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张楚廷关于高等教育的145问

合集下载

张楚廷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业

张楚廷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业

张楚廷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意义(整理Edith)素质教育和张楚廷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他的素质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素质的养成、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内容。

他的理论对我国正在打理推行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张楚廷的素质教育思想1. 素质教育及其形成张楚廷认为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素质是人的内在之物,它经过内化过程而形成,除天赋的某些要素外,它主要是后天养成和获得的;人的素质是通过对文化知识进一步吸收消化溶解而获得的,这个吸收消化溶解的过程即心理学上的感应、体悟、体验,所以在素质的形成中,人的心理系统尤其是非认知心理非常重要;知识对于人的素质的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知识并不是素质本身,人直接摄入的知识不能视素质,只有被被感悟到、体验到的知识才能成为素质。

2. 素质教育的内涵张楚廷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形式等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1)在素质教育目的体系中,人的发展是更基本、更根本的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把素质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学生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具体地说富有是指学生获得知识。

聪明是指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高尚是指情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和信仰方面的,这一目的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三个方面(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社会进步、面向人的发展的有机结合,教育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教育过程不仅是认知心理的变化,更有值得关注的非认知心理变化。

知识的积累、思维水平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增强对素质的改善有基础性的作用,但这些方面不能直接解决情感、信念、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3)就素质教育的内容而言,张楚廷先生认为学的内容很多,然而第一内容是学做人,学着成为人,成为更完善的、更高尚的人;同时他强调人文课程在德育、使学生亲近自然、改善青少年的思维品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认为若要大智大慧,就不能缺乏直接探讨真善美的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艺术这些人文教育;他还把培养学生的自信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认为只有在对自身的自信、对自己学校的自信的基础上才能生成对民族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

张楚廷《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张楚廷

张楚廷《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张楚廷

张楚廷《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张楚廷话题:张楚廷人是什么读书笔记知识产权马克思若要回答“教育是什么”,是必须以弄清楚“人是什么”为前提。

“人是什么”是“教育第一问”。

在今天相当宽松的环境下,如果教育还没有自己的脑袋,那会让人感到另一种羞愧。

11文化在一般意义下仅指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而且可以不包括政治而只包括政治学、政治哲学。

文化与教育,经济与教育,政治与教育,都有关系,但关系的性质不同。

前者是包含关系,后两者是平行关系。

12“教育就是教育”这一带着情感所说的话中所包含的理性确实是很有价值的,它至少表明了一个重要观点:从教育自身来阐明教育。

17学校与工厂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的“产品”自己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

23马克思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有精妙的论述,他说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的生命,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5-26人自己可以反身回头来看自己,即反身性或自反性,这是“人的根本”质疑,人的根本特性之一。

人的这一根本特性可令教育永远思索和寻味,它应是教育理论的立足之地,是教育学大厦的基石,亦应是教育之本源,亦应曰:教育之根本。

27-28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所表达的是:人作为意识着、思想着的生命而存在着,生活着。

32卢梭:“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2页)35马克思:“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人,这种声明其所以区别于其他生命,就在于这种生命可以其自身生命为对象,并通过这种对象性活动来发展自身,来增长自身,简而言之,就在于人具有反身性,并通过反身性而自增,而具有自增性,自反性与自增性一起描绘了人,使得人这种生命那样灿烂。

