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活动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2、传播:传播学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将传播概念的定义为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系统: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等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便的隔阂,及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
传播隔阂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障碍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6、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既是社会科学,也是应用科学。
7、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生产中,精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
与之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
8、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是由人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
这一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而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这些媒介,要求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必须使用机器。
4、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人类传播: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符号化(编码):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第六讲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资料
(一)集合行为
1.定义: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2.集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Page ▪ 5Biblioteka 传播学教程三、组织传播
Page ▪ 3
传播学教程
(四)群体规范及作用
1.群体规范:群体规范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2.群体规范的功能: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来保证群体的合作; (3)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服务。 3.作用 (1)排除偏离性的意见,以保证群体活动的效率; (2)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加强说服效果; (3)唤起“自卫”行为,以保护群体利益。
Page ▪ 6
传播学教程
(二)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1)下行传播 (2)上行传播 (3)横向传播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1)传播形式:
a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 b 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2)特点:
a 交流的信息广泛 b 交流的双向平等性 c 本意交流与感情交流。 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书面媒体 会议 电话 组织内公共媒体 计算机通信系统
(五)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1.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 生的压力。
2.信息压力,指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 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Page ▪ 4
传播学教程
3.趋同心理: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 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最新整理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docx
最新整理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群体存在基本条件:共同目标和关心事项;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即动机;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传播互动机制.群体的社会功能和: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秩序连续性;完成个人社会协作.群体的意义: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信息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群体意识: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群体规范功能: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集体行为是人数众多、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
集合行为是处在既定的社会规范制约下的群体行为相对而言的。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集合行为产生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行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群体暗示:不通过直接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是一种传播方式。
.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一、群体传播(重点,必记)1、群体(1)群体的概念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特征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3)群体的分类美国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德国韦伯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德国威瑟组织性的强弱: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
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1)群体的社会功能群体是将个人和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群体通过社会分工和协作,团结个人的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群体的个人意义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负面意义:某些群体为实现一己之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社会分工;群体同时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3、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1)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的概念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岩原勉)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对群体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3)群体意识的定义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
(4)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无疑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群体的传播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方面来理解。
信息流量大,互动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流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是否都拥有传播机会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三)领导理论
1、特征理论(trait theory) 领袖是天生的,领袖身上有特殊的、固定的、 明显的领袖标志。 评估你的领导力特征(下表)
特征 可信性 合作性 赢得成功的欲望 热情 动力 坚韧不拔 责任感 聪明才智 远见卓识 交流技巧 受欢迎程度
低 1 1 1 1 1 1 1 1 1 1 1
Chester I. Barnard
Peter F.Drucker
对组织的界定: 组织是体现一定社会关系,具有一定 结构形式并且不断从外部汲取资源以实 现其目标的集合体。
组织的结构特点: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关于组织与传播
著名的组织理论学家维克说:“组成组织的过程 其实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组成之后,组织成员 必须通过适当而有效的传播和信息交流来维系组 织的稳定和发展,达到组织的目标。” 研究组织行为的先驱学者巴纳德:传播是组织的轴 心,在讨论组织理论时,免不了要涉及传播概念。 卡兹和坎恩:“……传播——信息交流及意义的传 递,是社会系统及组织的基本要素。” 罗杰斯: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
3、群体对个人成员的意义
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 供者 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4、一个有效率、运作良好的群体的特征
