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秘的方言——徽州屯溪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屯溪话 百科名片
屯溪话屯溪话,即徽语休黟片休宁方言东乡小片,今黄山市屯溪区及毗邻部分地区使用的方言,是徽州方言中休宁方言的一个分支,解放前后屯溪话成为徽州话代表音。屯溪话保留了很多的古音因素,和北方官话差别大,和所有徽州话一样,屯溪话的强迫式的在句子中连读变调的发音特征是另一个与官话的显著差别。
目录[隐藏]
简介
分类屯溪区简介
休宁方言分片
语音特点声、韵、调
声母
韵母
词汇和语法
词汇和正字词汇
词汇特点
小结
现状和保护简介
分类 屯溪区简介
休宁方言分片
语音特点 声、韵、调
声母
韵母
词汇和语法
词汇和正字 词汇
词汇特点
小结
现状和保护
[编辑本段]简介
屯溪话又称屯溪方言,正式名称是徽语休黟片休宁东乡话(临溪片),使用范围在今屯溪区大部和毗邻的休宁县东临溪镇大部,使用人口约为20万人。屯溪方言区屯溪方言属于徽州方言中的休宁话,徽州方言又称徽语,徽语是古代吴越语系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语里去。徽州方言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土著方言,也是安徽省最难懂的土语群。明嘉靖四十五年《徽州府志》云:“六邑之语不能相通”。已故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徽州方言的几个问题》(民国23年《世界日报》“国语周刊”152期)一文中说:“在我已经研究的几种方言里,徽州话可算是够复杂的了。”他还说“在我没到徽州以前,我总觉得各县各乡的差别不过是声调的高低罢了,但是实际的现象,非但县与县之间是截然两个方言,就是一个县里各乡的音也有时候非分成两个系统不可。”这些史料都证明了徽州方言的复杂性。 徽语基本分为五片: 绩歙片,基本分布在绩溪县、歙县和徽州区、黄山区南部汤口镇、谭家桥镇、宣城市旌德县西乡、宁国市的胡乐、浙江省淳安县的威坪和唐村一带。 休黟片,基本分布在休宁县、黟县和屯溪区。 祁婺片,基本分布在祁门县、婺源县、江西省德兴市、浮梁县和东至县的西南郎木塔一带。 严州片,基本分布在浙江省淳安县、建德市、临安市(昌化以西)、桐庐县(西部)。 旌占片,基本分布在旌德县的白地、仕川等乡镇、池州市石台县的占大。 徽语总人口大概在436万人左右。 休宁话是徽州方言的六个次方言区之一,徽州方言的次方言区包括绩溪话、歙县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和婺源话。
[编辑本段]分类
屯溪区简介
屯溪区简称“昱”,是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徽州盆地最
低点,原属休宁县地,自隋文帝(598年)定名始即为休宁县黎阳东乡十六都屯溪都(都为古代村镇名)。明末设屯溪镇,属休宁县,1949年5月设徽州专区,治所设屯溪,从休宁县析出,1987年撤地建市后即为市辖区(休宁县梅林乡和歙县篁敦乡划入)、市政府驻地,辖黎阳、阳湖、弈棋、屯光、新潭5镇和昱东、 昱中、昱西、老街4个街道办事处。 面积249平方公里,人口20万。
休宁方言分片
休宁方言现基本分为五片: 北乡片(海阳片),分布在休宁县县城海阳镇、齐云山镇、蓝田镇、渭桥乡的原渠口乡地域、万安镇商山乡、屯溪区新潭镇梅林乡。 东乡片(临溪片),分布在东临溪镇(含原汊口乡)、榆村、源芳、白际等乡和屯溪区(新潭镇梅林乡和屯光镇篁敦村除外)、歙县王村镇的原石门、横关二乡。 南乡片(五城片),分布在五城镇(含原月潭乡)、山斗乡、龙田乡等。 西乡片(溪口片),分布在溪口镇(含原冰潭、江潭、花桥三乡)、陈霞乡等。 西南乡片(流口片),分布在流口镇、汪村镇和鹤城乡的原冯村乡大部地域。 注:新潭镇梅林乡属徽语休黟片休宁方言西乡片(海阳片),屯光镇篁墩乡属徽语绩歙片歙县方言西乡片。
[编辑本段]语音特点
声、韵、调
