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廷教育哲学
批判与超越: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两大特质
作者: 宋欣雄[1]
作者机构: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247-25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9期
主题词: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生命论;批判;超越
摘要:高等教育哲学是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观念与思想作哲学的考察与反思。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是以'大学是什么'等基本命题展开的哲学体系。
个体精神生命的存在是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前提与哲学基础,批判是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灵魂与最根本特征。
哲学的批判集中体现了大学的智识与良知,批判与创造同在。
超越是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最本质的存在。
大学通过培养学生的超越意识与能力来实现自我生命的超越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张楚廷《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张楚廷
张楚廷《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张楚廷话题:张楚廷人是什么读书笔记知识产权马克思若要回答“教育是什么”,是必须以弄清楚“人是什么”为前提。
“人是什么”是“教育第一问”。
在今天相当宽松的环境下,如果教育还没有自己的脑袋,那会让人感到另一种羞愧。
11文化在一般意义下仅指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而且可以不包括政治而只包括政治学、政治哲学。
文化与教育,经济与教育,政治与教育,都有关系,但关系的性质不同。
前者是包含关系,后两者是平行关系。
12“教育就是教育”这一带着情感所说的话中所包含的理性确实是很有价值的,它至少表明了一个重要观点:从教育自身来阐明教育。
17学校与工厂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的“产品”自己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
23马克思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有精妙的论述,他说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的生命,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5-26人自己可以反身回头来看自己,即反身性或自反性,这是“人的根本”质疑,人的根本特性之一。
人的这一根本特性可令教育永远思索和寻味,它应是教育理论的立足之地,是教育学大厦的基石,亦应是教育之本源,亦应曰:教育之根本。
27-28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所表达的是:人作为意识着、思想着的生命而存在着,生活着。
32卢梭:“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2页)35马克思:“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人,这种声明其所以区别于其他生命,就在于这种生命可以其自身生命为对象,并通过这种对象性活动来发展自身,来增长自身,简而言之,就在于人具有反身性,并通过反身性而自增,而具有自增性,自反性与自增性一起描绘了人,使得人这种生命那样灿烂。
39人的新生命是与价值、意义而同时存在的,它亦可称之为意义生命、价值生命,换句话说,人是可获得价值生命或意义生命的生命。
学科教学研究生必读书目(1)
学科教学专业研究生生阅读书目一、基础阅读1.张楚廷著《教学论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张楚廷著《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3.陈琦,刘儒德著《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本杰明·B. 莱希、吴庆麟等《心理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二、专业阅读6.李良佑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舒白梅著:《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鲁子问著:《英语教学论》(英文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9.鲁子问王笃勤著:《新编英语教学论》(中文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夏纪梅著:《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2.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13.文秋芳、韩少杰. 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14.Richards, C. J. & Rod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5.H.D.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16.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17.Guy Cook.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3. David Crystal. Linguistics. Penguin Books Ltd, 1971.三、方法论阅读18.文秋芳著:《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张楚廷“人”的教育思想体系及其价值
张楚廷“人”的教育思想体系及其价值作者:段慧兰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9年第6期段慧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来教育学的“入土”和诸多西方理论的“移植”,已被实践证明解决不了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
