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

合集下载

《马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马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马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作品原文:马说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2辱于奴隶人3之手,骈(pián)死4于槽(cáo)枥(lì)5之间,不以千里称也6。

马之千里者7,一食(shí)或8尽粟(sù)一石(dàn)9。

食(sì)10马者,不知其11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12马也,虽有千里之能13,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1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5,安16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17,食(sì)之不能尽其材18,鸣之19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20,曰:“天下无马!”呜呼21!其22真无马邪(yé)23?其24真不知25马也!词句注释:1、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祇: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3、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4、骈死: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

5、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6、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

以,按照,介词。

称,称颂,称道。

7、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

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9、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

10、食(sì):通“饲”,喂养。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马说》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马说》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马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七)
八年级下册
■(七)马说
韩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驾驭;方法
2、执策而临之。

鞭子;面对
3、其真无马邪:难道
4、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通“才”指才能。

7、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样。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一样。

9、才美不外见:通“现”
表现出来。

10、故虽有名马: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日行千里。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马说》唐朝 韩愈

《马说》唐朝 韩愈

《马说》唐朝韩愈1、《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托物寓意。

3、《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

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一句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

7、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

食马者是指: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8、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9、根据文意,正确对待千里马的方法是知人善任。

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

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

参照选文的第三段,我觉得作者主张对于像“千里马”那样的人才,要合理使用,正确对待,充分理解。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11、《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

”应该用“?”结束。

我的意见是用问号是表示引起大家的思考;用句号是表示这种现象是事实普遍存在的。

12、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1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4、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5、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6、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

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

万马奔腾马到成功一马平川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马不停蹄17、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统领全篇,在全文论述中起中心论点的作用。

韩愈《马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韩愈《马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韩愈《马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喂千里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驱使它,喂养它却不能喂饱它,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听千里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虽然。

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同“衹”,只,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马说知识点整理

马说知识点整理

马说知识点整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马说》中的名句。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接下来,咱们就来详细整理一下《马说》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文体知识“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马说”即谈马、论马。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一词多义(1)之①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指千里马)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③虽有千里之能(结构助词,的)(2)食①食不饱,力不足(动词,吃)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动词,喂养)(3)能①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②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4)策①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②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3、古今异义(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2)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等同,一样今义:等候(4)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4、词类活用(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3)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三、重点句子翻译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韩愈?马说?原文(yuánwén)及翻译注释?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比喻的杂文(záwén),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

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原文(yuánwén):世有伯乐,然后(ránhòu)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qiān lǐ)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现指可以发现人才的人。

祗: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死: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

以,按照,介词。

称,称颂,称道。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

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局部复指关系。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马说》知识点

《马说》知识点

《马说》知识点《马说》知识点归纳阅读理解: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s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

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①伯乐不常有。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

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祗: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死: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

以,按照,介词。

称,称颂,称道。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

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石,十斗为石。

食(sì):同“饲”,喂养。

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马说》是唐代⽂学家韩愈的⼀篇借物寓意的杂⽂,属论说⽂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所加。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3课《马说》课⽂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马之千⾥者,⼀⾷或尽粟⼀⽯。

⾷马者不知其能千⾥⽽⾷也。

是马也,虽有千⾥之能,⾷不饱,⼒不⾜,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 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天下⽆马!”呜呼!其真⽆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3课《马说》知识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学家、思想家。

河阳(今河南孟县)⼈。

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集》。

他是唐代“古⽂运动”的领袖,主张“⽂以载道”,反对浮华⽂风,提出“唯陈⾔之务去”。

韩愈推动了⽂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家”之⾸。

他的散⽂句式灵活多变,⽂笔流畅⽽有⽓势,对后世的⽂风产⽣了巨⼤影响。

⼆、故事背景 这篇《马说》⼤约作于贞元⼗⼀年⾄⼗六年(795—800)间。

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

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相告,⼀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限怨郁,离开长安。

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有“忧天下之⼼”,不会遁迹⼭林。

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佞当权,政治⿊暗,有才能之⼠不受重视。

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课⽂翻译 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注释 ⽽:表⽰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虽:即使。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的⾷器。

枥:马棚、马厩。

以:⽤。

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

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

《马说》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和相关材料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

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3.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4.相传伯乐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二、主题归纳作者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表达了自己渴望被赏识,被重用的心理;揭露了统治者愚妄无知,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

