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扎染纸巾
中班纸巾棉签扎染教案

中班纸巾棉签扎染教案教案标题:中班纸巾棉签扎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扎染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纸巾、棉签、颜料、水杯、画板、画笔、水。
2. 学生带来的白色T恤或其他布料。
3. 保护衣物和桌面的塑料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和图案。
- 展示一些扎染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认为扎染是如何制作的。
2. 知识传授(10分钟):- 解释扎染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展示不同的扎染技巧,例如扎结、扎印等。
- 向学生介绍使用纸巾和棉签进行扎染的方法和步骤。
3. 实践操作(25分钟):- 将颜料倒入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调和。
-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纸巾。
- 将纸巾折叠成所需的形状,用棉签蘸取颜料在纸巾上进行扎染。
- 学生可以选择在画板上进行练习,然后再将技巧应用到自己带来的布料上。
4. 创作展示(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所使用的技巧。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出建议和意见。
5. 总结(5分钟):- 回顾扎染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学生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上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延伸:1. 继续扩展学生的扎染技巧,尝试更复杂的图案和颜色组合。
2. 鼓励学生在其他布料上进行扎染实践,如围巾、帽子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扎染技巧应用到其他艺术形式中,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2. 评估学生对扎染概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创作展示中的表现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扎染作品的图片。
2. 颜料、纸巾、棉签、水杯、画板、画笔、水。
3. 学生带来的白色T恤或其他布料。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话题和展示扎染作品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扎染纸巾晕染教案反思

幼儿园扎染纸巾晕染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幼儿园扎染纸巾晕染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集中注意力。
教学准备:1. 纸巾2. 食用染料3. 水杯4. 毛笔5. 水6. 桌布或报纸(用于保护桌面)教学过程:1. 引入:与幼儿讨论纸巾晕染的概念,并展示一些扎染纸巾的样品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解释步骤:向幼儿解释如何进行纸巾晕染活动,并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a. 准备工作:将桌布或报纸铺在桌面上,准备好纸巾、食用染料、水杯和毛笔。
b. 染料准备:将适量的食用染料倒入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c. 扎染纸巾:将纸巾折叠成所需的形状,用毛笔蘸取染料轻轻涂抹在纸巾上。
d. 晕染效果:观察染料在纸巾上的晕染效果,可以适当调整染料的浓度和颜色。
e. 干燥和展示:将晕染完成的纸巾晾干,然后展示给大家欣赏。
3. 操作实践:让幼儿依照步骤进行纸巾晕染活动,老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分享和反思:让幼儿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
引导幼儿讨论晕染效果的差异,并帮助他们理解染料浓度和颜色的影响因素。
教案反思:在这个教案中,我意识到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对于颜色和形状的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在引入部分,我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的样品图片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纸巾晕染的概念。
此外,在操作实践环节,我应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纸巾和染料,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另外,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可以引入一些音乐或故事,与纸巾晕染相结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可以在实践中体验到纸巾晕染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在反思中,我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作为教案专家,我会根据幼儿园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教案,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中班扎染扎纸巾的教案