39人的新生命是与价值、意义而同时存在的,它亦可称之为意义生命、价值生命,换句话说,人是可获得价值生命或意义生命的生命。

大学的保守与超越

大学的保守与超越
教育拥有这种保守性,正是人类脱离一般生物 界并与一般动物相区别的决定性一步,正是这一步 才充分展开了人类走向文明的整个历史。从这个意 义上说,教育已表现出了鲜明的超越性,它让人类
超越了动物界,教育以其保守而实现了超越。 大学教育 也 天 然 地 具 有 保 守 性, 同 时, 大 学
也天然地具 有 超 越 性; 大 学 似 是 超 越 的 产 物, 其 实,它仍然还 是 保 守 的 产 物。 它 是 更 高 水 平 下 的 超越,同时也 是 更 高 水 平 的 保 守, 它 把 保 守 与 超 越在更高的水平之下统一起来。这需要作一些具 体 满 千 岁。 大 学 并 不 是 同 小 学、中学同时 产 生 的, 这 一 事 实 本 身 也 表 明 大 学 是人类的又一创造。如果说一般教育就是人类相 对于自身的外部世界的一次超越的话,大学教育 则是教育本身的一次超越,是人类进一步走向高 端的一次超越或飞跃。
保守与 超 越 就 这 样 成 为 一 种 共 生 现 象, 教 育 集中地体现这种共生现象,也承载人类的这种共 生活动。大学 教 育 则 不 仅 使 得 这 种 共 生 更 完 善, 也使之更完美。
关键词:大学;保守;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74(2018)01-0044-06
Conservatism andTranscendenceofUniversities
ZHANGChuting (CollegeofEducationScience,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Educationhasthenatureofbeingconservative,whichisalsotrueforcollegeeducation. Inaddition,collegeeducationalsohasthenatureoftranscendence.Transcendenceofuniversitydoesnot meankeepingpacewiththetimes.Instead,itismanifestedingoingbeyondpureutilitarianism,putting awaywhathasexited,breakingtherulesandsurpassingoneself.Conservatism andtranscendenceare notparalleltoeachother.They,liketwins,aretwosidesofuniversities.Thebetterthesituationofthe twosidesis,thebettertheuniversitydevelops. Keywords:university;conservativism;transcendence

张楚廷--全面发展九要义

张楚廷--全面发展九要义
三、全面发展,学校和社会的义务
全面发展是人享有的权利,谁来保障这种权利呢?人自己!可是,人通常组织成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社会,因而,社会应来保障这种权利。如果社会没有尽到这种义务,它就有了毛病,就应当进行改革或变革,使之能很好地履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义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就包括了尊重和保障人的发展权,人的全面发展权。尊重是一种态度,保障是一种行为,这种态度和行为都是国家的义务。
全面发展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而表现出来的时候便是个性发展,那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并非一模一样的全面发展。当马克思说丰富个性、自由个性的时候,就蕴涵了具体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一样的发展。丰富,自由,足以导致相对的实际的全面。
反之,能够设想有离开了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吗?即使是相似的、共有的东西也将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于一个一个人身上。
马克思在论述“多数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时,提到了“‘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15]
马克思在为了防止畸形发展而提出“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时,说那是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16]前已引述,马克思说到了“人的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生产才能”,“个人有许多需要”,爱好、志趣、需要、才能,等等,都是具体的实际的个性。马克思直接间接地大量论及了个性。由此亦看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是体现于个性发展的。
一、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
马克思说得很直接,很清楚:“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自己真正获得解放”[1]。让我们品味一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简单一点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解放,人自己的解放,真正的解放,自己获得的解放。这句话不仅昭示了全面发展的含义,也昭示了人的解放的含义。这样,我们似乎也能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目的,把教育理解为人的解放事业的一部分,教育是人获得解放的一条坦途。