1、气氛是非正式的、舒适的、轻松的。 2、每个人都能够参加讨论,但是只采纳中肯的意见来最 后完成任务。 3、成员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接受任务或目标。 4、成员会互相倾听。 5、允许矛盾存在。 6、大多数决策的基础都是某种妥协。 7、批评是常见的、坦诚的和相对不那么刺耳的。 8、人们感到能够自由表达他们自己对群体运作和群体问 题的感受和想法。 9、行动一旦开始,就会有明确的分工。 10、群体的领导者并不是在“统治”群体,群体也不会 特别地反对领导。 11、群体对其自身的运作十分清楚。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组织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第一,专业化的部门分工。组织的部门一 般可分成决策部门、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 等。
第二,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职务是按 照组织目标的需要而设定并由成员个人承 担的角色位置,通常称为岗位。
后来这个公式几经修正,成为: R=IxAx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x 社会成员的不安感x环境的不确定性)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流动也呈现出一种 异常状态,即“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 成为另一方的反应,另一方的反应又反过 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二是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 三是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经过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 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 群的激烈行动。
案例:
传销
邪教如法轮功等
保险培训等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原理
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 念,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 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 象”。
不仅如此,在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那 里,还会产生逆反效果。
3、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 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 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在 50 年代进行 的小群体内趋同行为实验:
阿什设计了没有群体压力(个人独立判断) 和有群体压力(与他人一起判断)的两种 实验环境。
第三步,再次就野外登山实施态度测验, 以比较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六章 群体传播、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
• 群体的分类:
• 小群体:规模小,更非正式,无需领导 • 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 •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 讨论群体(discussion group)
精选PPT课件
3
• 库利(Cooley)所谓的初级群体
• By primary groups I mean those characterized by
或提出者;督促行动者,智囊人物,分析决策者等。
• 2)关系维持型.关注成员感受,推动成员间情感互动.如积极听从者,娱
乐幽默者,调解人,守门人善于妥协的中间派,公关联络者。
• 3)消极对抗型.阻碍群体实现目标或维持良好气氛。攻击指责者,拒绝
阻挠者,竞争对抗者,冷嘲热讽者,涣散分裂者,惟我独尊者。
精选PPT课件
置感到满意,对自己充当角色更有信心。群体中出现热情。
• Group Action。群体活动全面展开,领导有效力,成员积极参与,成
员相互合作,共同决策,创造更浓的民主气氛。
精选PPT课件
11
• 群体中的领导行为与领导者(leadership and
leaders) • 领导的产生 • 领导的风格 • 领导技巧
• 群体的基本特点
• 以一定数量的个体为其成员的系统整体
• 成员间具有某种共同联系,共同的人际要求,社会需求,或共同活动
目标;
• 具有一定的群体结构形式和交流网络;
• 具有自己的群体心理,群体规范,价值和群体制裁体制;
• 群体的存在,以群体成员间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为前提。
• 集群(crowd),大众(mass),公众(public)
性。
精选PPT课件
8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体行为、组织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体行为、组织传播1、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意见表明会产生什么影响?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需要对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让步。
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其原因:(1)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2)趋同心理。
遵从性。
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中间人物的意志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表明的强烈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利的影响。
2、匿名性原理在集合行为中会起什么作用?匿名性原理:一些平时循规蹈矩的人在集合行为中作出越轨行为,因为集合使他淹没在人群中,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
3、企业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作用?(1)公关宣传(PR):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
举办大型公共活动以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和报道、主办新闻发布会等为传媒提供报道材料,是现代公关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组织体开展公关宣传的最终目的是广泛取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2)广告宣传: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
非商业广告和商业广告。
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
(3)企业标识系统(CIS) 宣传:企业表征系统。
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
三个要素构成: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
CIS宣传主要是利用普遍接触和重复记忆机制来系统塑造企业形象的宣传活动。
传播学教程整理 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a.对社会:主要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并保持其连续性;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也会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b.对个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也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②成员间的协作意愿,即个人参与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 ①定义: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b.群体感情(指成员间由于密切接触和协作产生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间主观境界的融合产生的“我们”的感情);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②形成:在群体信息传播和群体互动过程中形成,受到群体传播结构的流量和流向的影响。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①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是群体意识的核心。
②功能:主要是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
a.对群体内: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b.对群体外: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的效果—观点与规范一致,则推动成员接受,反之则阻碍。
后者还会唤起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的“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5)关于组织的目的、理念以及社会作用或贡献的信息 2.上行传播 上行传播指的是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 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它有三个方 面的意义: (1)上行传播是中枢指挥管理部门获得信口,他们对外部环 境的变化往往握有第一手信息,这些新的信息反映上去, 能够成为组织进行新的应变决策的重要依据。 (3)上行传播是把握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指 挥管理者可根据下面反映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把成员的 情绪和士气调整到组织所需要的理想状态 3.横向传播 横向传播指的是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 流信息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三、群体传播群体意识
1.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 (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 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 (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 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 (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2)群体感情 (3)群体归属意识
