要记住以下几点:
1、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生产力是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因此,
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也就成为衡量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一切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历史组教学设计课题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备课人授课时间课时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材分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导入基础层次问题预设问题“精耕细作”的含义它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这一技术体系以高度对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井以“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

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检测1.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什么地区形成规模?A.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B.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和湘江流域2.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A.自然条件 B.政府政策C.居民口味D.历史原因3、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A、牛、马B、鸡、狗C、猪、羊D、兔、鸭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的发明是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筒车5、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6、收录介绍西方先进水利技术的科学著作是A〈〈农书〉〉B〈〈考工记>>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迁移应用问题预设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与子孙以偿债者。

历史ⅱ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案

历史ⅱ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案

历史ⅱ岳麓版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案【课标解读】●知识与能力:1.了解孔子的生平,把握理解孔子的基本学说和影响。

2.了解老子的生平,把握理解老子的基本学说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1.结合孔子生活时代的特征,分析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2.结合历史资料理解老子学说的基本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和世界文化名人的地位。

2.认识老子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及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学习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基础知识梳理】【一】孔子的学说1、孔子其人:孔子小档案年代:国籍:地位:著作:2、政治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表现:①经济上: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和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私田开垦增多,日益瓦解。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制遭到破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就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

3.思想主张:(1)核心:“礼”和“仁”。

主要内容是“”和“”。

(2)政治思想:①提出“”学,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用“”教化百姓。

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

②提出“”的主张,力图按照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贵贱有“序”。

(3)哲学思想:①提倡中庸,主张仁、礼结合,恰到好处。

②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放在优先的位置。

(4)教育思想:①教育原那么上,主张“”。

②教育方法上,主张“”。

③学习方法上,主张把与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4、孔子思想的影响:〔1〕当时,〔2〕后来经过形成完整的__,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

〔3〕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孔子被尊崇为____,受到后人景仰。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导学案范文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导学案范文

单元第1课时♦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农业的起源、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利系统的完善,以及小农经济的产生、特点、利弊。

2•过程与方法:史料搜集整理、问题探究、自主合作。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在当时世界上发展水平长期处于前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注三农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预习案I.教材助读一、1、1农业的起源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向发展而来的。

2、区域: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 和出现3、表现:(1 )、作物: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生产为主。

(2)、家畜饲养:主要有猪、马、牛、、、等六种,即4、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之一:______________★要点点拨“南稻北麦”是中国农作物分布的显著特征,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要注意结合对南北方气候差异的认识加以分析。

二生产工具演变:1、耕作工具(1 )、原始社会①石器: _________ 、②木器: 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____________(4)、唐代:①工具: ________ 一带已经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又名江东犁)②意义:标志着 __ 的基本定型。

2、灌溉工具:(1)、工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作用: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要点点拨许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汉字,如“耕”、“耙”等都以“耒”作为偏旁, 可以看出历史上“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生产工具的先进与否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水利设施:(1)、上古时代 ____________ 是我国兴修水利的最早传说。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

第1课_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地域差别:南稻北粟,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3.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4.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2.春秋战国:掌握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出现,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3.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4.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5.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2.春秋战国:生产力的提高,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4.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5.经验总结: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个体农耕(1)产生原因: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2)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3)历史评价:①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④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

[轻巧识记]1.古代农业2.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3.小农经济[名师点拨]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政治环境: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课件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课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整合教材框架、线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识辨史料辅助学习的能力 ,力求做到论从史出;通过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培养整合教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古代中国农业机构及的特色,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培养对本民族的温情。
A.都江堰 C.灵渠
B.郑国渠 D.芍陂
5.(2010· 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6.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 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农业的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 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起源 起源
生产工具 水利设施 耕作方式
发 展
中国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及活页卷本课内容(包括填空)
巩固练习
• 1、(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 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 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 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 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 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 • A.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 B.佃农经济
(1)、概念: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出现时间: 春秋 (3)、形成条件:(教材) 1)铁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 社会生产力 2)私有土地出现

学案 岳麓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学案 岳麓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岳麓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岳麓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案岳麓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习目标:1。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1.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发展的表现及重农抑商政策。

2.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教材整理1商业的发展1.商朝时期: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2.周朝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3.春秋战国时期(1)出现实力强大的商人,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2)形成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时期(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

(2)表现:外国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5.宋元时期(1)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2)元代纸币广泛流通,商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6.明清时期(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4)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等大商帮。

[深度点拨]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环境、同一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市场与集市的变化情况、货币流通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word版)第1课教案岳麓版必修二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进而了解古代中国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并通过深入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来明白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

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因此而承受了沉重的负担。

(4)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种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5)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

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6)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8)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天仙配”都反映了人民理想中的一种什么生产生活状态?(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读史材料一(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材料三“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请回答:(1)据材料二回答“神农氏”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2)据材料分析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3)人们对神农氏的态度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答案:(1)“神农氏”的名称得名于他对古代中国农业的贡献,人们认为是他教人们学会种田。

(2)从材料可以看出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有创制农具、教会人们播种五谷,还通过自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医药学。

(3)可以看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占主导地位。

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小结: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获得的。

【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由于长期采用中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南方地区无法摆脱贫困。

2.牛耕技术的推广:春秋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作用:(秦国)由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富国强民,具有列国难以与之抗衡的实力。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一牛挽犁的出现。

并推广到偏远地区。

小结:农耕技术的进步,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二)沉重的赋役与力役问: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沉重的赋役和力役,还有土地兼并。

1 泰半之赋: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证。

悯农诗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阅读以上诗歌,说明农夫犹饿死的原因:泰半之赋。

2 沉重的力役徭役的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徭役按用途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包括: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设施。

二是兵役,如《石壕吏》描写的就是,丁壮都已从军,老弱妇女被迫服役的情形。

影响: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凋残的直接原因。

请举例说明因为过度征发徭役而引起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史实。

(三)难以抑制的土地兼并现象1 .古代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

正是因为这种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各朝代的土地兼并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朝代还十分严重。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2. 土地兼并的危害:(1)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2)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

3.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努力(1)许多开明的政治家:历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

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

(2)历代的农民起义: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

就包含了平均地权的内容问题:我们对“平均”这个口号应该如何看待?小结: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的土地兼并现象,成为中国古代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是农民暴动的主要原因。

(四)中国古代水利的兴修1 大禹治水: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 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3 汉代:井渠法治理黄河王景4唐代:设立了渠堰使一职5明代:灌派工具的改进上。

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也使我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也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课后作业:《非常学案》结尾处,小编送给大家一段话。

米南德曾说过,“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在每个精彩的人生中,学习都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一名专业文员教职,我更加懂得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才能开拓创新适应市场的需求。

本文档也是由我工作室专业人员编辑,文档中可能会有错误,如有错误请您纠正,不胜感激!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