中国教育走出当下的现实困境亟需本土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哲学的引领。
中国本土教育理论的建构不排斥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借鉴与吸收,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重视本土教育人物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提炼,因为本土教育人物的教育思想,有不少是立足中国的文化范式与国情,通过研究真正的中国教育问题而形成的具有民族个性的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既具有“中国性”,又具有“教育学属性”,是建构本土教育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张楚廷先生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在本土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校长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人其思想正是如此。
张先生立足数十年的大学管理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改造传统教育观和剖析现实教育问题,撰写出版了《课程与教学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人的哲学》《人论》《教育基本原理——一种基于公理的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哲学通论》等系列学术著作,先后提出了课程的“五I”构想、“生命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教育的五大公理,成功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为本土教育理论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张楚廷“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之具体建构(一)面向人的“五I”课程构想张楚廷先生在课程哲学领域进行了具有独创意义的探索,其课程与教学思想经历了从前期的逻辑探究转向哲学悟思、由科学与人文的潜在融合转变为显在的人文引领的过程,尤其是其“五I”课程构想的提出,为课程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与活力。
“五I”课程构想是张楚廷先生针对后现代课程观代表人物多尔的“‘四R’思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严密性(Rigor)]”提出来的。
“五I”即“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直觉(Intuition)、智慧(Intelligence)”。
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个性特征——读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
高 教 探 索
H 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维授 的 《高等教育哲 学》
李 峻
摘 要 :张楚廷教授 的 《高等教 育哲 学》体现 了我 国本土 高等教 育哲 学的雏形 和 个性 。作品在 哲 学的建 构 方式 、哲学基础 以及 思维特征 上展现 了与其他 高等教 育 哲学著作 不相 同的特 点。
收 稿 日期 :2008— 04一 l5 作 者简 介 :李 峻 ,教 育部研 究生访 学基 地 厦 门大 学教 育研 究 院访 学博 士生 ,华 中科技 大学教 育科 学研 究 院博 士 生。 (福
建 厦 门/361005)
· 18 ·
维普资讯
从 上个 世 纪 80年代 以来 ,虽 然 我 国高等 教育学 获得 了学科 设 置 的行政 “合 法性 ”,但是 ,它 是建 立 在 我 国业 已形 成 的 “教育 学 ” 基础 之 上 的 .而 我 国 的教育 学 本 身就 是 一个 尚未 认 真 清理 、毛 病 百 出 的 教 育学 基础或 “蓝本 ”,建 立在 这 种基 础上 的 “高等 教育 学 ”也必然 是毛病 百 出的。
· 博士论坛 ·
本 土 高 等 教 育 哲 学 的个 性 特 征
来 .教 育 哲 学 体 系 的 构 建 方式 大 体 上 有 两 种 路 径 。 一 是 以 哲学 为 基 点 来 阐述 教 育 问 题 ,这 种 方 式 最 大 优 势在 于借 用 哲 学 原 有 的逻 辑 体 系 , 阐发 出 严 密 完 整 的教 育哲 学 体 系 ,一 直 为 学 者 所 推 崇 。然 而 ,完 全 用 哲学 的观 点 、基本 原 理 来 研 究 教 育 问题 ,忽 视 教 育 自身 的特 殊 性 ,把 教 育 当作 哲 学 研 究 的 一 个 特 定 的对 象来 研 究 .其结 果 就 必 然 会 导 致 教 育 理 论 过 于晦 涩难 懂 ,脱 离 了 生动 活 泼 的 教 育 实 践 ,因 此 很 难 发 挥其 应 有 的 对 实 践 的指 导 作 用 ,它 往 往 受 到 实 践 界 的 指责 。二 是 以教 育 的基 本 问 题 为 蓝本 来 作 哲 学 分 析 。它 没 有 什 么学 科 逻 辑 ,也 并 未遵 循 学 科 建 构 的逻 辑 起 点 ,更 无 一 套 体 系 演 绎 法则 ,这 样 的 高 等 教育 哲 学 让从 事 高等 教 育研 究 的人 们 感 觉 到 缺少 一 些 韵 味 。 什 么 韵 味 呢 ? 就 是 哲 学 韵 味 !缺 乏 成 熟 而 实 用 的哲 学 导 向 。
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本着《高等教育哲学》所提出的以生命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彰显出了作者的人本精神,本文通过阐释“生命论”之蕴涵,分析其对现行高等教育理念的启迪,,希冀有助于大学精神的回归、大学人生命意义的彰显。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篇一“生命论”是作者张楚廷先生的生命与心灵深处对话的产物,是一个颇具思想深度的大学人。
本着对高等教育生命性灵的呵护,进行的一次人本主义思想之旅。
它饱含了作者高屋建瓴的把握、成竹在胸的俯瞰、鞭辟人里的论析和细察入微的识见.反映了作者对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本质有通透的认识.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真谛有深刻的领悟。