屯溪有19个声母(含零声母)、31个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m n])、6个调类,轻声在外。 古四声今分六调(如图)屯溪音古调类 阴平[11] 高婚天低助食树让用月六 阳平[55]平齐财穷陈床唐人鹅龙圆 阴上[31]古纸管手走短比假口草指 阳上[24]五女染老近坐洼厚簟动辫 去声[53] 盖帐正信唱汉送放共阵避 入声[5] 七竹识急发得刮桌缺黑合 入声是个高短调,收音急促,但没有塞音韵尾。去声实际调值是[54]。阴上实际调值略高,接近[42]或[32]。 阴平调来源复杂,除古平声清音声母外,还包括古去声的浊音声母字(其中有个别字仍读去声,如“共阵避”等)和古入声浊音声母字(其中也有少数全浊入声字仍读入声,如“合服”等)。总的看来,屯溪话阴平调字占的比例较大。 休宁方言多数分阴阳上,除北乡海阳外,阴上都有紧喉现象(唯休宁流口、祁门凫峰阴阳上不分),清浊入有别,但仅北乡(海阳、凫峰)分阴阳入,其它点浊入混入阴平(如东乡屯溪),此外,休宁五城(南乡片)带喉塞音。
声母
1.全浊塞类声母分读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两类 如屯溪,“糖t’ ɑu≠堂tɑu”,同t’ ɑn≠铜tɑn,都是定母平声唐冬韵字 2.塞擦声母分为ts、?两组,今齐齿韵前仍分尖团 “钩藕原
共嗅”,因读y-和i-,所以也混入团音?。 3.匣母清化后为x/?,徽?u,灰xщγ,但部分合口字读零声母(同吴语),如屯溪“活”u:δ,滑xu:δ 4.泥来二母逢洪音相混,连i元音韵都为l,能,屯溪lε,海阳la 5.日母以n、?母为主,文读有读零声母的,如“人”,屯溪ian,但部分词语如“丈人”的“人”读ni~,保持白读读法,同北部吴语。 6.开口呼影母读?,如鸭?o?
韵母
1.屯溪方言都有长元音韵母,多数把i、u、y介音延长为主元音,原来的主元音转变为轻短含混的韵尾,至于哪些韵母读长,各地并不一致 u元音延长较常见,如 话 u:ε,夺 t’uε:, 又有某些点不长的,如 孙 休宁海阳su:ε (注:屯溪su?n是韵尾儿化而来) 半 pu:ε,活 u?, 又如“园” yε, 这点和永康吴语及龙衢小片也很相似。 2.蟹摄多读单音节,泰(见系)与灰混读?,泰(端系)与佳皆混,读a,o;与止摄和三读y都相差很大, 如,“灰、开、盖”同韵,屯溪 xu?、k’?、ku? “太、鞋、戒”同韵,海阳 t’a、xa、ka “贵、跪”同韵,屯溪读 ?y(55), ?y(42) 3.痕魂、登庚耕、东冬等韵的都较低或较前,东冬多仍带鼻尾-?(或-n,或-m)不鼻化。 如,“魂、横、红”,屯溪 xuε、uε、xan,海阳 xua、vua、xεn 又如,“增、争、中”,屯溪 tsE、?iε、tsan,海阳 tsa、?ia、tsεn 4.曾三等与梗三四等有别,清青庚三元音较开、多与曾一等梗二等混,而蒸韵多数较闭,多与臻深摄混。 如 精=增 海阳tsa,屯溪tsE 声=生 海阳?ia,屯溪?iε, 而 蒸=真≠征,海阳?ien≠?ia,屯溪?an≠?iε 5.通三等泥、见组读细音,区别于绩歙片。 如“共、龙、绿” ?'in、lin、liu 6.齐韵跟止摄四韵有别。 如“齐、洗、鸡” t’e、se、?ie 而“迟、丝、棋” ?'i、sl、?i 7.效摄豪肴有别。 如 保≠饱,海阳p?≠po, 三四等又分尖团,所以比绩歙片能区分更多的效摄字。 如“焦、招、骄” tsau、?io、?io 8.宕摄江摄不分开合。 如 钢=光,屯溪、海阳 kau “章、床、桩”同韵 ?iau、sau、tsau,狂王 k’au、au
[编辑本段]词汇和语法
1. 休宁方言鼻韵尾丢失弱化,普遍以带鼻音式儿化-n尾作为小称形式,屯溪尤为发达,(除阳平外并变r调,阴平遇今-n尾韵也可变为24)。 如 舌儿?ia:n,盘儿puδn,指指儿?i? ?i:n,妮儿le:n,放牛囡儿(放牛孩子)fɑu ?in ?a:n ,燕儿 ia:n 索儿so:n, 鸡儿(男阴)?iE:n 蚕儿ts?:n, 群儿?'yan 洋幅儿(手帕)ian fu:n 此外,“好hε”等字作连读“好好”时变儿化韵尾 hε:n
