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民诉知识点总结(1)
民诉法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民诉法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公平、合法、快捷、简便的原则。
公正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根本原则,它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保持公正、不偏不倚,对当事人一视同仁。
公平原则是在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强调当事人在诉讼中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合法原则是强调在诉讼中,法院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理,不得擅自创设法律。
快捷原则是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高效、迅速,不得拖延时间。
简便原则是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采用简便的程序,减少繁琐的诉讼环节,提高司法效率。
二、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步骤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括立案、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等步骤。
立案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受理是指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诉讼申请后,依法对案件进行受理。
审理是指法院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审理,包括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等形式。
判决是指法院在审理结束后,依法对案件做出裁决。
执行是指法院对判决结果进行强制执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程序中,证据是非常重要的。
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主要包括证据的种类、证据的举证责任、证据的收集和保全、证据的审查等方面。
证据的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当事人应当在诉讼中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当事人如果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可以根据法定的举证责任规则进行判决。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应当依法对证据进行收集和保全,严禁伪造、篡改证据。
证据的审查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排除虚假证据,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诉讼时效问题在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诉讼时效主要包括起诉时效和申诉时效两个方面。
起诉时效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限,如果当事人在时效期限内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就会失去起诉的权利。
申诉时效是指对法院判决结果提起上诉的时间限制,如果当事人在申诉时效期限内没有提起上诉,法院的判决结果就会生效。
司考复习民诉重要知识点精品笔记
司考复习民诉重要知识点精品笔记:(1)1.诉的三个要素:当事人、诉讼标的、诉的理由。
诉讼标的:是指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诉讼标的物:有争议的具体东西(金钱、财产、行为)。
诉讼请求:要求。
诉讼标的额:双方当事人有争执的金钱数额。
诉讼法律关系:有一方必定是法院。
2.诉的分类:根据原告的请求内容来分(肯定要有原被告才能分,只有一方当事人的不能分)。
分为三类:①确认之诉,确认法律关系的诉,只有确认,不求给付,积极确认之诉,消极确认之诉。
②给付之诉,履行某种义务的诉,包括财务和行为(作为和不作为)。
先行确认,再求给付,只要是有给付内容的就是给付之诉。
③变更之诉,消灭或改变某种既存的法律关系,现有关系,再变更。
如离婚诉讼。
3.反诉,本诉的被告针对本诉的原告向法院提出的独立的反请求。
①独立的诉,与反驳不同,反驳仅仅是一个否定,提出了独立的请求。
原告撤诉的,反诉还存在。
②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对案外人提出的不算。
③反诉与本诉要有牵连关系(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买卖合同关系)。
④在本诉进行中提出。
⑤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本诉的法院牵连管辖(只解决地域管辖的问题,级别管辖不牵连)。
⑥适用同一诉讼程序。
⑦反诉提出的时间: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可以合并审理。
过了举证期限不让提。
二审、再审可以随时提,先调解,调不成告之另行起诉。
(二审提反诉,调不成另起诉)4.诉的合并。
主体(当事人)的合并。
客体(诉讼标的)的合并。
客体合并的,可以分别审理,也可以一起审理,可以分别判决,也可以一起判决,但是如果无牵连关系的话,必须分别判决。
5.在我国进行的民事诉讼,必须适应我国的民事诉讼法。
省一级民族自治区制定的民诉法的补充规定,需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市县一级的民族自治州、县制定的民诉法补充规定,先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再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6.民诉的基本原则。
①平等原则,两方权利平等、权利对应。
②对等原则(同等原则),同等待遇,对等限制。
民诉知识点总结
民诉知识点总结一、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1.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在特定的时限内进行起诉的期限。
一般来说,民事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中断和延长、恢复等问题。
其中,起诉时效的主要问题是时效起算时间的确定,通常是从当事人知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此外,还涉及到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的情况。
2. 起诉起诉是指原告以诉讼请求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的行为。
起诉的主要内容包括起诉状的提交、起诉状的必备内容、申请和证据的提交等。
在起诉中,原告要对起诉状的格式、内容、盖章、送达等进行认真的准备和提交。
3. 审理审理是指法院对起诉案件进行审查、调查、审理的程序。
在审理过程中,包括立案、送达、答辩、举证、庭审、判决等环节。
审理是民事诉讼的核心环节,也是当事人在法庭上进行辩论和举证的重要时间节点。
4. 裁判裁判是指法院在审理后,根据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的解决争议的决定。
在裁判过程中,要注意裁判文书的形式、裁判的效力、裁判文书的送达等问题。
裁判是民事诉讼的结果,对于当事人的权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5. 执行执行是指法院根据判决或裁定,强制执行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行使权利的程序。
在执行过程中,涉及到执行申请的提出、执行规则、执行程序等内容。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终环节,是对民事判决或裁定的有效实施。
二、民事诉讼的诉讼主体1. 原告原告是指提起诉讼、主张权利的当事人。
原告的主要责任是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在审理过程中对自己的诉讼请求进行维护和证明。
在进行起诉时,原告要注意诉讼请求的明确、事实的真实性、证据的充分性等问题。
2. 被告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主张权利的当事人。
被告的主要责任是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并在审理过程中对自己的抗辩事实进行证明。
在进行答辩时,被告要注意答辩的内容、事实的真实性、证据的充分性等问题。