布鲁贝克和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比较

布鲁贝克和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比较

同基点, 而是寻求各种 问题的共 同基点 #。这 个 基点即是 ∀ 主 旋律 # % E & 调 ( E 代表专门知 识 ( expert ise) ∃ ∃ ∃ 即深 奥 的探 求 ∃ ∃ ∃ 它 构 成 了 高 深的学 问 )
[ 4]
。这 个 各 种 问 题 的共 同 基 点 便 是
∀高深学问 #。它 贯穿 全文, 将高 等教 育 各方 面 的问题串在 一起, 前后 连 贯, 逐 层 推 进。而 张 楚廷的 高 等教 育哲学 ! 的论 述主线 则是 ∀ 人 本 #, 他把哲学关注的主题由外 (高深学 问 ) 转 向内 (人本身 ), 认为教育, 包 括高等教育 的基 本对象是 人, 那 么哲 学 关注 的核 心应 该 是人 的 生命以及 与 人的 生命 不可 分 的人 的生 活、人 的 心理状况 和人 的历 史文 化。他 指出, 中国 高 等 教育的基 本 问题 在于 人, 第 一次 旗帜 鲜 明地 提 出以人为 本 的生 命论 高等 教 育哲 学。他 自始 至 终都把 ∀ 人本 # 思想 贯彻 其 中, 甚至 在 该书 的 ∀结束语 # 中, 他还 念念 不忘 ∀ 人本 #, 并将 自 己的这部著 作比 作是 一部 交响 乐, 其 ∀ 序曲 则 是生命的颂歌, 它 的尾曲 便是人 的颂歌 #。从 而 与布鲁贝克的 ∀ 大学 只不 过是 统治 阶级 的知 识 之翼 ∀ 的感叹形成鲜明对比。
Abs trac t : John S B rubache r o f Un ited S ta tes w ro te a book on the ∀ philosophy o f
h ighe r educa tion#, w hich w as the first book to re flect the va lue s o f h i ghe r educa tion in the coun tries o f the we st P ro fessor Zhang Chuting s ∀ P hilosophy o f H ighe r Educa tion# re flected the characte ristic o f highe r educa ti on o f Ch ina The t w o wo rks sho w ed the d if fe ren t viewpo ints on the ma in li ne o f ph il osophy, Dewey s ph ilosophy , and the o the r books on h ighe r educa tion From the perspecti v e o f comparative ph il osophy o f h igher ed uca tion th is thesis d iscusses the d iffe rences be tween B rubacher and Zhang Chu ting s viewpo ins on the ph ilosophy o f h i ghe r educa tion Key w ords : B rubache r ; Zhang Chu ting ; p hilosophy o f h i ghe r educa tion

高水平本科教育从何而来(张楚廷)

高水平本科教育从何而来(张楚廷)

高水平本科教育从何而来?原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张楚廷教授一、努力让学生骄傲起来,办一所骄傲的大学把学生培养成骄傲的学生,把教师培养成骄傲的教师因为骄傲,所以水平高。

针对普遍存在的自卑现象骄傲是一种前进的动力。

心理学影响创造力的25个因素中,自信排在第一。

越是骄傲就越是聪明,越是聪明也就越骄傲,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措施:让学校漂亮起来,高水平竞赛拿名次,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把高水平体育赛事请过来,图书馆文化气息浓厚起来,学科排名前起来。

二、只有高级办学水平才能有高水平本科教育弱势科研,弱势研究生教育之下很难有强势本科教育。

好大学不是定位定出来的,而是不断超越出来的。

要不断跳跃,不断超越,不断越位。

越定位越落后,大学按照政府指令办,肯定完了。

大学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规划不同于定位。

十年规划就是鬼话了。

定位是政府干涉大学办学的体现。

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盲目升格问题。

这是政府简单化管理的体现。

不是低水平的学校安于本科教育,而是高水平的高校要安于本科教育。

强势科研能为本科教育提供强大的资源。

举例:世界著名的加州理工大学,本科教育占到45%的比例。

本科教育是重要的磨合剂,磨合以下内容: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放研究人才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大学的三大功能,也要靠本科教育来磨合。

本科教育要依托于高水平的办学水平,高水平的办学需要依靠高水平的本科教育。

大学的独立与自由是大学的生命线。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不能由政府管,必须由大学自己管。

最优秀的学者给本科生上课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上来哈佛:把学生培养成他想要成为的人。

即办学培养人才,是没有模式的。

就师范而办师范,死路一条,我绝不走这条路。

要办高水平本科,必须要有高水平学科支撑。

和政府关系,要不听他,不随他,不理他,但不要得罪他,不对抗他。

四、高水平本科教育从成千上万的优质课程中来特色是什么,就是遮羞布,是回避,是落后。

智慧与学会关心

智慧与学会关心

智慧与学会关心张楚廷【摘要】人一生中需要的东西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各种知识,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学会学习,即发展自己的元学习能力;另一类是学习做人.做人需要智慧,即理性智慧、德性智慧,而不仅是知性智慧.学习做人,最重要的是学会关心.【期刊名称】《高等教育研究学报》【年(卷),期】2015(038)002【总页数】4页(P52-54,72)【关键词】智慧;元学习;学会关心【作者】张楚廷【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尽管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想要的东西无穷之多,但就大类而言,一类是学习各种知识,另一类即学会做人。