hε:n。 这些变化跟吴语婺州片、台州片极为相似,和缺乏鼻音式儿化的赣语、江淮官话相互区别。 2. 第一人称为“我” a(是nga疑母ng脱落所致), 第二人称“你” 为“尔” n, 第三人称“他” 为“渠” k' ?。 有时(如人称后即为结束语)会在人称后加“le”或“ne” 即侬字,如屯溪“我” a le,“你”n ne。 3.三身代词复数在单数后加“人” “我们” 我人,a ian “你们” 尔人,n ian “他们” 渠人,k' ? ian。 4.子尾读tsl的常用于“聋子、瞎子”等残疾人,来源不明。 结构助词“的”,变“个”,如“剃头个、女个、好个”,同吴语。 指代此 近指 用“个”,如 这里---这个, 远指 用“物”,如那里---那个。 5.动词时态助词,用“着”,表完成时用?io,吃了=吃着,表示吃完了 表进行时用?' io,吃了=吃着,表示正在吃。 表示完成的 “掉”也同吴语,如擦掉=揩掉 6,处置式的介词,用“帮、递、掇”,pau、ti、t?,而且内部说法不统一。 7.形容词表程度的,如“很热”说“真热”,“热得很”。 8.否定词用“不”(入声),而不用“弗”,区别于吴语。 9.部分词语存在文白异读,如“人”,文读为ian,如人民ian mε,白读为ni~,,如丈人?'au ni~;又如“大”字,文读为t’a,如大学t’a xo,白读为t’o,如形容词大。
[编辑本段]词汇和正字
词汇
一、普通话中存在的词 1、天文(9个) 太阳——日头、太阳 月亮——月光 小雨——细雨 小雪——细雪 小风——细风 结冰——冻冰 下雪——落雪 下露——打露水 下雨(了)——落雨 2、地理(4个) 小路——细路 温水——温暾水 鹅卵石——河螺扁 开水(煮沸的水)——滚水 3、时令 时间(24个) 白天——日间 晚上——夜间 先前——先头 去年——旧年 明年——明年 今天——今日 昨天——昨日 星期天——礼拜日 后天——后日 大后天——大后日 前天——前日 大前天——大前日 每天——每日 前几天——前几日 后来——后头 中午——当头 明天——萌日 十几天——十几日 每天晚上——每日夜家 往年(以往的年头)——前几年 凌晨(天快亮的时候)——天光 黄昏(日落以后星出之前)——挨夜边 夜晚(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夜间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三十夜 4、农业(2个) 井绳——井索 垃圾——垃圾(lε sε) 5、植物(16个) 浮萍——薸 芫荽
——洋须菜 扁豆——扁荚 小米儿——细米 山芋——红苕 凤仙花——指甲花 玉米——苞萝 向日葵——丝瓜莲 茄子——落苏 马铃薯——马铃芋 荞麦——乌麦 四季豆——四月荚 小白菜——细白菜 黄瓜——生瓜 杜鹃花——映山红 6、动物(19个) 公鸡——鸡公 母鸡——鸡母 鸡蛋——鸡子 鸭蛋——鸭子 鱼卵——鱼子 黄鳝——蛇鱼 蚯蚓——河恨 蜘蛛——蛛蛛 蝎子——酸蝎 蚊子——蚊虫 青蛙——蛤蟆 癞蛤蟆——癞宝个 牛犊——细牛 羊羔——细羊 翅膀——竹翼 猴子——猴狲 兔子——毛兔儿 蝴蝶——布翼儿 蝙蝠——拉叭布翼 萤火虫——点灯星 7、房舍(13个) 楼上——阁上 楼下——阁下 楼板——阁板 窗子——槛窗 钥匙——锁匙 厨房——灶下 客厅——堂前 厕所——屎缸 牛圈——牛栏 猪圈——猪栏 楼梯——阁楼梯 门坎儿——门舌儿 门后(门扇的后面)——门后腋 8、器具 用品(11个) 桌子——桌 洗脸水——洗面水 绳子——索 脸盆架——面盆架 耳挖子——耳朵环 簸箕——畚出 糨糊——面糊 钉锤——狼头 脸盆——面盆 东西——物事 9、称谓(7个) 男孩儿——(男)囡家跛子——折脚 女孩儿——妮家 铁匠——打铁个 补锅的——补锅个 吝啬鬼——小毛鬼 小孩子——囡儿、伲家 10、亲属(20个) 曾祖母——老太 小舅子——插米舅 祖父——老朝 祖母——婄 外祖父——公 外祖母——姥姥 伯父——伯爷 伯母——伯娘 舅父——舅爷 姐姐——姊 哥哥——大郎 嫂子——嫂 弟弟——弟郎 弟媳——弟妇 妹妹——令妹 妹夫——令妹夫 儿子——囡儿 儿媳妇——新妇 女儿——妮儿 女婿——妮婿 11、身体(18个) 脸——面嘴 大腿——大髈 头——头脑壳 颈——头下颈 肩膀——肩膊 口水——嘴涎水 左手——反手 小指——小指指儿 右手——顺手 手指——指指头儿 屁股——屎窟 肛门——屎窟眼 眼泪——眼泪水 掉头发——跌头发 鼻孔——鼻孔眼 胳肢窝——胳落荚 鼻涕(液体)——鼻孔水 鼻子(五官之一)——鼻孔 12、疾病 医疗(3个) 小病——细病 罗锅儿——驼子 肚子疼——肚里痛 13、衣服 穿戴(2个) 尿布——屎片 手绢儿——洋幅儿 14、饮食(10个) 饼——馃 油条——丝瓜菩 早饭——天光 白酒——烧酒