3. 第三人第三人是指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但不是原告和被告的当事人。
第三人可以通过申请参加诉讼程序来对案件的结果进行干预,或者成为未经调解的具有代表性的诉讼代表人。
民诉法知识点总结
民诉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诉讼各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诉讼秩序,保障诉讼活动公正、高效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民事诉讼的法定程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行使诉讼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遵循公正、合法、公开、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管辖第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确保充分行使法定审判权,对民事纠纷及其他民事案件依法进行审判。
第五条管辖民事案件,适用以下规定:(一)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审理。
(二)财产或者人身受损害地人民法院审理。
(三)合同纠纷因合同履行地、合同约定地人民法院审理。
(四)不动产投资建设纠纷因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审理。
(五)与合伙企业决策有关的合伙企业纠纷因合伙企业住所地人民法院审理。
(六)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事业单位、企业与合伙企业等民事纠纷,依法与其订立合同的地点所在地人民法院审理。
(七)依法应当由人民法院审理的其他案件,由原告起诉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审理。
(八)其他规定。
第三章受理第十条法院应当依照法定条件,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发现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第十一条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即时向原告指派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义务,以及缺席审判可能产生的后果。
第十二条法院应当依法采取保全措施,确保实现诉讼目的,维护诉讼秩序。
原告可以在诉前或者审理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等,以确保实现诉讼目的。
第十三条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应当及时作出立案决定。
第四章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第十六条诉讼参与人有权利请求人民法院调解,有权向人民法院作出调解协议。
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行调解,也可以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第十七条当事人有权利对自己发生的案件提起诉讼。
原告作为起诉方,有权利对事实主张和法律依据进行自由陈述。
被告作为被诉方,有权利进行自由抗辩。
第十八条当事人因诉讼而有复杂的时间以及经济等损失的,可以获得赔偿。
第十九条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有保密权。
2024年司法考试民诉知识点总结
2024年司法考试民诉知识点总结一、诉讼的基本原则诉讼是民事活动中解决争议的常用方式,而民诉法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诉讼的基本原则。
2024年司法考试中,民诉知识点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对2024年司法考试民诉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复习。
二、管辖权和受理权管辖权和受理权是诉讼的基本概念,也是民事案件审判的前提。
管辖权是指法院对案件实施审判的权力,受理权是指法院受理案件的权力。
在判断管辖权和受理权的时候,需要考虑案件的性质、争议的金额和法院的地域等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三、诉讼参与人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被告是被诉讼的一方,而第三人是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非诉讼参与人。
在民事诉讼中,各方的诉讼地位和诉权诉务有明确的规定,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
四、应诉和举证责任被告在诉讼过程中需要进行应诉,并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在争议事实的证明上,相应的当事人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需要了解不同情形下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标准,掌握常见的证据规则和证据的种类。
五、证据的收集和保全证据对于诉讼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诉讼中如何收集和保全证据是非常重要的。
证据的收集包括采集证人证言、书证、物证和视听证据等,而证据的保全则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掌握证据的收集方法和保全程序,并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六、诉讼程序和调解程序诉讼程序是指民事案件在法院中逐步进行的过程,包括立案、准备、开庭审理和判决等环节。
而调解程序则是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调解达成的和解协议。
学习诉讼程序和调解程序的规定,并理解其背后的理念和目的,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回答与此相关的考试问题。
七、执行程序和终结程序执行程序是指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将法院的决定强制执行的过程。
而终结程序是指将案件审理完毕后,作出结案决定并宣告诉讼终结的程序。
民诉中知识点总结
民诉中知识点总结一、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司法活动。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依法主动请求人民法院对其在民事关系上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审判裁决,也可以被动应诉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程序实质上是一种合法权利的保护和实现过程,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过程,其最终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起诉条件:一是主体资格条件,即当事人必须是享有公民权利的单位或者公民,具有起诉权利;二是诉讼标的物必须是具有法律认可的民事权益;三是诉讼请求具体明确,可以成为判决依据;四是起诉时限未超过法定期限。
只有具备了这些起诉条件,当事人才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法院将无法受理其诉讼请求。
三、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诉讼参与人是指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一定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利的各个主体。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其中,原告是提起诉讼请求的当事人,被告是被诉讼请求对象的当事人,第三人是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当事人。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不同诉讼参与人所具备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地位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其不同的角色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四、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进行的一系列法律活动和法律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括立案、受理、调解、审理和执行等环节。
