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态图(终)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中药保健第三讲
6、少数慢性咽炎与消化道疾病有关,如返流性食管炎。
验方一
西瓜皮茶治咽喉炎
吃西瓜时,瓜皮别丢弃。取瓜皮250克,加 入两大碗水,熬至一大碗,加入少许冰糖,冷而 饮之。可治咽喉炎。
验方二
舌根运动法治咽喉炎
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 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 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 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4.百合煲香蕉:百合20克、香蕉2-3只去皮,冰糖适量,加水同煲。 每日一次服食,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慢性咽炎的注意事项
1、注意足够的休息,避免熬夜。 2、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饮食,忌烟酒,忌过冷过热的食物。 3、良好的空气和环境,尽量避免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长时间
停留。 4、尽量少说话。 5、一般情况下平时以中药清热解毒为主,急性发作时可用西药
适宜的性味和治则:升阳益气。 可用药材:党参、人参、甘草、红枣、西洋参。
体制类型--虚
血虚
体征表现:体力差,容易头晕目眩,唇、甲、眼睑色淡, 面白无华,皮肤干燥。
适宜的性味和治则:养血益气。 可用药材:当归、川芎、丹参、红枣、甘草、黄精、熟地、
枸杞、阿胶。
体制类型--虚
阴虚
体征表现: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烦热盗汗。 适宜的性味和治则:滋阴清热,凉润药物,虽有热相,但
验方三
含生大蒜治咽喉炎
患慢性咽喉炎,试用口含生大蒜头,坚持数月, 咽喉炎可除根。口含生大蒜头最好挑紫皮独头大蒜。 开始时辣得眼泪直淌,口腔粘膜也生痛,可时含时 吐,且不要将大蒜头光滑的外表咬破。以后适应了 再边含边咬。此法对牙痛、声音嘶哑等口腔毛病也 有效果。
验方四
[课件]生活中的中医中药PPT
葱与姜皆辛温。辛可发散,且有特殊芳香之味,因此可 调味,食之使人有“醒爽”之感;温可散寒,且可与其它 食物同烹,中和该物寒凉之性。各家厨房中炖肉汤,鸡 鸭汤时,必会取老姜一块,拍破后入锅中与汤同炖,盖 为取姜之辛味除鸡,鸭,猪,牛肉之血腥气。而在烹鱼 之时更需葱姜,不仅因鱼近水乃寒凉之物,须葱姜之辛 温中和其寒凉之性,又除其腥气,还因生姜可解鱼蟹之 毒。在烹鱼之时,往往将葱姜连同其 它调料一同下热油 锅炒香,再掺汤,武火烧至汤滚,再该文火,待料味熬 出,香气四溢时,可将调料渣捞出亦可不捞,再改武火, 下入已切好码味的生鱼片,待鱼熟后捞出鱼片,淀粉将 汤收浓汁,再撒入一丝葱丝,淋汁上鱼。此做法中重用 葱姜,一来调味,二来以二馅。
又名:护生草、香田荠、揽鼓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 药用全草。性平,味甘。 入手少阴、太阴、足厥阴三经。和脾,利水,止血,明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 敷、捣敷或捣汁点用。 选方:1、治痢疾:荠菜叶烧存性,蜜汤调服;或全草二两,水煎服。 2、治阳症水肿:荠菜根一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 3、治内伤吐血:荠菜一两,蜜枣一两,水煎服。 4、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一两,龙芽草一两,水煎服。 5、治小儿麻疹火盛:鲜荠菜一至二两(干者八钱至一两二钱),白茅根 四至五两 ,水 煎,可代茶长服。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
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 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 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 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 灌木等。
中药学课件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一)四气五味
四气 1、定义-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温热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人参、干姜) 寒凉药-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石膏、黄连) 2、作用 温热药-温中、散寒、助阳、益气 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平肝 3、平性药 指药物的寒热之性不明显,作用和缓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总
论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中药能做什么?
中药美容 中药强身 中药治病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一、什么是中药?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天 然药物及其简单加工品。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中药含义的内涵
理论指导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四)毒 性
中药作用 1、治疗作用 2、不良作用
副作用
毒性
副作用: 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牛蒡子-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治疗作用) 滑肠(副作用) 毒性: 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 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也有关。 附子、砒霜、蟾酥
参照物 研究性质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性能与性状的联系
性状影响决定性能
中空者大多疏气发表(苏梗、荷梗、木通) 诸花皆散(红花、玫瑰花、辛夷) 介类潜阳(石决明、牡蛎) 虫类搜风(地龙、蜈蚣、全蝎) 种仁类滑肠(牛蒡子、桃仁、火麻仁) 芳香类通气(藿香、砂仁、陈皮) 根多补益(人参、何首乌) 刺善祛风(钩藤、蒺藜) 藤类通络(夜交藤、络石藤) 血肉有情之品多填精
中药学_沙地柏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性味: 苦,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止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皮肤瘙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用法用量: 配方煎汤洗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相关疾病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活血止痛、类风湿性关节 炎、皮肤瘙痒、瘙痒。
谢谢!