(3)企业标识系统:简称CIS活动,指企业组织使用统 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 由三要素: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 听觉形象标识构成
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 1.社会功能: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 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2.意义: (1)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2)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 提供者 (3)群体是满足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 与手段 综上所述,群体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 意义。
目前考察流言的发生与传播通常采用公式: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 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 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态。流言可分为非紧急 事态下的流言和紧急事态下的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则 属于紧急事态下的流言 特点:(1)留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2)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讲义
触发性事件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
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
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三、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群体感情——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我们”感情
群体归属意识
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 体意识越薄弱。
群体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 为的制约作用上。
四、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随着媒体变化及传播技术发展,流言也出现了新的 形态。
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以及匿名性特点,使人们更难 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数字化电子传播使得流言传播速度达到实时程度;
同时,网络论坛、博客、跟帖等发布平台的媒介性, 也改变了过去的主要经由人际渠道传播的特点,使 流言有了同时大面积传播的可能。
五、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做出的。 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
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 态度 。 二是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 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
1.流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传播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活动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2、传播:传播学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将传播概念的定义为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系统: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等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便的隔阂,及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
传播隔阂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障碍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6、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既是社会科学,也是应用科学。
7、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生产中,精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
与之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
8、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是由人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
这一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而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这些媒介,要求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必须使用机器。
4、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人类传播: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传播学 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群体: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下,依据共同的 价值观和信仰而聚合到一起的人群。
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 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 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有助于 社会秩序的维持。
调和整体运作的过程,可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
位以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 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一般来说,横 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 性质,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 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 交谈、私人交往等等;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 兴趣小组或联谊会等等。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 动的过程,它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 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以企业为例:如 调查室、计划部、市场调查部或营销部等等。还有 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 (销售数据系统)等等。
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把集合行为中 的传播看作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群体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群体感情——群体成员主观境 界的融合所产生的“我们”感情
群体归属意识从群体活动中得到 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 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中形成的。任 何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 从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
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 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 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互动形成的、具有亲密关 系的、存在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的社会群体,如 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
次级群体是人类有目的有组织地按照一定的社会契 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它不受血缘和地域限制, 而是源于一定的社会需要所形成。
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谣言不同于流言。流言有自然发生的,也有人为制造 的,但大多与一定的事实背景相联系;而谣言则是有 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散布谣言则是操纵人群的 有效方法,因为在集合状态下,人们不再具备识别谣 言的能力,而谣言则能随着流言快速扩散,不断把人 群的行为引向极端,直至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规定成员责任、协调成员活动 通过规范共有、保证整体合作 统一价值观念、维持群体同一 为群体成员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 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 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
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 群体归属意识强弱与“反规范”说服效果
说服观点与 群体规范
相同 不同
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 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
❖ 3、纯粹在场:即使不需担心受到评价,他人在 场也会从生理上对你产生影响。
开放式办公室,人们都在他 人在场的情境下工作。这是 否会影响工作者的效率呢?
2、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吗?