在这些程序环节中,法院应当依法对诉讼请求进行审核、调解、审理和裁判,并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其中,调解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种非诉讼解决方式,旨在通过法院的调解工作,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达到减轻法院负担、增进当事人和解的目的。
而审理程序则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的法律审查和裁判活动,它是民事诉讼过程的核心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诉知识点梳理总结
民诉知识点梳理总结一、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保护或者解决的一种司法活动。
民事诉讼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平等性、公开性、合法性和适宜性。
二、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民事权益纠纷案件的审理。
民事权益纠纷包括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所有权纠纷等。
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案件的审理程序,如离婚案件、财产保全案件等。
三、民事诉讼的主体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和法院。
原告是指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被告是指被告人或者被申请人,第三人是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当事人,法院是指受理和审理案件的司法机关。
四、民事诉讼的诉讼权诉讼权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或解决民事纠纷的权利。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诉讼权。
诉讼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将受到法院的不予受理或者驳回上诉。
五、民事诉讼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法院审理案件并做出相应判决的要求。
诉讼请求必须明确、具体、合法,并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法院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诉讼请求有权作出不予受理或者驳回上诉的裁定。
六、民事诉讼的管辖管辖是指法院对案件受理、审理和裁决的权限。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般管辖和特别管辖的原则和规则。
一般管辖由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行使,特别管辖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具体规定的专门法院行使。
七、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立案、审理、裁决和执行。
其中,立案程序包括诉讼材料的递交、受理裁定的作出、立案通知书的发放等;审理程序包括庭前准备、开庭审理、证据调查、辩论等;裁决程序包括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执行程序包括执行申请、执行裁定、执行效力等。
八、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负有证明责任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证据责任,即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主张的真实性。
九、民事诉讼的调解和和解调解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民事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法考备考中的民诉法重点知识点
法考备考中的民诉法重点知识点一、引言民诉法是法律中的重要分支,主要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原则。
在法考备考过程中,熟练掌握民诉法的重点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民诉法备考的重点知识点。
二、诉讼的主体1. 原告和被告的身份与权利义务:在民事诉讼中,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而被告则是被诉讼的一方。
他们都有权利享受公正审判的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提供证据、履行判决等。
2. 辩护人的角色和职责:辩护人是被告在诉讼过程中的代理人,他们有义务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提出有利于被告的辩护意见,并协助被告进行相关程序的操作。
三、诉讼的程序1. 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于争议金额较小的案件,其特点是审理迅速、操作简便。
备考时需了解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操作要点以及相关的特殊规定。
2. 普通程序:普通程序适用于争议金额较大或涉及重大权益的案件,其审理过程相对复杂。
备考时需熟悉普通程序的主要环节、证据的收集与认定、证人的传唤等方面的规定。
四、证据的管理1. 证据的种类:在民事诉讼中,常见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等。
备考时需熟悉各类证据的定义、证明力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内容。
2. 证据的收集和认定: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利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则有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对证据进行认定。
备考时需掌握举证的方法与程序、辨认与保全证据的规定等。
五、判决执行1. 判决和裁定的效力:判决和裁定是法院对案件做出的最终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备考时需了解判决和裁定的性质、种类以及相关的强制执行规定。
2. 强制执行程序:当判决和裁定不能自愿履行时,可以通过强制执行程序追回债务或实现权益。
备考时需熟悉强制执行程序的操作要点、救济措施以及被执行人的权益保护等内容。
六、仲裁程序1. 仲裁的定义和种类:仲裁是一种独立于法院的争议解决机制,根据当事人的选择由仲裁庭作出裁决。
备考时需了解仲裁的性质、适用条件以及比较仲裁与诉讼的特点。
司法考试(民诉)笔记
司法考试(民诉)笔记本资料由明德法考考资收集整理-mdfkedu点com民诉法概述公力救济社会救济(仲裁,诉讼外调解)私力救济(和解)1、非诉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特别程序(选民资格不是诉讼,也不是非诉程序)基本法、程序法、部门法(调整社会关系,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公法(一方是国家)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同等原则对等原则(外国人)3、辩论原则(诉讼程序整个阶段,无非诉)4、处分原则(法律规定范围内,私权利可以放弃,公权利不可)5、诚实信用原则(不滥用,自觉)6、检察监督原则7、支持起诉原则(不能以原告身份起诉)基本制度一审合议庭可以有人民陪审员特别程序里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独任制:1、简易程序都是(区别刑诉,三年)只能基层,第一审民事案件2、特别程序,原则上用,除选民,担保标的额超基层法院范围(基层审)重大疑难的3、督促程序(支付令)4、公示催告阶段,独任除权判决,审判员的合议庭公开审判制度法定不公开:国、个依申请不公开:商业、离婚案件(与个人隐私冲突,适用个私)宣判一律公开回避制度1、开庭审理前,最晚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2、其他人→审判长审判人员→院长院长→审委会决定3、申请后,暂停工作(紧急措施的除外)不影响已进行的诉讼程序4、可复议,不停止工作,3日作出复议决定两审终审制度※例外:1、最高的裁判2、非诉程序没有二审、再审3、确认婚姻效力案件(可以在去结婚)区分离婚案件,有二审4、大多数裁定一审终审(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