四、写作手法:托物寓意五、字音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祗(zhǐ)石(dàn)一食(shí)伯乐(lè)邪(yé) 称(chēnɡ)也食(sì)马者而食(sì)也六、停顿节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完整版)《马说》复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马说》复习知识点归纳

《马说》知识汇总一、文学常识: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二、按课文原句填空:(1)本文全文的主旨句或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9)(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0)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运用设问句表达)(本文的主旨举):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解释词语:(一)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见” 通“ 现”,显现、表现.(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二)一词多义:1.之虽有千里之能:的。

(完整版)《马说》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马说》知识点归纳.

马说一、全文理解:1、本文作者是韩愈,唐朝代人。

2、本文主旨: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抨击了封建统治着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

3、本文体裁:说。

特征:奇巧而善辩(议论文4、“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5、用原文回答:(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总领全文,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 千里马的悲惨命运是:骈死于槽枥之间。

(5 千里马被埋没和摧残的原因有哪些:A 伯乐不常有。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

二、字词(一通假字1、食马者食s通饲,喂2、外见见通现,表现3、尽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相当于吗(二一词多义策(1 执策而临之马鞭(2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3策勋十二转记食(1 食不饱吃(2食之不能通“饲”喂(3身上衣裳口中食食物或(1 或以为死有的人(2 或尽粟一石有时(三、其他1 、祗: 只是2、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3、且:犹、尚且4、等:同样5、以其道道正确的方法得道多助道仁政6、通其意意意思意暇甚意神情意有所及意思想醉翁之意意情趣7、临:面对临于泉上临面对8、一食:吃一顿三、名句翻译:1、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的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听它思。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复习知识点

马说复习知识点

马说复习知识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马说》知识汇总一、文学常识:种议论,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二、按课文原句填空:1、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领起全文作用)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注音:只(zhǐ)骈(pián)死槽(cáo)枥(lì) 尽粟(sù)一石(dàn)四、解释词语:(一)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见” 通“ 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 邪” 通“ 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二)一词多义:1.之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4.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5.食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

《马说》知识点归纳.

《马说》知识点归纳.

马说一、全文理解:1、本文作者是韩愈,唐朝代人。

2、本文主旨: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抨击了封建统治着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

3、本文体裁:说。

特征:奇巧而善辩(议论文4、“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5、用原文回答:(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总领全文,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千里马的悲惨命运是:骈死于槽枥之间。

(5千里马被埋没和摧残的原因有哪些:A 伯乐不常有。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

二、字词(一通假字1、食马者食sì通饲,喂2、外见见通现,表现3、尽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相当于吗(二一词多义策(1执策而临之马鞭(2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3策勋十二转记食(1食不饱吃(2食之不能通“饲”喂(3身上衣裳口中食食物或(1或以为死有的人(2或尽粟一石有时(三、其他1、祗:只是2、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3、且:犹、尚且4、等:同样5、以其道道正确的方法得道多助道仁政6、通其意意意思意暇甚意神情意有所及意思想醉翁之意意情趣7、临:面对临于泉上临面对8、一食:吃一顿三、名句翻译:1、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的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马说》考点详细讲解目录:文学常识;考点精讲;习题解析。

一、文学常识1.《马说》的作者是唐代韩愈,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

题目是后人加的。

2.《马说》是一篇托物寓意之作,作者借千里马不被赏识,来比喻贤能之人不受重用,同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韩愈年轻时曾在长安应试觅官十年之久,却一事无成,对“伯乐不常有”有切肤之感。

3.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韩昌黎集》。

4.经典评价:清代林云铭在《韩文起》卷八中评价道:“《马说》以千里马喻贤士、伯乐喻贤相也。

有贤相,方可得贤士,故贤相之难得,甚于贤士。

若无贤相,虽有贤士或弃之而不用,或用之而畀以薄禄,不能尽其所长,犹之乎无贤士也。

……末以时相不知贤士作结,无限感慨。

”其概括精当。

“韩文起”指韩愈,因为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所谓“八代”是指从汉至隋的八个朝代,其文风一天不如一天,唐代韩愈一出,一扫八代衰靡文风,使古文得以振兴。

二、考点精讲【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考点】〔伯乐〕传说中把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人们也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为伯乐。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后人以“伯乐”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以“千里马”比喻人才。