午饭——当头 米汤——米羹水 晚饭——夜饭 江米酒——酒酿 蛋羹(加水调匀蒸的)——鸡子糕 煮鸡子儿(连壳煮的鸡蛋)——萝卜鸡子 15、红白大事(4个) 嫁闺女——嫁妮 生孩子——生囡 新郎——新郎倌 新娘——新人 16、日常生活(16个) 盛饭——舀饭 吃早饭——吃天光 喝酒——吃酒 吃午饭——吃当头 抽烟——吃烟 吃晚饭——吃夜饭 洗脸——洗面 吃零食——吃零碎 洗澡——洗浴 逛街 ——荡马路 睡觉——困 睡不着——困不着 做早活——打早朝 小便(动词)——拉尿 大便(动词)——拉屎 (衣服等)洗一次——(衣服等)洗一水 17、讼事(1个) 斩首——砍头 18、交际(2个) 丢人——跌股 拉近乎——套关系 19、商业 交通(6个) 零钱——零碎钞票 三分钱——三分洋 四角钱——四角洋 五块钱——五块洋 自行车——脚踏车 20、文化教育(2个) 学校——学堂 教室——课室 21、文体活动(2个) 玩——嬉 捉迷藏——躲羊 22、动作(5个) 遇见——碰着 捡起来——跋出来 知道——晓得 不知道——不晓得 聊天——说鳖 23、位置(8个) 上面——上头 下面——下头 里面——里头 外面——外头 右边——顺边 手里——手里头 左边——反边 心里——心里头 24、代词等(12个) 我——我侬 我们——我人 你——尔(侬) 你们——尔人 他(她)——渠(侬) 他们——渠人 我的——个 你的——你个 他的——我个什么——得物 你们俩——尔人两个 他们俩——渠人两个 25、形容词(2个) 凉快——凉修修 安静——冰冷修静 26、副词、介词等(5个) 和(这个~那个一样个)——跟 向(~渠打听一下)——跟 问(~渠借一本书)——跟 给(~大家办事)——递(~大家办事) 给我(虚用,加重语气。如:尔~吃干净这碗饭!)——递我 二、屯溪方言中存在,而普通话中并不存在的词 在屯溪方言中,有的词汇是屯溪方言中特有的,但这些词汇的分布范围并不相同,有些只是分布在屯溪区的部分地区。 植物类中——苞萝:玉米。薸:浮萍。 房舍类中——槛窗:窗子。堂前:客厅。 灶下:厨房。 器具用品类中——洗面:洗脸。 亲属类中——朝:祖父。新妇:儿媳妇。 饮食类中——馃:徽州方言区非常常见的一种圆饼形的面食。 日常生活类中——洗浴:
洗澡。 交际类中——跌股:丢脸、丢人。 文体活动类中——嬉:玩。 形容词类中——鬎[le33]:物细长。气魄量:形容男子漂亮。 老老大:非常大。 浪浪浅:水很浅。 拱:凸。 急拉拉:焦急。 得人憎:令人讨厌的家伙。 附加成分中——个:结构助词“的”。 添:动词的后置性成分,相当于“再”。 还有一些休宁方言特有的词在结构上或构词方式上不一定都是普通话中现成的词,它可以是短语或固定搭配,甚至有的只是一个单纯的记音符号,如:“一世夫妻三年半”指旧时徽商夫妻相聚时间很短,“清家白说”指聊天。这些固定结构是对屯溪作为历史古城的特定历史文化现象的反映,在其他方言及普通话中往往比较少见,可以说,它们是屯溪方言中特有的词。
词汇特点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屯溪方言中不少方言词富有修辞色彩,有趣地反映了屯溪人的形象思维。 如:时令时间类中的“挨夜边”,在普通话中即指黄昏,是“日落以后星出之前的时候”,而在休宁方言中称“黄昏”为“挨夜边”,取“挨着夜的旁边”意,从字面即可理解其含义。 动物类中的“蛇鱼”,在普通话中指“黄鳝”,《现代汉语词典》中释“黄鳝”为“鱼,身体象蛇而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也叫鳝鱼”,就是这样一种似鱼非蛇的动物,在屯溪方言中被称为“蛇鱼”,充分体现了黄鳝的特点,也反映了屯溪人起名的智慧所在。 屯溪属徽州府,徽州古民宅多为平房,青砖石瓦。徽商外出归来翻新修盖,无法扩大房屋的占地面积,则在空间上下功夫,在高高的平房上又架起一层较矮小的楼,雕梁画栋。直至今日,屯溪方言依旧称 “楼上”为“阁上”,称“楼下”为“阁下”,称“楼板”为“阁板”。这就与古徽州民俗“未出阁的及笄少女不得下楼”联系上了。