可上诉)5、调解程序小额诉讼(包括判决,裁定)不得上诉,可再审主管与管辖1、管辖权恒定(违反级别管辖,专属管辖的除外)注意: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导致标的额违背级别管辖,可提管辖权异议,应当移送,但客观原因标的额上涨,仍然管辖恒定2、专门法院管辖1、军事法院:双方均军人2、海事法院:海商侵权合同等3、铁路运输法院4、知识产权法院:专利纠纷,可能多种管辖5、金融法院6、互联网法院:一般距离远,双方没见过面3、级别管辖一般基层中院:1、重大涉外2、最高确定由中院管辖①专利纠纷(也可能基层)②公益诉讼③海商事④仲裁相关例外:国内仲裁的证据、财产保全在基层,其他中院4、地域管辖原则:原告就被告例外:被就原1、不在中国,下落不明提起的身份关系2、被关的、户籍被注销的3、三费,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在就不可以)4、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1、2只能原告地3、4可原告可被告地双方被关、双方被注销户籍、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还是原就被当事人住所地判断:经常居住地(满1年,起诉时仍在,就医除外>户籍地>原户籍地5、特殊地域管辖㈠合同纠纷管辖※合同纠纷以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管辖合同履行地的确认1、合同已实际履行①有约定,按约定(即使实际与约定不一致)②约定不明⑴标的为给付货币接收一方⑵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⑶交付其他标地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⑷租赁物使用地⑸网络买卖合同网络交付的,买受人地其他方式交付,收货地⑹即时结清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2、合同没有实际履行①有约定,不在双方住所地由被告住所地(包括无约定)②有约定,与一方重合由被告住所地或约定地注意:看合同是否履行,不要忘了被告住所地㈡侵权纠纷管辖一般由侵权行为地(实际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管辖特殊:1、产品、服务侵权,比一般多产品制造地、销售地、服务提供地2、信息网络侵权,沾边就行3、诉前保全引发的保全后没起诉,保全法院起诉了,受理或保全法院管辖4、公司诉讼(公司法内容,不是合同)由公司住所地管辖5、公司、海难救助、共同海损这三个都无被告住所地管辖专属管辖1、不动产纠纷登记地>实际所在地※1、物权纠纷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注意政策性)按不动产专属管辖确定二、港口作业→港口所在地三、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主要遗产所在地>不动产管辖四、涉外专属在中国履行的1、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合同2、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的纠纷,由中国法院管辖6、协议管辖适用:合同及财产权益纠纷书面形式与争议有实际练习可约定两个以上7、共同管辖、选择管辖,最先立案的管裁定管辖1、移送管辖无管辖权的法院才能移送移送一次(可同可上下)必须接有争议上级指定应诉管辖:答辩、首次开庭取得2、指定管辖1、管辖权发生争议+无法协商→共同上级指定(要先协商)2、有管辖权(不能移送)+特殊原因不能管→上级法院指定3、管辖权转移→级别管辖的变通1、下向上①上主动要②下报请上,上同意转移2、上向下(经过三级处理),确有必要,报请自身上批准给下确有必要:①破产程序中有关债务人的案件②人数众多且不方便诉讼的案件③最高院确定的其他案件下不能主动要上的注意:移送是纠错转移没错,只是变通,只能上下级,不能同级管辖权异议→当事人(第三人不能),答辩期间提。
司考民诉考点总结2023
司考民诉考点总结2023一、案件受理程序1. 案件受理的条件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案件受理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案件受理的地域和权限范围;•具备诉讼资格的原告和被告;•案件符合法定受理条件。
案件受理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告提起诉讼并提交诉状;2.法院受理诉讼,并进行立案登记;3.法院对受理案件进行认可或驳回,并发出受理通知书给原告;4.法院通知被告,要求其提出答辩意见。
2. 案件受理的异议和回应在案件受理过程中,原告或被告不满意法院的受理决定或对立案材料有异议时,可以提出异议。
法院会根据相关规定对异议进行回应,并决定是否接受或驳回异议。
二、起诉状的要素和制作1. 起诉状的要素起诉状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申请,其要素包括:•法院名称和案号;•原告和被告的姓名和住址;•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所有的证据材料。
2. 起诉状的制作制作起诉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规定的格式和模板,确保内容格式正确;•内容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使用准确、明确的法律术语。
三、证据的种类和举证责任1. 证据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书证:包括公文、合同、凭证等书面文档;•物证:包括物品、痕迹、标本等有形的物质证据;•视听证据: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等可视听记录的证据;•手写、口供证据:包括当事人的手写材料和口头陈述等证据;•鉴定证据:包括鉴定机构对争议事项的专门鉴定结论等。
2. 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对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
根据举证责任的规定,原告需要举证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事实依据,被告可以进行抗辩,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进行反驳。
四、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1. 财产保全的概念和种类财产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保障判决或调解的实施,通过法院采取措施,暂时冻结当事人的财产。
常见的财产保全种类包括:•查封: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防止其转移、隐匿或损坏;•扣押:暂时扣押被执行人的财产,确保其处置的合法性;•约谈:约谈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以了解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司 法考试民事诉讼法知识点讲解
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知识点讲解民事诉讼法是司法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些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知识点。
一、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程序,对民事诉讼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无论是在诉讼地位、诉讼机会还是在适用法律等方面。
法院应当平等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不因当事人的身份、地位等因素而有所偏颇。
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外国当事人与我国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对等原则则是当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时,我国法院对该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也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法院调解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不得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
同时,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4、辩论原则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能够让法院更清楚地了解案件事实和当事人的主张。