沙地柏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名称:沙地柏 别名:臭柏、阿尔叉[蒙名]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药材基源: 柏科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 以枝叶入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沙地柏
生态环境: 内蒙古、陕西。
1-1中药发展史(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制
剂质量、标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药大辞典》(分上、下册和附编)。收罗广泛,资料丰富,查阅方便,非
常实用。
现代中药发展概况----当代(二)
3) 政府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的大规模调查 编写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药用植物志、药物动物志及地区性的药志,使目 前中药的总数达到12000种左右。 4) 中药的现代研究和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 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并促进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 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
中药发展概况----先秦/夏商周时期 (二)
2. 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后期,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启示,产生酿酒技术。至殷商酿 酒业已十分兴盛,并成为一种饮料,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 媒等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3. 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
随着文字出现,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在数千年前的钟鼎 文中,已有“药”字出现。
③ 它不但具有很高的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 的文献价值。
中药发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况----明代
代表作
《本草纲目》
1) 李时珍 , 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历时27年。 2)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全书52卷约,约200万言,附图1100多幅, 附方11000余首。各论分16部、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 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 3) 主要成就和贡献 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 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 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中药学_白千层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安神、肠炎、肠炎腹泻、发热、风、风湿、 风湿关节痛、腹泻、感冒、感冒发热、关 节痛、过敏性皮炎、解表、皮炎、祛风、 祛风止痛、神经衰弱、神经痛、失眠、湿 疹、镇静、止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白千层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千层>>>
名称:白千层 别名:玉树、千层皮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千层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千层
药材基源: 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药。全 年可采,阴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千层
性味: 叶:辛,微温。 皮: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千层
功能主治: 叶:芳香解表,祛风止痛。用于感冒发热, 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肠炎腹泻;外用治 过敏性皮炎,湿疹。
树皮: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失眠。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千层
用法用量: 叶、皮3~5钱,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叶 煎水洗患处。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千层
中药基础知识之《中国药典》草药图谱中药十八反中药
2.500+种草药图谱(附主治功效~)
虽然《中国药典》很详细的记录了药品的各种信息,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直观的看到这些药品到底都长啥样子,不要着急,本章节就为你奉上500+种中的部分~
八角茴香
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
4.国内中药领域的大小牛
了解完中药的那些知识,是不是意犹未尽,那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中药领域的大小牛,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我们会积极改正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黄林芳
主要研究方向:多组学技术的中药品种、品质创新研究;中药鉴定与质控;中药新药发现与研发;
孙超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组学分析的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解析;天然药物的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
寇俊萍
研究方向: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
马世平
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有效性评价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原理的研究;适用于临床疑难杂症的中药新药创制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徐宏喜
研究方向:抗病毒及抗耐药菌中药药理机制研究;抗肿瘤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5.中药投稿期刊大汇总
既然了解了中药领域研究的大小牛,我们是不是也得了解一下中药研究投稿的相关期刊呢。2019年年底,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各大权威数据库相继发布了2019年版新学术期刊评价数据,为使广大中医药专家学者、科研、医疗、教学及管理工作者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中医药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变化,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以中国知网新数据为核心,加入各大权威数据库发布的新评价结果,制作了此“一览表”。
本期内容到此就结束了,是不是意犹未尽,那让我们相约下期,下期我们来聊聊中药资源和中药常用的数据库那些事~
中药学_高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名称:高粱 别名:蜀黍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药材基源: 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 种子入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生态环境: 全国各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性味: 甘,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备注: 高粱佛焰苞能清热止血,治一切失血之病。 高粱根能利小便,以及膝痛,脚跟痛。
中药材:高粱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功能主治: 燥湿祛痰,宁心安神。主治湿痰咳嗽,胃 痞不舒,失眠多梦,食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用法用量: 0.5~1两。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高粱
相关疾病症状:
安神、化痰、霍乱、健脾、健脾止泻、利 气、宁心、宁心安神、脾虚泄泻、祛痰、 涩肠、食积、失眠、失眠多梦、温中、下 痢、小便不利、消化不良、泄泻、燥湿、 止霍乱、止泻、止泄。
中药性味归经
马尾连:苦,寒。归心、肺、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③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乌梢蛇:甘,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痉。
木瓜:酸,温。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蚕沙: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祛风湿,和胃化湿。
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祛风湿,舒筋活络。
寻骨风:辛、苦,平。归肝经。