细分起来,就多了。

知识面究竟要有多宽,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越宽越好”,可是针对具体的人而言,就不是这样了。

没有一定深度的宽是没有意义的,而要想深,所之深者便有限,只有在有限的几个方面深下去的同时,尽可能拉宽知识面。

这必定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能在一两个领域深下去就差不多了,有的人能在较多的领域里深下去。

何种情况下为深呢?这个标准可能不会是唯一的。

标准之一可以是,若能在某领域有专门论著,应当可以算比较深了,算是走到门里面去了。

我本人已在八个领域里有著作,它们是数学、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哲学、文学、管理学、体育学。

细分起来当然更多一些。

有这么多,与我兴趣较广有关,而非事先有什么计划去刻意追求的,当然与我较长时间在不同领域思考有关。

任何著作都与较多较长时间的经历和思考有关。

我想的问题多,著作也就多一些,写的论文也多一些。

就论文而言,范围就更广了。

我所说的文学,不是指写过小说、戏剧等,中学时写过短篇小说,当时不可能去发表或出版,手稿也早就丢失了。

我所言之文学是指诗歌,这很偶然,不知为何,从2013年底起开始写诗,不到两年的时间,已写出七本诗集,都出版了。

还会不会写,没有把握了。

诗是流淌出来的,情感流淌起来了,诗就可能出来。

唯一的必然就是我喜欢想象并且热爱我们的汉语言文字,这才导致了诗的产生。

论张楚廷“教育学是人学”思想

论张楚廷“教育学是人学”思想

论张楚廷“教育学是人学”思想张楚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对高等教育研究功力颇深,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是高等教育“批判-行动研究”的典范,中国实践教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

他的全部教育学思想都凝聚在“教育学是人学”这个基本判断上,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真人”教育目标思想,而且在实践中力行之,《教育工作者的自省》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

标签:张楚廷;教育学;人学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是我国教育学界的宝贵财富,研究和整理张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对于提升和完善我国教育学思想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因此,如何认识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就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笔者与张楚廷先生的长期接触及对张楚廷先生教育思想的研读心得,在此试谈一点个人的领悟体会。

一、作为实践教育学的代表人对“张楚廷先生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这个论断,在教育学界大概不会引起多少人質疑,但对张楚廷先生属于哪一个类型的教育学家则可能分歧比较大。

仅从张楚廷先生著作等身这一点看他就足可以配得上“教育学家”的称号,①但我不认为他是一种学院派的教育学家,而是属于实践派的教育学家,所以我一般把张楚廷先生归为实践教育学一派,而且是作为“批判-行动研究”的代表人物出现的,②当然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1]。

张楚廷先生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三个杂志上经常能够看到他的高论,甚至每年都出现好几次。

这当然表明了张楚廷先生的学术影响力之大,同时也表明这些刊物对张先生的敬重与偏爱,而张楚廷先生别具一格的思想表达方式也扎实地对于活跃学术风气起到了巨大作用。

我们从张楚廷先生的文章中经常能够读到一种诗意的特质,能够读出张楚廷先生那种诙谐睿智的性格,同时还能够辨识出他对现实状况的幽默讽刺和批判。

毋庸讳言,他是有资格这么做的,因为他具有一个成功的大学校长的经历,从而让人感到他的批评不是空洞的,而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读后感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读后感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读后感
张楚廷的高等教育学导论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角度来看
待高等教育。

它深入浅出的讨论了当今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形成了系统理论和模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阅读张楚廷先生的高等教育学导论,我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

书中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论述犀利,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当代
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模式。

在书中,他把拓宽国际交流视为当代
高等教育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爆发点,提出要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实践角色,用高等教育贡献
社会。

他还强调,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应以发展社会公正,防止腐败,保证国家发展战
略安全为宗旨,运用法律原理和严格要求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制度。

张楚廷先生的《高等教育学导论》的阅读是非常有价值的,他的严谨而又一口干净的表达,深入浅出的看法,让我对更加正视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