5、处分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的处分行为不得违反法律、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1、合议制度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
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在审判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共同对案件进行评议和裁判。
2、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防止审判人员因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影响案件的公正裁判。
当事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也应当自行回避。
3、公开审判制度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民事诉讼应当公开进行,包括审判过程的公开和审判结果的公开。
公开审判有助于增强司法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4、两审终审制度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即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
民诉中常考知识点总结
民诉中常考知识点总结一、起诉条件起诉条件是指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法律条件。
在民事诉讼中,起诉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观条件:起诉的当事人必须是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 客观条件:起诉的争议必须是具有诉讼标的、适格请求及法律关系的民事纠纷。
3. 相对的程序前提:起诉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程序要求,包括适格的起诉状、起诉状的提交、起诉状的送达等。
4. 存在性条件:起诉的争议必须是事实上存在的,而不是虚构的或者不存在的。
5. 社会利益条件:起诉的纠纷必须是具有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法律精神。
当事人在起诉的时候,必须要符合以上几个条件,否则法院将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二、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有举证责任。
在举证责任方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1. 原告举证原则:原告要求法院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就必须举证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事实依据。
2. 被告举证原则:被告对原告的事实主张有实质性的反驳或者抗辩,就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3. 证据调查原则:在诉讼程序中,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情况进行证据调查,确保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以上三个原则是在举证责任方面很重要的,当事人在诉讼中必须要务必承担好举证责任,不然很容易导致败诉。
三、证据的认定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认定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证据的认定,有以下几个原则:1. 总面值原则:法院在认定证据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各种证据,不能片面依赖某一种证据。
2. 证据保全原则:当事人认为可能造成证据灭失,给自己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措施。
3. 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原则:法院在认定证据的时候应当审查证据的真实性,不应当盲从或者迷信。
4. 相对规范原则:对于一般文书的公证或者认证,可以相对规范地认定。
以上是在证据的认定方面比较重要的原则。
对于证据的认定,法院应当从严格的法定程序依次排列。
司法考试戴鹏民诉要点总结
1.诉讼程序A只有诉讼程序才适用辩论原则,其他程序不适用;B只有诉讼程序才是用调解,其他程序不适用;C人民陪审员不能参加二审、特别程序、督促程序。
2.反诉A应当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二审中提出的可以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诉;B找到被告的主张,去掉原告的起诉,假如没有原告的起诉时,判断被告就自己的主张能否单独直接到法院起诉。
如果能,则是独立的诉;不能,则是反驳。
基本原则制度1. 同等、对等原则:仅仅针对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适用;2. 处分原则、辩论原则A法院的判决超出原告的诉讼请求,违反处分原则;B法院的判决超出原告的事实主张,违反辩论原则;C既超请求,又超事实,同时违反辩论和处分原则。
3. 合议制A陪审员只能参加使用一审程序审理的诉讼程序;B独任制工简易程序;合议制工普通程序;4. 回避;审判人员院长定;其他人员由审判长;院长参审审委员会。
主管与管辖1. 一般记忆管辖A原则一一原告就被告:双方都有特殊情况;B例外一一被告就原告:仅被告一方有特殊情况2.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确定A步骤一:是否存在专属管辖,是,由专属管辖的法院管辖;否,进入步骤二;B步骤二:是否存在协议管辖,是,根据协议确定管辖;否,进入步骤三;C步骤三:进入法定管辖,即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1. 诉讼权利能力A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一定有诉讼权利能力;B有诉讼权利能力的主体,不一定有民事权利能力。
2. 代表人诉讼A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一定是普通共同诉讼;B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中,不同意指定代表人的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C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中,生效判决对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发生法律效力,对未参加登记而另行起诉的权利人有预决效力;3. 有独三和共同原告的区别:待判断主体与本案被告是否存在于本案诉讼标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法律关系:(1)存在相同的法律关系则为必要共同原告;(2 )存在相类似的法律关系,则为普通共同原告;(3 )如果该主体是基于独立的法律关系向本案原、被告主张权利,则为有独三。
民诉真题知识点总结
民诉真题知识点总结民事诉讼真题知识点总结如下:一、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1. 立案立案是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是指原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被告的请求。
立案程序包括递交诉状、受理、立案等程序。
2. 审理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已受理的案件进行调查、举证、辩论和判决的程序,包括受理、准备、开庭、合议和判决等程序。
3. 上诉当原审法院的判决不服时,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程序包括递交上诉状、受理、审理、开庭、合议和判决等程序。
4. 执行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进行强制执行的程序,包括受理执行申请、执行程序、执行裁定等程序。
二、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各种司法解释对于具体的诉讼程序和适用法律进行了具体规定和解释,对于实践指导和案件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1. 证据规则证据规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证据所采用的程序和规则。
证据规则包括证据的提交、举证责任、证据的鉴定、证人的出庭等程序。