中班扎染扎纸巾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感受扎染工艺的美。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扎染工具:天然染料、橡皮筋、筷子、纸巾等。
教学PPT:展示扎染工艺的历史、特点和作品。
音乐: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
环境布置:宽敞明亮的教室,方便幼儿操作。
三、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播放PPT,展示扎染工艺的历史、特点和作品,让幼儿了解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
(2)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扎染工艺的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探索环节(1)教师示范扎染纸巾的基本步骤:将纸巾折叠成不同形状,用橡皮筋扎紧,然后浸入染料中染色。
(2)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折叠和扎法,观察染色效果的变化。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创作中的乐趣。
合作环节(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共同完成一幅扎染作品。
(2)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商量折叠和扎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共同欣赏和评价作品。
展示环节(1)将各组的扎染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
(2)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信心。
(3)教师和幼儿共同评选出最佳作品和最佳合作小组,颁发奖品和证书,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导入、探索、合作和展示四个环节,让幼儿了解了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体验了创作的乐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评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和机会。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染纸》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染纸》及教学反思(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染纸》及教学反思中班美术教案《染纸》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折纸方法和染色方法,了解染纸的由来和染纸过程,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染纸》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染纸的由来和染纸过程。
2.学会用不同的折纸方法和染色方法。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1.已染好的纸。
2.各色的颜料、托盘、棉棒、宣纸。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各种染纸作品。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非常奇特的美术作品跟你们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提问:小朋友你们谁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幼儿谈一谈。
它们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染出来的,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张特别的纸巾呢?那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二、介绍材料和染纸的方法。
1、介绍材料:小朋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宣纸。
宣染用的材料有宣纸和各种水粉颜料,选用宣纸是因为它吸水力特别强。
盘子里是水粉颜料。
还有棉棒,这些都是染纸需要的材料。
2、讲折纸方法:现在老师讲一下染纸的步骤,首先将宣纸折起来,折的方法有好多种,比如可将纸折成正方形、三角形、卷成长的等,这样可以染出各种不同的图案,今天主要学习对边折和对角折。
折好后然后用棉棒占上水粉颜料,让颜料印到纸的一边上,马上拿起让颜料自然阴开。
然后在染下一个边,每次染选择1-2种颜色。
染好后将纸轻轻地打开,晾干即可。
染角的,它是指将纸的每个角都染上不同的颜色,染的步骤跟染边一样。
第三种是边跟角都染,你可以染两个角,一个边:也可以一个角两个边随意。
3、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小手绢”,请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尝试一下,看谁染的“手绢”最漂亮,小朋友愿意吗?在染之前先请有只小兔子要和小朋友说句话,一起来听听吧。
(出示幻灯片)小朋友一起来染“手绢”吧。
纸巾扎染真漂亮教案反思

纸巾扎染真漂亮教案反思教案标题:纸巾扎染真漂亮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纸巾扎染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设计出漂亮的纸巾扎染作品。
3. 学生能够培养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纸巾2. 染料3. 水杯和刷子4. 扎染工具(如橡皮筋、绳子等)5. 白色布料或纸巾6. 洗涤用品(如洗衣液、水槽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纸巾扎染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些纸巾扎染作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纸巾扎染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纸巾、染料的使用方法、扎染工具的运用等。
3. 演示与实践(15分钟)- 向学生展示具体的纸巾扎染过程,包括如何将纸巾扎成不同的形状、如何使用刷子和染料进行上色等。
- 让学生跟随演示的步骤进行实践,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纸巾扎染的方式进行创作。
4. 创作时间(2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纸巾扎染作品的设计和创作。
- 教师在创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扎染方式和颜色搭配。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纸巾扎染作品,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 教师和同学们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6. 反思与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询问学生对纸巾扎染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和指导。
教案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纸巾扎染的实践活动,不仅学习到了基本的扎染技巧和方法,还培养了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展示和分享环节,学生得到了互相学习和鼓励,增强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自豪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染料的使用和颜色搭配上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染料的介绍和示范,以及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纸巾扎染的技巧和创作方法。
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扎染纸巾

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扎染纸巾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扎染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尝试自己动手进行扎染创作。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扎染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动手进行扎染创作。
难点:掌握扎染的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扎染作品。
三、教学准备:1. 白色纸巾若干2. 染料(水彩、墨水等)3. 剪刀4. 铅笔、画纸5. 绳子、橡皮筋等扎染工具6. 示例作品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扎染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扎染的起源、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让幼儿初步了解扎染。
3. 示范:教师演示扎染的制作过程,重点讲解扎染的技巧。
4. 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扎染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讲解扎染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2.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扎染的技巧?3. 教学活动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兴趣?4. 是否注重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5. 教学准备是否充足,能否满足幼儿的创作需求?6. 下次教学活动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的扎染作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布置:将幼儿的扎染作品作为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部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幼儿的作品。
3. 创意比赛:组织幼儿进行扎染创意比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制作扎染作品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
2. 幼儿完成的作品质量,如颜色搭配、图案设计、扎染技巧等。
3. 家长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反馈。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制作过程,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鼓励。
《扎染》美术教案