在各种观点中,我最
欣赏张楚廷先生强调实践和社会公正的想法,因为我认为这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相适
应的,能够真正发挥价值,令我赞赏。

总而言之,张楚廷的《高等教育学导论》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他的观点和一口干净的表
达都让我受益良多,运用他的思想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无疑是重大的挑战,但
也是可行的努力。

生命哲学视角的本土高等教育观——对张楚廷教授《高等教育哲学》

生命哲学视角的本土高等教育观——对张楚廷教授《高等教育哲学》

生命哲学视角的本土高等教育观——对张楚廷教授《高等教育哲学》的思考作者:何云辉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何云辉(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要: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复杂社会,人们对大学本质、功能与价值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甚至异化。

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以生命论为基础”系统地构建了人本主义的本土高等教育观,回答了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实问题;用生命哲学阐释了大学的起源;他还突破了“适应论”,论述了教育的超越本能,张扬了大学的个性;他甚至为大学准确把脉,无情地批驳了阻碍大学健康成长的毒瘤,为大学自由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哲学;生命哲学;高等教育哲学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1)02�0166�03作者简介:何云辉(1974 ̄),女,湖南望城人,硕士,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哲学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普适意义的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并体现着时代精神。

哲学和教育既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包容的。

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提出:哲学乃是“教育的一般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1](P196)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的轴心。

因此,大学被赋予更多的特殊使命。

然而,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复杂社会,对大学本质、功能与价值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甚至异化。

如何复归大学的理想与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前提,大有开展学术争鸣的必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主要有“认识论哲学”、“政治论哲学”、“人本论哲学”等观点。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应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入手。

“人类在逐步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本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教育。

”而哲学是“追问的学说,不停留于表面是它的品格”,“人如此智慧地走向哲学,又正在走向的过程中更加智慧”。

[2](P5)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3]是对高等教育自由思索的结果,也是深入感受时代精神的结果,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著作。

论张楚廷的《高等教育哲学通论》-最新范文

论张楚廷的《高等教育哲学通论》-最新范文

论张楚廷的《高等教育哲学通论》摘要:随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不断增多,暴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人们对于大学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人们质疑大学缘何而产生,缘何而立足,缘何而发展?人们在戳大学的”脊梁骨”!高校建设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迎合增长和稳定的需要,却置大学力量的生长之源于不顾。

本文通过学习张楚廷《高等通论》,对书中”大学力量的源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进而来论述大学力量的来源、大学力量的生长之源以及大学力量的生成过程。

关键字:现代大学,高等教育,大学力量的源泉一个人能够挺直腰杆,不只是借助于双肩的用力,也只不是依靠意识的控制,关键在于他的脊梁骨是健康的、有用的。

现代大学如同人一样,也是有脊梁骨的,而且是主心骨,是支撑大学挺直”腰杆”的力量。

跟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多,越办越大,学院纷纷升格为大学。

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不成熟的大学办学理念,使得高校建设与大学本质脱节,大学受到人们的议论与质疑。

大学的脊梁骨到底是什么?大学依靠什么来提供”元学习”的东西?大学的力量在哪里?这些问题都能在张楚廷先生的《高等教育哲学通论》一书中找到答案。

接下来,我也将结合张楚廷先生的教育思想,简单分析大学的力量。

一、相关基本概念说到力量,除开人们最容易想到的物理意义上的力之外,最常见的还有无形的权利和权利。

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

权力可能是外赋的,也可能是强占的;权利是天赋的,是”自有”的。

权力,”可以作用于他人,并带有强制性”,权利,并不施加于他人。

”权力可以拥有,也可以丢失”,权力不具有像思想权、生存权等权利的自有性,当然也就可以丢失了。

第三种力量,权威,既不同于权利,是自有的,也不同于权力,是外赋的。

权威,是后生的,它的产生”必然是与他人关联的结果,是他人的信服造成的”。

权威产生的力量不是”强制而生的力量”,而是”因他人的信从、认同而产生的力量”,是一种”犀利的力量”。

教育学与大学

教育学与大学

教育学与大学作者:张楚廷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2014年第1期张楚廷摘要:教育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大学的历史不到1000年;教育学的历史不到400年,高等教育学的历史更短。