2. 保全程序保全程序是指在诉讼开始前或者诉讼期间,为了防止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系列临时措施,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等程序。
3. 调解程序调解程序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员进行调解,协助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的程序。
4. 强制执行程序强制执行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进行强制执行的程序,包括财产执行和行为强制执行等程序。
四、民事诉讼案例点评民事诉讼案例的点评是针对具体案例的审理程序、法律适用和裁判结果进行的评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民事诉讼的相关知识和规定。
以上就是民事诉讼真题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对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程序和案例点评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民事诉讼的知识,提高民事诉讼案件的办案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民诉知识点归纳
民诉知识点归纳1. 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民事诉讼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因民事关系发生争议,根据法律程序通过法院解决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自愿性、等式性、双方争论性、公正性、无罪推定原则等。
2. 民事诉讼的主体和管辖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和诉讼参与人。
原告可以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为反对原告要求的一方。
诉讼参与人包括无正当理由干预案件的第三人,被授权代理诉讼的代理人等。
民事诉讼的管辖分为普通民事管辖和特别民事管辖,普通民事管辖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特别民事管辖则由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受理。
3.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和诉讼费用民事诉讼时效是指诉讼主体根据法定时限向法院请求保护权益的期限。
根据不同的诉讼请求,诉讼时效有不同规定。
诉讼费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支付给国家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立案费、调查取证费、鉴定费等。
诉讼费用一般由败诉方承担,部分特殊情况下可以由胜诉方承担。
4. 民事诉讼的起诉和答辩民事诉讼的起诉是指诉讼主体向法院提出适用法律进行诉讼的请求。
起诉应当提交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并附上相关证据。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答辩意见,并陈述辩护理由。
5. 民事诉讼的举证和质证在民事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供与自己主张相符的证据来支持其诉讼请求,被告则可以提供反驳证据。
同时,双方可以对对方的证据进行质证,即对证据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质疑,并提供相关证据进行反驳。
6. 民事诉讼的调解和审判民事诉讼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调解方式,即在双方争议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办法。
若无法达成调解,则进入审判阶段,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裁定。
7. 民事诉讼的上诉和执行对于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上级法院将重新审理争议,做出终审判决。
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还需要执行判决,即实际履行判决所确定的权利义务。
司 法考试民事诉讼程序知识点总结
司法考试民事诉讼程序知识点总结民事诉讼程序是司法考试中的重要考点,对于法律学习者和从业者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程序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民事诉讼程序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民事诉讼的主管与管辖民事诉讼的主管,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和权限。
明确主管范围有助于正确判断哪些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哪些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处理。
管辖则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等。
级别管辖主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诉讼标的金额等来确定不同层级法院的管辖权限。
一般来说,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则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地域管辖通常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会有不同的管辖规定。
例如,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诉讼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人。
诉讼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委托代理人则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授权而代为诉讼的人。
三、民事诉讼证据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
民事诉讼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
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在举证责任方面,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侵权诉讼中的过错推定、因果关系推定等,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判断主要包括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审查,并根据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作出判断。
法考主观题民诉必背知识点
第一讲民事诉讼与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民事诉讼:诉讼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民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人民调解和解诉外调解第二讲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一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二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三民事检察监督原则审判检察监督+执行检察监督监督手段:抗诉上抗下不适用再审的案件,也不能抗诉检察建议:调查核实权前置程序:当事人未向法院申请再审的,不得直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同级监督+经本院检委会讨论决定+报上一级检察机关备案+对法院的拘束(3个月内组成合议庭审查+不启动再审的应当书面回复检察院)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一公开审判制度与公众的裁判文书查阅权公开审判绝对不公开:国家秘密及个人隐私依申请不公开:商业秘密离婚案件不公开质证: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查阅三不能未生效不能查调解书不能查涉密涉私不能查二回避制度:证人不回避专家辅助人原则上不适用回避制度,检察机关作为当事人,专家支持检察院的回避回避方式:自行回避依申请回避决定回避回避事由:回避决定权:院长由审委会决定,审判人员法院决定其他人员:审判长决定回避承担法律效力:决定前应当暂停本案工作,紧急除外,决定回避的不影响已经进行的诉讼程序效力。