(见房舍类) 此外,像称“右边”为“顺边”、“左边”为“反边”则与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相关联,吃饭、写字多用右手,用右手干活“顺手”,用左手则“不顺手”,因此将“顺手”的“右边”称为“顺边”,将“不顺手”的“左边”称为“反边”颇有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味道。而把“中间”称作“中间心”,缘于古人认为“心”是人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而古徽州风俗中,祖宗画像是置于堂前正中的,由此可见“中间”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将同样都很重要的“中间”与“心”相关联,则更显屯溪人对堂前正中的重视程度,表明了屯溪人尊崇先长的优良传统。(见位置类) 屯溪人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如
:将整间房子视作一个人。房子本是毫无生气的,门是门,窗是窗,但在屯溪人眼中,门槛犹如一个人的嘴里的舌头,故称门槛为“门舌儿”。又把一扇门看作人的胳膊,那“门背后”自然被称作“门后腋”了。(见房舍类) 外地人到屯溪,最大感觉是屯溪人讲话语速快、办事速度快,风风火火。的确,屯溪人性子急,雷厉风行,犹如烧开了的沸水,而那些性格不爽快的人,则被冠以“温暾”一词。“温暾水”指“温水”,在屯溪方言中,以不冷不热的水为喻,形容一个人性格不爽快。举例说:你这个温暾象,如何办得大事!其实,“温暾“一词并非休宁人原创,《广韵》中:“暾,徒浑切。” 《说文解字》中:“温,从水昷声。”在唐人王建《宫词》第四十八:“新晴草色暖温暾。”白居易也有诗:“池水暖温暾”、“温暾冻肌活”。)这些词句中均以“温暾”形容水温。而屯溪方言中以水喻人,更显屯溪人思维的灵活生动。(见地理类) 除上文略举的几例表明了休宁方言词汇的形象性特点外,具体地,休宁方言词汇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屯溪方言词汇不仅富有修辞特点,而且有些还保存有古词,甚至延用古义。 徽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古代除土生土长的“山越人”外,在隋末、唐末、南宋初有过中原世家大族和百姓向徽州山区的人口大迁移。古徽州人大多依姓构筑聚落,但语言经细细考察,仍可发现诸多历史遗存。现举几例如下: 1、 先 《广韵·下平声·卷二》中:“先,苏前切。”《史记·晁错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徐广曰:“先即先生。” 《汉书·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颜师古注:“‘先’犹言先生也。”而在休宁方言中,“先”也作“先生”的省称,通常在前面冠以姓或名,称为“某先”。如休宁方言中:“王先,尔今朝下午冇得课吧?”(“王先生,尔今天下午没得课吧?”)在这里,“先”字就是延用了古义。 2、 吃(酒) (见日常生活类) 在屯溪方言中,“吃”不仅用于一般食物的咀嚼吞咽,如“吃饭”、“吃肉”,而且用于吞下流体的各种饮料,喝茶可以叫“吃茶”,喝酒通常称“吃酒”。一般在酒席上,主人劝菜劝酒通用一个“吃”字,不分是“吃菜”还是“吃酒”。也就是说,“吃”字在休宁方言中兼有古汉语的“食”与“饮”以及现代汉语的“吃”和“喝”的双重意义。 “食”与“饮”在古代汉语中一般用法有分工,如《荀子·大略》:“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在现代汉语中,“吃”与“喝”的分工更是