教育学这个学科在中国大都设在师范院校,教育学应该设在综合大学里,而且教育学对综合大学发展作用十分重要。

教育学不能孤立地发展,孤立地发展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学;教育学有两个重要基础,心理学和哲学,此外,教育学还与美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并以这些学科为依靠。

另一方面,最高水平的大学都是最自由的大学,要办出最自由的大学,校长必须对大学有正确的理解与把握,艾略特和蔡元培对大学都有正确的理解与把握;这种理解与把握,是关于大学的学问,是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大学健康发展需要教育学。

关键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大学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60-03收稿日期:2013-11-30作者简介:张楚廷(1937- ),男,湖北天门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长沙,410081。

首先说一下大学、教育和哲学的历史。

谁的历史最长?哲学还是教育还是大学?教育最早,跟人类历史一样早。

人类文明史5000年,人类史382万年。

人类史是考古学证明的。

有了文字以后肯定就是有了教育,事实上,在文字出现以前就有了教育,所以,教育的历史最悠久。

其次是大学还是哲学?当然是哲学。

哲学有好久了呢?古希腊是一个神话世界,达到了智慧的高峰,到现在还很难超过。

它的神话之一就是它的哲学,非常了不得!到现在为止,不仅是智慧的最高峰,而且还是继续产生智慧的源泉。

在西方大学,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的著作,今天仍然是必读书;教育家用它们培育“人作为人和人作为公民的卓越性”[1]。

哲学的历史是以古希腊为标志的。

大学有好久历史了?大学以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的诞生为标志。

生活、哲学与教育

生活、哲学与教育

生活、哲学与教育
张楚廷
【期刊名称】《大学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3(003)003
【摘要】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亦生活.人因教育而成为人,人因哲学和教育而成为更理智、更智慧的人.教育、生活、哲学相伴相随.在教育这种生活中,最应当产生哲学.大学的学者进行着艰难和艰辛的精神劳动,他们总是力求走到哲学.大学在让哲学繁茂起来的时候,自己亦必成了哲学的繁茂之地.
【总页数】3页(P125-127)
【作者】张楚廷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2
【相关文献】
1.生活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新视野 [J], 张贤裕
2.论哲学教育的"哲学方式"——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范式 [J], 黄禧祯
3.论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应用伦理关怀:生命、生存、生活关怀——兼论"三生教育"的哲学基础 [J], 苗启明
4.生活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新视野 [J], 张贤裕;
5.关于教育哲学体系的文献综述研究——以《教育哲学》、《现代教育哲学》、《教育哲学通论》、《教育哲学导论》四书为例 [J], 万莉[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加快破除原有分配制度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加快破除原有分配制度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加快破除原有分配制度
张楚廷
【期刊名称】《云梦学刊》
【年(卷),期】1993(014)004
【摘要】无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张楚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加快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2.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加快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在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暨新世纪高等地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3.破除三铁加快改革改革:公益服务型科研单位改革人事分配制度的思考
4.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四、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具体步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张楚廷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2003(028)006
【摘要】@@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来源rn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起源于有些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他们感觉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而且认为这种结构会影响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等人才的培养.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张楚廷
【作者单位】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导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
2.“新时代警务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3.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我院举行
5.浅析高职语文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评《语文教育学新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

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

作者: 张楚廷[1]
作者机构: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现代大学教育
页码: 5-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教育学;学科属性;人文学科;社会本位;综合学科
摘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的出现较晚。

把关于教育及其相关的学问归结为社会科学,表现了社会本位的强势。

社会本位的强势严重影响中国的教育,教育方针强调的“面向”、“服务”使教育处于从属或附属的地位,这些提法没有服务人,没有面向人的发展。

教育是因人而生,因人而长的,并因此去影响社会。

同时也不能因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就说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把教育学归为综合学科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属性。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1)张楚廷关于高等教育的145问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145问(张楚廷)
从三方面呈述:
一、三大层次的研究
对大学也有三个层次的研究,从形下、到形中,再到形上。