三合议制度一审普通单一和议或陪审简易程序:独任制二审单一式合议制再审一审单一式合议制或陪审制二审单一式合议制特别程序:选民:单一式合议制其他五种独任制重大疑难复杂单一式合议制督促程序:独任制公示催告:公示催告:独任制除权判决:单一式合议制一审终审情况:1最高院2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3 确认婚姻无效4调解书不得上诉5 大多数裁定6小额诉讼第三讲诉一诉的种类确认之诉:积极确认之诉+消极确认之诉给付之诉给付财物+给付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变更之诉第三人撤销之诉离婚增减三费公司解散二反诉1主体特定性同一性2 目的的对抗性,反诉的目的在于抵消或吞并原告的全部或部分诉讼主张3请求的独立性:即使本诉原告撤诉,不影响反诉的效力。
民诉知识点全总结
民诉知识点全总结一、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民事诉讼是指以诉讼的形式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程序的法定要求,通过审理、判决来解决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争议。
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包括:立案、举证、调解、审理、判决等。
在民事诉讼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如法定程序原则、当事人平等地位原则、当事人自愿原则、民事检察原则、真实性原则等。
二、起诉和受理1、起诉起诉是指当事人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对其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和判决的程序。
当事人起诉的基本程序包括:起诉状的形式、起诉状的内容、起诉状的送达和受理。
2、受理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提出的审理程序进行处理。
法院应在法定时限内对起诉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
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进行裁定并通知当事人。
受理的程序包括:受理案件的条件、受理案件的程序、受理案件的裁定等。
三、举证和调解1、举证举证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和法院的要求,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或答辩意见。
举证的程序包括:举证责任、举证对象、举证方法、举证期限、证据的保全等。
2、调解调解是指通过法院或者其他调解机构的调解程序,对当事人的争议达成和解。
调解程序包括:调解的形式、调解的程序、调解的效力等。
四、审理和判决1、审理审理是指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查、听证,进行事实和法律适用的认定,以做出判决的程序。
审理程序包括:开庭审理、调查、举证、质证、辩论等。
2、判决判决是指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法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认定和裁决的程序。
判决的程序包括:判决的形式、判决的内容、判决的效力、判决的执行等。
五、执行和终结1、执行执行是指法院对判决、裁定的强制执行程序。
在民事诉讼中,执行程序包括:执行的程序、执行的方式、执行的异议处理等。
2、终结终结是指民事诉讼所有程序完结,案件审结或已经执行完毕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1、公开审判制度法定不公开审理vs法定不公开质证法定不公开审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及其它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定不公开质证: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或者法律规定应该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质证。
2、独任制的适用范围(1)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的简单案件。
(包括大多数的非讼案件)(2)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非重大、疑难的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一律适用合议制:非讼程序中适用合议制的情况包括选民资格案件;重大、疑难的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限制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确认调节协议、实现担保物权;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阶段。
](3)公示催告程序的公示催告阶段。
(4)督促程序。
3、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审+发回重审+部分再审4、二审程序人民陪审员一律不得参加;再审程序不等于二审程序;再审程序中发回一审的仍可以按照一审处理;只要是一审普通程序,均可以吸收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
5、所有一审不公开审判的案件均需开庭审理。
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2345、共同原告与共同被告6、不得追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情形:(1)参加之诉专属于其它法院管辖的。
(2)参加之诉的双方当事人定有书面协议(约定管辖),将争议提交其它法院管辖的。
(3)参加之诉的双方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属于形成之诉(变更之诉)(1 )主体:有独三和无独三,客体: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2 )程序条件: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而未能以有独三或无独三的身份参加诉讼。
有以下情形: 不知道诉讼;申请参加未获批准;知道诉讼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参加;因其它不能归责与本人的事由未能参加诉讼。
(3 )时间: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6个月。
9、公益诉讼1、有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所住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辩论终结后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即:法庭辩论终结前可以撤诉)民事诉讼辅助和保障制度1、期间期间的种类: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可变期间(举证时限、执行申请期、一审(简易和普通)程序的审限、二审判决和裁定的审限)和不可变期间指定期间均为可变期间;法定期间包括可变和不可变。
期间的计算:年月日一次日开始;时一次时开始。
期间的顺延: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消除障碍后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不计算在审限内的期间:公告、鉴定、管辖权争议、管辖权异议、庭外和解。
民事诉讼期间的特殊性:涉外民事诉讼案件中,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案件不受一审审限和二审审限的限制。
2、保全和先予执行比较:启动方式、适用范围、担保、裁定效力及其救济机制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先予执行必须由当事人申请,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采取措施。
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1)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2)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的;追索回复生产经营急需的保险理赔费用的;需要立即返还社会保险金、社会救助资金的;不立即返还款项,将严重影响权利人生活和生产经营的。