显露了作者的锐敏与智慧、圆通与成熟、深悟与大哲。
这是一种高度、一种境界,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分析、领悟与裁度。
尤其是。
“生命论”所彰显的“大学要倍加重视自觉自为的生命,寻求大学人精神生命的完满”这一思想主旨,对当下大学所呈现出的生命意义日渐消解、衰微的症候(如大学精神缺失、大学理想黯淡以及大学信念迷失等)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而言。
无疑颇具反思性和启迪性价值。
大学是育人心智的地方,她更关注入的学识修养、人格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而绝不仅仅或者说更不主要追求授人于一门技能。
如果过分关注现实功利,就很可能会牺牲精神教化和生命关怀这一长远追求。
守望一种超越世俗的乌托邦精神,则更能回到“以人为本”这一大学精神旨归。
张楚廷先生的力作《高等教育哲学》所彰显的“生命论”能给予我们某些重要的启示。
一、“人”的本体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高等教育存在的基点是什么?以发展知识、追求真理为基点?以发展任的理智为基点?还是以国家社会利益为基点?这就涉及到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问题。
高等教育哲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从客观上位我们提供了如何正确看待高等教育的问题、进行高等教育实践的一般性要求,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指导。
但是,高等教育教育的“内核”——即哲学基础是有个性差异的,具有不同“内核”的高等教育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方法论是不一样的。
浅析张楚廷素质教育思想
科技 嚣向导
◇ 高教论述◇
浅析张楚廷素质教育思想
陈 清 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 )
【 摘 要】 张楚廷素质教 育思想理论主要 包括素质 的养成 、 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 的关 系,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等方面 内容 , 这一理论使我 们
2 . 张楚廷素质教 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2 . 1 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并不矛盾 素质教育并非是对应试教育 的全盘否定 .它并不排 斥知识教育 。 的基础上才能生成对 民族 的 自 信、 对 国家 的自信 。 在素质教育 中, 张楚 在素质 教育中 . 知识学 习仍是基础性 的东西 . 只是要在 以人 为本的基 廷教授认为应更 多地 引导学生去询 问、 去发现 、 去欣 赏, 而不 是着重于 础上改进 我们的课 程体 系和教学方法 . 消除现有教 育的“ 应试 ” 弊端 . 说教 , 这样才能使学 生有更真切 、 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从而各方 面都主 使学生 的知识结构得到改善 、 使他们 的知识学 习提 升到一 个更高的层 动发展 ; 他还批评 了那种不 是靠学生体味到 、 感悟到 而是 硬塞的教育 , 次, 让他们在掌握知识 的同时 ,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 使学生 认为这是一种赤裸裸 的 、 远离心灵 的 、 很肤浅 的、 低 水平 的、 零 效果 的 不止具备知识 和能力 . 还要有对科学真理 的崇 尚 . 对祖 国 民族的热爱 . 或接近零效果 的教 育 . 他认为我 们 目前的德育效果 比较差 . 一个重要 对生活 的执着 、 对创造 的热情 因由就是方法上的赤 裸裸 2 . 2 素质教育 的着重点在心理品质 的培养 1 . 2 就素质教 育形式 而言 素质教育关注 的不只是知识 而是重视通过教育改善人 的思维 品 张楚廷教授认为素质的培养 中不 只是有 显性 的教育 . 还应该有隐 质以及人的非认知心 理品质 ; 它在认 可知识 与才能的重要性 、 必要性 性 的教育 , 而后 者的作用有 时比前者更重要 . 隐性文化通过 静态和动 的同时 , 更 着重 于人的质的发展 , 把 知识 、 能力 、 素质统一起来 : 它所 特 态来形成 , 它是一种观念文化 . 是通过 心灵传 递到课 程 . 是更强有力 的 别强调的是 学生的非认知 心理 的培养 和完善 . 它重视学生认知心理 和 人文教育 ;他认为那种贴标 签式的教 育实在 是太 缺乏教育意味 的、 拉 非认 知心理 的协同发展 。如果忽视非认知 心理 系统的作用 , 素质教育 大 了与受教育者距离的教育。因此 。 为使学 生在校 园里就能感受到 自 的主要 部分将 落空 , 因而所有有利 于情感健康 、 有 利于信念形成 、 有利 己的民族和 国家 .他们在校 内修建古代文化 名人 如屈原等的雕塑 : 在 于心理健全 的方法应特别 注重 。 图书馆 大厅制作 了体现中华几千年历史的巨幅浮雕 : 同时保护校 园内 2 . 3教师素养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至关重要 的历史 遗址 和古籍 ; 在学 校课 程中提高 中国古典文学等 的地位 : 邀请 教师 的个 人素养对 于素质教育来说是 非常重要 的 .在素质教 育 全国知名的学者 、 艺术家做讲 座 : 举办全 国性 学术会议 和全 国性活 动 中, 教师不是简单地塞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 。 而是要 以渊博 的知识 、 乃至 国际会议 , 让学生体验到国家、 看到世 界 ; 他认为这些东西本身包 独特 的见解 、 广 阔的视 野引导学 生 . 教 给学生学 习 的方 法 、 思 维 的方 同时教师要 以高 尚的品德 和健全 的人格 . 以自己的大度和 自 信并 含着对学生 的许多教育资源 . 极可能给一个学 生更好地体验 自己民族 式 : 精神 和文化 的环境 .极有可能使学生更易感受到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并 引起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 培养学生对知识、 对科学 、 对生活 、 对 事业 、 对 国家和 民族 的热爱 ; 对他人 的尊重 、 关心 , 因此 , 我们 必须通过完 善 产生对 自己民族文化的尊重 . 对 自己民族 尊严 的崇 尚 教师的继续教育体制和提高继续 教育的质量以提 升在 职教师 的素养 1 I 3 对于教师和学校管理在素质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 2 . 4校园文化建设 的重要 意义不 可忽视 张楚廷教授认为学校素质教育成 功与否 最终取决于教师 的素养 .