《扎染》美术教案•相关推荐《扎染》美术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扎染》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扎染》美术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扎染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4、剪刀,展示板三、活动过程(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三)老师提示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五)作品展示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扎染》美术教案篇2【设计意图】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中班美术《多彩的纸巾》精品教案和活动反思

中班美术《多彩纸巾》精品教案和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美》,详细内容为《多彩纸巾》。
通过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常见纸巾也可以变得色彩斑斓,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和掌握纸巾染色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兴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纸巾染色基本方法,完成一幅创意纸巾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纸巾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范例作品、彩笔、水粉、调色盘、画纸、纸巾、剪刀、胶棒等。
学具:彩笔、水粉、调色盘、画纸、纸巾、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一幅范例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材料画?”(2)揭晓答案:“这是用纸巾画,今天我们也来试试用纸巾画画!”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纸巾染色基本方法,如滴水法、涂抹法等。
(2)示范如何用纸巾创作一幅画,边示范边讲解步骤。
3. 幼儿动手实践(15分钟)(1)分发材料,提醒幼儿注意使用水粉时卫生。
(2)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尝试用所学方法创作一幅自己纸巾画。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1)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作品,让其他幼儿评一评、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1. 《多彩纸巾》2. 内容:(1)纸巾染色基本方法(2)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纸巾创作一幅画,主题自选。
2. 答案:根据幼儿创作水平,提供适当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动手实践等环节,让幼儿掌握纸巾染色基本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但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富有创意作品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进行创意绘画,如石头、树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扎染纸巾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纸巾。
2.能大胆操作,并积极向同伴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经验。
3.通过欣赏进一步感受图案与扎染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扎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对应的方法图谱(图1)。
3.扎染材料:白色纸巾、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带、细铜丝等。
4.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据此扎染的纸巾一块(图2)。
活动过程:
1.欣赏用不同方法扎染的纸巾,迁移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与其对应的扎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块扎染纸巾,你最喜欢哪块?为什么?
幼:我最喜欢这块纸巾,它的颜色像块绿草地.
幼:我最喜欢这块纸巾,它的花纹像鸡蛋,是椭圆形的.
幼:我喜欢这块纸巾,它的花纹像大海的波浪.
幼:我喜欢这块纸巾,因为它的花纹像火车道。
师:像火车道的花纹在哪里呢?
幼:在纸巾的角上。
(2)师:你知道这些好看的花纹是用什么方法扎出来的吗?
幼:像大海波浪一样的花纹是把纸巾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幼:斜形花纹是把纸巾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像火车轨道一样的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教师根据幼儿交流情况,在纸巾的下方出示相应的方法图谱,见图1。
) 2.回忆经验,明确设计图稿与作品的关系,产生设计、扎染纸巾的愿望.
(1)出示设计图稿,引导幼儿观察设计的花纹,猜测扎法(见图2)。
师: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纸巾的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纹?
幼:纸巾中间有一条斜线,斜线两边都有一个圆形,两个角上还有弧形的、像太阳一样的花纹。
师:怎样才能在纸巾上出现这些花纹呢?
幼:先把纸巾对角折,然后扎上皮筋,就会出现中间的斜线了。
幼:在纸巾两边用包珠子的方法扎。