执行前保全3、送达(必须是法院向当事人才是送达)直接送达:电子送达:适用条件(须经当事人同意,当事人不知情情况下直接发送电子文书无效)和适用对象(无论当事人是否同意,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不能采用电子送达)留置送达:具体的留置方式及其适用限制;在送达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记录送达过程,即使为送达。
离婚案件不能将送达文书交与当事人配偶。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主体:受诉法院委托其他法院送达,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
转交送达只有三种情况:军人、被监禁、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
公告送达适用条件:(1)受送达人下落不明;(2)穷尽了其他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
期限:国内60日,国外3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的不适用公告送达。
调解书不能留置送达。
支付令可以留置送达,但不能公告送达。
当事人未提出书面申请,二审送达地址以一审为准。
4、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法院调解一审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二审必须制作(为了明确一审判决书的效力,二审调解书送到后,一审判决视为撤销)。
原则上调解协议不得转化为判决书,但有两种例外:(1)无民事行为人的离婚案件,法定代理人与对方达成协议要求发给判决书的,可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2)涉外诉讼案件中的调解,当事人要求发给判决书的,可以依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送达当事人。
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1、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书证:以其记载的内容或者思想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物证:以其外部形态、存在状态和物质属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视听资料:类似于书证,利用“高科技手段” 储存信息,并需要借助特定的设备反应所储存信息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例如:X光片,雷达扫描资料电子数据(2012年新增):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电子签名等储存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本证和反证:第一步,该证据的证明对象即待证事实是什么。
第二步,谁应当对待证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第三步, 该证据是有谁提出来的。
若有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出,则是本证;若由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出,则是反证。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能够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不能够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未经复制、转述等中间环节的证据。
传来证据:并非来源于案件事实,是经过复制、转述等中间传播环节的证据。
质证:质证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并非所有的偷录证据都要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而要看其是否足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设计商业秘密的证据,属于法定不公开质证的证据,但是不公开质证不等于不质证。
民事司法程序民事司法程序:民事审理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
民事执行程序包括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非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包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包括传统简易和小额诉讼程序) 、二审和再审(审判监督程序)非讼程序包括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宣告公民失踪、死亡;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确认调解协议;实现担保物权) 、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
合并审理的主要情形(1)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2)基于同一事实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分别向同一法院起诉的,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3 )反诉和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或者基于相同事实的, 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民事判决、民事裁定和民事决定民事判决:适用于解决实体性问题;原判决中存在遗漏,直接做出补充判决;对于原判决中的错误判决内容,只能借助法定程序予以纠正。
民事裁定:适用于解决程序性问题;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民事决定:主要解决一些特殊事项;回避;拘留、罚款等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延期审理;诉讼费用的减、缓、免;法院对已经生效的裁判认为应当再审。
司法确认的使用范围(司法确认:对于涉及到的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经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经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签字盖章后,或双方当事人签署协议之后,如果双方认为有必要, 法院申请共同到人民确认其法律效力的制度。
)1、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2、2不属于受到申请人民法院管辖的3、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除的4、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5、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认的。
执行程序参与分配:执行过程中,因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多个债权人的债权,申请执行人以外的其他债权人凭借有效的债权,执行根据加入到已经开始的执行过程中,使得各个债权能够公平受偿的制度。
参与分配的适应条件:(1 )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清偿所有债权;(2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非法人;(3)有多个申请人对同一被申请人享有债权;(4)申请人必须取得生效的执行依据;(5)参与分配的债权仅限于金钱债权;(6 )参与分配必须发生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清偿完毕之前。
多个债权人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制作财产分配方案,并送达个债权人和被行人。
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分配方案15日起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未提出反对意见,就按此分配;若提出反对意见,应当通知异议人,异议人自收到通知书15日内起,以提出反对意见的债权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原则:(1)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际联系原则(2 )尊重当事人原则(3)维护国家主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