课程与哲学
或课程是精神与故事 ; 或课程本身即一种生活 ;
上述 三种 回答 , 分 别 称 为 形 而 下 、 而 中 、 可 形
形 而上 的 回答 。
每个课 程 背 后 都 有 相 关 的 学科 , 学 课 程 背 化 后 自然是 化 学 学 科 。每 学 科 都 有 自己的 发 展 史 。 无论 是它 的形 而下 、 而 中 、 而上 , 在历 史 中。 形 形 都
通 过周 期而 关联 着 。 结 构 方 法 的有 效 性 支 托 了一 种 哲 学 , 结 构 即
学教学论 , 第四阶段就做一般性的教学论 、 程论 课 了 ; 五 阶段 做 教 育 学 , 教 育 学 的一 般 理 论 ; 第 做 第
六 阶段就做 教 育 哲 学 了 , 了 三个 方 面 的教 育 哲 做 学 : 程哲 学 、 等 教 育 哲 学 和 教 育 哲 学 ; 七 阶 课 高 第 段 , 就是 现 在 , 做 了纯 粹 的哲 学 , 了两 本 不 也 我 写 以教 育 为背 景 的哲 学 原 理 。 中 间还 做 过 管 理 学 、
先讨论“ 课程是什么” 回答有数十种 , , 但大体
上对 此 , 三种 不 同类 型 的看法 。 有
一
l 26 —
学 , 宙化 学 , 宇 星际化 学 , 构 化学 。 结 宇 宙 间的 9 % 以上 是 氢 , 0 后来 地 球 上 才 有 了 氧 。氢 氧化 合水 有 了水 , 了生命 。 有
下面 , 我们介 绍 几种课 程 哲学 流派 。
这类哲学争论是极少 的, 有争论 , 有批 判, 才
有哲 学 ; 争论 , 批 判 , 无 无 无哲 学 。近 半个 多 世 纪 , 中国有 政 治 批 判 , 无 真 正 的 学 术 批 判 , 无 并 故
论张楚廷“教育学是人学”思想
论张楚廷“教育学是人学”思想张楚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对高等教育研究功力颇深,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是高等教育“批判-行动研究”的典范,中国实践教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
他的全部教育学思想都凝聚在“教育学是人学”这个基本判断上,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真人”教育目标思想,而且在实践中力行之,《教育工作者的自省》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
标签:张楚廷;教育学;人学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是我国教育学界的宝贵财富,研究和整理张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对于提升和完善我国教育学思想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因此,如何认识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就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笔者与张楚廷先生的长期接触及对张楚廷先生教育思想的研读心得,在此试谈一点个人的领悟体会。
一、作为实践教育学的代表人对“张楚廷先生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这个论断,在教育学界大概不会引起多少人質疑,但对张楚廷先生属于哪一个类型的教育学家则可能分歧比较大。
仅从张楚廷先生著作等身这一点看他就足可以配得上“教育学家”的称号,①但我不认为他是一种学院派的教育学家,而是属于实践派的教育学家,所以我一般把张楚廷先生归为实践教育学一派,而且是作为“批判-行动研究”的代表人物出现的,②当然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1]。
张楚廷先生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三个杂志上经常能够看到他的高论,甚至每年都出现好几次。
这当然表明了张楚廷先生的学术影响力之大,同时也表明这些刊物对张先生的敬重与偏爱,而张楚廷先生别具一格的思想表达方式也扎实地对于活跃学术风气起到了巨大作用。
我们从张楚廷先生的文章中经常能够读到一种诗意的特质,能够读出张楚廷先生那种诙谐睿智的性格,同时还能够辨识出他对现实状况的幽默讽刺和批判。
毋庸讳言,他是有资格这么做的,因为他具有一个成功的大学校长的经历,从而让人感到他的批评不是空洞的,而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
论张楚廷“教育学是人学”思想
论张楚廷“教育学是人学”思想作者:王洪才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第05期摘要:张楚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对高等教育研究功力颇深,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是高等教育“批判-行动研究”的典范,中国实践教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
他的全部教育学思想都凝聚在“教育学是人学”这个基本判断上,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真人”教育目标思想,而且在实践中力行之,《教育工作者的自省》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
支撑他的“教育学是人学”思想的三个基本假设是他内心根深蒂固的平等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信念,这种关于人的信念不仅是他教育改革的不竭动力,也是他的教育学术思想创作的活力源泉。
科学地理解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是人学”思想,能够为我国教育学思想体系建设筑牢地基,同时也呼唤更多的学界同仁参与到教育学思想体系大厦的建设中。
关键词:张楚廷;教育学;人学;《教育工作者自省》;实践教育学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004-05收稿日期:2016-08-2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研究”(13&ZD052)。
作者简介:王洪才(1966-),男,河北永年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研究方法论和现代大学制度研究。
