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武汉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介绍
一、2010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0年,全市工业战线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精心组织经济运行,扎实开展服务企业工作,推动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努力巩固和扩大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呈明显前高后低走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424.59亿元,增长28.4%;完成增加值1941.33亿元,增长21.7%,增速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从全年增长态势看,受政策刺激效应逐步减弱及同期基数大幅抬高等影响,增速呈明显前高后低特征。一季度、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4%、30.2%,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回落到24.5%、21.7%。分月增加值增速基本呈逐月放缓走势,下半年均降至20%以下,12月份在增加值规模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同比仅增长14.9%。
表: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二)重点产业生产全面增长,汽车产业突破千亿元。2010年,全市11个重点产业产值全部保持增长,增幅在
15.9%以上。6个支柱产业发挥骨干支撑作用,合计完成产值496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7.3%;增幅为3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成为全市首个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产业,全年完成产值1212.28亿元,增长43.7%,持续领跑工业行业;钢铁产业产值875.08亿元,增长32.7%;电子信息产业产值924.79亿元,增长30.2%;石化产业产值384.95亿元,增长29.5%;食品烟草产业产值692.03亿元,增长22.8%;装备制造产业产值874.87亿元,增长17.5%。
(三)百亿元企业带动作用突出,中小企业增长态势良好。2010年,全市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0个,同比增加2个,分别为武钢、神龙、东风本田、武石化、武烟集团、富士康、冠捷、邮科院、华中电网、武汉供电公司。10个百亿元企业合计完成产值3008.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6.8%;净增产值732.56亿元,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14.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1.5%。与此同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累计完成产值3202.57亿元,增长23.2%。
(四)多数产品保持增长,船舶、空调、汽车等大产品增幅突出。2010年,全市重点跟踪的37个产品中,30个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增幅在30%以上的有7个产品,其中船舶、空调、汽车分别完成产量79.91
万载重吨、729.32万台、66.93万辆,增长154.1%、41.8%、36%。同时,显示器、钢铁、原油加工量等大产品也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完成产量1427.03万台、1541.87万吨、498.23万吨,增长23.8%、21.9%、10.4%;卷烟受计划指标限制,继续小幅增长,完成产量262.95万箱,增长2.8%。
(五)开发区表现抢眼,远城区增长步伐加快。武汉开发区板块完成产值1508.42亿元,增长36.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东湖开发区板块产值跃上千亿元平台,为1051.19亿元,增长24%。上述两个开发区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9.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6个远城区板块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累计完成产值1393.93亿元,增长29.3%,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青山区板块加快恢复增长,重新站上1000亿元台阶,完成产值1222.94亿元,增长25%。中心城区板块保持快速增长,完成产值1475.18亿元,增长22.6%。
(六)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盈利增长好于生产。一是产销衔接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02%,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38.9%,高于全市销售产值增幅10.5个百分点。二是效益大幅提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77.51亿元,增长38.7%。实现利润总额314.87亿元,增长65.7%,高于同期增加值增速43.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3.09亿元,
下降42.7%。三是新产品开发活跃。全年全市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898.99亿元,增长32.9%,增幅高于全市产值水平4.5个百分点。四是节能降耗积极推进。1-9月,全市65户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55吨标煤,同比下降14.3%,预计全年继续呈明显下降态势。
(七)工业品价格波动较大,成本压力上升明显。受资金炒作、供求阶段性变化等因素影响,2010年工业品价格在短期内急涨急跌,为历年不多见,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2月份为103.62点,5月份上涨至108.83点,10月份回落到103.33点,12月份又回升到104.56点;全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2月份为107.63点,5月份上涨至110.39点,9月份降至104.88点,12月份提高到108.05点。总体看,大宗原材料、农副产品价格高位震荡,人工工资刚性上涨,大幅增加了企业成本压力。钢材近6个月价格环比持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近期突破90美元/桶,下半年以来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涨多跌少,三级棉花价格在四季度暴涨后年末回调到2.6万元/吨高位,我市中心城区、远城区最低工资5月份起分别上调200元、150元。1-11月,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38.6%。
(八)除天然气阶段性紧张、资金供应趋紧外,生产要素总体呈宽松局面。从电力看,由于电网建设加快、应对措
施有力,全市顺利实现迎峰度夏。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53.63亿千瓦时,增长14%;其中工业净用电量170.78亿千瓦时,增长9.7%。11月份以来全市加大组煤储煤力度,电煤库存情况较好。12月末,全市重点监控电厂存煤44.26万吨,同比增长47.7%。从天然气看,供应总体平稳,全年工业天然气用量2.51亿立方,增长67%,但同时,由于急剧降温时我市取暖负荷迅猛增加、储气调峰能力相对不足,年初和年末均出现短时间工业用气紧张情况。从资金看,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历史高位18.5%,10月份、12月份两次加息,资金供应趋于紧缩。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43.68亿元。
今年好的运行结果也使“十一五”有一个圆满收盘。“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总产值预计由2005年的2674亿元增加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287亿元增加到6424亿元,年均增长22.9%。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由2005年的852亿元增加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730亿元增加到1941亿元,年均增长21.4%,高于“十五”时期年均增速4.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预计比“十五”期末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达到45%,工业税收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60%。可以说“十一五”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工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