个人的努力 受到了评估
他人 在场
个人的努力 被混在团体 中,未被评
估
产生评价忧 虑
没有评价忧 虑
唤起 松懈
集合行为使个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 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 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 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 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
变异的反日游行
案例分析
❖ 抢盐:大众心理群体行为研究的生动案例
三、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R=I×A (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涉及的问题越重要,真相越是含糊不清,流言传播 活跃的几率越大。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 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既是指环境的不稳定状态,也是指由于权 威信息渠道不畅通或公信力缺失所导致的信息紊乱
❖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有如下几个特异点:
❖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 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 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 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决策 指挥
组织 管理
沟通 协调
达成 共识
疏通 渠道
❖ 随着媒体变化及传播技术发展,流言也出现了新的 形态。
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以及匿名性特点,使人们更难 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数字化电子传播使得流言传播速度达到实时程度;
同时,网络论坛、博客、跟帖等发布平台的媒介性, 也改变了过去的主要经由人际渠道传播的特点,使 流言有了同时大面积传播的可能。
❖ 2.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 集合行为所产生的人群,与我们通 常所讲的一般社会群体或组织群体 有不同的性质,需要作为一种独特 的群体现象加以考察。
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 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即群 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 群体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什么会产生 群体压力?
想要融入团体 的欲望,胜于 要做对的选择。
群体活动的基本原则 个人非在任何情况下 都是基于理性判断做出的。不少场合,群 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 见的盲目服从。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 人手中,但“多数人的暴政”却是常态。
❖ “多数人的暴政”产生原因有两个:
❖ 一是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 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 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 任的态度 。
❖ 二是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 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 理。
❖ 但是,多数意见的支配地位并非在任何场合都 是绝对的。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的作用 也是不可忽视的。
❖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 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 “团体” 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
❖ 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 成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正式群体(团体或组织群体):根据定员编制、 章程或正式文件建立,规定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 义务,具有稳定性和正式性,如车间、部门、班级 等。
第二节 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 一、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发生条件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 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 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 扰和破坏。
❖ 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 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 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 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 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 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 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第六讲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
组织传播
电话 邮箱
第一节 群体传播 第二节 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第三节 组织传播
第一节 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概念及其类型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所谓群体,指的 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 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 群体的本质特征有两个: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 1.流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
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 述或话题 ”。 流言的几个特点:
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 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
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
❖ 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影响
❖ 1、社会助长作用:我们是如何受他 人在场影响的?
❖ 2、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 努力吗?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1805-1859)是 法国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于1831年 前往美国考察后,写下了名著《论美国的民 主》,其中提出“多数人的暴政”这一术语, 又称暴民政治、多数人暴力、群体暴政,即 以多数人名义行使的无限权力。他指出, “我最挑剔于美国所建立的民主政府的,并 不像大多数的欧洲人所指责的那样在于它的 软弱无力,而是恰恰相反,在于它拥有不可 抗拒的力量。”
非正式群体(一般群体或非组织群体)是自发 产生的,以共同利益、观点或兴趣为基础,以情感 为纽带。
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法国 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他的研究涉 及三个领域: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 心理学,他是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 在研究现实社会现象之际,我们还 必须注意到另一种群体的存在,这 就是由临时的集合行为所产生的聚 集的人群,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 称之为“乌合之众” 。
❖ “群众就像女人,宁 愿屈从坚强的男人, 而不愿统治懦弱的 男人。群众爱戴的 是统治者,而不是 恳求者,他们更容 易被一个不宽容对 手的学说折服,而 不大容易满足于慷 慨大方的高贵自 由。”
特纳 勒粹 的头 言目 论希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 射性的模仿。这是因为,在人们面临突然或灾难性 事件时,反应一般基于本能进行,而最简单省力的 反应莫过于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
❖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
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 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 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 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 动的效率。
群体规范
❖ 3、去个体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 去自我感?
1、社会助长作用:我们是如何受他人在场影响的?
当与很多人一起飞速骑车时,你会不会骑得更快?
社会唤起效应:他人在场可以增强 个体的优势反应(正确反应仅仅出 自简单或掌握得非常好的任务中)
他人在场
唤起
增强优势 反应
促进简单 行为
削弱复杂 行为
当面临的任务是简单熟练任务时,他人在场能 激发潜能,超水平发挥。当面临的任务是负责难缠 任务时,他人在场会干扰发挥。
群体规范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 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唤起“自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