清楚,《现代汉语词典》中:“吃,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喝,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 其实,“吃”和“喫”同。“喫”可训“食”,“食”又可训“饮”。《说文解字》:“喫,食也”,《正韵》:“食,饮也”。可见,“吃”可以兼有饮、食两种用法。唐代大诗人杜甫《送李校书》诗:“对酒不能吃”中“吃”便是指“饮”。至于元人杂剧及明清小说中,把饮酒叫作“吃酒”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如《警世通言》:“捕人也吃了几遍水酒,全无影响”,《儒林外史》:“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水浒传》:“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 “吃”既是“食”,那么,“吃酒”当然也可以叫做“食酒”。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阛阓子作日记册云:“某日买烧酒四两食之。”人遂传为笑柄,而不知亦未可非也。《于定国传》曰:“定国食酒数石不乱。”柳子厚《序饮》亦云:“吾病痞,不能食酒”。则酒之言食,其来有自这则随笔中涉及到的有于定国,汉代丞相,郯人;柳子厚,唐代人,河东人。这则随笔告诉我们,早在汉、唐时期,“食酒”一词通用于郯地及河东(即今山东、山西一带)的诗文语汇之中,只是到了清代,“食酒”一词渐为“吃酒”、“饮酒”代替,人们少见多怪,反而嘲笑阛阓子,这正表明他们不了解历史,暴露了他们自己才是无知之徒。 把“饮”、“食”或“吃”、“喝”予以明确的分工,这是我们汉语语言进步的一种表现,现代汉语中不再说“食酒”而是说“饮酒”,普通话里也常用“喝酒”而不说“吃酒”了。 唐代有“吃酒”,也有“吃茶”。诗人卢仝的《走马谢孟拣议寄新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在休宁方言中,与“茶”搭配的也往往是“吃”而非“喝”与“饮”。 3、 凉修修(见形容词类) 在屯溪方言中,形容天气凉爽有风,常用的是一个“ABB”形式的形容词:“凉修修”,如:今朝夜间凉修修的,特别舒服(今天晚上天气凉爽有风,特别舒服)。 《广韵·下平声·卷二》:“凉,薄也,亦寒冷也,吕阳切”。“修,息流切”。唐代韩愈在他的诗《赴江陵途中》云:“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白居易的《舟中雨夜诗》中也有句:“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凉修修”也读作“凉飔飔”。《广韵·上平声·卷一》:“飔,风也,楚持切,又侧持切。”《广雅释诂四
》:“飔,风也。”《文选·吴都赋》:“飔,疾也。”《说文新附》:“凉风也。从风思声。”陆游《七月二十四日作诗》有:“凉飔入袂诗初就,幽鸟呼人梦不全。” 由此可见,以“凉修修”喻天气凉爽有风是古已有之。 4、利市 屯溪方言中,遇事有个好的开头,常说“发利市”。“利市”初见于《易经》:“为近‘利市’三倍”。本指做买卖发了财、赚了钱。后人引申为交到好运气,出现好兆头。我国古代民间各地多有乞求“利市”的风俗,如广东一带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市井迎神赛会,挨家挨户去乞求“利市”(见《乾淳岁时记》);明人小说中也记载“正月初五,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即财神),谓之烧‘利市’”(见《警世通言》)。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宋代风俗“娶妇至儿家门,从人及家乞见利市财物。”屯溪方言把这叫做“讨发利市”。现在人们改为向新娘讨喜糖,表示祝贺喜庆,已不再单纯是“乞讨利市”、“讨发利市”的含义。 5、 造化 屯溪方言把幸运叫作“造化”。“造化”本为创造化育的意思。《淮南子》说:“怀万物而友造化”,注解“造化”为“天地”。古人以为人的命运由天决定,所以俗称幸运的事为“造化”,有“天幸”的意思。 在元人杂剧里,“造化”这个词常见到,如说运气不好,“今日造化低,惹场大是非”(《黑旋风》);说运气好,“他如今不来寻你,就是你的造化了”(《燕青博鱼》)。《红楼梦》里有“我们也没有这么大造化”,意思是在说福气。 