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是我国教育学界的宝贵财富,研究和整理张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对于提升和完善我国教育学思想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因此,如何认识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就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笔者与张楚廷先生的长期接触及对张楚廷先生教育思想的研读心得,在此试谈一点个人的领悟体会。
一、作为实践教育学的代表人对“张楚廷先生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这个论断,在教育学界大概不会引起多少人质疑,但对张楚廷先生属于哪一个类型的教育学家则可能分歧比较大。
仅从张楚廷先生著作等身这一点看他就足可以配得上“教育学家”的称号,①但我不认为他是一种学院派的教育学家,而是属于实践派的教育学家,所以我一般把张楚廷先生归为实践教育学一派,而且是作为“批判-行动研究”的代表人物出现的,②当然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1]。
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定 智 慧。勿 宁说 ,智慧 的意 义 即在于 敞 开人们 追 有人说 智 慧 即哲 学 ,但 这里 的哲 学 不等 于哲 学
求真 理 的勇气 与胸 襟 。
学说 。海德 格尔说 : “ 我们 长 年 累 日地钻 研 大 思 想
家的论文 ,这样 的事 实 也 根 本 没 有 保 证 我们 在 思 ,
我这 个做 学 生 的就觉 得 羞愧 了 ,因我 就没 有先 生那 种 在 问题 面前 的专 注 与谦 逊 ,更 没有将 问题 随 时记
下 以便 进 一步 思 考 的习惯 。 “ 际上 ,所 谓 哲 学 意 识 就是 问题 意 识 。活 跃 实
的教学 就应 当是充 满 了 问题 的教 学 ,生 动 的教 学就
足 。 大 体 划 分 一 下 , 可 以 说 ,前 一 个 二 十 年 , 我 操
个使用 哲 学 这 个 词 ,并 称 自 己是 哲 学 家 或 爱 智 者
的 ,是 毕 达 哥 拉 斯 ;因 为 他 说 过 , 只有 神 是 智 慧
的 ,任何人 都不是 。 ( 欧 根尼 ・ 尔修 :《 名哲 ” 第 拉 著
维普资讯
1 0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20 0 8年第 4 ( 期 总第 10期 ) 1
是 问题构成 的空 间 。 [ ( 0) ” ]3 P5 从先 生教学 的课 堂上 ,我们 真实感 受 到了这 种 问题 空 间。先生 的 《 程 与教学 哲学》 是在 给我们 课 第一 届博 士生讲 授后 出版 的。 回想起来 ,课 堂那 种 问题 空间尤在 ,在这 问题 氛 围的带动 下 ,我这位 平
甚 至根本 没有 保证 我们 已准 备 去学 习思 。这种 研 究 哲学 的活 动 最 为顽 固地 给 我 们 造 成 假 象 :我 们 在 ‘ 弄哲 学 ’就是 在 思 。 - 弄 哲 学 是 占有 与把 玩哲 学 ”1 J
教育哲学参考书目
第二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实质
第三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方法
第四节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本原和标准
第二编教育生成论
第四章教育本体论
第一节哲学本体论
第二节教育本体论
第三节教育本体论与人性论
第五章教育主体论
第一节主体、本体、实体与客体
第二节主体性及其理解的发展
第三节教育主体的认识和形成
第九节人被考察得怎样了
第三章关系中的人第一节源自于关系第二节时代与人的关系
第三节关系与人的存在
第四节人创造了关系
第五节关系给人带来了什么
第六节人怎样变小,怎样变大
第七节人与个人
第八节主客体关系
第九节关系是可以改变的
第四章人发展什么
第一节关于功利
第二节教育服务与服务教育
第三节美育的功能
第四节语言教育
第五节发展人的可发展性
导论
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哲学的分支领域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哲学的追求
哲学视野中的教育
选读文献
第一章理念论与教育
理念论的发展
现代理念论的发展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理念论
对教育中理念论的批评
柏拉图:《理想国》
康德:《论教育》
选读文献
第二章实在论和教育
古典的传统
现代实在论的发展
当代实在论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实在论
对教育中实在论的批评
高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哲学研究丛书》总序戚万学
序朱小蔓
第一章导言:科学时代教育哲学的生存论向度/1
教育的危机与致育哲学的任务/1
科学时代图景中的教育形象/4
科学时代教育整体性的建构/7
走向人的自觉张楚廷教育思想历程研究
2、多元化培养:未来的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培养,包括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 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3、全球化合作: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未来的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国际 合作和交流。通过与国外高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机会。
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末,当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人们越来 越意识到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推行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 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例如,美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创业课程,甚至成立了 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