〔然后〕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这样。

注意:“然后”本来是两个词,后来发展为一个连词,现在还在用,表示前后相承的关系,因此,翻译的时候也可以保留“然后”。

但如果单独解释这个词,应该理解为“这样以后”。

〔而〕转折连词,译为“但是”或“可是”。

【原文】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

《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

《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编写者: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朱在彬)【第一节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第一节重点字解释】:常:经常。

而:可是,但是,表转折关系。

故:所以,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著名的、出名的。

只:只是、只能。

辱:受屈辱、埋没。

奴隶人:马夫,指喂马的人。

之:的。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以:用、把;因为。

称:著称、称呼;出名。

【第一节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第一节赏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开篇点明中心论点,阐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突出识马的重要性,概括全文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世上少有伯乐现象的愤慨之情。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不能重用人才的社会现象的愤懑不平之情,对被压抑、被埋没人才的深切同情,以及自己杯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志难申的复杂心情。

(3)“辱”“死”,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命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不幸命运的无限痛惜之情,对封建社会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强烈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4)“不以千里称也”中“也”字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第二节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二节赏析】(1)“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不平之情。

古文鉴赏《杂说四(马说)》-古文观止

古文鉴赏《杂说四(马说)》-古文观止

古文鉴赏《杂说四(马说)》【作品介绍】《马说》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原文】杂说四(马说)作者: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多音字,做计量单位时读dàn)。

食(sì通“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饲”)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yu)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唐)或(韩愈文选)【注释】1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同“只”,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骈死:并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汉书·律历志上》5食:同“饲”,喂养。

6故:因此。

7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所以。

虽:即使。

8于:在。

9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10槽枥:马厩。

11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说知识点总结

马说知识点总结

《马说》知识点总结,、”、.、、/•. 八、I~f一、文学常识: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语音:骈死(pi an)槽枥(c do)(11)粟(s u )外见(xi d n )祗(zh 1 )石d D)—食(sh i)食(s]马者而食(s)也三、重点词语解释1、马之千里者之:助词,无义2、世有伯乐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3、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4、祗辱于奴隶之手祗:只是辱:辱没5、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6、不以千里称也以:凭,凭借称:著称7、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尽:吃没8、才美不外见才:才能,美好的素质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10、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11、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正确的方法1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马鸣叫通:通晓14、执策而临之临:面对15、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了解四、特殊字(一)、通假字①食马者(食,通“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④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1、之:助词,的,虽有千里之能;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食:吃,食不饱;通“ 饲” ,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顿:一食或尽粟一石。

3、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4、以:用,不以千里称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5、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6、其:它的,代词,策之不以其道;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表推测语气,恐怕,其真不知马也!(三)、词类活用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马鞭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编写者: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朱在彬)【第一节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第一节重点字解释】:常:经常。

而:可是,但是,表转折关系。

故:所以,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著名的、出名的。

只:只是、只能。

辱:受屈辱、埋没。

奴隶人:马夫,指喂马的人。

之:的。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以:用、把;因为。

称:著称、称呼;出名。

【第一节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第一节赏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开篇点明中心论点,阐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突出识马的重要性,概括全文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世上少有伯乐现象的愤慨之情。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不能重用人才的社会现象的愤懑不平之情,对被压抑、被埋没人才的深切同情,以及自己杯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志难申的复杂心情。

(3)“辱”“死”,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命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不幸命运的无限痛惜之情,对封建社会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强烈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4)“不以千里称也”中“也”字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第二节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二节赏析】(1)“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不平之情。

(2)“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字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怒谴责之情。

【第二节重点字解释】: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

食,吃。

或:有时。

尽:吃尽、吃完。

粟(sù):本指小米,泛指粮食。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食马者:食,通“饲”,喂、喂养。

其:它,指千里马,代词。

是:这样,这样的,代词。

虽:虽然。

能:才干、才能、本领,名词。

足:足够。

才:才能、本领、才干。

美:优点、美好的素质。

外见:显现出来,表现在外面。

外:在外面,从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且:犹,尚且。

欲:想要。

常:普通的、平常的。

等:等同,一样。

可:可以,能够。

得:得到,实现,做到。

安:怎么,哪里。

求:要求。

能:能够。

千里:日行千里。

【第二节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喂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第三节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第三节赏析】(1)“策之小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采用排比,深刻地再现了“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丑态,斥责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为下文的讽刺作了铺垫。