在屯溪方言中,“造化”一词还常用于某些侥幸避免意外事故的时候,如说“好造化,我将走过,那堵墙就倒下来着”,这和现代普通话的用法是有一定差别的。 6、物事 “物事”一词在吴语中很常见,也是休宁方言中最常见的词之一,“物”,读若“木”, “物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东西”。它是“事物”一词的倒装,也是具体的“事”与“物”的总称,可以指代许多具体的对象。例如用休宁方言说:“我上街买物事。”(我上街买东西)中“物事”指代物;说“尔侬做何物物事?”(尔做得物事情?)中“物事”就是指代事。 “物事”一词本来分指“物”和“事”。指“物”,如《古今注》:“农家呼粟麦可食之物,以为物事”;指“事”,如《隋书》:“张衡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见《辞源》)由此可见这个词的来历很早。 明清时,“物事”一词在口语中很普遍,如《警世通言》:“这神道上个作怪的物事,栾太守
来看,故不敢出来”。又:“娘问:这物事哪里来的?”《聊斋志异》:“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这里的“物事”则指那种芜杂冗长粗鄙不能卒读的文章。而在《红楼梦新补》中也有一句:“分给各房的物事,你可仔细挑选,值多少大小不一般哩!”这句话中也沿用了清代当时“物事”这一土语。 “物事”一词在现代的书面语言中多写作“事物”,只有方言中还保留着它,在休宁方言里有,吴语中也经常看到及听到。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将长期地广泛使用,不会那么快被其它词汇淘汰。 二、屯溪方言中有些与普通话词义不同或不尽相同的词汇 现略举几例: 1、担 “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释义:“用肩膀挑”和“担负;承当”,而在屯溪方言中,“担”却是“拿”或“拿取”的意义。 如:尔担本书来递我看看(你拿本书来给我看看)。 我叫尔马上就担来(我叫你马上就拿来)。 2、是 “是”在普通话中是表示认同的判断动词,但在休宁方言中,“是”有时表示“在”义,有确定语气。 如:妈妈是屋里困(妈妈在屋里睡觉)。 令妹是体育场,尔到那寻(妹妹在体育场,你到那找她)。 3、标致 “标致”在休宁方言中是“美丽”、“漂亮”的同义词。 “标致”在古代原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白显示,如《魏书》有“自晋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标致”也可指文采风度,虞集文有“尚标致,则多清谈”的话。休宁方言引申作姿质美丽,如说某人貌美,就说某人“标致”,用于女性,也用于男性。 “标致”一词在别的地方方言中也有,常见于前人作品中。如杂剧《鸳鸯梦》:“闻知他有个小姐,生得十分标致”,《红楼梦》:“(香菱)给薛大傻子作了屋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得标致了”,《警世通言》:“田氏一见楚王孙人才标致,就动了怜爱之心”。现代作品里也有时见到,如鲁迅《藤野先生》里讽刺那些“留学生”:“也有些解散辫子,盘得平的……实在标致极了”。 在休宁方言中,“标致”不仅用于形容人的美,而且可以形容许多事物,如形容色彩、花朵、服等,都可以用“标致”,较其它地方方言用途更为广泛一些。 4、将就 对于某些不尽如意的事物,勉强接受下来,休宁方言叫做“将就”,有姑且如此的意味,比如说:“这件旧衣服,你将就穿一下吧!” “将就”见于《诗经·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意思是说,将勉强依顺它,还恐怕分离,合不到一切。后人