形下:对史实的研究,如对中世纪大学,这里面,就有一系列问题。

1.12世纪,900年前那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欧洲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亚洲的我们,为什么大学却在当初的欧洲首先出现?
2.为什么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都没有率先催生出大学?为什么最古老的文明没孕育出大学来?
3.为什么首先意识到大学的必要性的是民间,而不是政府?
4.为什么首先出现的是“学生的大学”(且延续了二百年)
5.为什么还存在“先有大学后有国家”的现象(如美国、以色列)?
6.综合以上,为什么大学之诞生与经济、文化、政治的关系都不甚密切?
7.为什么我们这里却有学者认为大学是经济的产物、政治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8.大学究竟是什么的产物呢?
9.教育380万年(与人类史同),成熟的教育5000年,学校4000年,大学900年,这是否表明大学难产?又是谁让其难产呢?
10.为什么法、英13世纪就出现了大学,却在直到500年后的18世纪以前并无人研究高教理论?
11.这是否意味着在高教领域里理论的产生特别困难呢?
12.德国14世纪也有了大学,为什么也在18世纪前无人研究?
13.大学之产生,究竟与什么关系最密切?
14.布鲁贝克用认识论与政治论来解释是否合理?
围绕历史与事实,提了以上十四个问题。

二、关于高教的理论研究问题
15.公认纽曼的《大学的理想》是高教理论的开山之作,但他只涉及“大学该做些什么”而未言及“什么是大学”,更未言及“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也可称其之著为开山之作?
16.19世纪初,洪堡就指出了大学的科研职能,为什么到19世纪中叶纽曼还反对大学有(增扩知识)的职能,即科研职能?
17.20世纪初,威斯康辛提出了社区服务的职能,这一职能是否可与教学、科
40.其中,是否包含学科结构问题、专业结构问题?
41.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教中应占有怎样的位置?
42.高等职业教育是想发展就可以发展起来的吗?它需在什么条件下发展繁荣起来?
43.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伸进高等教育里来吗?
44.应当怎样看待学科、专业和职业这三者的关系?
45.自由教育是古希腊以来的传统,在19世纪专业教育势头上升的时候,是谁捍卫了自由教育传统?
46.在20世纪职业教育势头很猛时,又是谁捍卫了自由教育传统?
47.为什么总有人捍卫自由教育?总有价值捍卫?
48.自由教育为何是有生命力的?源泉在哪里?
49.通识教育概念是在何种情况下出现的?
50.知识被分为自由知识和实用知识,实用知识不是也能给人一定自由吗?为何实用知识之教育不被称为自由教育?
51.高教的微观上可研究些什么?何以为微观?
52.一所大学应当有些什么学科?
53.一所大学,应开设有多少门课程?两三千门?七八千门课程?万门课程?
54.人文课程有何特殊地位?
55.一名教授应开出多少门课程?
56.刘献君教授倡导了院校研究,这是否经典的微观研究呢?
57.研究中,何时该大题小作,何时可小题大作?
58.更一般地,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高等教育史研究呢?中国的、外国的,国别的。