祛风湿,通络止痛。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大青叶: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贯众: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豆子:苦,寒。有毒。归胃、大肠经。
第五章 药用植物资源
第五章药用植物资源第一节中草药资源一、概述(一) 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研究范围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
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理活性的物质。
研究药用植物的种类、蕴藏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及其科学管理,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充足而质优的植物性药的原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主要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蕴藏量,研究其更新、消长的动态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及合理采收方法。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位收获时的产量、加工生产率等综合指标都较高的生育阶段为最佳收获期。
(3)研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提纯技术,以及把药用植物资源的原料变为优质高效新产品或其它产品的工业技术。
(4)研究药用器官形成与更新,种群与群落的生境及演替规律,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地道药材的特点及其形成因素等药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保护与发展种质资源,提高科学的经营与管理方法。
(5)药用为主多方面多层次综合利用。
如保健品、饮料、添加剂包括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酸、色素、调味品、甜味剂、花粉蜜源、香料、化妆品、鞣料、淀粉、树脂、树胶、观赏、农药、驱避剂及饲料等。
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是指针对紧缺、贵重、稀有的药用植物,进行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或者针对需求量大的常用药用植物,特别是滋补和其他保健用途的药品及饮料的精加工,进行制药工艺或轻化工业的研究开发;也可以针对药用价值与经济效益较高的药用植物,进行寻找新药源与开发新品种。
(6)通过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从近缘植物和民族植物药中寻找与开发植物性药材的新品种与新资源。
(二) 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我国的药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为了研究各种药用植物,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中药学_赤链蛇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赤链蛇
原始形态:
2片,下面一片特大;后颞鳞3片。鼻孔位 于2鼻鳞之间,有瓣膜。下唇鳞10片,前 颏鳞比后颏鳞大,与前4个下唇鳞相接。 后颏鳞与第一腹鳞间有2对小鳞。体鳞光 滑,背中央后部有数行微弱的起棱。鳞列 19~17~15行。腹鳞187~207片,肛鳞单 一,尾下鳞64~79对。体背面黑色,具有 约70条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赤链蛇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结核性瘘管:将赤链蛇打死,置 于瓦片上,以松柴烈火烧枯,研为细末过 筛备用。用时按瘘管口径大小,用纸捻粘 赤链蛇粉末插入;瘘管大时用纸捻或纱条 粘药少许送入;对溃疡面可将赤链蛇末薄 薄撒布于上,纱布包扎。每间隔2日换药1 次(亦可酌情增减次数)。治疗80余例, 皆治愈,但有2例复发。治疗期间未发现 不良反应。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赤链蛇
药材基源: 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的全体。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赤链蛇
原始形态:
体长可达1.2米。头部略扁,呈椭圆形。 吻鳞高,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小,前 端椭圆。额鳞短,长约等于自其前缘到鼻 间鳞前缘的距离。颅顶鳞长而大,长为额 鳞与前额鳞之和。眼上鳞小。颊鳞狭长、 入眼,下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上唇鳞 8片。眼前鳞小,1片,不达头背;眼后鳞 2片,偶为3片。前颞鳞
赤链蛇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赤链蛇>>>
名称:赤链蛇
别名:赤链(陶弘景),赤楝蛇、桑 根蛇(《纲目》),火赤炼(冻义 《动物学》),火练蛇(薜德焴《系 统动物学》),火赤链蛇(《脊椎动 物分类学》),红斑蛇(《生物学通 报》:8,1958)。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赤链蛇
原始出处:《纲目》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药材:赤链蛇药用解:赤链蛇
中药学_湖广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湖广草>>>
名称:湖广草 别名:佛光草、小灯台、荔枝肾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湖广草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湖广草
药材基源: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蔓茎鼠尾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以全草入药。夏 秋采收,晒干。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湖广草
性味: 微苦、辛,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湖广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平喘止咳,调经止血。用于风 湿咳嗽,痰多气喘,吐血,白带,小便频 数,腰痛,月经过多。
中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价值详解:湖广草
用法用量: 0.5~1两。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湖广草
相关疾病症状:
白带、带下、肺热咳嗽、化痰、咳嗽痰多、 平喘、平喘止咳、气喘、清热化痰、清热 利湿、调经、调经止血、小便频数、腰痛、 益肾、月经过多。
中药分类及功效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牛蒡子辛,苦,寒;肺胃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蝉蜕甘,寒;肺肝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桑叶甘苦,寒;肺肝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曼荆子辛苦微寒;膀胱肝胃发散风热,清利头目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柴胡苦辛,微寒,肝胆疏散退热,疏肝解有E,升举阳气,清胆截疟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薄荷辛,凉;肺肝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化痰止咳艾叶辛、苦,温, 温经止血,散寒 1、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尤宜于崩漏2、用于虚寒用于泻痢霍乱,妇女带下及湿疹,疥癣 胎,祛湿止痒。
中药学_小石藓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生态环境:
生于岩石表面,石缝中或砂砾土上。四季 均可发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 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浙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 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性味: 淡;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纱布包裹后塞入鼻孔。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相关疾病症状: 鼻窦炎、鼻炎。
谢谢!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 或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原始形态:
植物体矮小,密集丛生,绿色或黄绿色。 茎单一直立或具分枝,高0.5-1cm,叶呈 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叶缘内卷,全缘。 中肋粗壮,突出叶尖,叶片上部细胞呈多 角状圆形,壁薄,两面均密被粗疣,基部 细胞长方形,平滑,透明,无疣,蒴柄长 5-8mm;孢蒴直立,卵状圆柱形;齿片短, 表面被密疣;蒴帽兜形。
小石藓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名称:小石藓 别名:垣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小石藓
药材基源:
为丛藓科植物小石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eisia controversa Hedw.[W.viridula Hedw.ex Brid.;Bryum viriduium L.ex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