三、国内外现状
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都得 到了广泛的和重视。各级政府和学校积极推动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开展,通过 政策扶持、课程建设、实践平台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技术化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技术化 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数字化工具,改进教学方式和内 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内容三பைடு நூலகம்
教育走向人本,当代中国教育自 觉的回顾与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 教育体系不断进化,教育内容不断更新,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然而,这些变 化并不意味着教育的问题已被完全解决。本次演示将从教育走向人本和当代中国 教育自觉的视角,对当前教育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
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二
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两个重要的教育方向。就业教 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顺利进入职场并适应工作环境;而 创业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使其能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模板
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摘要]张楚廷先生的哲学思考是“学问”的过程,体现了哲学的智慧本性;他通过考察和反思我国教育学思考的观念事实,主张回到教育的最基本,即人本身上来;对于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考,促使他构建了“教育公理”;他的教育哲学反映了其不懈的理想与现实追求,即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一、哲学寻思:“学问”的过程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爱智慧”,据说,“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己是哲学家或爱智者的,是毕达哥拉斯;因为他说过,只有神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
”(第欧根尼?拉尔修:《着名哲学家生平和思想》卷1第12节)在此,“爱”为追求之意,追求什么?追求真理。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爱智慧就是爱真理,而爱真理是开放性的追求、探求真理。
在这里,智慧是苏格拉底那种“我自知我无知”的状态,只有这样的“无知”才能激起对真理的渴望。
因此,智慧是思,是沉思,它保持人们的惊异与深沉,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事也能穷究其根由。
所以,智慧不同于人们一般的“知”,即使你学富五车也并不一定智慧。
勿宁说,智慧的意义即在于敞开人们追求真理的勇气与胸襟。
有人说智慧即哲学,但这里的哲学不等于哲学学说。
海德格尔说:“我们长年累日地钻研大思想家的论文,这样的事实也根本没有保证我们在思,甚至根本没有保证我们已准备去学习思。
这种研究哲学的活动最为顽固地给我们造成假象:我们在‘弄哲学’就是在思。
”弄哲学是占有与把玩哲学知识,它只是在哲学的外围圈子围绕着哲学转。
‘思’是进入哲学,进行哲学思考,是创造性的发问与沉思。
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探究过程正体现了哲学的本性。
他说:“学问一词,意即知识、学识。
从词的结构看,当把学视为谓词时,‘学问’意即学习着问。
这样,学问与‘学问’的含义就有所不同了。
可是,‘学习着问’即‘学问’与学问却有着十分紧密的。
这种表明汉语中学问一词有其科学含义,他包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张楚廷教育哲学
讲课计划
09.05.12
陈晓静
陈雅丽
朱丽婷
教育公理
自由教育
教育社会性问题
END
完
一些感想
读完一遍混乱了就对了。 我搞不清楚这是什么的什么。 亦幻亦真的境界。 从中收获的快乐大于知识的获得。
我们这一组(排名不分先后)
最佳统筹奖:王爱萍 最佳丽婷 最佳技术奖:连洁平 最佳情感支持奖:陈晓静
C
D
哲学是问了又问,问了一层又一层, 问了一程又一程,问了一成又一成…… 哲学不仅问天、问地、问人,而且最 重要的是自己问自己,只问天,是物 理,只问地,是地理,只问人,是伦 理,问这一切并进而问自己,这才是 哲理 。
——张楚廷
“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人是什么 ’,或者,‘生命是什么’,无疑是 教育必须面对的第一问” P24;
每个学科都像一颗大树那样,一方面向天上 伸展,另一方面其树根也向地下伸展。人们 比较容易看到的是它向上伸展的树干和枝叶 ,比较不容易看到的是它向下奋力伸展的树 根。
——张楚廷.教育哲学,P3
谢谢!! 敬请批评指正!!
完
互动页面(05.05)
1、教育的目的 2、教育是什么 依存和依附 3、教育独立说 如何从教育自身看教育? 双重解释理论 4、反身性、自反性与自我反身性 5、如果教育和政治经济谁也不决定谁,那么教育的反作用也是不成立的。 教育是怎样为政治服务的? 对口、适应、超越——张`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潘先生 6、是否存在一些真理性的东西适用于所有的时空?
社会以辅导的方式去善待教育? 如何平衡特殊性和普遍性? 是谈类的人还是个体的人?