幼:在两个角上直接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纸巾,引导幼儿比较(见图2)。
师: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纸巾,看看和设计图一样吗?
幼:有点不一样,我们设计的两个圆一样大,可是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
师:想一想,这两个圆怎么会一个大一个小的呢?怎样才能让扎染出来的两个圆一样大呢?
幼:可能它里面包的珠子一个大一个小,只要选两个一样大的珠子就行了。
3.设计、扎染.
(1)共同讨论制作要求。
师: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图稿,扎染一块漂亮的纸巾.大家先要想好在纸巾的什么地方染出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把它画下来,再根据图稿上的花纹选择合适的材料扎、染.
(2)设计图稿并制作。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设计图稿,根据图稿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材料进行制作。
)
(3)染色。
(教师帮助幼儿拧干纸巾,并到水池里冲洗多余的染料。
)
4.欣赏作品。
(1)展示设计图稿及扎染的纸巾,自由欣赏(见图3、图4)。
(2)将纸巾与设计图稿进行对比,分析成功的地方.
师:你们都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稿扎出来了吗?你是怎么扎的?
幼:我先在纸巾中间包了一个珠子,再把四个角一起扎起来。
幼:我设计了好多条线.我先把纸巾对边折扎皮筋,可是发现太慢,就把纸巾再对折扎皮筋,扎一根皮筋就会出现两条线,这样就很快了。
师:看看我们扎染的纸巾和设计图稿一样吗?
幼:我发现这块纸巾和设计图稿不太一样,圆有点扁了(见图3).
幼:我发现这块纸巾的设计图稿上的线是直的,可是扎出来的线是歪歪扭扭的(见图4)。
(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分析原因,使幼儿知道在扎染纸巾时要看清楚设计图稿上花纹的位置,并把纸巾折叠平整.)
(3)产生继续探索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扎染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用皮筋和一些玩具设计、扎染了漂亮的纸巾.老师还带了一样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
幼:是根小棒。
师:小竹棒也能帮助我们扎染出漂亮的花纹呢,以后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设计图稿,有计划地选择材料进行扎染,注重培养幼儿在扎染活动中的有意性和计划性。
为了帮助幼儿解决按照图稿选择材料、在相应的位置匹配扎染方法的困难,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纸巾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纸巾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最后,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设计与扎染,体验成功的快乐。
整个活动层层递进,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在材料方面,教师不仅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虽然个别幼儿在设计图稿与扎染方法的匹配方面还有些懵懂.但在实践中有了新的感悟与认识,如设计的“线条"图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现的图案等。
在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
他们在拆开皮筋、展示作品时都能主动地和图稿对比,体验到了设计、制作的快乐。
老师们听了我的一节美术课《扎染纸巾》,这节课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
作,感受颜色的魅力和我们普通用纸也可以把它装饰的那么美丽。
丰富的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
通过我自己的教学及各位老师给我的课点评,我收获较大.在自己的这一节教学中。
讲解示范这一环节我认为是很欠缺,我比较紧张也让自己弄的很着急,心里想:小朋友,你们千万可别出错,快点把今天要学的教给他们,就没有详细的去示范如何折叠餐巾纸,教他们什么是对角折,什么是对边折,就想赶着让他们自己来动手折纸我再来一一指导,但是又每一个都没有顾及到.活动结束后,我就觉得刚才讲课讲的太快了,难怪会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听明白也不知道怎么做。
听了老师给我的点评,我知道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而在讲解过程中最需要改进。
在大多数小朋友掌握知识的情况下,讲解少一点;在多数小朋友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讲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有时要做到集体教学的同时,请个别小朋友说说看,看幼儿掌握的程度.我在教学准备上也没有做足,没有考虑到幼儿弄脏手应该准备毛巾的我都考虑的不够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讲解示范的不够清楚,及给幼儿准备了太多的染料,而杯子的杯口太小应该换用盘子,多数小朋友都没达到我所要的教学效果。
而且开头的魔术本来是想介绍一下印染“纸巾”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染的“染纸"游戏,感受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也提及一下云南的蜡染和扎染,并用图片让幼儿感受印染产生的的奇妙的肌理效果,感受朴实、充满乡土气息的对称式花纹图案,激发他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审美意识。
又考虑到他们太小所以不合适。
就把介绍改为了小魔术。
在最后的小结当中我也是草草结尾,没有深入的分析幼儿的画品并且做一个比较,让幼儿互相欣赏一下交流学习。
把这个重要的环节忽略了,以后要做到每一个步骤都很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