从侧面写出了“千里马”受到的压制和摧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人才的同情,深化了主题。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执策者愚昧蛮横的丑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愤郁之情。

(3)“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感叹、反问,收结全文,既照应开头,又凸显文章主旨,充分表达作者对浅薄无知的“食马者”的谴责,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现象的极大愤懑不平之情。

(4)“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字,深刻讽刺昏庸无知、愚妄浅薄的丑态,充分揭示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愤怒和谴责,表达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现象的极大愤懑不平之情。

【第三节重点字解释】:策之:驱使它。

策:鞭打、驾驭。

之:它,代词,指千里马。

以:按照。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食之:食,通“饲”,喂、喂养。

之:它,指千里马。

能:能够。

尽:竭尽。

其:它的。

材:通“才”,本领,才能、才干。

鸣:(马)嘶、叫。

通:通晓。

其意:它的意思。

执:拿、握、拿。

策:马鞭、鞭子。

临:面对、到(它)跟前。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1):同“岂”,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2):恐怕,表推测语气。

邪:通“耶”,吗,表示疑问。

知:了解、认识。

【第三节译文】: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主题】:本文是一篇杂文(“说”),采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志难申的愤懑不平之情,鞭挞了统治阶级埋没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嘲讽了他们昏庸无知、愚妄浅薄的丑态。

【名马】:的卢:刘备的坐骑,曾经一跃三丈,带刘备越过檀溪,逃出险境。

白龙马:唐僧的坐骑,本是西海龙王之子,犯死罪,被观音点化为白龙马,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相传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

【填空】:1.有人说“世上不是没美,而是缺少发现”。

让我们能联想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的内容是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抨击了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2.人们感叹怀才不遇时,用《马说》中的一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文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自居,洋洋得意的句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可悲的遭遇:(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点明全文主旨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写千里马因饥饿无法发挥自己才能的痛苦的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表现“食马者”平庸浅薄即“食马者”“不知马”的愚妄浅薄的一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

6.【比喻义】: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和重用人才的人(贤明君主)。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昏庸无知的埋没人才和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7.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平川、一马当先、人仰马翻、人欢马叫、千军万马、马首是瞻、马到成功、车水马龙、悬崖勒马、招兵买马、兵荒马乱、走马上任、害群之马、马革裹尸、马不停蹄、牛头马面、8.有关“马”的格言:(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问答题】:1.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具有怎样的素质?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素质:(1)良好的心理素质;(2)坚强的意志;(3)丰富的专业知识;(4)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必要条件:(1)要有千里马的才能;(2)要有展示的机会;(3)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2.如果你是“千里马”,你打算怎么做?答:(1)毛遂自荐而不是一味等待伯乐发现,主动展示自己才能,推销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要心态平和,努力地完善自己;(3)意志顽强,锲而不舍,决不放弃,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的观点是否正确?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强烈的愤慨不平之情,也表达了作改变。

在当代,我们不能坐等机会的来临,更不能坐失良机,我们应该有抢抓机遇的意识,学会毛遂自荐,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展示才华需要什么?答:(1)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2)统治者的知人善任;(3)给人才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

5.如何理解本文的托物寓意?答: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不平之情。

6.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答: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7.作者借千里马不幸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反映了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8.如果你也像韩愈一样怀才不遇,得不到赏识,除了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外,还有哪些更好的做法。

答:(1)使自己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2)努力使自己更完美,具备千里马的才能;(3)善于推销自己;(4)使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意志更坚强,专业知识更丰厚。

9.你如何理解本文托物的寓意?答: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

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包含了一个怎样的反题?说明什么?答: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

11.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答:不一致。

《马说》认为通过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认为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即应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人才,范围更广泛。

12.韩愈在《马说》中所要表达的正面见解是什么?答:统治者要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13.作者在谈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之后,为什么要进一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答:意在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不平之情。

14.作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种种遭遇,寄寓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和有志难申的愤懑不平之情。

15.第三段中的四个“不”字有什么作用?答:增强语势,揭露统治者昏庸无知、愚妄浅薄的丑态,表达作者对统治阶级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不平之情。

16.读了此文后,你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答:“食马者”即统治者的昏庸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