(1937-)
A B
现任学术职务有: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 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张楚廷大学教学理念研究
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一是适应专业 手 ,提 出了科学 改造课程 的思想 :“ 质疑重 于聆听” 反 思 、“
我国的课程 思想 正在 经历着深刻 的变化 , 其突 出表现 是
从“ 化人 ”到 “ 化 ” 人 。所 滑 “ 化人 ”的 程 ,儿基 本取 向
的问题。张楚廷教授是较早关注并研究课程的学者。他对大
变革的能力 。 这种课程取 向与 当代 社会 发展 以及人 自身的充
分 、全面 的发展都 是不协调 的。“ 化 ”的课程 则充分 意识 人
Jn 2 0 a. 0 6
Vl. . 0 3l 1 No 1
张楚廷大学教学理念研 究
姚 晓峰
( 陇东学 院 教育系,甘肃 庆阳 7 50 ) 4 0 0
摘 要; 湖南师范大学张楚廷教授在课程与教学研究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 形成 了完整的教学理念。这
一
理念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独特的课程观、专业观、学科观。二是辩证的隐性课程观、隐性教学观,三是质量 关键词:张楚廷:大学教学;教学理念;课程
课程虽然在 高等教育领域里属于微观世界 , 但它是最基
本的元素。我国的教育研究曾经把熏点放在教学理论研究
上 ,而西方 国家 则把 重点放在课程理论研究上 。近几年来 , 各 国大学普遍对课程 体系、 教学 内容进行 了改革, 课程改革中 面拓宽 的要求 ,加强课程的广泛性和基础性 ;二是注重课程 的整合 。科 学知识逐年成倍增加 。大学如何在有 限的时问 内 合理地组织课程 ,有效地进行教学 ,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复杂
构到每 - f课程 都十分优 秀,整个专业 的实际水平才能充分 - j
体现出来。张楚廷教授 把公共基础课分 为发展性课程 、 功利
张楚延教育哲学读后感
张楚延教育哲学读后感篇一张楚延教育哲学读后感读了张楚延先生的教育哲学,我这心里头啊,就跟开了锅似的,翻腾个不停!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有啥新鲜的?不就是些大道理嘛!” 可随着一页页翻过去,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啦!张楚延先生的观点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解开了我心中好多关于教育的困惑。
也许你会问,能有这么神奇?我跟你说,还真就有!比如说,他提到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更应是启发思维,培养创造力。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整天死记硬背那些公式定理,累得要死,可真正能用上的有多少?可能不多!他还说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咱从小到大,不都是被放在一个模子里塑造吗?” 那些成绩不好但有其他特长的同学,不就被忽视了吗?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想,他说的这些在现实中真能实现吗?学校有那么多学生,老师能顾得过来吗?也许这需要整个教育体系的大变革吧。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但又觉得还有好多问题没想明白。
我觉得吧,这教育哲学还真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懂的,得慢慢琢磨,慢慢实践。
总之,这一路读下来,真是收获满满,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期待!篇二张楚延教育哲学读后感嘿,朋友!今天我想跟你唠唠我读张楚延教育哲学的那些事儿。
刚开始拿起这本书,我心里头那是一个忐忑啊,就怕自己看不懂,毕竟“教育哲学”这四个字听着就挺高深莫测的。
可真正读进去了,我发现,哇塞,原来这么有意思!张楚延先生的好多观点,简直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我那僵化的思维上。
他说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
这话说得太对了!我就想起自己以前为了考试拼命刷题,都快刷吐了,那时候的我,还是个有思想的活人吗?我觉得都快成机器人了!还有啊,他强调教育要尊重个性,不能把每个人都打磨成一个样儿。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班那些有艺术天赋的同学,因为成绩不好就被老师和家长打压,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教育?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点迷糊。
艺术为人生
艺术为人生作者:张剑澜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9年第01期湖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楚廷教授在他的著作《教育哲学》中有段关于美育的论述令我记忆深刻:“审美活动的主体是人,美与善就因此而变得难舍难分,美由形式进入心灵。
至善者,至美;至美者,至善。
……美育让人进入超我,让人真正成为道德化的人。
”张教授的论断深刻透彻,我是非常赞同的。
在生活中不可能人人成为专业的艺术家,但我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家,这也是马克思所言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内涵。
康德认为,“所以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
这四种心理机能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基本元素,人生的色彩也源自这四种心理要素。
而艺术的存在正好为这四种要素注入了活力,为人生添加更多美的元素,为自身增加更多美的体验。
所以我们可以说“艺术为人生”。
从诸子百家到蔡元培、朱光潜、李泽厚等美学大家,在某种意义上都强调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个人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用来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两大标准。
纵观东西,艺术的相通性在于其形象性与情感性高度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艺术在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要素必然是极其强烈的。
艺术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神奇魔力和巨大的感染力量,它可以使人“神摇意夺,恍然凝想”,以至于“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将这种情形称作“浸润心灵”的“诗的魔力”,高尔基也把它称作“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魔術’”。
