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廷“人”的教育思想体系及其价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张楚廷“人”的教育思想体系及其价值

作者:段慧兰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9年第06期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来教育学的“入土”和诸多西方理论的“移植”,已被实践证明解决不了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中国教育走出当下的现实困境亟需本土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哲学的引领。中国本土教育理论的建构不排斥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借鉴与吸收,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重视本土教育人物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提炼,因为本土教育人物的教育思想,有不少是立足中国的文化范式与国情,通过研究真正的中国教育问题而形成的具有民族个性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既具有“中国性”,又具有“教育学属性”,是建构本土教育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张楚廷先生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在本土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校长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人其思想正是如此。张先生立足数十年的大学管理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改造传统教育观和剖析现实教育问题,撰写出版了《课程与教学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人的哲学》《人论》《教育基本原理——一种基于公理的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哲学通论》等系列学术著作,先后提出了课程的“五I”构想、“生命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教育的五大公理,成功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为本土教育理论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张楚廷“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之具体建构

(一)面向人的“五I”课程构想

张楚廷先生在课程哲学领域进行了具有独创意义的探索,其课程与教学思想经历了从前期的逻辑探究转向哲学悟思、由科学与人文的潜在融合转变为显在的人文引领的过程,尤其是其“五I”课程构想的提出,为课程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与活力。

“五I”课程构想是张楚廷先生针对后现代课程观代表人物多尔的“‘四R’思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严密性(Rigor)]”提出来的。“五I”即“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直觉(Intuition)、智慧(Intelligence)”。张楚廷先生在这个课程构想中所要表达的是:“信息比狭义的知识更重要,兴趣比祈使更重要,质疑比聆听更重要,直觉比逻辑更重要,智慧比知晓更重要”。

“五I”课程构想是张楚廷先生用超结构的方法从新的视角分析课程内容的结果。它不是从国外移植引进而来,而是中国教育学者自己思考的结晶,具有原创价值和本土特色。这对于注重引进且历史并不长的中国课程理论研究来说,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张楚廷认为,“五I”课程观是直接面向人的,“I”即我。“五I”又可概括为一个意思,即“更关注那些更能体现人性的一面,更关注那些使人获得更好发展的一面,同时,也不忽视另一面(知识、祈使、聆听、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