59.是否还可有大学史、专业史、人物史的研究?
60.校长学也是研究的题目吗?
61.高教管理研究些什么?
62.高教管理研究也可分宏观、中观、微观吗?
63.比较研究也应在日程吗?
64.大学教学理论值得专门研究吗?
65.还应有教学方法、手段研究吗?
66.远程教育研究也有意义吗?
67.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具有永恒意义吗?
68.我们的学位制度应如何改进?
69.当今大学与经济、文化的关系有何变化?
70.是大学更依赖于经济,还是经济更依赖大学?
71.大学规模与效应有何关系?
72.杰出人才的培养特别值得研究吗?
73.高教国际交流越来越重要了吗?
74.高等教育改革些什么?
75.宏观体制变革些什么?
76.谁对宏观体制改革负有更大责任?
77.微观体制变革哪些方面?
78.我们也可尝试建立董事会制度吗?可能吗?
79.“大学现代化”是否一个恰当的口号?
80.怎样理解大学的独立及其与社会的关联?
81.怎样理解大学自由的意义?
82.大学为真理而真理的本性与其社会责任的关系如何?
83.为学术而学术相对于社会责任具有特别的意义吗?
84.怎样看待大学的保守与超越?
85.“与时俱进”的观念适合于大学吗?
86.本科生培养对于高水平大学是必要的吗?
87.大师应当给本科生上课吗?他们愿意吗?
88.科学研究置于大学好,还是从大学分离出去更好?
89.大学是学分制好,还是学年制好?
90.学分制的优越在哪里?
91.商店、工厂没有寒暑假,为什么大学要有?
92.为什么有的国家一年放三次假?
93.为什么我们的博士生年龄限制在40几岁,而有的国家没有年龄限制?
94.我们现在对博士生招生数量的严格控制是合理的吗?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吗?根本问题在哪里?
95.为什么基辛格先生更愿意别人称他为博士?
96.为什么博士按学科分而本科生按专业分?
97.为什么在学术博士外,还设立了专业博士?
98.为什么论文答辩委员会中有跨学科的“外行”更好?
99.为什么我们这里有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而他国没有?
100.为什么有的国家博士培养数不是计划控制的,他们的决定权在谁手上呢?
101.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之间应是、实是什么关系?
三、关于高等教育的形而上问题
102.布鲁贝克1978年出版了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书,但它就是第一部高教哲学著作吗?此前有吗?
103.纽曼的书《大学的理想》和雅斯贝尔斯的书《大学之理念》
仅有一冠词之别,为什么前者不是高教哲学,而后者是?
104.差别在哪里?是否因为前者只说“什么是大学”,而后者则说“大学是什么”?
105.布鲁贝克的书第八章才回答“大学是什么”,而雅氏的书通篇在回答,这是实质性差别吗?
106.大学是一个思想库吗?
107.大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吗?
108.大学是一些智慧的头脑相互碰撞的地方吗?
109.大学是一部百科全书吗?
110.为什么说大学是国中之国?
111.为什么说大学是民族的,又是超民族的?
112.为什么说大学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地方?
113.为什么说大学既是理想主义之地,又是现实主义之地?
114.大学是知识的集散地吗?
115.大学是人类对真善美追求的产物吗?
116.为什么我们多发明、少发现?
117.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缺乏哲学兴趣?
118.中国大学为何缺乏原创力?
119.为什么原理性发现大都不出现在我们这里?
120.为什么大学的名校长多出在北美和中国,而不出现在欧洲?
121.为什么1986年,哈佛350周年校庆时,当时任校长的博克只字不提其成就,不提它培养了多少诺奖获得者,多少位总统?这是哈佛文化,还是美国文化。

122.为什么博克说要“走出象牙塔”?走出后,还回来吗?
123.我们的大学是象牙塔吗?
124.大学在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方面的社会责任有什么不同吗?
人文科学
125.知识纵向分类:形下、形中、形上
横向的,自然、社会、人文126.大学何以为大?大学在纵横上的义务有何不同吗?
127.人文教育占有何种地位?
128.哲学又有何特殊地位?
129.德国大学自19世纪以来十分发达的秘密究竟在哪里?
130.美国大学自20世纪以来以分发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131.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几个杰出人才?
132.究竟怎样才算杰出人才?
133.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在哪里?
134.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点应在哪里?
135.在有的国家,政府完全不管大学,大学却办得很好,这是为什么?
136.德国有国家主义传统,美国有自由主义传统,但它们的大学为什么都办得很好?
137.美国相对于德国,是后来居上者,它为什么能居上?
138.美国向德国学习了什么?又超越了什么?
139.大学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140.为什么生活在大学里的人,千千万万,却很少人问“大学是什么”?
141.2000多年有了哲学,1632年有了教育学,相加即教哲吗?为何又隔了216年后才有教育哲学?
142.2000多年前有哲学,160年前有了高等教育学,为何又隔了近100年才有高等教育哲学?
143.课程100年历史了,课程理论60年,课程哲学10年,这说明什么?
144.古往今来,人已亿万,却很少有人思考“人是什么”?这是与“大学是什么”同一类问题和同类现象吗?
145.关于高等教育的问题,应当有一千个以上,对它的研究会是一个无底洞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