把“将”与“就”合成“将就”一词。 “将就”在各地方言都有,古人作品中例句也不乏少数。如元杂剧《窦娥冤》:“我是你亲爷,将就的你”,又:“这也还少些儿,将就他罢”。“将就”后带宾语,都用作动词,这和休宁方言的用法有些区别。 5、记认 在休宁方言中,“记认”有“记号”、“暗号”、“标志”的意思。叫做“记认”,是作个“记”号便于辨“认”,是名词。 某些物品大家都有,为了避免搞错,或遗失后便于认领,在自己的物品上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做个暗号,叫“做个记认”。有的婴儿胎里带来身上某处有个黑痣或疤块一类的印记,家人就把它作为自己孩子的标志。例如说:“我家囡耳朵背后有个记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常有由于天灾人祸,孩子从小散失,长大以后,凭着身体上的特征——“记认”,和家人重新同居的悲喜剧。 “记认”一词,较早见于古籍。如唐人笔记《王氏见闻》,记一个蜀汉故事:“使人细问之,其男身有何记验,曰:‘我儿脚心上,有一黑子,余不记之’”。这里的“记验”,是“记认”的近音词。另外,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李渔《连城壁》:“巴子多了,各有记认。这是小的用熟的,难道不认得?”这里的:“记认”的词句都是在物品上做暗号的好例子。 6、翳[ie42] 《现代汉语词典》中:“翳,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在休宁方言中,“翳”指瓜果病了不长,也指人幼年有病不发育。如:“那个小丝瓜翳塌了,好可惜!”又:“对面老张家囡都十五岁了,是恁只这点个子?怕是哪里翳着了吧?” 《广韵·上平声·卷一》:“翳,蔽也,于计切。”《说文通训定声》:“翳,假借为殪。”《诗·大雅·皇矣》:“具畜其翳,修之平之。”《毛传》:“立死曰菑,自毙为翳。”陆德明《释文》:“翳,韩诗作殪。”《孔子家语六本》:“殪而不避。” 由此可见,“翳”字在休宁方言中是沿用了古义,且与普通话词义很不相同。
[编辑本段]小结
本文依据丁声树先生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及屯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编的《安徽省地方志丛书·屯溪市志·方言》共收录223个词条。《方言调查词汇手册》中共收录334个词条,其中屯溪方言与其有异的79条,所占比例23%;《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共收录3315个词条,其中屯溪方言与其有异的233条,所占比例7%。本文所例词条已排除仅读音有差异的词汇
,而选择了词汇构造上有差异的词汇,并对此展开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在休宁方言中,单音词丰富,如:有很多物名词不带“子”缀(被——被子、箱——箱子、桌——桌子、桃——桃子);有一些亲属称谓词大都不重叠使用(公——外公、姊——姐姐、婄——奶奶、嫂——嫂子);还有一些普通话习惯用双音节复合词,而屯溪方言却习惯说成单音词(饭——米饭、面——面条、忍——忍耐、薸——浮萍)。有的复合词虽词形与普通话相同,但词义却不相同,如:“学生”(方言还包括学徒义),“跌”(方言还包括物体丢失的意思),“可以”(方言还有能干的意思),“鸭子”(方言义为鸭蛋,但普通话义为鸭)。此外,休宁方言还有许多他处方言没有的语言现象,像介词后置(“坐坐添”、“吃一碗添”之类),人称代词后有附加成分(“我侬”“你人”“渠个”等),称祖父为“老朝”,称“丢脸”为“跌古”等等。而且,休宁方言还保留了不少中国古音古韵,是宝贵的语言化石,如称“玩”为“嬉”等。现代方言学学者对徽语的研究仍不成熟,而徽语的博大精深之处仍等待人们去发现和研究。
[编辑本段]现状和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屯溪作为市区,在方言上有所普化,原因有二 一,徽州各地方言不相通,各县甚至难以交流,市区汇集了大量各区县的人口,但是各县方言不通,所以在屯溪,屯溪方言有所普化。 二,城市化的加剧,加上普通话在推广的过程中有不小的问题,很多屯溪的家长已经不教孩子们说屯溪话了,这个问题值得人们的深思和注意。 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应当保护和发扬,蕴含着深厚徽州文化底蕴的徽州方言也应当保护起来!