“艺术为人生”是因为艺术品都不同程度地给人以某种教育,它们都不是无目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是因为艺术的教育都是以“寓教于乐”为其特点的,赏析艺术是一种理性评价与感性体验的统一,是动之以情的;是因为艺术教育的娱乐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它诉诸人们“内在的感官”,是一种打动心灵的教育,茅盾先生把这叫作“灵魂洗澡”。
因此,我们学习艺术就是为人生完满,不是为一纸证书;欣赏艺术就是为洗涤灵魂,不是为哗众取宠;创作艺术就是为记录心路历程,不是为获取名利。
张楚廷教育哲学读后感
张楚廷教育哲学读后感篇一张楚廷教育哲学读后感最近读了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我这心里啊,就像被投进了一块大石头,掀起了好大的波澜!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能让那么多人推崇?”可随着一页页读下去,我发现自己真的是大错特错!也许是我以前的想法太狭隘了,总觉得教育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但张楚廷先生的观点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把我那封闭的思维给劈开了。
他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的全面发展。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前为了考试拼命背知识点,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难道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吗?我觉得可能不是吧。
张楚廷先生还强调了教育中的自由和民主,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们的课堂真的足够自由和民主吗?也许在某些时候,老师的权威让我们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这难道不是教育的一种缺失吗?读着读着,我又有点纠结了。
他的理念固然很好,可在现实中真的能完全实现吗?毕竟现在的教育环境还有很多的限制和压力。
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都不去追求这样的理想教育,那不是更没希望了吗?总之,读了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我是又兴奋又困惑,又充满了期待。
这一路的阅读,真的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不禁想,未来的教育之路,到底会走向何方呢?篇二张楚廷教育哲学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张楚廷的教育哲学,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说这书不好,恰恰相反,是它太好了,好到让我开始怀疑自己以前接受的教育是不是都走偏了。
你说,他咋就能想得那么深刻呢?说教育是要让人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我就寻思,我以前不就像个机器似的,每天只知道死记硬背,为了分数拼命,哪里有什么自我发展的空间啊!他还提到教育要尊重个性,这可太对了!像我这种性格有点跳脱的,在学校里有时候就感觉格格不入。
难道就因为我跟别人不太一样,就要被打压吗?也许以前的教育就是这样,可现在想想,多可怕呀!不过呢,我又在想,张楚廷先生的想法是很好,可实行起来得多难啊!老师们有那么多的教学任务,学校有各种考核指标,能真的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吗?我觉得可能不太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学科都像一颗大树那样,一方面向天上 伸展,另一方面其树根也向地下伸展。人们 比较容易看到的是它向上伸展的树干和枝叶 ,比较不容易看到的是它向下奋力伸展的树 根。
——张楚廷.教育哲学,P3
谢谢!! 敬请批评指正!!
完
互动页面(05.05)
1、教育的目的 2、教育是什么 依存和依附 3、教育独立说 如何从教育自身看教育? 双重解释理论 4、反身性、自反性与自我反身性 5、如果教育和政治经济谁也不决定谁,那么教育的反作用也是不成立的。 教育是怎样为政治服务的? 对口、适应、超越——张`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潘先生 6、是否存在一些真理性的东西适用于所有的时空?
C
D
哲学是问了又问,问了一层又一层, 问了一程又一程,问了一成又一成…… 哲学不仅问天、问地、问人,而且最 重要的是自己问自己,只问天,是物 理,只问地,是地理,只问人,是伦 理,问这一切并进而问自己,这才是 哲理 。
——张楚廷
“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人是什么 ’,或者,‘生命是什么’,无疑是 教育必须面对的第一问” P: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 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著述: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独著30余部,涉及到哲学、教育学、 心理学、数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先后承担多项科研任务,获得多项学术奖项。 “朱九思为政治家,张楚廷为学问家,曲钦岳为科学家,同样成为当 今中国最杰出、最有治校成就的校长教育家”。-眭依凡
社会以辅导的方式去善待教育? 如何平衡特殊性和普遍性? 是谈类的人还是个体的人?
张楚廷的教育哲学 (上)
厦大教育研究院
2009.05.12
王爱萍 陈晓静
陈 娟 陈雅丽
连洁平 朱丽婷
目录
• 张楚廷先生生平简介 • 《教育哲学》基本框架 • 讲课安排
张楚廷先生生平简介
湖北省人 。1955年考入湖南 师范学院数学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79年以后,历任数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后研 习教育学,并任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任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 至2000 年。现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抓住了这个 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P27。
《教育哲学》框架 从哪里开始考察教育 人是什么 关系中的人 人发展什么
教育特性 教育公理 自由教育 教育社会性问题
结 语
讲课计划
09.05.05
王爱萍
陈 娟
连洁平
从哪里考查教育 人是什么 关系中的人
人发展什么
教育特性
人的问题 & 教育特性
讲课计划
09.05.12
陈晓静
陈雅丽
朱丽婷
教育公理
自由教育
教育社会性问题
END
完
一些感想
读完一遍混乱了就对了。 我搞不清楚这是什么的什么。 亦幻亦真的境界。 从中收获的快乐大于知识的获得。
我们这一组(排名不分先后)
最佳统筹奖:王爱萍 最佳组织奖:陈亚丽 最佳逻辑严谨奖:陈娟 最佳认真学习奖:朱丽婷 最佳技术奖:连洁平 最佳情感支持奖:陈晓静
互动页面
语言仅仅是工具吗? 批判唯物主义,又用唯物主义来解释? 存在决定意识? 教育成为人必需品的条件? 上层建筑与教育关系?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自由是人的本性? 求知中内在努力和外在教育关系? 自由教育是否有万能之嫌? 教育是什么? 自由教育相对与非自由教育吗?自由教育相对于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